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录音机的一生共29页文档
磁带录音机的一生
磁带录音机的导入期
上世纪80年代初,录音机开始在我国兴起.马路上常 见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的"新青年",他 们是当时的时尚先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追 星族".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音机成为家用 电器进入千家万户,是除电视机外,人们接触音乐的又一 来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音像放映电器市场的快 速发展,除了各类录音机外,录像机以及VCD,DVD等播 放设备应运而生.
产品生命周期
——磁带录音机的一生
录音机历史
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十九世纪末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录音机. 他原本是想把这种圆筒式录音机作为听写机来推广,结果这个计划遭到了所 有那些靠记录老板讲话吃饭的秘书们的一致反对,不幸夭折了.但录音机却 在音乐市场找到了用武之地.人们只要买一个录音圆筒,就可以从家里的录 音机上欣赏到各类音乐. 丹麦有位年轻电机工程师Valdemar Poulsen,他利用磁性变化的原理, 以钢琴线制造了一部「录话机」,1898年获得专利,这就是1930年代钢线录 音机的前身.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中,Poulsen展出了他的录话机, 1900 Poulsen 德国人尝到甜头后,开始对磁性录音展开研究,1927年Fritz Pfleumer成 功的以粉状磁性物质涂布在纸带或胶带上进行录音,希望能取代当时的钢线 录音机.当时英国BBC广播公司使用由录话机改良的巨型Blattnerphone钢带 录音机. 1932年著名的BASF成功开发出可大量生产的录音带,他们与德国最大 的电机制造商AEG合作,希望在1934年的柏林无线电展览中推出 「Magnetophon」磁音机,BASF并先行制造了五万公尺的录音带,在塑料 材料还未普遍运用前,这是个很惊人的成就.
录音磁带
录音磁带(一)我国磁带产品的变迁80年代初期,盒式录音机开始在我国流行,录音磁带的需求量大增,当时国内生产录音磁带的厂家很少,因此市场上主要是进口产品,主要有索尼CHF和TDK-D两种型号,这两种磁带都是普通磁带中档次最低的产品,TDK-D型磁带性能较好,索尼CHF型磁带性能一般。
由于当时国内普遍欣赏水平有限,对其电声指标已比较满意了。
不久,大量香港生产的杂牌磁带和假冒索尼、TDK磁带开始流入我国市场,其质量低劣。
以后,我国一些厂家开始进口国外厂家的关键设备生产盒式录音磁带,一些原生产其它类型磁带的工厂,也开始大批量生产盒式录音磁带,主要有天坛牌(北京)、鹦鹉牌(武汉)、上海牌(上海)等几种型号,这些国产磁带的电声性能明显好于香港生产的杂牌磁带,接近甚至超过索尼CHF磁带的水平,但由于磁带盒工艺水平所限,质量较劣,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可以满足使用的。
80年代中期之后,录音磁带的需求量很大,市场上开始出现进口中高档录旨磁带,如TDK-AD型等,电声性能比较好。
这时国内一些磁带生产厂家也相继推出一些中高档磁带,如上海新I型、上海S-AD型,鹦鹉LH型等,这些磁带的电声性能接近国外中高档磁带的水平,但磁粉牢固度、带盒质量仍比进口产品差。
这段时期,我国的磁带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磁带生产厂家,其中大部分为引进国外厂家部分关键设备生产磁带,如:郑州的ZZZ牌、济南的百花牌、黄石的华乐牌、无锡的海鸥牌、天津的凯歌牌、常州的百灵牌等。
同时东南沿海一带,利用与港台接近的优势,引入二手低价原材料、模具,用来料加工方式,生产了大量的磁带,牌号繁多,有:嘎林、云雀、新尼(SANY)、联环、环东、夏里巴、铁鹰、飞飞、玫瑰、佳乐TOK、天琴、钻石、海洋、金星、鹰、新日、喜凤、南方、曲泉、TAK,DAN,TOP,Ⅸ,GO,TAT,TTK,BOY-IN,Fortane,DDK,TKK,Capitol等牌号。
刻录声音的历史
刻录声音的历史美国科学家成功将1878年录制在锡箔上的一段声音转移到电脑上。
这段录音被记录在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上,虽然声音嘈杂并且只有短短78秒,但却是现代人能够听到的最古老的可播放录音,也是历史上第一段被记录下来的音乐演出。
录音,顾名思义,就是将声音信号记录在媒质上的过程。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录音方法走过了从机械录音、电声录音、磁带录音到数码光学录音的历程。
圆筒留声机时代人类最早记录声音的仪器,是1857年法国科学家斯科特发明的声波记振仪,这是一种利用声波产生的振动来记录声波“图像”的仪器。
尽管声波记振仪并不能展现声音本身,但它却使人类首次实现了对声音信号的转化,也为真正的录音设备——留声机的发明吹响了号角。
1877年,伟大的美国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史上第一台留声机,这架“会说话的机器”轰动了全世界,也正式开启了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
爱迪生将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一根短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
曲柄摇动金属圆筒转动的同时,短针被起伏的声音所振动,并在锡箔上刻出深浅不同的槽纹。
当短针沿着槽纹重复振动时,便会发出原来的声音。
这件机器被人们称为“19世纪的奇迹”,爱迪生也因此名声大噪。
然而,刚刚诞生的留声机录音时间短、声音小且不清晰,爱迪生便马不停蹄地继续推进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第二代留声机。
在第二代留声机的话筒上,爱迪生加了一个喇叭形的音筒,作为扩音器;然后用蜡筒代替锡箔,这样蜡筒可以重复使用;同时在机箱里装上了驱动结构,每次只要上紧发条,就可以自动录放。
改进后的圆筒留声机,声音清晰逼真,由此也开始了商业运用阶段。
然而,早期的圆筒留声机录音流传很少,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还没能解决拷贝复制的技术难题。
在当时,如果要录制乐队演奏的乐曲,即使使用10台大喇叭留声机同时工作,并且乐队耐心地把同一曲目反复演奏20遍,也仅仅能得到200份圆筒拷贝。
基于这样昂贵的制作成本,这些圆筒留声机很难推广普及。
卡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卡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卡带录音机是20世纪上半叶广泛使用的一种音频录放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磁带带动装置:卡带录音机内部有一个电动机,通过带动装置将音频磁带传送到磁头位置。
当用户按下播放键时,电动机开始旋转并带动磁带向前移动。
2. 磁头:磁带录音机内置了读取磁带上音频信号的磁头。
当磁带通过磁头时,磁头会感应到磁带上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换为音频信号。
3. 预放储能装置:由于磁带上记录的音频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才能听到。
卡带录音机内置了预放储能装置,它可以将弱音频信号放大至适当的音量。
4. 声音放大器: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传送到声音放大器,这个装置可以增加音量并改变音调。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旋钮来调节音量和音调。
5. 扬声器:卡带录音机通常内置扬声器,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并输出。
用户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收听录音内容。
6. 控制按钮:卡带录音机上还有一些控制按钮,比如播放、停止、倒带、快进等功能。
这些按钮通过电子开关控制相关装置的工作。
7. 电源系统:卡带录音机通常使用电池或者直流适配器作为电源。
用户可以插入电池或将适配器插入电源插座,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卡带录音机已经逐渐被数字式音频录放设备取代。
然而,了解卡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仍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过去的音频录放技术的魅力。
第二章磁带录像机
目前它不仅是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 的重要设备之一,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家庭、 工业和科研等各个领域。
第3页,共88页。
§2.1 磁带录像机的发展
2.2.1磁带录像机的发展
1.20世纪40年代试验期
沿用录音机中的固定磁头方式。因视频信号频率高、 频带宽,采用高速走带方法,由多个磁头分段记录。 因磁带消耗量大和难以实现高速稳定走带的缺陷,未 能走出实验室。
1987年JVC公司推出了S-VHS录像机,采用Y/C分离输 出接口,避免了多次亮色分离、亮色复合所带来的亮色 串扰,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400线以上。
第7页,共88页。
§2.1 磁带录像机的发展
早在80年代初,SONY、松下和美国的RCA公司开始分 量录像机的研究。1981年松下公司开发的M格式录像机, 它将亮度信号调频后记录在亮度磁迹上,将两个色差信 号采用频分复用制分别调频后相加记录在色度磁迹上。
第5页,共88页。
§2.1 磁带录像机的发展
索尼公司在低带U型录像机的基础上,采取了将磁头 缝隙宽度缩窄为0.5μm;亮度信号的预加重提高到4 ;视频磁迹宽度提高到125 μm;色度信号降频频率 提高到923.804KHZ 等措施,展宽了亮度和色度信号 记录频带,图像水平清晰度、信噪比得到提高,成为 U型高带机。
第8页,共88页。
§2.1 磁带录像机的发展
目前, SONY公司相继推出了高级型BVW系列(1986 年)、标准型PVW系列(1991年)、普及型UVW系列 (1993年)和顶级产品─数字分量型DVW系列。
1985年,松下公司开发了M-Ⅱ格式模拟分量录像机。它 采用了金属带和非晶态合金视频磁头,采用了方位角记 录(亮度磁头+15°,色度磁头-15°),消除重放时 的邻迹亮色干扰。
国产磁带的前世今生
国产磁带的前世今生我国磁带产品的变迁80年代初期,盒式录音机开始在我国流行,录音磁带的需求量大增,当时国内生产录音磁带的厂家很少,因此市场上主要是进口产品,主要有索尼CHF 和TDK-D 两种型号,这两种磁带都是普通磁带中档次最低的产品,TDK-D 型磁带性能较好,索尼CHF 型磁带性能一般。
由于当时国内普遍欣赏水平有限,对其电声指标已比较满意了。
不久,大量香港生产的杂牌磁带和假冒索尼、TDK 磁带开始流入我国市场,其质量低劣。
以后,我国一些厂家开始进口国外厂家的关键设备生产盒式录音磁带,一些原生产其它类型磁带的工厂,也开始大批量生产盒式录音磁带,主要有天坛牌(北京)、鹦鹉牌(武汉)、上海牌(上海)等几种型号,这些国产磁带的电声性能明显好于香港生产的杂牌磁带,接近甚至超过索尼CHF 磁带的水平,但由于磁带盒工艺水平所限,质量较劣,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可以满足使用的。
80年代中期之后,录音磁带的需求量很大,市场上开始出现进口中高档录旨磁带,如TDK-AD 型等,电声性能比较好。
这时国内一些磁带生产厂家也相继推出一些中高档磁带,如上海新I 型、上海S-AD型,鹦鹉LH 型等,这些磁带的电声性能接近国外中高档磁带的水平,但磁粉牢固度、带盒质量仍比进口产品差。
这段时期,我国的磁带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磁带生产厂家,其中大部分为引进国外厂家部分关键设备生产磁带,如:郑州的ZZZ 牌、济南的百花牌、黄石的华乐牌、无锡的海鸥牌、天津的凯歌牌、常州的百灵牌等。
同时东南沿海一带,利用与港台接近的优势,引入二手低价原材料、模具,用来料加工方式,生产了大量的磁带,牌号繁多,有:嘎林、云雀、新尼(SANY)、联环、环东、夏里巴、铁鹰、飞飞、玫瑰、佳乐TOK 、天琴、钻石、海洋、金星、鹰、新日、喜凤、南方、曲泉、TAK,DAN ,TOP ,Ⅸ,GO ,TAT,TTK ,BOY-IN ,Fortane ,DDK ,TKK ,Capitol 等牌号。
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磁带录音机是一种利用磁带来记录和播放声音的设备。
它工作的原理是通过磁头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磁场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记录到磁带上,然后再通过磁头将磁场变化转换回声音信号进行播放。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磁带的组成。
磁带由一条长条状的塑料基膜构成,它涂有一层包含铁氧化物磁性粉末的磁层。
这个磁层可以记录磁场变化。
在磁带录音机中,磁头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的部件。
磁头有两个主要功能:读取磁带上的磁场变化,以及写入声音信号的磁场变化到磁带上。
当我们要录音时,声音信号首先被传送到录音机的麦克风。
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这个电信号通过一个放大器被放大。
接下来,放大后的信号被传送到磁头的线圈中。
磁头的线圈周围绕着一个小型电磁铁芯。
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就通过电磁铁芯进一步集中和引导。
当放大后的声音信号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改变时,磁带上的磁性粉末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完成录音后,我们可以通过磁头的第二个作用来播放录音。
播放过程和录音类似,但是方向相反。
磁头将磁带上记录的磁场变化重新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并传送到扬声器,最终以声音的形式播放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磁带录音机在录音和播放的过程中,磁头和磁带之间的接触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良好的接触,磁头通常附有一个可调节的压力装置,用来控制磁头与磁带的接触压力。
此外,磁带录音机还具备一些其他功能,例如快进、倒带、暂停和音量控制等。
这些功能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
例如,快进和倒带是通过一个带有小齿轮的电机旋转磁带来实现的。
总之,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磁头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磁场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记录到磁带上,然后再通过磁头将磁场变化转换回声音信号进行播放。
这种技术已经相对过时,但它在音频记录和播放领域的贡献仍不可忽视。
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来记录和播放声音信号。
这种技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虽然现在已经被数字录音设备取代,但它在过去几十年中对音频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磁带式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 当从快进状态进入停止状态时, 过桥轮脱开,制动器工作并切 断电源。
(3)倒带走带状态
• 倒带走带的传动情况如图 1-23所示。按下“倒带” 键时,机构将发生如下动 作:
• ①制动器释放并接通电源。 • ②过桥轮压向飞轮,倒
• 当您把磁带翻转过来时,将磁带的另一半 与两个电磁铁对齐。
• 当您查看磁带录音机的内部时,您通常会 看到如图1-37所示的结构:
磁带鼓轮的下面是两个磁头。左侧的磁头是总消磁头,用于在录音之前清除磁带的信 号。 中间的磁头是包含两个微电磁铁的录制和播放磁头。右侧是主导轴和压带轮,如 图1-38所示:(图中A标示的是主导轴,B标示的是压带轮) 主导轴以非常精确的速度旋转,以便以准确的速度将磁带拖过磁头。标准速度为4.76 厘米/秒。压带轮仅用于施加压力,以便使磁带紧贴主导轴。
在视频领域里,广播行业和家庭普遍使用视频磁带 存储内容,以便以后在VCR上观看。
在计算机领域里,软盘、硬盘和磁带使用磁记录作 为数据存储的主要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向您介绍磁记录。我们将重 点介绍盒式磁带和磁带录音机,但同一技术适用于任 何形式的磁记录。您将了解到磁记录之所以如此流行 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良好中期(10-20年)存储特性 的技术,同时还便于使用并且价格低廉。
需要停止录、放状态,可按下“停止”键 。这时,压带轮和磁头随同其座板一起滑离 磁带盒,退回静止位置。同时,制动器压向 供、收带盘座进行制动、收带轮离开收带盘 座而退回原位,并切断电源。
(2)快进走带状态 需要磁带快进时按下“快进”键,机构传动情况如图 1-22所示。
• ①制动器释放并接通电源。
磁带录音机 文物介绍 作文
磁带录音机文物介绍作文
磁带录音机,老古董了吧?小时候谁家里还没一个呢!那时候,放磁带的感觉可真好,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音乐在耳
边回荡。
说实话,这磁带录音机的音质真的不如现在的数字设备,但就
是那种沙沙的声音,让人感觉特别真实,好像能摸到过去的温度。
有时候,我会特地找些老磁带,就为了听那种独特的音质,回味一
下小时候的感觉。
现在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磁带是什么了,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
来说,它可是个宝贝。
它不仅仅是一台机器,更是一种回忆,一种
情感的寄托。
每次看到它,都能想起那些和老友一起听歌、录歌的
日子。
其实,说实话,我现在也不怎么用磁带录音机了。
但每次搬家,我都会把它带上,就像带上一段历史。
虽然现在的音乐都是数字化的,但那种老物件的感觉,是永远也替代不了的。
所以啊,虽然磁带录音机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在我
们心中,永远都是那么重要。
它不仅见证了音乐的发展,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迁。
这就是磁带录音机的魅力所在!。
录音机论文
摘要早先的录音机叫留声机,诞生于1877年,是誉满全球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制造的。
录音机的真正流行和实际应用还是在发明磁带以后。
1935年德国科学家老耶玛发明了磁带。
丹麦有位年轻电机工程师Valdemar Poulsen,他利用磁性变化的原理,以钢琴线制造了一部「录话机」,1898年获得专利,这就是1930年代钢线录音机的前身。
录音机有几种可以供选择:一般来说最优先选择的是录放卡座和监听卡座,其次是台式机,最后是随身听。
录音机主要由机内话筒、磁带、录放磁头、放大电路、扬声器、传动机构等部分组成。
录音时,声音使话筒中产生随声音而变化的感应电流——音频电流,音频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录音磁头的线圈中,在磁头的缝隙处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
磁带紧贴着磁头缝隙移动,磁带上的磁粉层被磁化,在磁带上就记录下声音的磁信号。
放音是录音的逆过程,放音时,磁带紧贴着放音磁头的缝隙通过,磁带上变化的磁场使放音磁头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变化跟记录下的磁信号相同,所以线圈中产生的是音频电流,这个电流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流还原成声音。
在普通录音机里,录、放两种功能是合用一个磁头完成的,录音时磁头与话筒相连;放音时磁头与扬声器相连。
关键字录音机;磁带;磁头;放大器;传动机构;磁性材料1.盒式录音机的基本组成盒式录音机的基本组成如图1-1所示。
主要包括磁头、传动机构、放大器、偏磁与抹音电路和电源电路等部分。
磁头可以将信号记录在磁带上,也可以从磁带上取出信号。
前者称为录音磁头,后者称为放音磁头。
若由一个磁头完成这双重任务,则称为录放磁头。
此外,还有将磁带上原有信号去掉的抹音磁头。
传动机构包括为磁带运行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系列机械部件。
主要作用是保证录放音时磁带以恒定的速度平稳地通过磁头表面。
放大器有录音放大器和放音放大器。
前者为录音磁头提供足够大的录音电流,后者对来自放音磁头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驱动扬声器发声。
录音机发展史
话说当年丹麦有位年轻电机工程师Valdemar Poulsen,他利用磁性变化的原理,以钢琴线制造了一部「录话机」,1898年获得专利,这就是1930年代钢线录音机的前身。
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中,Poulsen展出了他的录话机,虽然早十年前就已经有著名歌唱家的录音圆筒出售,科学家仍对录话机大感兴趣,Franz Josef皇帝还留下一段谈话,成为现存最早的磁性录音数据。
圆盘留声机发明人Emile Berliner同一年到美国设厂生产机器,Poulsen也想跟进,但资金不足,最后工厂落入商人Charles Rood手中。
有生意头脑的Rood 以录话机录制美国总统的谈话,又协助纽约警方侦破黑社会谋杀案,使得录话机声名大躁。
德国海军透过丹麦买了几部录话机用在船舰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就用来记录摩斯密码,导致美国运兵船被德国击沈,战后Rood被以叛国罪起诉,但到他九十几岁去世前仍在缠讼中,这是录音机史上的一段「间谍外传」。
磁性录音1936年英国指挥家毕勤爵士率领伦敦爱乐访问德国,应BASF邀请,11月19日在该公司Ludwigshafen的大礼堂中进行了一场演奏,曲目包括莫扎特《第39号交响曲》等,这是音乐史上第一次大型的磁性录音;在大西洋彼岸,指挥家史托考夫斯基1931年的立体声实验录音,以及同年RCA示范的33又转长时间录音,都还是直接将声音刻在蜡盘上。
美国人也进行磁性录音研究,像是Marvin Camras把交流偏压技术引进钢丝录音机,使其频宽与杂音都达到可收录音乐的水平。
另一家Brush公司也发展出录音带,他们委请3M制造一种有光滑表面,厚度为千分之三寸的薄胶带,柔软防潮,在上面可涂布磁性铁粉。
这些规格后来持续用了三十年,不过Brush所设计的录音机Soundmirror却没有形成气候。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广播电台已经开始大量运用磁带录音机,播出重要军事将领的录音,美国人常搞不清楚为什么希特勒可以同时出现在好几个地方?直到二次大战后,终于诞生了第一台可供录音室用的美国磁带录音机。
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磁带录音机是一种可以记录声音的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带和磁头之间的磁性相互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磁带的构造。
磁带是由一种可塑性材料制成的薄膜,其表面涂有一层铁氧化物磁性物质。
这层磁性物质可以被磁场磁化,即根据声波的变化在磁带上形成不同的磁化模式。
磁带录音机最主要的部件是磁头。
磁头由一个能够产生磁场的磁体和一个能够转换磁场信号为电信号的感应线圈组成。
当磁带被放置在磁头下方时,磁头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这个磁场会影响到磁带上磁性物质的排列,从而记录声音。
录音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记录阶段和回放阶段。
在记录阶段,当我们播放音乐或说话时,声音信号会通过录音机的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这个电信号会传送到录音机的放大器。
放大器会将电信号放大,并将其送到磁头。
磁头会根据电信号的大小和频率调整自己的磁场。
当磁带在磁头下掠过时,磁头的磁场会导致磁带上的磁性物质重新排列,从而在磁带上形成一个模拟的磁化模式。
这个模式在整个记录过程中会被不断更新,从而实现音频的记录。
在回放阶段,当我们想要回放录音时,磁带会经过磁头的下方。
磁头会读取磁带上的磁化模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经过磁头上的感应线圈时,会产生一个与声音信号相似的电流。
这个电流会经过放大器放大,并送到扬声器,最终转换为声音。
这样,我们就能够听到录音中的声音。
磁带录音机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来增强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比如,可以调整磁头的位置来控制录音的音量和音质;可以使用音频信号调节器来增强或削弱高低频段的声音;可以使用快进和倒带按钮快速翻转磁带等。
总结一下,磁带录音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磁带和磁头之间的磁性相互作用来记录和回放声音。
磁带录音机通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磁化模式的形成和感应线圈的转换,最终将录制的声音转换为可听的声音。
磁带录音机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实用的录音工具,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磁性材料在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应用。
磁带机技术发展历史
磁带机技术发展历史在计算机使用穿孔纸带、卡片的年代,磁带机作为随机存储设备已经出现在计算机领域,它采用线性的记录方式将数据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
80年代初伴随Unix主机的兴起,磁带机又得到大量应用,成为数据备份的重要设备,随后经历了20年的持续发展,磁带机在互联网时代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磁带机对于普通用户可能显得有些遥远,但是对于Unix系统来说,磁带机是伴随Unix服务器成长的重要设备,在硬盘容量还以MB计算的年代,磁带机就已经发展到单盘磁带以GB计的容量,而且磁带存储的可靠性在数据存储中独占鳌头,吸引了大量对数据备份有迫切要求的用户。
当然,磁带机作为线性存储设备,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进行快速数据检索,只能胜任数据备份这样的线性记录工作。
但是在数据安全至上的网络时代,惟有备份数据才能做到安全,磁带机凭借可靠性高、单位存储价格低、容量扩展方便等诸多优势成为首选。
源于Unix早期Unix服务器制造厂商推出磁带存储设备的主要原因是为Unix系统做备份,但是随后传统存储设备制造商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磁带存储阵营,磁带记录格式也从单一线性模拟记录发展到线性和螺旋扫描两大阵营。
现今的磁带存储已经具有数十GB的容量和20年以上的安全保存时间,MTBF超过10万小时,现在市面上的主流磁带记录格式有六七种之多,虽然Unix服务器还在使用磁带机作为主要备份设备,但是在廉价的PC服务器上,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磁带机为宝贵的商业数据做备份,磁带存储技术从单一Unix应用走向了多元化。
什么样的磁带机使用于高端Unix服务器,什么样的磁带机使用在PC服务器并没有定论,但是在用户中基本形成了共识:大容量磁带机(数十GB)使用在高端领域;中小容量磁带机(几GB 到十几GB)使用在低端领域。
不同类型的磁带技术在高低端均有应用,并没有一个依照记录格式强行划分出的应用领域,这恐怕是IT产品中独有的特色了。
磁带格式多元化磁带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钢丝录音机最早应用磁电转换这一奇妙的现象来记录音频变化,但是钢丝存放使用不便,很快就被涂覆了磁性材料的薄带子(即磁带)所代替,早期的大型计算机也广泛使用磁带作为调制后的数据记录介质。
文档娱乐
英文名称:recorder1888年美国的O.史密斯发表了利用剩磁录音的论文,奠定了录音机的理论基础。
1898年,丹麦V.波尔森发明了钢丝录音机。
1907年波尔森又发明了钢丝录音机的直流偏磁法,使录音机进入实用阶段。
1927年,美国W.L.卡森和G.W.科彭特发明了钢丝录音机交流偏磁法(现在使用的交流偏磁法为后人所研制)。
1930年出现钢丝录音机商品,不久又出现钢带录音机商品。
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制成磁带录音机。
1951年和1953年,中国上海钟声电工社先后制成了中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
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从此盒式磁带录音机很快在家庭中得到普及。
历史早先的录音机叫留声机,诞生于1877年,是誉满全球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制造的。
爱迪生利用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震动的现象,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说话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针产生相应的不同颤动。
那么,反过来,这种颤动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
于是,他开始研究声音重发的问题。
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克瑞西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
爱迪生指着这台怪机器对助手说:“这是一台会说话的机器”,他取出一张录音机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
爱迪生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起了“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一身毛……”。
唱完后,把针又放回原处,轻悠悠地再摇动曲柄。
接着,机器不紧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转动着,唱起了“玛丽有只小羊羔……”,与刚才爱迪生唱的一模一样。
在旁的助手们,碰到一架会说话的机器,竟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会说话的机器”诞生的消息,轰动了全世界。
1877年12月,爱迪生公开表演了留声机,外界舆论马上把他誉为"科学界之拿破仑",是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
即将开幕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立即把它作为时新展品展出。
索尼磁带机发展史
1979年7月:索尼TPS-L2正式上市。
390克!原配耳机MDR-3L2。
同时推出WALKMAN概念!1980年:爱华TP-S301981年5月:索尼推出WM-2和TPS-L2改进版WM-3原配耳机MDR-4L2,输出功率20mW+20mW。
使用A型电池使用时间近60小时。
1981年:爱华单放机HS-P1,也是爱华30周年纪念产品1982年1月:索尼WM-F2,看上去像WM-2的加长版。
1982年2月:索尼录放机WM-R2。
1982年2月:索尼WM-D6。
这是一款传奇的随声听,作为索尼公司第一台专业随声听第一台运用了杜比降噪-B的以及第一台走带精度达到0.04%WRMS(抖晃率)的随声听,出厂价高达60000日元!!!!1982年10月:索尼WM-7,第一台自动翻带和运用了轻触式按键的随声听。
索尼WM-DD,走带率达0.08%。
爱华推出HS-M21983年2月:索尼推出运动机型WM-F5,看上去像WM-F2的防水改进版1983年3月:索尼伸缩机型WM-20。
WM-F20则是前者的收音型号。
爱华推出HS-P5。
,一代解析力妙不可言梦幻机型1984年1月:索尼WM-F15,收录版WM-F65同期发售1984年2月:索尼WM-D6改进版WM-D6C上市,时价64000日元!!!!!第一次运用杜比-C的随声听WM-DC2及其简化版WM-DD2推出1984年6月:索尼WM-30上市,以及增加TV伴音/FM/AM的WM-F30上市。
索尼WM-R15上市,收音版WM-F85在1985年2月上市。
同时索尼WALKMAN销售1000万台!!!1984年10月:索尼WM-40,它是伸缩系列里唯一一款自动翻带机型1985年3月:索尼WM-551985年5月:索尼WM-F551985年10月:索尼WM-101及WM-F101(收音版),第一批使用口香糖电池的机器!索尼WM-50。
爱华推出HS-R8,第一款运用线控的随声听(线控和耳机是分开使用的)1986年4月:索尼推出神经病机型WM-F107,太阳能!!!!!!在晴天时阳光照射4小时就能够充满电1986年6月:索尼WM-101录音版WM-R202上市。
录音机的故事
录音机的故事
录音机的故事
在我家二楼客厅里,摆放这一台“庞大”的录音机。
为什么说庞大呢?因为它的体形特别大,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录音机了。
听爸爸妈妈说,他在我还没生以前就买来了,论年龄,他还是我的大哥哥哩!可是,现在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渐渐地身上沾满了灰尘,左边的播发器的盖也被我在五岁是拆掉了,它变成了一个“残疾人”,被大家遗忘了……但是今天,他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一天,我从音响店买回来一张磁带,正在家里找着播放器,可我东找西找,就是找不着,惟独只有那台破旧的录音机。
于是,我无奈之下只能将磁带放进去。
我插上插头,只见两边的音响灯闪了两下又灭了。
我见此状况左拍拍,右敲敲,可它就是一声不响。
这时爸爸来了,我见救兵一到马上迎上去说:“爸爸,录音机怎么不响了?”爸爸熟练地按了一下开始键,两边的灯闪了起来,他又把磁带放了进去,歌声响了起来,可是十分模糊。
我急忙说:“爸爸,爸爸,是不是没用了?”爸爸不紧不慢地取出磁带,把录音机里的一个零件擦了擦,说:“这颗东西是播放器里的生命,磁带里的棕黑带子,都要经过它的摩擦才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我听了点了点头。
爸爸又说:“如果有一些旧磁带唱不出声可能就是磁带内部结住了,用力抖几下,拍几下就好了。
”
最后,爸爸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记住,什么事都要敢于去尝试!”我顿时恍然大悟,觉得从小小的一个录音机上悟到了不少东西。
盒式录放机工作原理
盒式磁带录音机∙盒式磁带录音机的...索尼第一台磁带录音机1950年录音机,是把声音记录下来以便重放的机器,一般利用磁性材料的剩磁特性将声音信号记录在载体上,从而1888年,美国科学家O.史密斯最早发表论文,奠定了录音机的理论基础。
1898年,丹麦V.波尔森发明了钢丝录音机。
1老盒式磁带录音机907年又发明了钢丝录音机的直流偏磁法,使录音机进入实用阶段。
1927年,美国W.L.卡森和G.W.科彭特发明了钢丝录音机交流偏磁法。
1930年予以商品化,不久又出现了钢带录音机。
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制成磁带录音机。
但直到50年代初,克利夫兰的George Eash才把一个五寸的盘带装到塑料盒中,发明盒式录音机是根据声──电──磁的相互转化记录声音的。
由于声音的振动能产生强弱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电流又引起周围磁场的变化,设法把相应的磁场变化记录到磁带上,就达到记录声音的目的。
盒式磁带录音机录音时,说话人发出的声音,通过话筒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录音放大器放大,然后再进入录音磁头。
录音磁头把电信号转化为磁信号,并把磁信号记录在走动的磁带上。
可见,录音是把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为磁老盒式磁带录音机信号的过程。
放音时,录有磁信号的磁带走动,不断在放音磁头上感应出微弱的电信号,经放音放大器放大后,电信号就具有了足够的功率,然后去推动嗽叭发出声音。
可见,放音是磁转化为电,再转化为声的过程。
如果要清除磁带上的磁信号,就需要抹音。
这时,让抹音磁头与走动的磁带接触,使来自超音频振荡器的超音频电信号进入抹音磁头,打乱磁带上原有的磁信号,这就是抹音。
事实上,由于录、放音磁头的结构很相似,因此大多数录音机中录放音功能是由同一个磁头完成的。
这样,多数录音机中只有两个磁头,一个是录放音磁头,另一个是抹音磁头。
只有在少数高级录音机中,录音与放音才分别使用不同的磁头。
概述录音机是利用声、电转换,及电、磁转换原理记录声音的一种电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