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考点复习重庆大学本科一年级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上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上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上知识点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大一上学期,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分类与特点土木工程材料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按照物理性质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三大类。

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如钢材、铝材等。

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导热性良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于结构支撑和承重部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水泥、砖等。

这类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防火性能,广泛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等。

3.有机材料:有机材料通常是指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如木材、塑料等。

有机材料具有较轻的质量、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塑性,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隔热、隔音和装饰材料。

二、性质与测试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对于选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估算其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耐蚀性等。

1.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压缩应力。

一般通过在材料上施加垂直于其表面的力来测试材料的抗压强度。

2.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拉伸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常用的方法是在材料上施加拉伸力,直到材料发生断裂。

3.抗弯强度:抗弯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弯曲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这个参数在设计梁柱等承重构件时尤为重要。

4.耐蚀性:耐蚀性是指材料抵抗腐蚀和化学侵蚀的能力。

不同的材料对于不同的环境具有不同的耐蚀性,需根据具体使用条件来选择材料。

为了测试这些性质,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力试验、弯曲试验和化学试验等。

这些测试方法帮助工程师评估材料的性能,从而合理地选用和应用材料。

三、应用与创新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房屋建筑到桥梁、隧道等各种工程都离不开合适的材料。

土木概论大一总结知识点

土木概论大一总结知识点

土木概论大一总结知识点土木工程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涉及到建筑物、道路、桥梁和水力学等领域。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一是我们接触土木概论课程的第一年,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土木工程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大一所学土木概论的知识要点,以便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与记忆。

一、土木工程概述1. 土木工程的定义及作用2. 土木工程的分类和发展历史3. 土木工程项目的组成和阶段4. 土木工程师的职责和素质要求二、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1. 常见土木工程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2. 常见土木工程结构的类型和应用场景,如桥梁、高楼、隧道等3. 材料力学基本原理,包括拉压应力、弯曲应力、剪切应力等4. 结构力学的基础概念,如静力学平衡、弹性和刚度等5. 结构设计的考虑因素和方法三、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1. 土木工程施工的组织和流程2. 常见土木工程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等3. 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4. 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5. 工程测量与验收的基本知识点四、土木工程规划与设计1.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木工程的影响3. 土木工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4. 详细设计的内容和考虑因素5. 设计软件的应用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五、土木工程与环境保护1. 土木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 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3. 环保法律法规对土木工程的规范要求4. 环保措施的种类和实施方法六、土木工程实践案例分析1. 著名土木工程实践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如三峡大坝、长江大桥等2. 实践案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总结3. 实践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解决方法综上所述,土木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掌握了其中的知识要点,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土木工程概述、材料与结构、施工与管理、规划与设计、环境保护以及实践案例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还加深了对其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的认识。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知识点一、混凝土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它由水泥、砂、石料和适量的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混凝土具有压强高、耐久性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材料成分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

水泥能够发生水化反应并形成胶状物质,使混凝土获得胶凝性能。

细骨料和粗骨料起到填充和增强混凝土的作用。

2. 混凝土制作工艺混凝土的制作包括配料、搅拌、浇注和养护等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搅拌时间和强度等参数。

3. 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包括强度、密实性、耐久性和变形等指标。

其中,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

密实性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各种外界环境和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性能。

二、钢筋钢筋是土木工程中用来增加混凝土受拉强度的一种材料。

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承担着抵抗拉力和满足构件刚度要求的作用。

1. 钢筋的种类常用的钢筋有普通强度钢筋和高强度钢筋。

普通强度钢筋的强度符合普通强度混凝土的要求,而高强度钢筋则适用于需要较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中。

2. 钢筋的加工钢筋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弯曲、剪切、焊接等加工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钢筋的原有强度和形状。

3. 钢筋的布置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布置要合理,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常见的钢筋布置形式有直条、曲条、环形等。

三、砖石材料砖石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的墙体和地面等部位。

它具有抗压强度高、隔热性能好等特点。

1. 砖石的种类常见的砖石材料包括红砖、空心砖、实心砖等。

红砖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砖材,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隔热性能。

空心砖中间有空腔,减轻了自重,同时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实心砖由坚实的砖块组成,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2. 砖石的使用砖石可以用于墙体、地面、护坡等部位的建设。

在使用砖石时,需要注意砖与砖之间的连接和粘结,以确保整体稳定性。

大一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大一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大一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在大一的土木工程专业中,学习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土木工程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材料知识点。

1. 混凝土混凝土是土木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等原材料混合而成,并在硬化过程中形成坚固的结构。

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强度高、易加工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水坝等工程中。

2. 钢筋钢筋是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和韧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布置形式和数量,可以通过加固混凝土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拉和抗弯能力。

3. 砖块砖块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由黏土经过烧制而成。

它具有隔热、防火和抗压等优点,常用于建筑物的墙体和隔断中。

常见的砖块类型包括红砖、空心砖和轻质砖等。

4. 沥青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和防水工程中。

它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粘附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和结构受损。

5. 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坚硬且易成型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和幕墙。

玻璃具有优良的隔热和隔音性能,可以增加建筑物的采光条件,并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6. 木材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好和环保等特点。

木材常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中,如地板、梁和柱等。

不同种类的木材有不同的硬度和耐久性,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7. 锚杆锚杆是一种用于支持土壤或岩石的特殊结构元素。

它由钢筋或其他高强度材料制成,通过埋入地下来增加土体或岩石的稳定性。

锚杆常用于岩土工程和地基加固中。

8.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材料,用于减少热量传递和保持室内舒适度。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和玻璃纤维等。

9.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用于防止水分渗透和结构受损。

常见的防水材料包括沥青防水卷材、聚氯乙烯(PVC)防水膜和水泥基防水涂料等。

10.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建筑物的门窗、幕墙和屋顶等。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精要 (2)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精要 (2)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精要1. 强度与稳定性1.1 材料强度•抗拉强度(正应力):材料在受拉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压强度(负应力):材料在受压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剪切强度:材料在受剪切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弯曲强度:材料在受弯曲力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1.2 强度影响因素•材料组成和制备方法:不同的成分和工艺会影响材料的强度。

•温度与湿度: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对材料的强度产生影响。

1.3 材料稳定性•蠕变:材料在长时间受力下产生的形变现象。

•疲劳:材料在循环受力下发生裂纹和失效的现象。

•老化:材料长时间使用后发生物理性质变化。

2. 建筑材料2.1 水泥•水泥的组成和制备:水泥主要由石灰石和粘土等材料煅烧得到。

•水泥的性能:水泥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水性,但强度较低。

•水泥的应用:水泥常用于混凝土、砂浆和砌筑等建筑工程中。

2.2 混凝土•混凝土的组成和制备: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

•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

•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广泛用于楼板、梁柱和基础等建筑结构中。

2.3 钢筋•钢筋的组成和制备:钢筋主要由碳素钢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通过热轧或冷拉制备而成。

•钢筋的性能:钢筋具有高强度、抗拉性和耐腐蚀性。

•钢筋的应用:钢筋常被用于混凝土中,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 土壤工程材料3.1 土壤的性质•颗粒级配:土壤中不同颗粒大小的比例分布。

•含水量:土壤中含有的水分量。

•压缩性:土壤受重力作用下的体积缩小程度。

3.2 土壤的分类•黏土:颗粒细小、吸水能力强的土壤。

•砂土:颗粒较粗,通透性好的土壤。

•粉砂土: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的土壤。

3.3 土壤的应用•地基:土壤作为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基础。

•填土:土壤在道路等工程中的填充使用。

•辅助材料:土壤可以用于稳固施工现场,并作为施工中的辅助材料。

4. 新型建筑材料4.1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抗渗性。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doc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doc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1.填空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吸水性,抗冻性,导热性,强度0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耐软水能力,干缩•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容的材料.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和.5.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抗冻性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和.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增大.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克,干砂克.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后体积.10.石汕沥青中汕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大气稳定性.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强度.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o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或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品体组织为和o17.据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及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汕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o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和o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o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o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o28.石汕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

%1.判断1......................................................................................................................... 型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各章复习题.doc

【精品】土木工程材料各章复习题.doc

建筑材料各章复习题绪论1、什么是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指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它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2、对土木工程材料的要求有哪些?一般来说,优良的土木材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自身的重量(表观密度)以轻为宜,以减少维修费用;用于装饰的材料,应能美化房屋并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用于特殊部位的材料,应具有相应的特殊功能,例如屋面材料要隔热,防水,楼板和内墙材料要能隔声等。

除此之外,土木工程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还应尽可能地保证低能耗、低物耗及环境友好。

3、土木工程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有哪些?4、土木工程材料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5、为什么要制定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土木工程材料常用的标准有哪些?土木工程材料在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作为有关生产、设计应用、管理和研究等部门应共同遵循的依据,对于绝大多数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均由专门的机构制定并发布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其质量、规格和验收方法等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材料的组成分为哪几种?材料的组成包括材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相组成2、什么是材料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相组成?(什么是相?)(1 )化学组成化学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

当材料与环境及各类物质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必然要按化学规律发生相互作用。

(2 )矿物组成材料科学中常将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具有特定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组织结构称为矿物。

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

(3 )材料中结构相近、性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材料中,同种化学物质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相。

土木工程材料大多是几种固体材料,这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性质与其构成材料的相组成界面特性有密切关系。

3、什么是材料的结构?它分为哪几类?材料的宏观结构通常分为哪几种结构?材料的结构可分成宏观结构、细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合.docx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合.docx

1.材料的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又称质量密度)。

2.材料的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原称容重)。

3.材料的堆积密度: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亲水性:与水接触时,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亲和力大于水分子本身分子间内聚力所致。

润湿边角越小,表示材料越容易被水润湿。

5.质量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内部所吸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质量的百分比。

6.体积吸水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内部所吸水分的体积占干燥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比。

7.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材料的耐水性: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K R越小,表示耐水性越差,一般软化系数大于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9.材料的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又称不透水性。

10.材料的抗拉性能:弹性阶段(弹性极限A)——屈服阶段(屈服点B下)一一强化阶段(抗拉强度C)——颈缩阶~常用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二(2.0~2.1X100000MPa)o弹性极限180^200MPa,屈服点185~235MPa,抗拉强度375^500MPa, 将拉断后的试件于断裂处对接在一起,测得其断后标距标距的仲长值占原式标距的百分率称为伸长率。

c^P/AC11.冲击韧性:刚才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用冲断试样所需能量的多少來表示,徐二W (功)/A (最小横截面积)。

影响冲击韧性的因素:化学成分、冶炼质量、冷作及时效(指随时间的延长,钢材强度逐渐提高而•塑形,韧性不断降低的现象)、环境温度影响(钢材的冲击韧性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冷脆性”)。

12.冷弯性能: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弯曲角度愈大,弯心直径愈小,冷弯性能愈好。

)13.含碳量对碳素钢性能的影响:当钢屮含碳量在百分Z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形和韧性下降,当大于百分之一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降低,这是由于呈网状分布于珠光体晶界上的渗碳体,使钢变脆所致,含碳量大于百分之0.3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并使钢耐大气锈蚀能力下降,一般工程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百分之0.25,工程用低合金钢含碳小于百分Z 0.52.(图P30)14.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Z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强度明显提高,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这个过程称为刚才的冷加工强化。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考试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考试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大一考试知识点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将介绍土木工程材料大一考试的知识点。

一、混凝土1. 混凝土的组成:水泥、砂、石子、水等混合物。

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照抗压强度划分,如C15、C20等等。

3.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

二、砂浆1. 砂浆的组成:水泥、砂料、水等混合物。

2. 砂浆的种类:如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等。

3. 砂浆的施工应用:如砌墙、抹灰等。

三、石材1. 常见的石材种类:如大理石、花岗岩等。

2. 石材的特点和用途:如美观、耐磨等,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

四、木材1. 常见的木材种类:如杉木、橡木等。

2. 木材的特点和用途:如轻便、耐久等,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领域。

五、金属材料1. 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

2. 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如强度高、导电性好等,在建筑结构中承担重要作用。

六、玻璃1. 玻璃的种类:如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

2. 玻璃的特点和应用:如透明、保温等,在建筑中用于窗户、幕墙等。

七、塑料材料1. 常见的塑料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2. 塑料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如耐腐蚀、可塑性好等,在建筑、道路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总结:通过以上对土木工程材料大一考试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为日后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实验也是学习这些材料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它们在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等,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特点。

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金属材料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类材料。

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钢铁、铝、铜等。

其中,钢铁是土木工程中最常使用的金属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焊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等工程结构中。

铝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常用于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

第二,非金属材料在土木工程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玻璃等。

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石灰和硅酸盐。

水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墙体等部位。

混凝土是水泥、砂石、骨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坚硬材料,其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是建筑物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玻璃是一种透明的非晶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装饰性能,常用于建筑物的窗户、墙面等部位。

第三,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

建筑材料主要包括砖、石、木材等。

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隔热性能,常用于建筑物的墙体和隔墙。

石材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常用于建筑物的地面、立面等部位。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常用于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地板等。

第四,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土木工程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和特殊功效。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水泥等。

纤维增强塑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拉强度,常用于桥梁、管道等工程结构中。

纤维增强水泥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常用于隧道、地下工程等。

总之,土木工程材料是构成土木工程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不同种类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重大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重大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全)

一.名词解释:1.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2.亲水性、憎水性;3.吸水率、含水率;4.耐水性、软化系数;5.抗渗性;6.抗冻性;7.强度等级、比强度;8.弹性、塑性;9.脆性、韧性;10.热容量、导热性;11.耐燃性、耐火性;12.耐久性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渗透系数、抗冻等级和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大,保温性能越好,耐久性越久。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减小、强度减小、吸水率增大、抗渗性差、抗冻性差、导热性增大、吸声性好。

6.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被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强度与体积密度之比,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质轻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小开口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易燃、难燃和不然类。

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形和热变质两种性质的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尺寸、表面状态、形状、含水率、加载速度和温度等的影响。

14.对材料结构的研究,通常可分为微观、细观和宏观三个结构层次1.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渗透系数,抗冻等级,导热系数;2.高,好,愈好;3.小,大;4.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体积;5.较小,较低,较大,较差,较差,较大,较好;6. 好,0.85;7.比强度,材料的强度与体积密度之比,越轻质高强;8.静压力;9.抵抗变形;10.孔隙率,孔隙特征,孔隙率,细小开口,连通;11不燃材料,难燃材料,易燃材料,热变质,热变形;12.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13.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温度;14.微观,亚微观(细观),宏观15.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C克。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而土木工程材料则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在准备土木工程材料的复习资料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材料的分类土木工程材料可以根据其成分和性能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钢铁、铝、铜等,它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常用于结构件的制造。

非金属材料包括水泥、石膏、玻璃等,它们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常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

复合材料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良的特点。

2. 材料的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包括强度、韧性、刚度等指标。

物理性能是指材料的密度、热膨胀系数、导热性能等指标。

化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

了解材料的性能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预测材料在工程中的行为。

3. 材料的加工和制备土木工程材料的加工和制备过程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加工和制备方法包括熔铸、挤压、轧制、焊接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态,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和制备方法,以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4. 材料的性能测试为了评估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试验。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冲击试验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性能指标。

在进行测试时,我们需要注意测试条件的选择和控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材料的应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建筑、交通、水利等各个领域。

在建筑领域,我们常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砖块等。

在交通领域,我们常用的材料包括沥青、沥青混合料等。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一.doc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一.doc

材料复习一、名伺解释1、材料的软化系数:材料在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2、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经受多次冻结融化作用不破坏,也不明显改变强度的性质。

3、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厘: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现的体积变化的不均匀性。

4、Q235—B:是指屈服度为235Mp的B级镇静钢。

5、热塑性槊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塑料属于这个范畴。

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

6、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自然因素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蚀而能够保持其原有的性质的能力。

7、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山水刚刚蒸发完毕,结合水呈饱和状态,木材许多性质即将发生改变的这个含水率,人们称之为纤维饱和点.它是木材的一•种特定的含水率状态。

8、钢材的冷加工强化:钢材经过冷加工处理后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

屈服点明显提高,即强度硬度明显提高,但塑性明显降低的现象。

9、Q235—A.F:屈服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10、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是指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下能固化或具有不溶(熔)特性的塑料。

11、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饱和状态下不破坏,强度也不发生明显的降低的性质。

12、减水剂: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外加剂。

13、混凝土的碱一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水解后形成的须氧化钾和冬I氧化钠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其化学反应的现象。

14、钢材的脆性转变(临界)温度:钢材的冲击韧性在达到一-定的温度范围后突然下降很多而呈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

15、冷底子油:用有机稀释剂(汽油、苯、煤油、柴油)对沥青经行稀释的产物,常用作防水工程的底层,故叫“冷底子油”。

16、材料的热容量:是指材料在加热时吸热,在冷却时候放热的性质叫做热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考点复习题型:单选、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计算绪论:1、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一般来说,优良的土木工程材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够安全地承受的设计荷载(填空)2、技术标准分类: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填空)土木材料的基本性质:1、什么叫密度?(密度的概念)密度(又称真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P=2、孔隙率和密实度的关系?材料孔隙率或密度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

材料的孔隙率大,则表示密实程度小。

(其关系可表示为P+D=1)3、孔隙的特征有哪些。

主要是指孔隙的连通性,按此可将孔隙分为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

4、亲水性、憎水性、润湿角概念。

1、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2、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

3、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可用润湿角θ来表示。

当润湿角θ≤90°时,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当润湿角θ>90°时,这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4、材料的吸水率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和特征。

实际上,材料的吸水率与孔隙构造有很大关系。

若材料具有微细而连通的孔隙,则吸水率就较大,若具有封闭孔隙,则水分就难以渗入,吸水率就较小;若是较粗大开口的孔隙,水分虽容易进入,但不易在孔内保留,仅起到润湿孔壁的作用,吸水率也较小。

6、比热熔的概念: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热容量。

C=7、强度的概念: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8、4个基本强度是什么?答: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抗剪强度。

9、什么叫材料的弹性和塑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除去后,变形能完全消失的性质称为弹性。

若当外力除去后,材料仍保留一部分残余变形、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

10、冲击韧性的概念。

外力作用于材料并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无明显塑性变形,而发生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脆怀,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吸收较大能量,同时产生较大变形,而不是发生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冲击冲击韧性。

11、环境对材料的作用有哪些?答: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

12、软化系数的概念: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示。

K 软= 软化系数K 软的大小表明材料在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程度。

软化系数值一般在0~1之间。

K 软≥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13、抗渗性、抗渗等级的概念。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

抗渗等级P6、P8等分别表示材料能承受0.6MPa,0.8 MPa 的水压而不渗水。

渗透系数愈小或抗渗等级愈大,表示材料的抗渗性愈好。

14、材料的结构分为哪几类?答:宏观结构、细观结构、微观结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1、 胶凝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经过自身的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由液体、固体(或半固体泥膏状)变为坚硬的固体,并能把松散物质黏结成整体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

分类:胶凝材料根据其化学组成,一般可分为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两大类;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2、 石灰的原材料及分类。

原材料:碳酸钙分类:石灰按品种分为生石灰、熟石灰粉。

(2)石灰按化学成分的氧化镁含量多少分为钙质石灰、镁质石灰。

3、什么叫石灰的熟化?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称之为水化反应或称为石灰的消解、消化或熟化,其主要成分为Ca (OH)2. 其反应式:CaO+H 2O →Ca (OH)2+64.9kJ4、灰土的成分?由:石灰 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合。

5、石膏的主要成分(硫酸钙)。

是一种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6、水玻璃的分子通式。

Na 2CO 3+nSiO 2→Na 2O ·nSiO 2+CO 2↑水泥:1、水泥的概念和分类。

水泥呈粉未状,与水混合后,经过物理化学过程能由可塑性浆体变为坚硬的石状体,并能将散粒 状材料胶结为整体,所以水泥是一种良好的矿物胶凝材料。

分类:①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② 铝酸盐水泥、膨胀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等,2 )按用途分为: ① 普通水泥 ② 特殊水泥2、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

如下: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有时为了改善烧成反应过程还加入适量的铁矿米和矿化剂,将配合好的原料在磨机中磨成生料,然后将生料入窑煅烧成熟料。

熟料配以适量的石膏,或根据水泥的品种组成要求掺入混合材,入磨机磨至适当细度,即制成水泥成品。

145 °C 锻烧 熟 料 水泥成品生 料 石灰石黏 土铁矿石 按比例 混合磨细 适量石膏+ 适量混合材 磨 细3、水泥生料的成分:氧化铝、氧化铁和钾、钠。

氧化硅。

(不确定)4、水泥孰料的矿物成分: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二水石膏、无水石膏。

5、水泥石的内部构造特征。

水泥石结构是由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水化产物以及孔隙组成,水化产物晶体共生和交错,形成结晶网络结构,在水泥石中起重要的骨架作用,水化硅酸钙凝胶填充于其中。

6、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水泥强度检验是根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规定,将按质量计的一份水泥,三份中国ISO标准砂,用0.5的水灰比拌制的一组塑性胶砂,按规定的方法制成尺寸为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试体,试体成型后连模一起在(20±1)°C湿气中养护24h,然后脱模在(20±1)°C水中养护。

7、什么叫体积安定性及不安定的原因。

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体积安定性不良是指已硬化的水泥石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现象。

它会使水泥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

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1、f-CaO过量、2、f-MgO过量、3石膏掺量过多8、水泥混合材料的分类。

水泥混合材料通常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大类。

9、水泥的选用原则和检验方法。

P105页,表5-910、水泥的强度检验标准。

P95页,表5-4混凝土:1、混凝土的定义: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适量添加为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或硬化混凝土的性能而加入的各种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以天然砂、石为骨料加水拌合,经过浇筑成型、凝结石化形成的固体材料。

2、混凝土的分类。

分类:.混凝土的种类按胶凝材料分类①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②有机胶结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二.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分类,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

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网上查的)3、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及作用。

四种基本组成材料:水泥、骨料、混凝土用水、外加剂是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

作用:水泥、混凝土用水:与水混合后,经过物理化学过程能由可塑性浆体变为坚硬的石状体,并能将散粒状材料胶结为整体,所以水泥是一种良好的矿物胶凝材料。

骨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填充作用。

外加剂: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掺量不大于5%、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4、砂按粒径的分类。

砂的分类 P118-119页,表6-6、6-85、配制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对砂的质量等级的选用。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砂按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分成三个级配区,见P119页表6-8。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6-8中所示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5.00mm和0.630mm筛号外,允许稍有超出分区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就大于5%。

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以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表中的规定数值可以画出砂的Ⅰ、Ⅱ、Ⅲ三个级配区上、下限的筛分曲线,如图6-3所示。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6、常用的外加剂有哪些?1、减水剂;2、引气剂;3、早强剂;4、缓凝剂;5、速凝剂7、和易性的概念: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注、振捣)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它至少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项独立性能。

8、影响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因素。

因素:和易性:1、混凝土拌合物单位用水量;2、胶凝材料浆体的数量;3、水胶比;4、砂率;5、组成材料特性;6、外加剂;7、温度和时间。

水泥强度等级和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9、徐变的概念: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徐变。

10、混凝土的变形。

有两类,一类是受力变形;另一类为体积变形,它与受力无关,如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的收缩(或膨胀)等。

1、化学收缩: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比反应前物质的体积小,而使混凝土收缩2、干湿变形: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及其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干燥或吸湿,从而导致混凝土体积不稳定一一收缩或膨胀3、温度变形:混凝土与其他材料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外荷载变形:外加荷载引起的混凝土变形11、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

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作中性化。

1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结组分,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的强度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

当采用同一水泥(品种和强度相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灰比;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大,水泥石中的孔隙愈多,强度愈低,与骨料粘结力也愈小,混凝土的强度就愈低。

反之,水灰比愈小,混凝土的强度愈高。

13、混凝土的性能:1、和易性;2、强度;3、变形;4、耐久性;石材:岩石的形成与分类1、岩石按地质条件的分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石材的工艺性质:石料的工艺性质主要指开采和加工过程的难易程度及可能性,包括加工性、磨光性与抗钻性等。

2、目前我国墙体材料分为?墙体材料品种较多,总体可归为砖、砌块和板材三类。

3、烧结普通砖的尺寸(240*115*53)凡通过焙烧而制得的砖称为烧结砖。

钢材与铝合金:1、钢材的分类:1、型钢类;2、钢板类;3、钢管类;4、钢丝类;2、钢材中的有害杂质有:磷(Phosphorus)、硫(Sulphur)、氧(Oxygen) 、氮(Nitrogen)3、钢材变形抗拉试验中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