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水利,原因]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分析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水利施工中,砼产生裂缝的原因会有很多种。
一旦出现裂缝,水利工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应该特别注意。
文章重点分析了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水利工程工作提供帮助。
标签:水利工程施工;砼;裂缝;原因;防治措施1 砼的内部结构组织存在的问题砼的结构组织包括水泥浆体、粗细骨料及孔隙,有三个层次分别是:宏观级是连续的、均质的、相同性质的;亚微观级是连续的、但不均匀,性质不同的;微观级是不连续的、不均匀的,由原子和分子的不连续质点。
就现阶段而言,人们对亚微观级的分析和研究的投入力度是最大的,以此来研究砼结构。
复杂性是砼结构的“天性”,很多问题会在形成中产生,多项实验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就算是浇筑良好的砼,也会有先天不足——存在大量微裂缝。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1.1 干缩微裂缝(1)砼的泌水作用。
砼内部水分会受到振捣不密实的影响而阻止其溢出,水囊就会比较多的在骨料四周出现,待到砼干燥后,就形成了微裂缝,出现的部位集中在水泥浆和骨料的结合处,俗称“结合缝”。
(2)水泥浆的收缩。
水泥浆在硬化中,砼的塑性收缩就在水分的蒸发下得以出现,砂浆的收缩受到粗骨料的影响,结合面就会进行微裂缝。
越来越多的水分蒸发,使孔隙水中的毛细管表面张力发生变化,裂缝也会在毛细管收缩的情况下出现。
(3)水分的溢出。
水分的变化是导致砼干缩的罪魁祸首,水硬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膨胀逐步发酵的阶段,水分会慢慢蒸发掉,进而使水泥石中的凝胶体越来越干燥,直到收缩、裂缝的最终形成,干缩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砼用水量大小的影响,其水灰比越大,干缩率越大。
除此之外,砼裂缝还受到水泥的品种、细度、砼的收热过程、掺和料的影响。
1.2 温度热量会在砼的凝结硬化中出现,砼的内部温度也会有所上升。
一般而言500mm的墙体,进行浇筑后的两到三天内,砼内部温度会呈现出一个抛物线式变化,即达到最高时渐渐滑落,时间上可能需要10天左右。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水工混凝土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水工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裂缝的出现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对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别探讨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1、材料因素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等原材料组成的,而裂缝的形成与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有直接关系。
水泥混凝土的收缩性和变形性是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泥混凝土在凝固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最终形成裂缝。
2、施工因素水工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施工现场环境干燥或者风大,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流失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促使裂缝的形成。
不合理的浇筑和养护方法也是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3、设计因素水工混凝土工程的设计也会影响到裂缝的产生,比如结构设计不合理、温度和收缩预测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水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4、外部因素水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水流、水压、温度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也可能引起水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合理选材合理的原材料选用是预防水工混凝土裂缝的重要环节。
选择低收缩水泥、粉煤灰以及合适的粗细骨料,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和变形性,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浇筑浆料的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和均匀性,避免混凝土中存在空洞和缺陷。
控制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合理安排浇筑过程,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合理设计在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对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受力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之后,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后的保护工作。
水工砼裂缝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研发具 有更高抗裂性能、耐久性和 自愈能力的混凝土材料,从 根本上减少裂缝的产生和发 展。
新型加固技术:发展新型、 高效、环保的加固技术,如 碳纤维加固、高分子材料加 固等,为水工建筑物裂缝修 复提供更多选择。
新技术应用
01
02
03
04
05
近年来,一些新技术在 水工砼裂缝控制与处理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
02
水工砼裂缝的预防措施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选择优质原材料
采用低热水泥、优质骨料和合适的外加剂,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预防裂 缝产生。
控制水灰比
适当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裂性能。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控制浇筑温温度,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水工砼裂缝的控制及处理措施
2023-11-11
目 录
• 水工砼裂缝概述 • 水工砼裂缝的预防措施 • 水工砼裂缝的处理措施 • 水工砼裂缝控制及处理的实际案例 • 未来展望与新技术应用
01
水工砼裂缝概述
水工砼裂缝的成因
温度变化
砼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会产生热量,导致砼内外 温度差异,从而引起温度应力,当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 ,就会产生裂缝。
选择优质水泥
选用低热水泥或中热水泥,降低砼的水化热,减小温度应力。
使用高性能外加剂
采用减水剂、缓凝剂等高性能外加剂,改善砼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05
未来展望与新技术应用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工 砼裂缝的控制和处理将迎来 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以下是 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技术:借助物联 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 术,实现水工建筑物裂缝的 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裂缝 防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水利施工的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思路总结

水利施工的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思路总结于鑫宇摘㊀要:文章针对水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并视为切入点,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混凝土裂缝的高效防治措施展开深入㊁细致的探讨,从而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㊂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一㊁引言水利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施工工序便是混凝土材料的施工,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极有可能造成裂缝的现象发生㊂因此,只有不断探寻高效的水利混凝土施工防治措施,才能够实现整体水利工程质量提升目标㊂二㊁水利施工中引发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一)温差原因导致的混凝土裂缝由于受到混凝土特性的制约,在凝固期间,水热问题会造成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出现巨大的温差,而导致裂缝出现㊂由于受到施工温度的制约,降温条件无法与相关要求相符,便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升高温度,混凝土内部会快速蒸发水分,外部与内部温差的变大,便会很容易造成裂缝的出现㊂另外,在冬季施工,由于此时混凝土内部存在过低的水温,便极有可能造成渗透压情况的发生导致混凝土开裂㊂同时,由于环境温度的降低,混凝土内部容易结冰,进而造成混凝土膨胀发生开裂㊂(二)外力失衡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水利施工作业必须要对混凝土的受力状况做出整体分析,在水利施工期间,如果混凝土两侧不平衡受力,将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㊂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属于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伴随着施工作业的开展,会逐渐加大混凝土的施工面积,这边会造成混凝土的分析量也逐步加大,受到此种状况的影响,这便需要在开展施工作业以前,对混凝土各个环节的受力状况以及建筑构成做出全面了解㊂例如:如果受到堤坝上方表面加固的影响,极有可能造成堤坝下方出现超重情况,如此,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不平衡受力,进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㊂另外,由于受到堤坝水流的影响,水流会朝着同样的方向流动,进而造成混凝土的单面受力,如果不均匀受力,将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㊂(三)凝固收缩与干裂导致混凝土裂缝首先,在开展水利施工作业期间,由于受到混凝土特性的影响,将会导致蒸发㊁散热等情况的发生,进而导致混凝土自身发生收缩,尤其是某些体积比较大的混凝土,在其自身发生凝固之时,便会伴着蒸发与散热情况,进而造成收缩的现象发生㊂而此时,外部环境会给混凝土自身造成一个收缩的压力,此种收缩压力,如果在混凝土上直接作用,当发生此压力同混凝土本身收缩压力相平衡,便会保持原状,如果此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承受范围,便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㊂其次,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将会直接决定裂缝的产生,混凝土裂缝是否产生,与自身的含水量有着直接关联,在建成水利工程以后,如果没有到位㊁及时的养护混凝土,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将会导致混凝土含水量严重,进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㊂三㊁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一)温差裂缝的防治措施第一,针对因为温差而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来讲,混凝土内部如果发热,主要是因为水泥发热而造成的㊂这便需要采购工作者在采购水泥的过程中能够选取发热少的水泥材料,从而将混凝土温差降低的目标达成㊂另外,通过将混凝土当中水泥的比例进行降低,同样也是将发热量减少的一种有效方式㊂第二,在较为高温的夏季时节中,通过降温处理工作的运用,从而将混凝土当中蒸发的水分进行减少,进而达成温差降低的目的㊂第三,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对浇筑时间做出科学管控,针对温度较高的时节,在开展浇筑作业之时,通过在其中掺入冰水或是冰块,进而达成温差降低的目标㊂另外,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通过浅浇筑方式的运用,从而对混凝土浇筑面积做出管控,如此,能够为增大混凝土散热面带来有利的帮助,从而将混凝土表面的热温顺利散去㊂在较高温度的混凝土中,可以通过冷水注入的方式来对混凝土散热加快,进而将平衡混凝土两侧温度得以实现㊂第四,在冬季展开水利施工期间,应该将保暖与通风工作做好,此种方式能够将外部与内部的温差有效减小㊂(二)外力失衡裂缝的防治措施在开展水利工程的作业施工期间,通过严格管控,从而对由于外力失衡而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做出预防,这便对监理企业㊁施工企业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在施工所在区域展开实地考察,通过科学的工艺㊁适宜的技术方式的应用,从而将后期修复以及加固问题做出解决㊂在水利工程当中,针对某些较为细小㊁较为简单的裂缝而言,通过简单的表面处理修复即可,能够实现良好的裂缝防治效果㊂而针对某些较为严重的裂缝而言,则必须要通过项目组中各位专家的评审以后,才能够将补救方案做出明确与制订㊂通过各个部门㊁各个层级的监督与管理,严格要求施工企业需要将施工规范遵循从而展开操作,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对质量做出有效管控,从而将水利施工的质量提升㊂(三)收缩与干裂性裂缝的防治措施在对混凝土收缩与干裂而造成的裂缝现象做出防治的过程中,通过选取混凝土原材料从而将收缩开裂情况进一步降低,相关设计者应该将施工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㊁气候条件等特征作为依据,从而对原材料做出明确㊂通常而言,针对收缩开裂的混凝土而言,应该选取干缩值比较小的原材料㊂施工者也应该通过对原材料的比例进行控制从而做出调节㊂例如,通过水灰比的控制,从而将混凝土的强度增强,如果碰到条件较为恶劣的施工现象,通常来讲,主要采取遮阳或是防风等防治措施㊂(四)保证施工原材料与设备质量在采购混凝土材料之时,强化检验工作,从而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能够与相关标准相符㊂同时,在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相关设计工作者便需要将工程的特征和施工环境作为依据,从而对混凝土的配比做出明确㊂另外,在遇到紧急状况之时,必须要通过合理㊁科学的调整,从而确保水利施工的顺利开展㊂四㊁结语在水利施工作业期间,必须要将混凝土的施工水平㊁施工质量不断提升,才能够降低裂缝的发生,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实现更为优质的用水环境,不仅为水利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能够为水利工程的稳定㊁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推进作用㊂作者简介:于鑫宇,沈阳仁杰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㊂631。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作为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混凝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施工技术也相对完善。
但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征,使其容易出现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混凝土自身结构,还关乎水利工程的结构完整性与稳定性,甚至威胁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
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十分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1施工材料质量和配比问题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水泥、砂石来进行配比成一定比例的混凝土,原来的质量以及配比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
如果采用了不符合国家以及设计要求的原材料,那么就无法保障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水利工程的实际要求,但是如果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但是不合理的原材料配比,同样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水泥量过大会导致强度以及骨料的种类不合理,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比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严格保守材料的质量关,然后经过严格的配比,科学合理地确定原材料的比例,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1.2施工技术问题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施工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忽视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很多施工员工的专业技术较差。
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搅拌、振捣操作的技术以及方法有问题,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培训以及专业人才的招聘,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1.3忽视了后期的防护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把重点都放在了前期原材料的筛选以及技术的升级,但是忽视了对于工程后期的养护,缺乏科学合理的后期防护以及修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混凝土裂缝进一步扩大,导致出现漏水、渗水现象。
为了更好地延长水利工程的寿命,减少裂缝问题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必须要加强对于后期养护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于水利工程的观察以及维护,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后期维护方案。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裂缝总是出现在水利工程的主体构造中,造成裂缝的原因多种多样,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还有就是所采用的材料质量有一定关系,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阻碍了水利工程功能的发挥。
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大小是不同程度的,随着不同大小的裂缝,对水利工程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但是裂缝会随着气温变化、时间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大,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下降。
因此我们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混凝土的施工,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
下面对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开展分析。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成因1.1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在混凝土裂缝中温度裂缝是比较常见的,温度裂缝是由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在硬化凝固的时候收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裂健,它会根据温度的变换而呈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混凝土的凝固环节其实是一种水化反应,水泥、水、砂子等材料混合在一起与空间完全接触,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会使混凝土内部出现不定量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扩散不出去,或是散发的不及时的话,就会随着外界的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这样一来,裂缝必然就会产生。
1.2混凝土塌落裂缝的产生成因塑性塌落一般都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完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这个时期由于混凝土本身构造还处于塑性状态,一旦混凝土产生深水现象,那么受到模板应力和重力的影响必然会让混凝土的固体颗粒向下方逐渐沉降。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这种移动必然会受到钢筋的限制与约束,这个时候混凝土构造上方极容易形成一些裂缝,且此类裂缝的产生方向同钢筋布置一样。
1.3钢筋问题而产生的裂缝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假设它的质量出现问题也会造成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保护不到位,造成钢筋受到腐蚀和雨浇的情况,施工人员忽略而被用作水利工程的施工,而钢筋外部的混凝土的保护厚度是有限的,如果混凝土的涂抹密度不合理的话,就会使空气中的氯离子与腐蚀的钢筋发生氧化反应,是钢筋出现生锈问题,减少了钢筋的使用寿命,发生氧化反应的钢筋体积会扩大,使混凝土的内部空间不够用,从而造成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都较高,但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出现裂缝,影响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因此,对于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因素: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浇筑速度、混凝土的空气含量、温度等因素,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
2.结构设计因素:结构设计不合理,如过分追求美观和轻巧,造成构件截面不足、结构断面失稳等问题,也容易引起混凝土的破坏和裂缝。
3.材料因素:混合材料等材料的质量不良、配比不合理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技术:
2.结构设计: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问题,可以合理调整构件截面尺寸、增加结构的受力面积、采用适当的预应力措施等,从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减少混凝土的破坏和裂缝产生。
3.材料的选择和配比:选择质量优良的混合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的掺合材料,制定合理的配合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4.加强混凝土的维护与修缮: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加强维护与修缮,延缓混凝土裂缝的扩展和破坏程度。
总之,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从施工、设计、材料、维护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应对分析

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及应对分析引言水工建筑是指用于水文工程和水利工程中的建筑物,包括水坝、水闸、泄洪道、泵站等。
在水工建筑中,混凝土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渗和抗冲刷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工建筑中。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影响水工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水工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成因分析1.1 施工质量不良水工建筑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条件限制多,如果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养护条件不足等,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
1.2 温度变化水工建筑处于室外环境,受到日夜温差、四季变化等多种温度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影响,容易出现裂缝。
1.3 水文作用水工建筑受水文因素影响较大,受水压、水流冲刷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
1.4 荷载作用水工建筑承受着来自水压、波浪、地震等多种荷载作用,这些作用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
1.5 其他因素如混凝土龄期、材料性能、设计参数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影响。
2.4 合理设计结构在水工建筑的设计阶段,应考虑到水文作用和荷载作用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采取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5 加强监测和维护对于已建成的水工建筑,应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状况,及时发现裂缝问题并采取修复措施。
2.6 使用适当的防裂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适当添加纤维增强材料、膨胀剂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2.7 加强施工技术水工建筑属于特殊环境的施工,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水利工程的耐久性和外观同砼裂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为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应对水利施工中砼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标签: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所需的重要材料,而混凝土一旦出现开裂,就会腐蚀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材料,进而减少钢筋砼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承载力。
如果出现的砼裂缝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来补救,就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 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1.1 塑性收缩裂缝导致混凝土的体积产生收缩的原因有很多,而蒸发和散热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蒸发和散热出现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尤为明显。
在混凝土的病害中,裂缝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其产生原因是混凝土在收缩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在环境的约束,就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收缩应力,如果应力的强度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裂缝就会产生。
在水利工程中,裂缝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是物理性的病害,具体表现为材料的不连续性。
裂缝并不是由于工程长期运行而导致的老化问题,裂缝通常出现在工程运行初期,实际上大部分裂缝在施工期就已经产生了。
出现裂缝后,有害物质会沿着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导致钢筋被锈蚀,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被破坏,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也会变低。
水库灌溉和蓄水发电中,裂缝如果出现在挡土混凝土结构中,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裂缝如果达到一定的宽度和深度,就会影响到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和结构稳定性,使坝体的抗滑、抗震能力下降。
1.2 温差裂缝因混凝土外部和内部温差的存在而产生的裂缝称为温差裂缝,而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过大则是由水泥水化热而引起的。
温差的存在导致温度的正负交替,而混凝土的结构决定了内部微孔的存在,孔中的水在温度降低时成为过冷的水或者结冰,进而混凝土的体积发生膨胀,在渗透压力和冻胀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一旦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导致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
裂缝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它将使砼的品质变坏,构建的强度降低,钢筋产生锈蚀,甚至可以导致构建或结构的破坏。
本文主要论述砼在非荷载作用下出现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砼;裂缝原因;防治措施1砼材料结构组织的缺陷砼的结构组织是由水泥浆体、粗细骨料及孔隙等组成的多相材料,其内部结构单元聚集层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级:在这一结构层次上,砼材料被视为连续的和均质的,它由性能相同的有限尺寸的体积单元所组成。
亚微观级:在这一结构层次上,砼材料被视为连续但不均匀的,它由性质不同的有限尺寸的单元所组成。
微观级:在这一结构层次上,砼材料被视为不连续、不均匀的,它由原子和分子的不连续质点所组成。
目前对砼破坏机制的研究重点放在亚微观级上,从亚微观级上看砼的结构组织是由粗细骨料、水泥水化产物、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孔隙等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
作为多相复合材料,砼结构组织的性质将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并影响砼的力学性能:①水泥浆的力学性质,水灰比及水化程度;②骨料的力学性质、尺寸、分布及形状;③骨料与硬化水泥浆之间的粘结性质及其它一些因素。
由于砼的结构组织的复杂性,使其在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缺陷和微裂缝,这些缺陷和微裂缝已由实验所证实。
究其原始状态而言,即使是浇筑良好的砼,其本身就是一个“先天”地带有大量微裂缝的材料。
微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1干缩此类微裂缝又可分为:①砼的泌水作用。
振捣不密实的砼,其内部水分的溢出会受到大骨料的阻滞,在骨料周围形成水囊,当砼干燥后,造成深部的微裂缝,其微裂缝存在于水泥浆和骨料的结合面上,即所谓的“结合缝”,结合缝同时可由水泥浆的收缩产生。
②水泥浆的收缩。
水泥浆在硬化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使砼产生塑性收缩,由于砂浆的收缩受到粗骨料的限制,导致在结合面上产生微裂缝。
同时,砼中的水分不断蒸发,孔隙水中的毛细管表面张力产生变化,将使毛细管收缩出现裂缝。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针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一、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骨料、掺合料等质量不合格,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下,易产生裂缝。
2. 混凝土搅拌、浇筑和养护质量问题: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浇筑时的震动不充分以及养护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空洞和缺陷,从而引发裂缝。
3. 结构设计问题:如果设计不合理,混凝土结构受到过大的外部荷载作用,也会引发混凝土裂缝。
4. 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地震、地基沉降等自然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从而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水泥、骨料、掺合料等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合理设计结构: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混凝土受力情况,合理配置受力构件和支撑结构,避免结构产生过大变形和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
4. 加强环境监测:对工程所处的气候、地质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自然因素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
三、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方法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常见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裂缝修补:对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进行修复补缝,主要包括表面修补、注浆修补、植筋修补等方法。
2. 加固处理: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采用粘贴增强材料、预应力加固、外加筋加固等方法,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3. 预防性维护:对已有裂缝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采取防水、防腐、防蚀等措施,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些年随着根底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水泥施工迅速的发展,但是在日常的水利工程中常常看到混凝土发生裂缝,这种情况会影响水利建筑的正常使用,严重的甚至可能损坏整体的构造。
1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1.1受外界的环境影响由于受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影响,施工时容易随着外界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影响整体的质量。
倘若施工的整体环境温度较低,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拉应力,从而促使混凝土收缩,收缩的应力比较大,在表面就容易出现很大的裂缝。
在温度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混凝土的内部同样也会产生拉应力,这个拉应力超过了自身的抗压能力也会产生裂缝。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充分的了解到外界温度变化对于混凝土的影响,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容易出现裂缝。
1.2材料的原因在制作混凝土时的过程中,材料的质量以及料各比例的配合都是非常关键的,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1.2.1水泥的质量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要想保证混凝土的高质量,就要选择质量符合要求的水泥。
在采购时除了看水泥的质量,还要看水泥的来源。
同时在使用时也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开展操作,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对于水泥的特性不了解。
操作不够规范,通常属于早期的强度比较高,抗裂性比较差。
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差异变大,产生压应力和拉应力,一旦其抗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容易产生裂缝。
1.2.2材料的配合比例原材料在配比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水泥和水的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
但是个别的操作人员在施工时,未严格的按照制作标准来制作混凝土,对于配比中含砂率以及水灰比都未开展综合的考虑,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另外在制作混凝土时还需要返回一定的外加剂,外加剂的各类较多,特性也各不一样,倘若把握不好这个尺度,也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1.2.3养护工作不到位在水利施工中,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需要开展相应的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到达施工所需要的性能。
水利水电工程砼裂缝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砼裂缝的原因及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砼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也会对工程安全造成威胁。
为此,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砼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砼裂缝的原因1.材料问题水泥、骨料等材料原始质量不合格、施工期间不严格执行配合比、掺入夹杂物质等,都会导致砼裂缝的产生。
2.施工工艺问题砼浇筑时机、浇筑厚度、养护期等都是影响砼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
比如,在浇筑后很快抹光,导致砼表面达到了过早收缩的程度,而内部未到,进而导致表面开裂;或是浇筑多层,中层未得到充分振捣,于是颗粒间的空隙就增大了,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环境因素恶劣的环境因素,例如高温、干燥、潮湿等都可能会导致砼的裂缝。
二、砼裂缝的措施1.材料方面选用优质材料,遵照确定的配合比预先精细计量,开展原材料验收合格制度。
施工过程应做到材料不混用,不用过时材料,做好裂缝桥接等防裂技术的应用等。
2.施工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充分振捣,包括内振与表振两方面,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多振几遍以确保充分密实,并严格控制浇筑温度、时间等施工要素,以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
3.环境方面砼浇筑区域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在强制养护期间,水源、养护室内温湿度和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应得到有效控制,以确保养护效果的最大化。
4.维护与修复及时对已出现的裂缝进行断面处理或镶缝、注浆进行处理。
对裂缝维护过程需要全面、有效的盯控与保证,以确保修复效果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总之,为了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施工前期的对原材料的精理精选,施工中的严格控制等基础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水力水电工程建设者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桥接裂缝、延迟反应、屏障抑制等防裂技术的应用等,以便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利工程中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中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混凝土开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和使用壽命,甚至会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应对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并在施工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标签:水利施工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兴建。
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重要的施工材料之一,深刻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
若混凝土出现了裂缝或破损的情况,则很容易降低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承载力,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便随之增加,造成人身财产不可挽回的损失。
除此之外,混凝土裂缝还是水利工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常见病害之一,其相关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1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1.1 沉降裂缝。
混凝土常常因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振动不匀而出现局部混凝土空缺、不紧实的现象。
另外,若振动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部分石子沉入混凝土底部,最终导致水利工程成型面上存在的水泥浆较多。
于是,这就容易导致水泥硬化前出现混凝土拌物沉降的情况,显示出早期沉降裂缝的显著特征。
同时,若施工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措施不当,在振动时扰乱了钢筋的位置,导致钢筋位置发生变动;混凝土构建保护层深度不达标;钢筋模板变形、支撑下降;在施工过程中拆模时间过早或者混凝土在硬化初期出现过于干燥、脱水、冻害的特征等四种原因都容易促使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沉降裂缝。
1.2 季节性温差裂缝。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天气影响较大,容易使混凝土出现季节性温差裂缝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温差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冻害的孔缝常常结冰产生过大的压力。
首先,混凝土孔缝冻结是从混凝土表面温度较低的部分开始,表层毛细孔缝最先结冰膨胀,从而挤压着未冻结的水分向混凝土内部推进,若水的压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混凝土则会产生恶劣的变质,最终导致温差裂缝问题的产生。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砼裂缝防治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砼裂缝防治措施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于砼裂缝的防治措施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将就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砼裂缝防治措施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砼裂缝的形成原因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导致的:1. 砼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过水率大等原因导致的砼内部应力过大,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 砼的浇筑和养护不到位,导致砼内部存在质量缺陷,形成裂缝。
3. 砼的收缩、膨胀、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砼的开裂。
4. 引起砼裂缝的原因还有施工过程的振动、震动、冲击等因素,使得砼内部受到破坏。
以上种种原因都可能会导致砼裂缝的产生,砼裂缝一旦形成,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隐患。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二、砼裂缝防治的主要措施1. 合理配合比设计合理的砼配合比设计是砼裂缝防治的首要环节。
在进行砼的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砼材料的性能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砼的内部应力得到有效地释放,从而降低砼的开裂风险。
2. 加强砼浇筑和养护砼的浇筑和养护是防治砼裂缝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砼的浇筑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砼的坍落度、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等参数,确保砼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在砼浇筑完成后,还必须加强砼的养护工作,保持砼保湿和温度恒定,防止砼裂缝的产生。
还可以采用覆盖、喷淋等方式进行养护,有效地降低砼的收缩、温差应力等因素对砼的影响。
3. 添加外加剂在进行砼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式,来增强砼的耐裂性。
常用的外加剂包括抗裂剂、膨胀剂、纤维增强剂等。
通过添加这些外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砼的整体性能,提高其抗裂性能,降低砼裂缝的产生。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水工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久性,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问题。
本文将就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供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成因分析1. 施工质量差:水工混凝土施工时,如果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充分或者温度控制不当,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微小空洞或者质量不均匀,从而引发裂缝问题。
2. 温度变化:水工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在高温季节,混凝土受热膨胀,而在低温季节,混凝土因受冷收缩。
这种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不断变化,容易使其产生裂缝。
3. 水质问题:水工混凝土建筑通常用于水利工程,长期受水质的影响。
如果水质中含有酸碱性物质或者含盐量过高,会引起混凝土腐蚀,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龟裂。
4. 外部荷载:水工混凝土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部荷载的作用,比如水压力、风力等。
如果外部荷载超过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5. 结构设计问题:水工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如果存在问题,比如未考虑到混凝土受热膨胀的问题或者未合理设计伸缩缝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防治措施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水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均匀度和振捣充分度,同时要合理控制施工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2. 控制温度变化:水工混凝土在施工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温度保护和养护,以减少混凝土受温度变化带来的损害。
3. 加强维护管理:对水工混凝土建筑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裂缝问题,避免裂缝扩大影响结构安全。
4. 改善水质:对于长期受水质影响的水工混凝土建筑,需要加强水质管理,净化水源,以减少水对混凝土的腐蚀作用。
5. 合理设计结构: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温度变化和外部荷载的影响,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排水系统,以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
水利工程施工裂缝

水利工程施工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水利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
裂缝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防治措施也需综合考虑。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施工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裂缝的成因1. 混凝土材料本身的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搅拌不均匀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从而产生裂缝。
2. 温度变化: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化热的作用,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随后温度逐渐降低,使得混凝土产生热收缩。
此外,环境温度的大幅波动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3. 结构设计问题:结构设计不合理、配筋不足、混凝土构件的受力不均匀等都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4.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振捣不足、养护不当等都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5. 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处理不当、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二、防治措施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选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搅拌。
2. 控制温度变化: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如使用低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等。
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温度大幅波动。
3. 改进结构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结构,确保配筋充足,避免混凝土构件受力不均匀。
4. 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振捣充分,加强养护管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5. 地基处理: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
6. 施工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发现裂缝及时处理,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防治措施需综合考虑。
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温度变化、改进结构设计、提高施工质量、地基处理和施工监控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防治与处理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砼裂缝;防治
裂缝是水利建筑物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水利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水利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水利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分析裂缝的成因,探讨防治措施,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
1.1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会逐渐散热和蒸发,这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大体积的混凝土。
如果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外界环境的约束,就会自然的形成收缩应力,当这种应力超出当时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裂缝是材料的不连续现象,属于物理性病害,是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影响因素。
裂缝的出现,多数在施工期就存在,有的虽然在施工期以后,也多在运行初期5~10年以内,不是由于运行期长工程老化问题,而是早期的问题。
裂缝的存在直接导致混凝土抗拉性能的降低,裂缝也会引导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造成钢筋锈蚀,甚至混凝土结构破坏。
对于水库蓄水发电和灌溉来说,挡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会直接引起渗漏,如果渗漏量达到一定程度,就直接危及工程的蓄水能力;对于混凝土重力坝来说,如果裂缝达到一定贯穿深度和宽度,会引起坝体扬压力的急剧增长,削弱坝体的抗滑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不利、甚至会对整个坝滑能力,对结构抗震非常不利,甚至会对整个坝体的结构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
1.3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主要是龟裂,通常是因为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引起的。
另外,钢筋因为外界的腐蚀也会引起混凝土裂缝。
2.水工砼裂缝的防治措施
2.1优化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
采集原材料进行试拌,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添加I级粉煤灰,将水胶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粗骨料采用二级配。
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温升、减少收缩、提高抗侵蚀具有良好的作用。
在裂缝易发生部位如孔洞周围以及转角处布置一些斜筋,从而让钢筋代替混凝土承担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展。
为了避免裂缝的出现,在设计中利用中低强度底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在工程结构设计
中要特别注意降低结构的约束度。
对于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尽量取较小值,因为保护层的厚度愈大愈容易发生裂缝。
2.2加强混凝土养护措施
在混凝土拆模后要挂草帘或铺草浇水,以便养护保湿。
混凝土的保养不仅是为了预防初期产生裂缝,还能促进混凝土后期的稳定,保障其承压能力和强韧度。
由于钢筋锈蚀是氧化反应,氧化是产生锈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空气进入,加强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层厚度,预防氧化。
在混凝土表面喷涂或涂刷聚合水泥砂浆、沥青、环氧树脂等防腐层。
选择抗腐蚀性强的钢筋材料和混凝土材料,避免使用碱骨料等措施,对防止混凝土裂缝有较好的效果。
碱骨料化学反应对结构的耐久性影响很大,为控制碱骨料的化学反应,最好选择优质骨料和低含碱量的水泥以及中性拌和水,在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同时合理降低水灰比。
2.3避免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降
解决方法有减轻结构的重量,合理安排施工的工序,改善混凝土结构等。
如果只简单的依靠减轻结构重量来控制沉降,只会使整个结构的自身重量加大,稳定性不强,会加重不均匀的沉降。
在工程实践中,应以抵抗不均匀沉降为主要保护措施。
2.4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选用干缩值较小、强度好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严格控制水灰比例,掺加高效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水和水泥的分量。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要及时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或者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等进行养护。
如果在高温和大风天气施工的话,最好设置防风和遮阳的设施,积极保护混凝土结构。
2.5施工管理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
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要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检验制度。
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3.裂缝的处理措施
3.1要选择低热性能或者是中热性能指标的材料水泥,要控制水泥拌料的用量,还要合理
的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水灰比都是在0.6以下的,另外还要掺加一
定比例用量的高校减水剂,掺加粉煤灰或改善骨料级配等措施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对混凝土的拌和工艺进行改善,可以考虑采用“二次风冷”的新工艺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掺加各种外加剂如减水剂、塑化剂等,改善混凝土拌和的流动性、保水性以及和易性,以达到延缓混凝土散热最大值出现时间的目的。
现场施工合理组织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采取分层、分块进行浇筑的办法,以便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和约束减负的效果。
施工现场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输送冷水或冷气置换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减少内外的温度差。
3.2裂缝的处理办法:可以选用补强的办法,其中混凝土补强的处理方案主要是包括表面
修补、内部处理和锚固处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混凝土能够出现表面裂缝的情况多是在浇筑过程的最开始,可以在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位置进行水泥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修补处理,封口封闭。
然后是内部处理,对于此方法的修补原理是运用有效的措施将混凝土的结构整体性能恢复,也就是说运用这种修补方法都是在混凝土出现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中,最后是运用的锚固处理,运用此方法实际上采用通过预应力加强的锚索加固措施,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初受力状态得以恢复。
4.结束语
混凝土的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对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2]卜祥坤.浅谈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