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与整理2
《分类与整理(二)》教学反思
《分类与整理(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分类整理教学是在学生仔细观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在分类时做到心中有数。
再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多样,虽然结果不同,但是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本节课放手让学生操作,放手让学生说,课堂气氛活泼有序,学生从参与数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学会了按多个标准分类,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给予充分的尊重,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与表达的空间,教师真正成为了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也在积极的情感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有4个点,一只青蛙从A点跳到D点,停留5分钟后再跳到B点,然后停留5分钟后再跳到C点,停留5分钟后跳回A点,则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青蛙与A点之间距离的是()图。
A.B.C.D.2.小区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如图),B为中点。
物业公司计划在其中一部分种月季花,剩下的部分种草坪,草坪的面积是()m2。
A.9 B.27 C.36 D.543.在2019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小丽从4件上衣和3条裤子中挑选1一件上衣和1条裤子,捐给贫困学校的孩子,她有()种不同的捐法。
A.3 B.4 C.7 D.124.关于“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B.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5.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A.第一季度多一天 B.天数相等 C.第二季度多1天6.71以内3和5的公倍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2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A .B .C .D .8.商店里以同样的价格卖出了两件大衣,其中一件赚了,一件亏了,总体来讲这家商店是( ) A .赚了 B .亏了 C .不赚也不亏 D .无法确定9.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这个正方形周长的( )A .B .C .D .10.李庄有旱田12公顷,恰好是水田的 ,这个庄有水田( )A .84公顷B .48公顷C .80公顷D .40公顷二、填空题11.1.25与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它们的比值是_____.12.一个容积是100立方厘米的水杯(即这个水杯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内有一部分水,盛盛向杯中放入了一个小正方体,水溢出了20立方厘米。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3 分类与整理 基础堂堂清 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1.使先生可以依据自己选定的规范停止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规范下的多样性。
2.使先生阅历完整的处置效果进程与分类统计的进程,会用复杂的统计表出现分类的结果,并感遭到用统计表记载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先生可以对数据停止复杂的剖析,并能依据数据提出复杂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先生学会依据实践需求选择规范自主分类。
难点:学会用复杂的统计图表出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预备:多媒体。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提出效果师:周末,阳黑暗丽,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冤家一同去郊游。
出示课本情境图师:看,这么多人一同玩多开心呀!他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如今得把这么多人分红两组。
小冤家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呢?【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先生日常生活的效果情境,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
】二、操作探求,充沛交流(一)小组协作展开探求活动师:分红两组做游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分类的结果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出现出来。
先生活动,教员巡视指点,了解先生活动信息。
【设计意图:为先生创设自主探求的空间,让先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计数,体验分类统计的进程。
教员在这个进程中发现先生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效果,并获取接上去教学活动的素材。
】(二)展现先生分类结果,引导先生评价交流。
1.出现先生分类计数的结果先生出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能够多样,例如:图画式、复杂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教员依据教学需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展如今黑板上。
2.适时纠正先生的计数错误总会有先生出现计数的错误,教员要发现先生的错误,对先生计数的进程和方法停止指点。
先让数错的先生说说为什么数错了,再引导先生交流:怎样数才不会漏数,不会反双数,不容易数错呢?指点先生可以边数边做标志,数完之后可以再数一遍等。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的小冤家来说数清楚数量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活动,在分类进程中停止细致地计数指点是十分必要的。
一年级下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一年级下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一年级下第 2 课时分类与整理 2》小朋友们,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那今天咱们继续来深入学习分类与整理的知识,这可是很有趣也很有用的哟!咱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老师带来了一堆玩具,有小汽车、小飞机、小娃娃、小皮球等等。
那要怎么整理这些玩具呢?我们可以按照玩具的种类来分,把小汽车放在一起,小飞机放在一起,小娃娃放在一起,小皮球放在一起。
这样,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多啦?那如果是一堆水果呢?有苹果、香蕉、橙子、草莓。
我们可以按照水果的颜色来分类,红色的水果放一堆,黄色的水果放一堆。
也可以按照水果是长在树上还是地上来分,像苹果、橙子是长在树上的,香蕉、草莓是长在地上的。
再比如说,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动物的图片,有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鸟、小鱼。
那咱们可以怎么分类呢?可以按照动物有没有翅膀来分,有翅膀的小鸟放在一起,没翅膀的小猫、小狗、小兔子、小鱼放在一起。
还可以按照动物是生活在水里还是陆地上来分,小鱼单独放,其他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放一起。
那分类之后呢,咱们还要整理一下。
比如把分好类的东西数一数,小汽车有几个,小飞机有几个,然后把数量记录下来。
这就是整理啦。
现在咱们来做一个小活动。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卡片,有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还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
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分一分、理一理,然后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分类整理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操作)好啦,小朋友们都完成得很棒!有的小朋友是按照形状来分的,把圆形的卡片放在一起,方形的放在一起,三角形的放在一起。
然后数了数每种形状的卡片各有几张。
还有的小朋友是按照颜色来分的,红色的一堆,蓝色的一堆,绿色的一堆,也数清楚了每种颜色的卡片数量。
那分类与整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可大啦!比如说,咱们的书包里有书本、铅笔、橡皮、尺子。
如果不分类整理好,书包就会乱糟糟的,找东西也不好找。
我们可以把书本放在一起,铅笔、橡皮、尺子这些文具放在一起,这样书包就整整齐齐的啦。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共9张PPT)
练习巩固
请将下面的图形分成两类。
个数
水果 4个
蔬菜 5个
练习巩固
请将下面的物品分成两类。
数量
针织 非针织
2
4
( 非针织)类多,比针织类 ( 多 )( 2 )个。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19日星期二2021/10/192021/10/192021/10/19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2021/10/192021/10/192021/10/1910/19/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192021/10/19October 19,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192021/10/192021/10/192021/10/1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分类与整理(2)
> 12 3
激趣导入
分两组做游戏,他们 可以怎样分组呢?
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吧!
知识讲解
按大人和孩子分。
人数
大人 8个
孩子 4个
用表格分类 整理。
知识讲解
按男、女分。
分类的标准不同,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2教案资料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陈明明一、教学内容选择自然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类与整理”。
在教案的设计上,王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呈现。
如一开始就呈现了春游的图片,因为星期五就要春游了,这一话题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以春游为主线,呈现了气球的分类、做游戏等例题进行教学。
例题的选择虽然来源于书本,但王老师却很好的将他们进行了组织和串联,可谓是用心良苦。
二、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在学生对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后,王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
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王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接下来王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里?五角星应该放哪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组织形式自由在教学组织上,王老师也是形式多样。
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通过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分类,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
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反馈方式自由本节课王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
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五、一点想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类整理的思想还是让学生学会看分类的表格和象形统计图。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例2)
打乒乓球 踢足球 踢毽 跳绳
男女
人数 4
5
3 6 人数 11
7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填写下表。
√
√
√
乐器 帽子 文具
数量 3
4
3
下面6张扑克牌,你会怎样分?
按点数分:
A
2
8
张数
2
2
2
按动物分:
张数
猴子 2
兔子 2
小鹿 2
按花色分:
方块
张数
分类标准
大人 孩子
分类结果 人数 8 4
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总人数是一样的。
6+6=12(人) 8+4=12(人)
成人票 120元 儿童票 80元
P28 做一做
如果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可以怎样分?
按性别分:
男
女
人数
按生肖分:
龙
蛇
人数
P31 5. P32 7.
P31 5√
(1)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分类与整理
例2
珠海市香山学校 周纯
备课团队:许建军、陈惠琴、陈贤慧 肖灵哪、司雪峰 香山学校数学科组
什么是分类? 分类有什么好处?
一共有几人?
分两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并用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类的结果。
① ②③ ④⑤ ⑥
⑦ ⑧ ⑨ ⑩⑪⑫
按性别分: 男女
人数 6 6
按年龄分:
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会飞
只数 3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不会飞 6
P32 7.给这些同学分类。
一年级下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
一年级下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一年级下第 2 课时分类与整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分类与整理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分类。
分类,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堆东西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不同的组。
比如说,我们有一堆玩具,有小汽车、小娃娃、积木和拼图,我们可以按照玩具的种类把它们分成汽车组、娃娃组、积木组和拼图组。
那为什么要分类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分类无处不在。
当我们整理自己的书包时,会把语文书、数学书、作业本分别放好;妈妈在整理衣柜时,会把上衣、裤子、裙子分开摆放。
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整洁和有序,让我们能够更快地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要教孩子们如何进行分类。
这就需要给他们一些明确的分类标准。
比如说,一堆水果,我们可以按照颜色分类,分成红色的水果(如苹果、草莓)、黄色的水果(如香蕉、梨子)、绿色的水果(如西瓜、青枣);也可以按照水果的形状分类,分成圆形的水果(如苹果、西瓜)、长条形的水果(如香蕉)、不规则形状的水果(如草莓)。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孩子们实践分类。
比如,准备一些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卡片,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分类,并说出他们的分类标准。
然后,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当孩子们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就要引导他们进行整理。
整理就是把分类好的东西摆放整齐,或者用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比如,我们把一堆文具分类好后,可以把它们放进不同的文具盒里;或者用一个表格来记录不同种类文具的数量。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整理,我们可以给他们展示一些简单的图表,比如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表格。
象形统计图就是用图片来表示物品的数量,比如一个苹果的图片就代表一个苹果。
表格则更加清晰明了,一行表示一个种类,一列表示数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2. 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物体之间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球、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彩球,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 讲解例题: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分类与整理的任务。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类与整理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类的定义、分类的方法和分类后的规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类和观察,得出不同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发现分类后的规律。
这是因为分类与整理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一技能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 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2) 》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分类与整理(2)》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对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些分类现象。
他们对分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准确地表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喜欢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中学习分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分类卡片、实物、课件等。
2.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些相同的物品,如图片、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超市商品的分类、图书的分类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物,如图片、玩具等,让学生自由地按要求进行分类。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如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教师在旁边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分类的理由。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类游戏,如“分类接力赛”、“分类大比拼”等。
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分类的过程,巩固分类的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类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如:“把这些图片按照颜色分类”、“把这个玩具箱里的玩具按照形状分类”等。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完成分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分类与整理(2)》
一年级下册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说一说你是 怎样整理自己的 书包和房间的?
二、情境呈现,探索新知
分两组做游戏, 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
按大人和孩子分
按男、女分
按大人和孩子分
类别 大人 孩子人数 86源自按男、女分性别 男 女
人数 7
7
按大人、孩子分
类别 大人 孩子
人数 8 6
按男、女分
同学们,今天 的数学课你们有哪 些收获呢?
五、作业设计
1. 按数字分一份。 333
2. 分成三组,还能怎样分?
图形
张数 4
2
3
性别 人数
[教材P28 做一做]
女生
男生
2. [教材P31 练习七 第5题]
(1)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 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运动方式 空中飞的 水里游的
只数
5
4
2. [教材P31 练习七 第5题]
(2)根据分组的结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运动方式 只数
空中飞的
5
水里游的
4
四、课堂小结
性别 男 女
人数 7 7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归纳总结
在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 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无 论怎么分,每种标准下分类结果 的计数之和都是相同的。
还可以怎样分?
方向 左 右
人数 7 7
类别 爸爸 妈妈 孩子
人数 4
46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如果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把分组结果整理在表格中。
档案的分类与整理
档案整理工作
档案整理
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对处于零乱状态的 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 排列和科学编目的一项业务工作。
档案整理方法:
以卷为管理单位 以件为管理单位
档案整理一般程序
从档案整理工作的全过程来看,主要包括区分全 宗-全宗内档案分类-立卷(或按件装订)-案卷 (或件)的排列与编号-编目-排架等步骤。
关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 分行辖属临安、文晖支行 2003年通过档案工作目标管 理省级认定的通报
2、问题分类法 将文件按其内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
(二)常用的复式分类方法
年度与问题分类法
如: 2000年 党群类
行政类
教学类
外事类
……
综合类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
2001年 党群类 行政类 教学类 外事类 …… 业务类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
立卷方法
按照立卷的“六个特征”,即问题 、作者、名称 (文种)、时间、通讯者、地区等特征进行组卷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档案整理工作的要求
已办理完毕的,有保存价值的 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
间的有机联系 区分不同价值 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整理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件的界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分类与整理》知识讲解及考前冲刺卷(二)
故答案为:12;19;14;9;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成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9.二(4)班要举办联欢会,如表是第一小组调查的全班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情
况.(每人只能选一类)
种类
苹果
桃
梨
香蕉
人数
14
8
6
10
(1)喜欢吃 苹果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梨 的人数最少. (2)二(4)班共有 38 人. (3)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梨的多多少人? (4)如果你去买水果,你会根据调查情况怎么买?为什么?
(2)因为一小获奖人数最多,我觉得李晓同学最有可能是一小的学生.
(3)如果每个
代表2人,上面的数据中,一小获奖人数用5个格表示,二小获奖人数用2个格表.
【解答】解:(1)一小获奖人数最多,四小获奖人数最少.
(2)因为一小获奖人数最多,我觉得李晓同学最有可能是一小的学生.
(三角形下面),一共8个;正方形:窗子(2个)、垃圾箱的面及放物口、一共4个;三角形:树冠(4个)、
垃圾箱面(长方形上面)、一共5个;圆:“烟”(4个)、垃圾箱的轮子(3个),一共7个.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即可回答.
(3)各种平面图的个数之和就是一共用平面图的个数.
(4)一棵树需要2个三角形,1个长方形,据此即可计算出果还要设计3棵和图中一样的树,需要添加多少个
(3)二(2)班获奖的人数是二(1)班获奖人数的一半,二(1)班有 10 名同学获奖.
(4)二年级一共有 34 名同学获奖.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二(2)班有5名同学
获奖,比二(4)班少1人,所以二(4)有6名同学获奖.
(2)二(3)班有4名同学获奖,二(5)班比二(3)班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2)按颜色分类。
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
【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按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途等来分类。
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分类时常根据不同的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种类……只要大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分类与整理(2)学习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一大一小的两个杯子,一大一小的两个球。
这些东西可以怎样分类呢?2.揭示课题:同学们按照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给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
那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这些结果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题)【新课讲授】1.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例2情景图。
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2.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老师要告诉你们,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最清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表格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出示表格。
数师:请同学们先按年龄把这些人分组,看怎么分?每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展示。
请同学们再按性别把这些人分组,把分组的结果填在表(二)中。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分类与整理(二)-1教案
第三单元第2课时:分类与整理(二)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28页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意义或需要,自主选择标准进行分类,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在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生成的过程中,感受用简单的统计表记录分类计数结果的优势;知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建立分类思想;能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够根据计数结果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解决。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例1,经历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织,理解了分类的含义,学会了分类计数的方法,并能在多种分类计数的表达方式中进行优化,体会到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多,对于根据实际意义或需要自主选择标准进行分类的意识不强,对于简单的统计表,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也比较少,没有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的经验,对这种方法的优势也缺乏体验。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通过游玩中的“购票问题”和“更衣问题”引出分类,使学生产生用分类计数进行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学生在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标准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感受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简单统计表的生成过程,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表。
让学生经历从用文字呈现计数结果到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认识、理解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感受使用简单的统计表记录分类计数结果的优势:简单、清楚。
3.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体会分类统计的完整过程。
设计学生熟悉的现实学习活动,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的方法,明确分类的目的——计数。
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感受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 习题8 (2)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二)》练习题
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苹果铅笔字典直尺橡皮(2)篮球足球羽毛球气球排球(3)白菜黄瓜茄子西瓜西红柿(4)卡车轮船小轿车出租车救护车(5)裙子裤子毛衣牛奶短裤
2.我会分。
(1)把对应物品的填在相应的圈里)
牛奶黄瓜面包桃子
直尺樱桃铅笔菜花
香蕉巧克力鸭梨橡皮
西瓜钢笔桔子彩笔
字典豆角卷心菜饼干
草莓苹果土豆芹菜
水果食品蔬菜文具
(2)请你根据分类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水果食品蔬菜文具(3)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多,()最少。
(4)()和()的数量一样多。
3.给每组中不同类的一个涂上颜色。
(1)
(2)
(3)
附:《分类与整理(二)》练习题答案
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
)苹果 铅笔 字典 直尺 橡皮 (2)篮球 足球 羽毛球 气球 排球 (3)白菜 黄瓜 茄子 西瓜 西红柿 (4)卡车 轮船 小轿车 出租车 救护车 (5)裙子 裤子 毛衣 牛奶 短裤 2.我会分。
(1)把对应物品的填在相应的圈里)
牛奶 黄瓜 面包 桃子 直尺 樱桃 铅笔 菜花 香蕉 巧克力 鸭梨 橡皮 西瓜 钢笔 桔子 彩笔 字典 豆角 卷心菜 饼干 草莓 苹果 土豆 芹菜 水果 食品 蔬菜 文具
(2)请你根据分类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水果食品蔬菜文具
(3)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果)最多,(食品)最少。
(4)(蔬菜)和(文具)的数量一样多。
3.给每组中不同类的一个涂上颜色。
(1)
(2)
(3。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年级分类与整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学习过程中,分类与整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还能提高信息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年级各学科的分类与整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语文1. 字的分类与整理字可分为汉字和字母,其中汉字又可按部首进行分类,字母可按字母表的顺序进行整理。
2. 词语的分类与整理词语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学生可通过整理不同类别的词语来加深对其特点和用法的理解。
3. 句子的分类与整理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学生可以将同一类别的句子整理在一起,便于对比分析句子结构和功能。
二、数学1. 数的分类与整理数可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学生可通过整理不同类型的数,加深对其含义和性质的认识。
2. 运算符号的分类与整理运算符号可分为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学生可将同一类别的运算符号整理在一起,便于理解其运算规律。
3. 图形的分类与整理图形可分为直线、曲线、多边形、圆等,学生可以通过整理不同的图形,增加对其属性和特点的了解。
三、英语1. 字母的分类与整理字母可按字母表的顺序进行分类与整理,学生可以通过整理字母表,帮助记忆字母的读音和大小写形式。
2. 单词的分类与整理单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学生可通过整理同一类别的单词,加深对其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3. 句子的分类与整理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学生可以将同一类别的句子整理在一起,便于理解句子结构和句型的运用。
四、科学1. 昆虫的分类与整理昆虫可按照形态、食性、生活习性等进行分类与整理,学生可以通过整理不同类别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态习性。
2. 植物的分类与整理植物可按照生长方式、用途、形态等进行分类与整理,学生可以通过整理不同类别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用。
3. 物体的分类与整理物体可按照形状、材质、用途等进行分类与整理,学生可以通过整理不同类别的物体,加深对物体特点和分类方法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2份打包)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 (2份打包)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能够比较和描述不同分类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能够比较和描述不同分类的结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能够比较和描述不同分类的结果。
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进行分类和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物品等。
学具:学生自带物品、分类卡片、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带来自己的物品,如玩具、书籍、文具等,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品的特点。
2. 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向学生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分类是将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整理是将物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 示例讲解:用教学卡片或实物物品进行示例讲解,让学生观察并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
4.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带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5. 比较和描述不同分类的结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和整理结果,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不同分类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按照颜色按照形状按照大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画笔将自己分类和整理的结果画出来,并写上分类的标准。
答案:如:我将玩具分成了按颜色和按形状两类,玩具的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等,形状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请学生思考如何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举例说明。
答案:如:我将书桌上的文具按照种类分成了笔类、橡皮类、尺子类等,方便我找到需要的文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把这些气球也分分类。
1.请你们小组合作,按照自己的喜好,按一 种标准,把气球分一分。想一想怎样分才 能观察得更清楚? 2.分好后,在纸上记录下每一种气球各有几 个?
小贴士:小组合作的时候,要轻轻地, 不要影响到别的同学哦!
颜色
形状
颜色 个数 (个)
红色
蓝色
黄色
总数
3
4
5
12
返回
形状 个数 (个)
总数
4
5
3
12 返回
颜色
红色
蓝色
黄色
总数
颜色
总数
个数 (个)
3
4
5
12
个数 (个)
4
5
3
12
请把每组不同的物体圈出来。
1 .
2. 3. 自行车
飞机
公交车
出租车
声调
张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2
3
2
1
韵母
ɑ
3 2 3
张数
1、按卡片上水果的种类分一分, 在下面涂一涂。
2、#43;2 5+5 10-0
4+1 9-4
2+8
7-2
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到表中。
加法算式 减法算式 个数 个数
得数是5 得数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