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_周长城

合集下载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一等奖(共9项第一届1995一等奖(5项)《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二等奖(11项)《中国人口丛书》《中国人口地理》《企业社会学新论》《人口结构学》《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社会改革控制论》《贫困与发展道路选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第二届1998一等奖(2项)《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著作《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著作二等奖(4项)《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著作《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著作《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著作《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论文三等奖(9项)《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著作《科学价值系统论》著作《马库色:批判与重建》著作《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著作《“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著作《开发扶贫与环境移民》著作《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著作《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著作《21世纪辽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研究咨询报告第三届(2003)一等奖(1项)《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著作二等奖(4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著作《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研究》系列论文《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著作三等奖(9项)《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著作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论文《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论文《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著作《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著作著作《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第四届(2006)一等奖(1项)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著作二等奖(1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目标人群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10项)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论文新乡土中国著作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于城市社会分层著作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论文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论文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著作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著作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论文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著作中国大陆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实施著作第五届(2009)一等奖(0项)缺二等奖(5项)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三等奖(11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著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 著作类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 著作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六届(2012)共9项)费孝通宁夏出版社曾毅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郑杭生、李强 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林飞《中国社会科学》刘铮、邬沧萍、林富德新华社《内部参考》1979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焕庸、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祖云 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刘长茂主编 张纯元 副主张志良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何承金、赵学董 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风笑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竞能、吴国存 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李路路浙江人民出版社瞿铁鹏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查瑞传 曾毅 郭志刚 主马 戎 著同心出版社朱国宏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郑杭生 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朱 农 主编 王冰 副主武汉大学出版社张 彦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少杰 著唐山出版社(台湾)林富德 翟振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林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志良 主编 原华荣 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忠民 著河南大学出版社邬沧萍 主编 郝虹生 副高等教育出版社尹文耀辽宁省计划委员会采用李强 著鹭江出版社2000年9月关信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郭志刚《人口研究》2000年1期李路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丁建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风笑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刘少杰《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丘海雄 陈建民 任焰《社会学研究》1998年4期王桂新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张静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周晓虹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郭志刚等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纳,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3月郭于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李路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卜长莉《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蔡禾《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董晓萍、[法]蓝克利著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王琪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第4期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胡荣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ns in the 21st Century:“De-politicization”of Ethnicity in China 论文类 Asian Ethnicity Vol.8,No.3(Oct 2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少杰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 梁玉成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吴 毅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刘 平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沧萍主编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 禾、 王 进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周 怡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07年11月 郑晓瑛、 陈 功、 宋新明、 张 蕾、 刘 岚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莉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月 王胜今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荣》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 2007年1月 宋子然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4月 刘爱玉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 彭华民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王桂新等20202020202020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l.8,No.3(Oct 2007) 马 戎。

生活质量评估的关键指标有哪些

生活质量评估的关键指标有哪些

生活质量评估的关键指标有哪些生活质量,这是一个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但要确切地说出它的评估关键指标,却并非易事。

实际上,生活质量的评估涉及到多个方面,涵盖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首先,物质生活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这包括了我们的收入状况、居住条件以及日常的消费能力。

拥有稳定且足够的收入,能够满足我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如衣食住行,以及一些额外的娱乐和文化消费。

比如,能够购买到新鲜、健康的食物,穿上舒适美观的衣物,居住在安全、宽敞、设施齐全的房子里,并且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方式,这些都是物质生活水平的体现。

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微薄,难以支付基本的生活开销,居住环境恶劣,那么其生活质量在物质层面上就相对较低。

健康状况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享受生活、追求梦想的基础。

没有健康,其他的一切都可能变得毫无意义。

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生理健康意味着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较少受到疾病的困扰,拥有良好的体能和免疫力。

心理健康则体现在情绪的稳定、积极的心态、良好的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感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关爱,这些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一个人长期患病,或者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那么其生活质量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教育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质量。

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能够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选择和晋升机会,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同时,教育也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成果,提升生活的品味和内涵。

相反,缺乏教育可能会限制个人的发展,使其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难以获得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工作满意度同样不容忽视。

工作占据了我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如果对工作感到不满,那么这种负面情绪很容易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如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呢?这涉及到多个关键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环境质量、文化娱乐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

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经济持续增长,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当人们的钱包鼓起来,才有更多的能力去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同时,经济发展也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比如交通、通信等,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信息交流更加通畅。

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对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这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完善的养老保险能够让老年人在退休后过上稳定、有尊严的生活,减轻子女的负担;医疗保险可以让人们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因病致贫;失业保险则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时期的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新就业。

教育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质量的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收入。

同时,教育也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此外,教育公平也是非常重要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论其家庭背景、地域差异,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医疗专业人才,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在基层地区,让人们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也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方面。

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民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够让人们身心愉悦,享受美好的生活。

因此,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排放,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关于生活质量指标问题的探讨

关于生活质量指标问题的探讨

男人的社会中, 妇女地位就被包括进来, 并成为 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 生活质量 是一个复杂的、 多层面的概念, 需要从不同的理 论视角和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有些学者将 生活质量与其他概念如主观生活福利、 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和优越生活联系起来,认为它们是 可以相互替换的。 事实上, 生活质量就像观看者 眼中的美,不同的观看者对美有着不同的感受 和理解。 因此, 生活质量是一个难以综合定义的 概念, 而进行跨城市、 跨国家的比较、 测量就更 难了。如农业和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社会与人口 少但高度城市化的社会进行比较时,需要慎重 考虑。 另外, 文化因素和宗教因素会影响生活质 量的衡量和评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 性别、 年 龄、 生活阶段、 社会地位和经历不同, 对生活质 量的评价就不同。怎样看待生活质量还与人们 在哪里居住和干什么工作有关,不同地区和职 业的人对生活质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然而, 在特定的时间、 地点和社会, 对生活 质量的理解通常可以达成一致, 也就是说, 在特 定的文化背景下, 对人们的需求、 愿望和需求的 满足情况可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含义,即幸福 感、 满意度和生活水平。同时人们也相信, 一个 人的生活质量与他( 她) 的能力直接相关。能力 是指办事成功的能力或潜力,或者是获得健康 和教育等特定资源的技能。
宏 观 经 济 管 理 !"’’"(
*%
%&&’ 年第 (

问 题 探 讨
!"
关于生活质量指标问题的探讨
!饶
权 周长城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但经济发展取得 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 高。 为了加强生活质量的研究, 有必要对生活质 量的一些基本问题加以探讨。 社会学家坎贝尔将生活质量定义为 “ 生活 幸福的总体感觉” ; 我国学者林南则认为生活质 量是“ 对生活各方面的评价和总结” 。这些观点 倾向于反映人们的主观指标,如认为生活质量 应反映人们的认知、 情感和反馈三个层面, 即包 括满意度、 幸福感和社会积极性三方面。 生活质 量的定义有各种各样,但首先必须明确生活质 量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囊括物质福利、 健 康、 生产性、 亲密关系、 安全需要、 归属感和情感 健康等方面内容。客观领域的生活质量标准由 对客观生活质量进行的与文化相关的要素构 成;主观领域的生活质量由对生活领域的满意 程度等构成。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答题活动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答题活动

我们要了解《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是我国政府发布的一项重要战略文件,其中提出了质量强国的总体目标、原则和具体任务,对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份纲要中,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质量强国建设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质量强国的宏伟目标。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策、技术、标准、管理、监督等多个领域。

在质量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制定质量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2. 完善质量产业体系,培育国内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3. 加强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用户权益。

4. 推动质量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 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淘汰低质量产品和落后产能。

在质量强国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还要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有效防范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强国建设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

我们要积极响应《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举措,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质量强国的宏伟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赢得世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对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提升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全体人员出发,积极参与和支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共同致力于国家质量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_生活质量_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崔丹

_生活质量_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崔丹

省级 46 个社会指标中,应列入生活质量的就有 30 活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测量,而社会指标则更注
个,占全部社会评价指标的 65.2%;市级反映生活 重从“社会提供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进行测量。
质量的 26 个指标,占 66.7%;县级生活质量指标,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占 62.5%[4]。
保健、家庭关系、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等项目的满 何”之间差距的一种主观反映[12];(2)从研究手段来
意度水平;后者是在人们态度中的“情感”(Affec- 看,心理学对幸福感测量时主要使用各种量表进
tive)层面进行的探讨,主要询问人们对精力状态、 行测量,尤其是强调各种心理健康层面的测量。然
疼痛状况、情绪状况等能量充盈的状态感觉。一般 后比较各年龄组、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个体在每
此。虽然作为个体来说,不同的个体对幸福感和满 法就是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这样富有的人就会拥
意度的理解林林总总,但学术界一直在不断努力, 有更多的效用而不管他用这些钱实现什么样的效
适应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从各项 系,包括多重差异理论、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
权威组织发布的社会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生活质 论、基本需求理论等等,社会指标基本没有形成较
量指标是其构成的核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 为成熟的理论体系;(4)生活质量更注重对个体的
指标课题组提出的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例, 主观感受进行测量,即生活质量更注重从“国民生
从研究目的来看,幸福感研究主要用来服务于提 量”、“审慎价值视野中的生活质量”、“需求视野中
升个体的精神健康、躯体健康及其良好的心理承 的生活质量”、“能力视野中的生活质量”。实际上,
受能力,而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主要是服务于提高 这两种划分方法并不矛盾,只是划分标准的差异,

城市人居环境及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及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居环境及评价指标体系1.1城市人居环境人居环境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著名城市规划学家Doxiadis1968年所著的《人类聚居学》一书,他认为人居环境“是地球上可供人类生活直接使用的、任何形式的、有形的实体环境,包括从简单的遮蔽物到巨大的城市等各种类型的聚落”。

我国明确提出“人居环境”一词仅有10余年,提出后很快就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和运用。

但到目前为止,人居环境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但总体来说,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的简称,是在人类居住和环境科学两大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成果。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现在人类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王鸣等将城市人居环境划分为传统型和综合型两类[4];陈启明认为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一定的地理背景下,进行着居住、工作、文化、教育、卫生娱乐活动,从而在城市立体式推进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6]。

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也成为每个城市的迫切任务。

1.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理论来说,指标体系固然越多越好,但是过多的指标会带来不必要的繁琐,因而我们往往只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当中。

但是,为了做到针对性又不失全面性,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

本文在遵循以人为本、科学性、层次性和精简性的构建原则上应用了较为合理、可行的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进行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之后,进一步综合评价地域的自然生态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需求状况,确定具体可得性指标体系用于人居环境评价。

生活质量名词解释

生活质量名词解释

生活质量名词解释
生活质量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

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

通常指社会政策与计划发展的一种结果。

生活质量须以生活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所著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

该书主要揭示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

此后,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60~70年代,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定方法及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

70年代以后,生活质量研究相继在加拿大、西欧和东欧以及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展开。

80年代初,中国开始结合国情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着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

着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

着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作者:周长城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第2期文_ 周长城【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质量较大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未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分配不均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补齐短板和弱项。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公平【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我国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0万亿元,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在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的背景下,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诸多原因,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未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分配不均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地方财政实力的差异,地区之间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存在较大差距。

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不平衡的最突出表现,公共服务仍然是农村发展的明显短板。

流动人口在城市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仍然狭窄,虽然全国农民工总量已接近3亿人,但农民工群体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还有一定难度。

自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议题,国家层面逐步出台指导方针政策,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在政策方面针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指导,结合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指出当前公共服务建设是兜底性的民生建设;呼应了民众的需求,指出要满足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因此,为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补齐短板和弱项。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共5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共5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共5篇)第一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是指什么?“五位一体”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习总书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哪“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是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中国梦”由谁在什么时间提出的?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8.“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中国梦”的第一要义是什么?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10.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是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1.如何实现“中国梦”?(1)走好中国道路;(2)弘扬中国精神;(3)凝聚中国力量;(4)坚持和平发展。

1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什么?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

1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指什么?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4.什么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5.兰州市市树、市花分别是什么?兰州的市树是国槐,市花是玫瑰。

高考政治一轮温习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名师押题

高考政治一轮温习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名师押题

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名师押题押题一影响价钱的因素1.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生产最大体的资源之一。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欠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2016年1月某市物价局组织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

在水价调整方案中,拟全面实施阶梯式水价。

市物价局将按规定公告听证方案,并按照听证会参会人员的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报市政府审批。

这次拟召开听证会的消息发布后,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

广大市民建议阶梯水价的梯度设置必需合理,并表示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市自来水公司拟提高水价的原因。

(2)如何理解市民“不反对阶梯式水价,但反对普遍涨价”。

解析解答第(1)问,可从影响价钱的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2)问,对市民“不反对阶梯式水价”,应从阶梯式水价的踊跃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反对普遍涨价”,应从价钱变更影响市民生活,水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①价值决定价钱。

供水建设投入增加、水资源费上调等因素必然引发水价提高。

②供求影响价钱。

城市用水增加和水资源欠缺和水污染严重等也促使水价提高。

(2)①阶梯式水价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水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因此,市民并非反对阶梯式水价。

②价钱变更影响市民生活。

水是生活必需品,水价提高不会影响市民对水的刚性需求,水价普遍上涨会增加市民生活本钱,所以市民反对普遍涨价。

押题二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结构2.材料一下表是我国深圳市居民老王1995年与2015年两年家庭收支状况(单位:万元)(1)计算表格中A、B的值,并按照表格说明居民老王在家庭消费方面发生的主要转变。

材料二某市为贯彻“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提出了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部份):(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该市的上述办法对扩大内需的踊跃作用。

答案(1)A:40% B:25%老王的家庭消费中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渐降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

生活质量研究综述生活质量研究综述摘要:生存质量,作为评价人健康的重要模式之一,其研究在近20年来已成为我国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研究针对生存质量的概念、研究领域、理论、测量和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生活质量;研究领域;测量与评估;现状我国生活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方面是由于国外生活质量概念的引入,以及受国外指标研究、理论及经验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如何评价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和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

最早的研究大多致力于探讨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和研究方法,而且大多集中在城市居民层面上。

一、生存质量的概念“Quality of life”一词在1957年以后在医学文献中才开始以关键词出现。

1993年WHO生命质量研究组给Quality of life下的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同时强调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国内将其翻译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存质量。

因为主要面向病人,我们倾向于万崇华提出的生存质量的译法,其内涵指病人对其疾病和相关的医学治疗所产生的在躯体、心理、社会地位和作用上的影响的主观认知和体验。

一些医学专家和学者也主张在医学领域将其翻译为生存质量。

(一)从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方面进行理解。

此类学者认为,生活质量是指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生活条件的改善就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我国不少学者持这种观点。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和福利状况的一种标志,它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内容。

生活质量的自然方面是指人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等等;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等。

7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的生活质量概念也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即居民生活环境的美化和净化;社会方面是指社会教育、卫生保健、交通、生活服务、社会风尚乃至社会治安等条件的改善。

2012年中国质量状况

2012年中国质量状况

2012年中国质量状况作者:程虹来源:《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宏观质量评价需要科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的数据支撑。

本文从消费者感知的角度构建了我国宏观质量状况的分析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总体特征、结构特征、制度设计以及质量主体等四个方面的评价维度。

基于这一模型框架以及宏观质量观测的数据,得到我国的质量现状是:质量发展稳中有进,质量安全状况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全局性质量安全风险;质量发展中主要是结构性问题突出,政府质量信息提供的公共服务有效性不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不足以及消费者质量行动能力较弱。

基于这些调查结论的政策建议是,加大全社会的质量公共投入,重视对公民的质量教育,突出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软实力”不足的问题,重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治理制度创新,引入“吹哨法案”等社会参与质量监管的机制,促进质量的共同治理进程。

关键词:质量状况;消费者感知;观测模型;实证分析一、引言中国质量举世关注,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一些影响恶劣的质量安全事件如三鹿奶粉、皮革胶囊等被媒体曝光以后,人们对于中国的质量产生种种恐惧和忧虑,甚至认为中国的质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国内外的媒体对于中国质量几乎是骂声一片。

但是与这些事件同时发生的现象是,中国在20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产品出口国,且主要的出口国是欧盟、美国、日本等质量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同时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近十年间提高了3.43岁(国家统计局,2011)。

如果说中国质量如此之糟糕,其产品又如何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又是如何让国民的预期寿命稳步提升呢?这表明,人们对于中国质量的认识与中国质量的事实之间是存在较大差距的,这种偏差容易导致全社会对于质量的忧虑和恐惧。

对于质量的评价“不仅关系到普通消费者日常的消费选择,进而影响我国的内需水平,并且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的重要战略问题”(程虹,2011),因而我国急需对宏观质量进行一个连续的、全面的和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既要客观地呈现我国质量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又要能够真实反映我国质量所取得的进步。

中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中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中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来源:《社会科学报》作者: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发布时间:2011-04-21 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幸福指数加以评价与检测。

幸福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幸福指数是体现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

它集中表现为人们所享有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客观福利状况以及所体验到的幸福感水平。

人们的幸福感,即主观生活质量,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狭义的幸福指数仅仅指后者(幸福感水平),可以视为体现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也可以称之为幸福感指数。

幸福指数与生活质量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幸福指数是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生活质量是幸福指数的现实载体。

核心概念的界定生活质量指的是人的存在(being)质量,它体现为人们所处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状态的主观体验。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生活质量视为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环境质量的有机统一。

对生活质量的这一界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生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环境质量构成了生活质量的两大核心系统,两者相互影响和作用。

●人的生命质量,指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各种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人的现实存在感以及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主观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客观福利状况是人们从社会系统中所获得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公共政策可以对人们的客观福利状况以及幸福感(特别是满意感)产生直接的影响,并通过对客观福利状况的影响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预选指标集的建立本课题组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生活质量研究成果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提出合理的结构,然后进行具体指标的设计和选取。

具体的指标选择主要从已经公开的政府统计资料(包括近五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及各地《统计年鉴》等)中预选出符合建构原则和基本框架要求的一定数量的指标,比确定的入选指标多50%到一倍组成预选指标集。

社会经济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社会经济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社会经济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关于生活质量、生活富裕程度等社会经济生活评价指标的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之间盛行。

学者们研究用来代替GNP或者补充完善GNP,以便更好的反映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可是制定的指标缺少理论的支持和计算方法,并且指标选择的随意性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

所以,到了20世纪80年代指标制定的研究出现衰退。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其研究又开始兴起。

本文首先对美国学者对反映市场经济指标的GNP、GDP和生活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其次对近些年制定的生活评价指标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制度化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经济生活水平GNP GDP 指标体系制度学派和国民经济统计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被开发,其重要原因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最优先发展政策的影响,导致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被大量破坏,带来严重的公害。

这让人们深刻理解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给人们带来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也意味着反映市场经济指标的GNP、GDP 已经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

Pigou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妇人们在工厂的劳动以货币的方式表现出来,可是家务中的无偿劳动就没有统计到GNP当中,再比如,如果妇女和一般人结婚,从事专业家庭主妇就会减少国民分配。

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以外生产出来的货币没有记入到国民经济统计当中。

所以,国民经济的统计和实际经济生活的统计不能完全一致。

Myrdal指出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随意性问题。

他举例说明,闲暇时间没有记入到所得和消费项目里。

还有他也指出主妇的家务劳动没有统计在所得之中。

并且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也没有记入到国民经济统计当中。

Galbraith指出,从生产的观点看,GNP统计当中,只把当年生产出来的财富总值表现出来,而没有办法对于种类和生产者进行分类。

也就是说,财富的生产包括政府和民间企业。

中国生活质量评价_分析和预测

中国生活质量评价_分析和预测

活水平的认同感不一定相同 , 而且个体对 生活质量的感受还受所处时代及其价值观 的影响 , 如视勤俭为美德的个体对闲暇的 认同程度就低于那些所谓追求生命价值的 “恐龙型”个体 。社会和心理特征的差异决 定了每个个体在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过程 中所付出的努力的程度和方向会存在很大 的差异 。 尽管如此 , 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追 求也有共性的一面 ,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 论指出的那样 , 人们普遍追求更高的收入 水平 、 更舒适的消费方式和更大的自我实 现的空间 。罗斯托(1971)认为追求生活质 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他把人类 社会发展分为顺次经过的六个阶段 , 其中 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阶段是最高阶段 。个体 对生活质量追求的共性决定了绝大多数个 体会为这些共同的目标作出努力 。
MANAGEMENT WORLD
No .3 2000
中国生活质量评 价 、分析和预测
◆赵彦云 李静萍
-32 -
建国以来 , 为尽快建立强大的国内经济 , 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坚持以生产建设为 纲 , 人民的生活被长期置于次要的考虑范围 , 中国人生活水平很低 , 而且个体生活内 容极为雷同 , 个性被压抑 , “生活质量”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改革开放以后 , 人民的生 活水平大大提高 , 同时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 , 个体生活内容变得多彩多姿 , “生活质 量”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 。然而生活质量并不应当仅仅是个体关心的事 , 它更应当成 为政府的要务之一 。现代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 ,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 国际竞争 的最终目标也正是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 改善其生活质量 。 生活质量低的国家 对个体的激励不足 , 从而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 , 甚至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考验 , 其 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基础会受到严重侵蚀 。发达国家从 20 世纪 60 ~ 70 年代起 , 在制 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时 , 就开始重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内容 , 80 年代以来 , 无不 把改善生活质量置于发展战略的首位 。21 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纪 , 人力资本 是最重要的比较优势 , 因此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不能忽视人民的生活质量 。 可喜的 是在我国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而当第二步发 展战略中 GDP 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八五” 期间提前完成后 , 生活质量目标就 更加突现出来 , 因此研究生活质量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 本文将对中国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_周长城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_周长城

第54卷 第3期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54,No.3 2001年5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Social Sciences) May2001,381~封3 ●社会学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X周长城,吴淑凤(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作者简介]周长城(1957-),男,湖北荆门人,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吴淑凤(1976-),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生,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研究。

[摘 要]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既是对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总结,也包含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合理预见。

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将理论、实践与发展有机结合,其中包括人本社会发展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关键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理论依据[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99(2001)03-0381-05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步缓解,人们不再满足于短缺经济下追求生活条件数量上的提高,而是越来越注重于提高生活质量。

党的十五大和国家“十五”规划从发展战略高度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中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

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将理论、实践与发展有机结合。

笔者认为,应以以下理论作为指导依据。

一、人本社会发展理论人本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从人类自身要求出发,以人为中心,把社会发展看做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素质与才能得到全面发挥的过程,即人本性的社会发展观。

联合国组织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1988年,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报告指出:人类发展不仅仅是对付债务危机、经济重建及其他问题的短期补救方法,而且是长期提高人类福祉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主观生活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SS2013和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主观生活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SS2013和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主观生活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SS2013和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周长城;王妙【期刊名称】《宏观质量研究》【年(卷),期】2022(10)2【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在农村地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的研究发现,与2013年相比,我国农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以及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养老保障等分领域的满意度在2019年显著上升,而在休闲娱乐、社交生活、医疗保障这三个领域的满意度有所下降。

通过对农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无论在2013年还是2019年,农民对社会公平、社会信任、生态环境、政府工作的感知和评价对其主观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效应远远超过收入、职业、教育等个体社会经济因素和性别、年龄、婚姻等人口学特征因素。

因此未来应重点改善包括社会公平和社会信任在内的宏观社会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主观生活质量,并将主观生活质量纳入到脱贫质量和乡村振兴质量的指标体系中。

【总页数】14页(P1-14)【作者】周长城;王妙【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相关文献】1.我国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西省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2.年龄对农民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3.城市农民工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浦东新区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4.因子分析模型下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基于1990-2009年间数据的实证研究5.影响农民工收入质量的因素研究——基于10省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4卷 第3期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54,No.3 2001年5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Social Sciences) May2001,381~封3 ●社会学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X周长城,吴淑凤(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作者简介]周长城(1957-),男,湖北荆门人,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吴淑凤(1976-),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生,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研究。

[摘 要]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既是对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总结,也包含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合理预见。

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将理论、实践与发展有机结合,其中包括人本社会发展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关键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理论依据[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99(2001)03-0381-05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步缓解,人们不再满足于短缺经济下追求生活条件数量上的提高,而是越来越注重于提高生活质量。

党的十五大和国家“十五”规划从发展战略高度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中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

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将理论、实践与发展有机结合。

笔者认为,应以以下理论作为指导依据。

一、人本社会发展理论人本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从人类自身要求出发,以人为中心,把社会发展看做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素质与才能得到全面发挥的过程,即人本性的社会发展观。

联合国组织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1988年,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报告指出:人类发展不仅仅是对付债务危机、经济重建及其他问题的短期补救方法,而且是长期提高人类福祉的基础。

1989年,“人类发展”成为联合国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发展战略的要旨。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人类发展为主题出版了第一本年度《人类发展报告》。

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正式将“以人为中心”提升到“发展观”的高度,会议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社会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心需要和愿望,也是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各部门的中心责任”,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解为:(1)由人自己并为自己来完成的发展过程;(2)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心人的命运和改善;(3)发展过程只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4)每个国家X收稿日期:2000-10-10基金项目: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十五”规划课题《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部分成果。

的发展都应当按照自己的愿望来确定方向;(5)不仅应关心人的本性的各个方面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且也应该重组人与自然的和谐;(6)以各国人民的互利为目标的富有成效的合作:真正与持久的发展是全球性的[1](第4-7页)。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从理论上阐明了发展的本质问题,为生活质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和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动力,以人的参与为前提,以人的素质为保证。

有鉴于此,当前国内外都围绕人的发展构建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其中尤为强调生活质量。

作为衡量人的生活与发展最为密切的评判标准,生活质量既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人的发展体现为个人不断现代化的过程,英克尔斯在个人现代性研究中曾指出,现代人的特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涉及人的环境,另一部分涉及人的态度、价值观念和感情,即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

外部特征的变化可以用一系列重要条件(都市化、教育、大众传播、工业化、政治化)加以总结。

这些外部条件在个人现代化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可获得的生存和发展资源,同时也构成现代人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对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在于: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必然要求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目标,这正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缔造者对于人的价值与命运、人的解放与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但主要是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指出方向及原则,并未提出在特定国家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基本水平的问题。

前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严重教训就在于发展目的不明确,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更未将生活质量纳入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

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再抽象的、一般的谈论人的价值、命运和人的发展,而要把发展同人民利益直接联系起来,从人民利益得失角度来考虑发展问题。

占有一定的发展资源是实现个人发展的必要途径,离开发展资源,人的全面发展将无从说起。

二、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在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立足于国情,高度重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

首先,生活质量是一个适应性相当广泛的概念,就宏观认识而言,它既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受制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在经济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社会事业的结构在客观上决定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状况。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社会事业管理分为政府主办型、民间主办型和市场购买型三种模式,前者主要见于计划经济体制,后两者则是市场经济中社会事业的一般模式。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深化,我国社会事业正经历着结构性调整,由政府管理转向民间主办,由计划分配转向市场购买,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状况在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改善。

其次,市场经济理论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另一方面,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的也要求规范其发展模式,从传统的单位统包模式转向政府、市场合理分工,相互协调,推动一部分社会事业产业化、市场化。

具体表现为:(1)社会事业的基本模式由单一的政府主办型向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市场中的个人三方配合的模式转变。

除了政府将继续在社会事业管理中承担广泛而又必需的责任外,民间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将扮演重要角色,个人将通过市场购买大量的和必要的社会服务。

(2)社会事业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

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标志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服务、娱乐、健身、享受活动将逐步增加,市场机制还在不断刺激和拓展社会事业发展的深度和广・382・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4卷 度。

(3)用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资金投入将逐步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其中民间和个人支出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4)社会事业产业化。

市场经济下各种社会事业的生存方式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以收养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业化运作。

最后,我们所要建立的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市场经济对社会事业发展带来挑战。

首先,市场机制打破收入分配上的平均格局,朝着拉开差距方向发展,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课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问题不在于采取临时措施限制业已表面化的收入差距,而是要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就是要量化收入分配效果,从新的角度来衡量公平与效率。

其次,市场机制将推动更多的社会活动进入市场,这在客观上需要启用新的标准衡量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传统计划体制将社会事业视为单纯的社会福利和政治宣传手段而采取非经济的管理方法,无须考虑经济效益。

而市场配置资源则要求一切能够由市场调配以及能够按照市场竞争原则发展的社会事业都必须进入市场,由福利型、宣传型转变为经营型、商业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恰好能够反映出这部分市场化的社会事业的经营效果。

最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将严重威胁到全社会生活质量状况和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市场主体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但由于单个市场主体都只追求自身利益,很少顾及其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会出现“外部不经济”现象,表现为资源过渡使用和人类生活条件、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能够通过一系列生活质量指标来监控市场活动,从而为政府制定统一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立法提供依据,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轻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环境破坏。

鉴于以上问题,人民生活质量指标应该既具有描述性功能,又具有解释性和预测性功能,引导市场活动的健康、有序的进行。

三、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理论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任何复杂的大系统都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确保大系统的有机存在。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对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维度给予关注,确定生活质量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

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从特定角度总结并提炼出社会系统整体的特征,是对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的一种反馈和检验,也是评价和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

确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下原则:(1)综合性原则,包括全面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

一方面要对生活质量的多个层次、多个因素做全面周密的考察,不仅从横向,也要从纵向;不仅对其要素、结构、功能以及联系方式,也要对其历史过程、现时状况和未来趋势做考察。

另一方面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指标体系构建,注意考察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社会大系统中以及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2)协调性原则,社会良性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社会各部分、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

包括结构性协调、功能性协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三个方面。

在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时期,为达到新的协调而进行的结构调整必然会与原有结构的稳定性和发展的惯性产生冲突,需要我们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协调,正确评价社会发展现状,包括生活质量的现状。

(3)需要满足原则[2](第73-78页)。

生活质量既能反映出人的自然需要,也能反映其社会需要,既能反映出与物质条件相联系的客观需要,也能反映出与精神活动相联系的主观需要。

衡量生活质量所达到的程度需要确定性的量度标准,即一定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故此,本次研究从生活质量的自然维度、人为维度、直接维度、和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接方向、直接方面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