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
商业建筑设计总平面布局

商业建筑设计总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在商场区域,可以设立品牌店、专卖店、购物广场等;在超市区域,可以设置购物车道、收银台、货架等;在餐饮区域,可以设置餐厅、酒吧等;在娱乐区域,可以设置电影院、游戏场所等。
二、流线布局
人流的布局应尽量保持顺畅和高效,避免拥堵和压力。
可以通过设置主通道、次通道、缓冲区等来引导人流。
货物流的布局应考虑货物的运输和储存,避免交叉和堆积。
可以通过设置货运通道、货梯、货架等来优化货物流线。
三、商业氛围
商业氛围的营造需要满足目标人群的需求,例如年轻人更喜欢时尚、激情的氛围,家庭人群更喜欢温馨、舒适的氛围。
四、可持续性
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可以提供高效的供水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降低能源消耗。
并且,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收集和利用雨水、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的浪费。
五、人群密度
此外,商业建筑设计中也需要考虑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过设置
手扶梯、电梯、消防通道等设施来提高人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总之,商业建筑设计总平面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功能分区、流线布局、
商业氛围、可持续性以及人群密度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合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商业建筑。
《总平面布置》课件

ONE
KEEP VIEW
《总平面布置》ppt课 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总平面布置概述 • 总平面布置的影响因素 • 总平面布置的技术方法 • 总平面布置的实践应用 • 总平面布置的案例分析
PART 01
总平面布置概述
总平面布置的定义
总结词
总平面布设施、道路、绿化 等各个方面的平面布置。
功能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建筑项目的功能需求, 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域,使生产、生活等活动有序进行;经 济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安全性原则要求总平面布置应保证人员 和设备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可持续性原则要求 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 发展。
PART 02
总平面布置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地貌
地形的起伏、宽窄、坡 度等对建筑物的布局和
朝向有影响。
气候条件
气温、降水、风向等影 响建筑物的朝向、间距
和通风。
水文条件
河流、湖泊、水库等影 响土地利用和建筑物布
局。
地质条件
土壤承载力、地下水位 等影响基础设计和建筑
选址。
建设条件因素
01
02
总平面布置的流程
总结词
总平面布置的流程一般包括确定设计目标、收集资料 、初步方案设计、方案评估与优化、施工图设计等步 骤。
详细描述
在总平面布置的流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包括 项目的功能需求、规模、投资预算等方面;然后收集相 关资料,包括地形图、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等;接着 进行初步方案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资料进行构思和设 计;方案评估与优化是对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安 全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修 改和完善;最后进行施工图设计,将最终方案转化为具 体的施工图纸,用于指导施工。
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

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座综合性商业建筑,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项目共分为地上6层,地下2层。
主要包括商业综合体、写字楼、酒店和停车场等功能。
二、设计理念本项目的设计理念为打造一个现代化、功能完善、宜居宜商的商业综合体。
通过高效的空间规划和科学的建筑设计,为商业运营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效益。
同时,注重人性化设计,给用户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使用体验。
在建筑外观设计上,追求简洁大气、独特醒目的形象,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
三、总体规划1. 建筑布局建筑总平面采取中庭式布局,以保证整个建筑块尽可能获得最大日光照射。
将商业综合体设置在前部,写字楼和酒店设于中后部,地下室作为停车场和服务区。
各个功能区域之间设置合理的连廊和通道,方便人员流动。
2. 绿化设计在建筑设施的周边及内部庭院,设计绿化带,种植高大乔木和各类草本植物,形成绿色隔离和视觉休闲空间。
同时引入园林景观和景观雕塑,美化环境,提升整体景观价值。
3. 公共空间设计在地面层设有大型公共广场,提供观光休闲活动场所。
并设计室外休息座椅、小品景观等设施,满足人们在室外休闲场所的需求。
此外,针对不同功能区域的公共空间,设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如公共洗手间、儿童活动区等。
四、商业综合体设计1. 商业区域布局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大,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如购物中心、美食街、娱乐区、休闲区等。
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合理的连通通道,方便顾客流动。
2. 商业综合体外观考虑到商业综合体是该项目的核心功能,因此其外观设计十分重要。
采用玻璃幕墙设计,提升整体光感和透明感。
同时,在幕墙上设置大型广告牌、灯光装饰等,吸引顾客的目光。
3. 商业综合体室内设计商业综合体室内设计注重空间分隔、装饰风格和灯光照明等。
商品摆放和座椅摆放布局合理,符合实际经营需求;内部装饰风格简约大气,舒适环保。
五、写字楼设计1. 办公区域布局写字楼布局以开放式办公为主导,采用多样化、灵活化的布局形式。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商店建筑设计尺度第一章总那么第1.0.5条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尺度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 (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分颁布的有关设计尺度、尺度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选址和安插第2.1.1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域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该小于70m。
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效劳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然距离应符合防火尺度的有关规定。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2.1.5条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本地规划部分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2.1.6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泊车场地时,按本地规划部分要求,应在基地内设泊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泊车库。
第二节步行商业街第2.2.1条步行商业街内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交通部分的有关规定。
第2.2.2条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需具备邻近道路能承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第2.2.3条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按照不同情况,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2.4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2.2.5条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尺度的规定,并采用安然的采光材料。
办公楼设计总图布局建筑

(办公>商场>公寓>酒店)
c. 以酒店为核心功能
(酒店>公寓>办公>商场)
d. 以商业为核心功能
(商业>酒店>公寓>办公)
c案例:上海商城
d案例:深圳华润中心
设计流程→ 总平面布局→体量研究→ 标准楼层→ 电梯系统→ 公共区域→ 地下停车→ 外墙系统→ 空调系统→ 室内装修→ 成本对标
02 总平面布局
四川中银大厦(成都) 136m 38F 1500㎡
联通大厦(深圳)
99m
24F 1600㎡
环球金融中心(北京) 100m 24F 1400㎡ 设计流程→ 总平面布局→ 体量研究→ 标1准0楼0层m→及电以梯系下统→ 公共区域→ 地下停车→ 外墙系统→ 空调系统→ 室内装修→ 成本对标
紫竹国际大厦(上海) 100m 22F 1400㎡
03 体量研究
3.2 高层办公楼平面
标准层面积: • 1500㎡ • 2000㎡
15/34
平面限定表 (层高均以4m计算)
标准层面 积
总建筑面积 5万㎡
总建筑面积 8万㎡
总建筑面积 10万㎡
1500㎡
层数:33层 高度:132m
层数:53层 高度:208m
2000㎡
层数:25层 高度:100m
层数:40层 高度:160m
景观价值: 景观价值体现
展示价值: 商业主要展示面
功能组织:先商业后办公
城市主干道
视野
设计流程→ 总平面布局→体量研究→ 标准楼层→ 电梯系统→ 公共区域→ 地下停车→ 外墙系统→ 空调系统→ 室内装修→ 成本对标
城市交通 商业入口 办公入口 文化中心入口 酒店入口
02 总平面布局
2.2 外部流线组织
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总平面设计是指按照特定要求和功能,将建筑内外各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合理布局的过程。
它是建筑设计的起点,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筑总平面设计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首先,建筑总平面设计对于提升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非常关键。
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划分,可以确保各个区域在面积和容量上得到充分利用。
比如,在住宅设计中,合理的分隔可以提供私密的生活空间,同时窗户的位置设计也能够带来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在商业建筑中,总平面设计要考虑到商品陈列与顾客流线的合理搭配,以便实现最佳的销售效果。
其次,建筑总平面设计要充分考虑设计要素的协调与统一。
设计要素包括建筑的体量、高度、用材、色彩等等。
这些要素应该在总平面设计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和谐感。
一个好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符合功能和美学要求,还要尽可能地融入周围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此外,设计要素的协调还可以增强建筑的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城市的地标,吸引人们的关注和赞赏。
另外,建筑总平面设计还要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当今社会,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个好的总平面设计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外墙、屋顶和窗户等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能源的需求。
另外,建筑总平面设计还要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垃圾处理等问题。
只有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做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建筑总平面设计还要考虑到人性化的需求。
一个好的总平面设计应该能够提供舒适的使用环境,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人们进入建筑后的流线,如何便捷地到达各个区域;还要考虑到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平衡,提供适宜的交流和休憩空间。
建筑总平面设计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如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提供无障碍和安全的使用环境。
综上所述,建筑总平面设计不仅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也是整个建筑的基础。
大型繁华商贸城建筑设计CAD参考图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1 、总平面的设计要求购物中心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及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
购物中心设计中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泊接站点,如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等。
应充分考虑泊接站站面的长、宽等功能需求。
有轨道交通时,考虑与轨道交通的连接可能1.2.1 自方案深化阶段开始,在总图及购物中心首层平面图中应体现出泊接站点,一般设两处港湾式停车站点应将泊接站点设计纳入景观标识系统设计规划设计部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项目公司与政府协调沟通的结果,将泊接站点在图中落实到位大、中型以上城市商业广场,原则上不设大型地面停车场北京、上海的项目,建筑密度不宜大于5 5 % 购物中心沿主要道路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若必须设,不可垂直道路,在退线宽裕情况下可顺着红线边缘设。
并且不能在商铺前横向设车道出入口。
人防设计:人防设计应优先考虑异地建设,人防区域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持2 、购物中心的设计要求购物中心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不要太多,同一业态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5 0 米。
首层商业入口的门做平开门,不做转门或自动门(北方寒冷地区另议)。
购物中心商铺原则上不对外开门。
购物中心首层内装设计时应考虑尽可能多的橱窗等商业展示面。
购物中心的疏散楼梯原则上应垂直外墙布置,少占用沿街面,以达到同样效果。
?3、室内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求(以下简称“室内步行街”)室内步行街的中庭必须设在转折部位。
若有两个及以上中庭时要分主次,一大一小,中庭形状要有所不同。
主中庭开洞面积大于600 平方米,次中庭开洞面积30 0~40 0 平方米左右。
两中庭间距离宜大于100 米。
严寒及寒冷地区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出入口必须设双层门廊,并且设风幕,不得设门帘。
若为三层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宜全部做餐饮,重点布置具有当地餐饮美食文化特色的餐饮业态。
重油烟餐饮业态尽可能放置在三层,以减少其对一、二层的影响油烟尽可能高空排放三层室内步行街使用率(租赁面积与步行街总建筑面积之比)应达到50%。
建筑施工图-总平面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筑施工图-总平面
目 录
• 总平面图概述 • 总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 总平面图的解读 • 总平面图的应用 • 总平面图的案例分析
01
总平面图概述
总平面图的定义
总结词
总平面图是表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等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是建筑 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总平面图通过投影的方式,将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等元素在水平面上 的投影进行绘制,用于表示这些元素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和尺寸。它是建筑施 工图中的基础图纸,为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解读总平面图的方法
熟悉图例符号
了解总平面图中使用的图例符 号,包括建筑物、道路、绿化
、设施等符号的含义。
掌握比例尺
了解总平面图的比例尺,有助 于正确理解图中的尺寸和实际 尺寸的对应关系。
分析空间关系
分析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如间距、朝向、高程等,有助 于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和功能 分区。
结合其他图纸
绘制道路和绿化
根据设计要求,绘制 道路和绿化,包括人 行道、车行道、绿化 带等。
标注文字和尺寸
标注必要的文字说明 和尺寸标注,包括建 筑名称、用途、楼层 高度等。
建筑施工图-总平面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提 炼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是您思 想的提炼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是您 思想的提炼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是 您思想的提炼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是 您思想的提炼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此处添 加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单击此处
总平面设计规范配图解

绿化指标
根据规划要求确定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等指标,确保 达到生态和景观要求。
绿化养护
制定绿化养护方案,保持 绿化成果,提高绿化质量。
景观规范
景观特色
景观设计应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 内涵,创造独特的景观形象。
景观要素
合理运用景观要素,如山石、水 体、植物、雕塑等,提升景观品
质。
景观视线
考虑景观视线的设计,使景观具 有较好的可视性和视觉效果。
总平面设计规范配图 解
目录
• 总平面设计概述 • 总平面设计规范 • 总平面设计图解 • 总平面设计案例分析
01 总平面设计概述
总平面设计的定义
总平面设计是指对一个建设项目内的所有构成要素,在满足物质技术、经济和环 境等有关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规划,用以确定建设用地的最佳设计 方案。
美学性原则
总平面设计应注重美学要求,创造优美的环 境景观,提升建设项目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D
总平面设计规范
02
建筑规范
01
建筑布局
建筑应合理布局,满足功能需求,同时考虑采光、通风 和视野等因素。
02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
03
建筑间距
建筑间距应满足消防、采光、通风等要求,确保安全和 舒适。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A
功能性原则
总平面设计应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 合理安排各类功能区,确保各功能区之间的协 调与配合。
可持续性原则
总平面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合理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确保建设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B
C
经济性原则
总平面设计应考虑建设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 本,力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经济效 益的最大化。
《建筑总平面设计》课件

建筑物的间距与密度
总结词
建筑物的间距与密度是影响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因素,它们关系到建筑物的采光、通风、安全和城市景观。
详细描述
合理的建筑物间距可以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同时避免相互遮挡和拥挤。建筑物密度则应考虑土地利用率、城 市规划和环境质量等因素,过高或过低的密度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合理的建筑物间距与密度可以提升城市环境品 质,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建筑安全法规
建筑结构安全
规定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要求,包括抗震、抗风、防火等方 面的设计要求。
建筑设备安全
规定了建筑内的设备安全要求,包括电气、燃气、电梯等方 面的安全规定。
04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实践案例
住宅小区的建筑总平面设计
总结词
注重居住舒适性
VS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应注重居住舒 适性,合理规划住宅布局,保证充足的日 照和通风,同时考虑绿化和休闲设施的配 置,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特点
综合性、系统性、环境协调性、前瞻 性。
建筑总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01
02
03
功能需求满足
合理的总平面设计能够确 保建筑群的功能需求得到 满足,提高使用效率。
美学要求实现
通过总平面设计,可以塑 造出和谐、美观的建筑群 形象,提升城市景观。
环境协调
建筑总平面设计需要考虑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护 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 展。
供丰富的文化体验空间。
工业建筑的建筑总平面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满足生产需求
工业建筑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应满足生产需求,根据工艺流 程和设备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应注重建筑的安全性 、环保性和节能性,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南通五洲国际广场(尚德龙城)商业部分方案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项目概况:1.1.1基本情况“南通五洲国际广场”项目地块(CR10013),位于南通市崇川区钟秀中路北、北濠桥路东,北城大桥东南侧,用地面积90663平方米,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居住。
该项目为南通市人民政府“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
本次报批的是项目南地块,用地面积55130.68平方米。
1.1.2项目区位该项目地块位于南通主城区北侧,项目西侧为刚建成的北城大桥引道,往南至闹市区南大街及5A级濠河风景区近在咫尺;往北跨过通吕运河便是建设中的港闸区北翼新城,穿越北大街到南通火车站、宁通启高速、长江渡口均在10分钟车程内,交通出行十分便捷接轨。
1.1.3周边情况运河北的港闸区北翼新城,在北城大桥东西两侧临运河为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竟拍地块建设项目,西侧为被誉为“中国迪斯尼”的国内第一家城市室内版主题乐园项目南通华强方特城,东侧为商业(电子市场)、办公、居住用地,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
沿北大街两侧已建或在建项目较多,有居住、办公、酒店、商业等多种业态。
项目地块南紧临钟秀路,为城市主干道,钟秀路南为多个住宅区,沿路底层为商业,以装饰装修为主。
东为“居然之家”家居生活馆、公墓管理处。
西紧临北城大桥引道,引道西侧为待开发地块及南通革命历史纪念馆。
项目地块东侧与居然之家间的南北城市次干道北接规划中的运河50米景观带及规划东西向次干道,地块中间从北城大桥引道向东的纬12路将地块分为南(地块二)、北(地块一)两块,且有一定的坡度。
1.1.4价值判断项目地块周边家居商铺等各类市场齐全,住宅小区总量已形成气候,生活含金量高。
地块位于南通传统商业中心南大街与新建火车站的重要交通枢纽北濠桥路的中间地带,通吕运河北侧为大片新建住宅区。
商业价值颇高。
1.1.5整体项目地块为城中村改造,须在本项目地块二原地安置崇川区钟秀街道办事处办公用房8000平方米及相应全部配套设施、32000平方米四星级宾馆及相应全部配套设施,原地安置城北村居委会办公用房5000平方米及相应全部配套设施、商业经营用房10000平方米及相应全部配套设施(以上安置面积数据系指地块规划控制指标地上建筑面积)。
商业建筑平面布置设计规定标准版

商业建筑平面布置设计规定
一、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应采用隔墙和非燃烧体楼板与其它建筑部分隔开;商店部分的安全出口应与其它建筑部分隔开。
如因疏散距离过长需要借用除住宅外其它部位的楼梯间时,应在楼梯间设置甲级防火门。
其疏散通道宽度和疏散门宽度不应重复计入商店建筑部分总安全出口宽度。
二、商业建筑内的儿童活动场所应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且不应贴临厨房、电器等设备用房。
当儿童活动场所建筑面积大于2500时,宜设置单独的安全出口。
三、商品、货柜和广告条幅的设置不得影响室内消火栓、灭火器具、水喷淋喷头、机械排烟口、自然排烟窗、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室内消防设施的使用。
四、建筑外墙室外大型广告牌和条幅的设置不得影响室内的自然排烟和建筑物的消防扑救。
广告牌和条幅宜采用难燃材料,并易于破拆。
五、中型及中型以上商业建筑内不得使用、储存液化石油气钢瓶(气罐),不得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商住楼中的商业用房和地下商店不应经营、使用和储存火灾危险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六、商业建筑内使用燃油、燃气的厨房宜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隔墙与其它部位分隔。
敞开式的食品加工区宜采用电能加热设施。
七、商业建筑消防控制中心宜靠近消防扑救场地布置,应设在首层或负一层,并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新版商业建筑设计规范-新版.pdf

商业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1、总平面的设计要求1.1 购物中心一般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及步行街主要出入口设置。
1.2 购物中心设计中应考虑与城市交通的泊接站点,如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等。
应充分考虑泊接站站面的长、宽等功能需求。
有轨道交通时,考虑与轨道交通的连接可能。
1.2.1 自方案深化阶段开始,在总图及购物中心首层平面图中应体现出泊接站点,一般设两处港湾式停车站点。
1.2.2 应将泊接站点设计纳入景观标识系统设计。
1.2.3 规划设计部项目负责人应依据项目公司与政府协调沟通的结果,将泊接站点在图中落实到位。
1.3 大、中型以上城市商业广场,原则上不设大型地面停车场。
1.4 北京、上海的项目,建筑密度不宜大于55%。
1.5 购物中心沿主要道路尽量不设车库出入口,若必须设,不可垂直道路,在退线宽裕情况下可顺着红线边缘设。
并且不能在商铺前横向设车道出入口。
1.6 人防设计:人防设计应优先考虑异地建设,人防区域应优先考虑布置在持有物业部分。
2、购物中心的设计要求2.1 购物中心主力店首层对外开门不要太多,同一业态两个门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50 米。
首层商业入口的门做平开门,不做转门或自动门(北方寒冷地区另议)。
购物中心商铺原则上不对外开门。
2.2 购物中心首层内装设计时应考虑尽可能多的橱窗等商业展示面。
购物中心的疏散楼梯原则上应垂直外墙布置,少占用沿街面,以达到同样效果。
3、室内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要求(以下简称“室内步行街”)3.1 室内步行街的中庭必须设在转折部位。
若有两个及以上中庭时要分主次,一大一小,中庭形状要有所不同。
主中庭开洞面积大于600 平方米,次中庭开洞面积300~400平方米左右。
两中庭间距离宜大于100 米。
3.2 严寒及寒冷地区商业广场室内步行街出入口必须设双层门廊,并且设风幕,不得设门帘。
3.3 若为三层室内步行街,第三层宜全部做餐饮,重点布置具有当地餐饮美食文化特色的餐饮业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后交通设施的分配与平衡,即停车量与建筑 面积之间的比例,停车方式的要求,以及地面和 地下停车的比例;
最后是在道路设施及路权上体现人车冲突模式, 清晰划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人非 混用车道、机非混用车道。交通设施的分配与平 衡,突出表现在高层住宅区的人车冲突模式及道 路分级方面。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高层建 筑“裙 房”的规定: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 24m的附属建筑。
裙楼 AND 高层 25
裙楼
一般概念
二、裙房与裙房与主体建筑的组合关系
根据裙房与主体建筑的关系,并结合地基条 件与裙房的功能要求,平面布置中常有以下 几种组合方式。
直落式裙房 基座式裙房 毗邻式裙房 分离式裙房
平面接口
高层建筑基地应与城市道路相邻接,否则应设基 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高层 建筑项目规划要点和控制图则一般都规定了基地车 流出入的方向。
12
2.2 总平面交通组织
立体接口
立体接口是指建筑基地道路以立体交叉的 形式与城市道路接口,这种形式通常用于高层建 筑直接与轨道交通、封闭式汽车专用道或空中和 地下步行系统相连接。立体接口为高层建筑选择 交通方式提供了更大的弹性,同时能减轻高层建 筑产生的大量机动车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因而为 不少大型高层建筑项目所采用。
5
不同气候条件下高层建筑布局
1.朝向
2.通风与防止恶性风流
b与h
通风节能设计要点: 山中部地区 南向 高度 开口 烟囱.....
高层建筑与住宅布局
行列式 偏轴和斜轴 围合 混合式
6
2.1 总平面设计要点
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不同的类型、规模和裙楼功能配置对总平面布局 有不同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居住类建筑重视 朝向和日照间距,重视绿地率;二是高层公共建筑重视沿街商业 价值的挖掘,对地面停车有明确的要求,而居住区为了争取绿地 也鼓励地下停车;三是裙楼功能配置复杂的高层建筑出入口较多 ,交通组织复杂,容易引起流线交叉。
28
分离式裙房
当基地条件允许时,可将高 层主体建筑与裙房完全分离,两 者之间有连接体相联系,形成分 离式组合。 其优点是主体建筑与裙房在功能 布置中不受结构与设备等技术因 素干扰,相互都无约束。特别是 两者的结构形式均可根据各自的 功能特点来选择。 这种组合方式往往需要占用更大 的基地面积,只有在基地面积比 较富裕的情况下才有条件采用。
14
15
“方大企业总部”获奖作品 / Huasen Architects
16
方大总部与城市公交总站相结合
17
方大总部与城市空间的立体接口
18
方大总部与城市空间的立体接口
19
方大总部与城市空间的立体接口
20
2.2 总平面交通组织
基地内部的交通组织
高层建筑基地内的交通组织就是基地内交 通设施的平衡与分配,设计时应主要考虑三个方 面的内容:
26
基座式裙房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基座式裙房将高层建筑公共用房集中于底 部,并扩大柱网形成基座。
其优点是在建筑红线范围内利用低矮的裙房尽量布满基地,以保证 裙房拥有更多的建筑面积,既使高层主体建筑与邻近建筑保持必要 的防火间距,又使高层建筑的临街面与街道环境景观区的协调统一。
基座式组合常采用框架、框筒、框支剪力墙等结构形式。由于主体 建筑柱网较密,且柱子较粗,在其柱网范围内往往还有部分剪力墙 落下,并附带大量的设备管井,造成主体柱网内裙房空间不甚理想, 因此,在基座式内部空间布局中,应充分考虑这一不利因素。 基座式裙房组合方式体形实例由深圳国贸大厦、巴西利亚议会大厦 等。
商业综合体设计
1
Content
01
总平
02
裙房
03
塔楼
04
车库
05
案例
2
01
总平
3
总平面设计
4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实质:建筑与环境
总平布局的不同要求 住宅、公建、群楼 设计内容: 场地调查、场地处理、建筑布局、交通组织 设计
基本步骤
参考步分析骤场地
确定位置、高度 根据定位、估算标准层面积、基本层数 粗选标准层,核算面积 多视点简单体型,景观 多方案比较 基地与道路接口............ 地下室范围 初定主要出入口 确定形状与范围
7
居住类建筑重视朝向和日照间距,重视绿地率
8
高层公共建筑重视沿街商业价值的挖掘,对地面停车有明确较多,交通组织复杂
10
2.3 总平面设计中的建筑布局
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层布局是总平面设计的核心内容 原则: 1.注意高层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 2.间距、朝向、形状 3.规划控制要求 4.处理高层与场地关系 5.高层与设备
21
对外交通流线分析
1.对外交通人流流线类型及设计要点 2.对外交通车流流线 3.高层住宅区交通流线特征
不同场地的高层建筑布局
22
总平面交通组织(新加坡Ardmore公寓大楼 )
23
02
裙房
24
裙楼
一般概念
一、裙房设计特点 概念 高层建筑底部的公共用房和附属用房在 平面布局上常超出标准层的平面范围, 这种扩大的底部空间我们形象地将其称 为裙房。
不同场地的高层建筑布局
高层建筑布局的艺术手法
自相似 映射场地形态 竖向分形 高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不同层次间存在的跨 尺度的自相似
道路边建筑用地
道路交叉点区域
水岸边、地形有高差建筑布局
11
2.4 总平面交通组织
高层建筑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主要体现在接口形 式上,有平面和立体两大形态。其中,立体接口一般 为高层商业综合体使用,除了重庆等山地城市,高层 住宅和城市交通系统之间一般很少有立体接口。
13
城市交通立体接口与高层建筑的连接
1.顶部入口,城市高架引出机动车道匝道直通 裙楼顶部,通过内不广场连接各栋建筑的,地下 车库入口设置在广场中央,各层有垂直交通设施 连接群楼内每一层的疏散层。
2.地下入口,高层建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铁相连 接,地铁专业通道通往高层建筑地下交通枢纽。
不同场地的高层建筑布局
27
毗邻式裙房
当裙房占地面积较大时,按高层建筑防火规范,主 体建筑四周至少在一个长边内不能扩建裙房。这时 常将主体建筑与裙房的某一个边或角落相连,以使 塔楼靠近消防车道,形成毗邻式组合,便于火灾扑 救。这种组合方式具有较多优点。由于裙房与塔楼 均对外开放,容易足者各种对外、对内的出入口与 交通流线,合理地处理裙房与塔楼的内部功能分区, 而且对于裙房不受塔楼结构的限制,使其布置更为 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