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脂类代谢(制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七章 脂类代谢
(一)血浆脂蛋白结构
1.内核: TG、CE 2.表面: 载脂蛋白、 PL、Ch
载脂蛋白是决定脂蛋白结构、功能、代谢的 核心部分。
1.载脂蛋白能结合、转运、代谢脂质 2.载脂蛋白是脂质代谢酶催化活性的调节因子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乳糜颗粒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胆固醇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酯化成 CE)
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酯化成 PL)
TG、CE、PL
+
载脂蛋白(apo) B48、 C、AⅠ、AⅣ
血循环
淋巴管
Hale Waihona Puke 乳糜微粒(chylomicron, CM)
短链和中链TG
小分子FFA
TG
胆固 醇酯
磷脂
FFA
甘油
2-甘油一酯
长链FFA + 2-甘油一酯
Ch FAA
3.乳糜颗粒的生成和转运
第二节 血脂和血浆脂蛋白
一、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脂类
(一)组成:TG、PL、Ch(CE)、FFA
(二)来源
食物中消化吸收的脂类 脂库 糖或某些氨基酸转化而来的脂类
(三)血脂去路
氧化分解供能 脂库 生物膜 转变成其他物质
(四)含量
二、血浆脂蛋白
脂类在体内的运输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 的。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也是 脂类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高密度脂蛋白(HDL)
超离心 密度分离法
CM 前β-脂蛋白 β-脂蛋白
α-脂蛋白
电泳分离法
1.电泳分离法
原理: 由于血浆脂蛋白中载脂蛋白不同,颗粒 大小不同,表面电荷多少也不同,电泳 的迁移率也就不同,形成4个区带.
生物化学第七章脂类代谢(共82张PPT)
乙 醛 酸 体
线
粒 体
三酰甘油
甘油
脂肪酸
3-磷酸甘油
氧
合
化
成
乙酰 CoA
三羧酸 循环
丙酮酸
植物和 微生物
乙醛酸 循环
糖原(或淀粉)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二羟丙酮 PEP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
琥珀酸
第二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甘油的生物合成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三、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
一、甘油的生物合成(细胞质中)
OO
H-C-C~ OH 乙醛酸
异柠檬酸 裂解酶
COOCH2 CH2 COO-
琥珀酸
2乙酰 CoA + NAD+ 琥珀酸+ 2CoASH + NADH +
H+
草酰乙酸
糖异生
对于一些细菌和藻 类,乙醛酸循环使它们 能够仅以乙酸盐作为能 源和碳源生长。
在脂肪转变为糖的 过程中,乙醛酸循环 起着关键的作用,它 是连结糖代谢和脂代 谢的枢纽。
β-羟脂酰CoA
NAD +
脱氢酶
O || R-C~ScoA
+
O || CH3C~SCoA
脂酰CoA
乙酰CoA
NADH 硫解酶
CoASH
OO ||
RβC-C酮H酯2C酰-SCCooAA
如:软脂酸(棕搁酸,C15H31COOH)的β-氧化过程
4、β-氧化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及转换效率
例:软脂酸
CH3(CH2)14COOH
磷酸甘油酯酰转移酶
三、三酰甘油的 生物合成
磷酸酶
二酰甘油酯酰转移酶
溶血磷脂酸 磷脂酸
脂代谢ppt课件
04
脂代谢的调节
激素调节
01
02
03
04
胰岛素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
胰高血糖素
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 。
肾上腺素
促进脂肪分解,动员脂肪酸供 能。
甲状腺激素
促进脂肪分解,提高代谢率。
营养素调节
碳水化合物
影响胰岛素分泌,间接调节脂代谢。
脂肪
摄入量直接影响体内脂肪合成与分解 。
蛋白质
参与能量代谢和激素调节,影响脂代 谢。
脂肪的合成主要在肝脏、脂肪组织、小肠等器官中进行,其中肝脏是脂肪合成的最主要场所 。
脂肪的分解
脂肪的分解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进行。
在脂肪动员过程中,脂肪细胞 中的甘油三酯被酶分解为甘油 和脂肪酸,然后释放入血液中 。
释放出的甘油可以通过血液运 输到其他组织中被利用,而脂 肪酸则可以作为能量来源被细 胞氧化利用。
维生素与矿物质
如维生素D、钙、锌等,参与脂代谢 调节。
基因与脂代谢
01
02
03
基因突变
可能导致脂代谢异常,如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因子、miRNA等参与 基因表达调控,影响脂代 谢。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 化等表观遗传学修饰影响 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05
脂代谢异常与疾病
脂代谢ppt课件
目录
• 脂代谢概述 •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 脂肪的合成与分解 • 脂代谢的调节 • 脂代谢异常与疾病 • 脂代谢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脂代谢概述
脂类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脂类是生物体内一大类不溶于水 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包括 脂肪、磷脂和固醇类等。
《脂类代谢》课件
2
代谢
胆固醇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代谢分解为胆汁酸或通过胆汁排泄出体外。
三酰甘油的合成和分解
1
合成
在细胞内,甘油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三
分解
2
酰甘油,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通过脂肪酶的作用,三酰甘油分解为 甘油和脂肪酸,供能使用。
脂类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 供能
脂类是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提供丰富的ATP供给。
《脂类代谢》PPT课件
通过本PPT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脂类代谢,包括定义、分类、作用,以及 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更多关于脂类的知识吧!
什么是脂类代谢
脂类代谢是人体对脂类化合物进行分解、合成和调控的过程。它在维持能量平衡、供给细胞能量以及调 节生理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脂类的分类及结构
2 能量储备
脂类可在体内储存大量能量,以备不时之需。
3 调控饱食感
脂类参与调控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影响食欲和饱食感。
脂类代谢的调节因素
饮食
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对脂类代 谢有重要影响。
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脂类代谢 效率。
遗传
个体基因对脂类代谢和反应性 具有一定影响。
3 激素合成
某些脂类参与体内激素合成,如胆固醇是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前体。
脂肪酸的合成和降解
1
降解
2
在细胞线粒体中,脂肪酸通过β-氧化 途径被分解为乙酰辅酶A,供能使用。
合成
在细胞内以乙酰辅酶A为起始物质, 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合成脂肪酸。
胆固醇的合成和代谢
1
合成
在肝细胞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参与,由乙酰辅酶A合成胆固醇。
甘油三酯
脂肪所含的最丰富的脂类, 用作能量储备和保护内脏 器官。
第七章脂类代谢
小肠粘膜 细胞内
酯化 载脂蛋白
乳糜微粒
门静脉
肝脏
淋巴管
血液循环
第二节 血脂及其代谢
血脂 :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主要包 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 固醇酯及游离脂肪酸等。血浆中 以脂蛋白(脂+载脂蛋白 )形式
存在和运输。
血脂来源:
①外源性 :食物脂类的消化吸收;
②内源性 :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
肾、小肠等组织的 胞浆
合成原料: 乙酰 CoA
1.软脂酸( 16C) 的合成 (1) 合成部位
肝(主要)、 脂肪组织 等胞浆
(2) 合成原料 乙酰 CoA 、ATP、HCO3﹣、NADPH +H+、Mn2+
合成脂肪酸
的供氢体
(3) 合成过程
(1)乙酰 CoA的转移
乙酰 CoA 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 通过柠檬酸 -丙酮酸循环 出线粒体。 NADPH 的来源:主要来自磷酸戊
脂肪
脂肪酶
甘油
α-磷酸甘油
脂肪酰 CoA
磷酸二羟丙酮 糖原
β-氧化
乙酰 CoA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 酮体(乙酰乙酸、 丙酮、β-羟基丁酸 )
H2O、CO2、ATP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合成部位:
肝脏: 合成能力最强,但不能储存脂肪
脂肪组织: 合成、储存、动员
小肠: 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合成
(二)合成原料 甘油、脂肪酸
4.酮体的生成过程
CoASH
OO
==
CH3CCH2CSCoA
(乙酰乙酰 CoA)
HMGCoA 合酶
乙酰乙酰
CoA 硫解酶
O
=
CH3CSCoA
O
第7章 脂类代谢
加胆固醇合成;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能抑制HMG CoA还原酶活性, 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甲状腺激素既能促进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又 能促进HMG CoA还原酶的合成,因而甲亢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下降。
• (3)胆固醇:胆固醇可反馈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合成,使肝胆固醇
的合成减少,但是,小肠不受这种反馈调节影响,因此大量进食胆固 醇,血中胆固醇浓度仍然可以升高。
• 4.排泄
体内大部分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变成胆汁酸,随胆汁排出,这是胆固 醇主要的排泄方式。另外,少数胆固醇直接随胆汁排入肠道随粪便排 出。
第 4 节 血脂
一、血脂
(一)血脂的组成和含量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包含甘油三酯、
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磷脂以及游离脂肪酸等。
*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 响,波动范围很大。
(二)甘油的氧化分解
(三)脂肪酸的氧化
肝脏和肌肉中最为活跃。线粒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主 要部位,其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胞液
2. 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肉碱
3. 脂肪酸的β -氧化
• 脂酰CoA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羧基端β -碳原子上,
所以称为β -氧化。
• 从脂酰CoA的β -碳原子开始,经过脱氢、加水、
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细胞氧化分解时产生的特有
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 其中β-羟丁酸约占总量的70%,乙酰乙酸约占
30%,丙酮含量极少。
1.酮体的生成
2.酮体的利用
2.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脏输出脂
• (3)胆固醇:胆固醇可反馈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合成,使肝胆固醇
的合成减少,但是,小肠不受这种反馈调节影响,因此大量进食胆固 醇,血中胆固醇浓度仍然可以升高。
• 4.排泄
体内大部分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变成胆汁酸,随胆汁排出,这是胆固 醇主要的排泄方式。另外,少数胆固醇直接随胆汁排入肠道随粪便排 出。
第 4 节 血脂
一、血脂
(一)血脂的组成和含量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包含甘油三酯、
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磷脂以及游离脂肪酸等。
* 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 响,波动范围很大。
(二)甘油的氧化分解
(三)脂肪酸的氧化
肝脏和肌肉中最为活跃。线粒体是脂肪酸氧化的主 要部位,其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胞液
2. 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肉碱
3. 脂肪酸的β -氧化
• 脂酰CoA氧化过程发生在脂酰羧基端β -碳原子上,
所以称为β -氧化。
• 从脂酰CoA的β -碳原子开始,经过脱氢、加水、
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细胞氧化分解时产生的特有
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 其中β-羟丁酸约占总量的70%,乙酰乙酸约占
30%,丙酮含量极少。
1.酮体的生成
2.酮体的利用
2.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
•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脏输出脂
生物化学:脂类代谢课件
脂肪酰CoA
脱氢
加水 再脱氢
一次ß-氧化反应
硫解
脂肪酰CoA + 乙酰CoA
CO2+H2O+ATP
O
H 3 C (C 2 )7C H H 2C H 2C H 2C H 2C H 2C H 2C H 2C S Co O
H3C C S CoA O
H 3 C(C 2 )7H C H 2C H 2C H 2 C H 2C H 2CSCoA O
辅脂酶 2-甘油一酯 + 2 FFA
磷 脂 磷脂酶A2 溶血磷脂 + FFA
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 + FFA
脂肪与类脂的消化产物,包括甘油一酯、 脂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以及中链脂酸 (6~10C)及短链脂酸(2~4C)构成的的 甘油三酯与胆汁酸盐,形成混合微团(mixed micelles),被肠粘膜细胞吸收。
TG、CE、PL
+
载脂蛋白(apo) B48、 C、AⅠ、AⅣ
血循环
淋巴管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
甘 油 三 酯 的 消 化 与 吸 收
第三节 甘油三酯代谢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s
一、甘油三酯是甘油的脂肪酸
O
1
O
CH2 O C R1
2
R2 C O C H O
乙酰CoA
三羧酸循环
彻底氧化
生成酮体
肝外组织氧化利用
FADH2
ATP
呼吸链
H2O
NADH + H+
ATP
呼吸链
H2O
=
O RCH2CH2C~SCoA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 基端的β位C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α 位C原子与β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 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二个碳 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 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β-氧化. R1CH2CH2CH2CH2 CH2COOH
2.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1)脂肪酸的活化
❖ -氧化过程由四个连续的酶促反 应组成:
① 脱氢 ② 水化 ③ 再脱氢 ④ 硫解
-氧化循环的反应过程
FAD ①脱氢 FADH2
R-CH2-CH2-CH2-CO~SCoA
R-CH2-CH=CH-CO~SCoA
脂酰CoA脱氢酶 (△2反式烯脂酰COA)
-2C CH3-CO~SCoA
H2O
水化酶 硫解酶
应不可逆; ③ 需要FAD,NAD+,CoA为辅助因子; ④ 每循环一次,生成一分子FADH2,一分
子NADH,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减少 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4) 彻底氧化:
❖ 生成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 解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并生成ATP。
=
O RCH2CH2C~SCoA
❖ 其中,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arnitine acyl transferase Ⅰ)是脂肪酸-氧化的关键酶。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过程
胞液
外膜
内膜
RCO~SCoA HSCoA
肉碱
*
脂酰转 移酶Ⅰ
RCO-肉碱
脂酰转 移酶Ⅱ
转位酶
基质 RCO-肉碱 HSCoA
RCO~SCoA 肉碱
关键酶
(3) -氧化循环
2. 分类
脂肪(fat):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脂 磷脂
类脂 固醇类:如胆固醇 (lipid)
糖脂
3. 脂类的功能
① 贮藏物质/能量物质: 脂肪是机体内代谢燃料的贮存形式,它 在体内氧化可释放大量能量以供机体利用。
1g 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38KJ,而1g 糖彻底氧化仅供能 16.7KJ。
② 提供给机体必需脂成分: (1)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2)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胆固醇、维生素等。
脂肪酶
脂肪
甘油+脂肪酸
O=
O= O= --
O=
-- -
O=
CH2-O -C-R1 H2O
R3COOH CH2-O -C-R1
R2-C-O-CH
三酰甘油脂肪酶
CH2-O -C-R3
R2-C-O-CH CH2OH
限速酶
--
--
O=
H2O
R1COOH
CH2OH H2O
R2COOH CH2OH
二酰甘油脂肪酶
脂肪酸首先在线粒体外或胞浆中被活化形 成脂酰CoA,然后进入线粒体或在其它细胞 器中进行氧化。
在脂酰CoA合成酶(硫激酶) 催化下,由 ATP提供能量,将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
R-COOH
脂酰CoA合成酶
R-CO~SCoA
HSCoA+ ATP
AMP + PPi
(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
❖ 在线粒体外生成的脂酰CoA需进入线
④硫解
②水化
HSCoA R-CH2-CO-CH2-CO~SCoA
L-β-羟脂酰 CoA脱氢酶
β- 酮脂酰COA NADH + H+ ③再脱氢
R-CH2-CH(OH)-CH2-CO~SCoA
NAD+ L-β- 羟脂酰COA
脂肪酸-氧化循环的特点
① -氧化循环过程在线粒体基质内进行; ② -氧化循环由脂肪酸氧化酶系催化,反
R2-C-O-CH CH2OH
单酰甘油脂肪酶
HCOH CH2OH
二.甘油的分解
甘油激酶 磷酸酶
三. பைடு நூலகம்肪酸的氧化分解(β-氧化)
部位
组 织: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行, 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亚细胞:细胞液、线粒体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 概念 ❖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 能量计算
1. 概念
❖ 对于任一偶数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其净 生成的ATP数目可按下式计算:
第三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
❖甘油的合成 ❖脂肪酸的合成 ❖二者分别转变为3—磷酸甘油和
脂酰CoA后的连接
❖ 1分子乙酰CoA经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12分 子ATP。
❖ 以16C的软脂酸为例来计算,则生成ATP的数 目为:
7次-氧化分解产生5×7=35分子ATP; 8分子乙酰CoA可得12×8=96分子ATP;
共可得131分子ATP,减去活化时消耗的两分子 ATP,故软脂酸彻底氧化分解可净生成129分子 ATP。
脂酰CoA 合成酶
AMP PPi
ATP CoASH
=
O RCH2CH2C-OH
脂肪酸
线 粒 体 膜
肉碱转运载体
O
=
RCH2CH2C~SCoA
脂酰CoA 脱氢酶
FAD FADH2
β αO RCH=CHC~SCoA
2ATP
H2O
呼吸链
=
=
反2-烯酰CoA
H2O
水化酶
β
αO
RCHOHCH2C~SCoA
L(+)-β羟脂酰
③生物体结构物质 (1)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磷脂 (2)保护作用: ④用作药物:卵磷脂、脑磷脂可用于肝病、神经衰弱及动脉粥
样硬化的治疗等。
⑤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磷脂酰肌醇(PI)转变为肌醇-三磷酸(IP3)作为信号
分子参与信号传递。
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酶促水解
NAD+
CoA脱氢酶
NADH+H+
=
βα O RCOCH2C~SCoA
3ATP H2O
呼吸链
=
β酮脂酰CoA 硫解酶
O RC~SCoA
CoA-SH
TCA
+ CH3CO~SCoA
3、脂肪酸氧化分解时的能量释放
❖ 1分子FADH2可生成2分子ATP,1分子 NADH可生成3分子ATP,故一次-氧化循 环可生成5分子ATP。
粒体基质才能被氧化分解,此过程必
须要由肉碱(肉毒碱, carnitine)来携
带脂酰基。
CH3
HOOC-CH2-CH-CH2-N+-CH3
OH
CH3
β-羟基-r-三甲基铵基丁酸
❖ 借助于两种肉碱脂酰转移酶同工酶(酶 Ⅰ和酶Ⅱ)催化的移换反应以及肉碱-脂 酰肉碱转位酶催化的转运反应才能将胞 液中产生的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第七章 脂类代谢
• 脂类概述 •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脂类概述
1、定义:
脂类(lipid)亦译为脂质或类脂,是一类低 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其 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多为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 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脂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 H O,有些尚含N S P。
2.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1)脂肪酸的活化
❖ -氧化过程由四个连续的酶促反 应组成:
① 脱氢 ② 水化 ③ 再脱氢 ④ 硫解
-氧化循环的反应过程
FAD ①脱氢 FADH2
R-CH2-CH2-CH2-CO~SCoA
R-CH2-CH=CH-CO~SCoA
脂酰CoA脱氢酶 (△2反式烯脂酰COA)
-2C CH3-CO~SCoA
H2O
水化酶 硫解酶
应不可逆; ③ 需要FAD,NAD+,CoA为辅助因子; ④ 每循环一次,生成一分子FADH2,一分
子NADH,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减少 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4) 彻底氧化:
❖ 生成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 解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并生成ATP。
=
O RCH2CH2C~SCoA
❖ 其中,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arnitine acyl transferase Ⅰ)是脂肪酸-氧化的关键酶。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过程
胞液
外膜
内膜
RCO~SCoA HSCoA
肉碱
*
脂酰转 移酶Ⅰ
RCO-肉碱
脂酰转 移酶Ⅱ
转位酶
基质 RCO-肉碱 HSCoA
RCO~SCoA 肉碱
关键酶
(3) -氧化循环
2. 分类
脂肪(fat):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脂 磷脂
类脂 固醇类:如胆固醇 (lipid)
糖脂
3. 脂类的功能
① 贮藏物质/能量物质: 脂肪是机体内代谢燃料的贮存形式,它 在体内氧化可释放大量能量以供机体利用。
1g 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38KJ,而1g 糖彻底氧化仅供能 16.7KJ。
② 提供给机体必需脂成分: (1)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2)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胆固醇、维生素等。
脂肪酶
脂肪
甘油+脂肪酸
O=
O= O= --
O=
-- -
O=
CH2-O -C-R1 H2O
R3COOH CH2-O -C-R1
R2-C-O-CH
三酰甘油脂肪酶
CH2-O -C-R3
R2-C-O-CH CH2OH
限速酶
--
--
O=
H2O
R1COOH
CH2OH H2O
R2COOH CH2OH
二酰甘油脂肪酶
脂肪酸首先在线粒体外或胞浆中被活化形 成脂酰CoA,然后进入线粒体或在其它细胞 器中进行氧化。
在脂酰CoA合成酶(硫激酶) 催化下,由 ATP提供能量,将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
R-COOH
脂酰CoA合成酶
R-CO~SCoA
HSCoA+ ATP
AMP + PPi
(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
❖ 在线粒体外生成的脂酰CoA需进入线
④硫解
②水化
HSCoA R-CH2-CO-CH2-CO~SCoA
L-β-羟脂酰 CoA脱氢酶
β- 酮脂酰COA NADH + H+ ③再脱氢
R-CH2-CH(OH)-CH2-CO~SCoA
NAD+ L-β- 羟脂酰COA
脂肪酸-氧化循环的特点
① -氧化循环过程在线粒体基质内进行; ② -氧化循环由脂肪酸氧化酶系催化,反
R2-C-O-CH CH2OH
单酰甘油脂肪酶
HCOH CH2OH
二.甘油的分解
甘油激酶 磷酸酶
三. பைடு நூலகம்肪酸的氧化分解(β-氧化)
部位
组 织: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可进行, 其中肝、肌肉最活跃。
亚细胞:细胞液、线粒体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 概念 ❖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 能量计算
1. 概念
❖ 对于任一偶数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其净 生成的ATP数目可按下式计算:
第三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
❖甘油的合成 ❖脂肪酸的合成 ❖二者分别转变为3—磷酸甘油和
脂酰CoA后的连接
❖ 1分子乙酰CoA经彻底氧化分解可生成12分 子ATP。
❖ 以16C的软脂酸为例来计算,则生成ATP的数 目为:
7次-氧化分解产生5×7=35分子ATP; 8分子乙酰CoA可得12×8=96分子ATP;
共可得131分子ATP,减去活化时消耗的两分子 ATP,故软脂酸彻底氧化分解可净生成129分子 ATP。
脂酰CoA 合成酶
AMP PPi
ATP CoASH
=
O RCH2CH2C-OH
脂肪酸
线 粒 体 膜
肉碱转运载体
O
=
RCH2CH2C~SCoA
脂酰CoA 脱氢酶
FAD FADH2
β αO RCH=CHC~SCoA
2ATP
H2O
呼吸链
=
=
反2-烯酰CoA
H2O
水化酶
β
αO
RCHOHCH2C~SCoA
L(+)-β羟脂酰
③生物体结构物质 (1)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磷脂 (2)保护作用: ④用作药物:卵磷脂、脑磷脂可用于肝病、神经衰弱及动脉粥
样硬化的治疗等。
⑤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磷脂酰肌醇(PI)转变为肌醇-三磷酸(IP3)作为信号
分子参与信号传递。
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酶促水解
NAD+
CoA脱氢酶
NADH+H+
=
βα O RCOCH2C~SCoA
3ATP H2O
呼吸链
=
β酮脂酰CoA 硫解酶
O RC~SCoA
CoA-SH
TCA
+ CH3CO~SCoA
3、脂肪酸氧化分解时的能量释放
❖ 1分子FADH2可生成2分子ATP,1分子 NADH可生成3分子ATP,故一次-氧化循 环可生成5分子ATP。
粒体基质才能被氧化分解,此过程必
须要由肉碱(肉毒碱, carnitine)来携
带脂酰基。
CH3
HOOC-CH2-CH-CH2-N+-CH3
OH
CH3
β-羟基-r-三甲基铵基丁酸
❖ 借助于两种肉碱脂酰转移酶同工酶(酶 Ⅰ和酶Ⅱ)催化的移换反应以及肉碱-脂 酰肉碱转位酶催化的转运反应才能将胞 液中产生的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第七章 脂类代谢
• 脂类概述 •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脂类概述
1、定义:
脂类(lipid)亦译为脂质或类脂,是一类低 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其 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多为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 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脂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 H O,有些尚含N 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