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哲学博士、教授,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1967年的美国心理学会的年届主席。
马斯洛1908年4月1日生于美国纽约市鲁克林区,他父母是从苏联移居美国的犹太人。
童年时代的马斯洛常感到孤独、痛苦,因为他是一个生活在犹太人之中的犹太儿童,没有亲朋好友。
马斯洛只好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着。
马斯洛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两年后又转学威斯康星大学,并于1930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硕士学位。
在即将转学威斯康星大学时,马斯洛同高中时代的恋人古德曼·伯莎结了婚,马斯洛十分珍视这段时光,认为他真正的生命是从结婚和转学到威斯康星时开始的。
1934年,在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哈利·哈洛指导下,马斯洛完成了题为“关于猴群中支配地位的建立”的博士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在论文中,马斯洛认为支配似乎源于一种“内在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
获得博士学位后,马斯洛重返纽约,以卡内基会员的资格到哥伦比亚大学工作,后又到布鲁克林学院,直至1951年。
这期间,他把有关支配研究推广到对人类支配问题的研究上来,他发现具有强支配型的个体总是倾向于创新、很少遵奉宗教和具有外倾型性格,他们也不易焦虑、不易妒嫉或患神经症。
从研究对象上看,马斯洛最初关注的是健康的、卓越的、占据支配地位的典型人物。
在二战期间无数思想家逃往美国之际,马斯洛也相应地把研究对象转向到极杰出人物上来。
并因深深钦佩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和魏思麦,而立志于个体自我实现方面的研究。
1951年至1969年,马斯洛在布兰迪斯大学工作,全身心研究心理最健康的个体。
这期间,他曾任布兰迪斯大学心理系主任兼教授,并成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领导者,担任美国心理学会1967年一1968年度的主席。
1970年7月8日,马斯洛因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享年62岁。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最近读了这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让我有很大感触,坚信健康人格对当代学生有效地避免心理疾病并促进其心理卫生,让我坚信从人格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作为学生的成长能力和生活质量。
以前,我对健康人格的认识是错误的,我认为从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的角度看待一个人的人格。
现在,我发现自己以前的观点是错误有偏差。
从《动机与人格》里让我逐渐明白、认识到一个人的人格与动机是有密切的联系。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书中内容丰富,我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
我认为动机理论的基点是需要,而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似本能的需要:一是沿着生物系谱上升的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一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一个比一个层次更高。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指与生存相关的需要,是我们同其它动物所共有的,这类需要包括食物、水、性-交、排泄和睡眠等需要。
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
2.安全需要:当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安全需要就作为支配动机出现了,它包括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等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
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人将感到孤独和空虚。
4.自尊需要: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和欲望,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和欲望。
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产生自尊需要。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产生自信的感觉,否则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5.自我实现需要:如果全部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满足,那么这个人就会达到成为极少数的自我实现者之一的境界中。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第二章 人类动机理论
• 马斯洛关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经典阐述。
政府机构提供的自来水几乎是免费的,但现在数百万消费者付出相 当于自来水几十倍的价格购买纯净水。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 实际上不怎么花钱的东西呢?
这里有三种主要的原因: 其一是对于营养和健康的关 注,某些消费者想喝天然未 加工的“纯”水。 其二是安全动机,许多消费 者关注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关 于水质恶化的报道。 其三是“赶时髦”或称为尊 重动机。
第十章 达到正常与健康的方法
• 马斯洛从统计学、习惯和文化的角度,讨论了心理正常的 主要含义。 • 他还提出了更积极的心理健康定义。(3个方面) • 将心理健康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和他的需要层次中与生俱来 的其他需要的实现过程相互联系起来。 • 他还讨论了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如何成为心理健康的最佳 支持。
第一部分 动机理论
• • • • • • 第一章 动机理论引言 第二章 人类动机理论 第三章 基本需要的满足 第四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论 第五章 需要的层次 第六章 非动机的行为
第一章 动机理论引言
• 马斯洛介绍了17个动机命题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一种 人本主义的批评。 • 马斯洛系统地列举了传统动机的局限。 • 他强调了考虑完整的个人、文化影响、环境、多重动机、 非动机行为和健康的动机的必要性。 • 为真正的人类动机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九章 作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 治疗
• 马斯洛将心理治疗与包括威胁、行为完成和需要满足等在 内的实验心理学传统概念紧密联系起来。 • 通过承认需要满足的中心理论地位,马斯洛指出,我们可 以理解不同的治疗系统都是如何有效地运行的,以及接受 训练相对较少的心理治疗师为什么也可以是有效的。 • 他还指出,我们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中实现。 • 他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本质上说是具有治疗效果的, 良好有效的治疗是建立在良好的医患关系基础上的。 • 一个健康的社会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得到培育与促进 的社会。健康的社会就是人们在心理上健康的社会。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精选10篇)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本次阅读的书籍是《动机与人格》。
此著作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著,最初发表于1954年。
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地被更新和修改。
《动机与人格》被誉为心理学的经典之一。
本书主要讨论了人的行为动机,马斯洛认为需求是人类行为的核心,而这些需求按重要性层次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这一观点被称为“马斯洛幸福层次”理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马斯洛的理论非常着迷。
一开始我很难理解人的行为为什么会如此多样化,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情感和行为表现。
然而,通过马斯洛的理论,我开始对人类行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据我的体验,这本书的语言并不难懂,但其理论极为深刻。
我非常喜欢马斯洛使用的实例来解释其理论,这让我很容易理解。
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实例,马斯洛提到一个人饥饿时,会立刻去找吃的食物。
但当一个人获得了充足的食物和水,他们自然就会关注其他更高阶层次的需求,比如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理论并不是简单地指出了人的需求分层次,而是对这些需求及其层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理解。
此外,我觉得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指出了许多我们日常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通过学习这些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方式,并且更加清晰地了解我们所需求的。
同时,这本书还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提高个人幸福感和内在满足感的建议。
阅读本书后,我对于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开始认真思考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以及我如何才能达到自我实现和提高幸福感。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我做出更明智、更有意义的决策,同时也使我更加了解自己。
总之,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感受到了马斯洛那种对人类行为的深刻理解。
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从中受益,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
如果您正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您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书籍,那么《动机与人格》将是您的不二之选。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阿伯拉姆·马斯洛的代表作之一,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章动机理论引言读后感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章动机理论引言读后感篇一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章动机理论引言读后感嘿,读完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章动机理论引言,我这心里头啊,真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说真的,这部分内容可太有意思啦!一开始,我觉得它可能会超级枯燥,毕竟是理论嘛,谁知道读着读着,我居然被深深吸引了。
马斯洛提出的那些观点,也许在有些人看来,就是些大道理。
但对我来说,却好像是一道道光照进了我那混沌的脑袋瓜里。
比如说,他强调人的需求层次,从生理需求一路往上到自我实现需求。
我就忍不住想,我自己现在到底处在哪个层次呢?可能我还在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努力奋斗,那啥时候我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呢?我觉得吧,这个理论好像有点理想化。
在现实生活中,哪能这么清晰地划分需求层次呢?有时候,我可能同时在为了多个需求而纠结。
就像我又想多睡会儿觉满足生理需求,又想赶紧起床学习满足自我成长的需求,这可咋整?不过,这理论也不是一无是处。
它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动机,为啥我要努力学习?为啥我想交朋友?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吗?总之,读这部分内容,我是时而兴奋,时而困惑,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但我觉得,这一路的思考真好,让我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有了新的认识。
你们觉得呢?篇二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章动机理论引言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章动机理论引言,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这玩意儿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能有多厉害?结果一读进去,嘿,还真有点意思!马斯洛说的那些需求层次,我觉得吧,好像挺有道理,但又不完全对。
比如说,他说生理需求是最基础的,这没错,谁能不吃饭不睡觉活着呀?可有时候,我就觉得,为了梦想,我可以暂时忽略生理需求,拼命去努力,难道这就不对了?而且啊,这社会这么复杂,人的需求哪能分得那么清楚?我可能今天想要满足社交需求,明天又觉得自我实现更重要。
这可咋办?难道人的想法就不能变来变去吗?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理论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很多行为。
《动机与人格》优秀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优秀读后感《动机与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54年出版的经典心理学著作,通过对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探讨,提出并发展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这部著作对当代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参考书。
我在读完《动机与人格》后,感受颇深。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不仅感受到了这本书所探讨的内容的深邃和严密,更体会到了亚伯拉罕·马斯洛对于人类行为研究所付出的努力。
在这本书中,马斯洛提出了人类行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它是通过对心理学形态进行分析得出的。
这个理论描述了人类对自我实现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影响每个人的根本所在,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感知这些需求来取得成功。
这一理论激励着整个时代的新进步,成为一种指导性的思想遵循。
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处理自我的生存问题,有偏向地走向自我实现的目标而不是越过它,如此才能切实地体现生活的意义,也才能创造自我人生的价值。
此外,我认为该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著作,尤其是出现在1950年代的美国,是因为它揭示了很多重要的社会和人类行为问题。
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满意度、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引人深思,人类只有通过满足更高级别的需求,才能找到内心的满足感。
在人的行为中,存在着「自我实现需求」和「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这种基本的相互分离和反向性的关系,其中越高的需求被认为是越现代的,并在逐渐的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意识。
对此,我深深的认同。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实践、面面俱到。
这能够让人们在对自己的决策作出更为准确的确定。
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能够带来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马斯洛在书中不仅说明了“需求层次理论”,还论证了自我实现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及对社会的影响,这使得书籍更加的有说服力和可控性。
在我看来,该书最大的创新点是面向人的、实用性较为高,并且实践性很强。
它深入的探究了人类决策的本质,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
动机与人格
1
致谢
第一章用心理 2
学的方法研究 科学
3 第二章科学中
的问题中心论 和方法中心论
4
第三章动机理 论引言
5
第四章人类动 机理论
第五章基本需要的满 足在心理学理论中的
作用
第六章基本需要的类 本能性质
第七章高级需要与低 级需要
第八章精神病病因与 威胁理论
01
第九章破坏 性是类本能 的吗?
02
第十章行为 的表现部分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看了译作者在豆瓣的介绍,期待这个版本的译作。 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必不可少,本书还拓展了自我实现人格的特征,心理学从业人 员必读,很棒。
微读玩了一个偷梁换柱的把戏,。 人生就是各种各类的缺,似一场停不下的追逐,缺产生的苦与痛。 马斯洛,在某个瞬间让我感受到灵魂共振的人,一瞬间的知己。之前读过一点另一个版本的《动机与人格》, 这个版本的也可以。
03
第十一章自 我实现的 人——关于 心理健康的 研究
04
第十二章自 我实现者的 爱情
06
第十四章无 动机和无目 的反应
05
第十三章对 于个体和类 属的认识
第十五章心理 1
疗法、健康与 动机
2
第十六章正常、 健康与价值
3 附录一积极心
理学所要研究 的问题
4 附录二整体动
力学、有机结 构理论、症候 群动力学
5
注释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毕业于威 斯康星大学,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 193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留 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担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担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 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担任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 力衰竭逝世。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这本书是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的经典之作,它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深处,探索了人的需求、动机以及人格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其洞察力和深度,对人性的理解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
他提出,人的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开始,逐步上升到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框架。
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需求在驱动,而这些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
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此外,马斯洛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潜能、追求自我完善的欲望。
这种欲望是推动人不断进步、成长的动力源泉。
我深感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在人格发展方面,马斯洛提出了动力和规律的观点。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是人们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这种发展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和环境来影响和塑造的。
我深感教育和环境对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它们对于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动机与人格》这本书让我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它让我明白了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也让我认识到了人格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这本书不仅对我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我对于社会的理解和认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马斯洛的理论,让它成为我理解和应对生活的重要工具。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三篇)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三篇)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一)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刚刚读完,合书之时突然有个疑问:本书哪个地方提到“人格”?又将目录重看一遍,目录里面没有找到相关章节,又翻翻不同颜色划过的地方,也没有找到,估计是翻译者(许金声)的问题。
已将书放回书架,但仍不甘心,最后在附录中发现译者提到:我最初想给本书起的书名是《人性的高境界》。
试图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级”层次来扩展我们对人格的理解。
是这样的一句说明使我稍稍释然地将书重又放回。
马斯洛的高境界“高级”层次的人性人格是怎样的呢?那一定是健康的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工作、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自然界有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创造性,有自由感,以问题为中心、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高级层次的人在本书中也就是自我实现者: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得到满足再加上最起码的天才和丰富的人性。
马斯洛临终前四个月在日记中写道:“既然我的一生已经如此丰富,再抓住生命不放则是贪恋的和不知感恩的”尽管他享年仅62岁,足以看到他的满足感、不贪恋、不畏惧死亡。
这种高境界是自我实现者的情怀。
马斯洛的“以人为本”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并称为三大思潮或三大势力。
其人本心理学和“以人为本”在字面上有些接近,其实际上也有着内在的密切关心。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幸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而马斯洛人本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研究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不仅要研究人的低级本能,还要研究更高的本性,强调自我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
无论是高级需要还是低级需要都具有类本能的性质。
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一切活动的动机或驱使。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需要本性为本、为根、为目的。
马斯洛在本书中提出了"“类本能”的概念,批评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传统的本能理论的绝对两分法,即:不是本能的,就是学习的。
质疑马斯洛马斯洛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健康或自我实现者人群,所以他的感情世界里没有悲观,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专注于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者、精神变态者、罪犯、违法者、意志薄弱者,他对于人类的希望会越来越有限制,越来越目光短浅,越来越退缩。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心理学读物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心理学读物内容简介他认为,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诚美好的愿望,都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友谊、宁静和幸福,这主要是因为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而对精神价值的渴望却一直未能获得满足。
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社会值得信仰和为之终身奉献的东西太少了,人人都为物质财富的目标而奋斗,一旦得到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追求的虚幻性,进而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绝望。
马斯洛指出许多“成功人士”患有“成功精神症”,惊呼在我们的时代,“文明已发展到了一个真正濒临灾难的阶段了”。
马斯洛在探讨人性能够达到多高境界的新问题时,他深深意识到,传统科学是否让人的价值的极其危险性和全部科学非道德技术化的严重后果。
他发现传统科学具有太多的怀疑论,太冷酷、非人性。
他认为传统科学一直宣称它只关注事实的认识,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一种伦理或一种价值体系,它不能帮助人们在善恶之间作出选择”。
当涉及人性对事实的认识时,科学常常表现出一种对潜能、对理想可能性的盲目性。
马斯洛要求科学不能排斥价值,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和理想。
马斯洛认为一般科学模式都是承启于事物、物体、动物以及局部过程的非人格科学,因此我们认识和理解整体与单个的人物和文化时,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
非人格模式的科学不能解决个人、单个和整体的问题。
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人的事业。
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它应具有目标、目的、伦理、道德、意图等因素,认为科学本身就是一部伦理学法规,一种价值系统。
主张将价值如事实般得到科学的研究,将价值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将价值研究转向人性内部,使价值研究深深植根于人性现实的土壤。
马斯洛认为传统科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一般地解决个人的问题,以及价值、个性、意识、美、超越和伦理的问题。
从原则上讲,科学应产生出各种规范的心理学,诸如心理治疗心理学、个人发展心理学、乌托邦社会心理学,以及宗教、工作、娱乐、闲暇、美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心理学。
动机与人格
动机与人格-------------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读书笔记一个人除非在他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
——亚伯拉罕-H-马斯洛作者简介马斯洛(1908—1970) 现当代全世界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心理学家。
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智商高达194的天才。
1934年马斯洛获得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51年被聘为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斯洛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并担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斯洛在其心理学理论中指出:“人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求之后,就渴望被尊重,希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
”《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还有人这样评价他:“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
” 如果说弗洛伊德精神学派为我们展示了人类本能乃至病态的一面,华生行为主义学派展示了物理、化学的一面,那么马斯洛人本主义学派则展示了人类健康、积极与主动的一面。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当下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从而,马斯洛心理学又被称为“第三思潮”。
《动机与人格》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本书内容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动机理论、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自我实现、人类科学的方法论。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02
精神病症状
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常见 症状。
包括幻觉、妄想、言行紊乱等精神分 裂症症状。
03
人格障碍
包括反社会、偏执、表演、依赖等人 格障碍症状。
04
马斯洛的教育观
教育的目标
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帮 助个体实现自我实现,即发挥自 身潜能,达到自我可能。
培养创造力
教育应注重培养个体的创造力, 鼓励探索、创新,拓展个体的潜 能。
自我实现
需求层次
公平公正
组织管理中的员工激励可运用 马斯洛理论,通过提供自我实 现的机会,激发员工的内在动 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组织可针对不同员工的需求制 定相应的福利和激励措施,以 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社交需 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
马斯洛的公正理论指出,组织 管理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避免员工因不公平待遇而产生 消极情绪和行为。
可以通过神经心理学的方法,探究马斯洛理 论中提到的各种心理需求和动机的神经基础 。
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01
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02
强调内在动机
03
促进心理学应用
马斯洛的理论为心理学研究提供 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使得心理学 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马斯洛的理论强调了内在动机在 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这为理解人 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要点一
学生中心
要点二
全面发展
马斯洛的理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 内在需求,教育领域应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激发 其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育领 域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 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 的情感、社交、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能 力。
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理论的三个主要部分,需求层次论是基础,自我实现论是核心,高峰体验论是特色内容一,需要层次论层次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即饿,渴和睡眠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即需要安全,稳定,被保护,远离恐惧和混乱;归属和爱的需要,即对友谊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即一种自尊的需要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种人的潜能得以完全的发挥。
并且,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其他更高一级的需要就会出现了,而且后者起着指导作用。
二,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的人能够接受自己,能够承认自己的弱点,努力去改进它们;自我实现的人不是完美的人,但他们尊重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自我实现的人比普通人更少受社会文化规范和习俗的约束,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愿望,比大多数人压抑较少而自然表达较多,受自己做人原则懂得支配,而不是受制于社会规则;自我实现的人具有创造性,这里所说的创造是完成一项工作时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如一个自我实现的商人能够相处聪明的办法改进经营;自我实现的人朋友很少,但他们的友谊却深厚而有益;自我实现的人愿意离群索居,总是以自我欣赏的态度看待他的生活经历;自我实现的人都会经常拥有自己的高峰体验。
三,高峰体验理论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愉的感觉,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颠,那种愉悦虽然短暂,但却可能尤其深刻,那种感觉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心理学家称之为“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真实的自我,最富有个人特色,高峰体验能将人带入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自我实现能达到高峰体验的这种状态。
四,无意识动机指个人没有完全意识到的任何内在力量,其作用在于发起、维持,或指导行为以达到目标。
心理学上的许多体系假设心理结构中存在一个无意识的部分,虽在当时不可觉察,但却对行为有明显影响。
五,非动机行为具有表现性而非应对性的行为,是表现,反映或者表达了机体的某种状态。
动机与人格 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著作,该书探讨了动机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驱动力的本质。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动机理论的批判性回顾,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需求层次,第三部分是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和探讨。
马斯洛通过对大量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的总结,提出了人类有一个被称为“需求层次理论”的心理学观点。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以按照一个层次结构进行排列,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然后是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最高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个需求层次图像生动且具有启发性,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内在驱动力和心理发展过程。
这个理论不仅对于个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组织和社会的建设有一定启示。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作者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详实的案例所折服。
马斯洛通过他自己的研究以及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成果,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而丰富的动机与人格的理论体系。
他的思考和创新激励了我对人类需求的关注,并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除了理论的内容,我还特别喜欢马斯洛在书中提到的自我实现的概念。
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级的需求,是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个概念引起了我对人的潜能的深思。
马斯洛通过对众多成功人士的个案分析,指出了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通过自我实现来达到人生的满足。
此外,马斯洛还提出了自我表达的概念,他认为通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
我对这个概念印象深刻,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情感。
通过自我表达,我们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培养自信,增强个人成长。
这个观点对我来说是一种启示,让我意识到了积极表达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动机与人格》是一本极富洞察力和指导性的书籍。
它不仅让我对自己的需求和驱动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赋予了我更多实现自我潜力的信心和动力。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著的一本心理学经典之作。
本书以对人类行为和动机的探索为主线,深入剖析了人们的动机和人格发展,并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理论。
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类的动机和人格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自身的发展和追求产生了一些启示。
本书首先介绍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个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理需求,比如食物、水和睡眠等。
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会追求安全和稳定;而当安全得到保障后,我们会开始寻求社交关系和归属感;随着这些需求的满足,我们会追求他人的尊重和社会地位;最终,我们会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这个理论让我明白了人类追求的层次和顺序,并且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在书中,马斯洛还提到了人格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他认为人格是由个体对自我感觉的认知和评价所构成的。
而自我实现则指的是个体在追求自己的潜能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和成长。
马斯洛通过研究众多的自我实现者,总结出了自我实现的特征和行为表现。
这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自我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努力中逐渐实现的过程。
同时,我也意识到要成为一个真正实现自我的人,需要开拓思维,追求创新和个人成长。
除此之外,《动机与人格》中还论述了动机和行为的关系、领导力以及个性心理学等内容。
其中的每一章节都给我带来了新的见解和思考。
通过对动机和行为的探索,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行为的深层动机,而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行为现象。
在领导力的讨论中,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仅需要具备有效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关注团队成员的需求和动机,从而推动团队的发展和壮大。
而在个性心理学的讨论中,我对人类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个性。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1967-1970年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
马斯洛并不是第一个表述人本心理学思想的心理学家,但由于他对于传统心理学的批评具有相当的深度,由于他的著作使人本心理学的观点更加丰富和清晰,他具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
马斯洛的著作比较丰富。
《动机与人格》一书一般认为是他的奠基作,在这部著作里,他的一些主要思想都已成形,包括影响极大的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关于马斯洛的著作,西方一直有较大争论,我国也开始了初步讨论,但至少有一点是无可争辩的,即它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它的思想火花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在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中激起了再创造。
关于马斯洛,盖格(HenryGeiger)曾说:“必须首先把他看成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位非常刻苦的心理学家,更确切地说,是一位把自己的成长和成熟转变为一种心理学的新思想方法的人。
”这段话十分中肯地道出了马斯洛其人其书的一个特点。
马斯洛的学说,与他的人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那些人们最为关注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自我实现问题的研究。
可以说,马斯洛的心理学,本身就是他自己自我实现的产物。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多种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者参考,对于一般读者,在个人修养,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上也有参考价值。
...>>此书的翻译由几位朋友合作完成,其分工如下:许金声(第1,2、3、4.5、6、7、11、12、15、17章,和附录甲、乙);程朝翔(序言、第8,10章、附录丙);刘锋(第9、12、14章);王强(第7章)。
其中附录甲原为此书1954年版的第17章,在新版中被删掉了。
考虑到马斯洛建议愿意深入研究者仍可阅读这一章,我们也认为它有一定价值,因此把它作为附录甲保留在这一中译本中。
原来的附录甲和乙,分别调整为乙和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作者:张明凡指导老师:朱进富副教授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和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的基础上,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工具,对宗教信仰心理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在宗教心理学的范畴内,将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用需要层次理论来阐释宗教信仰心理,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角度,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对宗教心理的研究更加详尽和明确,而且具有独到的、创造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宗教心理阐释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在近代之前,学者大多是从神学、哲学入手对宗教信仰进行研究。
近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宗教的研究的角度不但可以从文本、经典、哲学思维入手,也可以从人类的现实生活处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心灵、心理状态去了解。
由此,对于宗教的研究也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
在这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遗憾的是,迄今人们并未予以充分关注。
本文尝试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一种有价值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宗教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基本的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宗教信仰心理作出阐释。
一、宗教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辨析宗教心理学,从通俗的意义来讲,是研究宗教信仰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
宗教心理学涉及到很多概念,比如宗教的认同和宗教的皈依概念,还有作为宗教心理学研究主体的宗教徒和非宗教徒概念等等,在下文中我会着重进行阐述。
1、宗教的定义一提起宗教,往往使人联想到上帝、大佛、神仙、真主,那些香烟缭绕的庙宇、庄严神秘的教堂,还有那些日日虔诚朝拜的信徒。
那么宗教究竟是什么?如何给宗教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恐怕是绝非易事。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定义最纷杂、最令人莫衷一是的莫过于“宗教”一词。
“宗教”一词的现代涵义源自拉丁文的“religio”,其意为“义务、约束”,特指“人与神明之间的约定”,①但这也只是宗教的字面含义。
许多学者都曾经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宗教进行定义,无论从定义的外延还是从定义的内涵来对定义分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宗教现象。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
但如果非要在这里给宗教一个定义的话,我比较倾向于克利夫德·基尔茨对宗教所进行的象征性定义(后来也有学者干脆把这类象征性定义归入了功能性定义一类)。
基尔茨认为:“宗教是一套信仰体系,旨在通过对生存的一般秩序观念的表率和以对事实的预言的形式来表现这些观念在人心中建立强有力的、普遍持久的情绪和动机,并使这些情绪和动机看起来似乎是唯一存在的。
”②可以说,宗教不仅作为一整套公认的社会形态对人格的发展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本身也反映了人类追求人格完善与心灵升华的倾向。
③2、关于宗教心理学以上对宗教定义的概述我只是想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本文并不是希望把研究重点放在研究宗教本身或者其相关理论上,而是旨在宗教学体系中的宗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页②[英]基尔茨:《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塔卫斯多克出版社,1965年,第4页③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教心理学上。
宗教心理学是这样一门兼有宗教学和心理学的学科,宗教心理学是对宗教的内在性、纵深性的或者说是关于宗教体验的所谓“内在性”或“深蕴性”的探究,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宗教徒(区别于非教徒的)和有宗教行为的人的心理特征。
①无论怎样评价宗教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都不可能不同意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宗教信仰乃是人的主观世界、人的心理、人的意识的现象。
②离开心理分析既不可能正确理解宗教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途径和渠道,也不可能理解其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由此,研究宗教信仰在教徒心理的根源就必须首要关注宗教的信教者。
在本篇论文中,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宗教徒的心理上,特别是宗教信仰与宗教徒的心理之间的关系,而我的论文中建立这种研究关系的桥梁,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在后文中会进行详细的阐述。
3、关于宗教徒正如上面所讲,研究宗教心理学就必须要先了解宗教的载体——宗教徒,也就是那些具有特定宗教信仰及宗教行为的信教者身上。
“宗教徒”这一概念作为信教者的同义词,其本身已经强调出“信仰”的心理现象在信教人生活中的作用。
③在现实世界中有一部分是信教者(教徒),另一部分是不信教者(非教徒)。
他们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政治态度和经济行为,而在于具有不同的信仰和由此产生的部分不同的社会行为。
④研究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提供一份较精确的信教者或不信教者的统计数字,更不用说全球宗教徒的统计数字了。
这无疑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我对此现象的理解是,我们似乎缺乏一个确切标准来区分教徒与非教徒,甚至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己都无法清楚的界定自己是否属于宗教徒。
那么,何为信教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
信仰首先应属于心理层面上的,当然我们无法忽视众多的宗教行为,但这些行为也无疑是受到每个人内在意识的驱使,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应从宗教徒的心理状况上来分析。
⑤到这里,我想引出一个新名词——宗教认同。
①[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②[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30页③[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著沈翼鹏译:《宗教心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页④李德安著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第259页4、关于宗教认同宗教认同是指个人以群体中的一分子的身份来界定自己。
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群体,属于这些群体的个人经常以这些群体成员的一分子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因此,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表现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
宗教认同是界定个人以及社会生活中与群体有关的诸元素之间的适当关系的模型。
①“认同”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对认同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探究。
埃里克森主要将认同运用于个人,他认为,认同并不是一个可由观察者做出客观估价的存在状态,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它明显的伴随物是身体的无拘束感,一种知道自己正向何处去的感觉,以及对预期将获得那些重要人物承认的内在信心。
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宗教认同被界定为个人以及社会生活中与群体有关的诸元素之间的适当关系。
例如威廉·米勒(Warren E. Miller)指出:我们每一个人大部分的私人认同,都来自于我们所属的团体。
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表现视为群体的一部分。
③宗教认同是揭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概念,宗教认同有不同的层次水平,它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宗教徒“名份”,也可能是仪式行为或自我的深度投入。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自己是否是“宗教大家庭”中的一员,决定了我是否是一名宗教徒,而我对这个大家庭的不同的投入程度,决定了我作为一个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层次。
在宗教认同的建构过程中,社会中的个体会逐渐获得相应的宗教信仰观念,而宗教信仰正是宗教认同的必然结果。
那么新的问题则又摆在我们的面前了,众多的宗教徒们是在什么理念动机的驱动下走上宗教信仰之路,达到宗教认同的呢?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页②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页③Miller, Warren E. and J. Merrill Shanks The New American V ot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athan, James. A., and5、宗教徒接触宗教信仰的动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找到了以下一份关于“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主要动机与途径”的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动机依此为:强身健体、寻求心灵寄托、寻求真理与智慧、好奇心、承袭家庭宗教传统、社会的需要等等(如下图)。
①让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一下这一系列的动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某些共同的东西,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通过思考和研究,我发现“需求”这个概念可以非常完美的概括众多的动机。
而提到“需要”,就不得不提到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通过对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基本需要与宗教信仰关系的分析,可以回答很多困惑我们的问题。
二、马斯洛及其需要层次理论概述1、关于亚伯拉罕·H·马斯洛本人及其理论和影响一个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刻都敢于倾听自己,倾听他自己的自我,否则他不可能明智地选择生活。
——亚伯拉罕·H·马斯洛,《对人性的进一步探索》,1970①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74罗伯特·弗雷格曾说过,亚伯拉罕·H·马斯洛是一个敢于深深地倾听自己、倾听自己对人类积极潜力的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他是先驱、梦想家、科学哲学家和乐观主义者。
《时尚》杂志在其50周年纪念刊上有一篇位置显著的文章,评选出了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美国人,马斯洛凭借其超强的影响力而毫无争议的位列其中。
编者把马斯洛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并且将其评为我们现代人性观的最重要的先行者。
亚伯拉罕·H·马斯洛(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他也是人本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第三势力心理学”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他的心理学被称为“第三思潮”,①他认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理论必须既包括行为的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又包括外有的、环境的决定因素。
②马斯洛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遗产,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的理论、无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