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梳理
初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初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学习从来无捷径。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数据的分析1、平均数①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②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叫做加权平均数。
2、中位数与众数①中位数: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④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他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⑤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⑥各个数据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4、数据的离散程度①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人们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
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②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刻画。
③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④其中是x1,x2.....xn平均数,s2是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⑤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分组分解法我们看多项式am+an+bm+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an)和(bm+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原式=(am+an)+(bm+bn)=a(m+n)+b(m+n)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am+an)+(bm+bn)=a(m+n)+b(m+n)=(m+n)×(a+b).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总结归类,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知识点讲解,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版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北师版数学是一门需要循序渐进掌握的学科,而数学知识点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八年级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好这个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对于高中数学及以后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初中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有理数有理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八年级主要学习有理数四则运算、有理数大小比较、有理数绝对值等。
其中,有理数大小比较是理解有理数的正负和大小的关键,掌握这个知识点对于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高中中学分数解析式等知识点十分重要。
二、代数式与方程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的式子,方程则是含有等号的代数式。
在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解代数式方程的基本方法以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点。
掌握好代数式和方程的基础知识,对于高中的代数运算和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高考数学复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几何几何是与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有关的数学知识领域。
在八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相似及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等知识点。
其中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掌握高中三角函数和向量概念的基础,相似及全等三角形则是理解初中和高中的几何概念的关键。
四、函数函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高中数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高中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数理统计、概率论、数理逻辑等知识。
在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频数、频率、百分数、样本和总体、事件与样本空间、基本事件、复合事件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数学概率和统计知识的基石,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数学学习和高考数学都是极其重要的。
八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涉及到代数、几何、函数和概率等多个领域,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勾股定理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 + b^2 = c^2\)。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 + b^2 = 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二章实数1.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 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 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sqrt{a}\)。
4. 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2.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 点的坐标: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4.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一、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内容。
-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为c,那么a^2+b^2=c^2。
2. 勾股定理的证明。
- 常见的证明方法有赵爽弦图证法等。
通过图形的拼接、面积的计算来证明等式成立。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 勾股数。
- 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如3、4、5;5、12、13等。
二、实数。
1. 无理数的概念。
-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例如√(2)、π等。
2. 实数的分类。
-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 实数的运算。
- 实数的运算顺序与有理数运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 在进行实数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适用。
例如加法交换律a + b=b + a,乘法分配律a(b + c)=ab+ac等。
4. 平方根与立方根。
- 平方根:如果x^2=a(a≥slant0),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记作x=±√(a),其中√(a)是a的算术平方根。
- 立方根: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x = sqrt[3]{a}。
三、位置与坐标。
1. 确定位置的方法。
-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例如用有序数对(x,y)来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 由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
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两轴交点O称为原点。
- 坐标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个象限,右上部分为第一象限(x>0,y>0),左上部分为第二象限(x<0,y>0),左下部分为第三象限(x<0,y<0),右下部分为第四象限(x>0,y<0)。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各册章节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各册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册:《初二上册》1.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2.平面图形的表示:点、线、线段、射线、角度、平行线、垂直线、相交线等基本概念。
3.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定义、运算法则。
4.初中平面几何基本定理:垂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
5.多边形:多边形的定义、正多边形、变位积分、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
6.梅涅劳斯定理:梅涅劳斯定理的概念、定理的应用。
第二册:《初二下册》1.线性方程:线性方程的定义、解线性方程的常用方法。
2.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初步认识: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3.平行线与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角对、相交线之间的角对等。
4.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与应用。
5.海伦公式:海伦公式的概念、海伦公式的应用。
第三册:《初三上册》1.集合: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表示等。
2.图形的相似:图形相似的概念、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3.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角与边的关系、角边关系等。
4.空间几何基本概念:欧几里得空间几何学的基本概念、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等。
5.高中数学预修知识:比例与相似、复数等。
第四册:《初三下册》1.数系的扩充: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实数的分类等。
2.几何体的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几何体的体积等。
3.空间几何基本定理:角的平分线、角的辅助线等。
4.三角恒等式:三角函数的反函数、三角函数的周期等。
第五册:《九年级上册》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线性规律等。
2.向量几何:向量的定义、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平行和垂直等。
3.数的四则运算: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四则运算等。
4.二次方程与不等式:二次方程的定义、解二次方程的方法等。
5.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名字、面积的计算公式等。
第六册:《九年级下册》1.指数与对数:指数、对数和底数的概念、指数与对数的性质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数与代数
1.基本数与分数:包括整数、真分数、带分数、换算等。
2.小数:包括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的运算等。
3.比例与比例计算: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等。
4.百分数与百分数计算:包括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
与小数的关系等。
二、空间与图形
1.二维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名称、特征和性质,如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矩形、菱形等。
2.空间几何体:包括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正
方体等的特征和性质。
3.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的关系:包括二维图形在立体图形表面的展开、平行投影、立体图形的视图等。
三、函数与方程
1.一次函数与线性方程:包括直线的斜率与截距、斜率的表示和计算、线性方程的解法等。
2.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包括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坐标、二次方程
的解法等。
3.图像与方程:包括函数图象与方程的关系、通过题目给出的条件建
立方程等。
四、统计与概率
1.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的概念、算法、利用平均数解题等。
2.统计图表:包括频数分布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的解读和绘制。
3.概率:包括事件的概念、概率的计算与统计、独立事件和互不独立事件等。
以上只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的一部分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但由于篇幅限制,无法涵盖所有的数学知识点,请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学习。
八年级北师大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北师大数学知识点北师大数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机构,其数学教学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学习北师大数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必学的北师大数学知识点。
一、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对学习后续数学知识非常有帮助。
代数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运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化简和变形,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数式。
二、一次函数及其图象一次函数是八年级北师大数学知识点之一。
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表达式形式,理解其图象的特点和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一次函数的斜率、截距以及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基本属性,通过探索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巩固和深化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三、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平面图形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掌握其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对于理解和应用几何知识非常重要。
八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以及圆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包括周长、面积、边长、对角线、内外接圆等计算问题,同时,在学习中也需要着重考虑对问题的建模和解决。
四、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数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八年级数学中数列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我们需要学习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关注数列的增长趋势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应用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三角函数的学习则是从八年级开始。
八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由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组成的基本函数,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对称轴及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注重对三角函数的严谨证明,巩固和深化对三角函数的掌握,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统计图、频数分布及统计量统计学是现代数学中的重要分支,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在八年级数学中也有所涉及。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课程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数
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初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1. 数与式:初二数学首先深入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数、负数
和零。
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以及如何进行有理
数的大小比较。
此外,还涉及了代数式的概念,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以及它们的加减运算。
2.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二数学的重要内容。
学生学习了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同时,还学习
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如何根据不等式求解集。
3. 函数:函数的概念在初二数学中被引入,学生需要理解函数的基本
概念,如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此外,还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像
和性质,包括斜率和截距的意义。
4. 几何图形:初二数学中的几何部分包括了对线段、角、三角形等基
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如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等,并学习了如何进行几何证明。
5.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初二数学的另一重要领域。
学生学习了
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包括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同时,还学习了概
率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等。
6. 综合应用:初二数学课程还强调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来提高运用数学
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初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的定义与性质:有理数是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的数,包括整数、分数、正数、负数。
2.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有理数的比较:通过比较绝对值的大小,确定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4.有理数的绝对值: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其与0之间的距离。
5.有理数的表示: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乘法公式、乘除法法则。
6.分数与整数、小数的关系:分数可以化简为整数或小数,整数可以化为分数或小数,小数可以化为分数。
第二章代数式1.代数式的定义:一个由数及代数符号组成的式子。
2.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代数式的展开:将代数式从因式形式展开为展开式。
4.求代数式的值:给定代数式中的字母数值,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具体值。
5.变量的代数计算:将一个代数式的一些变量用另一个变量表示出来。
6.代数式间的运算:如同代数式只是一个数一样,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第三章图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边与斜边的关系,勾股定理的应用。
2.这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关系。
4.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5.圆的性质:圆的半径、直径、弦、弧、弧度、周长、面积的概念,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
6.圆的应用:构造与判断等分线、切线和相切圆。
第四章数据的处理1.平均数:算术平均值的定义及计算,调查数据中个体之间的关系。
2.中位数:确定数据集中的中位数,中位数对数据变化的稳定性。
3.极差和五数概括:观察数据集的极差和五数概括。
4.数据的表示法: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构建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5.单位换算:长度、质量、容量以及时间的换算。
6.折线图的绘制:折线图的构建步骤。
第五章线性方程1.方程与解:方程的定义,解方程的原则。
2.带有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带有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的实际问题:解与年龄、长宽、长度之间关系的方程。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各册章节完整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标题第一章丰富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四章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第七种可能性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各章标题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四章概率第五章三角形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各章标题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八章数据的代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各章标题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分解因式第三章分式第四章相似图形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六章证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各章标题第一章证明(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证明(三)第四章视图与投影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第六章频率与概率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各章标题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圆第四章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第一章丰富图形世界1、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2、常见几何体的分类:球体、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3、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应注意: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相等。
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表面全部展开是两个和一个;圆锥的表面全部展开图是一个和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是一个和两个小正方形,;长方形的展开图是一个大和两个。
5、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1)长方体、正方形的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
(2)圆柱的截面是:、圆(3)圆锥的截面是:三角形、。
(4)球的截面是:6、我们经常把从看到的图形叫做主视图,从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7、常见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圆柱球主视图正方形长方形俯视图长方形圆圆左视图长方形正方形8、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222c b a =+(由直角三角形得到边的关系)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条件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6,8,10);(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第二章 实数※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 ≥0时,a 才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根等于a ,即x 2=a ,那么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0(0,0>≥=≥≥=⨯b a b a b a b a ab b a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彼此相等。
(例:如图所示,点D、E、F分别为点A、B、C的对应点,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数学知识点初二北师大版(实用10篇)
数学知识点初二北师大版(实用10篇)数学知识点初二北师大版第1篇相似、全等三角形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5、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6、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7、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8、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0、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1、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2、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3、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4、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篇四:等腰、直角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4、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6、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7、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8、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数学知识点初二北师大版第2篇第一章分式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表达式与简单方程式1.代数表达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3.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及应用4.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常用方法5.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式与方程式解法的应用6.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应用和拓展二、数与式1.实数与有理数2.无理数3.幅数与科学计数法4.根与幂5.相反数与绝对值6.指数与对数三、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与解法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常用方法3.实际问题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法的应用4.一次不等式组与解法5.二元不等式组与解法四、比例与类比1.比与比例的概念2.比例的变化、比例等式及其应用3.列比例方程与解法4.各种图形的成比例与相似5.平行线分线段五、多角形1.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2.角的度量与作图3.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4.三角形的分类与判定5.三角形的面积6.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性质与面积六、三角形的相似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2.三角形的相似及其判定3.三角形的相似定理与应用4.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点与黄金三角5.分数比例与比例的复调和七、平移与轴对称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3.平移与轴对称的关系及应用4.以点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八、投影与视图1.平面的投影与剖视图2.空间的投影与展开图3.空间的视图及应用九、统计常用图形1.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应用2.饼形统计图的绘制和应用3.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应用4.瞬时图和比率图的绘制和应用5.统计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十、集合与cd-ua映射1.集合的概念和运算2.集合的关系与运算律3.点的坐标与集合的关系4. cd-ua映射与映射公式5.映射特例与应用。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分式一.概念:假如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二.根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三计算法则: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四.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a≠0)这就是说,a^-n(a≠0)是a^n的倒数。
五.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假如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一.概念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inverseproportionalfunction)。
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hyperbola)。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其次、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一.概念勾股定理:假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勾股定理逆定理:假如三角形三边长a,b,c满意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命题: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theorem)。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假如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第十九章四边形一.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
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2024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2024第一章有理数1.定义及性质•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的比较•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2.分数、整数与有理数的关系•分数的定义及性质•整数的定义及性质•有理数、分数、整数的关系3.有理数的应用•简单利息、复利、负利率•率、比例、百分数、利润率、增长率•实际问题的有理数表示及运算第二章线性方程组1.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线性方程组的定义•方程组的消元法、代入法、加减法和矩阵法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实际问题的线性方程组表示及解法第三章平面图形的认识1.点、直线、射线、线段、平面和角•基本概念和性质2.角的度量•角度的定义、度量方法•角度量数的转化3.平面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及性质•二维平面上点的坐标表示及关系第四章相似与全等1.相似的概念•相似的定义及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相似三角形的比例性质2.全等的概念•全等的定义及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3.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中线定理、高线定理、角平分线定理和垂线定理第五章平移和旋转1.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性质、平移的坐标变化2.旋转的概念及性质•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旋转的坐标变化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直线的概念及性质•直线的斜率及其性质•直线方程的表达式和求解方法2.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角的概念•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角的概念、角的分类及其性质第七章数据的统计与处理1.统计图表的应用•直方图及其应用•饼图及其应用2.数据的平均数和离散程度•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极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概率初步•概率的概念及性质•样本空间及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以上为初二数学北师大版的知识点概述,涵盖了有理数、线性方程组、平面图形、相似与全等、平移和旋转、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北师大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初二是初中的过渡期,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最重要时期。
想提高数学成绩,就不能马虎,要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理解明白和熟练运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二数学知识归纳一、全等三角形1、全等符号:"≌"。
如图,不是为:△ABC≌△A′B′C′。
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C′。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SAS,"边角边");(2)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ASA,"角边角")(3)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AAS,"角角边")(4)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即SSS,"边边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都相等。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即HL,"斜边直角边")二、角平分线1、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定理:(1)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射线叫做角平分线;(2)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性质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判定定理:(1)经过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222c b a =+(由直角三角形得到边的关系)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条件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6,8,10);(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第二章 实数※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a ≥0时,a 才有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根等于a ,即x 2=a ,那么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0(0,0>≥=≥≥=⨯b a b a b a b a ab b a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彼此相等。
(例:如图所示,点D、E、F分别为点A、B、C的对应点,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第四章四平边形性质探索※平行四边的定义:两线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菱形的判别方法: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矩形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常用的判定: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多边形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开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铅垂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两数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点的坐标:在平面内一点P,过P向x轴、y轴分别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P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则有序实数对(a、b)叫做P点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根据点的坐标,找出这个点(如图4所示),方法是由P(a、b),在x轴上找到坐标为a的点A,过A作x轴的垂线,再在y轴上找到坐标为b的点B,过B作y轴的垂线,两垂线的交点即为所找的P点。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坐标系的要求是尽量使计算方便,一般地没有明确的方法,但有以下几条常用的方法:①以某已知点为原点,使它坐标为(0,0);②以图形中某线段所在直线为x 轴(或y 轴);③以已知线段中点为原点;④以两直线交点为原点;⑤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以对称轴为y 轴等。
※图形“纵横向伸缩”的变化规律:A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 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来的图形在横向:①当n>1时,伸长为原来的n 倍;②当0<n<1时,压缩为原来的n 倍。
B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n 倍时,所得的图形比原来的图形在纵向:①当n>1时, 伸长为原来的n 倍;②当0<n<1时,压缩为原来的n 倍。
※图形“纵横向位置”的变化规律:A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分别加上a ,所得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而位置向右(a>0)或向左(a<0)平移了|a|个单位。
B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分别加上b ,所得的图形形状、大小不变,而位置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了|b|个单位。
※图形“倒转与对称”的变化规律:A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关于x 轴对称。
B 、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关于y 轴对称。
※图形“扩大与缩小”的变化规律:将图形上各个点的纵、横坐标分别变原来的n 倍(n>0),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①当n>1时,对应线段大小扩大到原来的n 倍;②当0<n<1时,对应线段大小缩小到原来的n 倍。
第六章 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
特别地,当b=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32100.0k ⎪⎩⎪⎨⎧<=><b b b※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在一次函数y=kx+b 中: 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321000.0k ⎪⎩⎪⎨⎧<=>>b b b※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①代入消元法; ②加减消元法(无论是代入消元法还是加减消元法,其目的都是将“二元一次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所谓之“消元”)※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①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只要设问题为x 或y ;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②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
※处理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概括为: 解答检验求解组方程抽象分析问题→→)(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nx x x ,,21的权分加为n w w w ,,21,则称nnn w w w w x w x w x ++++++ 212211为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如:对某同学的数学、语文、科学三科的考查,成绩分别为72,50,88,而三项成绩的“权”分别为4、3、1,则加权平均数为:134188350472++⨯+⨯+⨯)※一般地,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次数的考察,中位数首先要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而且要注意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间的那个数据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居于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中位数,特别要注意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是唯一的,但众数则不一定是唯一的。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知识点汇总(下册)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不等关系※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 要区别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 a-c>b-c.(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bc a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cbc a <※2. 比较大小:(a 、b 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一般地:如果a>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即: a>b <===> a-b>0 a=b <===> a-b=0 a<b <===> a-b<0(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不等号的改变问题) ※4. 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情形为ax>b(或ax<b)①当a>0时,解为abx >;②当a=0时,且b<0,则x 取一切实数; 当a=0时,且b ≥0,则无解;③当a<0时, 解为abx <;¤5. 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 ①审: 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②设: 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③列: 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④解: 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 ⑤答: 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六.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定义: 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第二章 分解因式一. 分解因式※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 提公共因式法※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如: )(c b a ac ab +=+※2. 概念内涵:(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即: )(c b a m mc mb ma -+=-+※3. 易错点点评:(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三. 运用公式法※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2. 主要公式:(1)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2)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 b ab a +=++222)(2b a b ab a -=+-¤3. 易错点点评: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222244y x y x y x -+=-就没有分解到底.※4. 运用公式法:(1)平方差公式: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③二项是异号. (2)完全平方公式:①应是三项式;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5. 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四. 分组分解法:※1. 分组分解法: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如: ))(()()(n m b a n m b n m a bn bm an am ++=+++=+++※2. 概念内涵:分组分解法的关键是如何分组,要尝试通过分组后是否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可继续分解,分组后是否可利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 ※3. 注意: 分组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五. 十字相乘法:※1.对于二次三项式c bx ax ++2,将a 和c 分别分解成两个因数的乘积,21a a a ⋅= , 21c c c ⋅=, 且满足1221c a c a b +=,往往写成c 2a 2c 1a 1的形式,将二次三项式进行分解.如: ))((22112c x a c x a c bx ax ++=++※2. 二次三项式q px x ++2的分解:))((2b x a x q px x ++=++ab q ba p =+=※3. 规律内涵:(1)理解:把q px x ++2分解因式时,如果常数项q 是正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同号因数,它们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p 的符号相同.(2)如果常数项q 是负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异号因数,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因数与一次项系数p 的符号相同,对于分解的两个因数,还要看它们的和是不是等于一次项系数p. ※4. 易错点点评:ba 11(1)十字相乘法在对系数分解时易出错;(2)分解的结果与原式不等,这时通常采用多项式乘法还原后检验分解的是否正确.第三章 分式一. 分式※1. 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整式A 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如果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BA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2.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有: ⎩⎨⎧分式整式有理式※3. 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0(,≠÷÷=⨯⨯=M MB M A B A M B M A B A※4. 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 二. 分式的乘除法※1. 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 BD AC D C B A =⋅, CB D ACD B A D C B A ⋅⋅=⋅=÷※2. 分式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即: )(为正整数n B A B A nn n=⎪⎭⎫⎝⎛逆向运用nn n B A B A ⎪⎭⎫ ⎝⎛=,当n 为整数时,仍然有n n nB A B A =⎪⎭⎫⎝⎛成立.※3.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三. 分式的加减法※1. 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 分式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CBA CBC A ±=±(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BDBCAD BD BC BD AD D C B A ±=±=±※3. 概念内涵: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四. 分式方程鹏翔教图1B C A DA※1.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②解这个整式方程;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2.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审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③根据题意找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④解方程,并验根; ⑤写出答案.第四章 相似图形一. 线段的比※1.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 ,或写成nmB A =.※2. 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dcb a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 注意点: ①a:b=k,说明a 是b 的k 倍; ②由于线段 a 、b 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k 是正数; ③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出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④除了a=b 之外,a:b ≠b:a, b a与ab 互为倒数;⑤比例的基本性质:若d c b a =, 则ad=bc; 若ad=bc, 则dcb a = 二. 黄金分割※1. 如图1,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如果ACBCAB A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1:618.0215:≈-=AB AC※2.黄金分割点是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四. 相似多边形¤1. 一般地,形状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五. 相似三角形※1. 在相似多边形中,最为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2.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3.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的特例,这时相似比等于1. 注意:证两个相似三角形,与证两个全等三角形一样,应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5.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6.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图2, l 1 // l 2 // l 3,则EFBC DE AB . ※3.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八. 相似的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2. 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3. 位似变换:①变换后的图形,不仅与原图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并且对应点到这一交点的距离成比例.像这种特殊的相似变换叫做位似变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②一个图形经过位似变换后得到另一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就叫做位似形.③利用位似的方法,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一.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1.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2.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二. 数据的收集※1. 抽样调查的特点: 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优点.但不如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它得到的只是估计值.而估计值是否接近实际情况还取决于样本选得是否有代表性.第六章 证明(一)二. 定义与命题※1. 一般地,能明确指出概念含义或特征的句子,称为定义.定义必须是严密的.一般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术语,例如“一些”、“大概”、“差不多”等不能在定义中出现.※2. 可以判断它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3. 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4. 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5. 根据题设、定义以及公理、定理等,经过逻辑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 为什么它们平行※1. 平行判定公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由此得到平行的判定定理)※2. 平行判定定理: 同旁内互补,两直线平行.※3. 平行判定定理: 同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四.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1.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 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五. 三角形和定理的证明※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 一个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个直角¤3. 一个三角形中至多只有一个钝角¤4.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六.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注:※表示重点部分;¤表示了解部分;◎表示仅供参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