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三年级国学经典试题

最新三年级国学经典试题

三年级国学经典比赛试题一、古诗填空(21分)1、天门中断楚江开,。

,山色空蒙雨亦奇。

2、天苍苍,,风吹。

3、九月九日是节,,为千古绝句。

4、灯明5、《采莲词》6、水南水北重重柳7、,水村山郭酒旗风。

8、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三字经》(10分)1、幼而学,。

幼不学,。

人不学,。

人不学,。

2、融四岁,。

香九龄,。

养不教,。

教不严,。

3、头悬梁,。

昔孟母,。

三、名人名言(14分)1、温故。

,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

2、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是没有止境的。

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

为中华之崛起而。

四、课文内容填空。

(24分)1、在中国,风筝有的历史,风筝又叫。

是风筝之都。

2、北京的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

3、赵州桥是李春参加设计和建造的石拱桥,距今年了。

4、孔子又叫、。

老子又叫。

老子是家。

5、盘古是个的人。

6、列文虎克发明。

法布尔是家。

他经过实验发现。

五、关联词填空。

(10分)1、这座桥坚固,美观。

2、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尊重他们的品行。

3、今天的作业不完成,那么明天的作业加上今天的更多。

4、我们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5、这件事你做的就是他做的。

六、连一连。

(16分)1、子卯寅丑午未巳申亥酉辰戌虎鼠兔马牛蛇羊猪鸡猴龙狗2、六月一日重阳节七月一日儿童节九月九日建党节十月一日教师节九月十日建军节八月一日国庆节七、改错字(5分)1、老师在见。

()2、舍近救远。

()3、轻重到置。

()4、暖暖上升。

()5、学无止镜。

()2010年报检员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一、单选题1、通过报检员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取得《报检员资格证》后,()内未从事报检业务的,《报检员资格证》自动失效。

A.6个月B.10个月C.1年D.2年[答案]d2、自理报检单位应在()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A.报检地B.报关地C.工商注册地D.A.B.C都可以[答案]c3、报检单位在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检,并提供抽样、检验检疫的各种条件后,有权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在()内完成检验检疫工作,并出具证明文件。

三年级国学试卷

三年级国学试卷

三年级国学试卷三年级国学试卷篇一:三年级国学期末试卷三年级国学期末试卷一、找出相对应的下一句用线连起来。

(20分)弟子规圣人训有余力则学文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呼应勿缓泛爱众而亲仁首孝弟次谨信谏不入悦复谏问起对视勿移进必趋退必迟号泣随挞无怨二、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

(每小题2、5分共10分)1、“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3、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

,、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

,、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4、德有伤,贻亲羞。

(),、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

,、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

,、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三、请就你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对下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每小题5分共20分)1、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

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经文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兄弟睦,孝在中。

,、言语忍,忿自泯。

,、尊长前,声要低。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常悲咽 ,、谏使更 ,、谨为去3、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街上上网时,你应该( ) ,、答应他 ,、不做声 ,、拒绝4、课堂上,老师点我回答问题,可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该怎么办,,、声音洪亮的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回答。

”,、低着头,面红耳赤,不做声。

,、低声细语地说:“老师,我不会。

”四、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小题2分共10分)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 B、近()2、出必告,fǎn必面 A、反 B、返()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 B、善()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 B、公()5、言语忍,fèn自泯 A、愤 B、忿()五、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代,是值得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新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最新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测试一、填空(每空0.5分,共7分)1、()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2、《临终诗》节选自()四,它的作者是()。

3、()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此句出自()代诗人()的《望岳》。

5、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像谜底。

6、()就是在民间流行的歌谣。

7、各族童谣是各民族生活的一面镜子,能促进世界各族儿童之间的相互了解,丰富世界语言文化宝库。

它的特点是()有趣,()顺口。

比如壮族的《勒脚歌》、白族的()等。

二、判断(3分)1、《晏子使楚》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2、“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的---泰山。

()3、“节衣缩食”“直言不讳”“孔融让梨”都出自《晏子春秋》。

()4、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5、“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圣人指的是孔子.( )6、黄山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古人称其为“擎天一柱”、“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

( )7、黄河全长5474公里,弯道多、泥沙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三、选择题(12分)1、()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长江B、黄河C、小清河D、湘江2、“一山一水一圣人”是()省名胜的精华。

A、山西B、河南C、山东D、四川3、“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珠穆朗玛峰4、泰山又称()。

A、东岳 B、西岳C、南岳 D、北岳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

A、谜面 B、谜底 C、谜语四、连线题:我能将下列歇后语正确的连接起来。

(12分)张飞绣花拿手戏十五个吊桶打水粗中有细泥菩萨过河来势凶猛牛吃草帽七上八下猴子爬树自身难保老虎下山一肚子圈圈五、连线(4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梅尧臣《等泰山日观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将进酒》欲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王之涣《望岳》四、简答1、你都知道泰山的那些名胜古迹,能列举一下吗?(最少2个)(2分)2、歇后语有些是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也有的是与生肖有关,你能试着各写出1个相关的歇后语吗?(4分)比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老鼠打洞-----自找门道。

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期末复习题

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期末复习题

三年级传统文化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

1.投躯()()(),()()()国殇。

2.莫等闲,( )()()( )(),空悲切。

3.苟利()()( )()(),岂因祸福避趋之。

4..黄沙百战穿金甲,()( )()()()( )()。

5。

()()故乡(),()()( )( )()。

6。

唐玄宗又称( ).7.唐太宗在历史上有( )()之称。

二、连线题。

1.代出自蓟北门行唐朝宋之问从军行宋朝岳飞渡汉江宋朝鲍照满江红唐朝杜甫月夜忆舍弟唐朝王昌龄2.白日依山尽八千里路云和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古来征战几人回羌笛何须怨杨柳奔流到海不复回醉卧沙场君莫笑春风不度玉门关三十功名尘与土黄河入海流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是一门以人体特技异能为中心的表演艺术。

A. 皮影B。

杂技C。

木偶2。

()是我国著名的杂技之乡。

A。

吴桥B。

潍坊C. 济南3. 唐朝诗人王昌龄被称为()的美称。

A。

诗圣B. 诗仙C。

诗家夫子4。

( )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

A。

黄河B。

长江C. 黑龙江5。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的运河。

A。

最长B。

第二长C。

第三长6。

唐太宗所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康乾盛世7。

成吉思汗名().A。

铁木真 B. 忽必烈C。

努尔哈赤8。

清朝皇帝乾隆在位( )年。

A。

60 B. 50 C。

559.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是()。

A. 唐明皇B. 康熙C。

乾隆四、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Χ”)1.相声的表演形式有单口和对口两种。

( )2。

山东快书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3。

口技也俗称“隔壁戏"。

()4.皮影戏起源于陕西地区。

( )5.木偶戏又称傀儡戏。

()6.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才称为“杂技".()7.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8.黄河全长五千多公里。

( )9。

清朝皇帝康熙,姓爱新觉罗。

苏州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期末题库》试卷

苏州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期末题库》试卷

苏州三年级下册《国学期末题库》试卷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A初夏 B初春 C 初秋 D 初冬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句诗出自以下哪首诗?()A《泊船瓜洲》 B《书湖阴先生壁》 C《惠崇春江晓景》 D 《竹石》3.“童孙未解供耕织”的下一句是()A 正是河豚欲上时B 唯有蜻蜓侠蝶飞 C也傍桑阴学种瓜4.“独怜幽草涧边生”的下一句是()A上有黄鹂深树鸣 B春潮带雨晚来急C.野渡无人舟自横 D一行白鹭上青天5.《咏风》和《蝉》的作者是()A唐杜甫B唐虞世南 C 宋韩琦6.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上一句是?( )A古木阴中系短篷B沾衣欲湿杏花雨C乡村四月闲人少D童孙未解供耕织7.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A初春B初夏C秋天D冬天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自于哪首古诗?()A《竹石》 B 《梅花》 C《咏菊》9.《清明》这首诗中的节日有什么样的习俗?()A挂香囊 B登高 C吃月饼 D扫墓10.“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作者是谁?()A 范成大 B郑燮 C苏轼11.一般称女子()为豆蔻年华。

A 十岁B 十八岁 C十三四岁 D十六岁12.“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中的“琼瑶”指的是()A 美酒B 人的姓名 C美玉 D 扬州的别称1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里的“向晚”指的是什么时候?()A 夜晚 B中午 C 午夜 D 傍晚14.“秋丛绕舍似陶家”里的“陶”指的是()A 陶行知B 宋代的陶渊明 C东晋陶渊明 D叶圣陶15.《大林寺桃花》这首诗中的大林寺在什么地方?()A 江苏扬州B 江西庐山附近 C广西桂林 D 海南。

国学试题三年级

国学试题三年级

国学试题三年级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试题1、“五经”指的是哪几部书答:《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2、“四书”指的是哪四部书答:《大学》、《中庸》、《孟子》、《论语》3、《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着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石头记》4、《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着答:司马光5、“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 左手在外B 右手在外C 双手交叉D 左手在上6、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忠耿正直 B 刚愎自用 C奸诈阴险 D卑鄙无耻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 隔岸观火B 暗度陈仓C 背水一战D 破釜沉舟8、中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与爱国有关答: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9、《清明上河图》作于什么朝代,作者是谁答:宋代张择端10、第一个测定地震的人是谁答: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11、天坛南方北圆,象征什么答:天圆地方1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答:长江13、被国人普遍认同的四大国粹指的是哪些答:京剧、国画、中医、中华武术14、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A 挂香包B 插艾蒿C 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1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C )A 扁鹊B 华佗C 孙思邈 D李时珍16、“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答:勾践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B )A 黄山B 泰山C 华山D 衡山~ 1 / 3 ~18、“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答:学生19、“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B )A 21点至23点B 23点至凌晨1点C 凌晨1点至3点D 24点20、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答:隶书2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着。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春晓》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D. 王之涣答案:C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月夜忆舍弟》D. 《月下独酌》答案:A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答案:A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苏轼答案:B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B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苏轼答案:A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苏轼答案:C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C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望岳》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枫桥夜泊》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继。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12. “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绝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

答案:两个黄鹂鸣翠柳13. “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春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朱熹。

答案:胜日寻芳泗水滨14. “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静夜思》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国学经典复习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国学经典复习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国学经典复习题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国学经典复习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国学经典复习题一、经典要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左传。

昭公八年》得黄金百,不如的季布一诺。

——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

——宋。

包拯《请录用杨弘等》经典诵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礼记。

祭义》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逸周书。

官人解》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论语。

乡党》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其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其六灈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柯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其九水渌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

西来添作锦江春。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下册期终分类复习题期终分类复习题一、会写下列词语燕子痕迹即将蔬菜联系画舫暂停喷射聚拢辩论尽职预防蜿蜒宫殿身躯火焰偶尔试验凝视治疗盘旋葱郁袭击惩罚演奏大概开辟夜幕修筑掩映空旷敬佩赞歌推测敏捷降临屯兵堤岸塌下承认笼罩拜访遮蔽悬挂堡垒雕刻燃烧饶恕屹立聘请储藏皎洁凝结斑斓喷火啄食沸腾横贯霎时恢复均匀漆黑旅行犹豫精致叮嘱缝隙奢侈脾气摄氏繁殖奥秘水藻年龄神秘探索奇迹气魄雄壮长廊耸立汛期懒惰平衡联结凋零冶炼液体理睬解释悲惨缺少纵深彼岸二、比一比,组成词俊()裁()站()逐()辩()镜()访()竖()峻()载()战()啄()辨()境()仿()坚()掏()颈()低()耸()幕()敞()怒()雕()淘()茎()抵()茸()慕()倘()努()凋()喷()驱()练()沸()访()讯()稠()愤()躯()炼()拂()防()汛()凋()三、读准下列字增(zēng)添尽(jǐn)管横槛(jiàn)看(kān)守饶恕怜悯(mǐn)绾(wǎn)裤勾(gîu)当笼罩(zhào)狂吠(fâi)堤(dī)岸同胞(bāo)鸟瞰(kàn)颓(tuí)丧模拟(nǐ)掂量踮(diǎn)脚脖颈(jǐng)咀嚼(juã)头颈(jǐng)堤(dī)岸船桨(jiǎng)供(gōng)养缝隙(xì)涟漪(yī)所向披靡(mǐ)净角(juã)情不自禁(jīn)肝脏(zàng)引吭(háng)大叫骨髓(suǐ)人影绰(chuî)绰主宰(zǎi)嫩茎(jīng)挣(zhēng)扎谴(qiǎn)责战车千乘(shâng)隧(suì)道聘请空(kîng)隙应(yìng)接不暇风号(háo)浪吼第三篇: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一:默写(礼物)、(游子吟)。

3年级国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3年级国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3年级国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性相近,习相远。

2.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______学派。

答案:儒家。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

答案: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答案:C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古籍?A. 《诗经》B. 《论语》C. 《左传》答案:A三、判断题1. 《弟子规》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主要讲述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

()答案:√2.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不大。

()答案:×四、简答题1. 请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希望遭受的事情,不要去施加给别人,强调了推己及人的道德原则。

2. 孔子提倡的“仁”是什么?答案:“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涵盖了对他人的爱、同情和尊重,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要求人们在行为上体现出对他人的关怀和善意。

五、论述题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复习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在现代社会,终身学习成为了一种必要的能力,它帮助我们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有关?A. 越王勾践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唐太宗答案:A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水调歌头》C. 《春夜喜雨》D. 《江雪》答案:B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下面自然形成小径。

D.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径。

答案:C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学习要思考,思考要学习。

B. 学习要勤奋,勤奋要学习。

C. 学习要刻苦,刻苦要学习。

D. 学习要努力,努力要学习。

答案:A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千里的路程,从脚下开始。

B. 千里的路程,从脚下开始。

C. 千里的路程,从脚下开始。

D. 千里的路程,从脚下开始。

答案:A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哪本书?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B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B. 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当自省不息。

C. 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当自勉不息。

D. 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当自励不息。

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________》。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

国学试题及答案三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诗经》中的篇章?A. 《离骚》B. 《关雎》C. 《出师表》D. 《岳阳楼记》答案:B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是谁说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子5. 下列哪部作品是《左传》中的内容?A. 《春秋》B. 《史记》C. 《资治通鉴》D. 《战国策》答案:A6.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答案:A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是谁说的?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风、雅、颂2.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思想被记录在《______》一书中。

答案:论语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观点,其中“愤”指的是______。

答案:心求通而未得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的政治理念,其中“社稷”指的是______。

答案:国家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其中“人和”指的是______。

小学经典国学常识100道题及答案

小学经典国学常识100道题及答案

小学经典国学常识100道题及答案“一”型测试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的《》。

6.“天下第一关”指()。

“二”型测试题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和史学家、散文家XXX.“二陆”指西晋文学家()和XXX。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XXX和()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和()。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XXX和()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XXX”指()时XXX的两个女儿XXX和XXX。

“三”型测试题15.“三曹”指汉魏间XXX与子()、XXX。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与子XXX、XXX。

17.“三袁”指明朝前期公安派代表作家XXX、()、XXX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XXX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XXX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XXX”的“三英”指XXX、()、XXX。

23.“三皇”通常指XXX、()、XXX。

24.“三教”指XXX、()、XXX。

25.“三纲”指父为XXX、()、XXX。

26.“三才”指天、地、()。

27.“三牲”指用于祭奠的牛、羊、()。

28.“三省”指中书省、()、XXX。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3年级国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3年级国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3年级国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性相近,习相远。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

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答案:孟子。

二、选择题1. 下列哪句诗不是杜甫的作品?A. 两个黄鹂鸣翠柳B. 春眠不觉晓C. 会当凌绝顶D. 国破山河在答案:B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老子答案:A三、判断题1. 《弟子规》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主要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对/错)答案:对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对别人做。

它强调了一种推己及人的道德原则,即在人际交往中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2. 请解释“温故而知新”的意思。

答案:“温故而知新”是指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复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发现新的意义。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古文片段,回答问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哪两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答案: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学习”和“思考”两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 “学而不思则罔”和“思而不学则殆”分别是什么意思?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意味着只学习而不思考会让人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意味着只思考而不学习会让人陷入危险。

谦宁街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试卷

谦宁街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试卷

青于蓝,胜于蓝。

谦宁街小学“国学经典”知识积累三年级测试卷
班级: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一、古诗填空。

(40分每空1分)
1、借()酒()何处()?牧()遥指()()。

2、()()莺啼()映(),()()()郭酒旗风。

3、()()()思项羽,()肯()()()。

4、()()()塘一鉴(),()()()影()徘徊。

5、必先()其()志,()()筋骨,饿其()肤,()乏其(),()拂乱其()(),所以()心忍(),曾益其所不能。

二、把下列名言、弟子规、古诗补充完整。

(24分)
1、,路上行人欲断魂。

2、春色满园关不住,。

3、,多少楼台烟雨中。

4、问渠那得清如许,。

5、,死亦为鬼雄。

6、,飞雪
7、万壑树参天,。

8、,竹溪村路板桥斜。

9、,对以名;吾与我,。

10、花有重开日,。

11、俏也不争春,。

三、把古诗与作者连线。

(8分)
《江南春》叶绍翁
《夏日绝句》杜牧
《游园不值》贺知章
《咏柳》李清照
四、默写古诗(28分)
春日
朝作者:
,。

,。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刻舟求剑B. 画龙点睛C. 温故知新D. 锲而不舍答案:C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周南B. 召南C. 卫风D. 郑风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性相近,习相远。

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答案:李白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体现了______思想。

答案:仁爱9.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张若虚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______卦。

答案: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当父母呼唤我们时,我们应该立刻回应,不要拖延,以示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12. 请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它强调了诚实和谦逊的学习态度。

四、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13. 阅读以下《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这句话中“罔”和“殆”分别是什么意思?答案:罔指的是迷惑而无所得,殆指的是危险。

(2)孔子通过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孔子想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思考,思考也需要学习,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

2、,碧海青天夜夜心。

3、家家乞巧望秋月,。

4、初唐四杰是指、、、。

5、唐宋八大家是、、、
、、、。

6、四书是指、、、
7、五经是指、、、、
8、山外青山楼外楼,。

9、问君能有几多愁,。

10、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是()
A、粟、豆、麻、麦、面
B、米、豆、麻、麦、面
C、粟、豆、麻、麦、稻
D、粟、豆、麻、麦、谷
2、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
A、梅、兰、竹、松
B、梅、兰、松、菊
C、梅、菊、兰、竹
D、梅、兰、竹、菊
3、下面不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的是()
A、西安
B、南京
C、天津
D、洛阳
4、下面不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作品是()
A、《家》
B、《雷雨》
C、《春》
D、《秋》
5、下列哪一首诗歌的作者是杜甫?()
A、《登岳阳楼》
B、《春望》
C、《江边柳》
D、《忆江柳》
三、连一连(40分)
(一)
青山横北郭乾坤日夜浮
若为丝不断恨别鸟惊心
本是同根生白水绕东城
感时花溅泪留取系郎船
吴楚东南坼相煎何太急
(二)
曾栽杨柳江南岸阑干楼阁帘栊
西塞山前白鹭飞有高柳鸣蝉相和
请君暂上凌烟阁一别江南两度春
乳燕雏莺弄语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山暖日和风若个书生万户候【素材清单】
《老人与海》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桑地亚哥,在职业自豪感的支持下,他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连续6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所获,第6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地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

小说节选正是通过桑地亚哥智斗鲨鱼、勇斗鲨鱼、百折百挠斗鲨鱼的过程,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歌颂了桑地亚哥英勇顽强的精神,表达了人要顽强斗争夺取胜利,并勇敢地面对失败的态度。

告诉人们:人虽然可以暂时战败,但人的精神是永远也打不垮的。

【写作素材】
1、桑地亚哥,一个弱小孤独的老人,面对浩瀚无限的大海和凶猛无比的巨大的鲨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旗帜,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与汹涌的波涛,无语,只是挺着胸膛,以撼人的气魄迎着猎猎作响的海风!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强而有力的音符从桑地亚哥的嘴里,不是从他的心里涌出。

老人弱小的,但是他的坚强的性格是伟大的。

老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苦难时的乐观向上和永不服输的人生态度永远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2、《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描写了一位老年古巴渔民,在离岸很远海流中孤身与星鲨搏斗的故事。

《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对于他们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大战后的勇士。

为了制服那条庞大的马林鱼,他已经费了自己近乎所有的力气。

而今,他带着自己捕获的大鱼航行回家,他希望运气的眷顾,可那些不断袭来的鲨鱼却让这个老人在疲累中一次又一次地奋力作战。

他什么也顾不得了,他只是想保住他的鱼,哪怕剩下的再少。

3、海明威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曾身中两百多块碎弹片,狂热于拳击、斗牛,在非洲的丛林里追猎雄狮,一生中曾三次读到自己的讣告却又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终凭《老人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