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402543312b3169a451a4b7.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9c075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3.png)
出了⼀年不同的四季画⾯。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任教以来准备时间最短、⾃我感觉效果的⼀节课,所以在授课前我⼀直担⼼⾃⼰的教学设计是否可以顺利进⾏,学⽣是否可以在⽼师充满激情的描述下可以很好地展开⾃⼰的想象,去说,去读、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以及春天⼈们那种期盼的美好感觉,教学的结果令我很满意,感觉这样的课堂让我轻松也让孩⼦们感受到了春风吹进了教室,吹进了孩⼦们的⼼中,这是以往教学中没有体会到的轻松和愉悦。
⾃我反思这节课效果不错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设计和安排符合孩⼦的特点,能够积极引导孩⼦们去观察,去感受,孩⼦们也容易在美丽的画⾯中抒发⾃⼰的感情。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整体感知课⽂,简单了解课⽂中描写四季的特点,通过领读、点读、分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找到关键词语,如:暖热凉冷等,教师引领孩⼦们逐步完成读书的每个环节,使孩⼦们整体感知课⽂。
接着重点认识春天,我们寻找春天、欣赏春天、赞美春天、拥抱春天还歌唱春天,整个过程孩⼦们都被画⾯的美丽、教师的描述的美丽紧紧地吸引,似乎想要看看不⼀样的春天,不⼀样的景⾊,不⼀样的美丽。
总之,合理的安排,富有吸引⼒的内容,加上⽼师富有激情的引导,学⽣真是可以轻松地学习,起码可以慢慢地读、清楚地说、丰富的`想象,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够了。
虽然⾃我感觉良好,但没有完美的课堂,这⼀点我很清楚,所以,还会继续努⼒,尤其⾃⾝语⾔的组织能⼒有待提⾼,感觉在描述柳树、迎春花、踏青等景物时,描述的还不够美丽,词语的运⽤还需更加丰富,教师的语⾔还需更加精炼。
板书的设计也不够完美,因为留下的地⽅有点⼩,所以感觉很拥挤,这些⼤⼤⼩⼩的不完美,会激励我更加努⼒,让⾃⼰的课堂绽放不⼀样的光彩。
2.部编版⼀年级下册语⽂《春夏秋冬》教学反思 线上直播课的第⼀课就是和⼀年四季有关的《春夏秋冬》,在词语中学⽣感悟了⼀年四季天⽓的变化和不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还应以识字为主。
最新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1 春夏秋冬 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最新2020年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1 春夏秋冬 精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f7def0801f69e31433294f6.png)
识字1.春夏秋冬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识字第1课《春夏秋冬》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三、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四、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二课时八、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
(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课文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课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30059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5.png)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春夏秋冬》课文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是《春夏秋冬》。
本课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勾画出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在识字教学中老师需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语及课文主题。
一、生字学习【我会写】春:chūn(春风、春雨、春日)冬:dōng(冬天、立冬、冬雪)风:fēng(风雨、风云、大风)雪:xuě(大雪、雪人、雨雪)花:huā(开花、白花、雪花)飞:fēi(飞鸟、飞虫、飞机)入:rù(入学、入口、出入)【我会认】霜:shuāng(霜降、霜冻、冰霜)吹:chuī(吹牛、吹凤、吹气)落:luò(落叶、落下、降落)降:jiàng(降落、下降、升降)飘:piāo(飘洒、飘雪、飘动)游:yóu(游泳、游水、游一游)池:chí(池塘、泳池、池水)【多音字】落:luò(落叶) là(丢三落四) lào(空落落)【易错字】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冬:“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雪:上面是雨字头,第三笔要变成横钩,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风:第二笔是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二、词语学习【反义词】降——升出——入【词语释义】山花:山上开的野花。
游鱼:游动的鱼。
霜: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温度太低而成的。
从秋季开始大地就开始结霜了。
三、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词串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色景物和特点,教会学生认识四季、了解四季,激发小朋友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19a1557e21af45b307a899.png)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
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桌相互检查
学生朗读
学生互动
学生在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
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全班齐读
学生交流、互动
答: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分段学习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
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运用插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开
放
式
延
伸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春、风、冬、雪,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小结:“春”字的撇画和捺画要舒展;“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6.教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相机再出示这四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卡片,全班齐读。
7.学生交流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如:“霜”是一种天气,用了雨字头;“飘”好像是被风出起来的,所以用了风字旁;“降”是左右结构,双耳旁(左耳刀)。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奖励,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 一定的识字方法。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背诵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背诵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681a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7.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背诵课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背诵课文篇1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f7867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6.png)
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知识点总结《春夏秋冬》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围绕“四季”这个主题,图文结合,呈现四季天气现象和自然景物特点。
你会整理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知识点吗?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知识点,欢迎阅读!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说课稿一、说教材。
《春夏秋冬》这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的开篇又是识字课,刚开学,学生的学习从识字开始,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这一单元,从学生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入手,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猜字谜,都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欣赏和想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通过欣赏,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和想象等方式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喜欢的情感。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实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的要求。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由于学生的起点水平不同,识字量和识字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那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欣赏中陶冶情操,感受词语学习的魅力成为了我本课思考的重点。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本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2个偏旁;读好词语和短语。
会写“春、冬”2个生字。
2、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通过联想、图文结合、多种形式读记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赏词,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通过联想、图文结合、多种形式读记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赏词。
教学难点: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学方法略。
三、说教学过程为达成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互动式与体验式结合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上,根据学生识字较少,缺乏词语欣赏的情况,引入了大量美景图,并设计了画图识字,韵律读词的活动,从而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23d6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e.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 春夏秋冬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 春夏秋冬](https://img.taocdn.com/s3/m/5e65a625ad51f01dc381f105.png)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春夏秋冬一、教学内容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第1课《春夏秋冬》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三、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四、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
2.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4.培养学生与伙伴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季节特点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二课时八、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
(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展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部编本一下教案设计完整版
![部编本一下教案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352b0db90d6c85ec3ac664.png)
第一单元1春夏秋冬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e0c82f5022aaea988f0f46.png)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5)教师范写生字“雪”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
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1)出示课文插图,(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第2/5页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A.落、降B.降、飘C.飘、吹A B C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春夏秋冬57-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春夏秋冬57-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c92fbf58fafab068dc02ad.png)
春夏秋冬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1)出示短语。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972516f78a6529647d538c.png)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春熙秋冬》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组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
![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https://img.taocdn.com/s3/m/4e20381e16fc700abb68fc32.png)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ae506d4b35eefdc8d333cd.png)
课题
1、春夏秋冬
课时
2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上有什么。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和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三、多种形式,自主识写
借助拼音朗读好第三组词语和第四组词组。
(1)说几个像“春风”“夏雨”“春风吹”“夏雨落”这样的词语。
(2)男女生比赛朗读。
作业
设计
认读生字表里的生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用词语说句子,学习用句号。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1)指导观察。
猜字谜。
三人看日出。( )
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
(2)示范书写。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 春夏秋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f50312581b6bd97f19ea3e.png)
1 春夏秋冬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春夏秋冬》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春夏秋冬》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7e5d6ac77da26924c5b08b.png)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部编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
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应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短语的意思。
3.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短语的意思。
难点: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如画的四季美景吧!2.四季的划分: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对于热带草原只有旱季和雨季。
中国人认为四季有不同的特性,分别是“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
即万物在春天出生、在夏天成长、在秋天收成(成熟)和在冬天藏起来(动物冬眠、植物落叶)。
二、视频播放播放《春夏秋冬》情境课文诵读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三、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字词学习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优质文档】《春夏秋冬》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优质文档】《春夏秋冬》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2449cc5da50e2524d7f83.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教材解析】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学会正确书写“春、冬、风、雪、花、飞、入”7个生字。
3、借助拼音,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练习,参与活动等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勤动脑、多动手、互相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体会四季变化和对自然的感受,发现四季景色,了解自然现象的产生,体会四季风景及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1、读准课文内容;正确书写“春、冬、风、雪、花、飞、入”7个一类字生字并组词学会造句;2、认识8个二类字;3、雨字头和左耳旁两个偏旁部首【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的生字、组词、造句。
体会四季变化和对自然的感受,发现四季景色,了解自然现象的产生,体会四季风景及自然之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春、风、冬、雪四个生字并组词造句运用;2.认识霜、吹、落、降、飘五个生字并知道后四个为动作词;3.雨字头和左耳旁的认识;4.自然现象的形成,以及自然景物特点,感受四季景色之美。
课时重点:4个一类字组词及造句、认识5个二类字、2个偏旁部首认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 春夏秋冬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c70f7f46527d3250ce076.png)
1春夏秋冬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
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 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 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 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 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 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
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 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 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 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 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 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
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 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 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⑴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换偏
旁法,如 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 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 入”字,通 过和 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 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加一加法,如 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 方法。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 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咼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 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弓I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指导
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 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 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 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 三个一”?(胸离 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方法1:按照词语一一词组一一词语一一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 如:春风一一春风吹 夏雨一一夏雨落 秋霜一一秋霜降 冬雪一一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 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பைடு நூலகம்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翘
舌曰:木目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