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doc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ef7d56783e0912a2162afd.png)
第二节 资金等值计算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概念
1. 概念: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其实质是资金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例:建工 P37
某厂搬迁,每年节约1千万元,新厂寿命20年,问搬迁费用为2亿元搬 迁是否合算? 2. 产生时间价值的原因 通货膨胀 风险 货币增值 3. 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1)资金用于生产、构成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除了弥补生产中物化劳动 与活劳动外有剩余。 (2)货币一旦用于投资,就不可现期消费,资金使用者应有所补偿。
P
A1 i
G i2
1
1 (1 i)n
G i
n (1 i)n
无限年的公式(n→∞) P
A1 i
G i2
2. 定差数列等额年金公式
A=A1+AG
AG
PG
(
A
/
P,
i,
n)
G i
(1i)n 1 i (1 i)n
n (1 i)n
(A/P,i,n)
说明: ①复利终值因子与现值因子互为倒数; ②等额分付终值因子与偿债因子互为倒数; ③分付现值因子与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因子互为倒数; ④等额分付资金回收因子等于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因子与利率之和。
三、定差数列的等值计算公式
对某些现金流量,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设备修理费,会随 设备的使用而增加,其产量(收入)会减少,如果每年现金流量的增加额和减少 额都相等,则称其为定差数列现金流量。
双倍余额递减法2
![双倍余额递减法2](https://img.taocdn.com/s3/m/91432c1a6c175f0e7cd137dc.png)
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特别注意,其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进口设备一台,价值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收入3000元。
该设备用双倍额递减法计算折旧额。
折旧率=2/5×100%=40%第1年折旧额=80000×40%=32000第2年折旧额=(80000-32000)×40%=19200第3年折旧额=(80000-32000-19200)×40%=11520第4年年初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80000-32000-19200-11520)=17280,第4、5年应改为直线法计提折旧第4年、5年折旧额=(17280-3000)÷2=7140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 /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5d959cd0d233d4b14e69d8.png)
限X 100%
年折旧额=年初账面折余价值ⅹ年折旧率
年初账面折余价值 = 固定资产原值/上一年年末账面折余价值
牛刀小试
三友公司烘焙车间有一台烤箱,原值为48000元, 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1440元。经公司管 理层批准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每年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
毛萌萌
温故知新
年限
1
每期的折旧率和 折旧额是怎样变 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年,预计净残值 化的? 为2000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
应提折旧额 48 000
2
尚可用年限
折旧率 5÷15 4÷15 3÷15 2÷15 1÷15
年折旧额 16 000
趁热打铁
预计净残值=300,000×5%=15,000(元)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的折旧额=300,000×40%= 120000 (元) 第2年的年初账面折余价值=300,000-120,000=180,000(元) 第2年的折旧额=180,000×40%=72,000(元) 第3年的年初账面折余价值=180,000-72,000=108,000(元) 第3年的折旧额=108000×40%=43,000(元) 第3年的年初账面折余价值=108,000-43,000=65,000(元) 第4年的折旧额=50,000/2=25,000(元) 第5年的折旧额=50,000/2=25,000(元)
第四年 法和前 年一样
2
3 4 5 合计
17280
10368
4464 4464 46560
5904
举一反三
课堂小结
年折旧率=
年初账面折余价值 =
双倍余额递减法讲解
![双倍余额递减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d93f2c50e2524de4187ebb.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讲解计算公式:⑴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X 100%(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3)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4) 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举例说明:有设备原价为120万,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为4%,假如没有计提减值准备!要求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每年进行计提折旧?第一,先算年折旧率二2/5*100% = 40%第二,第一年计提折旧=120*40%= 48万第三,第二年计提折旧=( 120-48)*40%=28.8 万第四,第三年计提折旧=( 120-48-28.8 )*40%=17.28 万第五,从第四年起改为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因此:第四,五计提折旧=( 120-48-28.8-17.28- 120*4%)/2 = 10.56 万难点说明:第一,120*4%是计算净残值的= 4.8 万第二,双倍余额递减法特别要注意后两年的计算,它是要改成年限平均法计算的。
然后除以2 是计算一年的折旧额。
第三,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折旧。
下面我还是以这道题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知道设备的原价是120万,然后我们每年都有计提折旧。
下面看这道式子:五年中计提的折旧额和残值为:48+28.8+17.28+(10.56*2 )+4.8=120.万我们发现最后的结果是等于1 20万!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计提到最后后,它的原值是全部被计提完的!最后,给出定义: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就叫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是会计分录处理。
我们用“累计折旧” 这个科目来做。
计提后按分类进入该科目的“贷方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I-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法计提折旧的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法计提折旧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d44fc9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a.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法计提折旧的公式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它的特点就是在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后期逐渐减少。
这个方法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我记得有一次,在给学生们讲解这个公式的时候,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叫小辉。
他一开始怎么都听不进去,觉得这太复杂,根本不想学。
我就问他:“小辉呀,假如你有一辆特别酷的自行车,你买的时候花了 1000 块,你觉得它能用 5 年,那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它的价值会减少多少呢?”他眨巴着眼睛,还是一脸懵。
我就一步一步给他算。
首先,年折旧率 = 2÷5×100% = 40% 。
第一年的年初净值是 1000 元,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00×40% = 400 元。
我一边算一边给他解释:“你看,第一年就减少了 400 元,那第一年结束的时候,这辆自行车就值 1000 - 400 = 600 元啦。
”小辉这时候好像有点开窍了,但是还是不太确定。
我接着说:“那第二年呢,年初净值变成 600 元了,年折旧率还是40% ,所以第二年的折旧额就是 600×40% = 240 元。
这时候,第二年结束,自行车就值 600 - 240 = 360 元。
”就这样,一点一点给他算清楚,小辉终于明白了,还兴奋地跟我说:“老师,我懂啦!”其实呀,双倍余额递减法就是这么回事,只要我们一步一步来,把每个阶段的净值和折旧额算清楚,就不会觉得难啦。
比如说一个企业新购置了一台大型设备,价值 100 万元,预计使用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10 万元。
那咱们来算算看。
第一年,年折旧率 = 2÷10×100% = 20% ,年初净值是 100 万元,所以折旧额 = 100×20% = 20 万元。
双倍余额
![双倍余额](https://img.taocdn.com/s3/m/c339c0eb0975f46527d3e1b1.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1)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每年的折旧率都是一个分数,分母是折旧年限的前N项和;分子依次是“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例如:对于一个折旧年限为4年,原值为11000元,净残值为1000元的固定资产,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4/(1+2+3+4)=4000(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3/(1+2+3+4)=3000(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但是,注意:达到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
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40%=8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0%=48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800)×40%=2880(元)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5f0806b52acfc789ebc99a.png)
额= (600000-240000-144000- 86400) ×40%=51840元 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计算第四年应提 的折旧= (600000-240000-144000- 8640024000)÷2=52800元
谢谢
双倍余额递减法
小组成员:张美群 王秋霞 潘小欢 王 莎
概念: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
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 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 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例: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 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 ×40%=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 ×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 86400-240
一般来讲,都是最后两年转为直线法,但这
只是一般情况。在残值率较高或没有残值的 情况下,就不会是最后两年转为直线法。通 用的判断标准为当某一年按直线法计算的折 旧额大于等于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 额,从这一年开始就采用直线法。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四年应提的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c992f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e.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例题嘿,咱们来聊聊双倍余额递减法这个有趣的东西!双倍余额递减法呀,它可是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那它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样的呢?先给您说一下公式: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 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这里要注意哦,在最后两年,要把剩余的净值平均分摊来计算折旧。
咱来举个具体的例子感受感受。
比如说有一家公司,买了一台价值10 万块的设备,预计能用 5 年,残值为 1 万块。
第一年,咱们来算折旧。
首先,年折旧率 = 2÷5×100% = 40% 。
这台设备期初的账面净值就是 10 万,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 = 10 万×40%= 4 万。
第二年,期初账面净值就变成了 10 万 - 4 万 = 6 万。
年折旧率不变还是 40%,所以第二年的折旧额 = 6 万×40% = 2.4 万。
第三年,期初账面净值成了 6 万 - 2.4 万 = 3.6 万,折旧额 = 3.6 万×40% = 1.44 万。
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就不能再这么算了。
因为按照规定,最后两年要把剩余的净值平均分摊。
前三年一共折旧了 4 万 + 2.4 万 + 1.44 万= 7.84 万,那剩余的净值就是 10 万 - 7.84 万 = 2.16 万。
所以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的折旧额就是 2.16 万÷2 = 1.08 万。
您看,通过这个例子,是不是对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清晰多啦?我还记得之前在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同学瞪着大眼睛,一脸迷茫地问我:“老师,为啥要有这么麻烦的计算方法呀?”我笑着告诉他:“这就像是咱们过日子,得清楚东西用旧了值多少钱,这样公司才能更好地管理财务,做出正确的决策呀。
”那小同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埋头又开始算起来。
其实呀,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实际的财务工作和学习中都特别重要。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ce643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5.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经常会用到。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方法的公式: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 = 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比如说有一家公司买了一台设备,价值 10 万块,预计能用 5 年,净残值为 5000 块。
咱们先算第一年的折旧额。
按照公式,年折旧率 = 2÷5×100% = 40% 。
第一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净值就是 10 万,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 = 100000×40% = 40000 元。
到了第二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净值就变成了 100000 - 40000 = 60000 元。
年折旧率不变还是 40% ,所以第二年的折旧额 = 60000×40% = 24000 元。
第三年呢,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就是 60000 - 24000 = 36000 元,折旧额 = 36000×40% = 14400 元。
不过这里要注意啦,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咱们接着算,到了第四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净值是 36000 - 14400 = 21600 元。
因为这是倒数第二年了,所以这一年和第五年的折旧额要平均计算。
(21600 - 5000)÷ 2 = 8300 元。
您看,通过这样一步步的计算,就能得出每年的折旧额啦。
我想起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事儿。
那时候公司新购置了一批办公电脑,老板让财务算一算每年的折旧费用。
财务大姐就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我在旁边看着,一开始真是一头雾水,那些数字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财务大姐特别耐心,一边算一边给我讲解。
她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还不停地跟我说:“你看啊,这第一步先算出年折旧率,然后再根据年初的净值算折旧额。
双倍余额法公式
![双倍余额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91c34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c.png)
双倍余额法公式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在咱们的财务学习中,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
先来说说啥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简单来讲,它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使得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分布得更合理。
咱们拿个例子来说,假设一家公司买了一台价值 10 万块的设备,预计使用 5 年,残值为 1 万块。
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来算折旧,那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 万乘以 2 除以 5 ,等于 4 万。
我还记得之前在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同学眼睛瞪得圆圆的,一脸迷茫地问我:“老师,为啥要这样算呀?”我笑着跟他说:“你就想象这台设备一开始工作可卖力啦,所以前面得多消耗点力气,后面就慢慢轻松点咯。
”咱们接着算,第二年的折旧额呢,就是(10 万 - 4 万)乘以 2 除以5 ,等于 2.4 万。
第三年就是(10 万 - 4 万 - 2.4 万)乘以 2 除以 5 ,算出来是 1.44 万。
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要换成平均年限法来算,为啥呢?因为如果还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可能到最后折旧完了,设备的账面价值就低于残值啦。
在实际工作中,双倍余额递减法能让企业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就像咱们平时用的手机,刚买的时候崭新崭新的,性能超好,价值也高。
但随着使用时间变长,性能逐渐下降,价值也跟着降低,折旧就是这么个道理。
而且啊,这个方法对于企业做财务决策也很有帮助。
比如说要考虑是不是更新设备,通过准确计算折旧,就能清楚知道设备还剩下多少价值,值不值得继续使用或者投资新的。
总之,双倍余额递减法虽然计算起来稍微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搞清楚原理,多做几道练习题,就一定能掌握好这个重要的财务工具。
希望大家都能把这个方法牢牢记住,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派上大用场!。
双倍余额递减法课件
![双倍余额递减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8b7df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d.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课件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简单、直观、易操作的商业算法。
它可以用于计算信用卡还款、贷款利息、投资收益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原理、公式和应用。
一、原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核心思想是,每次还款后,将余额减半,计算利息时采用递减余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加快还款速度,减少还款利息。
以信用卡还款为例,假设信用卡初始额度为10000元,年利率为18%,每月最低还款额为100元,以下是三种还款方法的比较:1、最低还款额法:每月还款100元,还款期限为61个月,总利息为12129元。
可以看出,双倍余额递减法比最低还款额法和等额本息法节省了更多的利息,同时还款期限也更短。
二、公式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公式较为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初始本金:P2、年利率:R3、还款期数:n4、每期还款额:A在每期还款后,余额为P/(2^n),利息为(P/(2^n))*R/12。
因此,每期还款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三、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法适用于多种还款和投资场景,例如:1、信用卡还款:根据每月账单的余额计算每月还款额,避免最低还款额的陷阱。
2、贷款利息:计算每月还款额和还款期限,掌握贷款的实际成本。
3、投资收益:根据投资金额和年利率计算预期收益,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不需要复杂的数学知识和计算器,同时可以快速计算出还款额和还款期限,方便实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贷款期限较长或年利率过高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误差。
此外,还款金额和期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免造成财务压力和逾期违约。
总之,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商业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财务、规划投资,在理性消费和稳健投资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会计上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会计上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f35f1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c.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用于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中,每年的折旧额是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固定百分比,这个百分比是直线折旧率的两倍。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2 / 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已经计提的折旧额后的余额。
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每年的折旧额会逐渐减少,因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会随着每年计提的折旧额而逐渐减少。
此外,当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降低到其预计残值以下时,应改用直线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折旧。
举个例子,假设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为10,000元。
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如下:
第一年:账面净值= 100,000元,年折旧额= 100,000 × 2 / 5 = 40,000元
第二年:账面净值= 100,000 - 40,000 = 60,000元,年折旧额= 60,000 × 2 / 5 = 24,000元
第三年:账面净值= 60,000 - 24,000 = 36,000元,年折旧额= 36,000 × 2 / 5 = 14,400元
第四年:账面净值= 36,000 - 14,400 = 21,600元,由于此时账面净值已经低于预计残值10,000元,因此应改用直线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折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查阅相关会计书籍。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a2788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8.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公式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在会计和财务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则。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公式: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比如说,有一家企业买了一台机器,花了10 万块,预计能用5 年,预计净残值是 5000 元。
那第一年的折旧额咋算呢?首先,预计使用年限是 5 年,所以年折旧率就是 2÷5×100% = 40% 。
这台机器一开始的净值就是 10 万,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 万×40% = 4 万。
到了第二年,这时候固定资产的期初净值就不是 10 万啦,而是 10万 - 4 万 = 6 万。
所以第二年的折旧额就是 6 万×40% = 2.4 万。
依此类推,每年的折旧额都这样算。
但这里有个小细节要注意哦,就是在最后两年,要改用直线法折旧。
我之前在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同学就迷糊了,他总是搞不清楚为啥最后两年要用直线法。
我就给他举了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存钱罐,一开始里面有很多钱,你一开始花得快,到后面快没钱的时候,你就得悠着点,不能还像之前那么大手大脚地花啦,不然就空啦!这同学一听,恍然大悟,笑得可开心了。
其实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目的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
这样能更合理地反映资产的价值损耗。
因为一般来说,新的资产在使用前期效率高、故障少,价值损耗也大;而到了后期,效率降低、故障增多,价值损耗相对就小了。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会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折旧,因为它能让企业在前期减少税负,增加现金流,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的公式搞清楚,这样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不被这些数字和公式给难住!。
#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及简便算法
![#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及简便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86710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f.png)
第2年 25% 60000-15000=45000
=45000*25%
11250
第3年 25% 45000-11250=33750
=33750*25%
8437.5
第4年 25% 33750-8437.5=25312.5 =25312.5*25%
6328.1
第5年 25% 25312.5-6328.1=18984.4 =18984.4*25%
先多后少
特点:年折旧率除最后两年外其余均相同,折旧额递减。
年折旧额 D=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 每年折旧率不变----2/n
不变
• 年初固定资产净值递减
递减
第i年计提的折旧额=原值*(1-2/n)i *(2/n)
• 最后两年计算另算 最后两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净残值)/2
*折旧法的比较
012源自3年/万元所5得0税0早交
所5得0税0晚交
1.设备原值价值为60000元,使用期限为8年,残值为2000元,试用双倍余
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年原初值固-定上资年产累净 计值折旧=额固定资产
年折旧率 =2/n
年折旧额 D=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折旧率 年初固定资产余值
折旧额算法
折旧额
第1年 25% 60000
=60000*25%
15000
折旧是所得税的一项重要扣除项目
采用加速折旧法,提高了折旧率,从而加速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提前摊销固 定资产旧额。虽然从总量来看,其折旧总额没有因加速折旧而改变,改变的只是折 旧额计入成本费用的时间。
折旧是所得税的一项重要扣除项目,实际上推迟了缴纳税款的时间,等 于向政府取得了一笔无需支付利息的贷款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ac60c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2.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例题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一种会计分录,它以双倍余额为基础,通过每月降低双倍余额来计算每月支付的金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以本金为基准,以固定的比例计算下一个月需支付的金额,并以此不断减少余额,直到余额到达零,从而实现全额还款。
双倍余额根据会计准则而不同,原则上,双倍余额规则是按有效金额的两倍来计算的。
例如,有一笔借款为5000元,它的双倍余额就等于10000元。
根据双倍
余额,每月分期还款金额就是将双倍余额乘以月利率,再加上本金,并将本息一次性还清。
双倍余额有趣、且容易计算,计算双倍余额的支付金额时,原则上只需要计算一个基本支付金额即可,假如本金为ABC元,期限半年,月利率=0.1%,那么双
倍余额的支付金额每月=ABC×(1+0.1%×6)=ABC×1.006,最后还款总额
=ABC×1.006×6=ABC(1+0.1%×6)×6,这样本金ABC元的双倍余额就可以按月偿还,使得还款过程更为规整、易于管理和控制。
另外,双倍余额也可以用于其他计算,如计算利息变动情况等,当利率不变时,双倍余额支付方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宽松分期贷款、流动资产贷款等分期还款,具有简单明了的优点。
总的来说,双倍余额递减法具有简洁、快捷、实用的特点,为各类金融机构和个人等不同层面的人士提供了一个精简、实用的计算借贷及还款方案。
会计经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会计经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8a449a4d0d233d4b14e6959.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月折旧率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x月折旧率(1)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每年的折旧率都是一个分数,分母是折旧年限的前N项和;分子依次是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折旧年限-2);例如:对于一个折旧年限为4年,原值为11000元,净残值为1000元的固定资产,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时,第一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x4/(1+2+3+4)=4000(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11000-1000)x3/(1+2+3+4)=3000(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但是,注意:达到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前两年内,要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
则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分别为:双倍直线折旧率=2/5x100%=40%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x40%=8000(元)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x40%=4800(元)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20000-8000-4800)x40%=2880(元)第四年、第五年的年折旧额=(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年数总和法是加速折旧的方法之一.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值*(1-预计净残价值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数的年限总和由于你没有给出预计净残价值,因此,无法计算.假设:有一固定资产原来价值10000元,预计净残率为10%,使用年限为5年,要求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过程如下:第1年:100000*(1-10%)*5/(1+2+3+4+5)=30000第2年:100000*(1-10%)*4/(1+2+3+4+5)=24000第3年:100000*(1-10%)*3/(1+2+3+4+5)=18000第4年:100000*(1-10%)*2/(1+2+3+4+5)=12000第5年:100000*(1-10%)*1/(1+2+3+4+5)=60002.折旧方法还有以下:折旧方法分为平均法和加速折旧法.平均法包括工作量法和平均年限法加速折旧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限平均法.在此,不再介绍平均法和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是:年折旧率=2/估计使用年限,年折旧费用=本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提醒: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的折旧额要平均计算,具体公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价值-预计净残价值)/2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c831f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2.png)
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在资产管理和会计领域,折旧是指资产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的过程。
为了帮助企业准确计算资产折旧的金额,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适用范围。
1. 概念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是一种常用的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基于假设资产在使用寿命内的价值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进行递减。
根据这个理论,资产的折旧额度在前几年会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直至资产几乎没有价值。
2. 计算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的计算方法如下:折旧额 = (2 / 使用寿命) ×剩余价值其中,使用寿命是指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剩余价值是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残值。
例如,某公司购置了一台机器,购买价格为10,000美元,使用寿命预计为5年,剩余价值为1,000美元。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计算,第一年的折旧额为:折旧额 = (2 / 5) × (10,000 - 1,000) = 1,800美元第二年的折旧额为:折旧额 = (2 / 5) × (10,000 - 1,800) = 1,440美元以此类推,通过逐年计算折旧额,可以得到资产在使用寿命内每年的折旧金额。
3. 适用范围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适用于各类资产,特别是那些在早期年限内价值迅速减少的资产,如计算机设备、机械设备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例如,某些资产的价值可能在使用寿命的中期或后期保持相对稳定,此时使用其他折旧方法可能更为合适。
因此,在选择折旧计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和资产的特性。
4. 优缺点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资产使用寿命较短的早期年限内,更快地减少资产的价值,以反映其真实价值变动。
同时,这种计算方法也可以提供更早的折旧税收减免。
然而,双倍余额递减折旧公式的缺点在于,在资产的后期年限内,折旧额度会逐渐减少,可能无法充分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07b67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0.png)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公式
折旧额=(资产原值-累计折旧)×2/使用寿命
其中,折旧额为该年应计入的折旧金额,资产原值为购买资产的成本,累计折旧为截止到当年累计计提的折旧金额,使用寿命为资产预计的使用
年限。
这个公式的核心是通过将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得到资产净值,然
后将净值乘以2再除以使用寿命,得到每年的折旧额。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公式的计算过程。
...
以此类推,直到第十年的折旧额。
通过这种方法,每一年的折旧额都比上一年少,符合资产价值通常在
使用寿命初期下降得比较快的情况。
双倍余额递减法相对于直线折旧法,
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动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后期,折旧额可
能会非常小甚至为零,这是因为资产价值已经接近于零,无需再继续计提
折旧。
此外,当资产原值过高时,双倍余额递减法可能会导致折旧额超过资
产原值的情况,这是因为资产原值过高导致折旧额的计算结果不合理。
在
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产原值或选择其他适合的计提折旧
方法。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06b32afd0a79563d1e7253.png)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2016年6月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5.6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2017年应计提折旧额为( )万元。
A.24B.32C.20D.8【答案】B【解析】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2016.7.1-2017.6.30]=100×2÷5=40(万元);第二个折旧年度的折旧[2017.7.1-2018.6.30]=(100-40)×2÷5=24(万元);2017年应计提折旧额=40×6÷12+24÷12×6=32(万元)。
年数总和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单项选择题1、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7月5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以上款项以支票支付。
安装过程中领用本公司原材料80万元,该设备2016年8月8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车间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2018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2016年6月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5.6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2017年应计提折旧额为()万元。
A.24
B.32
C.20
D.8
B
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2016.7.1-2017.6.30]=100×2÷5=40(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的折旧[2017.7.1-2018.6.30]=(100-40)×2÷5=24(万元);
2017年应计提折旧额=40×6÷12+24÷12×6=32(万元)。
年数总和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7月5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以上款项以支票支付。
安装过程中领用本公司原材料80万元,该设备2016年8月8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车间使用。
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同时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2017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215.33
B.172.26
C.200.97
D.196.45
C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00+80=680(万元);固定资产应当在2016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
第一个折旧年度[2016.9.1-2017.8.31]应计提的折旧额=680×(1-5%)×5÷15=215.33(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2017.9.1-2018.8.31]应计提的折旧额=680×(1-5%)×4÷15=172.27(万元)。
2017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215.33×8÷12+172.27×4÷12=200.97(万元)。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2月31日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当日投入使用。
该设备价款为3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1.2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设备2016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72
B.120
C.140.4
D.168.48
B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机器设备等的增值税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36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16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360×5/(1+2+3+4+5)=120(万元)。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