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成语

合集下载

《庄子》中的成语、出处及解释

《庄子》中的成语、出处及解释

《庄子》中的成语、出处及解释2011-08-08 11:40《庄子》中的成语、出处及解释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

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

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

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

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

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御风而行——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解释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俎而代之矣。

”大相迳庭、不近人情——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

”后称彼此差异很大为“大有径庭”。

肌肤胜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用以说明女子皮肤的白皙。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用“形如槁木”形容身体瘦得像干枯的木头,比喻毫无生气或极端消沉。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

总的意思就是夸大口的言论非常猛烈。

朝三暮四——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四。

』众狙皆怒。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

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庄子成语及出处大全

庄子成语及出处大全

1、哀莫大于心死语出《庄子·田子方》。

心死违背天性比人死更可悲,后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思想停滞。

2、安常处顺语出《庄子·养生主》。

原指顺应自然便无所牵累,逍遥自在。

后指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

3、安室利处语出《庄子·徐无鬼》。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4、安危相易语出《庄子·则阳》。

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5、白驹过隙语出《庄子·知北游》。

比喻时光过得很快,好似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6、百舍重趼〔茧〕语出《庄子·天道》。

在途中住了上百宿,脚下起了层层茧,形容旅途劳苦。

7、苞苴竿牍语出《庄子·列御寇》。

送人礼物,并且附以书信。

指行贿请人办事。

8、奔逸绝尘语出《庄子·田子方》。

形容奔驰得非常快。

9、避世绝俗语出《庄子·刻意》。

脱离现实生活,防止同外界来往。

10、变化无常语出《庄子·天下》。

变化很多,没有定规。

11、冰解冻释语出《庄子·庚桑楚》。

比喻困难、障碍或疑难完全消除。

12、不及之法语出《庄子·骈拇》。

比喻高不可及,无法实用的法式。

13、不急之察语出《庄子·天地》。

指不急需考察的事情。

14、不系之舟语出《庄子·列御寇》。

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15、不近不情语出《庄子·逍遥游》。

行为不合乎人之常情,或情情行为怪癖。

16、不上不下语出《庄子·达生》。

形容两头都没有着落,进退都困难。

17、不生不死语出《庄子·大宗师》。

原指超出生死的境界,无所谓生与死。

18、不肖子孙语出《庄子·天地》。

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父祖事业的子孙。

19、不言之化语出《庄子·徐无鬼》。

意在言外的话。

20、不言之言语出《庄子·徐无鬼》。

意在言外的话。

21、不易之道语出《庄子·天道》。

永久不变的规律。

22、不淫之度语出《庄子·达生》。

出自《庄子》的成语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子》:[庄子,即庄周,字子休或子沐,宋国人。

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文采更胜老子。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达生》:不上不下(bù shàng bù xià):词意:上不来下不去的。

比喻进退都不能。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也作——蠢若木鸡、呆若木偶:词意:呆得像一只木头做的鸡。

原指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也作——神工鬼斧:词意:形容技艺十分高超、精妙,不是人力能达到的。

款启寡闻(kuǎn qǐ guǎ wén),也作——款学寡闻:词意:指学识短浅,见闻寡陋。

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词意:看作可怕的道路。

比喻看成困难可怕、不敢从事的事情。

昭然若揭(zhāo rán ruò jiē):词意: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

《大宗师》:虫臂鼠肝(chóng bì shǔ gān):词意:小虫的胳膊,老鼠的肝。

指形体小。

后比喻身份低贱。

也可比喻微笑而无价值的东西。

方外之人(fānɡ wài zhī rén):词意: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也指僧道等出家人。

附赘悬疣(fù zhuì xuán yóu):词意: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尻轮神马(kāo lún shén mǎ):词意:用臀为车,用精神驾马遨游于自然。

指不借外物的神游。

莫逆之交(mò nì zhī jiāo):词意:指情投意合,感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骑箕尾(qí jī wěi):词意:箕、尾二星宿间有一傅说星,传为殷王武丁贤相傅说死后升天所化。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100个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100个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100个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代表作,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全书共分为33篇,篇篇皆以寓言的方式表达思想,形式简洁生动。

下面列举了庄子中的一百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1. 入木三分:形容笔力深刻准确,能刺中问题的要点。

2. 笑逐颜开:形容非常开心,笑容充满了整个面颊。

3. 世外桃园:形容人们远离纷扰的生活,生活在安宁祥和的环境中。

4. 耳濡目染:形容长期经常听到或见到某种事物,使人受其影响。

5. 日新月异:形容事物变化非常快速,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6. 不见棺材不掉泪:形容在别人发生不幸之前,不会真正感到悲伤。

7. 江郎才尽:形容才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作品。

8. 随遇而安:形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能保持平静和安逸。

9.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力气。

10. 囊括全局:形容掌握了全部事务的基本情况,能够全面地掌握。

11. 画龙点睛:形容在某件事情最后关头做一件关键性的工作,使之更加完美。

12. 刀山火海:形容非常险恶的环境,比喻艰难困苦的处境。

13. 前仆后继:形容人们接连不断地上来,一个接一个。

14. 颠来倒去:形容事情相反,来回翻转。

15. 无所不至:形容做事极度无理智,极度过分。

16. 豁然开朗:形容豁然明白,顿悟。

17. 精卫填海:比喻有坚强毅力的人能克服困难。

18. 悲欢离合:形容人生多变的境遇和情况。

19. 回光返照:形容事物走向衰败时一时出现的振作和活跃。

20. 丧钟长鸣:比喻连续传来死亡的消息。

21. 推陈出新:比喻摒弃陈旧,创造出新的东西。

22. 愚公移山:比喻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23. 金玉满堂:形容家财丰富,充满了金银珠宝。

24. 草木皆兵:指心里害怕,无所适从。

25. 亲力亲为:自己亲自去做,不推诿别人。

26. 应运而生:形容适时地出现,满足一定的需要。

27. 调兵遣将:指动员军队,准备战斗。

28. 一日千里:形容进展迅速,发展迅猛。

《庄子》中的10个成语典故,每一句都很精彩

《庄子》中的10个成语典故,每一句都很精彩

1.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这只鸡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像是木头做的,这样的鸡已经具备了所有的格斗才能。

2.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

”西施心口疼痛,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行走,邻居中有一个丑女看到了,认为皱着眉头很好看,回家后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行走。

3. 一饮一啄出自《庄子·养生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人生的命运早在出生之前便注定了。

也指做事情都有一定的定数。

4. 得心应手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动作不快也不满,心里想的与手上做的能够相对应。

5. 劳而无功出自《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

”就像硬要将船推到陆地上,去运载货物一样,是徒劳无功的。

6. 神工鬼斧出自《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

”梓庆用木头雕成一个钟形的乐器。

这个物件非常精巧,人们看了都认为只有鬼神才能造出这样的东西。

7. 昭然若揭出自《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现在你自己装扮的很有才干,使得众人惊吓,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的污秽,丝毫不去掩饰,就像举着太阳和月亮行走一样。

8. 以火救火出自《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这是愚蠢至极啊。

9. 从容不迫出自《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水里从容不迫地游,这是鱼的快乐。

10. 屠龙之技出自《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朱泙漫去屠龙大师支离益那里学习了屠龙的技艺,花费了千金家产,掌握了技术,但是没有应用屠龙技术的机会。

庄子里的成语典故

庄子里的成语典故

庄子里的成语典故
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思想和故事在成语中也有很多体现。

以下是一些出自庄子的成语典故:
1、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有很高的志向。

出自庄子《逍遥游》中关于鲲鹏的故事,表达了庄子追求自由和无限可能的理念。

2、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真假难辨。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周梦蝶》,表达了庄子对于现实与虚幻的独特理解。

3、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事物规律,做事得心应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强调了顺应自然,把握规律的重要性。

4、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不能容纳更广阔的世界观。

也是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要勇于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呆若木鸡》,揭示了表面现象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关系。

这些成语典故蕴含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自然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思想启示。

庄子.后汉书的成语

庄子.后汉书的成语

《庄子》中的成语有:曳属涂中、一日千里、虚与委蛇、学步邯郸、僵鼠过河、延颈举踵、摇唇鼓舌、窈窈冥冥、变化无常、冰解冻释、安常处顺、安之若命、碧血丹心、百舍重研、苞苴竿牍、奔逸绝尘、儒沫涸辙、喜怒无常、自崖而反、大梦初醒、洋洋大观、以强凌弱、栩栩如生、屠龙之技、空谷足音、目大不睹、捧腹西子、莫逆之交、劳而无功、六通四辟、款启寡闻、枯形灰心、亦步亦趋、辙鲋之急、决痈溃疽、望未莫及、息黥补劓、无始无终、须眉交白、学富五车、扶摇直上、俯仰由人、欧鹤续凫、二缶钟惑、方外之人、发硎新试、非愚则诬、废然而反、相呴相濡、以水救水、畏影而走、蚊力负山、无病自灸、瓮里醯鸡、播糠眯目、夏虫朝菌、能经鸟申、虚往实归、相视莫逆、效颦学步、心在魏阙、心若死灰、欣然自喜、薪尽火传、尘垢秕糠、沉鱼落雁、不近人情、不死不生、材大难用、不主故常、苌弘化碧、超轶绝尘、昭然若揭、朝三暮四、以珠弹雀、饮河满腹、游刃有余、郢匠挥斥、越俎代庖、运斤成风、斗升之水、独往独来、大方之家、盗亦有道、得意忘言、道在屎溺、得鱼忘筌、车施效颦、庖丁解牛、鹏程万里、目击道存、目无全牛、纳履踵决、栉风沐雨、内圣外王、能者多劳、鹤长凫短、厚貌深情、始妄言之、官正神行、害群之马、鬼斧神工、蒿目时艰、涸辙之鲋、木鸡养到、木形灰心、鲁莽灭裂、满坑满谷、每下愈况、茫然目失、梦里蝴蝶、谬悠之说、太仓稊米、探囊肤箧、寿陵失步、吮痈舐痔、隋侯之诛、送往迎来、随者唱喁、隋珠弹雀、鼓盆之戚、画地而趋、大有径庭、呆若木鸡、甘井先竭、动中窥要、槁项黄馘、姑射神人、少私寡欲、如蚁附膻、疾风甚雨、监市履希、书读五年、数米而饮、使蚊负山、绳墨之言、大辩不言、大惑不解、一饮一啄、贻笑大方、齿如齐贝、以火救火、绰约多姿、白驹过隙、目诵五车、桑枢瓮牖、批郤导窾、骈拇技指、强聒不舍、其应若响、窃钩窃国、求马唐肆、绠短汲深、姑妄听之、负石赴河、妇姑勃溪、肝胆楚越、附赘县疣、膏火自煎、槁木死灰、捉襟见肘、足音跫然、支离破碎、知而不言、至矣尽矣、执而不化、踵决时见、庄周梦蝶。

《庄子》中的成语

《庄子》中的成语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出处:《庄子·逍遥游》
每况愈下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知北游》。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庄子·人间世
螳臂当车
比喻不自量力。
相濡以沫
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庄子·胠箧
盗亦有道
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唇亡齿寒
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释义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庄子·天地
夏虫不可以语冰
成语释义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目无全牛
成语释义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成语出处《庄子·养生说》
以下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
游刃有余
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踌躇满志
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大相迳庭、不近人情——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肌肤胜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朝三暮四——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四。』众狙皆怒。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20个成语,天道高远,人心逍遥

《庄子》20个成语,天道高远,人心逍遥

出处:《庄子·养生主》释义:原指顺应自然便无所牵累,逍遥自在。

后指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

感悟:庄子眼里的养生就是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心安理得;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处之泰然;睿智的人懂得超脱,随遇而安。

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就能摆脱诸多烦恼和痛苦。

2.安危相易出处:《庄子·则阳》释义: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感悟:人生中的平安与艰难,顺境与逆境都是辩证的,常常互相转化,顺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顺境就会慢慢变成逆境;逆境中若能小心谨慎,变被动为主动,逆境也会慢慢变成顺境。

人生也没有真正的绝境,有个词叫“绝处逢生”,绝境可以使一个人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常规,书写不曾想过的神话。

3.白驹过隙出处:《庄子·知北游》释义:比喻时光过得很快,好像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感悟: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

人生如梦,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每个人都有一丛花开在心底,纵使白驹过隙,岁月老去,依然会花香满衣!4.不系之舟出处:《庄子·列御寇》释义: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感悟:庄子形象地把逍遥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达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无约束的,济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出处:《庄子·达生》释义:这里的“淫”是过分的意思。

安于自然,止于所应受之分,没有过度的要求。

感悟:“人生贵适宜。

”懂得适度,见好就收。

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做人只图自己一时风光,结果一败涂地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

6.巢林一枝出处:《庄子·逍遥游》释义:鸟在树林筑巢只用一根树枝,比喻有居住之地就满足了。

感悟: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

不管拥有多少物质,一个人睡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吃也就一日三餐,仅此而已,所以人贵在知足。

庄子秋水中的成语

庄子秋水中的成语

庄子秋水中的成语
《庄子·秋水》中包含的成语有:大方之家、孤雏腐鼠、管中窥天、邯郸学步、濠梁之上等。

1、濠梁之上
【解释】:濠梁:濠水上的桥。

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大方之家
【解释】:大方:大道理。

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孤雏腐鼠
【解释】: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

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秋水》:“于是鸱得腐鼠,剜鹐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4、管中窥天
【解释】: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

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5、邯郸匍匐
【解释】: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

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

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

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这是一篇关于庄子的成语大全,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与民更始更始:重新开始。

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

后比喻改革旧状。

以火救火用火来救火灾。

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斧头。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以沫相濡沫:唾沫;濡:沾湿,湿润。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异名同实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溢美溢恶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

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迎来送往走的欢送,来的欢迎。

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以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

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饮冰内热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

饮河满腹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摇尾涂中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

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

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

见《庄子·秋水》。

曳尾,犹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

常含贬意。

一晦一明一暗一明。

常指昼夜循环。

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

溢美之语过分夸奖的话倚强凌弱倚:仗恃;凌:欺凌。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及出处1.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它出自《庄子·秋水》。

比如,哎呀,当我站在那雄伟的珠穆朗玛峰脚下,看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我可真的是望洋兴叹啊!就好像河伯第一次见到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渺小。

2.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是《庄子·齐物论》。

你看那个人,一会儿说这样,一会儿又说那样,简直就是朝三暮四嘛!就像那养猴人说早上给猴子三颗橡子晚上四颗,猴子不高兴,改成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子就高兴了,多可笑呀!3. 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

它源自《庄子·秋水》。

哼,如果不懂装懂还乱说一通,那不是贻笑大方吗?就如同那个自夸懂得很多却连基本常识都搞错的人一样。

4. 盗亦有道:意思是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出自《庄子·胠箧》。

哇塞,你说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还讲什么盗亦有道,真是让人无语!这不就是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嘛,就好像那些为非作歹的人还振振有词,太荒唐了呀!5. 目无全牛: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这可是从《庄子·养生主》中来的哟!你瞧瞧人家那大师,做起事情来那叫一个目无全牛,厉害得很呐!就跟庖丁解牛似的,熟练极了。

6. 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典故就在《庄子·大宗师》。

哎呀呀,在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那种相濡以沫的情感多么珍贵呀!就好像那两条在快要干涸的水里相互依靠的鱼,感人极了!7.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它来自《庄子·齐物论》。

哇,她长得可真美呀,真可谓沉鱼落雁!就如同那古代的美女,能让鱼儿见了都沉入水底,大雁看了都掉落下来呢!我的观点结论是:庄子中的成语真是太有意思啦,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各种有趣的应用呢!。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出自庄子的成语有哪些?出自庄子的成语安常处顺]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先秦·庄周《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爱人利物]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案剑瞋目]出自先秦·庄周《庄子·盗跖》:“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安时处顺]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来;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安室利处]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安危相易]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呆如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绠短汲深]出自先秦·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肝胆楚越]出自庄周《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妇姑勃谿]出自庄周《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妇姑勃溪]出自庄周《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废然而返]出自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废然而反]出自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方外之人]出自庄周《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得心应手]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庄子》成语1

《庄子》成语1

1.鹏程万里péng chéng wàn lǐ,意思是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出自《庄子·逍遥游》。

”2.扶摇直上:形容迅速直升。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后比喻仕途得志,地位等迅速上升。

扶摇:急剧而上的大旋风。

3.越俎代庖,汉语成语,拼音是yuè zǔ dài páo,意思是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自《庄子·逍遥游》。

4.望洋兴叹,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yáng xīng tàn,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意思是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自《庄子·齐物论》。

”6.薪火相传:[ xīn huǒ xiāng chuán ]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7.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

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

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

“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8.盗亦有道dào yì yǒu dào ]道:道理。

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9.无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 ]把没有说成有。

指凭空捏造。

10.枯鱼之肆kū yú zhī sì ]枯鱼:干鱼;肆:店铺。

卖干鱼的店铺。

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11.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

《庄子》的成语

《庄子》的成语

《庄子》的成语出自《庄子》的成语1、望洋兴叹出处:《庄子·秋水》原文:河伯到了海边:“望洋向若而叹”。

释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现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朝三暮四出处:《庄子·齐物论》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

后指变化无常。

3、薪火相传出处:《庄子·养生主》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

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4、探骊得珠出处:《庄子·列御寇》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点。

5、越俎代疱出处:《庄子·逍遥游》原文:“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6、螳臂当车出处:《庄子·人间世》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处:《庄子·山木》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8、屠龙之技出处:《庄子·列御寇》原文:“朱平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释义: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9、以强凌弱出处:《庄子·盗跖》原文:“自是以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释义: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10、运斤成风出处:《庄子·徐无鬼》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万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释义: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庄子》中的成语

《庄子》中的成语

《庄子》中的成语庄子•逍遥游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夏虫朝菌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

井竈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饮河满腹鹪鹩巢于深林(13),不过一枝;偃鼠饮河(14),不过满腹。

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25),有神人居焉。

绰约多姿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26),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27),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8)。

尘垢秕穅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36),孰肯以物为事?”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大而无当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

大相径庭+不近人情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断发文身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中规中矩 +材大难用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跳梁小丑卑身而伏 (27) ,以候敖者 (28) ;东西跳梁 (29) ,不辟高下 (30) ;中于机辟 (31) ,死于罔罟(32) 。

无何有之乡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34) ,广莫之野 (35) ,彷徨乎无为其侧 (36) ,逍遥乎寝卧其下。

[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⑦,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⑧,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⑨,以处圹埌之野⑩。

(《庄子•应帝王》)庄子•齐物论槁木死灰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沉鱼落雁毛嫱丽姬 (22)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23) 。

《庄子》成语解释

《庄子》成语解释

《庄子》成语解释1、跳梁小丑: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

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2.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

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3.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4.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5.探骊得珠:骊:古指黑龙。

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原指冒大险得大利。

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6.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7.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

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

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成语示例: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8.得鱼忘荃: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

“荃”亦作“筌”。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成语示例: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9.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出自庄子中的成语

出自庄子中的成语

一、鹏程万里[péng chéng wàn li]: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二、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三、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l: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四、得心应手[dé xin ying shǒu]: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五、庖丁解牛[pao ding jiě niú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妻然响然,奏刀瞎然,莫不中音。

”。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解释出自《庄子》的成语及解释1. 胡越之音(出自《庄子·外物》)解释:形容声音之美妙动听,如音乐般悦耳动人。

2. 水车之忧(出自《庄子·天道》)解释:比喻人们担心过多的琐事,忧虑烦恼而无法安心。

3. 黄粱一梦(出自《庄子·逍遥游》)解释: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幻想,往往是虚幻而短暂的。

4. 蝴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解释:比喻人生短暂如梦,一切皆为虚幻。

5. 弃如敝屣(出自《庄子·齐物论》)解释:比喻对某人或某物毫不在乎,像抛弃旧鞋子一样漠不关心。

6. 鸿鹄之志(出自《庄子·人间世》)解释:比喻追求高尚理想的志向和雄心壮志。

7.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秋水》)解释: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困难。

8. 浮名虚誉(出自《庄子·天下》)解释:指虚假的名誉和声誉,没有实质的价值和意义。

9. 空谷足音(出自《庄子·天下》)解释:比喻心境宁静,内心充实,没有外界干扰和杂音。

10. 虚与委蛇(出自《庄子·齐物论》)解释:比喻虚伪狡诈,表面上态度友好,实际上心怀鬼胎。

通过学习《庄子》,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其中包括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这些成语不仅用语精炼,形象生动,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从《庄子》中提炼出来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智慧。

其中,“胡越之音”形容的是音乐的美妙动听,让人心生愉悦;“水车之忧”则告诉我们要摒弃琐事的烦恼,专注于内心的宁静;“黄粱一梦”和“蝴蝶梦”都是对人生的警示,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沉浸于虚幻和幻想中;“弃如敝屣”教导我们要珍惜和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鸿鹄之志”鼓励我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相濡以沫”告诉我们在困境中要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浮名虚誉”提醒我们不要追逐虚假的名誉和声誉;“空谷足音”让我们学会宁静和充实;“虚与委蛇”警示我们要识别真假,不要被表面的伪装所蒙蔽。

庄子成语

庄子成语
《庄子》中常用常考成语80例
哀莫大 于心死 安之若 命 白驹过 隙 苞苴竿 牍 碧血丹 心 材大难 用 苌弘化 碧 朝三暮 四 尘垢秕 糠 沉鱼落 雁 踌躇满 志 初生之 犊不怕 虎 椿萱并 茂 辞不获 命 存而不 论 大辩不 言 大而无 当 大方之 家 大有径 庭 盗亦有 道 得意忘 言 得鱼忘 筌 东施效 颦 斗升之 水 发硎新 试 扶摇直 上 槁项黄 馘 绠短汲 深 姑射神 人 鬼斧神 工 害群之 马 涸辙之 鲋 鹤长凫 短 画地而 趋 见笑大 方 坎井之 蛙 空谷足 音 枯鱼之 肆 每下愈 况 莫逆之 交 木鸡养 到 目无全 牛 庖丁解 牛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 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苌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尘:尘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鱼见之沉入水底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 萱堂”。比喻父母健在。 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比喻微薄的资助。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槁: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 巨的任务。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叶山的得道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比喻事物各有特点。 趋:疾走。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比喻不知变通。 指让内行人笑话。 坎井:坏井,废井。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枯鱼:干鱼;肆:店铺。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直上
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越俎代庖
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每况愈下
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

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大而无当
当:底。

虽然大,却无底。

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相径庭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

《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后来用“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心如死灰
死灰:已冷却的灰烬。

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

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朝三暮四
(古义)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今义)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或者用来比喻花心,想得太多。

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游刃有余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

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游:运转;刃:刀口;余:余地。

踌躇满志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满:满足。

志:心意。

从容自得,心意满足。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螳臂当车
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

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当:阻挡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云: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喻贪生惧死,不如相忘于自然。

相濡以沫
濡:沾湿;沫:唾沫。

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盗亦有道
道:道理。

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唇亡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

比喻利害相关。

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的情况。

形容相互之间一直不发生联系。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

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

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

其实大都能理解这句话的都是智者。

当一只四季虫在侃侃而谈的时候,夏虫很难理解到夏之外的景色,就好哥白尼或者伽利略在发现新的科学发现后,四周却很难有理解他们的人,于是盲者嘲之。

木耳永远都分辨不出低音和高音,如果夏虫能够多活一季,也许就能多走一步,看出圈外的善恶,懂得更多。

鼓盆而歌
本为惠施指责庄周在妻子死后不伤心难过的说辞,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

呆若木鸡
呆:傻,发愣的样子。

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

亦步亦趋
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含贬义
失之交臂
交臂:胳膊碰胳膊。

指一路走,擦肩而过。

形容错过当面的机会。

白驹过隙
白驹过隙,成语,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蜗角之争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中规中矩
符合规矩,平平常常,甚至比较死板、拘泥。

常含贬义。

形如槁木
形容身体瘦得像干枯的木头,比喻毫无生气或极端消沉。

庄周梦蝶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

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

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相忘江湖
原指两条鱼因泉水干涸,被迫相互呵气,以口沫濡湿对方来保持湿润。

它们不禁怀念昔日在江湖中互不相识,自由自在的生活。

现多指在尘世中忘却彼此,不通音讯。

亦多见于情感散文中,指放下对某种情感过于执着的追求,彼此放手。

1.现在,这句话广义上指各自生活,互不通音讯。

2.指放弃曾经的执著(情感心执),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执著指对事物的痴)常见于台湾作家散文集中。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付。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

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贻笑大方
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鲫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所欢喜玩味的。

我现在借这段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

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

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

比如我知道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我知道旁人笑也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心里悲痛。

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如何,都是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

我只知道自己,我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

庄子看到鲤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

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

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

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透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以管窥天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

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招摇过市
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

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现在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子。

交:交情。

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哀莫大于心死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也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化腐朽为神奇
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

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