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护理
输血患者的护理

3、护理:①轻度: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 过敏药物。
②中、重度:立即停止输血,呼 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通知医生,遵医嘱 用药。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三)溶血反应:最严重
1、原因:①输入异型血。 ②输入变质血液。
2、临床表现:一阶段: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 二阶段: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伴寒战、高热、呼吸 困难、血压下降等。 三阶段:少尿或无尿,高血钾症、酸中毒,严重者 可致死亡。
4、向患者介绍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意义 。
3、护理:①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②做好三查十对,杜绝差错事件。
③一旦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 生。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将剩余血、患者血标本 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双侧腰部封闭,热敷双侧 肾区,保护肾脏。碱化尿液。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
④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十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血型、血袋号码、剂量、血液种类、输血记录单和 待输血液之间信息相符。
五.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最常见
1、原因:①由致热源引起。 ②多次输血后,受血者产生白细胞和血
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 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
③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造成污染。 2、临床表现:先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高热, 可达38~41℃。
(四)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1、循环负荷过重
2、出血倾向
3、枸橼酸钠中毒:表现为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心率 减慢等。遵医嘱常规每输库存血1000ml,静脉注射10% 的葡萄糖酸钙10ml。
六、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勿擅自调节滴数。
2、向患者介绍常见的输血反应症状和防治方法。
输血的护理措施

输血的护理措施引言输血是一种医疗技术,在一些疾病或手术中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而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护士在输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护士在输血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护士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成功。
1.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输血前,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等。
这是为了避免输血出现输错血的情况。
2.查看输血医嘱:护士需要仔细阅读输血医嘱,确认输血的类型、输血的速度以及输血的过程中是否需要监测特定的生命体征等。
3.制备输血设备:护士需要准备输血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输血袋、输血管、输血针等,并确保这些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和有效期。
4.与患者进行沟通: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输血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获取患者的同意。
5.做好必要的评估工作:在进行输血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过敏史、肺音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输血过程的护理措施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任何异常的变化都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生。
2.观察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发热、背痛等。
护士需要及时观察并记录这些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3.确保输血安全:护士需要确保输血安全,包括核对输血袋上的信息、核对输血的血型和配血信息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保证输血设备的密封性和无菌性。
4.监测输血速度: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要求监测输血的速度,确保输血按照指定的速度进行。
如果输血速度过快或过慢,护士需要及时调整。
5.保持血液畅通:护士需要保持输血管道的通畅,定期检查输血管的通路情况,防止管路堵塞或渗漏。
6.给予适当护理措施:在输血过程中,护士还需要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如保持患者的休息和舒适、防止感染等。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输血预防控制1.护士应定期接受输血安全知识培训,掌握输血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护士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有关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输血需求,并与医生沟通确认。
3.护士需要确保血液制品的正确配对,包括A型血患者输A型血、B 型血患者输B型血等。
4.护士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不适宜输血的患者应及时上报,并与医生进行讨论。
6.护士应确保输血所需的器材、药品和设备完好无损,且符合卫生要求。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认患者的身份及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接受血液制品的情况。
2.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护士应告知患者输血的具体步骤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
4.护士需要准备适当的输血韧带和适用的输血管道,确保输血的顺利进行。
5.护士应向患者提供舒适的输血环境,包括调整良好的床位、适宜的室温和舒适的照明。
三、输血操作流程1.护士在输血前应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彻底洗手,并戴好手套。
2.护士需要熟悉并掌握输血的操作流程,包括输血管路的建立和接通、血液制品的输注速度和输注量等。
3.护士应在输血前将输血韧带在患者的上臂上适当位置缠绕,并通过触摸动脉,确认适当的压力。
4.护士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中规定的输血速度进行输血,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输血反应。
5.护士应观察患者的输血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1.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感染等。
2.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护士需要及时收集必要的样本,如尿液、血液等,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判断。
4.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症状和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给相关的上级。
护理输血工作总结

护理输血工作总结
输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患者来说,输血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但是输血工作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护理工作。
在输血的整个过程中,护士们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对护理输血工作的总结:首先,护士需要在患者接受输血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等。
只有在确认患者适合接受输血后,才能进行输血操作。
其次,在进行输血操作时,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核对患
者的身份信息、血袋的标签、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等。
同时,护士需要确保输血管路通畅,避免输血过程中出现漏血或者血栓形成等情况。
另外,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护士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最后,在输血结束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反应
情况、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输血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总的来说,护理输血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输血护理安全ppt课件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注意其安全性,采用加 盖容器,保证标本不受污染,特别是对怀疑有高 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4)血库接收标本过程控制
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不收; • 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 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 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不收; •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时之凝结不收 •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
• 全血或红c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min内开始输注, 一袋血要在4h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 缩短时间) • 血小板收到后要尽快输注,每袋血小板要在 20min内输完 • 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尽快输注,要以 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注。一般200ml血浆 在20min内输完,一单位冷沉淀在10min之内输完
3.溶血反应
报输血科
严密观察血尿 量、尿色变化
护理记录
4.循环负荷过重
5.细菌污染
一、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1)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采错血标本(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
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
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血标本量少、溶血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有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
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 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渗漏,血液有无凝块、 变色等异常情况。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 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 问并让受血者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 记录在案。
输血安全护理ppt完整课件

核对器材的规格、型号、有效期等,确保符合输血要求。
输血前器材的预处理
对输血器材进行预冲洗、排气等操作,确保输血过程顺畅。
输血操作的规范流程
01
02
03
核对受血者信息
在输血前,护士应仔细核 对受血者的姓名、血型、 交叉配血结果等信息,确 保准确无误。
输血前的准备
为受血者建立静脉通道, 确保输液通畅;准备好急 救药品和器材,以备不时 之需。
提高医疗质量
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血液制品 的不断更新,输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对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加强输血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 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 而提高医疗质量。
0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的评估与沟通
了解患者的病情、输血史、过 敏史等相关信息。
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01
02
03
04
输血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输血的目的、 意义、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对
输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安 慰和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情绪。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 给予合理的饮食建议,促进身
体恢复。
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
THANKS
输血计划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制定合 理的输血计划,包括输血量、速度和 时间等。
考虑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血 浆、血小板等。
03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输血器材的准备与检查
输血护理安全ppt课件

总结词
操作不规范引发的事故
VS
详细描述
护士在取血时,误将血浆取出,而未取到 红细胞,导致患者未得到应有的治疗。
案例三:输血设备故障导致的输血事故
总结词
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
详细描述
输血过程中,由于血袋连接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流,患者未得到足够的血液,威胁生命 安全。
案例四: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要点一
输血护理的重要性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手术成功率 具有重要意义。输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因此必 须高度重视。
输血护理安全的目标和原则
输血护理安全的目标
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防止患者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的 发生,提高输血治疗效果。
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检查其输血护 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提高其专 业水平。
资质认证
对从事输血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资质 认证,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
输血过程的管理与监控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在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
观察与记录
对输血过程中的患者进行密切观 察,记录输血量、输血速度、不 良反应等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
伦理规范
在输血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医学伦理规范,尊重患 者的知情权、自主权和尊严,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同时 也要关注献血者的权益和健康。
02 输血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
CHAPTER
患者因素
患者病情复杂
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可能 导致输血过程中的风险增加。
患者认知不足
患者对输血知识了解不足,可能 导致在输血过程中出现恐慌、焦 虑等情绪,影响输血安全。
输血护理措施

输血护理措施概述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经过特定途径输入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措施,常用于治疗失血、贫血、出血性疾病等情况。
在实施输血过程中,护士在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的基础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输血前,护士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输血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准备工作:1.验证患者身份:在进行输血前,护士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针对的是正确的患者。
2.准备输血设备:护士需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设备,包括输血袋、输血管、输血滤器等。
3.确认输血医嘱:护士需要仔细核对医嘱,确认输血的类型、输血量和输血速度等信息。
4.与患者沟通: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输血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安置导管1.选择合适的输血导管:根据输血的需要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导管,通常选择18号或20号的静脉导管。
2.导管安置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手臂或手背的静脉进行导管插入,需避免插入静脉曲张区域和深静脉。
3.导管固定:导管插入后,需使用透明敷料或防水敷料进行固定,避免导管的移位和感染。
采集血液样本1.采集血液样本前的准备:在采集血液样本之前,护士需要准备好采血所需的设备和试管,并正确消毒采血部位。
2.采血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静脉作为采血部位,需避免使用插管的肢体采血,以免影响输血过程。
3.采血时的护理措施:采血时要注意采血技术的规范和卫生,避免污染和伤害。
输血速率的控制1.输血速率的判断:根据患者的情况、输血量和医嘱,护士需要合理判断输血速率,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输血速率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初始输血速率不宜过快,可以从5-10滴/分钟开始输血,逐渐加快至医嘱规定的速率。
3.输血速率的观察和记录:护士需要密切观察输血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输血的速率和时间,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医院输血护理查对制度

医院输血护理查对制度
1.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共同查对,三查: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年龄、血制品种类、规格、血型、有效期、血袋条形码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无误后在复核栏签字。
2.输血中:请患者自述姓名和年龄。
3.根据血制品的种类调节滴数,输血开始时先慢速滴注15min,以2ml/min为宜,观察患者的反应。
输血15min后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
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
4.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 60-100滴/分)。
红细胞悬液40~50滴/分,大量失血者可酌情加速。
5.一袋血需在4h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
6.输血结束后再次进行身份核对,请患者自诉姓名、年龄。
7.及时记录:输血前15分钟、后15分钟、结束时、输血后4小时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情况,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和( 输血安全护理记录表》。
8.输血结束后将血袋上的条形码撕下贴于( 交叉配血单》相应的项目栏内,并把条形码号记录在( 输血安全护理记录表》相应的项目栏内。
9.输血结束后4小时内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24h后按医疗废物处置。
《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血的护理》PPT课件•输血基本概念与原理•输血前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护理措施•输血后观察与记录要求目•特殊情况下输血护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01输血基本概念与原理输血定义及作用输血定义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促进凝血等。
输血作用在医疗救治中,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输血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的氧供和酸碱平衡。
红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对抗感染。
白细胞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血小板含有多种蛋白质、电解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具有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等功能。
血浆血液成分与功能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急性大量失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
禁忌症发热、过敏、溶血反应、心肺功能不全等。
发热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使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剂;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溶血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认真核对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避免输入异型血等。
过敏反应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有过敏史的血液制品;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减慢输血速度等。
细菌污染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材;认真检查血液制品外观和质量等。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02输血前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评估输血必要性和风险。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讲解输血知识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输血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认知度和配合度。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030201患者评估与教育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输血必要性和种类,填写输血申请单。
医生评估护士核对医生填写的输血申请单,确认患者信息、输血种类和数量等无误后,提交至输血科。
输血的护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输血的护理流程及注意事项《输血的护理流程及注意事项:我的那些小经验与感受》咱先说说输血这事儿,听起来就有点严肃,但是咱可以用一种轻松点的心态来对待,只要把各个环节都搞明白,那就是保护生命的一场爱心传递呢!一、输血前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1. 患者评估- 护士就像个细心的侦探。
得先查看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为什么要输血,是因为手术失血过多呢,还是本身有啥血液疾病。
这时候的患者可能就像个等着能量注入的小可怜,眼巴巴的。
护士要跟患者或者家属好好交流,问问有没有啥过敏史,特别是对血液制品有没有不良反应。
我就见过一次,一个大爷说自己吃鸡蛋过敏,这可就要小心喽,因为过敏体质在输血的时候可能也会出岔子。
2. 血液制品的准备- 去取血的时候,就像去领一个珍贵的宝藏。
要严格查对,包括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这可一点都不能马虎。
要是拿错了血,那可就乱套了,简直就是电视剧里的那种惊险剧情。
血液制品拿回来以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输注,不能像对待普通东西一样把它晾在一边。
一般红细胞要在离开冰箱30分钟内开始输,就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新鲜美味,要及时享用哦。
3. 患者准备- 在输血前,得给患者建立好静脉通路,这个静脉通路就像条专属的输血通道。
然后还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可别嫌麻烦,这是对患者负责。
告诉患者输血的过程大概是啥样的,让患者心里有底。
有的患者一听要输血就紧张得不行,觉得自己得了啥不得了的大病,这时候咱护士就得像个知心姐姐或者暖心大哥一样,安慰安慰患者,说点俏皮话,比如“这血一输进去,您就立马像充了电一样精神”。
二、输血中的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1. 输血的速度和观察- 刚开始输血的时候可不能像开了闸放水一样一股脑儿地快输。
一般是先慢滴,观察15分钟左右,就像试水一样。
护士要守在旁边,看看患者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反应。
如果患者没啥事,就可以根据病情调整滴速了。
要是看患者状态还不错,就像汽车在平路上可以适当加点速。
输血的护理

输血的护理输血治疗是多部门和成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输血护理工作的严密,操作的规范,护理人员要掌握有关输血知识及其副作用、并发症、做好输血前、中、后的观察及护理,不仅有助于顺利完成输血治疗工作,而且可以起到为患者安全输血最后把关作用,所以输血护理对于预防和消除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护士的自我保护输血是一种可能接触血液的侵入性操作,参与输血的护士,稍有疏忽,被带血的针头刺伤皮肤,或血液溅入眼结膜,就有患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这就要求参与输血的护士,应增强预防意识,除无菌操作外,还要在操作中集中精力,不被针头刺伤。
如刺伤皮肤,并受到血液污染时,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若血液溅入眼结膜,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并接受医学观察。
2 输血前的护理2.1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液标签上的内容进行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混浊及凝块。
2.2临输血前护士应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病案号。
核对检查无误后,遵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3 输血中的护理3.1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输血开始前十五分钟要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需在四小时内输完,防止输入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有细菌生长的危险。
3.2多数输血不需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
一般情况下也不需加温,若有特殊情况,则可遵医嘱给血液加温。
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并严密观察。
将血液置入35-38℃水浴中,并不断测试水温。
水温不超过38℃,轻轻摇动血袋,加温过的血液,尽快输入。
因故不能输注,不能放入冰箱保存。
3.3静脉注射药物不可加入血液中:除生理盐水外,不可向血液内加入任何药物。
因为药物加入血液后,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生溶血,而且药物本身也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某些药物加入血液,会掩盖输血不良反应早期发现,特别是严重的输血反应;药物加入血液后,增加血液污染的机会。
输血时的核对与护理措施

输血时的核对与护理措施
1、取回血液后,应尽快输注;
2、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连接好输血器,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3、护士在输血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如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传染病史、有无休克和肝肾衰竭等)、输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
4、有文献报道,床边核对环节失败,占所有输血操作程序错误的25%;护士在治疗室和患者床前应严格交叉进行“三查、十一对”,“一人一次一份”,确定无误,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5、严格掌握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10ml/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老年体弱、婴幼儿及有肺、心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为1~2ml/min;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要根据需要调整速度,无论什么情况一袋血必须在4小时内输完。
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因放置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细菌生长危险;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完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觉,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患者对输血的恐惧和顾虑。
《输血的护理》课件

采集方法: 静脉穿刺、 动脉穿刺、 骨髓穿刺 等
储存条件: 低温、无 菌、避光 等
回输方法: 静脉滴注、 动脉滴注、 骨髓内注 射等
注意事项: 避免感染、 防止血液 凝固、监 测输血反 应等
婴幼儿输血:需要特别注意输血速 度,避免输血过快导致心脏负担过 重
婴幼儿输血:需要特别注意输血量, 避免输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分别输注给患者 成分输血的优点:针对性强,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成分输血的适应症:贫血、凝血障碍、免疫缺陷等
成分输血的注意事项: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输血速度,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自体输血 定义:患 者自身血 液的采集、 储存和回 输
适应症: 手术、创 伤、大出 血等需要 大量输血 的情况
交接内容:患者姓名、病史、输血 情况、护理措施等
交接时间:输血前后、患者转科、 出院等关键节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接方式:口头、书面、电子等方 式
交接人员:护士、医生、患者家属 等
输血后的注意 事项:如避免 剧烈运动、保 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等
饮食建议:如 多喝水、多吃 富含铁质的食
物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体格检查: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皮肤颜色、呼吸频率等
心理评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检查血源:检查血源的质量 和保存情况
确定血型:根据患者血型选 择合适的血源
准备器材:准备输血所需的 器材,如输血器、针头等
消毒:对输血器材进行消毒, 确保无菌操作
核对血型:确保输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 交叉配血试验: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的抗体反应 试验方法:采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阴性反应表示可以输血,阳性反应表示不能输血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范文为保证输血的安全进行,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应制定规范的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篇1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三甲医院输血安全护理制度

三甲医院输血安全护理制度一、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严格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采集血样。
二、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三、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输血科发血人员进行正确核对1.持取血卡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确认输血患者。
2.输血记录单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包括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血型(包括RhD血型)、血液成份、有无凝集反应;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D血型)、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确认输血记录单和血袋标签上的血型(包括RhD血型)、储血号一致。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4.检查、核对无误后,双方在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四、输血前核对1.必须由操作护士和核对者双人持患者病历、输血记录单、血袋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二维码、血型(包括RhD血型)、献血者血型、血袋号、血液成份、血量、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及血液有效期。
2.让患者自述姓名及血型(包括RhD血型),核对无误后操作护士和核对者同时在血库下发的“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五、输血应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六、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七、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八、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以及输注的血液成分调整输注速度,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九、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及时输注,1袋全血或成分血应在四小时之内输完,不得自行贮血。
十、血液输完后,空血袋在常温下保留24小时后交回输血科。
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
十一、如发生输血反应,应按照“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处理流程”进行相应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液出库离开冰箱后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 得超过30分钟,红细胞应该在4小时内输注 完毕,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在30分钟内 输注完毕
输注情况:
• 血液输注是否通畅,尤其输注红细胞制剂 是输注速度易减慢,可轻轻摇匀;另外, 输血管道的扭曲、受压,针头的分离、移 位或阻塞都会影响输注速度,需及时排除 故障。此外,还要注意注射局部有否肿胀 、疼痛、血液外渗等。
输血护理
学习内容
1 掌握静脉输血的目的及适应症
2
熟悉血液制品的种类
3 掌握常见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
4
掌握输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输血的目的及适应症
目的
补充血容量 纠正贫血 补充血浆蛋白 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 排除有害物质
适应症
出血 贫血,低蛋白血症 严重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CO中毒、苯酚等化学物质中毒 溶血性输血反应,重症新生儿溶血
• 原因: • 1、输入异型血 • 2、输入变质血 • 3、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药物
大量输血后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同静脉输液 出血倾向
1.密观出血现象 2.每输库血3~5个单位,补充1个单位新鲜血 3.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密观患者反应 2.输入血液1000ml以上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 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加压输血
• 加压输血过程中,护士不能离开患者。要 防止输血管道与针头分离或血液快速输完 时空气进入静脉造成的栓塞,还要严密观 察患者有无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穿刺 部位渗漏等。
输血时要注意观察:
• 新出现的症状及其与原发病的关系,注意观察
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量、色 及性质,以及伴随症状,观察皮肤的温度、湿度 、颜色,有无瘙痒、荨麻疹,有无眼、面部血管 神经性水肿等,密切观察患者出和贫血纠正的情 况。有异常发现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及时采 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输血时出现异常情况应如何处理?
• 减慢或停止输血,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 通道;
•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治疗 和抢救。
什么药液可以加 入血液内一起输?
没有
切忌把任何药液 直接加入血液内 一同注射,这是 在就有的规定。 如需稀释,只能 用静脉注射用生 理盐水。
• 如何决定输血速度?
血倾向、枸橼酸钠中度反应、
3.其他:空气栓塞、细菌污染反应、输血传染的疾 病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一、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
起始寒战,其后发热,T高达3841℃;伴头痛、恶心、呕吐等
视症状轻重而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
处理
输血.寒战其予保暖,予抗组胺药物; 高热时予物理降温.
预防
病例分析一
男患者,50岁,血型B,因溃疡病反复发作 入院作胃大部切除术。其子26岁,血型B型,要求 为其父亲献血。经体检及化验符合献血标准,让 其献血300mL。术中输入其子提供的血液80mL左 右时,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唇绀、出冷汗、全身 皮肤荨麻疹,血压60/35mmHg,当即停止输血, 复查其子血型,B型无误,用抗球蛋白交叉配血, 主次侧均相合。经积极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
• 病人发生了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 怎么处理? 1.密观患者反应 2.输入血液1000ml以上时,静脉注射10%葡萄
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思考题?
• 1.输血的三查十一对一确认? • 2.输血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7.输血应在4小时内结束,并确保连续滴注,如果 输注超过4小时,血液废弃不用。
8.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及早 发现,及时处理.
9.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输血中的几个问题?
• 同时输多品种血液时怎么办?
• 同时输多品种血液时,应首先输入成分血﹙尤
其是浓缩的血小板﹚,其次为新鲜血,最后是库 存时间长的血。
临床表现
1.轻型:发热、茶色尿或轻度黄疸.2.重 型:心悸、胸痛、腰背疼痛、呼吸困难、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酱油色尿,少尿、 无尿、肾衰竭.甚至并发DIC.
1.立即停止输血;2.及时积极抢救,抗
处理
休克,维持有效循环,保护肾脏及防 治或纠正DIC的发生.
预防
1.严格执行配血操作规程,严格核对 2.慎输或不输冷凝集血3.抗红细胞抗体 效价低,配血时出现 弱凝者要重视.
输血的注意事项
1.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输血的“三查、十一对、一确认” ⑴三查:①血液有效期;②输血装置是否符合标准、
完整、无破损;③血液质量. ⑵十一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
诊卡号、病区、血袋编号、血型、血液剂量、血 液种类、、交叉配血结果 ⑶一确认:确认患者与配血报告单相符.
应根据病情和年龄来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
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速 度应较慢,老人和儿童患者速度也应慢,一般来 讲,开始速度应较慢,约20滴/分钟,输血开始 后10-15分钟并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 耐受情况。如患者无不适,可根据病情、年龄调 整输血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每袋血液 ﹙200ml﹚输注时限不的超过4h。
1.输注前半小时可予异丙嗪肌注. 2.输血开始15分钟减慢速度. 3.阻绝致热原进入体内.
• 原因: • 1、血液保养液、储血器或输血用具被致热
物质污染。
• 2、无菌操作不严。 • 3、多次输血后,受血者产生免疫反应。
• 二、过敏反应:也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
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或荨麻
疹为皮输血速度,输血是宜先慢后快。开始每
分钟20滴,观察15-20分钟后若患者无不适症状 ,再根据病情调节输注速度,一般成人每分钟 40~60滴,儿童每分钟15~20滴。大量失血患者 输血速度可稍快,年老、体弱、心功能不全者速 度宜慢,并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 时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疹为常见表现。
处理
轻者予抗组胺药治疗;重者应立
即中断输注,对喉头水肿和过敏 性休克早期做相应抢救.
临预床防表现
过敏体质者输前半小时予抗组胺药, 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采血前4小时
供血者应禁食。
• 原因:
• 1、病人是过敏体质。
• 2、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过敏的药物或 食物。
• 三、溶血反应: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死亡率高.
血液制品种类
全血
新鲜血 库血 自体血
血液制品
血浆 成分血 红细胞
白细胞浓缩悬液 血小板浓缩悬液 其他血液制品
全血
新鲜血 基本保留了血液中原有成分 库存血 保留红细胞及血浆 自体血 1.术中失血回输 2.术前预存自体血 3.术前稀释血液回输
血浆
普通血浆
冰冻血浆
干燥血浆 血浆蛋白成分
分新鲜 血浆和 保存血浆
- 20℃~ -30℃低 温下保存
保存时 间为5年
白蛋白 球蛋白
凝血因 子等
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输血的途径
• 首先中心静脉导管输入 • 次选浅静脉留置导管输入 • 禁忌一次性头皮穿刺输入
输血的不良反应
1.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 2.大量输血后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
取血的注意事项
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得领回,即八不 接: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②血袋有破损、漏血. 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④血浆呈乳糜状或灰暗色. ⑤血浆中有明显的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⑧血制品过期.
血液取回后勿振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 不良反应.
• 问题:1.该患者是什么输血反应?
•
2.如何预防?
• 病人发生了过敏反应
• 预防:过敏体质者输前半小时予抗组胺药 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采血前4小时供血者 应禁食。
病例分析二
• 患者张某,男,43岁,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近一周来连续输血治疗,病人感到胸闷、气短 并出现手足抽搐,检查心率40次/分,血压75/ 50mmHg,考虑病人可能出现那种输血反应?
3.开始输血时速度要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 后,可根据病情需要、年龄及血液成份调节滴速。
4.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之间须输入 生理盐水,防止发生反应;输血结束时,继续输 入少量生理盐水,直至输血器内血液全部输入体 内.
5.血液输注过程中不能随意添加药物
6.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早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 快速度输入,以达到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