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

一、定义: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是

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二、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

(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使用过强镇静剂、麻醉剂,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收缩过度膨胀使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子宫肌纤维退行变性,如多产、感染、刮宫过度等。子宫本身的病理改变,如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水肿、渗出,如妊高症、高度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因前置胎盘引起子宫下段收缩力减弱,血窦不易关闭也可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的裂伤。常见原因有:①胎先露异常、阴道手术助产、急产、宫缩过强、巨大胎儿;②助产手法不当;③会阴及阴道因炎症、静脉曲、水肿等致弹性降低,分娩过程中易发生裂伤,

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产后切口和子宫血窦难以控制的出血,其特点为血液不凝。较少见, 但后果严重。(1)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太久等。(2)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

三、临床表现:

各种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共同的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过多,严重时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不同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其临床特点各异。(1)宫缩乏力:90%的产后出血由此引起,阴道流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后2h。出血呈阵发性,色暗,有凝血块。腹部检查发现宫底升高、质地软,呈袋装,轮廓不清。按摩子宫或应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停止或减少。

(2)胎盘因素:出血量较多且色暗,子宫收缩好。胎儿娩出后10min发生的出血常由胎盘部分剥离、植入或剥离后滞留引起,完全性胎盘粘连及植入往往无阴道流血。胎盘胎膜残留引起的流血发生在胎盘娩出后,是导致产后2h以后发生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尤其要注意胎膜边缘是否有断裂的血管以除外副胎盘残留的可能。

(3)软产道裂伤:出血多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检查发现宫缩良好,在软产道的某个部位发现裂伤,最常见于会阴、阴道及宫颈。宫颈裂伤较常见,初产妇以宫颈3点和9点处多见,长度一般不超过1cm,通常无活动性出血。宫颈裂伤累及阴道穹窿或子宫体时,出血可较多。

(4)凝血功能异常: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产后切口和子宫血窦难以控制的出血,其特点为血液不凝固,止血困难,全身多部位出血。

四、出血量的测量和估计

(1)称重法:在分娩前将用于产妇的所有敷料和消毒布巾一一称重,产后再次称重,二者相减,将质量换算为体积(血液相对密度为1.05g/ml)。

(2)容积法:收集产后出血(可用弯盘或专用的产后接血器),然后用量杯测量出血量。

(3)休克指数(SI):休克指数(SI)=脉率/收缩压。

SI=0.5,血容量正常;

SI=1.0,失血量10%-30%(500-1500ml);

SI=1.5,失血量30%-50%(1500-2500ml);

SI=2.0,失血量50%-70%(2500-3500ml)。

五、处理: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一)、子宫收缩乏力

(1)按摩子宫:

(2)应用子宫收缩剂:催产素10-20U,肌注射、静脉点滴或宫体注射或经阴道宫颈注射亦可缓慢静推;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制剂;

(3)压迫腹主动脉止血:方法是用手拳在腹壁相当于子宫上方处(摸到腹主动脉波动处),垂直伏笔压向腰椎,压迫腹主动脉,可以减少盆腔、下肢血流,使子宫出血减少好,压迫时间不呢不能过长,一般20分钟左右,只作为手术前的应急措施。

(4)子宫填塞纱条止血法:宫腔填塞纱条,不能留有空隙,压迫止血。

(5)手术:盆腔血管结扎、介入治疗、子宫切除。(二)、软产道裂伤

仔细检查是否有软产道裂伤,按解剖层次连续或间断缝合,充分止血。缝合阴道粘膜时应封闭裂口顶端,不留死腔,外侧达处女膜缘;如有软产道血肿,应切开、清除血肿后予以缝合。活动性出血或超过1cm的宫颈裂伤应予以缝合,缝合时第一针应超过裂伤顶端0.5cm,以防血管回缩出血。裂伤累及阴道穹窿或子宫下段时应注意有无膀胱及尿道损伤,必要时可经腹修补。

(三)、胎盘因素

疑有胎盘滞留时,应立即做阴道检查及宫腔探查。若胎

盘已剥离,应迅速将胎盘取出,立即按摩子宫;胎盘粘连者可徒手剥离;如果有胎盘胎膜残留,可徒手探查宫腔或刮宫,刮宫时应注意防止子宫穿孔。胎盘剥离困难时应考虑胎盘植入,视情况决定行子宫切除术或保守治疗,选择保守治疗时应慎重。

(四)、凝血功能异常

积极输注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纠正凝血功能异常。若合并DIC,按DIC处理。(五)、低血容量休克的处理

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应准确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按先晶体后胶体溶液、先快后慢的原则,补充血液及晶体液、新鲜冷冻血浆等;并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心功能,防止肾衰竭。注意预防感染,给予有效抗生素。

六、预防

1、重视产前保健。

2、正确处理产程,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

(1)第一产程:注意产妇休息和饮食,防止产妇过度疲劳和产程延长;合理使用宫缩剂。

(2)第二产程:应正确接产并保护好会阴,正确掌握会阴切开的指征和时机;阴道手术应轻柔规;正确指导产妇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