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

合集下载

学者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学者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1、西方学者的研究近代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并不是从中国学者开始的。

从18世纪中叶英国人钱伯(W?Chanbers)著《中国的建筑设计》一书,系统介绍中国的建筑和园林以来,西方学者中不时有人表现出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兴趣。

譬如19世纪中后叶东方建筑的研究权威英国人弗格森(J?Fergasson),在其著作《印度与东方建筑史》中虽也艰涩地引用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和实物,但他的中国建筑整体知识却是十分贫乏的。

再如20世纪初瑞士的西仁(Siren)对中国城墙和城门的研究,德国的伯克曼(Boerschmann)对中国佛塔的研究,荷兰的姆勒(Prip-M0ller,j.)对中国无量殿的研究,等等。

这些学者均以独特的眼光,探究了对西方人既陌生又好奇的建筑现象,而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膜,也使之限于采风,或者牵强的推论。

即便是19世纪末英国建筑史家弗莱契尔(S?B?Fletcher)权威的《建筑史》巨著,直到20世纪后期的第19版之前,有关中国建筑的描述也一直受到材料和观点上的局限而不得要领。

二战前后,美国的苏泊尔(A.C.Soper)、希克曼(L.Sickman)等人关于日本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著作,由于参考了中日学术成果,将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推进。

此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西方列强和日本,正热衷于对东方古国的艺术考古,如英国人斯坦因(M?A?Stein),德国人勒考克(A.V.Le Coq)法国人伯希和及格鲁塞(R.Crousset)等人,在对中亚和中国大西北的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中,涉及了不少古代建筑的内容,但主要局限于砖石和生土的塔、石窟、崖墓等,而对中国木构建筑的研究却涉猎不多。

2、日本学者的研究20世纪上半叶,相比欧美学者而言,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等人,以深入中国腹地获得的一手调查材料和厚实的汉学基础,从追溯日本佛教建筑的源流入手,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更有深度的研究。

20世纪 九十年代中国建筑发展特征初探

20世纪 九十年代中国建筑发展特征初探

竺竺里垄±生垡±苎苎璺墨曼塑!壁!蒌锐矛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80年代初期的建筑系毕业生到了90年代在设计院体制中脱颖而出。

当时正是国门大开,各种思潮涌入,经济体制变革,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种种变化使青年建筑师几乎是在一种高密集的状态中经历其成长过程。

加上年青人所特有的对新事物的向往与喜爱.作品往往具有蓬勃朝气,格外引入注目。

青年建筑师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往往更为激进:将传统经典形式裂变重组,与现代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很“新”又有“旧韵”的形象,或是对传统建筑的构件、色彩、细部进行符号学上的转化,或对富于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原型作类型学上的转变。

O:II:京丰泽固饭店青年建筑师崔恺设计的北京丰泽园饭店(图3.22)位于传统特色较浓厚的地区。

建于1995年。

“丰泽园”是有名的百年老店,为了削弱其10000时的体量感,设计者采用叠加的阶梯式体型。

看上去象一组小体量建筑的组合。

为了保持原有街道的空间比例特征,又将三层以上的部分向内收缩,沿街保持在9m左右,与周围建筑在高度上保持基本一致。

建筑中有一条南北向的主轴线,主建筑和内部空间均对称布局。

轴线使层层跌落的体型有了秩序。

图3-22北京丰泽因饭店轴线末端布暨了一个高达五层的中庭,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这种手法取材于中国传统园林。

在细节处理上建筑师偏重于‘小式’做法,精雕细刻,如菱形图案、入口处理等。

●中国工商镊行天津分行大I这种表达传统的方式在以周恺为首的另一批青年建筑师创作的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大厦(建成于1999年)之中也有所体现(圈3-23A),大厦力图表达银行所需要的气字轩昂,给人以典雅高贵厚重坚实的感觉。

该大厦要创造一种历史感,同时也是与基地附近现存的欧式银行相呼应。

大厦立面为三段式,基座上有宽大的枉廊,大厦的中段较为简洁,大厦的顶部渐渐向内收分,图3—23B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大厦丝竺里垄±芝垡!苎曼墨篓曼壁!!!翌墨玻璃和石材组成若干较小的体量,精致有余,略显繁琐。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中国建筑史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需要回顾和再探梁思成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展望。

梁思成先生是20世纪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开创者,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梁思成先生的研究方法包括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使得他的研究成果更加全面和系统。

梁思成先生重视对建筑的实地考察和调查,他多次亲临各地进行探访和拍摄,积累了大量实证材料。

这些实地考察和调查成果为他后来的写作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古建筑。

他通过对建筑形制、结构构造、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他的著作《清代宫殿建筑》、《北京古建筑艺术》等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对研究者和爱好者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和探索的问题。

首先,他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时,对西方建筑的影响程度和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但尚未深入探讨具体的影响途径和内在机制。

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次,梁思成对现存的古代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对已毁的古代建筑的研究相对较少。

这可能使得他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对于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成果进行再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展开。

首先,可以深入研究梁思成对西方建筑影响的问题。

通过对梁思成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结合当代建筑历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对中国传统建筑史与西方建筑史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加准确和深入的判断。

其次,可以对现存和已毁建筑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已毁建筑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迁。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对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进行再探。

“组合”与建筑知识的制度化构筑 从3本书看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建筑实践的基础

“组合”与建筑知识的制度化构筑  从3本书看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建筑实践的基础

代性
AB TR T B s dona a ia ra i f h e S AC a e nan l c le dngo t e ” r
t x b ok e t o s 一On S a e Co p c mpo i o A r h t c u e s t n Qf f e t i c r
所学校的 个编写组。 原 《 理 第 版干 I 8 年出版 , 90
和灵活。然 ,如果抛开书中 政洁 、 经济决定建筑 的推断 种现象描述 自 演 却≈ 7 式 勺 绎 略 一个i要 在看似
知识的方式——为整 个体系的构筑奠定 7 基础
关键词 组台 知识结构 ,布杂” 现代主义 “ 现
的事实, 个 或 许作者并不 * 的 事实
序”的高产背后,有一 十相 当 理性和完整的制度化体 系 ——中目建筑的职业训练 而这个训练所遵循的却 是相当 “ 正统
K o e g n wl d e
摘要
文章 以 对三本
教科书”— 《 — 建筑空间 台
2 0 年, 太跃进 01 《 , 一本 关f当代中国建筑 的 皮 出版 书中以大量低解析度的图片, 摧绘 7 一
幅 与 。 统 。 正 筑学价 值观相对立 目景 : “ 质
论》 《 宅 建筑 计原 》和 《 、 住 设 理 中国建筑史》 ——的
解 蘸 基 础 , 醴 目 揭 从 2 纪 8 0 O年 杂

量 为代价的快速 高产
以实用主义为主 导的 随 意
础 以 及这个体是的现代性 就文章所论述的范围, 组
合’—— 个 “ 杂”的基术工具和一种现代自构筑 布 勺
tef n ainofh h ou d t t ewh l y e o oes  ̄ m

中国建筑史论文中国建筑史及其发展

中国建筑史论文中国建筑史及其发展

中国建筑史及其发展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its development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对现今建筑的走势影响,特让大家了解下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整个过程,本文简述了人类建筑高度发展的历史过程。

通过对建筑高度发展的研讨,阐述了古代建筑高度记录的保持者,主要是服务于王权的高大建筑;中世纪是寄托着人们信仰的宗教塔楼;而现代则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实用型高层建筑。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hinese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the trend influence which constructs to the nowadays, let under everybody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 history entire process, this article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especially which the humanity constructed develops highly.Through deliberation which develops highly to the construction, elaborated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altitude record holder, mainly was serves the royal power big construction; The middle ages are reposing the religious turret which the people believe; But the modern age is take the economic interest as the leading practical high-rise construction.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中国近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key words:Construction definition; China ancient architecture; Chinese modern times construction; China modern architectur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引言 (2)第1章绪论 (4)1.1 什么是建筑 (4)1.2 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4)第2章中国建筑发展史 (5)2.1 中国古代建筑 (5)2.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5)2.1.2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 (6)第3章中国近代建筑 (7)第4章中国现代建筑 (8)4.1 现代风格的诞生 (8)4.2 外国建筑师对现代风格的追求 (9)4.3 中国建筑师的现代建筑作品 (10)4.4 日本建筑师在东北的现代建筑活动 (10)4.5 现代建筑的风格倾向 (11)4.6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积极倡导者 (12)第5章结论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第1章绪论1.1 什么是建筑谈建筑的发展史,自要从建筑的词说起。

我国古代建筑及室内规划资料

我国古代建筑及室内规划资料

我国古代建筑及室内规划资料汉代阁道与廊桥考述提要就现有资料看、廊桥与商周至汉代的阁道有很高的相关系数。

文章将汉代阁道分为3类,辨析与阁相关的名词或修饰词透露出用途、构造、形态等方面精微特征和意义并作初步的考释。

在此基础上,分析阁道与廊桥的关系。

进而对汉代廊桥存在的一些踪迹考释。

关键词汉代阁道廊桥1·阁道1·1 阁道的特征先秦至汉代古籍中,“阁”,常与诸如栈道、复道、辇道、涂等并称。

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

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国策·齐策》:“为栈道木阁以迎王与后于阳城山中。

”早期典籍中这种“阁”,不同于唐宋以后与“楼”并称的多层建筑类型,而是作为交通联系的“阁道”之“阁”。

下文中“阁”,均指阁道。

先秦至魏晋,阁道是很普遍的。

这首先是因当时盛行高台建筑,架空的阁道作不同高差建筑间联系是很方便的。

就是第宅,汉代楼居也较后世普遍,楼间也常用阁道联系;其二,当时基础工程技术较低,木结构技术却驾轻就熟。

加之当时木材资源丰富,便以木桩架空底层代替筑基。

阁道或称栈道,对险峻山区乃至地形起落较大地区,都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经济的技术。

这也可从巴蜀、湖北、福建地的悬棺见出。

在有些山区,阁道技术传承至今。

汉代是中国木构的成熟期,社会相对安定的四百余年,传承下颇丰富文献和诸如画像砖石、明器一类形象资料,使我们能对汉代的阁道进一步考释。

1·2特征与分类阁道的基本特征是:1)木构,底层由柱架空,属于干栏结构。

“干栏”早期亦称“阁栏”,这一称谓至少延续到宋代;2)阁道两侧有栏杆;3)有屋顶覆盖。

早期古籍原典中的阁道,就其性质盖可分为三类:Ⅰ型位于单体建筑外部,附属于该单体建筑,用于观景等用途。

亦即宋《营造法式》中的“平座”。

从汉代出土的明器陶楼(图1)和画像砖石,均可见到此类阁道;Ⅱ型建筑群内部联系,此类阁道的形象资料,见诸于汉代明器,如河南出土的陶楼,可见其间以阁道贯通。

对《中国建筑史》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国建筑史》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一、引言《我国建筑史》是一门涵盖了我国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及其发展历程的课程,它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课,更是一门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学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建筑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在本文中,我将从课程内容、学习收获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建筑史》课程进行认识与思考。

二、课程内容《我国建筑史》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古代建筑: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建筑的特点、风格、材料以及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通过学习古代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以及我国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 现代建筑:介绍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情况,包括现代建筑的特点、风格、技术创新以及与国际建筑的对比。

通过学习现代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建筑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建筑师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

3. 建筑文化:介绍我国建筑的文化内涵,包括建筑与宗教、哲学、艺术的关系,以及建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习建筑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建筑的精髓所在,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三、学习收获通过学习《我国建筑史》课程,我获得了许多收获:1. 对我国建筑发展历程的全面了解,深入了解了我国建筑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这不仅有助于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对我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对我国建筑文化的把握和理解,使我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国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建筑文化,我更加明白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

3. 对国际建筑发展的认识和比较,使我了解了我国建筑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建筑需要与世界接轨,学习比较国际建筑发展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四、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我国建筑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自己的建筑设计水平。

我也将积极参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才华,为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建筑史》探析

《中国建筑史》探析

《中国建筑史》探析——梁思成著书思想探源11级历史师范二班15110230 雷晓凡本学期有幸聆听了业师周裕兴老师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对于我国古代繁富悠久的建筑艺术产生了不小的兴趣,特意在图书馆借到了梁思成先生的巨著《中国建筑史》,囿于自身知识的浅仄和作品的精致考究,笔者翻阅之后虽不敢说融会贯通,只是小有心得,在这里斗胆写出,愿方家不吝赐教。

大凡要了解一部作品,首先必须对作品的作者有一个大致的研究,这里也不例外,我们先梳理一下梁思成先生的生平。

提到梁思成,就不得不提另一位我万份敬仰的时代骄子,学术巨人——梁启超先生,梁先生可称中国学术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人物。

梁先生成就傲人,家教也可称完美,儿女满堂,而且每一位在其专业领域均是开创性的人物。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在日本东京出生时,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第三年。

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

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1925年,梁启超得到一本重新出版的800多年前宋朝颁布的一部建筑书《营造法式》,当即托人带交给梁思成与林徽因,并在扉页上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先宠也,……遂以寄思成、徽因永宝之。

”梁思成与林徽因尽管当时还看不懂书中的宋代建筑术语和内容,但父亲激励的话促使他们产生了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愿望。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获学士学位。

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古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

梁思成从父命专心致力于建筑营造。

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

在二战的炮火中,他曾经挽救了日本古城奈良,却未能留住深爱的北京古城墙。

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史建

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史建

98年评论: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性建筑/cn/critique2005-8-12 13:28:53来源:中国建筑艺术网作者:史建老师供稿(原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作者:王明贤史建)内容提要20世纪的中国建筑艺术一直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发展脉络不太吻合,这种状况在激进的80年代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没有出现实验性的前卫建筑,几乎成为那个时代艺术唯一的不谐和音。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性建筑终于在90年代的建筑洪流中诞生,虽然时至今日它依然游离于边缘,但毕竟已在有意识地与前卫艺术进行横向的沟通,试图在边缘寻找自己准确的定位了。

本文介绍了中国几位青年建筑师的理论与实验性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从南到北,是商业性渐弱、“学术性”渐强的递进,而与时下流行潮流(如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自觉的疏离及对本土文化精神的探索则是一条贯穿的“轴线”。

在商业性建筑的洪流中,弱小的实验性建筑顽强地表露着青年建筑师对中国当代空间独特性的新体验。

关键词实验性前卫艺术本土文化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一20世纪是一个不断远离传统、趋向现代性的世纪,当然,在它将要结束的时候,传统又受到重新估价,现代性也开始被质疑。

如果我们把本世纪的中国艺术放到世界艺术的背景中去,就会发现它的发展是与之契合的,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艺术家和理论家对西方艺术的“急起直追”一再受到嘲讽。

不可否认的是,新观念的接受与思维的移位确实带来了中国艺术的巨变。

伴随着90年代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的勃兴以及传统复归的新语境,中国的前卫艺术也充满活力地对这个日益物化的世界进行着批判。

或许可以认为,90年代中国的前卫艺术正与经济振兴中的东南亚艺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某种“共同的声音”(注1)。

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的建筑艺术就显得很沉寂,它好像在自我边缘化,一直与主流和前卫艺术保持疏离,缺少真正投入艺术家庭的“主动性”,也迟迟没有自己的声音。

事实上,整个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都与这个时代艺术的兴奋点不太合拍,复古主义与折衷主义始终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主流,现代主义一直到80年代还只是隐隐的潜流。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一、目录与文献检索类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1(10)4 王其明《中国建筑图书书目初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古建专业讲义)注:2-4见《古建园林技术》合订本四附录《中国建筑文献的三个书目》5 刘敦桢郭湖生等辑《中国古代建筑史参考书目(初稿)》二、通史、综合类书目1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4《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5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7中国民族建筑(一-五)8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三、重要的连续出版物书目1《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七卷)2《建筑历史研究》(1-3辑)(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3《建筑史论文集》(1-14辑)(清华大学建筑学系)4《建筑历史与理论》(1-7辑)(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5《建苑拾英》(一-三辑)四、文集书目1《梁思成文集》(一-四)2《刘敦祯文集》(一-四)3《梁思成全集》(一-九)4《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7《罗哲文建筑史论文集》8《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东南大学建筑学系)9《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清华大学建筑学系)10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11《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12《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文献一、建筑史学综述文献1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文物》1981(5):69 ~ 74页;2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见:《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1986;3萧默《当代史学潮流与中国建筑史学》,《新建筑》1989(3);4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4);5陈薇《天籁疑难辨历史谁可分-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见:《建筑师》(69);6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见:《建筑师》(69);7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见:《建筑师》(69);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2?0页;8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引论部分(1999);9杨鸿勋《中国建筑考古学概说》,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4),152页。

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c

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c

中国建筑史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陈薇原载《华中建筑》1989“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歇尔·伏维尔在谈到法国史学研究时指出:“今天的史学正处于转折过渡之中”。

笔者认为,伏氏的话同样适合于当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状况。

《华夏意匠》的向世,以一种转折的态势,打破了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长期保持的沉静,带动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由单一的形制史学向多元的或统名之为“建筑文化学”的系统转折。

当然,这也是由于中国当今社会处于变革转折中这一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中国的建筑史学工作者也在思考“如何去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伏维尔语)。

笔者不揣浅陋,就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攸关的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正于读者。

一、可喜的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可喜的理论突破。

回顾一下近现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

一是中国营造学社自1929年至抗战结束,先后刊行了七卷《汇刊》,出版了32种著作,包括“调查报告”、古籍的整理重印(如李诫的《营造法式》)等等: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不断有专著问世,如最著者有: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刘敦帧《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童隽《江南园林志》等等。

这两个阶段的研究,扎实、严谨、客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后人从事中国建筑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基于此,近些年(当代)就中国建筑史理论进行了面大量广的探讨,其可喜的突破大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1.在建筑空间研究方面率先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涉及建筑空间理论的主要是园林,如童老致力于此的论述。

但近年来有关建筑空间的探讨,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超出了一般园林空间的范围。

如刘大平“中国传统庭园的空间属性与基本形态”〔 l〕一文,从庭院空间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考察,概括出五种基本形态,颇具典型性。

确实,从“空间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传统房屋建筑” [2],到城市雕塑与空间意识断想”[3],凡有关建筑空间的理论问题,其触角几乎无所不在。

中国建筑史论文

中国建筑史论文

中国建筑史论文中国建筑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古代,以其丰富多样的风格和独特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的建筑历史注定是一个承载着悠久传统和文化记忆的宝库。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建筑史的一些重要时期,内容将涵盖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方面。

古代中国建筑以其颇具特色的传统风格而闻名,诸多古建筑如长城、故宫、萧何故里等至今仍矗立在中国大地上。

古代中国建筑主要由两个主要风格组成:木质结构和砖石结构。

木质结构建筑主要体现在各种宫殿和寺庙中,木制的梁柱和雕刻辟书的门窗,彰显着古代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

而砖石结构则广泛应用于城墙、门楼和寺庙等公共建筑,其精湛的技术和精美的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在古代中国建筑史中,唐代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

唐代以其独特之处和创新性而在建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定居于今天西安的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中的建筑物、街道和运河等都显示出了当时的繁荣和发展。

唐代建筑以其大胆和雄伟的特点而闻名,如大雁塔、小雁塔和大明宫等。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工艺的结晶,更是唐代美学和文化的体现。

古代中国建筑在明清时期迎来了一个新的变革阶段。

明与清代建筑的设计不仅延续了古代传统风格,还吸取了西方建筑的一些元素。

明代建筑注重平衡和对称,建筑群整体呈现出一种庄重、谐和的感觉。

而清代建筑则更加注重装饰和雕刻,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寺庙令人震撼。

这一时期的建筑代表作如北京的故宫和承德的避暑山庄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到了近代,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建筑风格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西方建筑理念的引进和新材料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中国的城市景观开始变得多样化和现代化。

一些标志性的现代建筑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和广州的CCTV大厦成为了中国城市的地标。

中国的建筑业也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建筑师的设计和创新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明白中国建筑史是一个多元而独特的领域。

从古代到现代,每个时期的建筑都代表着当时社会、文化和技术的发展。

9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初探(全文)

9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初探(全文)

9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初探(全文)A XX:1005-5312(2021)17-0047-01一、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XX络时代,在这种高速率的技术进步中,设计思想也相应的发生着巨大改观。

不同地域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各种设计风格,从未像这个时代,设计与人类的未来如此相关,无论是战争的威胁还是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精神危机,都因设计思想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国际上引起良好反响,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壁画艺术、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

市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准的大幅度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急速变化,使广告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中城市、预计其消费趋势将出现发展“需求”为主体、兼顾“享受”需要,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流的消费革命,从而带动整个工业产业的更新换代。

二、9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教育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首个建立室内设计系,直到90年代以前,我国培养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还只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同济大学等少数几所。

因此在进入90年代以后,虽然我国室内装饰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当时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室内设计师却非常有限,1995年以后,随后各大高等院校陆续成立室内设计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设计师,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室内设计市场趋于规范,走向专业。

理论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室内设计专业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991年《室内设计资料集》出版,该书从艺术与技术的角度出发,内容涉及现代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程序、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以及风格、流派、样式、室内色彩、绿化、家具、陈设、光环境等方面。

该书还收录了室内空间尺度的参考数据以及材料应用、装修做法和部分工程实例的详图,成为国内最为全面、系统、实用的工具书。

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

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探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引言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创设力和智慧的体现,也是历史、观念和方法的载体。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1)

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1)

中国近代建筑的类型丰富了,居住建
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的主要类型已大体
齐备,水泥、玻璃、机制瓦等新建筑材料的
生产能力有了明显发展,近代建筑工人队伍
壮大了,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也有较大提高,
相继采用了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
结构。
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 系已经形成。
1927年到1937年,近代建筑达到了繁盛器局面主要 体现在:
新建筑运用了近代的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 掌握了近代施工技术和设备安装,形成了一套新技 术体系和相应施工队伍。通过出国留学和国内开办 建筑学科成长了第一代、第二代建筑师。
中国建筑突破长期封建社会中与西方建 筑隔膜的状态,纳入了世界建筑潮流的影响 圈,形成中西建筑文化大幅度交汇。
新建筑体系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新事物, 是近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内涵。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 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 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大量的 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 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 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从建筑 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 新建筑体系。
一、 发 展 阶 段
新建筑体系是近代化、城市化相联系的 建筑体系,是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建筑体 系。
它的形成有两个途径:
一是从早现代化国家 输入和引进的; 二是从中国原有建筑改造、转型的。
一整套近代所需要的新建筑类型,很大程度上 都是直接从资本主义各国同类型建筑便捷地输入与 引进的。
新建筑体系在建筑类型上已大体形成较为齐全 的近代公共建筑、近代居住建筑和近代工业建筑的 常规品类。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结束了军阀混战局 面,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10年。

中国建筑史研究

中国建筑史研究

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王贵祥〔提要〕作者提出,在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方面可以从艺术与技术、历史与社会、文化与思想三个层面展开。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艺术与技术层面滥觞于近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建筑史学,经过梁思成、刘敦桢两位学界前哲披荆斩棘的开拓奠基以及此后学者们纵横裨阖的拓展,学术成果已蔚为大观。

其学术的端绪不仅在中国大陆、台湾与香港两岸三地藤蔓滋衍,也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与学术研究机构登堂入室。

如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艺术与科学系所设的东亚研究中心,关于中国艺术史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已经成为这些系科的重要学术方向之一。

一些学有所成的学者甚至将中国建筑史作为自己的主攻领域。

而由欧美学者用英语或其他语种著述的有关中国建筑史学的专著,也以十分独特的视角为中国建筑史学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范围,并为这一学科在国际学术界争得了一席之地,使之成为世界艺术史学与建筑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然而,仅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而言之,其研究的范围与深度,仍然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以笔者愚见,目前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上展开:其一,艺术与技术的层面;其二,历史与社会的层面;其三;文化与思想的层面。

一、艺术与技术层面的研究建筑历史的研究始自艺术史的探索,西方建筑史发端于西方艺术史,而且至今仍在艺术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建筑史从奠基之始,即植根于艺术史研究的层面。

研究者着力于建筑的造型特征、时代风格、细部装饰、构件曲线、结构美感等等,皆着意于建筑艺术特征之阐释。

对于一个时代的现存建筑进行深入缜密的测绘,通过其造型曲线、装饰趣味的细微变化,探讨当时社会的艺术取向,是建筑史学者所着意的目标之一。

梁思成、刘敦桢、林徽音等老一辈学者为我们架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脉络与审美价值取向。

我们今日的中国建筑艺术史观,无不受益于他们的研究成果。

同出于梁、刘门下的学者中,如莫宗江对建筑艺术之独特感受、陈明达对应县木塔之比例分析,罗哲文之钟情于长城、佛塔,其着力历史与社会层面文化与思想层面方法论点也在建筑艺术的层面。

浅析中国建筑史的理论研究

浅析中国建筑史的理论研究

浅析中国建筑史的理论研究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等。

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梁思成是最为杰出的先驱。

他影响中国建筑史的开拓性研究。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研究Abstract: China’s long history created magnificent ancient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Ancient China emerged many building great master and architectural masterpiece, built the palac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many tombs, temples, gardens, years, homes, etc.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liang sicheng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pioneer. He affect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of the pioneering research.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research一、前言《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于战火纷飞的1944年在四川宜宾的李庄完成的扛鼎之作。

当时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对古建筑的实地调查也仅仅限于l932--1937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

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弄清中国建筑两千年来发展的历史源流,梳理清楚其发展脉络,自然只能先从主流建筑人手。

而对中国建筑中极富特色的园林,丰富多彩的民居基本没有论及。

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摘要:自70 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现状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能够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亦不例外。

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 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

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

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

在这些方法论的阻碍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望启发觉实,预见以后,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

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然而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不管采纳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问题,引发某种摸索,或提供某种借鉴。

而假如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只是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

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

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悲伤。

文化背景中的建筑——90年代中国建筑的几种趋向

文化背景中的建筑——90年代中国建筑的几种趋向

作者: 史建
出版物刊名: 文艺研究
页码: 115-130页
主题词: 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国建筑;理论与实践;折衷主义;晚期现代主义;仿古建筑;类型学;新传统主义;新历史主义;新现代主义
摘要: <正> 如果我们把80年代中国建筑理论与实践放到其文化背景中去,就会多少显得有些错位,因为在文化学术界关注'现代性'问题的时候,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却是后现代主义。

以大众文化为依托,古典形式的回归,以及物质文明迪斯尼化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是西方后现代艺术中较为特殊的一类。

虽然在早期,其激进的折衷主义姿态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园林方面,探讨空间、手法、意境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也是80年代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90年代初,中文系毕业的王毅先生,出了一本《园林与中国文化》,是致力于“道”、“器”结合的力作,其中探讨在“壶天”和“芥子”中叠山理水,构建完善、精美生活环境的关系方面,角度是独特的,契入到士大夫阶层的人格、心理和思维方式。

1 993年5月在南昌“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听曹汛先生谈起他在研究园林时,常迷入文学情境进行文史方面的考证,会上发言时短未能尽意,有幸的是后来读到曹先生的两篇文章,“陆游《钗头凤》的错解和绍兴沈园的错定”和“故苏城外寒山寺,一个建筑与文学的大错结”,更是将建筑史上的疑点,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诗作以及相关背景的考证解答出来。

曹先生不仅考出史料的虚假,进而揭示作伪的动机,对这些难言之隐的研究,就可能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这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专和广博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另开一派研究风气。

应该看到,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这三大特点,是中国建筑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是转变,也是延伸。

在这近三百年史学学术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无证不信”这一朴学传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充分体现这一思潮的考证学,曾成为清学的中坚。

本世纪初,梁、刘二先生开创的建筑历史学科基本上延续这一传统研究方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展现的力求忠实、博证和归纳、比较风格,似乎和在此找到源头,给后人留下至深印象,其对建筑史学术真相所作的努力,也给后人进一步从事深入研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成就了永不磨灭的价值。

80年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除史论结合外,还有以论带史、论由史出等提法。

“重写”也是一个热门而沉重的话题。

最早大概重写的是文学史,然后是哲学史、文化史、建筑史等。

不过,“重写”两字的背后常常是一种重估价值的情感表达或一种变换体系的理论思考。

就中国建筑史而言,“重写”,除了人们希望将新的资料补充进去外,更是因为人们对过去以背景控制的历史的叙述脉络、对立统一的原则、、进化的线索加上经济史观的认识不满,丰富的建筑现象往往变成了图解,当然有人希望重写。

可是如果缺乏真正有突破性的成果和实物、文献发现,难免进行起来举步维艰,落入排列组合的俗套。

对于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特点,我理解是更注重历史建筑及其发展,而非建筑历史的论述。

从中心移向边缘、从中观转向林木互见、从旁观走进心态和人,实质上是要发展更多更实在的人类建筑活动内容。

中国古代本来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时代,建筑又属于“形下”范畴,因此,在古代一些史家那里,关于建筑只剩下不成片断的二三策,而在一些想象丰富的文人那里又会孱入神话虚言。

在研究中,这就有个“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运用问题。

“有意”的史料,指成文的历史叙述、成定论的内容、有案可稽的制度等,如帝王将相的建筑活动,史官是他的代言人,但有时出于政治或其他原因,经过精心粉饰后,使后人往往截取片断而难辩建筑本身形成的真伪。

如坛庙和陵墓,过去多年一直被划分为礼制建筑,实际上若从“型”的角度去认识,它自始至终和原始宗教唇齿相依,而隶属礼制建筑,只是在殷末周初文化大嬗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