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分级诊疗体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的措施
改善医疗资源配置
建立“社区守门人”制度
管理上注重集约化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公共管制改进空间与具体对策:
1、在医院等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方面应适度放松管制,有效增加医疗服务 供给。
2、在价格管制方面应该将政府限价与政府补贴、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3、建立覆盖全民的、强制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现况
中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直接表现
看病难
看病贵

北京市2012年全市总诊疗1.92亿人次,包括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内的所有基层门诊机构 完成了30.8%,其中社区中心(站)完成 21.3%;二级医院完成了20.8%,三级医院承 担的量最多,达到42.1%。上海市2011年总诊 疗2.02亿人次,二三级医院承担了58.9%,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诊所等基层门诊机构完 成了36.6%。京沪两个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大多 数门诊都是由医院完成。

基层医疗机构存在问题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医患关系的矛盾冲突,根源在 医疗体制上,即我国现行医疗 体制所导致的“看病难,看病 贵”,也是医患矛盾激化的根 本原因。正是没有形成良好的 分级诊疗体系,患者不得不大 量集中到高等级医院看门诊, 漫长的挂号、短暂的诊疗、医 患沟通的严重缺失、痛苦的就 诊体验,这一切都是造成医患 冲突的最直接诱因。 因此,建立运转良好的分级诊 疗体系,既是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也是缓 解目前严峻的医患冲突局面的 根本性措施
“看病难”

相比之下,英国90%的门急诊由全科医生首诊, 其中90%以上的病例没有进行转诊,由全科医师 完成治疗。也就是说,英国患者大部分就诊是在 家门口的诊所完成,中国的大部分患者要到二三 级医院极不方便地排长队看病。
中英现状对比

这是中国特有的“看病难”现象,与此相伴随的则 是中国特色的“看病贵”问题。北京市三甲医院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原因 及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80%卫生资源集中于城市,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于大 中型医院,而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从2010年卫生费用角度分 析,城市人均卫生费用2176.6元,农村人均卫生费用562.0元,城 市人均费用是农村人均费用4倍。 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2010年占医院总 数40.46%的一级医院,七诊疗人次仅占总诊疗人次的2.75%,住 院人数仅占总住院人数的5.35%。加上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之和占 总诊疗人次的53.29%,住院人数仅占总住院人数的64.31%,而不 到10%的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之和住院人数却分别达到41.30%和 35.69%(可见基层医疗的首诊制刚性不足,制约了分级诊疗的健康 发展)
管理上注重集约化



据新华社电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 稿)》提出,医改要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 贵”问题入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 员易于掌握。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 覆盖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和配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直接配送覆盖面力争达到80%。合理确 定基本药物的价格,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基本用 药费用负担。

2.在医疗服务市场由公立机构主导的情况下,医疗资源包括作为 核心资源的医生,也包括与之相对应的医生薪酬等,都必然按照行政 等级分配。行政级别越高的医疗机构获得的优秀医生越多,处于越高 等级医院的医生获得的资源和薪酬越高,而处于最底层的基层医疗机 构获得的肯定是最差的医生,他们的薪酬也最低,可支配的资源也最 少,这是行政主导体制的必然结果。国内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等计划式 的行政手段来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等,并基于此分配资 源。


2013年均次门诊费用已经超过500元,平均接诊
时间不足10分钟。
“看病贵”
1.基本药物制度的存在,导致可用药少,妨碍了 正常的诊疗和医治。 2.缺少骨干医生或者难以调动骨干医生积极性。 3.医技人员不足。随着群众医疗需求的提高,医 技人员不足的矛盾逐渐显现。例如一些技术科室 如检验、药房、影像、B超等只有一人,工作人 员超负荷工作,无法轮班休息,更谈不上到上级 医院进修学习了。 4.普遍存在“推病人”的现象。
建立“社区守门人”制度

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有利于强化医 保第三付费功能,为积极探索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创造条件。一方面,通过强化基本医疗保险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从 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上引导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合理分流;另一方面, 通过绩效工资政策的优化,从医疗服务提供方引导基层医药卫生机构 “多劳多得,有劳有得”,促进病人合理诊疗。此外,要加强存量资 源的整合,提高综合使用效率。按照“调整存量资源,强化纵向协作” 的思路,切实加强城市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协作体制,推进县乡村 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
4、下决心促使国有医院“去行政化”,探索医院更多以“市场主体” 身份在市场机制之下提供医疗产品与服务(包括公共医疗产品与服务) 的可行与有效方式。 5、医疗机构的建设布局应该优化。 6、引导合理改进、优化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比如可以考虑延长与 优化医院营业的时间等。
改善医疗资源配置
指所有享受公费医疗或者社会医疗保 险的民众必须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的首 诊,在社区医院医生诊断之后才能向 大中型医院和专科医院转诊,这样一 种制度安排避免了民众大小病都涌向 大中型医院的弊端,从而促使医疗资 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1.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高水平医生集中在高等级医院,从 而患者就医过度集中在高等级医院,是中国特有现象。这种局面形成 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医疗体制:首先,国营医院利用行政力量垄断 医疗服务供给,此格局迄今未变。中国的医生则不是自由执业者,而 是拥有所谓事业编制身份的“国家干部”,或者通俗说法是“单位人”而 非“社会人”。
关Hale Waihona Puke Baidu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什么是分级诊疗体系 ??
所谓:分级医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 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
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
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
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