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

合集下载

天干地支介绍

天干地支介绍

天干地支介绍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而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干支组合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天干数十个地支数十二个属性中国古典哲学应用领域历法、医学、占卜、天文、地理干支涵义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

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

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

《世本》曰:"容成造历,大桡作甲子。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期就有十二地支,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

天干地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 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 ǒu)、戌(xū)、亥(hài)。

甲骨文中干支造字法分析

甲骨文中干支造字法分析

甲骨文中干支造字法分析(引用)2010-06-0 42017-11-18 yi nweimi n... 阅4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甲:为中心的会意,它是建立在运动四分法基础上的静止中心理论,表明了天干的理论基础。

乙:为一个纽曲的阴符(甲骨文和篆文造字法均以直竖直横为阳,纽曲线为阴。

在篆文中增加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法则,即两个阴符相交为阳,如九”,两个阳符相交为阴,如十”),表明干支理论将运动中的阴阳交替作为理论依据之一。

丙、丁:前者象形为门,后者象形为窗(原始的窗户),大门是房屋的表面中心,会意干支理论离不开中心理论,中心的基本数为3,丙”处第三位;门和窗均有采光之用,门为主,为阳,窗为次,为阴。

戊:该字与戌”岁”写法相似,表明了天干的起源,竖弧线会意月亮运动,竖直线会意太阳运动,取二者的中心,即日月与春分点同处在一线作为年上天干戊起之时。

己:为S形的对立关系,因它处于天干第六位。

如前所述,它是一个对立运动的相对静止和合数,它与甲”为一体中的两个方面。

是六合理论在天干造字法中的体现。

庚:“是一个事物形成基本联系后的中心数,一方为“3”另一方亦为“3构成中心而成“ 7。

”它也是一个立体的中心数,一个体有六面,加入中心绝对值则为“ 7。

”可见,“ 7是”一个系统的静止中心调节数,庚处于天干第七位,故该字为中心的会意。

辛:事物整体的构成分相对静止的3 个层面,一个层面的相对运动数为2,静止和运动的结合即为:2 >2 >2=8。

故8是一个建立在局部基本运动基础上的整体运动数,辛处于第8 位。

壬:整体的系统运动符号应为“十“该字表明的是周年的南北视运动,是局部的运动,而“ 8是”局部基本运动上的整体运动数,9则是调节该数的中心数,“壬” 处于第9 位。

癸:处于天干第10位,它是建立在系统中心5基础上结合运动2而形成的,以“>代“表系统形成的中心,再以小弧线代表各自运动的二分法。

该字是对天干理论的总结。

天干地支的甲骨文写法

天干地支的甲骨文写法

天干地支的甲骨文写法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纪年的系统,其中的天干和地支都有相应的甲骨文写法。

下面是它们的甲骨文写法:
天干的甲骨文写法:
甲:甲骨文中用一根横线表示,代表天干中的第一个元素。

乙:甲骨文中用两根平行的横线表示,代表天干中的第二个元素。

丙:甲骨文中用一个横线和一个竖线相交表示,代表天干中的第三个元素。

丁:甲骨文中用两个横线和一个竖线相交表示,代表天干中的第四个元素。

戊:甲骨文中用三个横线表示,代表天干中的第五个元素。

地支的甲骨文写法:
子:甲骨文中用一个弯曲的"U"形表示,代表地支中的第一个元素。

丑:甲骨文中用一个类似"∪"形的图形表示,代表地支中的第二个元素。

寅:甲骨文中用一个类似"V"形的图形表示,代表地支中的第三个元素。

卯:甲骨文中用一个竖线和一个斜线相交表示,代表地支中的第四个元素。

辰:甲骨文中用一个"口"字形表示,代表地支中的第五个元素。

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地支的甲骨文写法没有具体的字形,多以一些简化的图案或标志性的符号表示。

这些甲骨文的字形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上保留了它们的基本特征。

图解:教你认识十二地支

图解:教你认识十二地支

图解:教你认识十二地支一、什么是地支?地支是天干的分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

天干地支共同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

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

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源于十天干(参见华夏历史文化《图解:教你弄清十个天干之间的关系》)衍生,或者说天干是地支之母。

癸孕甲,称子。

己孕庚,称丑。

乙孕丁,称寅。

乙孕丙,称卯。

己孕辛,称辰。

丁孕己,称巳。

丁孕戊,称午。

戊孕庚,称未。

辛孕癸,称申。

辛孕壬,称酉。

戊孕辛,称戌。

癸孕乙,称亥。

二、地支有哪十二个?地支有十二个,又称十二支。

它们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三、十二地支代表什么?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日、纪月、纪年。

1.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即十二个时辰(中国时辰为120分钟,属于大时;西方60分钟只有时辰的一半,属于小时),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00~1:00时,丑时为1:00~3:00时,寅时为3:00~5:00时,卯时为5:00~7:00时,辰时为7:00~9:00时,巳时为9:00~11:00时,午时为11:00~13:00时,未时为13:00~15:00时,申时为15:00~17:00时,酉时为17:00~19:00时,戌时为19:00~21:00时,亥时为21:00~23:00。

2.需要区别农历月与地支月干支历法与农历、公历无直接关系。

因为我国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

阴历即通常的初一、十五,这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圈运行为依据的。

初一月亮亏,十五月亮圆,月亮为阴,所以为阴历。

而地支月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圈来的,即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十二个月,一节、一气为一个月排列的。

十二地支的红山古文字与甲骨文比较研究

十二地支的红山古文字与甲骨文比较研究

十二地支的红山古文字与甲骨文比较研究作者:于东晨来源:《收藏与投资》2021年第11期十二地支依次如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十天干相搭配,用以纪日。

在红山古文字中出现的十二地支,是我国天文历法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佐证。

下文通过对十二地支的红山文字、甲骨文字进行辨析,研究十二地支文字的早期流变。

一、字形辨析(一)“子”“子”字在甲骨文中,字形非常豐富,有的简约,如婴孩在襁褓之中见头手之形;有的象幼儿“囟有髪”之形;有的象双臂舞动之形,有的着重刻画双腿以加强整体形象;有的象双手举起婴儿行祭祀之形。

具体语言环境的变化和表达的需求差别产生丰富多变的字形。

《说文解字》释“子”:“凡子之屬皆从子。

?,古文子从巛(图4),象髪也。

”甲骨文字形1(图2)象“囟有髪”之形,甲骨文字形2(图3)是全身形体的概括象形。

相比之下,红山古文字(图1)更突出局部象形,象“有髪”而不具体交代“髪”的部位。

子,排在十二地支之首,为一个时间循环的开始。

象形文字选“子”作为象征生命和时间之初的形态,是先祖智慧的结晶。

母系氏族社会下,“子”以女性的形态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二)“丑”《说文解字》释“丑”:“紐也。

十二月,萬物動,用事。

象手之形。

時加丑,亦舉手時也。

”“丑”的甲骨文字形(图6)是比较典型的“象手之形”,其红山古文字字形(图5)则是比较形象的“舉手時也”。

图7为“丑”的金文字形。

红山古文字字形中的圆圈可看作指事符号,变成横着的“点”;再把红山古文字字形的“扁弧形”上下放宽,另一条线看作手指,竖在放宽的“扁弧形”中,就成为今天的汉字“丑”。

(三)“寅”从“象形文字”的角度,可作如下分析。

“寅”的红山古文字字形为象形(图8)。

“竖线”象竹箭、竹针(即“竹矢”)之形;“小圆圈”象竹箭的发射“吹管”之形。

在新石器时代,应出现了加工竹制品的工艺,与甲骨文“茅”的象形原理相同。

“寅”的甲骨文字形(图9),象“矢”之形,进入青铜铁器时代,演变为象“矢”头尾之形(图10),也有以手捧“矢”的象形。

甲骨文中的天干地支

甲骨文中的天干地支

甲⾻⽂中的天⼲地⽀
甲⾻⽂中的天⼲地⽀
甲⾻⽂,是中国的⼀种古代⽂字。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的⼀种成熟⽂字。

甲⾻⽂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献纪录,出⼟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于占⼘祈祷的⽂字。

由于有了从甲⾻⽂⼀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明发展⾄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真实的第⼀⼿资料。

甲⾻⽂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化遗产,也是⼈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前,联合国教科⽂组织⽹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记忆⼯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成功⼊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的重要⽂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度认可,对于国际社会了解和认识甲⾻⽂及博⼤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化具有重要推动作⽤;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豪感,提升⽂化⾃信具有重要促进作⽤。

笔者并⾮考古专业⼈⼠,对甲⾻⽂的认识可谓连⽪⽑也谈不上。

但有⼀⽚甲⾻的照⽚给我印象深刻,这就是《甲⾻⽂合集》第37986⽚甲⾻----⼀⽚完整的天⼲地⽀表。

这⽚甲⾻,以天⼲(甲、⼄、丙、丁、戊、⼰、庚、⾟、壬、癸)和地⽀(⼦、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相配组成六⼗个⼲⽀名称的⼲⽀表,可说是我国最早的⽇历。

天⼲地⽀是初始华夏⽂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构建五⾏⽣克模型的基⽯。

这⽚甲⾻的存在证明,早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夏商朝代,古⼈就已经有将天⼲地⽀⽤作计算⽇期和序数的纪录了。

这⼀重要的讯息,研究周易⼲⽀五⾏的是必须知道的。

2017.11.25.。

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

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

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其实是十天干所生。

十二地支,是六天干怀孕了的特殊状态。

十天干衍生十二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两两而合,又产生新的天干子女,关系如下表父母儿女父娶母壬丁戊己壬娶丁戊癸甲乙戊娶癸甲己庚辛甲娶己庚乙丙丁庚娶乙丙辛壬癸丙娶辛十天干彼此结合,循环不息,不断产生新的天干。

有种特殊的情况,即在母亲怀孕子女的状态下,尚未生出,称之为“地支”。

壬、戊、甲、庚、丙,为男人,为阳,为父。

称为五父丁、癸、己、乙、辛,为女人,为阴,为母。

称为五母但是天干“戊”比较特殊,他(她)虽作为男人,但也能产子,戊不阴不阳,可以将他看成男人,也可以将戊看成女人,所以戊也能怀孕产生一对儿女。

因此,五母(丁、癸、己、乙、辛)外加一个戊,一共六人,都能产子。

六母都能怀上一对儿女,二六一十二,十二地支应运而生。

我们称呼这六个天干为六母,六阴干,或六妊。

举个例子,壬取了丁,丁怀孕己(她的女儿),己是个女胎,此时大肚子的丁,就是“丁+己=巳”,就是地支巳的本意(丁怀上了己)。

同理,丁怀孕戊(她的男胎),称之为午。

十二地支含义如下癸怀孕甲,称子己怀孕庚,称丑乙怀孕丁,称寅乙怀孕丙,称卯己怀孕辛,称辰丁怀孕己,称巳丁怀孕戊,称午戊怀孕庚,称未辛怀孕癸,称申辛怀孕壬,称酉戊怀孕辛,称戌癸怀孕乙,称亥癸孕甲=子己孕庚=丑乙孕丁=寅乙孕丙=卯己孕辛=辰丁孕己=巳丁孕戊=午戊孕庚=未辛孕癸=申辛孕壬=酉戊孕辛=戌癸孕乙=亥我们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使六阴干怀孕了,她的地支属性仍然同母体天干属性。

癸怀孕甲,为子。

子尚在母胎中,因此同母亲五行相同,所以“子”同“癸”,仍旧为北方水属性。

乙怀上了女儿丁,称之为“寅”,寅同母亲丁,同为木属性。

癸孕一甲男,称为子,犹如人呼之子,此不虚言哉!。

十二天干地支

十二天干地支

十二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代表阳,“——”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合起来称作五行八卦,有时候也会加上阴阳。

五行八卦学说通常运用在方位、测卦、风水等学科上。

八卦就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存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代表阳,“——”代表阳,用三个这样的符号共同组成八种形式,叫作八卦。

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

“五行”具体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学说同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一样,一直是中国古代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道家、医家、兵家、儒家、史家、杂家、历算家都必须精通“五行”。

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也或将万物分作为八卦。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和兑。

八卦通常运用在方位、测卦、风水等学科上。

而最能将八卦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梅花易数这学科。

每一卦菱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图中的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就是:坤(代表地),苍(代表雷),距(代表火),美元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

八卦互相配搭又得六十四卦,用以寓意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列入上面就是坤卦,下面就是坎卦就叫做“地上存有水,就是师卦”,而如果就是上面就是坎卦,下面就是坤卦,也叫做“地上存有水”但却叫做比卦。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于阳木,东方;卯(兔)属于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甲骨文天干地支小知识--罗双双

甲骨文天干地支小知识--罗双双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 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称为 ,"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 。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 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 元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 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 月、纪年、纪时等。
用1995年的尾数查得知为乙,用年份(1995年) 除以12的余数为3查表的知3为亥,所以1995年为乙 亥年。具体的算法如下: 先用年份的尾数查出天干,如2013年 3为癸;再 用2013年除以12余数为9,9为巳。那么2013年就 是癸巳年了。
天 干

4

5 丑 5

6 寅 6

7 卯 7

8 辰 8
于戊戌年戊午月乙未 日的早会分享
——罗
双双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 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 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 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 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 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 字。甲骨文又称契文、 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 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 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猜一猜下面是什么字
感谢您的观看!

9 巳 9

0 午 10

1 未 11

2 申 12

3 酉 1 戌 2 亥 3
地 支
子 4
• • • • • • • • • • • •
子时:23点--凌晨0点59分 丑时:1点--凌晨2点59分 寅时:3点--凌晨4点59分 卯时:5点--早晨6点59分 辰时:7点--上午8点59分 巳时:9点--中午10点59分 午时:11点--下午12点59分 未时:13点--下午14点59分 申时:15点--下午16点59分 酉时:17点--下午18点59分 戌时:19点--晚上20点59分 亥时:21点--晚上22点59分

十二地支的甲骨文写法

十二地支的甲骨文写法

十二地支的甲骨文写法子,甲骨文的写法就像一个小婴儿,脑袋大大的,身子小小的,还弯弯着,就好像刚从娘胎里出来的小娃娃,特别的萌。

你看着那个形状呀,就仿佛能看到古代人对新生生命的那种期待和喜爱。

丑呢,甲骨文看起来有点怪,像是一只手在用力揪着什么东西。

这也许就表示着一种使力、扭动的感觉,和咱们现在理解的丑的含义可大不一样啦。

不过这甲骨文的丑呀,有一种古朴的拙劲儿,越看越觉得好玩儿。

寅的甲骨文就像是一支箭或者是一个箭头的形状。

这可能就代表着一种前进、出发的感觉。

想象一下,古代人在这个时候,可能就已经开始准备一天的劳作或者是狩猎了,充满了活力和干劲。

卯呀,就像是两个相对的门或者是两片叶子。

感觉有一种对称的美,好像在说这是一个有秩序的、相对的概念。

也许古代人看到卯这个时间,就觉得是一个事物相互呼应的时候。

辰呢,甲骨文看起来像是一个贝壳之类的东西。

你可别小瞧这个贝壳,在古代那可是很珍贵的东西呢。

这个辰的甲骨文可能就和古代的一些祭祀或者是财富有关。

巳的甲骨文像是一条小蛇的形状。

弯弯曲曲的,特别灵动。

看到这个字呀,就感觉好像有一条小蛇在草丛里悄悄地游动,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午的甲骨文像是一个舂米的工具。

这就很接地气啦,说明在这个时候,人们可能就在忙着捣鼓粮食,准备吃的呢。

未,甲骨文像是一棵还没长大的树。

有一种成长中的感觉,好像在告诉人们,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事情在发展之中,没有完全成熟。

申,甲骨文像是闪电的形状。

哇,这可太酷了,就像天空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充满了力量和震撼。

酉呢,甲骨文像一个酒坛子。

哈哈,这个时候是不是古人就开始喝酒作乐啦,或者是用酒来祭祀神灵呢。

戌的甲骨文像是一把大斧头。

这斧头可不得了,象征着一种守护和征伐的力量。

亥的甲骨文像是一头猪的形状。

在古代,猪可是很重要的家畜呢,这个亥也许就和养猪、猪肉有关。

这十二地支的甲骨文写法呀,每一个都像是一个小秘密,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理解,越研究越觉得有趣儿。

甲骨文12生肖属性分析

甲骨文12生肖属性分析

甲骨文12生肖属性分析甲骨文分析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字形源于十天干衍生。

癸孕甲,称子己孕庚,称丑乙孕丁,称寅乙孕丙,称卯己孕辛,称辰丁孕己,称巳丁孕戊,称午戊孕庚,称未辛孕癸,称申辛孕壬,称酉戊孕辛,称戌癸孕乙,称亥各干、支的意义中国古代纪年方法在汉武帝以前主要是使用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

当时的干支主要是用在天文观测,历法和年岁的命名上。

使用的岁星体系和当代的干支体系存在着如下对应关系:干者犹树之干也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天干地支与生肖对照表中国的十二生肖,在科学上是作为纪年、纪时之用的。

那么,十二生肖为何会与天干地支扯上关系呢?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历法说起了。

在古代,我国有六种历法:黄帝历、顓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

而我们现在通用的阴历或农历,其实就是夏历。

夏历是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得来的,比如甲子年、乙丑年、丙申年、丁卯年等。

十大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十二地支最初则是被用来纪月的。

天干是十进制,容易直观地计算;地支是十二进制,在记录时辰和月份方面具有优势。

历法上,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合,排列起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共有六十个组合,因而被称做“六十甲子”。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起源的考古证据(兼述中国文字演化史)[转]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起源的考古证据(兼述中国文字演化史)[转]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起源的考古证据(兼述中国文字演化史)[转]1、甲骨文证据:在甲骨卜辞中,如何记载占卜的情况,都有一套格式。

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也叫前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个部分。

叙辞是记载占卜的时间(干支日)和占卜的人(王或贞人);命辞是要卜问的事项;占辞是占卜后根据卜兆作出的吉凶判断;验辞是补记的事情结果,或对占卜情况是否应验的记录。

以干支记日的六十甲子在卜辞中完整运用,历法上已将一月分为三十天,一年分十二个月,闰年有十三个月,闰月称十三月。

由于考古发现的甲骨卜辞多是商朝后期的,所以距今有3000多年。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

2、十几年来,山东潍坊市文史作家邓华在收藏古玩的同时,自驾车跑遍了潍河、浞河、白浪河、丹河、弥河至淄河流域(古青州辖地),先后搜集到七八十块各种不同材质(胛骨、肋骨、杂骨、动物头盖骨、象牙、鹿角、贝壳)带契刻文字的甲骨。

为慎重起见,他从中选出三十六块已硅化的甲骨,进行研究论证后认为:这三十六块甲骨,分别是商前期、夏朝,甚至是龙山文化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甲骨初文,距今有4000至5000年历史,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文字。

从而使我国甲骨文字的历史由安阳殷商晚期的3000多年提前到5000年以上。

3、贵州水书《连山易》的发现意味着夏代文化穿越4000多年重见天日。

由江苏省一民间收藏家提供和水家学会会员潘永会从夏陶符号网上下载的夏陶24个符号,经聘请水书先生潘玉山、蒙熙能等共同破译,现不仅能全部识读、解释,还在馆藏水书中找到了22个完全相同的符号。

水书或成为翻译中国4000年以前古老文字的活字典。

4、中原地区在6000多年前的半坡仰韶遗址陶器上发现几十个“Ⅰ”、“Ⅱ”、“ⅴ”、“↙”、“Ο”、“∏”、“△”、“〗”、“〥”等刻画符号,古文字界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先驱。

随后类似的符号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辽西红山文化遗址、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遗址、长江两岸的大溪口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山西陶寺文化遗址等都有发现、但都没有超过6000年。

十二地支各有什么含义

十二地支各有什么含义

十二地支各有什么含义地支与天干一样,依顺序包含了万物从孕育、生长到繁盛、衰亡的过程。

子:《说文解字》: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

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

人承阳,故以为称。

子,滋生,引申为万物滋生、发展之意。

丑:字甲骨、金文从又从◎,象手有指甲,◎象指爪尖利之形,本义是指爪。

后假借为地支名,本义消失。

(注:地支的“丑”与美丑的“丑”不是同一个字,美丑的“丑”是“醜”的简体字,是两个不同的字)《说文解字》: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

象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

引申为万物萌发而且细长之意。

寅:《说文解字》:髌也。

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强也。

《尚书•尧典》:寅賔出日。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引申为万物开始成长。

卯:《说文解字》:冒也。

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

段玉裁: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天文训曰,卯则茂茂然;释名曰: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葢阳气至是始出地,字象开门也,卯为春门,万物已出。

《晋书•乐志》卯,茂也,谓阳气生而孳茂也。

太阳出来,万物冒土而出。

辰:《说文解字》:震也。

三月,阳气动,雷电震,民农时也。

物皆生,从乙、匕,象芒达(萌发之意)。

臣铉(徐铉、徐锴兄弟的谦称,五代时的南唐人,后入北宋,著名文字学家)等曰:三月阳气成,艸(cǎo,从二屮,象丨出形,有枝茎)木生上徹于土,故从匕。

厂,非声。

疑亦象物之出。

徐锴曰:匕音化。

乙,艸木萌初出曲卷也。

寓意万物经雷震而长,欣欣向荣。

巳:甲骨文字形,像在胎包中生长的小儿。

本义:在胎包中成长的小儿。

《淮南子•天文》:巳则生已定也。

《说文解字》: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皆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

寓意万物已经长成。

午:《说文解字》:啎也。

五月,阴气午逆阳。

冒地而出。

此予矢同意。

《玉篇》:午,交也。

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正是一个前后相交的时段。

阳气已至最盛(盛而转衰,阴气起,午是个转折点),万物已经丰满壮大。

古代文化常识之天干地支与五行阴阳

古代文化常识之天干地支与五行阴阳

天干地支与五行阴阳、八卦一、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二、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时属鼠;丑时属牛;寅时属虎;卯时属兔;辰时属龙;巳时属蛇;午时属马;未时属羊;申时属猴;酉时属鸡;戌时属狗;亥时属猪。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也称六十甲子,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子]孳也,草木种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生的开始。

[丑]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万物震起而长,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万物丰满长大,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酋也,万物到这时都酋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三、五行与天干的对应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诗曰:春季甲乙东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

天干地支解说

天干地支解说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五行最初的概念来源于五方,最早出现在《国语》但是五行概念并不完备经后世不断改进而来。

五行最初的含义指天之五行,五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二十八宿即由绕日周期最久的土星的二十八年一周天所定义的。

),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

甲骨文选读(一)

甲骨文选读(一)

辰,古之耕器。
巳,象孩子之形。

干支表
午,杵之初文。 未,象木重枝叶,枚之古文。
申,电之初文。
酉,酒之初文。 戌,象斧钺类之兵器。 亥,荄也。

晕,日月周围的光圈。《史记· 天官书》:“兩 軍相當,日暈。” 合集20985:云……各晕……雨晕 合集7923:折晕 折晕,可能是描写日晕之形状,谓日晕有中断之 状或曲折之状。日晕或月晕的绝大多数是绕日、 月的光环,但也有少数时候是通过日、月的白色 光带。“折晕”可能就是记录了这种天象。 合集13046:…晕终……隹甲子……晕,延雨 合集13047:王占…其晕…正…


时间
今、昔、翌日、昼、朝、夕、晨、
昏、暮 旬、月、岁、年



殷代的历法,据董作宾先生《殷历谱》一书的 研究,可知: 殷代以太阴月之圆缺一次为一月,月有大小之 分,小月廿九日,大月卅日,大小月相间,两 个月连续大月称“频大月”。 以太阳之温凉寒暑嬗变一次为一年。用闰月调 整阴阳之差,即用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 年而七闰之法,全年平均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 一日。武丁、祖庚时于年终置闰。祖甲以后改 为年中置闰,即置闰于当闰之月,并改称一月
甲骨文选读
天文历法
十天干,十二地支
甲,古押字
乙,存疑。
丙,象物之底座
丁,象钉之形。
戊,象斧钺之形。
己,象缴之形。
庚,象钲铙。
辛,剞劂之形。
干支表
壬,纴之初文。 癸,象戣形。
子,象小儿之形
丑,象手甲之形,
之初文。
寅,象箭形。
卯,刘之初文。
纪日用天干地支,十日为“一旬”,通常称昼 为“日”。称夜为“夕”。 一日之中又有纪时:天将明之前称“妹”,黎 明日出之时称“明”或“旦”,此后曰“大采” (或朝)、“大食”、中午称“中日”(或 “日中”),午后日偏西曰“昃”,之后称 “小食”、“郭兮”,黄昏时称“小采”(或 暮),黄昏后称“昏”。 岁,指收获季节。陈梦家先生认为殷人一年有 两次收获季节,麦收(5—6月)为一岁,禾收 (8-9月)为一岁。一年就有两岁。 商代尚无四时的概念,只分春秋两季。

甲骨文干支表

甲骨文干支表

甲⾻⽂⼲⽀表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丙、丁、戊、⼰、庚、⾟、壬、癸被称为“⼗天⼲”。

从殷墟出⼟的甲⾻⽂来看,天⼲地⽀在我国古代主要⽤于纪⽇,此外还曾⽤来纪⽉、纪年、纪时等。

天⼲地⽀简称“⼲⽀”。

天⼲地⽀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们仍然⽤它们作为⼀般的序数字。

尤其是甲⼄丙丁,不仅⽤于罗列分类的⽂章材料,还可以⽤于⽇常⽣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

在阴阳五⾏理论中,⼲⽀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

天⼲的甲、丙、戊、庚、壬,地⽀的⼦、寅、⾠、午、申、戌为阳数;天⼲的⼄、丁、⼰、⾟、癸,地⽀的丑、卯、巳、未、⾣、亥为阴数。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相克的理论,推算⼈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灭。

由于天⼲地⽀的意义均来⾃于树⽊,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们赋予了⽣动的说法。

⼲者犹树之⼲也。

甲:像草⽊破⼟⽽萌,阳在内⽽被阴包裹。

甲,東⽅之孟,陽⽓萌動,从⽊戴孚甲之象。

⼀⽈⼈頭宐爲甲,甲象⼈頭。

凡甲之屬皆从甲。

,古⽂甲,始於⼗,⾒於千,成於⽊之象。

造字本义:古代⼠兵作战时⼿持的蔽护⾝体的硬牌,装有握柄,可以抵御⽭枪进攻;⼠兵⼀⼿持甲牌抵御防守,⼀⼿持⼽戟展开进攻。

⼄:草⽊初⽣,枝叶柔软屈曲。

⼄,象春⾋⽊冤曲⽽出,陰⽓尚彊,其出⼄⼄也。

與⼁同意。

⼄承甲,象⼈頸。

凡⼄之屬皆从⼄。

造字本义:⽤来捆绑的绳⼦。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光,万物皆炳燃着,见⽽光明。

丙,位南⽅,萬物成,炳然。

陰⽓初起,陽⽓將虧。

从⼀⼊⼌。

⼀者,陽也。

丙承⼄,象⼈肩。

凡丙之屬皆从丙。

造字本义:装在⽯器孔洞⾥的⼿柄。

丁:草⽊成长壮实,好⽐⼈的成丁。

丁,夏時萬物皆丁實。

象形。

丁承丙,象⼈⼼。

凡丁之屬皆从丁。

造字本义:⽵⽊或⾦属制成的顶宽⾜尖的契⼦。

戊:茂盛也,象征⼤地草⽊茂盛繁荣。

戊,中宮也。

象六甲五⿓相拘絞也。

戊承丁,象⼈脅。

凡戊之屬皆从戊。

造字本义:⼽、斧组合的威猛长柄武器。

⼰: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起,有形可纪。

神秘的“天干地支”二十二字详解之“丑”

神秘的“天干地支”二十二字详解之“丑”

神秘的“天干地支”二十二字详解之“丑”《说文解字》之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二讲:丑今天,我们依然讲两个话题:第一个:甲骨文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制作过程是怎么样的?第二个:解读十二地支的第二位:丑。

第一个话题:甲骨文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制作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讲到过,文字是很神圣的,古代的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掌握文字的。

所以“敬惜字纸”就是因为不识字的人太多,而这些人的内心又比较羡慕、渴望学习文字。

就拿甲骨文来说,那是商朝中晚期使用的战国时期的文字,使用者是当时的“高层”人士:“巫师与乐师”。

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掌握文字。

惜字塔•“巫师”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先看“巫”字,《说文解字》讲:巫,像一个人挥动两袖起舞的样子。

巫师就是指古代能向神祝祷的女人。

•那么当时制作这种甲骨文的程序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现在知道的工艺大概是这样的: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这个“甲骨”(主要是乌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的背面钻出一个小洞,把这叫做“钻凿”;然后放到火上去烤,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就叫“兆”。

《说文解字》解释“兆”为“被灼灸的龟甲的裂痕。

”然后从事占卜的“巫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兆”来判断吉凶。

•甲骨文上刻写的文字叫做“卜辞”。

因为商朝人相信,在生命死亡之后的灵魂,是可以预知吉凶祸福的。

于是,就在这些动物的龟甲上,先用“笔”蘸上朱砂,写上那些祝愿或者祈祷的词句,然后再用刀子一类的硬物按照书写的笔画来雕刻。

有少数的甲骨上,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它上面书写的文字,这些文字没有经过雕刻,只有朱砂字迹。

•另外那种刻好的,在上面凿个小坑或者钻一个小孔,放在火上烤。

经过火烤之后,甲骨上就出现裂纹,裂纹有长有短。

(“卜”字就是这些甲骨上裂纹的象形。

)然后看这些裂纹通到哪一行、哪一个字,这样的就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吉凶,这大概就是“占卜”的原始再现了吧!曾经有这样的一块甲骨,上面有二十几条关于“雨”的“卜辞”,那么可以肯定,这块甲骨就是在当时用来占卜天什么时候下雨的。

八字命理基础之十二地支本义

八字命理基础之十二地支本义

八字命理基础之十二地支本义学习12地支,即民间常用生肖代称,了解地支最原始的定义,从大千世界取象,寻来觅去。

十二地支本义(一)子子本义:为草木之果实或其种子。

大家都知道,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虽然不大,有的甚至还很微小,但它们却极具生命活力,为生命萌芽之开始。

“子”用在时辰上,则表示十二时辰之初始。

子从“口”从“屮”,“口”表示种子形状,“屮”为古之草字。

金文为了方便,干脆就划个圆圈表示种子形状。

小篆最为形象,为草木及其子实随风舞动的样子。

如:葶苈子,牛蒡子,水红花子,菟丝子等。

子楷体字形。

植物在十一月时果实和种子基本都成熟了,此时为阴气欲尽阳气欲生之时。

所以段玉裁《说文解字》解释为“阳气动,万物滋”。

子在月为十一月,在时为二十三点到一点。

(二)丑丑本义为植物种子破壳而出,向下扎根吸取养分的状态。

因为破了壳,形态就没有处在种子时期那么好看了,所以读“丑”。

丑小篆字形。

在时为凌晨一到三点。

在月为十二月。

(三)寅寅本义为植物分根生长,在吸取足够的养分后,终于蓬勃而出的状态。

甲骨文原字中的“口”表示种壳,种壳上面的一横表示土地,分叉的箭矢表示蓬勃而生的植物本体。

寅小篆字形。

在月为正月,在时为凌晨三到五点。

(四)卯卯本义为植物继续生长,把两边土石挤向一旁形态。

此时的植物体已经不再象寅那么瘦小得象箭杆了,大家注意看,两边石头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很大了呢?如果我们不去看那两边的石头,中间的两竖是不是很象棵树,而不再象那弱小的幼苗了呢?卯甲骨文字形。

在月为二月,在时为五到七点。

(五)辰辰从石从手三角形符号就是古代的“石”字,而都与甲骨文“辰”字右边的结构非常相似,《说文解字》有云:“覆手曰爪”。

那么,依据这个逻辑,是否应该说“仰掌为手”呢?而我们看甲骨文的爪字,其方向是斜着向下抓握的,因为造字的本义,“爪”是指鸟兽的爪子,所以方向斜着朝下。

而手则是相对于人类所言,其方向应该是斜着向上举起的。

这样才能把人类的“手”和鸟兽的“爪”区分开来。

十二地支本义猜想:卯

十二地支本义猜想:卯

十二地支本义猜想:卯二、卯(惊蛰-春分-清明)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卯”字,用作地支、人名、地名,除此以外,还用作动词,常见卯牛、卯猪、卯羊等,略引数例如下。

卯九牛三豰三羌《甲骨文合集》00378正.0卯一牛沈十牛《甲骨文合集》00779正.4沈五牛燎三牛卯五牛《甲骨文合集》14207正.5燎犬卯三豕三羊《甲骨文合集》14314.3貞侑于唐三十羌卯三十牛《甲骨文合集》22546.1用作动词的卯就是后来的“劉(刘)”或“ (Liǔ)”,“刘,杀也[26]。

,割也[27]。

”卯就是刘、 的本字,表示宰杀、剖割,“卯牛”就是杀牛以为牺牲。

刘的本义就是杀,如《尚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

”《尚书·君奭》:“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逸周书·世俘解》:“(武王)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

”尽、咸同义,表示全部、所有。

尽刘、咸刘,字面意思就是斩尽杀绝,引申为攻克、征服。

卯月为仲春,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时候,而且立春之后,天子颁布春令:“冬尽而春始……发号出令曰:'生而勿杀,赏而勿罚,罪狱勿断[28]……’”春天“生而勿杀”,卯月之卯怎么就变得杀气腾腾了呢?卯月始于惊蛰止于清明,中气为春分。

春分是一个特别的节点——在此之前,昼短夜长,在此之后,昼长夜短,春分这天正好是昼夜平分。

作为卯月中气,天赋异禀的春分无疑是设计卯月之卯的理想素材。

卯-甲骨文1.铁39.4 合549 宾组;2.铁110.4 合6038 宾组;3.铁144.1;4.铁252.4 ;5.前7.18.1 合163 宾组;6.后1.23.6 合33283 历组;7.后2.24.4 合26665 出组;8.佚54 合9710;9.佚543 合302 宾组;10.燕54 合8756;11.甲392 合33314 历组;12.甲3361;13.福21 合4503 宾组;14.前3.7.5 合38034 黄组;15.铁145.1 合20315 组;16.铁183.4 合20353;17.前2.10.4;18.佚790 合20192 组;19.甲387 合22421 历间;20.甲2315 合21291;21.乙6664 合11497 宾组;22.乙9092 合19813 组;23.林1.1.2;24.前6.23.5 合20306 组;25.前8.12.6 合22231 子组;26.后1.9.3 合33102 历组;27.后1.24.4 合14552 宾组;28.佚428 合35646;29.后1.10.2 合36936 黄组;30.京都1164 合22406如果看图说话,从字形看,卯的甲骨文可以让人产生各种联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
从甲骨文分析,十二地支其实是十天干所生。

十二地支,是六天干怀孕了的特殊状态。

十天干衍生十二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两两而合,又产生新的天干子女,关系如下表
父母儿女父娶母
壬丁戊己壬娶丁
戊癸甲乙戊娶癸
甲己庚辛甲娶己
庚乙丙丁庚娶乙
丙辛壬癸丙娶辛
十天干彼此结合,循环不息,不断产生新的天干。

有种特殊的情况,即在母亲怀孕子女的状态下,尚未生出,称之为“地支”。

壬、戊、甲、庚、丙,为男人,为阳,为父。

称为五父
丁、癸、己、乙、辛,为女人,为阴,为母。

称为五母
但是天干“戊”比较特殊,他(她)虽作为男人,但也能产子,戊不阴不阳,可以将他看成男人,也可以将戊看成女人,所以戊也能怀孕产生一对儿女。

因此,五母(丁、癸、己、乙、辛)外加一个戊,一共六人,都能产子。

六母都能怀上一对儿女,二六一十二,十二地支应运而生。

我们称呼这六个天干为六母,六阴干,或六妊。

举个例子,壬取了丁,丁怀孕己(她的女儿),己是个女胎,此时大肚子的丁,就是“丁+己=巳”,就是地支巳的本意(丁怀上了己)。

同理,丁怀孕戊(她的男胎),称之为午。

十二地支含义如下
癸怀孕甲,称子
己怀孕庚,称丑
乙怀孕丁,称寅
乙怀孕丙,称卯
己怀孕辛,称辰
丁怀孕己,称巳
丁怀孕戊,称午
戊怀孕庚,称未
辛怀孕癸,称申
辛怀孕壬,称酉
戊怀孕辛,称戌
癸怀孕乙,称亥
癸孕甲=子己孕庚=丑乙孕丁=寅乙孕丙=卯己孕辛=辰丁孕己=巳
丁孕戊=午戊孕庚=未辛孕癸=申辛孕壬=酉戊孕辛=戌癸孕乙=亥
我们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使六阴干怀孕了,她的地支属性仍然同母体天干属性。

癸怀孕甲,为子。

子尚在母胎中,因此同母亲五行相同,所以“子”同“癸”,仍旧为北方水属性。

乙怀上了女儿丁,称之为“寅”,寅同母亲丁,同为木属性。

癸孕一甲男,称为子,犹如人呼之子,此不虚言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