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相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方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就是要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上有行动、敢作为、勇担当,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突破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鉴于此,本人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策略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美丽中国”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

倡导学生更要坚持生态环境文明,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生态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我们生存坏境的行为习惯。

这也是初中地理课程目标之一。

一、校园内生态文明部分现状1、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和行为不同程度的存在,如喝矿泉水、饮料时只喝到一半或喝了几口这瓶水就不要了,随意乱扔乱放;吃饭菜要得多,剩饭剩菜乱倒得也多;洗完手后,没有随手关紧水龙头;有的教室人走了灯还亮着,空调、电扇等还在运转,既是浪费资源也存在安全隐患。

2、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不注重维护公物又有损坏公务,为图方便践踏草坪,为个人喜欢而攀折树木,随地吐痰、随意丢弃果皮、废纸、废弃物品等。

3、盲目攀比消费,比阔气讲吃喝,比时髦讲排场,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2.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初中地理教学1、确定生态学习目标生态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我们生存坏境的行为习惯。

不是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关注全面的发展;既要要满足于当前发展的需要,更要促进未来的发展。

不能只把学生的认知过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生态课堂关注的重点,而是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和体现。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而生态教育正是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学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呢?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生态环境的知识融合到地理教学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将生态环境知识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并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讨论城市化问题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城市化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还应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以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探究如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二、生态保护的案例渗透到地理教学中生态保护案例是生态教育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让他们了解环保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激发他们的环保信念。

例如,在讲解自然保护区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困境,如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生态保护,如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改变人类行为方式等。

实践活动是生态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效果,掌握环保技能,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理念。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到环保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再加以解释和阐述,将实践活动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元素是生态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态环境元素的特征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

例如,在讲解气候和气象时,可以将气候的影响与生态环境相联系,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水文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应对和改善。

总之,生态教育是一个持久而深远的过程,需要在各个阶段中进行。

初中地理课程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分析及实施策略

初中地理课程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分析及实施策略

初中地理课程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分析及实施策略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非常广泛的知识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要求为指导,关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意识方面的培养,这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要促使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具体来说,教师要革新教学思想观念,重视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运用乡土资源,促使学生加深理解感受,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践行环境保护理念,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文主要围绕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思考,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策略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觉醒,生态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除了随处可见的生态标语、政府的大力发展,生态道德日益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施行德育教育观念的重大体现。

其中,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态文明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成为了广大教师实践生态环境教育观念的重要学科,对人们的生态发展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一、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建构学习的氛围,拓展学习的空间信息技术为初中地理教学创设了各种情境,以前的教学是静态的、单一的,过度地突出了教师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当今的初中地理教学根据内容的需要,将视频、文字、音乐、声音、图片等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全部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静态的、沉闷的课堂转变成动态的、灵活的课堂。

同时,信息技术也使地理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例如,互联网平台上的相关学习内容,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正是媒介的随身化带来的便利。

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海陆变迁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利用短视频平台,去寻找有关海陆变迁过程的短视频,再发给老师,老师汇总后在课上播放,并且对视频的正确与否和质量优良进行筛选,找出最优的视频来展示海陆变迁的过程。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教育日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将生态教育融入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重视生态环境1.将生态保护融入地理课程的各个板块,将环境保护有机地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在初中地理课程的水资源和气候板块中,可以引入生态保护的主题,强调水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察看身边的生态环境,了解身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行为。

可以通过组织课外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水源保护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行动来保护环境。

在地理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学习地球自然环境时,深刻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引导学生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探究和解决生态问题1.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实际意义。

教师可以找选一些生态保护例子,如九寨沟地震后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洛阳的污染问题等,直观地让学生观察生态修复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体会到不良环境对人类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2.强调生态保护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在初中阶段,随着身体发育,学生的健康成为了关注焦点。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让学生了解到身边的环境对人类生活健康的影响,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生态教育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为生态教育的实施提供较好的帮助,引导学生重视生态环境。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内容,而且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素材,在地理教育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学习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球上的生态资源,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了解生态环境。

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太阳辐射、季风气候、水资源以及地球自然环境等信息。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变得愈发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生态环境,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从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渗透策略和实施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1.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生态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环保意识,更要求他们能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地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环保行为的重要性,并提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3. 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生态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他们行动的动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丰富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渗透生态教育。

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参观实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可以开展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保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3. 培养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渗透生态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周边环境问题,让他们亲身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4.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渗透生态教育。

在地理课程中穿插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等方式,主动了解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生态教育的引导,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为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探索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生态教育的引入,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的开展对于加强学生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推动地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能够为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生态教育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生态教育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生态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授地理知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保护。

在讲解地理资源时,可以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让学生明白资源的稀缺性和宝贵性。

在学习地理区划时,可以结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保护措施。

通过将生态教育理念融入地理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未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奠定基础。

生态教育理念的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如何将生态教育渗透进初中地理教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以下是一些渗透策略,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关注生态环境。

1. 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环境问题:启示学生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观察和研究,如水资源利用、空气污染、土地开发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思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2. 打破课本限制:课本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教材,但通常只能提供有限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扩展阅读,并引导他们寻找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新闻报道、科学研究等信息。

鼓励学生分享和讨论这些信息,以促进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关注。

3.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鼓励学生以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方式行动,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节约用水和用电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4. 探索生态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态系统的相互联系和平衡。

讨论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互动关系和威胁,并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恢复这些生态系统的功能。

5. 利用多媒体和科技工具:利用多媒体和科技工具,如地图、卫星图像、模拟软件等,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地理环境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和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6.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环境清洁等。

通过亲手参与环保行动,让学生体验到保护环境的实际意义,并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环保的意愿。

7. 分析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历史和现实中的环境案例,如中国的黄河防洪问题、沙漠化治理、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生态教育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多种策略的结合。

通过多角度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的公民。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生态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增强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实践。

近年来,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生态教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渗透策略,将生态教育植入教学中,从而达到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环境教育的目的。

一、让生态环保主题贯穿全局在教学安排时,可以将生态环保主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地球的发展史与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在作业布置中,可以设置环保实践类作业,如认识地图上的环保问题、调查学校周围的环境状况等,帮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环保知识。

二、通过教材设计拓展视野在教材设计中,应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态环保理念和实践。

例如,在讲解地理案例时,可以选择环保案例,如美国加州的污染问题、我国的绿色能源产业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和应对方法。

三、开展生态环保实践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是将生态教育贯彻到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组织野外活动、进行环保公益等方式,使学生亲自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例如,在野外活动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怎样保护野生动植物,怎样保护自然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环保知识的理解。

四、强化环保意识培养生态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环保行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通过开展讨论、展示、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实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的演讲、环保画展、环保行为模拟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综上所述,生态教育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通过渗透策略,可以将生态教育贯彻到教学中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地理学科作为对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教学的学科,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通过具体的策略,使生态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去。

一、融入真实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的渗透策略之一就是融入真实案例。

教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案例来进行讲解,比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紧张、土地沙漠化等问题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问题对人类以及地球的影响。

二、实地调研和考察生态教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来实现。

地理教学中的内容往往离不开地球上的真实环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一些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生态园、湿地公园等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通过实地调研和考察,学生会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生态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态设计,比如设计一个环保型的家庭庭院、学校后花园等。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生态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加以实施。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培养环境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也是生态教育渗透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实地调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摘要】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全册生态教育计划、结合实际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开展生态教育主题班会以及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生态教育的渗透不仅在知识层面有所体现,更在思想观念上产生积极影响。

将生态教育融入初中地理课程中,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对未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生态教育的渗透策略是有效的,其影响深远且持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渗透策略、生态教育计划、实际案例、学生考察、实践活动、生态教育班会、多媒体、教学效果、意义、有效性、思想观念。

1. 引言1.1 生态教育的重要性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导致了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而生态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生态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态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生物多样性,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系统性思维,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生态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商。

生态教育不仅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

1.2 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初中地理教学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地理教师缺乏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内容散乱、片面,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和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地理学科本身涉及的内容广泛且抽象,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容易造成学习困难和学习压力。

“生态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生态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生态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20 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的生态危机,这是大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历史的产物,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性开发和利用产生的人类与身外自然关系恶化的结果。

生态教育的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事业、学校、家庭、宣传出版部门、群众团体等。

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一、加强生态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生态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它以生态哲学为基础,旨在培养人的生态自觉和生态能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整体观与和谐观。

这是人类的觉醒,也是人类自身的希望所在。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甚至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将威胁到国家的环境安全生态教育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资源。

在课堂中加强生态教育至关重要。

二、深入教材内容,渗透于教材之中初中地理教材主要在于地球与人类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各个联系,在地理课堂上应该讲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厉害关系讲解清楚,根据教学原理和已经掌握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环境保护的问题。

比如:在课本中有讲到两极地区时,可以结合极地地区冰川融化,臭氧空洞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全球环境,提高生态文明的意识。

在讲到南美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巴西大面积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生物种类多样性的锐减、臭氧层耗损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产生一种“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牢固想法。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教育逐渐成为各级教育机构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将生态教育融入其中,成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整体谋划,统筹兼顾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很多,要想将生态教育渗透其中,需要整体谋划,统筹兼顾。

在编写教材、设计教案时,应着重强调课题的生态性,注重环保知识、生态思维的渗透和体现。

在知识点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与生态相关的内容。

如课程安排中大力推广绿色生态,介绍生物多样性等环保主题,借此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还有从生态延伸出来的许多地理、生物、化学等交叉领域,也应纳入初中地理教学体系中,以加深学生对生态学综合知识的理解。

此外,在教学活动的课题设计中结合生态教育的特点,形成生态主题的活动,如田野调研、环保口号征集、社会实践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强化生态教育的渗透效果。

二、知识深耕,质量取胜渗透策略的关键在于质量,只有深耕细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环保知识不宜过于简略,应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

在知识讲解中,不应过于刻意去培养生态意识,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激发学生的自发关注和认同。

例如,在讲解生态环境问题时,可通过展示图片、现场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环保问题的现实性和严重性。

此外,在课堂上还应协会学生展开一些必要的实践操作,如采集分析环境样本、分析环境状况等,让学生深入理解环保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引导落实,培养行动力生态教育最终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力量,而这种行动力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和培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树立行动的意识,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安排一些实用性、参与性强的活动,如制作环保海报、设计生态主题微电影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理解与贯彻生态环保知识。

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如组织环保实践课外活动、开办少年垃圾分类志愿者等,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到生态教育的实质与益处。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作为地理学科的一部分,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融入生态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生态教育渗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1. 生态教育与地理教学的关系生态教育作为综合性的综合学科,与地理学科有着天然的联系。

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其相互关系,而生态教育正是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和谐相处。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并激发他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议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地理教学作为向学生传授地球知识和环境信息的途径,可以通过生态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推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保障。

生态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二、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1. 课程内容设计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来渗透生态教育。

在教授地球的自然环境时,可以增加对生态系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还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如湿地保护、森林资源利用等,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地理学科是一个注重实践、注重观察的学科,因此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来渗透生态教育。

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让他们近距离地感受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脆弱。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1. 设置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案例或研究进行教学。

讲解气候变化时,可以选择寒冷地区的冰川融化问题;讲解土壤分布时,可以选择草原退化问题。

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引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思考。

2. 运用互动媒体: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体手段来渗透生态教育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的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紧迫性。

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工具,让学生了解环保组织、志愿者活动等信息,促使他们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生态环境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一些实践活动中。

组织学生参观城市绿地、湿地保护区等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脆弱;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参与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并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4.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研讨: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注重实证研究和综合问题解决,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环境问题的探究和研讨。

在讲解人口增长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人口普查分析,研究城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在讲解城市规划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周边环境改善的规划中来。

通过探究和研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挑战。

生态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地理教育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

通过设置情境教学、运用互动媒体、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研讨,可以有效地渗透生态教育的内容和理念,使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促使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初探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初探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初探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摘要:环境发展困境近些年日益引起关注,生态意识观念逐渐塑造,生态教育获得创新和提升发展。

新形势下初中教育必须在初中生课堂教学中非常好的渗入生态教育,对加强学生综合性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依据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渗入的思路展开了简单研究,期待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生态教学实效性,进而进一步推动初中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学科,地理学科,渗入对策前言:初中阶段恰好是塑造初中生观念与习惯的重要教育机会,将生态教育渗入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中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具备积极作用,既满足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又能更强推动初中素质教育发展过程。

怎样正确地把生态教育渗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而且推动生态课堂教学整体品质和初中生绿色生态意识的提升,这也是现如今初中老师所需主要探索的一项工作。

一、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生态教育是指由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立足点与宗旨并体现于一切领域的一种教育。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生态问题慢慢被大众重视,生态保护针对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护都是有着重大意义。

将生态教育高效地融入初中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能有效推动学生了解生态教育在课程当中的渗入,从而提高其生态意识,针对塑造其终身绿色生态防范意识和提高综合能力均有着重要作用。

老师将生态教育知识融入课程之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同时完成生态教育扩展,提高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和推动其创建健康积极的观念,所以将生态教育贯穿到初中学科课堂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一)创设生活情境,渗透生态教育将生态教育渗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也就需要老师要为学生们一个生态学习良好氛围,进而能有效促进学生培养生态意识。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依靠多媒体系统及其他专用工具构建好的环境,如进行“地球的运动”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制作把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他运动轨迹形象化、具象化地展现给学生们,使学生置身学习情境中学到相关知识,多了一些抽象化学习优质高效性。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推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深入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编制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

本研究以初中地理教材为例,通过对初中地理学科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意蕴以及对初中地理教材渗透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索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引言老师在初中地理的授课过程当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和主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环保理念,从而促进现如今社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计划。

环保教育主题作为现阶段的世界主题之一,每一名初中地理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主题的教学内容,为我国的环保教育理念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初中地理老师在向学生讲授地理课程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课本之中的基本知识,还应该在地理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在学校中严格遵循环保理念,将自己的校园打造成一个生机盎然的绿色校园。

依据一些初中地理的授课经验,在研究环境保护问题理论的基础之上,管窥环保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地理教育以及环保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开展多元化的低碳实践活动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全面渗透低碳经济理念,需要开展多元化的低碳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低碳意识,要进一步体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生活化特征,取得理想化的地理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内容,科学设定地理低碳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环境保护日、绿色活动日来开展地理低碳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向着科学、和平、无污染、零排放的社会迈进,丰富低碳经济理念的渗透途径、内容,激发自身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掌握更多的低碳技能。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摘要: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目的在于,教师借助地理课堂,引入生态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这说明生态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促使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渗透策略前言:通过生态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培养对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等相关知识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教育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将生态概念贯穿于地理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系统、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问题,提高他们对综合科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一、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价值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生态教育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关注,提高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地理教学传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行动。

培养科学素养:生态教育将科学知识与地理学科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重要概念,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

塑造良好的价值观:生态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如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通过地理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渗透,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

提升综合能力:生态教育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实地调研、问题解决等活动,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包括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科学素养、塑造良好的价值观,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的策略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的策略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理念的策略分析摘要:环境不断恶劣引起了全球各国家的注意,我国已经将生态教育理念融入教育行业中,从小促进学生具备生态理念,在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初中地理学科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实现生态教育理念的重要学科。

教师在融入生态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融入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生态环境的同时,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态教育理念;渗透策略生态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学生行为与提升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环节。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培养优秀意识与习惯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实施生态教育可促进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自身的重要性,并改善生活中存在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实现学生生态意识的有效培养。

由于初中地理知识正是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学科,渗透生态教育理念是此学科义不容辞的义务,作为传授地理知识的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渗透方法,实现生态教育理念的教育目标,具体渗透措施如下:1采用案例展示法并运用通俗语言进行描述促进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教材中可以融入生态教育理念的环节较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态教育理念融入方案,能够在促进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点的同时,可以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进而实现生态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入。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本节课相关的危害生态环境的案例,利用真实的案例去感染学生思想意识,让学生了解采取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对生态产生的严重影响。

此时,教师还应阐述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比如温度逐渐升高对人类生存产生的影响等,再将引发温度升高的行为列举出来,让学生了解这些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在学生感受到生态环境对自己生存的重要性同时,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另外,教师还应在案例教学中,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因为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多表现出术语化,学生会因生疏而不能产生思想波动,生态教育效果较差。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张平秀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张平秀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张平秀发布时间:2021-11-11T08:28:23.168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1 上作者:张平秀[导读] 生态理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宁化城东中学张平秀福建宁化 365400摘要:生态理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内容应与生态理念相结合,围绕生态理念让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内容重新认识与学习,补充生态内涵,提升初中生地理核算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态一、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概述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图能力、实践力,是学生学习地理学习的基础。

人地协调观是核心内容是生态理念体现最为直接的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发展观;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基础知识,而是涵盖政治、经济等多个要素,是对人类活动和地理问题的综合评判,需要培养起学生综合思维意识;地图技能则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包括绘制地图和解图;实践技能则是在实践中将地理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与转换,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2]。

二、生态理念下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分析(一)创设课堂情境,树立正确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初中生地理核心要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生态理念的重要内容。

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而人地关系是人与自然依存的重要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人地关系思想和环境问题的演变入手,通过讲解人地关系思想变化结合现实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学生从环境保护、人地关系等多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二)培养综合思维,通过案例整体分析综合思维的培养考验从整体角度、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需要学生在客观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地理渗透生态教育

初中地理渗透生态教育

初中地理渗透生态教育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的投入和关注度也在不断加强。

作为学校教育,也需对环境生态教育进行渗透实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如何开展对学生进行环境生态教育,最终达到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地理随着全球环境生态恶化的逐步加剧,国际国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我国也加入了诸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干预公海油污染事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它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保护迁徙野生动物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一系列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国际公约。

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保护环境生态的重视程度,但是,国家仅仅是大政方针的制定者,具体的实施者是全国的每一位公民,只有每一位公民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自觉地从自身做起,我们的生态环境才有望得到根本改变。

要改变人们的环境保护思想观念,一代伟人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从长远来看,必须紧抓教育。

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对孩子的环境生态教育尤为关键。

一、生态教育在初中学科渗透的重要性生态教育,就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教育,其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够得到体现。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生态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生态保护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平衡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初中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态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学科中生态教育渗透的理解,继而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这对他们终身生态保护意识的形成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学科中融入生态教育知识,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生态教育的延伸,提高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健康积极价值观的树立,因此,生态教育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作者:何立德
来源:《学周刊》2020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环境生态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对生态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这也是人们精神意识水平的提升。

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生态教育也受到了教育体系的重视,在各个学科中也开始不断地渗透生态教育,其中地理学科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地理学科中实施生态教育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下面,本文就针对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生态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学科;地理教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3-0029-0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20.03.025
初中阶段是很重要的教育阶段,是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培养的有利时机。

而在初中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对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也是实现国家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教育途径。

想要将生态教育在初中学科教学中实现有效渗透,还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教育,这也是新时期环境下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素质。

一、生态教育在初中学科渗透的重要性
生态教育,就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教育,其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够得到体现。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生态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生态保护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平衡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初中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态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学科中生态教育渗透的理解,继而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这对他们终身生态保护意识的形成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学科中融入生态教育知识,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生态教育的延伸,提高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健康积极价值观的树立,因此,生态教育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教育在地理学科中的渗透策略
(一)做好生态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想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生态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做好生态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也是实施生态教育的前提。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一般十分重视对地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地理课程中所包含的生态教育内容,没有对学生的生态意识以及价值观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大量内容和生态教育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教育观念,将这些内容中的生态教育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积极收集相关的生态教育资料,将其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生态教育。

(二)丰富生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生态教育的有效渗透还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和引导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来渗透生态教育,比如在“天气和气候”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天气和气候异常情况的出现,就可以以酸雨和全球变暖等比较热点的话题作教学案例,来讲述这些案例发生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还可以让学生针对地理生态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以及生态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借助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说服力,能够深化学生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觉悟。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環境
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良好的生态学习环境,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等手段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进行“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等运动轨迹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中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比抽象的学习更有高质高效性。

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班级学习环境的营造,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定期进行班级板报的制作,搜集整理相关地理内容中的生态知识资料和同学分享,还可以制作一些地理生态模型等在班级营造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

(四)通过实践活动加强生态教育
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习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来深化生态教育的效果。

教师可以在学校举办一些地理生态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关于地理学科中的“人口问题”,设置相应的辩论赛或者演讲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学生需要对相关知识资料进行收集和掌握,通过活动加深他们的认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或者街道的生态宣传,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公益保护中,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秦学.生态教育视角下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王建超.初中地理课程中生态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5.
; ;[责任编辑李媛]
作者简介:何立德(1978.8—),男,汉族,甘肃民勤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