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污染物的生物迁移 3.1生物积累 3.2生物富集 3.3生物放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固氮作用:通过固氮菌的作用把分子氮转变为氨的过程。所生成的 氨并不排出菌体外,而是在菌体内进一步参与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
3 [CH2O]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2 + 3 H2O + 4 H
+
3CO2 + 4 NH4
+
• 硝化作用: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 硝化作用要求高水平的氧,即充足的氧供给条件; – 中性至弱碱性条件,当pH>9.5时硝化细菌受到抑制,pH<6.0 时亚硝化 细菌被抑制; – 最适宜温度为30℃,低于5℃或高于40℃时就不能活动。
• 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在有关体内酶或分泌到体外 的酶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包括生物降解和生物活化两 种转化过程。 • 生物降解是在生物体内酶或分泌酶的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 有机物或无机物,转变为低毒或无毒物的过程。多数污染物经生 物转化后,水溶性提高,毒性也相对减弱或消失,有的分解中间 产物与生物体内的物质相结合,生成易排泄物而迅速排出体外。 • 生物活化是有的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转变为比母体毒 性更大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现象,例如汞的甲基化。
3. 污染物的生物迁移
• 3.1 生物积累 • 3.2 生物富集 • 3.3 生物放大
• 3.1 生物积累 • 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蓄积某种物质或元素,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 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积累,可用生物浓缩系数BCF表示。 • 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都可以造成生物积累。
BCF CB (某物质或元素在生物体 内的浓度 ) C(某物质或元素在周围 环境中的浓度) E
HNO 3 2H - H2O HNO 2 2H - H2O HNO H2O NH(OH) 2 2H 2H NH3 NH2OH - H2O H2O
<返回>
• 硫是生命的必需元素,在环境中有单质硫、无机硫化合物和有机 硫化合物三种存在形态。
• 环境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有含硫的氨基酸、磺胺酸等,微生物降 解在好氧条件下是硫酸,在厌氧条件下是硫化氢,降解不彻底时 可形成硫醇而被菌体暂时积累,再转化为硫化氢。
•
<返回>
• 4.2.1 氮的微生物转化
• 氮是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在环境中氮的主要形态有三种:空 气中的分子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化合物,以及 生物残体变成的各种有机氮化合物;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化合 物。三种形态间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包括氮的同化、 氨化、硝化、反硝化和生物固氮等
• 3.2 生物富集 • 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同时,使某些污染物或元素 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 生物富集。常用浓缩系数来表示生物浓缩率。
• 3.3 生物放大 •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往往通过食物链和呼吸两个途径在体内浓缩 污染物质。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在同一食物链上往往随着营养级提 高而逐步增大,甚至可提高数百倍至数万倍,从而对人体构成危 害,这种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的程度可以用生物浓 缩系数表示。 • 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生,有些物质只能沿食物链 传递而不放大,有些物质既不能沿食物链传递也不能沿食物链放 大。原因是同种生物可能隶属于不同食物链不同的营养级,因而 有不同的食物来源,扰乱了生物放大;不同生物或同种生物在不 同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排泄、积累等均有可能不同, 也会影响生物放大状况。
• 硝化作用在自然界,特别是在土壤环境和污水处理中很重要,比如 肥料以铵盐或氨形态进入土壤时,微生物的硝化作用可将其转变为 植物较易吸收利用的硝态氮。 亚硝化细菌 + 2 NH3 + 3 O2 2 H + 2 NO2 + 2 H2O + 能 量 硝化细菌 2 NO2 + O2 2 NO3 + 能 量
4.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 4.1 生物转化的若干概念与规律 • 4.2 无机物的微生物转化 • 4.2.1 氮的微生物转化 • 4.2.2 硫的微生物转化 • 4.2.3 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 4.3 有机物的微生物转化 • 4.3.1 氧化反应类型 • 4.3.2 还原反应类型 • 4.3.3 水解反应类型 • 4.3.4 结合反应类型
NH2 O 细菌 HS-CH2-CH-COOH CH3-C-COOH+ H2SO 4 + NH4+ NH2 O 细菌 HS-CH2-CH-COOH CH3-C-COOH+ H2S + NH3
• 硫化氢、单质硫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最后生成硫酸的过程称为 硫化作用。在硫化作用中以硫杆菌和硫磺菌为最重要。
HNO 3 + 2 H
HNO 2 + H2O
• (2)兼性厌氧假单胞菌属、色杆菌属等使硝酸盐还原成N2O或N2。
2H N2 - 2 H2O 2 HNO 2 HNO3 4 H 2 HNO2 4 H 2 H - H2O - 2 H2O - 2 H2O - H2O N2O • (3)梭芽孢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
• 氮的同化: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吸收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 组成机体中的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质的过 程,与光合作用、糖类物质代谢过程相伴随。
• 氨化过程:所有有机残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经微生物的作用分 解成氨态氮的过程。
蛋白质水解酶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二肽 OH NH2 水解脱氨 R-CH-COOH + NH3 R-CH-COOH+ H2O NH2 氧化脱氨 R-COOH + CO2 + NH3 R-CH-COOH+ O2 NH2 还原脱氨 RCH2COOH + NH3 R-CH-COOH+ 2 [H] NH2 脱氢氧化脱氨 RCH=CHCOOH+ NH3 R-CH-COOH
• 硝酸盐在通气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而还原的过程称 为反硝化作用。
– 反硝化细菌需要厌氧环境,有丰富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一般适宜的 酸度范围是中性至弱碱性,温度为25℃左右。
• 反硝化作用通常有三种情形: • (1)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内的的多种微生物,将硝酸盐转化为 亚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