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模板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建立适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新机制。
根据我市教育发展的实际,特制定全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基础教育。
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46所,在校学生71895人,其中小学77所,在校生45034人;初级中学47所,在校生17532人;高中20所,在校学生8885人。
分别较2000年增加7648人、4339人和4247人。
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8244人,比2000年增加2617人。
全市有6所幼儿园达到省一级一类幼儿园标准。
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99.2%,初等教育完成率96.9%,较2000年分别提高0.71个和1.78个百分点;适龄少年入学率93%,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1.9%,较2000年分别提高4.49个和2.9个百分点。
全市有122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1.3%。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全市8个地区中已有7个地区通过国家组织的“两基”验收。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高中阶段在校生达888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71%;“十五”期间,向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达7607人。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成人职业教育。
“十五”期间全市共扫除文盲7480人,全市现有青壮年文盲1870人,非文盲率为99.3%。
实现了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
全市开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7所,比2000年增加21所。
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15期,培训农民达25万人(次)。
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呈现出逢勃发展的势头。
3、民族教育。
目前,全市有专设民族小学24所(其中寄宿制学校23所),在校学生4404人;民族中学8所,在校学生2141。
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范文
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范文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是全国人民的奥运年,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起始年,也是我县各行各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信心年,“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
为了实现“十一五”战略目标,把我校办成规模大、实力强、发展快、后劲足、效率高、特色明的学校,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有大作为,改革有大举措,落实有大行动,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更优更实工作,特作如下构想:一、“十一五”工作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团结拼搏,切实加快我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1.按教育规律办事,以育人为根本,以学校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办人民满意教育,创建温馨和谐校园,高唱我要工作,快乐工作,形成进了实小们,就是实小人的浓厚人文氛围。
2.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
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师、学生、教材等多层面深化评价制度改革。
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让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3.进一步提高质量,提升品位。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德育工作。
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拓展有效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利用学校、社区、社会、自然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是加强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4.狠抓师德师能,着力提升员工素质。
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二、十一五期间,我校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青年教师人人会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
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
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一、“十一五”xx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1、总体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教育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育高素质教育人才为关键,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办与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相适应的一流水平的教育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一五”教育事业规划是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
“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担负着重任,既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2、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xx教育要保持协调、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发挥教育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⑴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将教育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优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适度超前发展。
⑵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的原则按照点校带动、特色办学的思路,重点打造一批办学条件优、办学水平高的品牌点校,以此引领全区教育的快速发展。
⑶资源优化、均衡协调的原则加快调整校点布局和教育结构,把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和薄弱学校的改造相结合,分段分层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⑷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原则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内容、方法、模式创新,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⑸人才强教、质量兴教的原则坚持教育发展以教师为关键,以校级队伍的建设为龙头,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和过程督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奋斗目标按照“一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十年争一流,把xx建设成为基础教育强区和职业教育高地”的目标要求,到20XX年,通过扩展小学优势,提升初中实力,突破高中瓶颈,强化女职特色,做大中职规模,基本建成一个以小、初、高协调发展为标志、优质教育资源密集的基础教育强区;一个以女子职业教育为重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高地。
湖南省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湖南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一、规划的背景与基础1.历史性的发展成就《湖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实行以来, 我省立足于解决教育适应与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以调整为主线, 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九年义务教育开始由基本普及向巩固提高阶段转变, 高中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3年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成100%, 开始实行高水平、高质量“普九”工程, 小学年辍学率得到有效控制, 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于2023年进入新课程。
2023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达成83万人, 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目的;在校生规模达成202.52万人, 比2023年增长了85.87万人, 增长74%;毛入学率达成45.82%, 比2023年提高11.9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阶段转变。
2023年, 全省普通高校93所, 其中本科26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成108万人(折合数), 其中, 全日制在学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分别达成3.28万人和75.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 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初始阶段。
高校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形成了以长沙、湘潭、株洲、衡阳为重点, 各市州均设有一所本科和一所以上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格局, 高等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 教育教学改革得以顺利推动, 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全省已建立国家级重点学科33个、省级重点学科94个, 建成98个省级重点专业;已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 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0个, 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80个, 以及一批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已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 省级优秀课程41门。
“十五”以来, 全省高校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39项,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1项。
邵武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邵武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了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实现教育强市目标,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促进我市教育高水平、有特色、可持续、和谐协调发展。
结合我市教育实际,编制邵武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教育发展状况(一)基本现状十五期间是我市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我市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依法治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上升。
连续5年被评为南平市教育工作先进市;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和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市;2004年5月顺利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省验收的县级市,并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一是基础教育实现了“双高普九”。
全市现有普通中学22所(其中民办1所),职业中专1所,成教中心1所,完全小学58所,教学点84个,幼儿园1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幼儿学生数49946人;全市小学学制六年,初中学制三年,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8%,比九五期间达到95.9%,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38%,提高6.5个百分点。
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0076%和2.07%;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6.62%,比“九五”提高5.42个学校数百分点。
高中毛入学率80.1%,比九五期间提高25个百分点。
校园面积135亩,新建、扩建校舍15. 7万平方米。
近三年来,根据国家和省上的安排,积极启动中小学校舍危改项目,已完成危改项目17个,建筑面积25568平方米,投入资金1658万元。
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得到全面普及,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现教育网络“校校通”,建立了教育信息网站和机关局域网,45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网。
全市有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46间,农村中心校以上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最新-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精品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永嘉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建设教育强县,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健全我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构建和谐永嘉,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根据《浙江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温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永嘉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我县教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
一、十五期间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过去的五年,是我县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治教,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系,为实现建设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整合农村教育资源2019年底,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41所,在校生14万多人,教职工7458人。
其中,幼儿园252所,在园幼儿21231人;小学176所,在校学生69846人;初中52所,在校学生31008人;普通高中13所,学生数15978人;职高6所,学生数797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242人;此外,我县还有永嘉电大、县教师进修学校等2所大中专学校、38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652个村级教学点,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五期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总投入达479亿元,比上五年翻一番。
其中用于校舍建设354亿元,新建扩建校舍总计211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校舍56万平方米。
全县中小学消除了原有危旧校舍,撤并初中13所,小学140所,完成了十五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任务。
永嘉中学、永嘉电大、实验小学新校舍相继建成。
十五期间投入信息化资金632445万元,添置电脑7267台,多媒体教室578个,语音室18个,课件制作室18个以及大量的教育教学软件,建成了教育城域网络,教育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
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二〇〇六年一月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的关键时期,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根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人民群众的需求,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背景分析(一)“十五”期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十五”后期,我们紧紧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大局,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基本完成了“十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一些目标已提前实现,为“十一五”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取得新进展。
幼儿入园(班)率达到44.7%,比“九五”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
全省累计已有130个县(市、区)通过了省级“两基”评估验收,其中15个县(市、区)被评为国家级“两基”先进单位,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7%,高出全国平均线4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总体上进入了全面巩固提高和“双高普九”的新阶段。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增长,“瓶颈”问题得到缓解。
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95.2万人,比“九五”增加了31.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7.6%,比“九五”提高了16.3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采取多种模式,有效促进了成、职教的发展。
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46所,完成了20个骨干专业设置标准制定和16个专业实训教材的编制工作,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网站,共培养职业教育教师学科带头人400名,占全省职教师资2.8%,比“九五”增加了2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XX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出发,认真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两基”重中之重不动摇,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稳步、健康发展,实现XX市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XX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思路:(一)突出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进科教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框架。
(二)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保持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运行机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释放教育发展的活力。
(三)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保障,坚持依法治教,落实政策,强化责任。
坚持教育公平、公正原则,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初步构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秉承传统又有XX特色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新成果;终身教育的框架基本建立,满足市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计算机教育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教育扎实推进;加大危房改造力度,三年内消除学校危房;通过布局调整实现资源重组,使学校布点合理,教育资源效益得到应有发挥;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并为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使教育的各项事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建立教育评估和监测机制,加强教育质量监督。
(二)具体目标:——学前教育XXXX年,全市3-6周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8,城乡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市区构建较完备的0-6岁“托幼一体化”教育网络,同时大力提高城乡各类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并向农村城镇延伸。
贵州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1.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提高了全省各民族的人口文化素质,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两基攻坚”取得了突破,基本实现“两基”,2005年初中毛入学率达98.7%,比2000年的73.6%提高25.1个百分点。“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3.9%,比2000年的35%提高58.9个百分点。
1、总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推动贵州教育的均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促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相互协调,促进城乡教育的相互协调,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协调,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相互协调,促进教育事业的推进与教育行风建设的相互协调。坚持处理好“两基”攻坚与“两基”巩固提高的关系,坚持处理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坚持处理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合理规划具体高校规模的关系,坚持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比例关系,坚持处理好职业教育扩大规模与深化自身改革、适应市场需求的关系,坚持处理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相适应的关系,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制订科学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政策和措施,基本建立起适应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造就数百万高素质劳动者、上百万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将贵州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作出贡献。
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大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投资,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使我省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结构趋于合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更加增强,为贵州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与智力基础。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实现省教育强镇目标,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实现xx镇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特制定《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xx镇教育发展现状xx镇共有各级各类办学机构个。
普通中小学8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6所,成人学校1所,在校生人;民办学校3所;幼儿园所,在园幼儿人。
“十五”期间,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全镇各级各类教育出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受教育水平。
目前xx镇幼儿入园率为90%,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完成率99.73%,初三毕业生全科及格率%,升入普通高中比例为%,升入职业高中%,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为90.79%,高考升学率95.67%。
师资队伍水平。
全镇现有公办在职教师386人,其中专任教师人,研究生学历占%,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初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小学专科以上学历占%。
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
校级干部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校长本科以上学历占60%;高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总数的%,初中专任教师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总数的%,小学专任教师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总数的%。
校舍建设水平。
中小学生人均占地面积平方米,其中高中平方米/生;初中平方米/生;小学平方米/生。
全镇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高中平方米/生,初中平方米/生,小学平方米/生。
目前,xx 镇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工程已全部结束,提前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任务。
仪器设备配备水平。
全镇所有中小学的办学设施全部达到市标准化学校标准。
中小学仪器品种配备率98%,件数配备率93%,图书生均册数,高中册,初中册,小学册,xx镇成人学校通过了东莞市示范性成人学校的验收,xx中学、xx广荣中学、xx中心小学、xx第二小学通过了东莞市一级学校的验收。
(发展战略)旅顺口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旅顺口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两个统筹,实现四个转移。
即教育以育人为本,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和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实现由较多地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发展转移;实现由较多地关注硬件投入,向更加关注软件投入转移;实现由较多地关注数量增长,向更加关注质量提高转移;实现由较多地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转移。
(二)发展目标1、学前教育到2010年,全区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达到10所,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6%以上,90%以上的幼儿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10年小学在校生为22800人。
为满足学生就学需求,保证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在校生年巩固率、适龄儿童小学毕业率稳定在100%。
到2010年中学在校生为11600人。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以上。
3、特殊教育改善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依法保障残疾儿童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4、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区高中阶段入学率达适龄人口的95%以上,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数达5000人,学生毕业率稳定在99.5%以上。
职业高中要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
到2010年我区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要达到3500人。
5、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的作用,把旅顺电大建设成为旅顺口区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发展成为我区适合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的继续教育基地。
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巩固和发展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
6、高等教育完善大学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做好国内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进入旅顺的引入工作,将我区打造成为集培训与教育、科研与交流、创新与发展为一体的教育科研区。
XX县“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XX县“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前言“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也体现出我国计划体制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
教育作为我县经济社会一个重点领域,其发展时机、规模与速度既要满足不同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满足社会上更多人求学的需要,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因此要科学定位未来几年我县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战略,在全面了解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争取把我县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教育强县。
一、“十五”简要回顾1、基本情况目前我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06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职教中心、特教中心、成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民办中专1所,初中40所(国办初中1所,民办初中2所,乡镇中初中37所),小学154所(国办小学5所,民办小学1所,农村小学148所),全县共有高中在校生人,初中在校生人,小学在校生人;另外还有各类幼儿园114所,在园幼儿人;全县共有教职工人。
“十五”期间,我们紧紧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预定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2001年完成了一中的整体搬迁,二期工程如期完成,三期工程正在运作,为玉田一中争创国家级重点中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二中、三中的分离和三中寄宿制招生,二中、三中及其它普通高中成功扩建,全县国办中学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2003年实现了实小的整体搬迁,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寄宿制学生;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的布局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十五”初期,我县有各类农村中小学268所,目前有185所,五年来共撤并学校81所,提前完成了预定工作任务,实现了规模办学,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2、主要特点(1)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
尽管我县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财政十分困难,但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县一中、实小的迁建,二中、仓中的改扩建以及三中、实小寄宿制招生方面,给予了资金和政策支持,使我县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谢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自治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智力支持和 人才保障。
(一)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效显著
“两基”达标进展顺利,“十五”以来,我区有17个旗县通过“两基”达标验收,截止到2005年底,全区达 标旗县达到93个,以旗县为单位,“普九”人口覆盖率累计达到88.35%,其中乌海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巴 彦淖尔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和锡林郭勒盟等7个盟市的全部旗县完成了“两基”达标任务。危房改造步伐加 快,“十五”期间,全区累计消除危房面积306.7万平方米,其中消除D级危房面积268.97万平方米;全区原有危 房面积由2000年的336.15万平方米减少到2005年的29.45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面积由2000年的273.18万平方 米减少到2005年的4.21万平方米(不含企业移交地方学校和受自然灾害新增危房面积)。“校校通”工程快速推 进,“十五”期间,共建成2783个教学光盘播放点、7280所卫星教学接收点和778所计算机教室,覆盖了全区农 村牧区96.88%的中小学,其中,教学点和小学已全部覆盖。“两免一补”政策广泛落实,到2005年秋季,169.3 万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除杂费,72.11万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享受寄宿生活补助。农村 牧区教育得到重视,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 到73.03%,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均有了较快发展。
发展战略-旅顺口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精品
旅顺口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区教育事业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教育在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认真总结‘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1、学前教育稳步发展。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所35个,其中省级示范园2所,市级示范园1所,镇街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市级标准。
在幼儿园共6358人,学前教育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比九五末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
率先在全市提出“托幼一体化”研究构想,使0-3岁幼儿受教育率达到80%。
我区已进入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行列。
2、义务教育成绩显著。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连续5年保持100%;阶段教育全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村级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展有序,由26所调整为21所,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连续5年为100%,巩固率稳步提高。
初中教育在校生平稳渡过高峰期。
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分别获得辽宁省“十五”教育科研集体成果一等奖、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区、德育工作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艺术教育特色鲜明,再次被评为辽宁省艺术教育示范区。
绿色学校建设成绩斐然,龙塘中小获全国“绿色学微’称号,铁山中小获省级“绿色学校”称号。
3、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
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04%。
20XX年,旅顺中学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高中”。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专业已发展到16个,在校生达2800余人。
实践基地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4、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新进展。
全区基本形成了以镇街的社区学校为骨干,村、居委会的办学点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事业十一五发
展规划
大树小学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 ——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树村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育人效益, 促进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为创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大树村小学领导班子紧密团结, 结合实际, 以发展为主线、育人为根本、质量为核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 制订出本村小学教育发展规划, 使每个教师任务更加明确, 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热情更加高昂, 教育发展蓝图也将更加美好。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 一)外部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基础教育放在了重要的地位来考虑, 作出了教育要均衡发展的决定, 教育投入逐步向农村倾斜, 对学校的校园建设、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仪器配备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高涨, 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 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 人们都以有知识为荣, 大树村人民对教育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这给我们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 二)内部背景
1、发展优势
我村有完小一所, 教职工22人, 学生356人。
校舍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 生均3.1平方米, 校园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7.47平方米, 配有远程教育资源接收播放室, 完小配有多媒体室, 这些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
当前有专任教师21人, 具有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12人, 大专本科占教师总数的66.67%, 45岁以下教师15人, 占专任教师的69%。
她们学历高,精力充沛, 工作有干劲, 是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力军。
而且我校一贯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学校管理细则, 逐步形成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模式, 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面临的问题
(1)师资队伍总体水平偏低,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够, 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
(2)教研教改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3)德育工作渠道需拓展;
(4)办学条件不完善, 教学设施不齐全, 办学举步依旧困难。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助人为乐、文明礼貌、遵守纪律、艰苦朴素、热爱祖国”为工作重点,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 为大树村的各项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二)理性思考
我校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
办学条件不完善, 教学设施不齐全, 教师素质偏低, 办学举步依旧困难;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 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 我校拥有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效益的时代责任和社会义
务。
未来五年, 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五年, 学校必须树立战略观念, 扭住持续发展的龙头, 以改革开放为契机, 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力争办出充满活力、有鲜明个性的高质量的农村小学, 以满足社会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基本定位
五年后我校教师业务要精通, 学生学习要自觉, 学校管理要规范, 把学校办成有活力, 有个性的农村学校。
(四)主攻方向
未来五年, 要经过函授、远程教育、外出听课学习、校本培训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经过不懈的努力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促使学生勤学守纪, 经过加强学校管理, 实现学校工作规范化; 经过实施素质教育,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探索以实施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原有的基础上, 师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学校管理规范化, 经过五年的努力, 把学校办成有特色、有活力的农村学校。
四、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措施。
( 一) 领导班子建设
目标:
建设一支与时俱进、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学校领导班子。
每位班子成员都要以身作则, 勤奋好学,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始终保持
学校领导成员思想的先进性, 为带领全校教职工创优良成绩提供组织保证。
措施:
l、经过民主测评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骨干教师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中来, 年龄偏大的学校领导逐步退居二线, 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的结构。
2、加强学习。
组织领导层参加县级以上的校长班学习, 鼓励学校领导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学习, 平时采取集中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现代学校管理, 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提高学校领导成员的领导水平和工作业务水平, 增强依法治校的观念, 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3、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班子成员要有大局观念, 坚决执行上级的批示和决议。
讨论中有分歧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实行校务公开, 重大事情的决定要由教职工大会和领导班子讨论经过, 有关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涉及到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 要先交教职工大会讨论, 再由校务会讨论决定。
4、学校班子成员心胸要宽阔, 密切联系群众, 团结所有的教职工和群众搞好学校的工作。
每位班子成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做到揽事不揽权, 到位不越位, 团结一致做好工作。
( 二) 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
建设一支敬业爱生、师德高尚、精通业务、观念先进、乐于奉献、具有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 为办好有活力的农村学校提供师资保证。
五年内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 其中大专学历达80%以上; 45周岁以下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以上, 并经过州级计算机应用能力初级考试; 校长、教师持证上岗率100%。
措施:
1、切实加强师德教育, 继续实施以”爱岗、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为核
心的师表工程, 积极引导教师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 每年教师节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继续深入开展”树师表形象, 扬教育新风"活动, 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廉洁从教的自学性; 关心爱护学生, 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自愿接受群众和学生家长的监督, 坚持从严治教, 与不正之风作坚决的斗争, 努力把学校行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全面提高文化水平。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和管理措施, 经过教师的自学、自培、自省、自练以及互教互学, 更新教师的继续教育观念, 把教师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桂钩, 为各种评先评优及聘任提供依据, 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力争达到80%以上; 经过在职进修和校本培训, 逐步提高教师学历结构。
3、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组织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促进教师熟悉掌握操作技能,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效益。
积极倡导教师利用网络获取教育信息, 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科研活动, 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鼓励教师根据研究情况撰写教学论文; 经过优化教学观念, 优化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评价等途径, 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开展多层次, 多学科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及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 三) 学校管理
目标: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机构, 更新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全过程管理的运行机制, 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立一个”合作竞争、积极向上、崇尚一流、开放融洽”的学校工作环境。
使处于这个环境的所有师生心情舒畅, 努力工作和学习, 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措施:
1、根据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每一学期的工作计划, 加强学校的目标管理, 认真改进管理制度, 拟订或修改必要的规章制度, 逐步做到以法治校。
2、实行民主管理, 经过有效途径实行校务公开, 做到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3、学校行政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 了解并分析全校教学情况, 深入实际,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推动面上的教学工作, 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 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资料的积累, 学会以科研指导改革, 以改革促进教学。
4、安排好全校人事, 加强对中青年教学骨干的培养, 关心在职教师的进修, 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师资水平。
5、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对班主任的领导, 帮助她们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发挥少先队组织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6、加强安全工作管理, 责任明确, 分工具体。
经过各种有效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 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四)德育工作管理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