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发射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答案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答案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元素组成和测定元素含量的重要方法。
它基于原子在高温条件下激发、跃迁和辐射的现象,通过测量元素发射的特定波长光线的强度来确定元素的存在和浓度。
下面将针对一些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分析方法。
1. 为什么原子发射光谱法在元素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使其在元素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
由于原子在激发态时会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测量这些光线的强度可以获得非常低的元素浓度。
其次,原子发射光谱法具有高选择性。
每个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发射光谱,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特定波长的光线来确定元素的存在和浓度,而不会受到其他元素的干扰。
此外,原子发射光谱法还具有广泛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重复性。
这使得它可以适用于不同浓度范围内的元素分析,并且可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2.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什么是激发态和基态?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激发态和基态是描述原子能级的两个重要概念。
基态是指原子的最低能级,处于基态的原子处于较低的能量状态,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稳定地运动。
激发态是指原子的高能级状态,当原子受到能量输入(如热能、电能或光能)时,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在激发态,电子不稳定,会发生自发辐射,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线。
3. 原子发射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氢气或氮气作为载气?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氢气或氮气常被用作载气。
这是因为氢气和氮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氢气和氮气是惰性气体,不会与分析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保护分析物的稳定性。
其次,氢气和氮气具有较低的背景辐射,可以减少背景干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氢气和氮气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帮助维持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的高温条件。
4.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如何校正仪器的响应?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为了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需要对仪器的响应进行校正。
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50分)1.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2.下面哪种光源,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度?(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C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4.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5.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 )A 、KB 、CaC 、ZnD 、Fe6.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条件? ( )A 、大电流,试样烧完B 、大电流,试样不烧完C 、小电流,试样烧完D 、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7.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 )A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B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C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D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8.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 )A 、交流电弧B 、等离子体光源C 、直流电弧D 、火花光源9.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10.NaD 双线[λ(D 1)=5895.92, 由3P 1/2跃迁至3S 1/2;λ(D 2)=5889.95, 由3P 3/2跃迁至3S 1/2]的相对强度比I (D 1)/I (D 2)应为 ( )A 、1/2B 、1C 、3/2D 、211.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 )A 、暗箱B 、感光板C 、硒光电池D 、光电倍增管12.连续光谱是由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 )A 、炽热固体B 、受激分子C 、受激离子D 、受激原子13.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产生较大背景而又未扣除分析线上的背景,会使工作曲线的下部( )A 、向上弯曲B 、向下弯曲C 、变成折线D 、变成波浪线14.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必须 ( )A 、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B 、只要找到2~3条谱线C 、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D 、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15.当浓度较高时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其工作曲线(lg I ~lg c )形状为 ( )A 、直线下部向上弯曲B 、直线上部向下弯曲C 、直线下部向下弯曲D 、直线上部向上弯曲 A 。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详解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光谱分析中,哪一种技术是基于原子吸收光谱原理?A. 原子发射光谱B. 原子吸收光谱C. 紫外-可见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最适合作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基体改进剂?A. 盐酸B. 硝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光源是什么?A. 氙灯B. 汞灯C. 激光D. 钨灯答案:B二、填空题1. 光谱分析中,______光谱是研究分子内部电子能级的跃迁。
答案:紫外-可见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______是影响检测限的主要因素。
答案:背景吸收3. 在光谱分析中,______是指在特定波长下,样品对光的吸收程度。
答案:吸光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是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
当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这种吸收,可以确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2.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为什么需要使用单色器?答案: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使用单色器是为了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离出单一波长的光,以便能够精确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情况。
四、计算题1. 已知某溶液的吸光度为0.5,摩尔吸光系数为5000 L/mol·cm,求该溶液的浓度。
答案:根据比尔-朗伯定律,浓度C = A / (ε * b),其中 A 是吸光度,ε 是摩尔吸光系数,b 是光程长度。
假设光程长度为1cm,则 C = 0.5 / (5000 * 1) = 0.0001 mol/L。
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水中的微量铜离子含量。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于比色皿中。
(2) 加入适当的试剂,如硫酸铜溶液,以形成铜离子的络合物。
(3)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设置铜离子的特征波长。
(4) 测量水样的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水中铜离子的含量。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附答案)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ICP发射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基体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和可以_____同时分析的优点。
答案:多元素2. ICP焰炬通常分成三区:即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预热区初始辐射区正常分析区3.ICP-AES法测定时,_____法是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校正干扰的数学法,多数ICP光谱仪软件中采用这种方法。
答案:干扰系数4. 目前常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通常分为_____式、_____式和_____式3种。
答案:多道顺序扫描全谱直读5. ICP光谱仪的进样装置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答案:雾化器雾室相应的供气管路二、判断题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炬为激发光源的一类光谱分析方法。
( )答案:正确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自下而上温度逐渐升高。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自下而上温度逐渐降低。
3. ICP进样装置的性能对光谱仪的分析性能影响不大。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ICP进样装置的性能对光谱仪的分析性能有重大影响,仪器的检出限、测量精度、灵敏度与它有直接关系。
4. ICP光谱仪进样系统的作用是把试样雾化成气溶胶导入ICP光源。
答案:正确5. ICP光谱仪分光装置的作用是把复合光按照不同波长展开而获得光谱。
正确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光谱干扰是指连续背景干扰和谱线重叠干扰。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还有杂散光干扰7. 固体样品引入ICP光源的方法有多种,但优先考虑的仍是将液体引入ICP光源(溶液雾化法)的方法。
从实践看来,溶液雾化法有很好的效果与实用性。
因此需要把固体样品转化成液体样品。
( 答案:正确8. 在应用化学方法进行样品处理时,应根据需要将被测元素进行富集分离。
分离的目的是将干扰被测元素测定的基体及其他元素予以分离以提高测定准确度。
分离的组分必须分离得十分干净。
发射光谱练习及答案.doc

发射光谱练习1.解释下列名词电极温度电弧温度灵敏线最后线共振线第一共振自吸自蚀分析线内标线分析线对黑度反衬度惰延量答:电极温度 --- 即烝发温度电弧温度一一即激发温度灵敏线一一元素的灵敏线一般是指强度较大的谱线,通常具有较低的激发电位和较大的跃迁几率。
最后线一一由于谱线的强度与样品中元素的浓度有关,因而当元素浓度逐渐减小时,谱线数目相应减少,最后消失的谱线,称为最后线,最后线一般就是最灵敏的谱线。
共振线一一山任何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第一共振线一一而相应于最低激发态与基态之间跃迁产生的辐射称为第一共振线。
自吸一一大多数光源的中心部分的温度较高,外层的温度较低,中心部分原了所发射的谱线,会被外层处于基态的同类原子所吸收,结果谱线强度减弱。
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收。
自蚀一一原子浓度增加有自吸发生时,谱线中心较强处的吸收比边缘部分更显著,这是因为吸收线的宽度比发射线小的缘故,吸收严重时中心的辐射有可能完全被吸收。
这是自吸的极端情况,称自蚀。
分析线一一在分析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根谱线,称为分析线.内标线一一从内标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谱线称为内标线,这两条谱线组成分析线对。
均称线对一一分析线和内标线组成分析线对。
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等的分析线对称为均称线对.黑度一一谱线变黑的程度简称为黑度,黑度用S表示。
谱线的黑度用测微光度计测量,是利用还原银愈多愈不透明的光学性质而测量的。
黑度换值一一采用与黑度有关的其他黑度换值代替黑度,使乳剂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向下延长,以扩大曲线的便于利用的直线范围。
反衬度一一乳剂特性曲线正常曝光部分,s=ydg^lg/Zi) = ylgH-z,式中i为常数项,Y=tga是乳剂特性曲线中间直线部分的斜率,表示当曝光量改变时黑度变化的快慢,称为感光板的反衬度.惰延量一一IgR为直线部分延长线在横轴上的截距;R称为感光板的惰延量,惰延量的倒数决定了感光板的灵敏度.展度一一乳剂特性曲线所在横轴上的投影b称为感光板的展度,它决定了在定量分析时用这种感光板能分析含量的线性范围的大小.雾翳黑度一一乳剂特性曲线曲线下部与纵轴相交的黑度So,称为雾翳黑度。
(完整版)发射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

发射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比较标尺的元素是:(3 )(1)钠(2)碳(3)铁(4)硅二、问答题: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答:定性依据是特征谱线的波长,定量依据是谱线的强度。
2.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解: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resonance line)。
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灵敏线(sensitive line) 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resonance line)。
最后线(last line) 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
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分析线(analytical line)。
由于共振线是最强的谱线,所以在没有其它谱线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3. 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时可以有哪几种方法?说明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合。
解: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决定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1)比较法。
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或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
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某条谱线存在。
本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试样中指定组分的定性。
(2)对于复杂组分及其光谱定性全分析,需要用铁的光谱进行比较。
采用铁的光谱作为波长的标尺,来判断其他元素的谱线。
(3)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确定未知试样中某些谱线属于何种元素时,可以采用波长比较法。
即准确测出该谱线的波长,然后从元素的波长表中查出未知谱线相对应的元素进行定性。
发射光谱练习及答案

发射光谱练习1.解释下列名词电极温度电弧温度灵敏线最后线共振线第一共振线自吸自蚀分析线内标线分析线对黑度反衬度惰延量答:电极温度――即蒸发温度电弧温度――即激发温度灵敏线――元素的灵敏线一般是指强度较大的谱线,通常具有较低的激发电位和较大的跃迁几率。
最后线――由于谱线的强度与样品中元素的浓度有关,因而当元素浓度逐渐减小时,谱线数目相应减少,最后消失的谱线,称为最后线,最后线一般就是最灵敏的谱线。
共振线――由任何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第一共振线――而相应于最低激发态与基态之间跃迁产生的辐射称为第一共振线。
自吸――大多数光源的中心部分的温度较高,外层的温度较低,中心部分原子所发射的谱线,会被外层处于基态的同类原子所吸收,结果谱线强度减弱。
这种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收。
自蚀――原子浓度增加有自吸发生时,谱线中心较强处的吸收比边缘部分更显著,这是因为吸收线的宽度比发射线小的缘故,吸收严重时中心的辐射有可能完全被吸收。
这是自吸的极端情况,称自蚀。
分析线――在分析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根谱线,称为分析线.内标线――从内标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谱线称为内标线,这两条谱线组成分析线对。
均称线对――分析线和内标线组成分析线对。
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等的分析线对称为均称线对.黑度――谱线变黑的程度简称为黑度,黑度用S表示。
谱线的黑度用测微光度计测量,是利用还原银愈多愈不透明的光学性质而测量的。
黑度换值――采用与黑度有关的其他黑度换值代替黑度,使乳剂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向下延长,以扩大曲线的便于利用的直线范围。
反衬度――乳剂特性曲线正常曝光部分,S =γ(lg H–lg H i)= γ lg H–i,式中i为常数项,γ=tgα是乳剂特性曲线中间直线部分的斜率,表示当曝光量改变时黑度变化的快慢,称为感光板的反衬度.惰延量――1g H i为直线部分延长线在横轴上的截距;H i称为感光板的惰延量,惰延量的倒数决定了感光板的灵敏度.展度――乳剂特性曲线所在横轴上的投影b称为感光板的展度,它决定了在定量分析时用这种感光板能分析含量的线性范围的大小.雾翳黑度――乳剂特性曲线曲线下部与纵轴相交的黑度S0,称为雾翳黑度。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中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谱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谱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B. 光谱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C. 光谱分析可以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D. 光谱分析是一种物理分析方法答案:C2. 光谱分析中,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 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B. 原子核的衰变C. 原子核外电子的碰撞D. 原子核外电子的重组答案:A3. 在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元素的光谱线最简单()。
A. 氢B. 氦C. 锂D. 钠答案:A4.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仪器用于测量原子吸收光谱()。
A. 原子发射光谱仪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紫外-可见光谱仪D. 红外光谱仪答案:B5.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元素的光谱线最复杂()。
A. 氢B. 氦C. 锂D. 铁答案:D二、填空题6. 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答案:基于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辐射吸收。
7. 光谱分析中,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答案:基于被测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激发态时发射特定波长的光谱。
8. 光谱分析中,分子光谱分析通常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9. 光谱分析中,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答案:基于物质在吸收光能后发射出波长较长的光。
10. 光谱分析中,拉曼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答案: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散射光,散射光中包含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拉曼散射光。
三、简答题11. 简述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固体废物的监测,如有害金属、有机物等。
12.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主要区别。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辐射吸收,适用于低浓度元素的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激发态时发射特定波长的光谱,适用于高浓度元素的分析。
(完整版)原子发射光谱习题集和答案

三、原子发射光谱(174题)一、选择题( 共66题)1. 2 分(1003)在(a),(b)两图中, 实线代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有背景时的工作曲线, 虚线代表扣除了背景后的工作曲线,试说明:(1) 各属于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光谱背景(判断光谱干扰是来自分析线还是来自内标线)?(2)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2. 2 分(1004)在光栅摄谱仪中解决200.0~400.0nm区间各级谱线重叠干扰的最好办法是( )(1) 用滤光片(2) 选用优质感光板(3) 不用任何措施(4) 调节狭缝宽度3. 2 分(1005)发射光谱分析中,应用光谱载体的主要目的是( )(1) 预富集分析试样(2) 方便于试样的引入(3) 稀释分析组分浓度(4) 增加分析元素谱线强度4. 2 分(1007)在谱片板上发现某元素的清晰的10 级线,且隐约能发现一根9 级线,但未找到其它任何8 级线,译谱的结果是( )(1) 从灵敏线判断,不存在该元素(2) 既有10 级线,又有9 级线,该元素必存在(3) 未发现8 级线,因而不可能有该元素(4) 不能确定5. 2 分(1016)闪耀光栅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入射角α、衍射角β和闪耀角θ之间满足下列条件( )(1) α=β(2) α=θ(3) β=θ(4) α=β=θ6. 2 分(1017)下列哪个因素对棱镜摄谱仪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均有影响?( )(1) 材料本身的色散率(2) 光轴与感光板之间的夹角(3) 暗箱物镜的焦距(4) 光线的入射角7. 2 分(1018)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310.0305 nm 及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1) Si 251.61 ─Zn 251.58 nm (2) Ni 337.56 ─Fe 337.57 nm(3) Mn 325.40 ─Fe 325.395 nm (4) Cr 301.82 ─Ce 301.88 nm8. 2 分(1024)带光谱是由下列哪一种情况产生的? ( )(1) 炽热的固体(2) 受激分子(3) 受激原子(4) 单原子离子9. 2 分(1025)对同一台光栅光谱仪,其一级光谱的色散率比二级光谱的色散率( )(1) 大一倍(2) 相同(3) 小一倍(4) 小两倍10. 2 分(1026)用发射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乳剂特性曲线的斜率较大,说明( )(1) 惰延量大(2) 展度大(3) 反衬度大(4) 反衬度小11. 2 分(1085)光栅公式[nλ= b(Sinα+ Sinβ)]中的b值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1) 闪耀角(2) 衍射角(3) 谱级(4) 刻痕数(mm-1)12. 2 分(1086)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1)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2)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3)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4)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13. 2 分(1087)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条件?( )(1) 大电流,试样烧完(2) 大电流,试样不烧完(3) 小电流,试样烧完(4) 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14. 1 分(1089)光电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强度是通过下列哪种关系进行检测的(I——光强,I——电流,V——电压)?( )(1) I→i→V (2) i→V→I(3) V→i→I (4) I→V→i15. 2 分(1090)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光强, N基——基态原子数, ∆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1) I-N基(2) ∆S-lg c (3) I-lg c (4) S-lg N基16. 2 分(1117)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1) K (2) Ca (3) Zn (4) Fe17. 2 分(1174)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某材料中的Cu 元素时,得铜的某谱线的黑度值(以毫米标尺表示)为S(Cu) = 612,而铁的某谱线的黑度值S(Fe) = 609,此时谱线反衬度是2.0,由此可知该分析线对的强度比是( )(1) 31.6 (2) 1.01 (3) 500 (4) 25.418. 2 分(1199)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 )(1)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4)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19. 2 分(1200)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1)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2)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3)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4)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20. 2 分(1218)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1)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4)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21. 2 分(1220)某光栅的适用波长范围为600~200nm,因此中心波长为460nm 的一级光谱线将与何种光谱线发生重叠? ( )(1) 230nm 二级线(2) 460nm 二级线(3) 115nm 四级线(4) 除460nm 一级线外该范围内所有谱线22. 2 分(1236)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 )(1)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下降(2)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增大(3) 不随波长而变(4) 随分辨率增大而增大23. 2 分(1237)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1)钠(2)碳(3)铁(4)硅24. 2 分(1238)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1)波长接近(2)挥发率相近(3)激发温度相同(4)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25. 1 分(1239)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显影液的组分?( )(1)对苯二酚(2)Na2S2O3 (3)KBr (4)Na2SO326. 1 分(1240)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定影液的组分?( )(1)对甲氨基苯酚硫酸盐(2)Na2S2O3(3)H3BO3 (4)Na2SO327. 2 分(1241)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 )(1)比色计(2)比长计(3)测微光度计(4)摄谱仪28. 2 分(1365)火焰( 发射光谱)分光光度计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不同部件是( )(1)光源(2)原子化器(3)单色器(4)检测器29. 2 分(1368)下列色散元件中, 色散均匀, 波长范围广且色散率大的是( )(1)滤光片(2)玻璃棱镜(3)光栅(4)石英棱镜30. 2 分(1377)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2)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4)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31. 2 分(1552)下面哪些光源要求试样为溶液, 并经喷雾成气溶胶后引入光源激发?( )(1) 火焰(2) 辉光放电(3) 激光微探针(4) 交流电弧32. 2 分(1553)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 )(1) 直流电弧(2) 低压交流电弧(3) 电火花(4)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3. 2 分(1554)采用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 测得谱线加背景的黑度为S(a+b), 背景黑度为S b,正确的扣除背景方法应是( )(1) S(a+b)-S b(2) 以背景黑度S b为零, 测量谱线黑度(3) 谱线附近背景黑度相同, 则不必扣除背景(4) 通过乳剂特性曲线, 查出与S(a+b)及S b相对应的I(a+b)及I b,然后用I(a+b)-I b扣除背景34. 2 分(1555)用发射光谱法分析高纯稀土中微量稀土杂质, 应选用( )(1) 中等色散率的石英棱镜光谱仪(2) 中等色散率的玻璃棱镜光谱仪(3) 大色散率的多玻璃棱镜光谱仪(4) 大色散率的光栅光谱仪35. 2 分(1556)电子能级差愈小, 跃迁时发射光子的( )(1) 能量越大(2) 波长越长(3) 波数越大(4) 频率越高36. 1 分(1557)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1)频率(2)波长(3)传播速度(4)周期37. 1 分(1558)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能量最大者是( )(1)X射线区(2)红外区(3)无线电波区(4)可见光区38. 1 分(1559)在下面五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长最短的是( )(1)X射线区(2)红外区(3)无线电波区(4)可见光区39. 1 分(1560)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数最小的是( )(1)X射线区(2)红外区(3)无线电波区(4)可见光区40. 2 分(1561)波长为500nm的绿色光, 其能量( )(1)比紫外线小(2)比红外光小(3)比微波小(4)比无线电波小41. 1 分(1562)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1)200~360nm (2)360~800nm (3)100~200nm (4)103nm42. 2 分(1563)以直流电弧为光源, 光谱半定量分析含铅质量分数为10-5以下的Mg时, 内标线为2833.07A。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传播媒介?A. 空气B. 铁杆C. 砖头D. 水答案解析:选项A 的空气是光的传播媒介,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但空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光传播媒介之一。
2. 光学中,折射率指的是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根据此定义,哪个介质的折射率为1?A. 水B. 空气C. 真空D. 玻璃答案解析:选项C 的真空的折射率为1,因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3.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三原色?A. 红、绿、蓝B. 黑、白、灰C. 黄、青、紫D. 橙、黄、紫答案解析:选项A 的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通过适当的混合,可以形成所有其他颜色。
二、填空题1. 光的频率通常使用单位为_________衡量。
答案:赫兹(Hz)解析:光的频率指的是光的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
2. 光的波长通常使用单位为_________衡量。
答案:纳米(nn)解析:光的波长指的是光的波动周期,单位为纳米。
三、解答题1. 请解释全反射现象并举例说明。
答案解析:全反射现象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某一临界角时,光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而无折射现象。
常见的例子是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角超过48.6°时光发生全反射。
2.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解析: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时产生的明暗交替的条纹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如果它们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则会产生亮条纹;如果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会产生暗条纹。
光的干涉现象包括两种类型:衍射干涉和干涉。
3. 请解释什么是色散现象。
答案解析:色散现象是指各种波长的光在经过光学介质时,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不同,从而使光分离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常见的例子是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
四、应用题1. 你站在一片静止的湖面前,湖水中的一片树影投射到湖面上形成倒影。
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50分)1.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2.下面哪种光源,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度?(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C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4.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5.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 )A 、KB 、CaC 、ZnD 、Fe6.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条件? ( )A 、大电流,试样烧完B 、大电流,试样不烧完C 、小电流,试样烧完D 、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7.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 )A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B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C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D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8.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 )A 、交流电弧B 、等离子体光源C 、直流电弧D 、火花光源9.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10.NaD 双线[λ(D 1)=5895.92, 由3P 1/2跃迁至3S 1/2;λ(D 2)=5889.95, 由3P 3/2跃迁至3S 1/2]的相对强度比I (D 1)/I (D 2)应为 ( )A 、1/2B 、1C 、3/2D 、211.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 )A 、暗箱B 、感光板C 、硒光电池D 、光电倍增管12.连续光谱是由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 )A 、炽热固体B 、受激分子C 、受激离子D 、受激原子13.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产生较大背景而又未扣除分析线上的背景,会使工作曲线的下部( )A 、向上弯曲B 、向下弯曲C 、变成折线D 、变成波浪线14.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必须 ( )A 、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B 、只要找到2~3条谱线C 、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D 、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15.当浓度较高时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其工作曲线(lg I ~lg c )形状为 ( )A 、直线下部向上弯曲B 、直线上部向下弯曲C 、直线下部向下弯曲D 、直线上部向上弯曲 A 。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习题答案

1220某光栅的适用波长范围为 600~200nm,因此中心波长为 460nm 的一级光谱线将与何种光谱线发生重叠? ( ) (1) 230nm 二级线(2) 460nm 二级线 (3) 115nm 四级线(4) 除 460nm 一级线外该范围内所有谱线 1218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 少,则 ( ) (1)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 (3)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4)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 2048有一闪耀光栅长 5cm,每毫米刻痕线数为 600 条,若入射角为 5°, 则在该入射角时,对 300.0nm 波长的辐射,最多可能看到 __一__ 级亮条纹。 2053 一光栅光谱仪,所用的光栅宽度 5cm,刻痕 1200条/mm,其第 二级衍射光栅的分辨率为 __12000___ 。 2017在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狭缝宽度宜_窄__,目的是保证有一 定的__分辨率_,而进行定量分析时,狭缝宽度宜 __宽_ ,目的是 保证有一定的 __照度__ 。
1016闪耀光栅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入射角α、衍射角β和闪耀角θ之间满足下 列条件 ( ) (1) α=β (2) α=θ (3) β=θ (4) α=β=θ 1017下列哪个因素对棱镜摄谱仪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均有影响? ( ) (1) 材料本身的色散率(2) 光轴与感光板之间的夹角 (3) 暗箱物镜的焦距 (4) 光线的入射角 3147 今有刻线为每毫米1200 条的光栅, 当其闪耀角为 20°时, 其一级 闪耀波长和二级闪耀波长各为多少 ? 解: (1) 根据 nλ= 2bsinr λr= 2bsinr/n 2(1/1200)sin20° λr1= ────────── = 5.7×10-4mm = 570.0 nm 1 (2) 同理 2(1/1200)sin20° λr2= ────────── = 285.0 nm 2
原子发射光谱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作用是:(A)A、提供足够能量使被测元素熔融、蒸发、离解和激发B、将试样中的杂质除去,消除干扰C、得到特定波长和强度的锐线光谱D、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灰化2、在内标法中内标元素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是:(C)A、必须与待测元素具有相同的电离电位B、必须与待测元素具有相同的激发电位C、与待测元素具有相近的蒸发特性D、必须是基体元素中最大的3、在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用与标准光谱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B)A、氢谱B、铁谱C、铜谱D、碳谱4、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B)A、原子内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B、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C、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D、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5、依据试样中原子(或离子)受外能激发后发射的特征光谱来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为:(D)A、火焰光度法B、荧光分光光度法C、原子吸收光谱法D、原子发射光谱法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
(ABCD)A、组成B、含量C、结构D、形态2、定量分析使用标准加入法应注意以下几点:(ABC)A、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最少应采用4个点来作外推曲线。
B、该法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但不能消除背景吸收。
C、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应适当,曲线斜率太大或太小都会引起较大误差。
D、为了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最少应采用2个点来作外推曲线。
3、电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需满足以下条件包括(ABCD)A、主量子数变化为整数,包括0—。
天津大学2021年《仪器分析》原子发射光谱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法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 __一、填空题1.高频发生器、等离子炬管、雾化器;稳定性好、基体效应小、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应用范围广、自吸效应小、准确度高。
2.直流电弧高易于蒸发较小稳定性3.稳定电弧温度, 克服其它存在的元素对分析线强度的影响稀释试样, 减少试样与标样在组成及性质上的差别防止燃弧时试样从电极空穴中溅散损失4. [分析线或分析线对有背景干扰扣除背景下部(或低含量部分) 上5.(1)lg R=lg(I分/I内)=b lg c+lg A (2)S=γb lg c+γlg A (3)lg V=b lg c+lg A6.窄,分辨率,宽,照度。
7.共振(吸收)线。
8.蒸发、激发9.错误的10.不会改善二、选择题1.在光栅摄谱仪中解决200.0~400.0nm区间各级谱线重叠干扰的最好办法是( 1 )(1) 用滤光片; (2) 选用优质感光板; (3) 不用任何措施; (4) 调节狭缝宽度2. 发射光谱分析中,应用光谱载体的主要目的是( 4 ) (1) 预富集分析试样; (2) 方便于试样的引入;(3) 稀释分析组分浓度; (4) 增加分析元素谱线强度3. 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 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 必须( 3 )(1) 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 (2) 只要找到2~3条谱线,(3) 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 (4) 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
4. 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 1 ) (1)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 (2)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 (4)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5.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3 ) (1)钠(2)碳(3)铁(4)硅三、问答题1.内标是指置于各试样及标样中的一定浓度的某元素。
使用方法如下:取定量的内标物分别置于被测试样及标准物之中,在选定波长下分别测定发射强度计算出内标在各试样中及标样中的相对强度以及待测物成分的相对强度,用待测物与内标物两相对强度之比求出各试样的浓度。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中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提供元素的定性信息?A. 原子吸收光谱B. 原子发射光谱C. 紫外-可见光谱D. 红外光谱答案:B2. 光谱分析中,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原子吸收光谱?A. 质谱仪B. 色谱仪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红外光谱仪答案:C3. 在光谱分析中,如果一个元素的光谱线强度增加,可能意味着什么?A. 元素的浓度增加B. 元素的浓度减少C. 光源的强度增加D. 检测器的灵敏度增加答案:A4.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振动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质谱答案:B5. 在光谱分析中,哪种现象会导致光谱线的分裂?A. 多普勒效应B. 斯塔克效应C. 塞曼效应D. 拉曼效应答案:B6.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电子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质谱答案:A7. 在光谱分析中,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分子的振动能级?A. 质谱仪B. 色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答案:C8.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转动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微波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C9. 在光谱分析中,哪种现象会导致光谱线的位移?A. 多普勒效应B. 斯塔克效应C. 塞曼效应D. 拉曼效应答案:A10.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从______能级跃迁到______能级时释放的能量。
答案:高;低2. 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从______能级吸收能量跃迁到______能级。
答案:低;高3. 红外光谱分析中,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通常伴随着______的变化。
第七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习题

第七章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网上习题)一、选择题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2)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3)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答案:(4)2.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1)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2)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3)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4)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答案:(3)3.发射光谱分析中,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答案:(4)(1)直流电弧(2)低压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4.电子能级差愈小,跃迁时发射光子的()(1)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答案:(2)5.下面哪种光源,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度?()(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4)6.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4)7.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最稳定的是()(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4)8.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背景最小的是()(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1)9.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答案:(3)10.用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分析海水中重金属元素时,应采用的光源是()(1)低压交流电弧光源(2)直流电弧光源(3)高压火花光源(4) ICP光源答案:(4)11.矿物中微量Ag、Cu的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应采用的光源是()(1)CP光源(2)直流电弧光源(3)低压交流电弧光源(4)高压火花光源答案:(2)12.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合金的定性、半定量全分析测定。
1原子发射光谱(有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一、选择题3.1原子发射光谱产生原因的是(A )(A)原子外层电子跃迁;(B)原子内层电子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跃迁与内层电子跃迁的共同结果;(D)原子核能级跃迁。
3.3在原子发射光谱仪常用的光电传感器类型中,电荷耦合器件相对于光电倍增管的优势在于(A )(A)可进行多波长同时检测;(B)灵敏度更高;(C)响应速度更快;(D)驱动方便。
3.4 关于自吸与自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自吸程度与光源中待测原子的密度有关;(B)严重的自吸称为自蚀;(C)相对于其他谱线,元素主共振线的自吸程度较弱;(D)直流电弧光源的自吸现象比ICP光源严重。
3.6 电离的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后产生的发射谱线称为(B )(A)原子线;(B)离子线;(C)特征线;(D)吸收线。
3.7 ICP光源炬管的材质一般为(B )(A)普通玻璃;(B)石英;(C)KBr晶体;(D)黄铜。
3.8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元素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D )(A)配制三个或三个以上被测元素标准溶液;(B)在相同条件下分析标准溶液与未知溶液;(C)所绘制标准曲线的横、纵坐标分别为被测元素浓度和谱线强度;(D)将标准曲线外推至与横坐标相交,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未知溶液中被测物的浓度值。
3.9在原子光谱定性分析时,常用来作为标准确定被测元素的发射波长的是(C )(A)碳光谱;(B)氢光谱;(C)铁光谱;(D)氩光谱。
3.11原子发射光谱法中,使自由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激发态的寿命约为(C )(A) 1s; (B) 10-5s;(C) 10-8 s; (D) 10-10 s;3.15 原子发射光谱法中,进样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B )(A)气动雾化>超声雾化>气体发生;(B)气体发生>超声雾化>气动雾化;(C)超声雾化>气动雾化>气体发生;(D)气动雾化>气体发生>超声雾化。
二、填空题3.16 原子发射光谱仪中最常用的色散器件是棱镜和光栅。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附答案)

精心整理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ICP 发射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基体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和可以_____同时分析的优点。
答案:多元素2.ICP 焰炬通常分成三区:即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预热区初始辐射区正常分析区3.ICP-AES 法测定时,_____法是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校正干扰的数学法,多数ICP 光谱仪软件中采用这种方法。
答案:干扰系数4.目前常用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通常分为_____式、_____式和_____式3种。
答案:多道顺序扫描全谱直读5.ICP 光谱仪的进样装置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二、判断题1.2.3.ICP 4.ICP 5.ICP 6.7.8.三、选择题1.2.氢氟酸(HF )会腐蚀玻璃和硅酸盐材质容器,因此在用氢氟酸(HF )分解样品时不能用玻璃、石英或陶瓷等器皿,而最常用的是以_____为材料的烧杯、坩埚等器皿,其最高使用温度为_____℃。
()A .铂金,160B .聚氯乙烯,250C .聚四氟乙烯,250D .镍,200答案:C3.ICP 仪炬管的外管进_____,中管进_____,内管进_____。
(A .等离子气,冷却气,载气B .冷却气,载气,等离子气mC .冷却气,等离子气,载气答案:C4.通入ICP 炬管的_____起冷却保护炬管的作用,_____用于输送样品,_____提供电离气体(等离子体)。
精心整理A.等离子气,冷却气,载气B.冷却气,载气,等离子气C.冷却气,等离子气,载气答案:B5.ICP光源所用的工作气体是_____。
()A.氮气B.氩气C.氢气答案:B四、问答题1.简述ICP光谱仪的组成。
答案:ICP光谱仪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ICP发生器和光谱仪。
ICP发生器包括高频电源、进样装置及等离子体炬管,光谱仪包括分光器、检测器及相关的电子数据系统,它的辅助装置是稳压电源及供气系统。
3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答案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答案1.原子发射光谱是如何产生的?原子发射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气态原子或离子吸收能量,核外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由于电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原子不稳定,经过十分短暂的时间,电子就会从高能量状态返回低能量状态,下降的这部分能量以电磁辐射即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线的波长取决于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由于原子的各个能级是不连续的,且各能级所对应的能量范围很窄,所以得到的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2.下列哪一种跃迁不能产生?为什么?(1)31S 0-31P 1;(2)31 S 0-31D 2;(3)33P 2-33D 3;(4)43S 1-43P 1电子并不是在任何两个能级之间均能产生跃迁,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被称为光谱旋律。
根据光谱选律的条件,判断可知,(2)不能产生跃迁,原因是△J=2,不符合光谱旋律第三条△J=0或±1。
3.解释下列名词:分析线、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原子线、离子线分析线:用来判断某种元素是否存在及其含量的谱线称为分析线。
共振线:是指电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所发射的谱线。
灵敏线:每种元素都有一条或几条信号很强的谱线,这样的谱线称为灵敏线。
最后线:当被测元素浓度逐渐降低时,其谱线强度逐渐减小,最后仍然存在的谱线称为最后线。
原子线:由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到高能态后跃迁回基态或较低能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原子线。
离子线: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当它的激发能量高于原子的电离能时,原子失去某个电子成为离子,离子也同样发射出相应的谱线,它称为离子线。
4.计算2000K 和3000K 时, Na589.0nm 的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之比各为多少?(已知g i /g 0=2) 根据这个计算能得到什么结论?解:(1)T=2000K 15101714.13610eV.s 310cm.s 589.010cm.nm 2.107eV i hc E nm l ----ᄡᄡᄡ==ᄡ=(2)T=3000K N i /N 0值小于1%,基态占原子总数的99%以上,可以用N 0代表原子化器中原子总数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射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比较标尺的元素是:(3 )
(1)钠(2)碳(3)铁(4)硅
二、问答题:
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答:定性依据是特征谱线的波长,定量依据是谱线的强度。
2.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解: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resonance line)。
共振线具有最小的激发电位,因此最容易被激发,为该元素最强的谱线。
灵敏线(sensitive line) 是元素激发电位低、强度较大的谱线,多是共振线(resonance line)。
最后线(last line) 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
它也是该元素的最灵敏线。
进行分析时所使用的谱线称为分析线(analytical line)。
由于共振线是最强的谱线,所以在没有其它谱线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3. 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时可以有哪几种方法?说明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合。
解:由于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的激发下,可以产生各自的特征谱线,其波长是由每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决定的,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谱片上有无特征谱线的出现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存在,这就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
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
(1)比较法。
将要检出元素的纯物质或纯化合物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感光板上,在映谱仪上检查试样光谱与纯物质光谱。
若两者谱线出现在同一波长位置上,即可说明某一元素的某条谱线存在。
本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试样中指定组分的定性。
(2)对于复杂组分及其光谱定性全分析,需要用铁的光谱进行比较。
采用铁的光谱作为波长的标尺,来判断其他元素的谱线。
(3)当上述两种方法均无法确定未知试样中某些谱线属于何种元素时,可以采用波长比较法。
即准确测出该谱线的波长,然后从元素的波长表中查出未知谱线相对应的元素进行定性。
4.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解:在光谱定量分析中,元素谱线的强度I与该元素在试样中的浓度C呈下述关系:
I= aC b
在一定条件下,a,b为常数,因此
log I = b logC +loga
亦即谱线强度的对数与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这就是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5. 简述ICP的形成原理。
答:ICP是利用高频加热原理。
当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