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考点:中国地理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1)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内容专题17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考点一中国的疆域1、中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_______半球,_______半球;(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_______带,没有______带。
(主要位于_____纬度)(3)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_______大陆的_______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_______;是一个性_______的国家。
(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我国地理位置优越,_______兼备。
我国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_______经济、_______业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②海陆位置:我国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_______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东临太平洋,沿海多_______,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从海上与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深入_______大陆,便于从陆地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
2、我国领土四至点:(1)最北端:黑龙江省_______北端的_______主航道中心线上(约53°N)(2)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_______(4°N)(3)南北纬度相差约_______度,距离约5 500千米,因而产生了______________差异(4)最东端:_______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5)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_______高原上(73°E)(6)东西经度相差约_______度,距离约5 200千米,因而产生了_______差异。
3、疆界与海域(1)中国陆地总面积约_______万千米2,差不多与_______面积相等,仅次于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万多千米,领海宽度为_______海里。
初中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喜马拉雅山脉,南界北回归线,北靠东北亚大陆。
中国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两大洋洲之一,太平洋和印度洋,有丰富的水资源,北部气候寒冷,有大片的草原,西部则是高山、高原和沙漠的主要分布区。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自然地理分区可分为东部平原区、西部高原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区、北部草原区和西北沙漠区。
其中,西部高原区包括了青藏高原、巴蜀地区、新疆盆地等,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陆地区域,地势高海拔、地形起伏较大。
东部平原区包括了大江、大河流域,是中国的主要农业生产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中国气候类型众多,主要有寒温带、温带和热带气候等。
中国气候呈现出南北差异明显、东西变化显著的特点。
南方多雨、温暖,北方寒冷干燥。
东部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充沛;西部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气温下降完全不同。
中国东部地区四季分明,而西部则因其地形复杂和气候的多样化而导致了气候变化更为显著。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尤为丰富。
中国的主要水系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国北方的主要供水、灌溉和交通水系。
中国也是世界上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国,有较丰富的城市和农村工业原料。
五、中国的农业与人口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地理上也体现出其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中国东部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西部农业相对欠发达,资源丰富、人口稀少。
中国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商业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等,养殖业也十分发达,种养业结构复杂。
同时,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南方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稻种植,北方寒冷的气候适宜小麦种植,东部沿海盛产豆类和油料作物,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地理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备考地理中考时,掌握必背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归纳一些地理中考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中国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国家,东西跨度达到5500多千米,南北跨度达到5000多千米。
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边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
同时,中国拥有多种地形地貌,北方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部以山地为主,南方以丘陵和高原为主。
2.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河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大河。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80公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5464公里。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河流,如珠江、松花江、辽河等。
中国也有许多重要的山脉。
比如,中国的主要山脉有长白山、秦岭、泰山、华山等。
这些山脉不仅有着重要的自然景观,还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3.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气候多样,根据气候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划分为五大气候区:北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
这些气候区的划分基于降水和气温的差异。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南方气候温暖湿润。
4.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更为快速,而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中国的特色经济区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区域等。
5.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的城市人口在持续增加,城市化率也在不断提高。
大城市的人口聚集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污染等。
6.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2023中考地理综合复习知识点

2023中考地理综合复习知识点中考地理综合复习知识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阶梯名称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主要地形举例分界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地区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山东丘陵3、主要山脉: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分布,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许多“绿洲”分布。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南方地区的一个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⑶、三大平原: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中国版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中国版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中国版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涵盖了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以及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北濒蒙古高原,南界东南亚。
2. 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3. 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4.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河流众多,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等。
5.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6.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
7.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
8. 中国的农业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同时畜牧业、渔业也相当发达。
9. 中国的工业发展:中国的工业体系完整,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10. 中国的交通网络:中国交通网络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高铁网络世界领先。
11.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
12.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政府积极推行环保政策,推动绿色发展。
13. 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包括四大发明、古代建筑、传统艺术等。
14. 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长城、故宫、九寨沟等。
结束语: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版地理中考内容广泛,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2024年中考地理【中国地形和地势】常考知识点

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主要有三列①北列为:天山—阴山;②中列为:昆仑山—秦岭;③南列为: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多分布在东部,主要有三列①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③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分布在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分布在西南和西北,主要有两条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弧形山系由几条并列的山脉组成基本上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而与横断山脉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概况 考前知识速记清单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概况考前知识速记清单一、疆域与人口1.疆域与行政区划(1)我国的位置①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②经纬度位置:领土南北相距5500千米,跨纬度约50度,主体在北温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无寒带,光热条件好,南北气候差异大;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约62度,跨5个时区,统一采用北京时间(东8区)。
③海陆位置:(2)我国的领土面积①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②领土四至: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找那个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3)我国疆界和邻国①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呈1.8万多千米。
②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③海上邻国(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朝鲜、越南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②海陆位置及优越性: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辽阔,有众多岛屿和港湾。
(5)中国的行政区划①行政区划:我国疆域辽阔,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区)、乡(镇、民主乡)三级行政区划。
②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我国宪法规定,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1. 世界地理知识点- 大洲:位于地球表面的七大陆,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国家:各个国家的位置、首都、主要语言和人口数量。
- 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的划分方式,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
- 自然地理: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地形:中国的地貌特征,如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
- 主要山脉和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华山、泰山等著名山脉。
- 经济地理:各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
- 地理分区: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划,如华北、华东、西南等。
3. 环境与资源知识点- 气候: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 生态环境: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了解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 经济地理知识点- 农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 工业: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工业发展特点,如重工业、轻工业等。
- 贸易与交通: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贸易方式,以及国内外的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5. 人口与城市知识点-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与城镇:了解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 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份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包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十、中国的自然环境

十、中国的自然环境一、中国的地形、地势1. 我国的地形: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2. 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1)东西走向:北列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有昆仑山脉—秦岭,南列有南岭。
(2)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列有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有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4)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3. 主要地形区(1) 三大平原:A 东北平原(黑土广阔、面积最大)、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2) 四大高原:D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最大、最高)、E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F 内蒙古高原(地形坦荡)、G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3) 四大盆地:H 塔里木盆地(最大)、I 准噶尔盆地(第二大)、J 柴达木盆地(最高、“聚宝盆”)、K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4) 主要丘陵:L 东南丘陵、M 山东丘陵、N 辽东丘陵。
4. 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1)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2)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①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得众多大江大河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③河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二、中国的气候1. 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基本特征2.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1)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受纬度位置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3. 我国的温度带: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4. 我国的降水(1) 时间分布:降水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于北方。
【中考地理】考前背诵知识手册专题14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八年级下册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与重点突破专题14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可分为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主导因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Ⅲ秦岭—淮河气温和降水气候Ⅲ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夏季风降水线Ⅲ 昆仑山脉—祁连山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势青藏地区—横断山脉知识点二: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1.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的封冻结冰(有结冰期)不结冰(无结冰期)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地形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小水量大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以面为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民居特点墙体厚、坡度小墙体高、屋顶坡度大水文特征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1.大兴安岭: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
2.青藏地区边缘线:接近3000m等高线,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一、二级阶梯界限一致。
3.确定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地理位置吗?不是。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
该线南北两侧气候(气温和降水)不同,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差异显著。
中考地理(中国地理部分)必背知识点专项复习13: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中国的区域差异一、必背知识点1、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A、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
2、四大地理区域界线:①秦岭—淮河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气候②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降水或夏季风。
③青藏高原边缘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也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也就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3.秦岭——淮河线:3.1、秦岭山脉东西走向,位于甘肃、陕西两省的南部,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
3.2、秦淮线的地理意义:(1)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6)是我国河流冬季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7)是耕地类型中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8)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9)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二、专题训练1.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环境描述不可信的是()A.北方地区的“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B.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不存在环境保护问题C.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草场退化严重、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扩大D.青藏地区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草场退化,生态脆弱2.区域地理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B.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C.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D.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气候 D.地形4.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①─B─南方地区 B.②─A─南方地区C.④─C─青藏地区 D.③─D─西北地区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6~8题。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整理(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地理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共 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 23 省,5 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归纳

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归纳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
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2)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4、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中国的自然资源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锑矿,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
中国地理常考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常考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濒边,北界蒙古国,俄罗斯,和朝鲜,南临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不丹和巴基斯坦(巴控克什米尔中国称为印度占领),有以下的经度,纬度等等。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地形有高山,高原,丘陵,平原。
地貌有哈达,盆地,峡谷等等。
1. 高山:中国高山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
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中国最高峰,世界第一高峰。
2.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包括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内蒙古、新疆阿尔泰山地等。
3. 平原:中国的主要平原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四川平原、东南沿海平原等。
三、主要江河中国的主要江河有黄河,长江,珠江等等。
1.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江,也是六大河流之一,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西段,自西向东横贯中国大陆东部,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等8个省区。
2. 长江:中国地理上的主要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十个省市区,流域面积一亿零三千多平方公里。
四、气候中国地域辽阔,地处亚洲季风带西端,大致呈南北走向,纬度跨越140多度,使之成为世界上纬差最大,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气候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1. 温带季风气候:以中国东部和中部为代表,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夏季温暖。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特点是冬季较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充沛。
3.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特点是年温差小,雨量充沛。
4. 高原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西藏高原,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
5. 大陆性气候:以内蒙古、东北地区为代表,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大。
五、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21年7月1日,中国大陆总人口共亿。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8 中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内容专题18 中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考点一中国的地形特征1、主要山脉(1)四大高原3、山脉是地形区之间的分界4、位于省级行政区界线上的山脉:5、山脉的骨架作用(1)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2)在我国的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
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3)地形总体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山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考点二中国的地势特征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概况:➼考点三气候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划分依据:人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此处还有青藏高原高寒区。
(2)我国的温度带:(1)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所以这里成为全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2)托克逊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内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形闭塞,所以降水量少,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5、降水的时间分布: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呈现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
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阴雨连绵,这种天气被称为“梅雨”,而7、8月份,此地又出现伏旱天气。
6、我国的干湿区(1)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2)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类地区。
①季风的概念:风向在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又规律改变的风叫做季风。
②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①有利方面: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 考点20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解析版)

中考地理考点总动员考点20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考点梳理】考点1 中国的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常见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主要山脉: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山脉走向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列:昆仑山脉—秦岭南列:南岭南北走向六盘山、横断山脉等东北—西南走向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列: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2.四大高原:3.四大盆地:4.三大平原:5.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6.山区面积广大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
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考点2 中国的地势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名称海拔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区4 000第一级阶梯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米以上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1 000-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2 000米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脉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重难突破】1. 歌诀记忆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中国地形多样成,西高东低三级明,山区面积三有二,山脉交错网格形。
山脉走向分四种,每种三列看分明,山脉骨架牢牢记,地形网格块块清。
贺兰─六盘─横断山,大─太─巫─雪,长─武─台,阿尔─祁连─喜马山,天─阴,昆─秦,加南岭。
山脉骨架构成网,高盆丘平网中填,四高四盆一二级,平丘陆架东相邻。
2.图示我国地势的影响我国沿36°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考点一中国的地形【例1】(2018年·湘潭中考)下图是中国某地区简图,图中数码①表示的山脉是()A.秦岭B.太行山C.阴山D.贺兰山【答案】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地形。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接壤14个国家,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二、中国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地带和高原、山地带组成。
其地貌以山地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南沿海地带和东北地区。
2.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中国最长的黄河和长江,以及神农架、泸沽湖等数百个湖泊。
黄、长江是中国主要的水系,对中国的经济和交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南方多雨、四季分明,北方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根据气候差异,中国被划分为南北气候差异明显的南北气候带,东西气候由于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多样性大。
三、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耕地和草原资源。
但由于耕地不足,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
2. 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铁、煤、铜、铝、锌等70多种矿产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国家。
3. 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则较缺乏,将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供给。
4. 森林资源:中国的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高。
然而也存在森林砍伐、滥伐等问题。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中国城市群发展迅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繁荣发展。
2. 文化地理: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承德和都江堰等。
3. 交通与通讯:中国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方式便捷。
通讯设施也发达,移动支付、5G通讯等技术领先。
五、地理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划分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全国共划分出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可打印)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可打印)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可打印)初中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该学科以其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见长,那么关于中考地理知识点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仅供参考。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国的主要产业一、我国的农业1、农业取得的成就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⑴、北方—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
②、技术要求高。
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
广西是最大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
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4、新型农业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
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5、畜牧业分布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③、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④、宁夏牧区——滩羊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二、中国的工业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及现有经济基础等。
2、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能源工业的布局⑴、煤炭是我国第一能源。
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初中地理中考必备的知识点面对中考的渐渐逼近,除了平时课上要认真听讲,在复习上还需要怎么做才能战胜中考也很重要。
课后的自主复习很重要,很多知识点都需要我们主动去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地理中考知识重点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季长,年际变化大。
成因: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有关三、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1.5月登陆,南岭以南,6月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淮河流域,7-8月到达华北至东北,10月退出大陆2.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五、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气候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有各类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六、中国主要灾害性天气1、寒潮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入侵2、台风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平洋最多3、旱涝春夏多旱,夏秋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暴雨4、沙尘暴冬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河流和湖泊一、内流区与外流区1、外流区区域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供水区为外流区域2、内流区域最终末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其供水区为内流区域3、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二、中国主要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1、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小,冰期长2、秦岭-淮河以北(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辽河,海河,黄河流量较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冰期短3、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变化水,含沙量小,无冰期4、西南地区(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初中地理考点知识西亚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
(全面版)初中中考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全)

(全面版)初中中考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全)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扁倒的椭球体,赤道
略大于两极。
- 经、纬线和地球坐标:地球的经度和纬度都是用角度来表示,而地球坐标是用经度和纬度的度数来表示的。
- 中国地图:中国地形分布主要为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
最大的高原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平原为华北平原。
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
- 气候: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较大。
- 水资源:中国的江河众多,其中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 生态环境: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植被类型
多样,分布不均。
- 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地震、台风、山体滑坡等。
人口与城市
- 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质量仍需提高。
- 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交
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交通运输与旅游
- 交通运输:我国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和水运网四通八达,越来越多的高铁正在建设中。
- 旅游资源: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如故宫、长城、黄山、九寨
沟等著名景点。
区域经济发展
-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重要的对
外开放窗口。
-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东
部地区差距的战略。
- 中部地区:是内陆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拥有众多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
以上为初中中考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希望能够对广大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考点:中国地理
考点9 从世界看中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考查要注意凸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记住四个直辖市,东北三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说出我国人口数量,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人口政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3.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及风土民情。
考点10 中国的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可以将地形特征与地势特征联系起来考查。
2.运用资料分析评价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主要抓住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复杂的表现在与热量带、干湿区和地形的差异;季风要抓住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影响因素主要突出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
评价要抓住亚热带地区同纬度气候比较我国所表现出的优势。
3.秦岭----淮河一线在气候方面的重要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长江要抓住水能、水运、防洪问题、黄河要抓住水能、泥沙和地上河及其治理问题。
考点11 中国的自然资源
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他有哪些类型。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以及如何节约用水(三峡水利工程和南水北调)。
考点12 中国的经济发展
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熟悉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重要的铁路干线枢纽(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哈线、陇海线)。
2.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上的差异,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具体的工业部门的分布不要求学生掌握。
知道我国的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考点13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
义。
主要考查热量、降水、干湿区、耕作制度与农作物,河流等自然地理概况及其对人文地理的影响,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天人合一的地理概念。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要抓住南北方地区同其他地区的差异在于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同其
他地区的差异在于地形的影响;南北方地区差异在与热量的
影响;不同地理单元的差异比较可以抓住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等方面进行。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对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影响,还有环境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这部分以北方内容为主,也可以在乡土地理中进行考察。
考点14 认识省级区域
1.知道北京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建设成就。
掌握北京的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
2.了解香港的组成,有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经济特点等地理特征;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3.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地理位置,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风景名胜:日月
潭、阿里山、玉山等,知道台北、台中、高雄几个城市。
4.认识新疆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考点15 认识省内区域
1.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对外开放前沿及外向型经济,知道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场的基本模式。
2.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的旅游业。
考点16 认识跨省区域走向世界的中国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认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明确H的经济格局。
知道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明确上海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主要依靠条件。
知道沿江地带的四大工业基地,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
(知道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
3.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东北平原、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三北防护林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2019年北京奥运会,青藏铁路等。
在世界中的发展。
考点17 乡土地理
1.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利用资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2.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改善措施。
4.举例说明家乡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重大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5.列举家乡两至三个旅游景点。
相关推荐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总结:宇宙的起源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总结: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