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生产准备人员培训计划
风电项目生产准备工作培训

• 生产准备人员要全过程的介入、参与各阶段设备的安装、调试、交接验收, 提出优化建议和意见。
二、生产准备各阶段工作
制度建设
1、根据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编制安 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规程和标准。规章制度应具体、全面,具有可操作性; 规程标准的编写应符合现场及设备实际。要组织生产准备人员参与规程制度、 两票标准票的编写和系统图的绘制等工作。 2、机组单体试运前,完成运行规程初稿和标准操作票的编写工作,并在单体 试运过程中执行和完善;完成机组各类事故预案的编写工作;完成全厂设备 统一命名工作。机组分部试运前应完成运行规程试行稿的编写和系统图绘制 工作,并在整套启动前组织对运行规程、标准操作票进行审定,下发试行。 在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后 3 个月内,要颁布正式的运行规程。
按要求完成培训,生产运行、检修维护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2、机 构设置满足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生产秩序,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技术规程、作 业标准健全;3、设备启动验收符合相关标准,完成设备调试,并网前技术监 督和交接试验;4、机组完成动、静态调试,各处安全标志、标识齐全等工作。
◆工作概述
• 项目建设阶段,要根据机组投产计划和基建施工进度,结合生产准备大纲, 适时完成各项工作,包括制度建设、技术培训、基础工作、物资准备、运营准 备等。
二、生产准备各阶段工作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 技术规程 应急预案
在公司相关标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 际,细化、编制现场管理制度,分为安全管理 类、生产管理类和后勤保障类。
包括输变电设备运行、检修规程和发电机组运 行、检修规程。保证与现场设备相符,切实可 用。
在公司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现场 应急处置预案。
电厂工人岗前培训计划表

电厂工人岗前培训计划表时间: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15日地点:XX电厂培训中心培训目标:1. 熟悉电厂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2. 掌握电厂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4.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培训内容:1. 电厂概况介绍(1天)- 电厂的发展历史和业务范围- 电厂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电厂的发电工艺流程和排污处理流程2.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1天)-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和应急处理方法- 电厂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3. 电厂设备操作培训(3天)- 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设备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4. 电厂技术知识培训(3天)- 火力发电原理和过程控制- 蒸汽轮机发电原理和运行控制- 电厂水处理系统和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5. 团队协作与沟通(1天)- 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 沟通技巧和团队建设- 团队目标达成和协作机制6. 岗位综合技能培训(3天)- 巡检与维护技能培训- 装置检修技能培训- 紧急处理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电厂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的理论课培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设备操作培训采用设备模拟操作和实际设备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通过电厂安全生产案例和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引导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措施和设备故障处理方法。
4. 团队活动采用团队游戏和团队训练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一对一辅导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新员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员工快速掌握工作技能。
培训考核:1. 理论知识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电厂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的理论考核,通过达到一定分数才能参加实操考核。
2. 实操考核对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进行实操考核,包括操作设备和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
3. 团队协作考核通过团队活动和团队训练考核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电厂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表

电厂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提高电厂各级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二、培训对象1. 电厂所有员工2. 重点培训对象:生产、维护、安全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员工三、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2. 电厂生产工艺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4. 火灾、电气、化工等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5.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演练6.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7. 环保和能源节约知识8.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9. 其他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四、培训时间安排1. 培训周期:全年进行2. 培训方式:定期举办集中培训和线上培训五、培训计划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时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容:介绍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员工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 电厂生产工艺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时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容:重点介绍电厂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指导员工正确操作设备,预防事故发生。
3.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培训时间:每半年进行一次内容:结合实际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引导员工认识安全生产重要性,加强预防意识。
4. 火灾、电气、化工等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时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容:介绍火灾防护、电气安全、化工品安全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5.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和演练培训时间:每年进行一次内容:组织员工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6.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时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容:介绍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
7. 环保和能源节约知识培训时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容:介绍环保和能源节约知识,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8.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培训时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容:介绍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个人保护能力。
水电厂新员工生产培训计划

水电厂新员工生产培训计划
1. 背景介绍
水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新员工的培训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电厂新员工生产培训计划的设计和执行。
2. 培训目的
•了解水电厂各部门及工作流程
•掌握常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
•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规程
3. 培训内容
3.1. 入职培训
•公司文化介绍
•岗位职责说明
•熟悉工作环境及人员
3.2. 技术培训
•水电厂基本原理
•电力设备操作与维护
•水力设备操作与维护
3.3. 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法规
•应急预案演练
•安全操作规程
4. 培训方式
•理论学习
•模拟实操
•岗位实习
5. 培训周期
•入职培训:1周
•技术培训:2周
•安全培训:1周
6. 培训评估
•定期测试
•岗前实习表现评估
•考核评定
7. 培训效果跟踪
•跟踪新员工的工作表现
•定期进行回访和评估
•不断改进培训计划
8. 结语
水电厂新员工生产培训计划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系统性的培训,新员工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墇,提升工作效率,确保生产运行的顺利进行。
电厂生产检修准备培训计划

电厂生产检修准备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厂生产检修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生产检修准备工作可以保证电厂正常运行并且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为了提高电厂员工的技术水平,加强生产检修准备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本培训计划旨在全面提升电厂生产检修准备的技能和素质,确保电厂生产检修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主要针对电厂生产检修相关人员,包括设备检修人员、电气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生产运维人员、安全环保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生产检修准备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电厂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3. 电厂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处理4. 设备维护保养和日常巡视检查5. 生产检修准备工作中的安全管理6. 电厂生产检修准备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7. 数据分析与故障预测技术8. 紧急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四、培训方式本培训计划采用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培训内容通过课堂授课、案例分析、现场演示、实际操作等形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共设置为5天时间,培训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天:生产检修准备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电厂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第二天:电厂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维护保养和日常巡视检查第三天:生产检修准备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电厂生产检修准备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第四天:数据分析与故障预测技术第五天:紧急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总结与交流六、培训地点培训地点为电厂内部设定的培训基地,有关器材和设备会提前做好准备。
七、培训师资本培训计划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八、培训评估为了检验培训效果,本培训计划将安排考核和评估环节,学员需通过考核才能取得培训结业证书。
九、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将能够全面掌握生产检修准备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实践能力,为电厂生产检修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十、结语电厂生产检修准备培训计划的实施旨在提高电厂生产检修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推动电厂设备维护水平的提高,为电厂的安全生产和长期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最新员工培训计划范文(通用6篇)

员工培训计划范文(通用6篇)电力生产准备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关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理论培训原则上安排在培训学校进行,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运行人员、维护人员一并听课,以提高培训效率。
生产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外送培训、实习时,尽量通盘考虑,一起安排,便于相互学习和交流。
1培训对象1.1运行人员。
包括负责集控、化学、燃料、除灰(脱硫脱硝)运行的人员。
1.2生产管理人员。
包括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人员(包括各生产部门领导、运行专工、设备点检员、技术监督专职等)。
1.3维护人员。
包括负责机、电、炉、化学、燃料、除灰(脱硫脱硝)等设备维护、试验的人员。
2培训要求2.1制定培训实施细则和岗位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培训教材(详见附件)。
附件一:224电厂电厂一期(2×300MW)工程生产准备人员理论培训教材编写及理论培训要求。
2.2坚持运行值班人员的培养方向为集控全能值班员;生产管理、检修维护人员的培养方向为一专多能,一工多艺。
2.3运行人员熟悉300MW机组的现场设备构造、性能、原理及运行要求,掌握设备的运行操作调整及故障、事故处理,掌握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操作技能,熟悉电网调度规程及相关规定,熟悉有关环保要求及消防规定,达到本岗位上岗要求。
2.3.1各运行主要岗位运行主要岗位人员指运行值长、集控操作员及其他岗位的主值班员。
这些岗位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操作、参数调整和异常情况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驾驭大机组运行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因此,上述人员以有运行经验,学习能力强的高岗位人员为主,并考虑新分配人员。
2.3.2一般运行人员一般运行岗位人员的来源主要是招聘有一定运行经验,责任心强的本专业人员,并考虑招聘部分优秀大中专应届毕业生。
2.4生产管理人员掌握国家有关部门和集团公司颁布的电力生产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熟悉电厂的生产流程,掌握亚临界、空冷机组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熟悉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与技能,达到胜任本岗位工作要求。
电厂生产准备培训计划

电厂生产准备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与目的电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产系统,其生产需要各种设备、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而一个优秀的电厂生产准备团队是电厂生产能否按时、高效、安全运行的保障。
因此,为了提高电厂生产准备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业务素养,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电厂生产准备培训计划。
培训目的:1.提高电厂生产准备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电厂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2.提高电厂生产准备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在紧要关头做出正确的决策;3.增强电厂生产准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做好电厂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培训对象电厂生产准备员工三、培训内容1.电力生产基础知识(1)电力生产原理(2)电力系统组成(3)电力系统运行规程2.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1)汽轮机(2)锅炉(3)发电机组(4)变压器3.电厂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操作规程(2)应急救援措施4.团队合作与沟通(1)团队协作意识(2)团队间协作模式(3)沟通技巧五、培训方式1、网络培训采用线上视频教学、网络直播授课等形式,共设置8次网络教学课程,每次课程2小时。
2、实地体验通过观摩现场操作、实际操控设备、模拟应急情况等方式,让学员亲身体验电厂设备操作与应急处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习电厂生产准备要点以及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使学员们对电厂生产准备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5、经验分享邀请电厂老员工为学员分享实践经验,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学习到更多的宝贵经验。
六、培训时间8周,每周3天,每天8小时。
七、培训效果评估1.考试评定学员必须参加期末考试,并达到及格分数。
2.实操评估通过实地操控设备、模拟应急情况等方式进行实操评估。
3.学员反馈收集学员对培训过程的反馈意见,对培训内容、形式进行优化。
八、培训资源支持1.培训师资邀请电厂内外专业人员以及专业培训机构的专家来授课。
2.培训场地学员实地参观与实操的场地由电厂内部提供。
生产准备培训年度计划

生产准备培训年度计划
1. 培训目标:确保员工理解生产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
2. 确定培训内容:包括生产设备操作、安全规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确定培训时间: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培训时间,确保不影响生产进度。
4. 培训方法: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如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等。
5. 指定培训负责人:确定培训负责人,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协助进行培训。
6. 确定培训场地:选择适合的场地进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培训。
7. 确定培训参与人员:确定参与培训的员工名单,并进行通知和安排。
8. 制定培训材料:准备相关培训材料,包括PPT、手册、视频等,以便员工学习和复习。
9. 培训后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员工学习效果评估,总结培训成效并进行改进。
10. 培训跟进: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跟进,确保他们在实际生
产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火电厂培训计划方案

火电厂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计划背景火电厂是当前国家能源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火电厂作业环境恶劣、操作技能要求高、设备复杂等因素,员工的培训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制定和实施火电厂培训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目标1.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增强专业技能;2.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风险;3.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4.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三、培训对象火电厂的培训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1.生产岗位员工:主要包括锅炉操作工、汽轮机操作工、发电运行工等;2.技术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安全质量管理人员等;3.后勤保障人员:主要包括供电维修人员、设备检修人员、环境保护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1.安全生产知识: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危险化学品管理等;2.专业技能培训:包括锅炉操作技能、汽轮机操作技能、发电运行技能等;3.设备维护维修:包括设备保养维护、设备故障排除、设备危险预警等;4.团队协作培训:包括团队沟通、团队合作、团队决策等;5.创新意识培养: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
五、培训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电子教学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2.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设备操作、维修、排故等实际操作;3.案例分析: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让员工认识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4.游戏培训:通过团队游戏、模拟练习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5.现场考察:组织员工参观其他火电厂,了解行业先进经验,激发创新意识。
六、培训周期培训周期根据员工职务和专业需求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初级培训、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
初级培训周期一般为1-3个月,中级培训周期一般为3-6个月,高级培训周期一般为6-12个月。
七、培训管理1.培训计划制定:由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等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方法;2.培训资源准备:包括培训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培训场地等资源的准备;3.培训执行:组织培训活动,并对培训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4.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操评估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5.培训档案管理:对员工参加培训情况进行档案化管理,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发电厂运行培训计划

发电厂运行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发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发电设施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必须对发电厂运行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本文将针对发电厂运行人员的培训内容、方法以及培训计划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高发电厂运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发电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培训内容1. 发电厂基本原理与工艺流程:发电厂的基本原理、发电厂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发电流程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各种类型的发电设施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的了解。
2. 发电厂设备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发电设施的各项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运行技术要点以及日常管理和维护等基本知识。
3. 发电厂安全管理知识:包括电厂风险评价、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应急预案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等相关知识。
4. 发电厂设备维护与维修知识:包括设备定期维护、设备故障检修、设备日常保养、设备关键部位的检测与维修等相关知识。
5. 发电厂运行管理知识:包括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设备运行的优化控制、设备故障处理方法、设备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等相关知识。
6. 特种设备操作与管理: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等特种设备的操作与管理知识。
7. 电气控制知识:包括发电厂的电气系统介绍、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相关知识。
8. 热工水处理知识:包括水质分析、热工水处理系统的操作与管理、系统故障处理等相关知识。
9. 新能源发电知识: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设备的相关知识介绍。
10. 其他相关知识:如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设备节能改造等相关知识。
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专业讲师进行课堂授课,结合发电厂实际案例进行解析,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 实地考察:安排学员进行发电厂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发电设施的真实运行情况,加强对发电设施的认识。
3. 模拟操作:通过模拟操作,提高学员对发电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电厂员工培训计划[最新版]
![电厂员工培训计划[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6272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2.png)
电厂员工培训计划电厂员工培训计划篇一:年东风发电厂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年东风发电厂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为满足企业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级管理、全员培训”的原则,跟进教育培训工作。
年度的培训工作以岗位培训为基础、以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为核点、以班组长培训为重点展开。
为做到统一规划、组织实施,把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厂的目标体系,同时下达,同时落实,同时总结考核。
一、岗位培训以练好基本功为主,即练习实际操作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
按照华电贵州公司、乌江公司颁布的水电厂生产技能岗位培训标准“应知、应会”的要求,达到“三熟三能”,即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能熟练地进行本工种的检修、维护,正确处理事故。
二、新进厂人员培训1、新进厂人员进厂,首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入厂教育培训,经厂级安监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岗位培训。
内容分为:政治思想和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安全生产和厂规厂纪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2、以新的形式恢复传统的师徒传、帮、带培训。
新进厂人员到达培训岗位后,指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员工为师傅,经现场基本制度学习、现场见习、跟班实习三个步骤,考试合格并确认有独立操作能力,报批准后方可上岗。
三、专业骨干培训专业骨干的培训做到有目标、有方向,理论和实际结合,由综合办公室编制计划,组织实施。
1、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从组织管理方面加强学习,以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执行力,适应企业精细管理的要求。
2、班组长培训为保证培训效果,首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便作好培训内容准备,通过精心组织,使班组长培训有针对性,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
四、培训的形式和方法1、岗中培训。
岗中培训是岗位培训的主要方式,按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部门根据岗位的实际和要求,编制本部门岗中培训计划,自行组织本部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岗中培训计划并报综合办公室备案,每月由综合办负责检查其完成情况。
火电厂投产前培训计划

火电厂投产前培训计划
1. 背景
火电厂是能源产业中重要的一环,为确保火电厂的正常运营及安全生产,投产前的培训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电厂投产前的培训计划安排。
2. 培训目标
•了解火电厂的基本运行原理和设备知识
•掌握火电厂的运行流程和安全规范
•熟悉应急处理措施及危险情况预防
3. 培训内容
3.1 理论培训
•火电厂系统概述
•火电厂主要设备及功能介绍
•火电厂运行流程
•火电厂安全规范及操作规程
3.2 实操培训
•设备操作演练
•应急演练
•安全事故处理演练
4. 培训计划安排
•第一周:理论培训,包括火电厂系统概述、设备介绍等
•第二周:实操培训,进行设备操作演练和应急演练
•第三周:安全事故处理演练和综合测试
•第四周:总结与评估,颁发结业证书
5. 培训评估
•知识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
•应急处理能力评估
6. 结语
火电厂投产前的培训计划对于保障火电厂的正常运营及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详细介绍的培训计划安排,相信可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火电厂安全高效地运行。
生产人员培训管理规定

H Z D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HZD2-238-ZG93 生产人员培训管理规定2013-11-14发布 2013-11-14实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HZD2-238-ZG931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人员培训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提高公司生产人员技术水平,适应岗位要求,实现生产人员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人员的培训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生产的必要保证,应纳入企业生产管理、企业综合培训计划和企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企业领导任期目标,与生产任务一样进行考核。
生产人员培训坚持谁管理、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公司各级人力资源部门是生产人员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人员培训。
第四条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机制,明确生产培训计划编制、组织实施、监督考核、效果评估的职能部门和专责人,建立生产培训体系,严格遵循“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转岗”的原则。
第五条各单位要根据岗位实际,识别从业人员生产培训需求,制定和实施生产培训计划,在资金、时间上给予保证。
生产培训费用从教育经费中列支,亦可从符合规定的其他费用中列支,新(扩)建企业培训经费,可按规定在工程投资中单列的培训项目中列支。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人员及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管理。
第二章人员配置及工作职责第一节人员配置第七条人员配置及分工(一)公司的生产培训工作,由分管领导负责,人力资源部归口管理,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
(二)区域公司的生产培训工作,由分管领导负责,人力资源部门归口管理,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三)基层企业的生产培训工作由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负责,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中心)配备专(兼)HZD2-238-ZG93职人员归口管理生产培训工作。
其中,燃煤电厂设培训中心,设主任1人;燃机、风电、水电、航运和港口等企业,在人力资源部门设立专(兼)职岗位;基层企业生产部门设专(兼)职培训工程师具体负责生产培训工作。
生产准备工作计划

生产准备工作资料1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生产准备工作计划(A版)编制: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三月生产准备工作计划(A版)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的生物发电工程:建设一台额定容量130t/h、高温高压参数的生物质燃料的振动炉排锅炉和一套额定容量30MW的汽轮发电机组。
该工程是国家级新能源示范项目。
工程计划于2006年9月底建成投运。
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生产准备工作,保证人员素质、技术支持、物资材料等方面满足机组顺利试运和投产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生产准备工作管理规定》和生产运营部《生产准备大纲》,结合单县工程的现场实际,特制定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生产准备工作计划。
一、生产准备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编制目的通过生产准备,应达到以下目标:1.建立运转高效的生产组织体系,形成政令畅通的指挥管理系统。
2.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生产运营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3.培养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员工队伍。
做到“管理人员一人多岗、运行人员全能值班、检修维护人员一专多能”。
生产准备工作计划编制目的:编制生产准备工作计划,是为了更加系统地组织和安排生产准备期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生产准备项目内容、明确项目时间要求、明确责任部门(人)、明确责任目标,保证生产准备期的各项工作有计划地顺利进行,保证生产准备工作的质量。
二、生产准备计划编制依据1、国能本部《生产准备工作管理规定》,国能本部生产运营部编制《国能单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1*30MW机组生产准备大纲》。
2、国能本部关于《自主经营模式:组织机构及定员》。
3、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网络图、工程设计进度计划,锅炉图纸设计进度计划;主要设备制造及交货进度计划,特别是锅炉交货进度计划(3月3日联络会商定的交货进度进度)。
4、工程相关合同和技术协议。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和制度。
三、生产准备工作组织要高度重视生产准备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要建立完备的生产准备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各项准备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辅助岗位人员培训计划书

辅助岗位人员培训计划书按照生产准备总体规划,目前襄樊电厂二期工程辅助系统岗位生产人员已经配备,为顺利完成辅助岗位人员的培训,达到持证上岗要求,特制订该培训计划书。
一、编制依据:1、《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新建火电机组生产运营准备工作管理规定》2、《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新建机组生产运营准备工作项目明细表》3、《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办法》4、襄樊电厂二期工程计划网络图C版5、《2006年生产准备工作计划》二、培训目标1、所有新入厂员工都经过了三级安全(包括消防)教育并经考试合格;2、所有生产人员均达到持证(职业技能鉴定)上岗要求;3、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培训并取证。
4、燃料及化学运行人员达到专业范围内全能值班要求;三、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包括计划拟上辅助岗位人员63人:化学运行岗位人员 4人燃料系统运行人员 33人燃料检修维护岗位人员 18人除灰脱硫岗位运行人员 8人四、培训措施1、入厂教育。
包括军训、安全教育、职业道德、发电厂介绍等。
重点要求:要求员工尽快适应从毕业生向一名电业职工的转变,了解发电厂的基本工艺流程,树立“安全第一、员工为主”的安全意识,掌握进入现场前的必备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2、跟班学习。
即安排进入一期公司或同类型发电厂进行跟班学习(包括运行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
重点要求:熟悉相应岗位人员的工作程序、作业内容和相关安全工作要求,在师傅指导和监护下熟悉并掌握各岗位运行操作和检修维护技能。
3、取证培训。
由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和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排。
重点要求:熟悉并掌握发电厂从业人员的应会理论,并通过鉴定单位的技能鉴定。
4、厂家培训。
即安排到设备厂家进行相应设备的针对性培训。
重点要求:掌握相应设备的原理、结构及运行维护要求。
5、调试及岗前培训。
即针对上岗前的必要培训项目。
重点要求:通过参加设备调试熟悉本工程现场设备布置和系统设计特点,掌握调试过程中设备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
电厂电气培训计划

篇一:电气专业培训计划设备部电气专业培训计划为确保我厂机组投产后检修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电气专业人员需要进行系统的现场针对性学习,特制定电气专业全年培训计划来提高我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用以满足生产需要。
一、培训目标:通过进一步的培训,电气点检人员应达到以下岗位技能要求:1、熟知本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标准和危险点分析防范。
2、熟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部分》的相关内容。
3、熟知两票三制、设备验收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等生产管理制度。
4、掌握本厂电气一次系统接线;5、掌握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断路器以及互感器等一次电气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6.熟悉常用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方法;7、熟悉常用材料、一次配件和设备的名称、性能及其规格;通过进一步的培训,电气继电保护人员应达到以下岗位技能要求:1、熟知本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及标准和危险点分析防范。
2、熟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部分》的相关内容。
3、熟知两票三制、设备验收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等生产管理制度。
4、熟悉《继电保护和继电器的检验条例及检验规程》、《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化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程》等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的有关条文。
5、熟悉微机保护及常用继电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掌握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安装图。
6、熟悉本厂控制、信号、测量及公用设备等二次接线图。
7、熟练计算6kv及以下电动机和变压器、线路继电保护定值;掌握本厂发变组保护的二次接线、保护逻辑、简单整定、定值输入。
8、远动和通信专业熟悉本厂所用设备的性能和原理,应做到有故障可以处理。
9、熟悉常用材料、二次配件和设备的名称、性能及其规格。
二、培训计划:1、建设学习创新型班组,注重实用、实效,进一步加强岗位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我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2、充分发挥高岗位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加强“三熟三能”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电气专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检修维护水平,努力适应机组的运行维修和管理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培训的新突破。
发电厂运行职工培训计划

发电厂运行职工培训计划第一章绪论一、培训计划背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发电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电厂运行职工是保障发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和供应质量。
针对当前发电厂运行职工的培训需求,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对于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计划目的和意义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发电厂运行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发电厂运行管理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率,保障供电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培训,使发电厂运行职工能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训计划范围本培训计划适用于所有发电厂运行职工,包括发电设备操作员、电气维修工、化学分析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各类运行人员。
第二章培训内容一、技能培训1. 发电设备操作培训: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操作技能培训,针对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和故障处理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操作员的技能水平。
2. 电气维修技能培训:对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等技能进行培训,使维修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各类仪表设备,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处理电气故障。
3. 化学分析技能培训:对发电厂水质、燃料质量等进行分析检测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化验员的分析技能和水质检测能力。
4. 安全管理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质量管理培训:对发电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等进行培训,提高运行员进行质量管理的能力。
二、知识培训1. 发电技术知识培训:对发电厂的发电原理、发电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以提高运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2. 环保知识培训:对发电厂的环保政策、环保法规等进行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环保意识。
3. 节能知识培训:对节能减排政策、节能技术等进行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
基建期火电厂生产准备计划

基建期火电厂生产准备计划英文回答: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a thermal power plant is a critical phase that requires meticulous planning and execution to ensure a seamless transition into production. The following outlines the essential steps involved in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preparation pla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1. Establish a Production Preparation Team:Appoint a cross-functional team comprising representatives from engineering, operations, maintenance, and other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coordinate and oversee the production preparation process.2. Define Production Objectives:Clearly articulate the desired production goals,including target generation capacity, efficiency targets, and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requirements.3. Develop a Detailed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Testing Plan:Prior to commissioning, conduct thorough inspections and testing of all major equipment, including boilers, turbines, generators, and auxiliaries, to ensure they meet specifications and performance standards.4. Establish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Training:Develop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provide extensive training to personnel responsible for plant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This includes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 and procedures for safe and efficient plant operation.5. Prepare for Fuel Supply and Handling:Secure a reliable fuel supply and establish proceduresfor fuel handl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o ensure a consistent and uninterrupted fuel supply.6. Implement a Maintenance and Reliability Program: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and reliability program to prevent equipment failures and minimize downtime. This includes periodic inspections, preventive maintenance routines, an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techniques.7. Coordinate Interconnections with the Grid:Ensure proper coordination with the grid operator to determine interconnection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procedures for the plant to be integrated safely andreliably into the grid network.8. Commissioning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Conduct a systematic commissioning process to gradually bring the plant online and optimize its performance. This involves testing and fine-tuning of equipment, adjusting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verifying compliance with design specifications.9. Establish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s:Implement real-tim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s to track plant performance, identify any deviations from targets, and implement corrective actions as needed.10.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After the plant is operational, establish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gram to identify areas for optimizat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enhancements to enhance plant efficiency,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中文回答:基建期火电厂生产准备计划。
燃煤电厂二期1000mw生产准备大纲

生产准备大纲编制:会审:审核:审定:批准:目录1 总则 (2)1.1 适用范围 (2)1.3 生产准备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2)1.4 生产准备期 (3)1.5 职责划分 (4)1.6 生产准备工作依据的文件 (4)2 生产组织 (5)2.1机构设置 (5)2.2 人员配置 (6)3 岗位培训 (19)3.1 培训对象 (19)3.2 培训要求 (19)3.3 培训教材编制与选用 (22)3.4 培训方法和途径 (22)4 规程制度的建立 (27)4.1 管理制度 (27)4.2 工作标准和岗位规范 (28)4.3 技术规程 (28)4.4 生产报表、运行检修试验记录表格 (28)4.5 规程制度编写要求 (29)5 辅助生产设施 (30)5.1 与生产现场相关的生产准备工作 (30)5.2 专业试验室 (30)5.3 安全工器具及防护用品 (30)5.4 检修工具和仪器仪表 (31)5.5 备品配件 (31)5.6 消防器材 (31)6 设备、技术资料的交接 (32)6.1 设备交接 (32)6.2 技术资料交接 (32)7 分部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 (33)7.1 分部试运 (33)7.2 机组整套启动试运 (33)8 管理信息系统(MIS) (34)附件1:电厂二期工程一级网络进度的主要施工节点附件2:电厂二期工程生产准备人员培训大纲附件3:电厂二期工程生产准备工作计划引言电厂二期工程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及脱硝装臵。
华东电力设计院是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主体设计单位。
三大主机设备都是通过公开招标确定。
锅炉由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采用日本巴布科克-日立公司技术。
汽轮机和发电机均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西门子公司联合设计制造,汽轮机型号:N1000-26.25/600/600(TC4F),为中间一次再热、凝汽式、单轴、四缸四排汽汽轮机;发电机型号:THDF125/67,为水氢氢冷却、无刷励磁汽轮发电机。
电厂培训计划表单

电厂培训计划表单培训计划目的: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实践,提升电厂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电厂安全运行和生产质量。
培训对象:电厂所有员工培训时间:持续时间为一年,每月安排一次培训活动,每次培训时间为2天。
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1.1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1.2 电厂设备和工艺流程1.3 安全生产法规和操作规程1.4 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1.5 工程建设和设备维护2. 技能实训2.1 设备操作技能2.2 应急预案演练2.3 检修维护技能2.4 安全事故处理技能2.5 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培训形式:1. 课堂培训1.1 讲师授课1.2 理论学习1.3 知识测试2. 实训操作2.1 设备操作模拟2.2 应急预案演练2.3 设备检修实践2.4 安全事故模拟3. 知识交流3.1 经验分享3.2 小组讨论3.3 实践案例分析培训考核:1. 知识测试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考核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合格者需进行强化培训。
2. 操作技能考核对某些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能。
3. 动态管理培训过程中,对员工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并对不合格员工进行跟进培训和辅导。
培训考核标准: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1.1 80%以上为合格1.2 60%-80%为待加强1.3 60%以下为不合格2. 操作技能掌握程度2.1 安全操作2.2 效率2.3 准确度培训资源:1. 培训讲师由电厂内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也可邀请外部专家进行部分专题讲座。
2. 培训设施提供具备模拟操作功能的培训设施,保障实训环境的安全和真实性。
3. 培训材料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教材,供员工学习和复习使用。
4. 培训经费由公司统一安排培训经费,确保培训能够顺利进行。
培训方案执行计划:1. 培训前的准备工作1.1 制定培训计划1.2 安排培训讲师和场地1.3 准备培训资料和设备2. 培训过程中的监督与检查2.1 培训过程中定期进行培训效果评估2.2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3. 培训结束后的总结和评估3.1 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3.2 为后续培训进行改进和完善培训计划总结: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电厂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电厂的安全运行和生产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4电厂生产准备人员培训计划电力生产准备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关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理论培训原则上安排在培训学校进行,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运行人员、维护人员一并听课,以提高培训效率。
生产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外送培训、实习时,尽量通盘考虑,一起安排,便于相互学习和交流。
1 培训对象1.1运行人员。
包括负责集控、化学、燃料、除灰(脱硫脱硝)运行的人员。
1.2生产管理人员。
包括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人员(包括各生产部门领导、运行专工、设备点检员、技术监督专职等)。
1.3 维护人员。
包括负责机、电、炉、化学、燃料、除灰(脱硫脱硝)等设备维护、试验的人员。
2 培训要求2.1制定培训实施细则和岗位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目标,有针对性地编制培训教材(详见附件)。
附件一:224电厂电厂一期(2×300MW)工程生产准备人员理论培训教材编写及理论培训要求附件二:224电厂电厂一期(2×300MW)工程生产准备人员培训实施细则2.2坚持运行值班人员的培养方向为集控全能值班员;生产管理、检修维护人员的培养方向为一专多能,一工多艺。
2.3 运行人员熟悉300MW机组的现场设备构造、性能、原理及运行要求,掌握设备的运行操作调整及故障、事故处理,掌握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操作技能,熟悉电网调度规程及相关规定,熟悉有关环保要求及消防规定,达到本岗位上岗要求。
2.3.1各运行主要岗位运行主要岗位人员指运行值长、集控操作员及其他岗位的主值班员。
这些岗位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必须具备一定的设备操作、参数调整和异常情况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驾驭大机组运行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因此,上述人员以有运行经验,学习能力强的高岗位人员为主,并考虑新分配人员。
2.3.2 一般运行人员一般运行岗位人员的来源主要是招聘有一定运行经验,责任心强的本专业人员,并考虑招聘部分优秀大中专应届毕业生。
2.4生产管理人员掌握国家有关部门和集团公司颁布的电力生产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熟悉电厂的生产流程,掌握亚临界、空冷机组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熟悉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标准;熟练掌握本岗位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与技能,达到胜任本岗位工作要求。
2.4.1相关部门生产领导是指生产准备办公室及相关部门主管生产的人员,他们必须掌握所管辖范围内系统情况及各系统内的生产调度关系,了解亚临界、空冷机组各主要设备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参数、运行特性、检修工艺,了解各设备、系统中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和影响经济效益的重点指标。
2.4.2运行专工、点检工程师运行专工、点检工程师是各专业范围内的技术负责人和指导者,对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过程中所管辖范围内发生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在生产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编写本专业规程、绘制系统图,负责组织制订技术标准和各项技术措施并督促付诸实施。
2.5 点检人员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设备维护采用点检定修制,除热控和电气二次外,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采用委外方式。
公司只设置点检人员和部分维护人员,不设检修人员。
3 培训教材编制与选用3.1收资。
到同类型机组电厂收资,收集设备厂家的图纸、资料、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收集设计部门的技术资料,收集国家、行业有关标准、条例、导则等。
3.2 结合一期工程设备实际情况,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中专电力学校(待定)编写锅炉、汽机、电气、辅机、热工等培训教材。
3.3 生产准备技术管理人员按专业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224电厂电厂实际讲课,作为集控值班员理论培训的补充。
3.4 结合一期工程设备安装进度,由各专业点检工程师负责拍摄主要设备的结构、安装工艺和要求,编辑后作为将来点检员和检修人员的培训教材。
4 培训方法和途径4.1 集控运行人员培训(包括技术管理人员)4.1.1 理论培训有针对性的组织运行人员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提高集控运行人员汽机、锅炉、电气和仪控专业理论水平。
根据我厂机组设备特点,加强对亚临界四角切圆火焰锅炉、中速磨煤机、空冷汽机、电气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组织学习有关培训教材,熟悉亚临界机组的技术规范和系统设计;掌握设备原理及基本构造。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安全作业规程、消防规程、现场急救等相关知识,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工作,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效益”的观念,确保两台机组安全、顺利试运和投产。
理论培训安排在2012年2月13日~2012年5月4日进行,时间12周,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大中专电力学校(待定)教师授课,随后由各专工收集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公司设备进行讲课。
4.1.2 全能值班员培训。
按照已经编写的培训教材和系统说明书进行培训讲课,与理论培训同时进行。
4.1.3 同类型机组实习培训理论学习结束后,于2012年5月10日~2012年8月9日,组织运行人员到同类型电厂(待定)跟班实习,时间3个月。
全面学习三大主机的技术规范、运行特性、设备工作原理、系统流程及主、辅设备的启停操作要领;重点学习亚临界锅炉运行启动、四角切圆锅炉的燃烧调整、中速磨煤机的运行调整、空冷机组的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等;注意学习、吸收、借鉴国内外大型电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4.1.4 仿真机培训2012年8月15日至2012年9月30日,组织集控运行人员到仿真中心(待定)参加为期1.5月以上的仿真机机培训。
培训中全面模拟生产实际,使运行人员熟练掌握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启停操作、系统投停、正常运行调整及典型事故处理,为机组分步试运及整体启动做好充分准备。
培训人员在机组总启动3个月前取得仿真机机培训合格证。
4.1.5 现场培训2012年6月16日,约机组整套启动前6个月,电气运行人员进入现场熟悉设备、系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理论培训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学习各种培训教材及相关规程,掌握设备的原理、构成、作用;了解各主辅设备的具体位置及内部结构;掌握各个系统的流程、参数及设备的启停操作、调整规范。
参与现场设备调试试运。
2012年8月,锅炉水压试验结束后,根据工程进度情况,适时安排部分主要岗位运行人员到设备制造厂家学习FSSS、DEH、DCS等控制系统的原理、操作方法及使用原则等内容。
4.1.6 机组分部试运前至少1个月,组织运行人员进行上岗前考试并定岗、定责。
4.2点检人员的培训各生产部门的领导以自学为主,适当安排理论、同类型机组、制造厂、现场培训;运行专工的培训可以结合运行人员、点检员培训进行;点检员的培训应全面学习、掌握本专业各个岗位的技术、技能,要达到一专多能、交叉培训的要求。
原则上点检员要完成以下所有培训内容。
4.2.1理论培训根据人员情况,组织专业理论培训,重点学习电气技术、脱硝技术、空冷汽轮机技术、锅炉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其技术要点、控制原理、调节方式、方法,学习掌握一期工程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等相关前沿专业知识。
根据人员到位情况,原则上点检人员理论培训和运行人员理论培训合并进行。
4.2.2同类型机组实习培训组织点检工程师到同类型电厂(待定)实习,学习其它单位先进的检修管理经验,熟悉类似设备检修维护工艺、工序流程和质量标准,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机组在设计、安装、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我厂借鉴改进。
注意吸收、借鉴国内外大型电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重点是跟随基建、调试单位一起参加安装、调试。
4.2.3设计制造单位培训组织点检工程师到设计院、三大主机厂等设备生产厂家学习培训,了解各系统设计原则,学习掌握机组整体系统和控制原理,深入学习各个系统设备原理、结构,重点掌握检修维护工艺、工序流程、质量标准及日常维护要领等。
4.2.4 现场安装、调试培训生产准备点检工程师跟随各参建单位参加现场安装、质量验收、调试、消缺等基建全过程,参与设备出厂验收、施工验收、分步试运及机组整体启动,邀请设备制造厂安装调试专家现场授课,旨在熟悉主机、辅机及其附属设备系统,进一步掌握各个系统设备的流程、原理、结构,掌握检修维护工艺、工序流程和质量标准。
4.3 辅机(脱硫脱硝、化学、燃运专业)运行人员的培训4.3.1理论培训阶段2012年4月17日至2012年8月30日,辅机运行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由新疆电力学校教师编写(待定)培训教材并授课。
1)2012年4月17日至5月15日,对辅机化学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为期4周。
2)2012年8月1日至30日,对辅机除灰脱硫脱硝人员和燃运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为期4周。
4.3.2 同类型电厂实习阶段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9月30日,辅机人员到同类型电厂(待定)进行现场跟班实习,重点学习本专业现场操作知识和事故处理知识。
1)2012年5月21日至6月20日,辅机化学人员到同类型电厂实习,返厂后进行制水准备。
2)2012年9月1日至9月30日,辅机除灰脱硫脱硝、燃运人员到同类电厂实习。
4.3.3 进入生产现场实际培训2012年10月4日后,辅机人员全部进入生产现场,全面学习设备原理、系统布置,试运操作等知识。
同时参与设备调试验收和运行工作。
附件一224电厂一期2×300MW工程生产准备人员培训教材编写及理论培训要求一、培训教材编写原则1、以300MW火力发电燃煤机组为主,重点突出我公司300MW机组系统和设备实际情况。
理论部分内容全面,涵盖主设备现状,发展趋势,基础理论,系统设备结构原理,运行维护特性,主要事故处理等内容。
2、基础理论部分要求保证结构合理,由简到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3、系统理论部分一定要切合我公司系统和设备配置情况的实际。
4、培训教材要做到各专业内容全面详细、图文并茂,涵盖主、辅系统及所有相关主、辅系统主要设备。
5、此培训教材今后将做为我公司生产人员理论培训的主要工具,所以要求内容和形式一定要对各生产专业实际工作具有比较高的指导作用。
二、培训教材编写要求教材按专业进行分类,分别编写。
包括《224电厂一期2×300MW 机组锅炉设备及系统》、《224电厂一期2×300MW机组汽轮机设备及系统》、《224电厂一期2×300MW机组电气设备及系统》、《224电厂一期2×300MW机组辅机设备及系统》、《224电厂一期2×300MW机组热控设备及系统》。
2、各专业教材编写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224电厂一期2×300MW机组热控设备及系统》内容应包括:1)热工控制基础2)分散控制系统(DCS)3)锅炉控制系统(FSSS)4)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5)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TSI)6)汽轮机危机跳闸系统(ETS)7)辅助控制系统(锅炉四管泄漏报警系统、锅炉飞灰测碳装置、锅炉电磁泄放安全阀(PCV)控制装置、锅炉吹灰顺序控制系统、自动消防及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全厂闭路电视监视系统)8)外围控制系统(全厂辅助网络、水网控制系统、锅炉除渣程控系统、暖通控制系统、输煤PLC控制系统)(2)《224电厂一期2×300MW机组电气设备及系统》教材主要内容应包括:1)电工基础2)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大电流母线3)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含保安电源系统)3)300MW发电机结构及其冷却系统4)汽轮发电机的正常运行5)发电机的非正常运行6)300MW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主要以NES5100为例介绍)7)电力变压器8)互感器9)开关电器10)配电装置、11)发电厂防雷与过电压保护12)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13)高压输电线路保护14)直流系统15)发电厂电气的控制、测量与信号(3)《224电厂一期2×300MW机组汽轮机设备及系统》教材内容应包括:1)300MW汽轮机的概述2)直接空冷汽轮机本体设备及配汽系统3)汽轮机油系统4)疏放水系统5)旁路系统6)调节保安及TSI安全监视系统7)辅汽系统8)凝结水系统9)抽汽回热系统10)除氧器系统及设备11)给水系统12)真空系统13)空冷岛系统14)开式、闭式冷却水系统15)汽轮机的启动和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