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它们而精彩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感
为言语智能而教(刘家惠)
学科分类:中学语文为言语智能而教——中学语文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教学做合一”。
这些理念都在告诉我们“教要得法”,因此,我们的课堂就要追寻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趣味”教学;就要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学习规律的“自由”教学,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释放自我潜能,促进学生多维发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美好境界。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习现状分析对策缘起——等闲平地起波澜一日偶然听到我校教科研主任说,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二多‚讲多‛,‚练多‛……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笔者作了一次有关‚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统计结果让笔者不得不接受这个令人难堪的事实。
果如钱主任所说: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
现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学生和家长两份问卷分开调查,家长问卷共13个选择题,其中有12题与学生问卷指向相同,只增加一题‚对孩子的辅导采取何种方式‛,学生问卷共15个选择题,其中有8题是涉及课堂学习的。
为了更简洁的说明,我把两份调查结合在一起分析,相同指向内容做对比分析,题目顺序也有调整。
你能自觉预习吗?你的预习方法是?在语文课上你喜欢?你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活动?遇到语文问题时,你是否会质疑?如果课堂作业书写错了,你会怎样订正?你能及时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你最喜欢地作业形式有哪些?学习了一章或一个单元内容后,是否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复习?你平时有没有看有关语文的课外书的习惯?辅导孩子的方式调查:从调查中不难看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处于被动状态,无论是课堂听讲还是作业订正,都离不开他人的督促;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却没有勤奋踏实的行动。
另外,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多语文生在课堂上只愿意听,而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算有不会的也不愿意直接质疑。
第三学生的作业形式很单调,也很枯燥——做课本习题,学生喜欢的作业形式几乎没有。
2022《为言语智能而教》读后感2500字
《为言语智能而教》读后感“组块教学”这个概念,我曾在几年前听说过,可至于什么是“组块教学”以及“组块教学”如何操作与实践,我一无所知。
近期,读了薛法根老师的教学专著《为言语智能而教》,我才对“组块教学”有了些浅浅的认识。
薛老师的这本书,从“组块教学理论”、“组块教学策略”和“组块教学课堂”三个方面向我们全面的诠释了“组块教学”。
“组块教学”是薛老师对“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主张的实践。
它是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设计成有序的实践板块,引导学生通过选择性学习和自主性建构,从而获得言语智能的充分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余秋雨先生说:“大道至简。
”语文之道理应追求简单。
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
”薛老师的“组块教学”风格清简,意蕴颇丰,真正达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很多,如果我们不加选择,全部拿来,势必造成语文课堂的高耗低效。
“组块教学”重组教学内容,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使教学任务集中而轻松,避免了学生会的知识再教,从而浪费时间。
我们在运用“组块教学”模式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关注并寻找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精心提炼出“为发展学生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内容。
除了教学内容简单,“组块教学”摒弃了一般课堂一环连一环的冗长环节。
它一般用“词串教学、概括课文”等三四个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清晰简约,一目了然。
薛老师清简的组块教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学媒介简单。
在现代信息技术涌进课堂的形势下,我们追求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往往失去了度,背景音乐的大量插入,使语文课堂异化成了音乐课,图片的多种形式展示,使语文课异化成了美术课。
利用多媒体范读,板书,使教师的基本功深深藏匿起来,让学生无法从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中,刚劲有力的粉笔字中,感受到语文古朴的味道,感受到老师的多才多艺。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没有小组讨论……”这是薛老师“组块教学”的课堂,干净,安静,不喧嚣,不虚假,不华丽。
老师读书心得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
老师读书心得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
这个暑假,给自己布置了个读书的任务,决定要静下心来读几本书。
在读完《正面管教》之后,我又读了薛法根老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
;;年轻人喜欢追星,我这个中年人也非常钦佩薛老师。
虽没有见过高人的真身,但薛老师的课我在网上听了很多。
每次听时,也认真地做笔记。
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课,我发现薛老一师的课属于耐听型,越听越有味。
他的课犹如他的人,第一眼看上去其貌不扬,但是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他的魅力,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教师随口的一句话,都是那么精致。
再加上他的幽默、机智,学生的课堂生成往往是精彩纷呈。
;;听了一段时间的录像课后,我越来越以薛老师的课堂产生了迷恋之情,为了一探究竟,我买了他写的书。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讲的是组块教学理论;中篇讲得是组块教学的策略;下篇讲的是组块教学的课堂。
全书紧紧围绕组块教学展开,呈现组块教学的魅力。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没有小组讨论,就是这样简约而又不简单的课堂,深深地吸引着我。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名为《为言语智能而教》的书,作者是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
这本书是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成果,也是他对语文教育的独特见解和理念的总结。
在书中,王崧舟老师提出了“言语智能”的概念,他认为言语智能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
言语智能不仅仅是指能够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更包括能够理解、分析、评价、创新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影响着学生的工作和生活。
王崧舟老师在书中还提出了“为言语智能而教”的理念,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言语智能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和发展语言,提高学生的言语智能水平。
这种理念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所不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智能。
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我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受益。
我也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服务。
《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让我对语文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我相信在王崧舟老师的理念指导下,我会成为一名更好的语文教师。
读《乡土中国》有感在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时,我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感受到中国乡村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乡土人民的朴实热情。
我感受到了费孝通先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民之间的决心和情感。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种种现象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但实际上,它所探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关于中国乡村的问题,而是关于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现象。
费孝通先生通过深入调查和思考,总结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的点滴收获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的点滴收获
钱桂林
非常感恩工作坊推荐《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薛法根老师也是我的教育教学偶像之一。
拿到这本书之后,我以为这书不容易读懂,“言语智能”是什么?“组块教学”是什么?可当我细细研读之后,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我们一线教师研读的书目,贴近教学,内容具体,充满教学思考,给了我不少收获。
在中篇《组块教学策略》第三章《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中,薛老师提出了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指导具体、读写结合、及时反馈、教师下水、限时作文和抱有希望九大教学策略,其中我特别赞同薛老师提出来的及时反馈。
薛老师说:“我们的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
上了一节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提,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这让我想到,我们班最近写了一篇《漫画老师》的作文,写完以后,第二天我就立即点评了学生的作文,在平常的生活中还常常为这篇作文增加素材,学生兴致勃勃,慢慢的,几位老师的特点越来越清晰,事迹越来越丰富,在让学生誊写作文时,学生的作文竟然都有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件事,我想到平常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的一个评价,作业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学生都非常开心,学生会期待下一次学习活动,期待老师的评价,让学生一直保持热情。
另外,薛老师提出来的“语文教学的两个转变”也给我带来了思考。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提醒我教语文的重点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从“教语文”到“育智能”,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要深钻教材,让《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成为我实践中的理论指导。
感恩遇见——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心得体会
感恩遇见——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心得体会感恩遇见——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心得体会遇见《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听薛老师娓娓道来他这摸索研究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听他自始至终对语文教育本真的执著与热爱,我既感恩又感动。
《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清晰”起来,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上出“具有语文特点”的阅读课,实现自己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语文课,要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
薛老师的组块教学理论,时时处处着眼的都是言语表达的问题,他所提出的阅读教学七个策略,关注的都是言语的训练与积累,例如“板块识记”策略中的“词语组块”。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是把词语作为教学的一个板块,但是我出示的词语一般都是在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值得积累的四字词语。
出示这些词语之后,无非就是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再不然就是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而薛老师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第一板块设计的“词语归类听写”,这一环节却暗含了多项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
2.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
3.帮助学生归类巩固词语。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受到薛老师的启发,在上《桥》这一课的生字词这一环节时,我出示了描写老汉、村民、洪水三组词语:清瘦、淌着、沙哑、揪出、豹子;惊慌、你拥我挤、跌跌撞撞;咆哮、狞笑、呻吟、放肆、势不可当。
这样,不但让孩子们高效识记了词语,还能根据词组快速了解课文大意,比以往零零散散地教学词语效果强多了。
一味的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那么学生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引人入胜的章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
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有可能天天写,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为言语智能而教_读_薛法根教育文丛_杨海棠
新书架XINSHUJIA小学语文教师2014.09百度一下“薛法根”,仅用0.04秒就会出现两万多个相关网页。
有人说,薛法根名气这么大,不是因为他是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而是因为他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他的课好评如潮,他的语文教研成果曾获江苏省教育科研特等奖。
薛法根的语文课到底好在哪里?他的语文教研成果又“特”在何处?最近研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薛法根教育文丛》(3卷,69万字),终于找到了答案。
简而言之,那就是——“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
薛法根1988年师范毕业后一直教语文。
他对自己献身的教育事业有着深刻而通透的理解。
他认为,所谓教育,应该是智慧解放的教育。
什么是智慧解放的教育?薛法根说,人的价值有潜在的价值和现实的价值两种形态,潜在的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即人所具有的创造潜能,亦即人的智慧潜能。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发现人的智慧潜能,创造顺应人的天性(天赋)的教育,让每个人都得以自由而充分地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获得人生幸福。
薛法根认为,智慧解放的教育落实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促进学生言语智慧潜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
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然后是从“教语文”到“育智能”,这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
语文教学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具体到一篇篇课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有没有简便易行的教学设计模式?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薛法根经过潜心研究,探索出语文组块教学设计模式。
他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语文组块教学设计模式是为言语智能而教的最合适的载体。
例如《“番茄太阳”》,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薛老师执教时分为四个板块来组织教学。
板块一,字词教学;板块二,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属于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板块三,理解“番茄太阳”的深刻含义,是感悟力的训练;板块四,写句子,属于书面语言的表达训练。
薛法根组块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
薛法根组块教学心得体会(共3篇)第1篇:读薛法根组块教学组有感从儿童视角出发,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读《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有感孙秀娥薛法根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也好,教学也好,我们的教师需要智慧!什么是智慧?知识不是智慧,技能技巧不是智慧。
智慧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善良的心;二是现实的生活实践;三是深刻的思考。
我们理应追求教学的智慧!”薛老师建议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名特教师经验层面的借鉴模仿上,真正的学习应该用教学心理学的原理,对名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做出科学的分析,抓住最本质的东西。
剥离了名特教师的艺术个性,显露出真正的科学规律,我们教学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同样,薛老师也变向的告诉我们对待孩子,我们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能让孩子变得势力和现实,有时候面对作文时候,似乎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失语症”,越来越不会写作了。
好多老师认为该教的都教了,甚至是倾尽所能,倾囊而出了。
曾一段时间以来,本人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也一度把责任推在学生身上。
但当读了薛法根老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一书之后,重新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时候,我才猛然醒悟,孩子无话可说,作文写不出内容,有时我们的写作内容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无法感同身受,自然也就无法用鲜活的语言来表达;要么是我们解读教材不到位,阅读、习作指导无法;要么是我们缺乏适切的评价方式,无法让学生保持对作文的“适当温度”,缺乏对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切合孩子的作文心理,让孩子自如地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进行更规范的表达,让孩子成为孩子,而不是要孩子“邯郸学步”,患上“失语症”呢?下面,让我们来重温一下本书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些策略。
一、积累素材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薛法根——清简为言语智能而教
薛法根——清简:为言语智能而教何为“清简”?在《汉典》中初见于《后汉书·赵咨传》:“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意为为官“清廉俭约”。
在以后的诗文中,则常常含有“简约”、“清新简练”等意味,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气韵闲旷,言词清简。
”明代袁宏道《哭刘尚书晋川》诗:“百八串珠不离手,言谈清简风飕飕。
”而在现代文本中,“清简”一词却似乎不常见到,倘若要用形象的方式诠释“清简”的内涵,不妨用三个隐喻:一是浅近中的深刻,如“禅”。
佛家善用浅近而优美的故事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显得空灵、智慧。
夏丏尊先生曾与弘一大师同住白马湖畔,见他只吃一道咸菜,便问“难道你不觉得咸菜太咸了?”答曰:“咸有咸的味道。
”后见他只喝白开水,又问“难道你没茶叶?不觉得太淡了吗?”答曰:“淡有淡的味道。
”明白如开水的清简之语,透露出安贫乐道的人生境界。
二是简约中的丰富,如“画”。
中国水墨画素来崇尚简约之美,《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独自垂钓,几笔微波外皆为空白,有力地衬托出江面空旷寥廓、寒意萧条的气氛,给人留下意蕴无限的想象空间。
齐白石寥寥数笔,就把生灵活现又意趣盎然的虾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简单的线条与墨色,却蕴含了无比丰厚的韵味,正如郑板桥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清简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姿态,由简入繁易,而由繁入简难。
三是清淡中的诗意,如“茶”。
茶生于天地之间,本性清淡幽雅,一杯在手,清新淡雅,平淡的日子便弥漫着闲适与诗意。
常言道“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心灵犹如竹简一般,平和淳朴;处世如同菊花似的,淡泊名利。
这便是中国的“茶道”,也是中国人清简生活的诗意写照。
清简本源于生活,而与语文又有着天然的联系。
杜牧《阿房宫赋》开篇气势磅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将六国败亡,秦皇一统,残民自逞,骄奢淫逸,以寥寥十二字概括,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史诗式简约美。
课堂因它们而精彩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感
课堂因它们而精彩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感课堂因它们而精彩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感海口市秀英区东山中心小学李邦财《为言语智能而教》一书是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作。
该书为我们提出了“以发展儿童言语智能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新理念,也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那“清简、睿智、厚实”的教学风格。
整本书由序(说自己的话)、组块教学理论、组块教学策略、组块教学课堂和后记组成。
书中重点论述了组块教学理论、组块教学策略及组块教学课堂。
在组块教学理论中,薛老师分四章进行讲解,即组块教学的基本理念、组块教学的实践模式、组块教学的操作环节和组块教学的清简风格。
在组块教学策略中,薛老师分五章来写,即基于课标的内容研制策略、基于组块的阅读教学策略、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和基于文本的读写结合策略和基于健康阅读的命题策略。
在组块教学课堂中,薛老师分三章来讲,即课堂教学实录、课堂教学反思和组块教学例谈。
每章又分若干小节写,给我们清楚、明了地展现了语文组块教学的魅力所在,让我看了深受启发,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感想,下面就着重与大家共同分享我读这本书后的两点感受。
一、感“说自己的话”书中序部分提到,说自己的话,就是不重复别人的话。
我觉得说自己的话比较随意、自然,只要我们有胆量,不怕说错地与人家进行交流,我们的思想就得到释放,许多人有自己的话,却不敢言表,其实就是怕讲错,怕酿成笑话。
这样的场面经常出现在培训时的互动或在课堂上,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由此我又想到做事也是一样的。
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叫自由,没约束,也容易把事情做好,做精。
按别人的思想来做事就比较勉强,时常不如意。
二、感作者其人薛法根老师,之前我一无所知,知道他的名字是XX年王先云副校长和蔡海花教导到我校做《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时间听王校长提过。
《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是我第一次读他的著作。
从书中,我领略了他那清简、明了、睿智、幽默的课堂风采。
1、睿智薛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各教学环节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融为一体,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为言语智能而教读书笔记
为言语智能而教读书笔记一、书籍基本信息。
由于题目未提及出版社等信息,暂无法明确其更详细的出版背景。
二、核心观点梳理。
(一)言语智能的内涵。
1. 定义。
- 言语智能不仅仅是简单的说话能力,它涵盖了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阅读一篇复杂的文学作品时,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文中的情感,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就体现了较高的言语智能。
- 它还包括语言的逻辑性,在表达观点时能够条理清晰地组织语言,使自己的论述有说服力。
比如在辩论中,能够运用恰当的论据和合理的论证结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言语智能在逻辑性方面的表现。
2. 重要性。
- 言语智能是人类交流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与家人、朋友的日常对话,还是在工作场合中的商务洽谈、会议发言等,都需要良好的言语智能。
- 在学习方面,言语智能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历史时,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来获取知识,而良好的言语智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资料中的复杂内容;在学习数学时,虽然数学以数字和符号为主,但也需要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数学概念、解题思路等。
(二)教学中的言语智能培养策略。
1. 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 文本解读。
- 词汇积累与运用。
- 强调词汇的语境理解。
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含义,而不是单纯地背诵词典中的解释。
例如“风流”这个词,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含义与“他是个风流的人”中的含义截然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准确把握。
- 鼓励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新学的词汇,通过实际运用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2. 写作教学中的策略。
- 思维训练。
-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写作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例如以“城市”为话题,让学生从城市的建筑、文化、人口、环境等多个角度去思考,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 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
《为言语智能而教》读后感
《为言语智能而教》读后感逸夫小学赵乐乐粗略的读了薛法根老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深深的被薛老师的智慧所折服.说实话,很少读这样“大部头”的书籍,所以里面有些内容反复读过几遍后,才能领略到言语中的精髓.薛老师在基于“言语交际功能”的语文课程观中提出“语文课程不是要教学生应该说什么,而是教学生应该怎么说”,在语文课程的建设上应该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最好的语文课程内容就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活的语言”。
儿童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感受到言语者的意图,进而体察到言语的交际功能,增强语言的敏感力。
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开放性,要善于将儿童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语言现象”纳入语文课程,成为鲜活的学习内容。
在课例《小露珠》中提到,用“越来越……”说一句话,如果仅仅满足于“外面的雨越来越大了”这样简单的句子,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需要进行有层次、有坡度的训练。
并举例:如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一段话,让其他学生听他每次读有什么不同。
学生就会发现这位同学一次比一次读得好,一次比一次更流利、更有感情、声音更洪亮、更自信……这时候,再让学生运用“越来越”说话,学生就能用“越来越”描述这些变化:“这位同学的朗读越来越流利,越来越有感情,越来越自信了。
”这样“越来越”就不再是书上的词汇与句式了,而变成学生自己表达生活的工具了。
这才是真正的训练,才是真正的发展。
而流于肤浅,或者流于“走过”的教学,永远只是在低水平上的简单重复。
由此我想到一个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说话练习时总脱不开“.…像…”这样的句式练习,在一年级的课文中就学过“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这样的句子,一年级的时候学生这样说什么问题也没有,老师还可能会表扬这样说的同学,可是到了三年级了,仍然有些孩子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这说明什么,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他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提升;词语练习中经常会提到“ABB”的形式,一年级积累过“绿油油”,到了三年级还是说“绿油油”,那么这三年中积累的其他“ABB”式的词语跑到哪里去了呢?我觉得这样问题的出现,原因就是薛老师书中提到的这些学习没有“变成学生自己表达生活的工具”,才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2022读《为言语智能而教》的收获与思考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的收获与思考认真拜读以后,薛法根老师语文组块教学的内容许多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同时帮我解决了疑惑。
当然,薛法根老师作为专家,理论更有深度,实践更有高度,对我是一次真正的洗礼和提升。
下面我就把通过学习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和学习后的认识,分享给大家。
一、剥茧抽丝,明确概念什么是组块?在认知心理学中,有意识的将许多零散的信息单元整合成一个更有意义的信息单位,并储存在大脑中的心理活动称为组块,而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单位称为“相似块”,也称为“图式”。
二、深入学习,归纳特点通过平时听课,阅读专业书籍,加上自己不断思考,总结出组块教学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符合语文学科素养要求,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能力。
1.内容植根现实生活。
以课本为圆心,以鲜活的生活素材为半径,将生活实践有机融入课堂,巧妙引进课堂,及时充实调整重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2.结构突破线性思路。
打破传统教学的线性贯穿,采取板块式教学格局,凸显教学重点,拓宽教学时空,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乐于表达,更具灵活性。
3.功效实现多元达成。
一个板块活动,可以达成听说读写多个教学目标,减少无效劳动,具有增值性。
三、大胆尝试,凸显优势这学期区本级大研修——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两位授课老师教学设计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组块教学思想,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五年级上册第26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老师通过五大板块,层次清晰,由浅入深,从梳理信息到深研观点,最后实现把握“好书标准”这一要点。
四、重组教学,总结原则1.内容精简。
以学科素养为教学内容核心,摒弃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文章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
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感情点等。
2.领域联想。
以筛选的教学内容为圆心,联系生活实际,比对参照,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交互领域,开拓视野。
3.主题整合。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学期,学校给我们语文老师配备了薛法根的《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这本书,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并不是关于语文教学的大道理,而是读来浅显易懂,穿插着无数薛法根老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小事例。
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书中,薛老师不仅借助典型的案例谈了阅读教学的策略,而且从“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指导具体”、“读写结合”、“及时反馈”、“教师下水”、“限时作文”、“抱有希望”九个方面谈了作文教学的策略,基于儿童的兴趣。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师下水”这个策略,薛老师指导点拨学生修改自己的人物素描简直让我惊叹,学生本来的作文泛泛而谈,简单平凡,然而经过启发引导,学生的作文不仅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而且语言还十分生动,给人“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许多优秀的老师都有写下水文的特点。
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一部分来自于老师才华的深深吸引,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们要尝试写下水文,给学生以智慧的引导。
我不禁想到了我在习作教学时的一些做法,我总是找一些网上的优秀文章给学生看,并没有尝试着自己写下水文。
如果我能像薛法根说的那样,在教学生之前先自己尝试着写一写,也许我就更能理解学生在写作时的难处和苦处,在指导时我就更能感同身受。
就像薛法根老师说的那样,“语文老师以自身的写作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进而把学生引上热爱写作的康庄大道,实在是一种教学的智慧。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薛老师提出了基于文本的读写结合策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段听记”。
吴忠豪教授说:“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段听记”旨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听记、默写典范性的语段、并通过诵读、体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仓库。
读《为语言理解智能而教》有感
读《为语言理解智能而教》有感
《为语言理解智能而教》是一本教育领域的著作,深入探讨了
语言理解智能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语言教育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感悟: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通过真实世界的情境来研究语言的重要性。
传统的语言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导语法和单词的记忆,而缺乏实际应
用的训练。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交流和理解,所
以研究语言的过程也应该模拟真实的交流场景。
这本书提出了一些
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使研究者能够在真
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理解智能。
其次,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认知技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
运用语言。
比如,通过阅读和理解上下文来猜测词义,通过听力训
练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快地掌握语言,使语言教学更加高效。
此外,这本书还讨论了语言教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每个研究
者都有不同的研究风格和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
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这本书介绍了一些个性化教学的方法,例如分
层次教学、小组合作研究等,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总的来说,读《为语言理解智能而教》让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教
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真实情
境的运用、认知技巧的培养以及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智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进
行交流和理解。
2022《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读书感悟
《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读书感悟从薛特的第一板块教学中,我就感受到了与大师之间的差距,看似简单的词串,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奥秘,所有的词语都不是单一的在板块中出现的独立个体,而是一些对下文阅读理解起到重要作用的因子,可见教学不仅要研读教材还要研读学情。
在公开课上,拿到一个文本,我们时常是百度教案通过拼凑来制定出一份“精美”的教案,但是却搞不清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无法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深度挖掘。
看过薛特的课,会发现即使你拥有了课堂实录你也不能上得这么精彩,因为预判在他心中,文化素养可以让他迎刃而解一切课堂的插曲,他的课堂不是背诵串词的演绎,而是扎扎实实的教学。
这是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语文教学应当把“发展儿童的言语智能”作为核心任务,借助教材中的文本,引导学生围绕着语文的核心知识,或者是他们的生活情境,有选择性地重新组合语文学习的内容,对语文实践活动设计进行重构,对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变更和创新,目的是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薛法根老师“组块教学”的特点,那就是一一“活”。
语文课程不是要教学生应该说什么,而是教学生应该怎么说。
最好的语文课程内容不在课本上,而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活的语言”。
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感受到言语者的意图,进而体察到言语的交际功能,增强语言的敏感力。
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开放性,要善于将学生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语言现象”纳入语文课程,成为鲜活的学习内容。
作为-名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语文观。
因为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不同,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活的教科书,对学习语文来说,时时能学,处处能学。
组块教学使我们看到了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自由、更有乐趣、更有成效。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
读《为言语智能而教》有感拜读了薛法根老师的著作《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大语文观。
因为语文的教与学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
一方面,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活的教科书,对学习语文来说,时时能学,处处能学;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较其他学科具有更多更大的教书育人的功能,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语文教育内容、功能的特殊性,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一种大语文教育观。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理念,薛老师提出了组块教学的实践模式。
“何为组块”?在认知心理学中,有意识地将许多零散的信息单元整合成一个有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并贮存在大脑中的心理活动被称为“组块”,而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单位被称为“相似块”,也称为“图式”。
人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单位、知识单位,这些“相似块”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语言相似块、情感相似块、形象相似块等,通过“组块”,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重组、整合,从而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语文活动过程中感知、理解、体悟、积累、运用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组块”的积极活动。
具体来说,获得的信息通过“组块”,实现理解、感化为个体的语言信息,从而实现个体在语言方面的主动表达。
1、需要学会重组教学内容。
正如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与语文教材》一书中所说,课标只是提出了通过课程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而并没有对一些概念做明确的界定。
作为教师的我们,则要在心中明确,通过一堂课,我需要向学生呈现哪些核心知识?哪些核心能力?进而考虑如何将这些知识与能力进行组块,从而帮助学习内容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有意义的实质性联系。
2、需要学会整合实践活动。
对此,薛老师提出了要构建三个层次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读写一体化活动板块序列、探究性学习活动板块序列、综合实践活动板块序列。
不论是读写一体化活动板块序列,还是探究性学习活动板块序列,或是综合实践活动板块序列,可以明确的是都不是单独对学生某一方面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只顾及到三维目标中的任何一个维度,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性语文实践活动。
为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而教
为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而教作者:沈正元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22期摘要:“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是薛法根试图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顽症而提出的教学主张,是组块教学直抵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目标。
言语智能是运用语言进行认知与交际的言语心理特征,是人类智能发展的生长点,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言语智能的结构要素包括言语材料、言语法则、言语方式及言语思维。
“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契合了语文课程言语性特质,超越知识与能力,使语文教学的目标摆脱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无谓之争,顺应了语文教学的语用规律。
关键词:言语智能;言语智慧;核心素养;言语性;语用性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A-0008-06“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是组块教学重要的价值追求和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的提出是薛法根试图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顽症而提出的。
薛法根针对语文教学现状做了分析:第一,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教材未能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问题,尚未形成科学的、可表述的语文学科内容结构……必然带来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负效。
第二,目前的语文教学习惯于“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言语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悟”,然未能就“经验、思维、想象”这些“感悟”的内在要素作学理的解析,没有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与方式,难以应对不同的文本与不同的学生。
第三,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因而头绪繁多,方向不明,不知为何而教,因而常常“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1]。
他主张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走向综合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素养,生长出言语智慧。
一、为言语智能而教: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独到之见“言语智能”的概念最早来自计算机领域, 2010年,薛法根在《组块教学:为小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而教》一文中提出:“我始终坚持,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走向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因它们而精彩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课堂因它们而精彩读《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感
海口市秀英区东山中心小学李邦财
《为言语智能而教》一书是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作。
该书为我们提出了“以发展儿童言语智能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新理念,也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那“清简、睿智、厚实”的教学风格。
整本书由序(说自己的话)、组块教学理论、组块教学策略、组块教学课堂和后记组成。
书中重点论述了组块教学理论、组块教学策略及组块教学课堂。
在组块教学理论中,薛老师分四章进行讲解,即组块教学的基本理念、组块教学的实践模式、组块教学的操作环节和组块教学的清简风格。
在组块教学策略中,薛老师分五章来写,即基于课标的内容研制策略、
基于组块的阅读教学策略、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和基于文本的读写结合策略和基于健康阅读的命题策略。
在组块教学课堂中,薛老师分三章来讲,即课堂教学实录、课堂教学反思和组块教学例谈。
每章又分若干小节写,给我们清楚、明了地展现了语文组块教学的魅力所在,让我看了深受启发,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感想,下面就着重与大家共同分享我读这本书后的两点感受。
一、感“说自己的话”
书中序部分提到,说自己的话,就是不重复别人的话。
我觉得说自己的话比较随意、自然,只要我们有胆量,不怕说错地与人家进行交流,我们的思想就得到释放,许多人有自己的话,却不敢言表,其实就是怕讲错,怕酿成笑话。
这样的场面经常出现在培训时的互动或在课堂上,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由此我又想到做事也是一样的。
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叫自由,没约束,也容易把事情做好,做精。
按别人的思想来做事
就比较勉强,时常不如意。
二、感作者其人
薛法根老师,之前我一无所知,知道他的名字是2019年王先云副校长和蔡海花教导到我校做《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时间听王校长提过。
《为言语智能而教》这本书是我第一次读他的著作。
从书中,我领略了他那清简、明了、睿智、幽默的课堂风采。
1、睿智
薛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各教学环节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融为一体,而不是孤立的存在。
如:在《和时间赛跑》的教学实录中的词串学习板块,薛老师设计了三组词语(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他不是孤立地设计为学习词语而学词语,不是只是引导学生读准确,更重要的是把词语融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使所设计的词语没有脱节,也就是说,这一板块的设计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的,这是多么难能可
贵!
在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这部分,他要求学生的习作要贴近现场,我把它理解为贴近活动现场。
作文本是课堂内的事,但我们把活动融入到习作课堂中,把课堂延伸到校园、延伸到田野,通过活动获取习作教学素材,学生有了素材就不会犯难了,就不会觉得没什么好写了。
我对薛老师说的贴近现场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实施中,我觉得活动最好由学生定,定他们自己喜欢的,这样学生就会有参加的冲动,写起来就比较来劲,所收到的效果也不一般。
只有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摸透学生,学生写起来就有话可说了。
从薛老师对教学设计的整合和贴近现场的习作教学就深刻地体会到他的睿智。
2、幽默
从薛老师的教学实录中看到,他的话语不时博得学生的阵阵笑声,那是薛老师灵动的课堂,幽默的语言所致。
他
在给学生听写词语的时候说:“默不出来的可以偷看,只能偷偷地看一眼自己的书,不能看别人的,小心别人的也有错误哦!”这样的幽默课堂谁不喜欢,包括我?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记得xxxx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参加区里赛课,心里特别紧张,我准备的教具是一张挂图,课堂上,念挂图的透明胶松了,挂图从黑板上掉下来,我说:“没想到这家伙比老师还要紧张。
”张雷老师上《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摔倒了,如是我会说:“后面的这位林肯,议员只是羞辱一下就摔下来了,真是不堪一击。
”然后就走过去扶起她。
在课堂这道“菜”中,如果能加入幽默这一调料,它的味道将会更加鲜美。
3、艰辛
读了该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薛老师课堂的清简、幽默、智慧、轻松。
但这令人神往的表面背后却掩藏着多少的艰辛,付出了多少的汗水,简单的背后沉淀了多少年的文化内涵。
例如:学生
学习白居易的《微雨夜行》,薛老师围绕“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这句描写微雨的名句,选编了南宋诗僧志南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又选编了《雨》中一段描写阵雨的文字,整合成以“雨”为核心的教学板块,在学好原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的过程中领悟蒙蒙春雨与绵绵秋雨的不同,白话文与古诗句有别,微雨与暴雨迥异,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也就变得更为丰富和细腻。
打开了生活的大门,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就更开阔了,智慧的生成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只教微雨这句名句,薛老师却把《春》中的名段与《雨》中描写阵雨的文字进行有机的整合为“雨”的教学板块,这就需要老师的智慧,需要老师厚积,从厚积中就能体会到简单背后的艰辛。
谈何容易!
一节课,因为有了老师的幽默,有
了活动的融入,有了老师背后的艰辛整合而精彩!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