婚姻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婚姻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婚姻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婚姻爱情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赞颂为人间最美好、最崇高的东西。

然而,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文学家眼里,爱情是两颗心灵碰撞出的激烈火花;在哲学家眼里,婚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社会学家眼里,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婚姻是一种社会形式;在政治学家眼里,付出与利益是对等的,而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在生物学家眼里爱情婚姻与植物授粉、动物交媾大致相同,都是为了繁衍后代。

如果用经济学的眼光看,那么爱情婚姻又是什么样的呢?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一项经济行为。

上帝创造出了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在生理上存在需求关系。

男人和女人分别是对方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男女双方都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

婚姻也是一种买卖,只不过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

所以,爱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

人们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是有一个参照系数的,其实主要有三个方面:外在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

这就是婚姻需要的成本。

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都属于主要外在条件,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都属于主要社会条件,收人、财产、职业等因素都属于主要物质条件,这些都是我们在婚姻生活里的投资。

这些资产有的属于增长型,比如金钱财富、品质,有的则属于减少型,比如容貌、身材,而一个男人或个女人拥有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增减是可以凭经验进行预测的。

男人对女方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才情,一般来说,容貌能够给男人带来视觉上的满足感,才情能给男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

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构造,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经济上处于弱势,所以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

当然,这些成本的关系可变性很强。

有的人很有钱,可能会把对方的社会地位、年龄、美貌等当成重要的参数,而对对方的物质条件则不那么在乎,富翁找年轻美貌的女子就是这样的现象。

一些年轻帅哥为何选择年龄较大的富婆做老婆呢,其实这就证明了人要是缺钱,就会把钱看得很重要,可谓各得其所。

《爱情婚姻经济学》课件

《爱情婚姻经济学》课件
婚姻的经济价值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以及通过家庭经济活动实现社会 经济地位的提升。
婚姻关系中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家庭收入、财产分配、家庭负担等因素来衡量,这 些因素对于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婚姻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人在选择伴侣时会考虑对方 的经济条件和职业前景。
《爱情婚姻经济学》ppt课件
• 爱情与经济学的关系 • 婚姻与经济 • 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 • 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影响 • 爱情与婚姻经济学的未来研究
01
爱情与经济学的关系
爱情与经济学的交织
爱情与经济学在某些方面存在 交织,例如在恋爱关系中,人 们会考虑对方的收入、家庭背 景等经济因素。
婚姻关系中,经济状况和经济 决策也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
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恋爱和 婚姻关系产生影响,例如经济 危机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紧张。
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爱情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爱情可以 被视为一种资源分配和交换的过
程。
在恋爱关系中,人们会根据自己 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伴侣,并在
这个过程中进行资源交换。
经济学中的供需法则、成本效益 分析等概念也可以用来分析恋爱
而产生的争吵和矛盾。
经济条件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
03
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婚姻的稳定性,例如经济状况的
变化可能引发婚姻危机。
爱情对经济的影响
爱情对消费的影响
爱情对投资的影响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可能会 影响个人的消费行为,例如为了取悦 伴侣而过度消费。
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可能会 影响个人的投资决策,例如因为情感 原因而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定。
婚姻中的经济决策包括家庭收入和支 出的规划、财产分配、家庭负担的承 担等方面。

用经济学来分析婚姻与家庭

用经济学来分析婚姻与家庭

用经济学来分析婚姻与家庭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学家说家是离别时的不舍,是远行时爱人的牵挂,是归来时爱人彻夜的等待与守候,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思想家说家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是一个孤独灵魂的结束和两个相吸的希望的开端。

家也是孩子眼里的布满星辰的童话世界,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在众说纷纭之中,让我们来看一看经济学家是如何来解释的。

浪漫、虚幻的感情故事一结束,现实的世界就开始了。

婚姻生活进入了我们所说的“过日子“阶段,养家糊口成为了生活的主题——真正的婚姻经济生活来临了。

首创于美国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他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写了《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书,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同样,也应用于了婚姻。

婚姻不仅仅是社会学的范畴,也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是家庭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范畴。

当然,婚姻不是经济学单独所能诠释的,它是各种元素的集合,其中有经济的、社会的、人文的、宗教的等等,经济因素只是其中之一。

那,为什么人要结婚,是规模经济吗?不是!从经济学角度看,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差别很大的男性和女性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调节双方经济收益,并使其达到最大值,这就是婚姻所存在的真正意义。

贝克尔家庭婚姻经济理论建立在完整的市场假设的基础上,他说:“现代开放式的自由婚姻都是出于自愿的,人们在找另一半的时候,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的前提下进行的,具有明显的市场特征。

”贝克尔提出婚姻经济学是在1981年,那时候我们国内还被理想与传统主义婚姻所包围,这种观点一提出,就在一片倒戈之声中,难以有立足之地。

爱情向来被喻为人世间最美好、最崇高的东西,千百年来被人们歌颂赞美,“鹊桥相会”之美,怎么能用如此自私功利的经济学来分析呢?进而,被定为世风日下,金元本质,人们难以接受。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你不难以发现事实上的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抽象本质就是经济关系,也就是婚姻成功的信息对称条件。

婚姻经济学——精选推荐

婚姻经济学——精选推荐

婚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和经济学爱好者的身份对婚姻关系包含的经济规律进行分析。

期望能给被婚姻问题困扰的城中人以启发。

大家都知道,恋爱是感情的结合,而婚姻是利益的结合。

所以对于前者的具体案例会出现违背经济学原理的现象,那进一步证明了恋爱的感性色彩会使当事双方为达到预想的产出会不计成本,这点和冷兵器时代为达到作战的目标以人海战术取得胜利极为相似。

而且促成恋爱的因素较之婚姻无疑少的多,特别是造就婚姻的核心的因素---经济因素。

正因为这种非理性成分使爱情在文学作品里显得轰轰烈烈、荡气回肠,而这点正是我等凡夫俗子在现实生活中幻想和渴望的,仿佛武侠小说里面的生活,让人神往但又遥远不可企及。

这里我们说的还是婚姻,前者后文再予点及。

婚姻在现实生活里是利益的结合,这里面包含的利益因素太多了,无法一一提及,特别是每个具体案例牵扯的利益又有不同。

我们记得前几年的民谣如下:五十年代嫁干部,六十年代嫁军人,七十年代嫁工人,八十年代大学生,九十年代有钱人。

可见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中的成员在婚姻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成为各个适龄青年争向选择的对象。

这充分证明了婚姻是利益结合的产物。

婚姻双方好象两个出资对象成立了一个合资企业,双方出资的标的并不一样,但有一点,必须使双方的出资额基本均衡。

必须指出的是婚姻并不排斥出于感情因素而走向婚姻殿堂,这样的婚姻模式只是合资的成分有区别,因为双方出资均为“无形资产”,这不好评估,也更容易转移。

这里的无形资产就是“感情”,而感情这种资产的产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容易被出资方迅速转移而不易被合资对象觉察。

这很容易给合资伙伴带来伤害,特别是合资企业的运转常常因为对方转移产权而导致合资计划破产。

如果任何一方不作出有效让步,就可能造成合资企业破产清算的地步。

根据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和传统的影响,合资企业习惯成立子公司-----繁衍后代。

这种子公司对合资企业的依赖体现在两个方面:感情与物质。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

从经济学角度看结婚离婚论文导读:从经济学角度看,离婚与结婚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均衡。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贝克尔认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

人们选择结婚或离婚,不仅取决于收入因素,还取决于生理、物质和心理等方面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比较。

关键词:经济学,结婚,离婚从经济学角度看,离婚与结婚本质都是一种经济均衡。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Becker首次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贝克尔认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

人们选择结婚或离婚,不仅取决于收入因素,还取决于生理、物质和心理等方面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比较。

婚姻所产生的生理收益主要是获得性满足。

康德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合法使用对方的性器官”。

研究表明,性快感是仅次于毒品提供的生理快感。

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性生活安全化。

特别在艾滋病威胁人类的今天,稳定健康的性伴侣对谁都有好处。

在性满足方面,婚姻使男女双方实现了消费与被消费的有机统一。

婚姻所产生的物质收益主要是:一是生产的分工效益。

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男女,通过婚姻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婚姻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

二是生产的规模效益。

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消费的规模效益。

在家庭耐用消费品方面,婚姻的这种规模效益表现得更为明显。

住房和家具,一人生活用一套,两人一起生活也是用一套。

四是孩子所产生的物质收益。

孩子也可为家庭创造收入,来自孩子的收益主要是一种未来收益。

婚姻所产生的心理收益主要是给人以心理寄托和安全感。

一是婚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躲避生产和生活风险的有效形式。

婚姻是一种风险削减机制。

婚后,夫妇之间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抵抗各种不利的人生变故。

二是婚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情交流的平台。

夫妻间良好的日常交流,可缓解社会造成的压力。

三是孩子带来的精神快乐。

孩子既能为大人带来直接的精神愉悦;同时,大人也得到了对生命延续的寄托感;四是美好婚姻所带给人的社会形象收益。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离婚率逐年升高的原因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都逐年递增。

包括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国家,我国这些年的离婚率也居高不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选择离婚?会不会有一些解决办法来控制离婚率?接下来我用经济学简单的阐述一下。

第一,我认为是男人花心的问题,出轨所以才导致离婚。

古往今来,从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到现代的小三,小四,小五什么的,我们不难看出,男人喜欢貌美年轻的。

用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边际效用递减,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呢?就是说一样东西当你拥有得越多的时候,对你的作用就越小。

比方说,你饿了,吃第一个包子特香,第二个很香,第三个还可以,第四个饱了,第五个吃不下,第六个看见都烦!也就是说第六个包子的作用为零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公理,是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支柱之一。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恋爱的角度看,由于夫妻长时间的亲密接触,没有什么新鲜感和刺激感,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七年之痒”。

第二,第二,“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那么为什么花心的女人却比较少?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很少听说女人花心而不断去找男人故事?假定边际效用递减成立的话,那么女人也应该不断地在外面找男人养情夫,可是实际上这样的故事比较少!”女子显得有些不太服气,“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一个花心的男人必定要找一个花心女人。

假定花心的男人没有花心的女人相呼应,那么男人又到哪里去花心?准确地说,应该是结了婚的女人中花心的比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说,边际效用递减在结了婚的女人身上不起作用。

结了婚的女人在内心深处未必没有喜欢更英俊更年轻更富有男性的念头?只是一般她们不会采取采花行动,这里的道理可以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来分析。

在经济学的假设中,人都是理性的,人们采取一项行动都要在心里盘算值不值。

假如说收益大于成本,这样的才值得考虑去做;假如成本大于收益,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的!从我们的日常观察中可以看到,已婚男人花心,相对于已婚女人其成本是比较低廉的,最多是花几个小钱,很少有妻子因为丈夫花心而坚决要离婚的,外界甚至还会羡慕他的艳遇与能干。

婚姻和生育的经济学

婚姻和生育的经济学

提高。 结婚能够降低男女双方的死亡率。
11
Leabharlann 婚前搜索结婚对象的成本; 自由的丧失; 结婚后的协调和相互容忍; 经济实力强的一方经济付出。
12

结婚的成本和效益还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 贝克尔的实证研究表明,“贫贱夫妻百事 哀”,贫穷夫妻结婚的净收益要小于富人 和高学历的人,这就造成富人和高学历家 庭的稳定性要强于穷人家庭。
19



1990年,中国有951万对夫妻结婚,80万对 离婚;199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934万对 和105万对;2000年为848万对和121万对; 2008年为1098.3万对和226.9万对。 经济学认为,人们结婚是为了取得结婚的 收益,离婚是他(她)们发现结婚取得的 净收益小于婚前预期,这就可能使继续保 持婚姻成为得不偿失的行为。 结婚和离婚都是当事人理性选择的结果。
23

边际效用递减。
第一次牵手,特别激动;第二次,激动;第三
次,稍微激动;……;第N次,无动于衷,左手 牵右手。

婚外恋
24

离婚同样需要付出成本。夫妻间离婚的决 定同样取决于离婚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权衡。 如果重归单身或另行婚配的预期效用大于 离异的效用损失,已婚者将终止他(她) 们的婚姻。
离婚时继承孩子的也是母亲”,“至于以母亲 为中心的家庭,在连续离婚日益增加的现代社 会里,这种家庭难道不正在替代我们现在实行 的一夫一妻制的夫妻家庭吗?”
32

生物本能决定了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关心和 愿意抚养子女。男性在生育资源上的投入 不如女性,而且男性的生育风险远小于女 性。这种成本的差异决定了女性在基因的 延续上要较男性付出更多,这就使得男性 要远比女性花心,几乎不放过任何可能延 续基因的机会,而女性则精挑细选男性以 保证自己延续的基因的质量,并要求足够 的资源抚养后代。

婚姻幸福的经济学模型

婚姻幸福的经济学模型

男方婚前状态—x女方婚前状态—y婚后为对方的付出—m这里的状态是个很宽泛的词,可以理解为个人的马斯洛三角,包括经济条件、情感满足等等,如下图:接着他们结婚了,两个变量发生了变化:男方x →(x+y+m)/2女方y →(x+y+m)/2婚姻幸福的定义是:俩人都因这段关系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都比单身时过得更好。

即,婚后状态= (x+y+m)/2 ,它必须同时大于x 和y。

这里一点不复杂,你看几秒钟就能明白它的含义。

同时m 的数值不宜大,因为经济学不相信爱情,只相信利益。

m 意味着付出,在爱的加持下,付出无所谓。

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爱是一个更特么复杂的变量。

而经济学视角下,付出一种损耗,自然越低越好。

那什么情况下(x+y+m)/2 同时大于x 和y 会比较容易呢?我想到两种情况。

第一种:x≈y,俗称门当户对。

大家都差不多,这样只要m 是正数,平均后很容易大于原值。

所以电视剧里的爹妈棒打鸳鸯诚不欺我,门当户对很重要,而且更容易识别,毕竟日久才见人心。

第二种:一对x 和y 所匹配的m 值天然就很大,俗称互补。

比如一方经济条件非常好,就想找个颜王满足自己。

如果这种xy 组合遇上了,双方啥也不用付出,m 值贼高,高到可以弥补xy 之间的差值。

现实生活中,男人和女人的价值峰值是错开的。

女生的价值一般在年轻时就彰显出来很多,而同阶段的男生普遍还处于穷小子阶段。

这也是很多爱情故事杯具收场的源头,x 和y 的差异较大,又太年轻,还不太会调整m。

回到幸福的定义——(x+y+m)/2 同时大于x 和y,就是传说中的帕累托最优。

一对相信爱情的xy 想结合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差值可能很大,怎么调节m 以确保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获得幸福?这个调整m 的过程叫帕累托改进。

其中的诀窍,就是努力持续提供对方需要的价值,这是经营一段关系时最重要的事。

很多关系破裂都是因为价值跟不上了——身材走样、邋遢没品位、性生活不配合、不做家务、日常起居习惯冲突、不赚钱、对孩子教育不上心、不体恤对方(比如嘴甜)...对方看重你哪方面的价值,那就努力再多提供点儿,当然其它方面也别太糟糕。

婚姻经济学分析ppt课件

婚姻经济学分析ppt课件
If a man take a wife, and she bear him no children, and he intend to take another wife: if he take this second wife, and bring her into the house, this second wife shall not be allowed equality with h1i5s wife.
拟科斯定理1(家庭存在的合理性):家 庭作为一种具契约特征的组织形式,可以节 约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家庭存在的理由: (Becker)男女的互补性 劳动分工(labor division)效应 成本节约(cost saving)效应 风险防范效应
其他效应??? 激励效应与成就效应
s.t unemployment rate
inflation rate
痛苦指数
10
经济学家David Blanch 和Andrew Oswald以 澳大利亚为样本研究了经济增长与国民 幸福感的关系,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 (GDP)到国民幸福总值(GNH-Growth National Happiness)的概念。
(原始契约-夫妻关系,衍生契约-亲子关系)
利他主义性 (利他主义的绝对性(面包)与相对封闭性(兄弟分立
家庭)
14
The Babylonian Talmud
古巴比伦国王的《汉穆拉比法典》第128条便有 “倘自由民娶妻而未订立契约,则此妇非其妻”。
142. If a woman quarrel with her husband, and say: "You are not congenial to me," the reasons for her prejudice must be presented. If she is guiltless, and there is no fault on her part, but he leaves and neglects her, then no guilt attaches to this woman, she shall take her dowry and go back to her father's house.

11-E-恋爱婚姻的经济学分析

11-E-恋爱婚姻的经济学分析

恋爱婚姻的经济学分析一本正经地用看似枯燥的学理来分析生活中的世俗之事,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把婚姻关系看作一种契约,用合同法的理论来分析婚姻的缔结、存续和破裂,自觉甚是有趣。

借此闲情,用具有“帝王学科”之称的经济学来分析一番婚恋行为,一来调侃自己,二来娱乐看家!一、关于恋爱男人和女人之间为何要谈恋爱呢?这是我要解释的首要问题。

在曼昆(N.G regory.Mankiw)的《经济学原理》导言里,提到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中第五个原理是: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而无后顾之忧,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取所需。

毫无疑问,我认为男女的恋爱关系就是一种贸易,特殊的贸易行为。

对男人和女人进行解构,我们将发现男人和女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男人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阳刚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事业心,他可以在女人伤心脆弱的时候提供厚实的肩膀和温暖的臂弯;他可以在女人脆弱无助的时候果断地为其做出抉择;他也可以在女人逛街的时候充当廉价的苦力和称职的保镖。

而女人呢?她们有娇美的容貌(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女孩都是天使),温婉可人的习性,善解人意的举止,她可以给男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欣喜感,可以照顾男人七零八碎的生活,可以给男人以细腻缠绵的关爱。

我们不难发现,男人所拥有的许多特质是女人所不具有或相对缺乏的,且一旦获得或增加会受益良多的,反之亦然。

双方无疑都对对方存在需求,又能供给对方之所需的,但由于供需的客体即产品在客观上具有人身属性,于是交易行为的产生只能是双方的结合。

因而,男女恋爱关系的确立,即双方成为男女朋友,这是一种经济学上的交易行为。

交易可以使双方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比如,男人可以在外面奔波奋斗、开拓事业,女人则可以在家里相夫教子,照料家庭事务。

这也就是古代“男耕女织”存在的合理性之所在。

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

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

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在社会经济学的视角下,爱情婚姻被视为个体之间的一种交易行为。

爱情婚姻不仅仅是感情的结合,更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合约。

本文将从婚姻市场、家庭经济学、婚姻的机会成本等方面来探讨爱情婚姻的社会经济学视角。

一、婚姻市场婚姻市场是指一组潜在伴侣参与的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买方和卖方在市场上交易商品或服务,而在婚姻市场中,人们交易的是自己的配偶。

婚姻市场的存在使得个体可以选择并参与适合的婚姻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婚姻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婚姻的形成。

在婚姻市场中,个体会考虑多个因素来选择伴侣,如对方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在市场上的地位,进而决定其是否能找到理想的伴侣。

二、家庭经济学家庭经济学是研究家庭行为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的学科。

在家庭经济学的框架下,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生产单位。

婚姻伙伴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家庭生产的最大效益。

在传统家庭中,丈夫通常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妻子则负责家庭事务和照顾子女。

通过合作分工,夫妻可以在家庭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采取了双职工模式,夫妻双方在经济和家务方面贡献更加均衡。

三、婚姻的机会成本婚姻的机会成本是指个体因选择某一种婚姻而放弃其他可能的婚姻机会所付出的代价。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个体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婚姻中,个体需要对不同的伴侣进行选择,并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虑到自己的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人选择了某一位伴侣,就可能放弃了其他更好的选择。

因此,个体在婚姻市场上会考虑到伴侣的品质、家庭背景等因素,以最小化自己的机会成本。

结语从社会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爱情婚姻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合约、市场供求关系和机会成本的复杂行为。

在婚姻市场中,个体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偏好来选择伴侣,而在家庭经济学中,婚姻被视为一种家庭生产单位,夫妻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

同时,个体在婚姻选择中也会考虑到自己的机会成本,力求达到最优的效果。

爱情婚姻关系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爱情婚姻关系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摘要:爱情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话题。

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普适性,本文拟以信息经济学对爱情这种人类行为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为一些爱情现象找到经济学方面的解释。

关键词:搜寻成本局中人信息不对称博弈交易费用1.爱情博弈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每个想谈恋爱和正在谈恋爱的学生都可以视作"局中人"。

在局中人偏好独特且倾向于多样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效用函数,譬如,一个女生可以不顾任何世俗的理由,而仅仅因为"感觉挺好"就可以在瞬间爱上一个男生。

这是因为在爱情问题上,局中人进行选择时所依凭的效用函数是复杂的,并不一定都可以用诸如货币、财富、容貌、声誉等尺度来度量的。

也许很多时候"快乐"成为惟一的尺度。

局中人都面临着一定的约束条件。

每个人都是在约束条件下做出最大化自己效用的选择。

这里的约束条件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地理条件等。

约束条件的作用,体现在它常常改变最初的选择。

局中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由于大多数恋爱在一开始并不熟悉的局中人之间开始,局中人之间对于各方的知识、能力、财富和前途不可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网络爱情时代,甚至连对方的相貌都是一个问号。

即使局中人相互接触之后也难以获取对方比较全面、可信的信息,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获取信息需要成本,比如要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可能要多次跟对方谈话、进餐,还要努力观察对方的行为表现,这些都需要花费金钱、时间成本。

二是由于文化的问题,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要获取不存在任何诚信问题的完全信息通常是徒劳的。

爱情市场,存在进入壁垒。

诗人通常把爱情比做"情网",就是说一旦陷入将难以自拔。

爱情像一种神奇的魔方,具有使局中人在一定时期疯狂投入的"锁定"(lock-in)效应,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营造了较高的退出壁垒,相对于潜在进入者就是进入壁垒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们面对经过一番博弈已经"成交"的爱情,一般遵守一条"不干涉原则"。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婚姻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婚姻

从经济学角度来解读婚姻李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摘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科学,经济学是理性的,所以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婚姻的本质,婚姻的选择和风险,目的是让人们理性地选择、维持和解除婚姻。

关键词:婚姻交易行为效用和成本从爱情走进婚姻,似乎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是婚姻到底是爱情的升华还是爱情的坟墓呢?钱老先生曾经在《围城》里写道:“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也有对婚姻的看法:“如果你结婚,你就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会后悔;无论你结婚还是不结婚,你都会后悔。

”那么婚姻,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该不该走进婚姻?笔者在这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婚姻。

早在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就以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婚姻,并写进了《家庭论》一书中,也获得了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贝克尔的研究不可能是全面的,另外时代也在改变,所以对于婚姻的经济学研究是不断更新的,这也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解读婚姻提供了契机。

一、婚姻的本质在经济学看来,婚姻其实就是一份契约,是一男一女以某种利益为核心,出于自愿的原则来结为伴侣,彼此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契约。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婚姻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但是这个意义是建立在资本市场是不完自由的假设前提下的,因为在这前提下,我们不能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或金钱,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个人来分担财政上的赤字和盈余。

简单来说,婚姻的意义就是一方生病了不能工作,这时就可以依靠另一方的收入,这是共担风险;婚姻双方可以共同使用房屋,共同吃一顿饭等,这就是共享收益。

另外,婚姻也是一种交易行为,有消费需求就有交易的产生。

贝克尔说过:“上帝目光所及,均可交易”,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来源于经济基础,所以也可以用经济规律来分析。

男人和女人之间互为消费品和客户,消费来自于差异。

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研究

关于爱情与婚姻的经济学研究

关于爱情的经济学分析一、爱情市场从男女双方角度来看,倘若将爱情看做一种经济现象,它反映的是爱情需求与爱情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

恋爱者本身既是爱情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又是它的消费者,因而爱情市场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市场。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爱情市场也会出现货币的身影,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爱情的资源属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资源提供方即爱人的外表、性格、年龄、工作、收入、地位、健康度、性能力以及家庭观念等方面。

一个人能提供的爱情资源,可以看做是这个人生产的社会产品,那么其产品的价值必然具有差异性,因为首先人的长相就有差别。

当然,外表的差异与社会地位和工作收入的差异相比,其权重比明显要低得多。

爱情资源的稀缺性是对于少数人而言的,在某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以及整体优势明显的人,才是爱情市场的抢手货。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能提供的爱情资源都是同一价格水平的低档商品,不具有竞争力。

因而,当一个人有钱、有权之后,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人投怀送抱,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二奶和小三。

爱情的需求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生理上的需求——性;二、心理上的需求——情感,三、物质上的需求——生存和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三种需要是永恒的,是一种刚性需求,由此可见,爱情的需求弹性指接近数为零。

不过,也不排除少数出家当和尚或者修女的人出现。

爱情的需求是刚性的,这就为追求者提供了机会。

但是,爱情市场是不公平的,因为谈恋爱总要有先开口的主动追求者,而被追求的人往往又都是比较优秀的,面对追求者的殷勤他们经常挑三拣四甚至不予理睬,因而爱情市场是卖方市场,并且卖方对于自身的价格拥有定价权。

但是,爱情的价格是不断变动的。

首先,爱情本身的价值是不断变动的,因为首先一个人的年龄就是在变动的;其次,市场需求是在变动的,因为一个人的追求者随自身年龄和要求的增长而递减。

所以,无论卖家对自身的定价有多高,爱情交易都必须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

如果眼光太高,那么很可能会使大家望而却步,优势很可能变成劣势。

婚姻经济学

婚姻经济学
婚 姻 经 济 学
概 述
众众七人行:刘奕帆,张征,贺倩,刘层层, 张肖肖,彭艳,刘晓梅
对婚姻进行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理论)
• 把婚姻关系抽象成几条简单的假设,在此基础上 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些具有启 发性的推论 • 家庭模型 • 双边匹配模型
对婚姻习俗和婚姻变迁的经济学分析(实证)
• •
• • • • •
嫁妆和聘礼
• 贝克尔提出,当婚姻内部的分配存在较大刚性时, 嫁妆或聘礼是对婚内分配中受损一方的预先补偿, 其数量等于她/他在婚姻市场上的影子价格与她/他 在婚姻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差额。 • Rao(1993)认为,嫁妆上涨是人口结构年轻化引 起的“婚姻挤压”的结果。 • Dalmia(2004)经验研究发现:排除了新郎质量变 化的影响后,真实嫁妆其实并没有上涨,而是下 降了。 • zhang&Chan(1999)使用台湾数据的研究发现, 嫁妆能提高女性婚后的福利。 • platteau&Gaspart(2007)认为,实际聘礼数额将 少于经济学理论所预言的数额。
双边匹配模型
• 当待匹配的双方的数目相等且必须是一一配对时, 双边匹配间题就变成了“婚姻难题”。 • 贝克尔的“相称婚配”原理实际上是“婚姻难题” 的特解:在一个无摩擦(不存在搜寻成本)的婚姻市 场上,当男女双方的特征在家庭生产中具有互补 性时,相称的婚姻将是稳定的。
双边匹配模型相关研究
• • Shimer&Smith(2000)证明,当婚姻市场上存在搜寻成本时,只有特定形式的 效用函数才能保证婚配是相称的。 Adachi(2000)显示,在严格和非严格偏好假设下,“婚姻难题”的解具有 “格状”(lattieeproperiy),即:男性和女性对配偶具有不同的偏好,而同 性具有相同的偏好。 Adachi(2003)进一步发现,“格状”性质导致当一个性别对择偶变得更挑剔 时,另一个性别的效用水平下降,反之亦然。 Bergstrom&Bagnoli(1993)——“老夫少妻”现象 均衡状态是:高质量女性与年长的成功男性结婚,低质量女性与年轻的、 不太成功的男性结婚 Burdett&Coles(1997)考虑了异性之间的接触频率对婚姻市场均衡的影响 Blum&Rothblum(2002)讨论了新参加者进人婚姻市场时的情况。 Cornelius(2003)假定搜寻过程在婚后仍然持续,而得到一些有趣结果 Masters(2007)分析了个人魅力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Nosaka(2007)研究了婚前人力资本投资对双边匹配的影响。

【精品】婚姻的经济学分析汇总

【精品】婚姻的经济学分析汇总

三、婚姻的成本与收益
婚姻的目的就是希望从婚姻中获胜最大效用,因此是 需要支付相应成本的。 1、婚姻与爱情需要支付的成本: 直接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体力成本、精力成本 机会成本:选择与放弃 2、结婚的收益: 获得满足。使生活稳定安全 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优势 互相提供信用 相互照顾,起防灾保险作用 分享家庭商品增质
四、婚姻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中,交易是存在风险的,婚姻是一场交易, 因此也存在风险: 1、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2、信息不对称原理: 3、婚姻是一场股票投资
祝:大家婚姻美满! பைடு நூலகம்来的家庭幸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婚姻的经济学分析
二、婚姻的性质
用经济学有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为什么婚姻 是一种交易呢?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交易有主体:男人是女人最大宗的消费品,同理女人 也是男人最大宗的消费品,交易中必须付出自己才能交换 回对方。 2、交易的客体:物质金钱、权利名声、容貌才气等。 在选择时会考虑和条件: 身体条件: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 社会条件: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 物质条件:收入、财产、职业、车房等 3、交易过程

结婚经济学

结婚经济学

结婚经济学作者:郭霞来源:《商周刊》2015年第13期策划前言婚姻,作为人类最重要的非血缘社会关系,实际上从诞生之初,就与情感关联甚少。

爱情,这种人类最重要的非理性情感,在婚姻中,并不是起支配作用的力量。

西方的宗教信仰认为,从亚当和夏娃降生以来,爱就是上帝防范和折磨人的一种手段。

但婚姻不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从本质上而言,婚姻都是人们从经济角度来考量而做出的制度安排。

当一个人对婚姻总收益的期待大过总成本,他就会希望有一种制度来保证这种长期的风险投资的稳定性,于是他置婚房、办婚宴、度蜜月,用自己的人生作为成本,完成一场交易。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如此。

而与投胎这种不可控、充满偶然性和风险性的“工作”不同,婚姻从一开始就可以理性安排、小心经营,以获取利益最大化。

对于讲究人情关系的国人来说,婚姻更是两个家庭在人际关系、社会资源上的一次重新配置,“拜把子不如结亲家”,还有什么关系能铁得过一场婚姻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婚姻的经济学,也催生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一场严肃的婚姻,必然伴随着大量金钱上的参与,经济学上这是“违约成本”,在于让人切实体会到倘若反悔,该是多么血本无归的愚蠢行为。

“情比金坚”,情感难以量化,物质却一目了然。

经济学不看人的言论,看人的行动;经济学同样也不研究感情,而研究数据。

在经济学的范畴里,婚姻更像一家企业,由出资双方共同经营,但这家企业,除了生产财富,还生产另外一种无法量化的产品——幸福。

或许,所有关于婚姻的数据研究,其意义归根结底都在于八个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理性的选择让我们以一个颇具黑色幽默感的故事开始。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方鸿渐经介绍去相亲,相亲的活动是在女方家进行一项国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打麻将。

方鸿渐在麻将桌上大赢女方家人一笔,亲事自然告吹,但是他拿赢来的钱买了一件垂涎已久的大氅,对此,方鸿渐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三国演义》里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鸿渐得了衣服,丢失个把老婆又算得了什么呢?”看,即便是在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方鸿渐眼里,老婆与衣服也同样都是一种资产。

婚姻中的经济学结课论文

婚姻中的经济学结课论文

婚姻中的经济学结课论文婚姻是一种经济学行为的具体表现。

从宏观角度来看,婚姻是两个家庭资产的结合,也是两个生产力的结合。

从微观角度来看,婚姻是两个人在经济上的合作与互助。

因此,婚姻中的经济学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关注。

首先,婚姻中的经济学问题涉及到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归属问题。

在很多国家,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这是在经济学上对夫妻双方的一种保护措施。

然而,在一些国家,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另外,对于一些高净值人群来说,婚姻中的资产分配问题更是棘手,往往需要雇佣律师和财务顾问来解决。

其次,婚姻中的经济学问题还涉及到收入分配和家务分工。

在传统观念下,丈夫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妻子则主要负责家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夫妻开始探讨如何合理分配家庭经济和家务。

这就需要夫妻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实现家庭经济与家务的平衡。

最后,婚姻中的经济学问题还涉及到婚姻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一方面,婚姻通常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生育孩子之后。

另一方面,婚姻也可以带来许多经济上的好处,比如共同承担生活成本、家庭信用和借款的便利等。

综上所述,婚姻中的经济学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需要夫妻双方充分理解和协商。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通过相关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此外,婚姻中的经济学问题还牵涉到家庭投资和金融规划。

夫妻双方可能需要共同决定投资理财策略,包括购房、股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决策。

此外,还需要协商制定家庭预算和支出计划,以确保家庭收支平衡和资金的有序运作。

在婚姻中,经济独立性和共同财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夫妻双方可能会有自己的财产和收入来源,如何在婚姻中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共同财产的统一管理是一项挑战。

同时,夫妻双方的收入水平和工作状态也会对家庭的经济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应对其中可能出现的经济不平等问题,是需要夫妻双方认真思考和协商的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质2:家庭是一种“类组织”。 经济独立性 契约性:承诺、责任、义务
(原始契约-夫妻关系,衍生契约-亲子关系)
利他主义性
家庭)
(利他主义的绝对性(面包)与相对封闭性(兄弟分立
The Babylonian Talmud
古巴比伦国王的《汉穆拉比法典》第128条便有 “倘自由民娶妻而未订立契约,则此妇非其妻”。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成果: 美满婚姻仅占3%
满意婚姻
纳什婚姻
Hobson's choice
Hobson's choice is a free choice in which only one option is offered. The choice is therefore between taking the option or not taking it.
研究证明:与单身的人相比,结婚者 的身体和心理更健康,寿命也更长。 幸福函数的经验估计显示,结了婚的 人报告的主观福利或幸福水平,比从 未结婚的或已离婚的、分居的和寡居 的要更高。
第2篇 基本分析-基于幸福的婚姻经 济学分析
性质1:婚姻具有准产权(Quasi-Property) 特征
(排他性:重婚及第三者的不允许;感情的专一性)
144. If a man take a wife and this woman give her husband a maid-servant, and she bear him children, but this man wishes to take another wife, this shall not be permitted to him; he shall not take a second wife. If a man take a wife, and she bear him no children, and he intend to take another wife: if he take this second wife, and bring her into the house, this second wife shall not be allowed equality with his wife.
过早决策-导致锁定(lock-in)、失去未来选择权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过迟决策-导致搜索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
结婚-期权(options)理论解释
人有结婚的权利,但没有结婚的义务。
结婚意味着行权。
决策:结婚 / 继续等待与搜寻
期权博弈
信息不对称
所有还没订婚的男人向自己次爱的女人求 婚。下午, 每个女人再看一遍自己收到订婚的情况。如果她 已经订婚了, 但是又有一个她更爱的男人来向她求婚, 那 就把原来那个拒绝掉, 再和这个更爱的男人订婚; 如果还 没订婚, 那就和第一天的下午的处理一样。晚上再检查一遍, 如果还是有人没有订婚, 那第三天再重复。 第三天上午, 所有没有订婚的男人, 包括第一天订了第 二天又被踹出来的, 再向还没有拒绝过他的女人中他最爱 的那个求婚。 ...
inflation rate
痛苦指数
经济学家David Blanch 和Andrew Oswald以 澳大利亚为样本研究了经济增长与国民 幸福感的关系,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 (GDP)到国民幸福总值(GNH-Growth National Happiness)的概念。
BrunoS.Frey和AloisStutzer考察了幸福 与结婚的因果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讲, 结婚意味着配偶双方达成一种具有强 烈承诺的互利的长期关系,配偶期望 从对方所表达的爱情、感谢、赏识中 以及从安全和物质回报中获得某种益 处。
VS
送人100元的围巾或110元的大衣, 何者更幸福?
如果有两个好消息,你是一次性告诉你 朋友,还是分两次告诉你朋友?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何者的边际效用最大?
幸福函数
H=f(F,C)
F:家庭
C:事业
政府的决策:
和谐社会
Max 效率
s.t 公平
Max
s.t
economic growth
unemployment rate
幸福的定义
伦理百科辞典 一个悠闲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 State of well-being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s ranging from 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 contentment to intense joy . 一个工作太忙的说:“不上班就是幸福。” 一个失去光明的说:“能看见就是幸福。” A condition of supreme well-being and good spirits .
142. If a woman quarrel with her husband, and say: "You are not congenial to me," the reasons for her prejudice must be presented. If she is guiltless, and there is no fault on her part, but he leaves and neglects her, then no guilt attaches to this woman, she shall take her dowry and go back to her father's house.
男人征服世界 女人征服男人
择偶决策的理论模型-幸福最大化
Max 幸福 s.t 身高>1.75
学历>=硕士
收入>5000元/月
理性决策 理想决策
梦中解
Max 幸福
s.t
身高>1.60 学历>本科 身材> 相貌> 温柔>
择偶决策的实践模型-搜索决策(search decision) 备选对象的非同时到达性
先动者优势1
一百个男人、一百个女人配对。每个男人给出对每个女 人的偏好排序。 每个女人也同样给每个男人排序。 第一天上午, 所有的男人都向自己最爱的女人求婚。下 午, 每个女人看看自己有没有收到, 收到了多少人的求婚。 如果只收到一个男人的求婚, 那么就和他订婚。 如果收到 多于一个男人的求婚, 那么就和其中她最爱的那个男人订 婚, 同时把其他男人都拒绝掉。如果一个求婚都没有, 则 等待下一次。晚上, 牧师来检查一遍, 如果所有女人都订 婚了, 则举行集体婚礼。如果还有女人没有订婚, 那么第 二天还得重复。
如此周而复始, 直到最后大家都订了婚, 便一起结婚。
先动者优势3
数学证明: 结论1:,这个过程会中止, 也就是说, 总有大家都订了婚的一天,不可能无限循 环。 结论2: 中止后所有的婚姻是稳定婚姻。 所谓不稳定婚姻是说, 比如说有两对 夫妇M1, F1和M2, F2, M1的老婆是F1, 但他更爱F2;而F2的老公虽说是M2,但 她更爱M1。这样的婚姻就是不稳定婚姻,因为M1和F2理应结合, 他们现在各 自的婚姻都是错误。 结论3(先动者优势): 男性能够获得(他自己认为的)尽可能好的伴侣。 结论4:女人可能被最不喜欢的人追上。 推论:主动追的一方能实现最大效用。
拟科斯定理1(家庭存在的合理性):家 庭作为一种具契约特征的组织形式,可以节 约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家庭存在的理由: (Becker)男女的互补性 劳动分工(labor division)效应 成本节约(cost saving)效应 风险防范效应 其他效应??? 激励效应与成就效应
随遇型搜索、主动型搜索、中介型搜索 (随缘) (扩大备选对象) (信息集散与初始过滤)
择偶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决策(risk decision-making)
满意解
搜索过程是一种随机走动(random walking )。 婚姻具有偶遇性。
满意解与参照效应
横向参照
初始性参照
近位参照 理想点参照
hallo effect
夏娃对亚当说:“你是全心全意爱我吗?” 亚当叹了口气:“当然了。除了你,我还能有什么 选择呢?”
信号示意
买高档礼物
大手笔求婚
蝴蝶效应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先动者优势(first-mover-advantage)
假设1:信息不对称掩盖了先动者 与未动者之间的差异,使先动者 获得优势。 假设2:先动者的行动会导致双方 的沉没成本;造成退出钳制(内 疚;他责)。 假设3:排队效应导致次动者的舆 论劣势。
晕轮效应 A cognitive bias in which the assessment of an individual quality serves to influence and bias the judgment of other qualities 情人眼里出西施
终生伴侣决策的时间经济学
爱情动力学-罗密欧与朱莉叶
• dR/dt = aR + bJ
• dJ/dt = cR + dJ
– R 是Romeo’对 Juliet的爱
– J 是Juliet’对 Romeo 的爱 (如果是负数则表示恨) – a, b, c, d 是常数
分类
dR/dt = aR + bJ • a=0 (对自己缺乏感觉) • b=0 (对他人的感觉冷漠)
• a>0, b>0 (增长型)
• a>0, b<0 (霸道型) • a<0, b>0 (依赖型) • a<0, b<0 (逃避型)
可以证明,当a + d > 0时
第三者插足-非线性方程
混沌(chaos):分形(fractal)与奇怪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