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广东卷(文综历史)纯word版

合集下载

【历史】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word版含答案

【历史】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政治试题(适用省区:广西)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13.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B.轻徭薄赋C.崇尚节俭D.民贵君轻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A.增加赋税B.澄清吏治C.培养人才D.充实边防15.《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17.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

”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18.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

这表明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19.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

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20.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州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

“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

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由此可知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的原因是宗法制走向衰落;分封制在战国开始走向衰落,A选项与史实不符。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与题意无关;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走向瓦解,与史实不符。

答案:B2.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在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分析型的选择题,题目的关键信息是重本抑末,桓谭认为:“理国之道,举本业(农业),而抑末利(商贾)。

”可知是主张实行重农抑商,B选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是明中后期,选项A不符合史实;桓谭建议重农抑商,无从提现,不符题意,D选项显然与题意无关。

答案:C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解析:首先,要材料捕捉关键信息,明理、重要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明理可知是理学有关,“仁义”指得是陆九渊所说的“本心”就是仁义之心,选项D符合题意;A选项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题意的明理不符。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Array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与答案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与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 搬运作用B. 地壳运动C. 变质作用D. 风化作用2. 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 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 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C. 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D. 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3. 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A. 自治区B. 省C. 自治区D. 省4. 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 A. 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 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 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 局地气流下沉增温5. 表1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0.93420.17681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6. 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2013年高考广东卷解析课件

2013年高考广东卷解析课件

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 反对资产阶级同翻地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 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 的表现有( )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shíxíng)工农武装割据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 )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fǎnbà)统一战线构
答:
1)70S否定(fǒudìng)的原因: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2)80S肯定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
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收到哪些因素的 影响?(3分)
答:
认识者的立场(lìchǎng)、思想观念、所处的时代环境等。(3分)
——据
《白银资本》等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 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jiéhé)所学知识,分 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 要原因。(6分)
答: 1)亚洲:(2分)
2)原因: ① 开辟新航路,
② 殖民(zhímín)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
38. (27分)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 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
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
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
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
③ 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 润。(4分)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参考答案A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28 CACDA 29-33 CBDDC 34-35 BB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52分)36.(28分)(1) ①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规定。

(3分)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3分)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3分)④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分)【评分说明】其它解答若超出答案要点,且言之成理、分析得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12分。

(2)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分)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3分)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分)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

(3分)【评分说明】必须准确答出原理,且结合材料分析得当,才能给相应分数。

37.(24分)(1) ①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

(2分)②2008-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上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下滑。

(2分)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2分)【评分说明】若答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因素”可给2分,但该问最高不超过6分。

(2) 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带来新供给,推动产能扩张。

(2分)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分)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2分)④创造新的劳动力。

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解析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

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

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C【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

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A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D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课标I卷(文综历史)纯word版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课标I卷(文综历史)纯word版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4.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考古墓葬等级区别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情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秦国与东方六国墓葬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

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的特点是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没有等级差别,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而东方六国墓葬等级区分清楚,反映出分封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A项内容题干中未涉及,故排除;B项内容本身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内容本身表述错误,战国时期的战争本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故排除。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5.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和分析能力,以儒学称呼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情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的时间“宋代”。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A项在秦朝郡县制实行时即已开始,故排除;B项在汉代时就已出现,故排除;D项的陆王心学主张内心的自我反省,而且心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守仁,生活在明代,故排除。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6.A[解析] 本题以学者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认识。

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文综Ⅰ历史试题解析(初稿)

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文综Ⅰ历史试题解析(初稿)
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答案:C
建议:开好选修课。对学过选修一《商鞅变法》的同学,做对本题的概率会增大。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在《必修1+2分册》第11页(不同批次印制的页码略有不同,可在相关章节查找,下同),有如下表述:“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3.思想根源: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第12页,在讲述郡县制时,有如下表述:“郡县制:⑴渊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如秦、楚)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⑵秦朝郡县制的设立:鉴于周朝分封制导致后来周天子权威削弱的教训,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前代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对于使用过《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的学生来说,本题会更加容易。(上述摘文约在2012年暑期前后已在相关群共享,不信者可以前去查询。本人已免费发布了三本必修教材的各自第一章。)在《必修3+选修1234分册·商鞅变法》一讲里,有如下文字(新版紫皮第105页):“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以俸禄制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的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第107页:“秦国在春秋时期已经设县,但并不多。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县令由国君直接委派,随时撤换且不得世袭,加强
解题关键:本题存在三个关键要素:分封制下墓葬分等级,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等级差别不明显,但东方六国级差明显。东方六国墓葬等级明显,是符合分封制规定的(分封制下的金字塔结构);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无明显差别,显然集中彰显了“君王”的地位(水平面上的一枝独秀)。A项,东方六国严格执行分封制并非因为经济发达,而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分封制的规定;秦国君王之下级差不明显,说明秦国没有严格执行分封制。知识面宽的同学应该知道,秦国地处西戎,对中原文化“学习”的不好(类似的还有南蛮楚国),较早实行“县”制。B项分封制凸显了君主集权,与史实及材料本意不符(秦国与六国不一样);D项东方六国遵循分封制度是不是“严格”姑且不论,从解题的角度看,本项以偏概全,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材料核心意思,忽略了秦国,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课标II卷(文综历史)纯word版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课标II卷(文综历史)纯word版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4.B[解析] 本题考查了历史学常识。

材料反映了司马迁收录关于黄帝的传说并写入《史记》,说明古代传说是史料的来源之一,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现的文物。

故本题应选B 项。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25.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宋代“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的对象,D项正确。

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项;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C项;B项是土地兼并的结果之一,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故本题应选D 项。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6.D[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材料反映了明朝取道江南经江西越大庾岭到广东的商道忙碌的情形,结合明朝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这一知识点,判断D项正确。

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未涉及。

故本题应选D 项。

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2013年高考文综各省试题历史部分word精校版(有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各省试题历史部分word精校版(有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图6)一战即发。

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

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里“东风”指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

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广东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广东卷)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本解析采用的是试卷类型:B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考点: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战国,贵族→民众。

战国时代,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上升,原有的宗法制无以为继。

答案:B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因为富商大贾收入堪比封君,所以要进一步“重农抑商”,以“抑并兼、长廉耻”。

A不是材料本意,且与史实不符;题干是说“(商贾)收税与封君比入”,不是商人与封君勾结,B歪曲了材料意思。

桓谭正是发现了题干中所说的现象,才提出重农抑商建议的,排除D。

答案:C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解析】考点:中国古代思想史,宋明理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先假定承认对方(辩论赛常用的方法),接着一个“但”字表示转折——我方认为:“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显然“仁义”自在“我心”。

不读书识“理”,照样“堂堂正正”做人,原来“理”在每个人的“心”中。

答案:D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考点: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经典2013广东文科高考试卷(含详细解析)

经典2013广东文科高考试卷(含详细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广东卷)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V=13Sh,其中S为锥体的底面积,h为锥体的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广东,文1)设集合S={x|x2+2x=0,x∈R},T={x|x2-2x=0,x∈R},则S∩T =().A.{0} B.{0,2}C.{-2,0} D.{-2,0,2}答案:A解析:∵S={-2,0},T={0,2},∴S∩T={0}.2.(2013广东,文2)函数lg11xyx(+)=-的定义域是().A.(-1,+∞) B.[-1,+∞) C.(-1,1)∪(1,+∞) D.[-1,1)∪(1,+∞) 答案:C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10,10, xx+>⎧⎨-≠⎩解得x>-1且x≠1,故函数的定义域为(-1,1)∪(1,+∞).3.(2013广东,文3)若i(x+y i)=3+4i,x,y∈R,则复数x+y i的模是().A.2 B.3 C.4 D.5答案:D解析:∵i(x+y i)=-y+x i=3+4i,∴4,3. xy=⎧⎨=-⎩∴x+y i=4-3i.∴|x+y i| 5.4.(2013广东,文4)已知5π1sin25α⎛⎫+=⎪⎝⎭,那么cos α=().A.25-B.15-C.15D.25答案:C解析:∵5ππsin sin2π22αα⎛⎫⎛⎫+=++ ⎪ ⎪⎝⎭⎝⎭=πsin 2α⎛⎫+⎪⎝⎭=cos α=15,∴cos α=15.5.(2013广东,文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3,则输出s 的值是( ).A .1B .2C .4D .7 答案:C解析:i =1,s =1,i ≤3,s =1+0=1,i =2; i ≤3,s =1+1=2,i =3; i ≤3,s =2+2=4,i =4; i >3,s =4.6.(2013广东,文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16 B .13 C .23D .1 答案:B解析:由俯视图知底面为直角三角形,又由正视图及侧视图知底面两直角边长都是1,且三棱锥的高为2,故V 三棱锥=13×12×1×1×2=13. 7.(2013广东,文7)垂直于直线y =x +1且与圆x 2+y 2=1相切于第Ⅰ象限的直线方程是( ).A .x +y 0B .x +y +1=0C .x +y -1=0D .x +y 0 答案:A解析:由于所求切线垂直于直线y =x +1,可设所求切线方程为x +y +m =0.由圆心到切1=,解得m=.又由于与圆相切于第Ⅰ象限,则m=.8.(2013广东,文8)设l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l∥α,l∥β,则α∥βB.若l⊥α,l⊥β,则α∥βC.若l⊥α,l∥β,则α∥βD.若α⊥β,l∥α,则l⊥β答案:B解析:如图,在正方体A1B1C1D1-ABCD中,对于A,设l为AA1,平面B1BCC1,平面DCC1D1为α,β.A1A∥平面B1BCC1,A1A∥平面DCC1D1,而平面B1BCC1∩平面DCC1D1=C1C;对于C,设l为A1A,平面ABCD为α,平面DCC1D1为β.A1A⊥平面ABCD,A1A∥平面DCC1D1,而平面ABCD∩平面DCC1D1=DC;对于D,设平面A1ABB1为α,平面ABCD为β,直线D1C1为l,平面A1ABB1⊥平面ABCD,D1C1∥平面A1ABB1,而D1C1∥平面ABCD.故A,C,D都是错误的.而对于B,根据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知B正确.9.(2013广东,文9)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离心率等于12,则C的方程是().A.22134x y+=B.2214x=C.22142x y+=D.22143x y+=答案:D解析:由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F(1,0)知,c=1.又离心率等于12,则12ca=,得a=2.由b2=a2-c2=3,故椭圆C的方程为221 43x y+=.10.(2013广东,文10)设a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a≠0.关于向量a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①给定向量b,总存在向量c,使a=b+c;②给定向量b和c,总存在实数λ和μ,使a=λb+μc;③给定单位向量b和正数μ,总存在单位向量c和实数λ,使a=λb+μc;④给定正数λ和μ,总存在单位向量b 和单位向量c ,使a =λb +μc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b ,c 和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解析:对于①,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知正确;对于②,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正确;对于③,以a 的终点作长度为μ的圆,这个圆必须和向量λb 有交点,这个不一定能满足,故③不正确;对于④,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结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必须|λb |+|μc |=λ+μ≥|a |,故④不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11.(2013广东,文11)设数列{a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a 1+|a 2|+a 3+|a 4|=__________.答案:15解析:由数列{a n }首项为1,公比q =-2,则a n =(-2)n -1,a 1=1,a 2=-2,a 3=4,a 4=-8,则a 1+|a 2|+a 3+|a 4|=1+2+4+8=15.12.(2013广东,文12)若曲线y =ax 2-ln x 在(1,a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则a =__________.答案:12解析:由曲线在点(1,a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得切线的斜率为0,由y ′=2ax -1x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得y ′|x =1=2a -1=0,解得a =12. 13.(2013广东,文13)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30,11,1,x y x y -+≥⎧⎪-≤≤⎨⎪≥⎩则z =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答案:5解析:由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下图,平移直线l 0,当l 过点A (1,4),即当x =1,y =4时,z max =5.(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2013广东,文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1cos ,sin x y ϕϕ=+⎧⎨=⎩(φ为参数)解析:由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ρ=2cos θ知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知曲线C 是以(1,0)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其方程为(x -1)2+y 2=1,故参数方程为1cos ,sin x y ϕϕ=+⎧⎨=⎩(φ为参数).15.(2013广东,文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BC =3,BE ⊥AC ,垂足为E ,则ED =__________.答案:2解析:在Rt △ABC 中,AB BC =3,tan ∠BAC =BCAB=则∠BAC =60°,AE =12AB 在△AED 中,∠EAD =30°,AD =3,ED 2=AE 2+AD 2-2AE ·AD cos ∠EAD=2⎝⎭+32-2×3×cos 30°=34+9-23 =214.∴ED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2013广东,文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π()12f x x ⎛⎫=- ⎪⎝⎭,x ∈R .(1)求π3f ⎛⎫⎪⎝⎭的值; (2)若cos θ=35,θ∈3π,2π2⎛⎫⎪⎝⎭,求π6f θ⎛⎫- ⎪⎝⎭.解:(1)ππππ133124f ⎛⎫⎛⎫=-== ⎪ ⎪⎝⎭⎝⎭.(2)∵cos θ=35,θ∈3π,2π2⎛⎫⎪⎝⎭,sin θ=45 =-,∴ππ64fθθ⎛⎫⎛⎫-=-⎪ ⎪⎝⎭⎝⎭ππ1 cos cos sin sin445θθ⎫+=-⎪⎭.17.(2013广东,文17)(本小题满分12分)从一批苹果中,随机抽取50个,其重量(单位:克)(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重量在[80,85)和[95,100)的苹果中共抽取4个,其中重量在[80,85)的有几个?(3)在(2)中抽出的4个苹果中,任取2个,求重量在[80,85)和[95,100)中各有1个的概率.解:(1)苹果的重量在[90,95)的频率为2050=0.4;(2)重量在[80,85)的有4×5515+=1个;(3)设这4个苹果中[80,85)分段的为1,[95,100)分段的为2,3,4,从中任取两个,可能的情况有:(1,2),(1,3),(1,4),(2,3),(2,4),(3,4),共6种.任取2个,重量在[80,85)和[95,100)中各有1个记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有(1,2),(1,3),(1,4),共3种,所以P(A)=31 62 =.18.(2013广东,文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AE,F是BC的中点,AF与DE交于点G.将△ABF沿AF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棱锥A-BCF,其中BC.图(1)图(2)(1)证明:DE∥平面BCF;(2)证明:CF⊥平面ABF;(3)当AD =23时,求三棱锥F -DEG 的体积V F -DEG . (1)证明: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 ∵AD =AE ,∴AD AEDB EC=. 又AD AEDB EC=,在折叠后的三棱锥A -BCF 中也成立, ∴DE ∥BC .∵DE ⊄平面BCF ,BC ⊂平面BCF , ∴DE ∥平面BCF .(2)证明: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F 是BC 的中点,BC =1,∴AF ⊥CF ,BF =CF =12. ∵在三棱锥A -BCF 中,BC=2, ∴BC 2=BF 2+CF 2.∴CF ⊥BF . ∵BF ∩AF =F ,∴CF ⊥平面ABF .(3)解:由(1)可知GE ∥CF ,结合(2)可得GE ⊥平面DFG . ∴V F -DEG =V E -DFG =13×12·DG ·FG ·GE=1111132333⎛⨯⨯⨯⨯= ⎝⎭19.(2013广东,文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4S n =a n +12-4n -1,n ∈N *,且a 2,a 5,a 14构成等比数列.(1)证明:2a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 ,有1223111112n n a a a a a a ++++< . (1)证明:当n =1时,4a=a 22-5,∴a 22=4a 1+5. ∵a n >0,∴2a =(2)解:当n ≥2时,4S n -1=a n 2-4(n -1)-1,①4S n =a n +12-4n -1,②由②-①,得4a n =4S n -4S n -1=a n +12-a n 2-4, ∴a n +12=a n 2+4a n +4=(a n +2)2. ∵a n >0,∴a n +1=a n +2,∴当n ≥2时,{a n }是公差d =2的等差数列. ∵a 2,a 5,a 14构成等比数列, ∴a 52=a 2·a 14,(a 2+6)2=a 2·(a 2+24),解得a 2=3.由(1)可知,4a 1=a 22-5=4,∴a 1=1. ∵a 2-a 1=3-1=2,∴{a n }是首项a 1=1,公差d =2的等差数列. ∴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3)证明:12231111n n a a a a a a ++++ =11111335572121n n ++++⨯⨯⨯(-)⋅(+)=1111111112335572121n n ⎡⎤⎛⎫⎛⎫⎛⎫⎛⎫⨯-+-+-++- ⎪ ⎪ ⎪ ⎪⎢⎥-+⎝⎭⎝⎭⎝⎭⎝⎭⎣⎦=11112212n ⎛⎫⨯-< ⎪+⎝⎭. 20.(2013广东,文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F (0,c )(c >0)到直线l :x -y -2=0的距离为2.设P 为直线l 上的点,过点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 A ,PB ,其中A ,B 为切点.(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当点P (x 0,y 0)为直线l 上的定点时,求直线AB 的方程; (3)当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时,求|AF |·|BF |的最小值.解:(1)依题意d ==c =1(负根舍去). ∴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4y .(2)设点A (x 1,y 1),B (x 2,y 2). 由x 2=4y ,即y =14x 2,得y ′=12x . ∴抛物线C 在点A 处的切线P A 的方程为y -y 1=12x (x -x 1), 即y =12x x +y 1-12x 12. ∵y 1=14x 12,∴y =12x x -y 1.∵点P (x 0,y 0)在切线P A 上,∴y 0=12x x 0-y 1.① 同理,y 0=22xx 0-y 2.②综合①,②得,点A (x 1,y 1),B (x 2,y 2)的坐标都满足方程y 0=2xx 0-y . ∵经过A (x 1,y 1),B (x 2,y 2)两点的直线是唯一的, ∴直线AB 的方程为y 0=2xx 0-y ,即x 0x -2y -2y 0=0. (3)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F |=y 1+1,|BF |=y 2+1, ∴|AF |·|BF |=(y 1+1)(y 2+1) =y 1+y 2+y 1y 2+1.联立2004,220,x y x x y y ⎧=⎨--=⎩消去x 得y 2+(2y 0-x 02)y +y 02=0, ∴y 1+y 2=x 02-2y 0,y 1y 2=y 02.∵点P (x 0,y 0)在直线l 上,∴x 0-y 0-2=0. ∴|AF |·|BF |=x 02-2y 0+y 02+1 =y 02-2y 0+(y 0+2)2+1=2y 02+2y 0+5=2019222y ⎛⎫++ ⎪⎝⎭.∴当y 0=12-时,|AF |·|BF |取得最小值为92.21.(2013广东,文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f (x )=x 3-kx 2+x (k ∈R ). (1)当k =1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当k <0时,求函数f (x )在[k ,-k ]上的最小值m 和最大值M . 解:f ′(x )=3x 2-2kx +1, (1)当k =1时,f ′(x )=3x 2-2x +1,Δ=4-12=-8<0, ∴f ′(x )>0,即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R .(2)(方法一)当k <0时,f ′(x )=3x 2-2kx +1,其开口向上,对称轴3kx =,且过(0,1).①当Δ=4k 2-12=4(k k ≤0,即k <0时,f ′(x )≥0,f (x )在[k ,-k ]上单调递增. 从而当x =k 时,f (x )取得最小值m =f (k )=k ;当x =-k 时,f (x )取得最大值M =f (-k )=-k 3-k 3-k =-2k 3-k .②当Δ=4k 2-12=4(k k >0,即k < 令f ′(x )=3x 2-2kx +1=0,解得:1x =2x =,注意到k <x 2<x 1<0.(注:可用韦达定理判断x 1·x 2=13,x 1+x 2=23k>k ,从而k <x 2<x 1<0;或者由对称结合图象判断)∴m =min{f (k ),f (x 1)},M =max{f (-k ),f (x 2)}.∵f (x 1)-f (k )=x 13-kx 12+x 1-k =(x 1-k )(x 12+1)>0, ∴f (x )的最小值m =f (k )=k .∵f (x 2)-f (-k )=x 23-kx 22+x 2-(-k 3-k ·k 2-k )=(x 2+k )[(x 2-k )2+k 2+1]<0, ∴f (x )的最大值M =f (-k )=-2k 3-k .综上所述,当k <0时,f (x )的最小值m =f (k )=k ,最大值M =f (-k )=-2k 3-k . (方法2)当k <0时,对∀x ∈[k ,-k ],都有f (x )-f (k )=x 3-kx 2+x -k 3+k 3-k =(x 2+1)(x -k )≥0,故f (x )≥f (k ).f (x )-f (-k )=x 3-kx 2+x +k 3+k 3+k =(x +k )(x 2-2kx +2k 2+1)=(x +k )[(x -k )2+k 2+1]≤0.故f (x )≤f (-k ).∵f (k )=k <0,f (-k )=-2k 3-k >0, ∴f (x )max =f (-k )=-2k 3-k ,f (x )min =f (k )=k .。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新课标I卷)解析版 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新课标I卷)解析版 含答案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说明战国时期分封制在秦国已遭破坏,集权统治模式基本建立起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分权模式而非君主集权B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并不能说明严格遵循分封制度,其实分封制在东方六国也遭到破坏,D项表述错误。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宋代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并给其作出注解,随着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中对儒家经典解读的标准答案,孟子地位快速提高,“孔孟之道”成为儒学精神的核心表达,答案选C,A项表述错误,B项是孟子地位提高的重要条件但仁政理念深入人心发生在汉代之后,D项与题意无关。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应C.频繁改革的结果 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演说家生动的演讲易于鼓动雅典公民,由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政治模式,公民的拥护就将演说家的主张变为公民大会的决策,最终影响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走向,因此演说家能成为政治领袖是雅典政治体制的产物,答案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广东卷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12.B[解析] 本题以文化常识切入考查对先秦政治制度的认识,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姓”以别婚姻,“姓”最初是贵族的总称,彰显贵族血缘的高贵。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度逐步瓦解,贵族没落,宗法制衰微,所以“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A项表述与史实相反,故排除;C项内容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D项与基本史实相违,应是逐步取消。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3.C[解析] 本题以桓谭的言论切入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考查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本题的解题关键一是时间“东汉初年”,二是核心内容“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所以桓谭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A项错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项商人与封君勾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削弱与史实不符;D项与材料相违背。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14.D[解析] 本题以新材料切入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核心信息是无论读书与否都要确立“仁义”的根本,孔子突出的是内圣外王;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强调研究天理,达到内圣;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突出个人顿悟,如果从你有善念的那一念开始,就会成为堂堂正正的人。

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15.B[解析] 本题以歌谣切入考查对辛亥革命背景的分析,考查考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能力。

本题的解题关键信息是“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和“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作者把反清与独立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民族主义的反清排满特色。

因为是歌谣,说明影响了普通民众。

革命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所以A项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与题干反映的社会背景无关,排除C项;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主流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情况,所以排除D项。

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6.A[解析] 本题以新材料切入考查土地革命时期的“左”倾错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左”倾的含义。

“左”倾是超越历史条件的冒进,造成自己被孤立的后果。

民族资产阶级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是一个倾向于革命的阶级。

但是自身力量小,受中外反动势力影响大,所以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高潮到来之际是革命者。

把民族资产阶级列为革命对象是“左”倾错误的表现,故选A项;B、D两项都是正确的措施;C项是右倾错误。

17.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17.B[解析] 本题以毛泽东的言论切入考查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政策。

本题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毛泽东讲亚非拉地区和西欧国家反对美国控制,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勾勒出中国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可以联合的力量,体现了B 项的含义。

A项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材料与不结盟运动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反苏主张相反,可以排除D 项。

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18.C[解析] 本题以陶片放逐法切入考查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考查考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本题解题关键要明确陶片放逐法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建立僭主政治的野心家,材料能够体现野心家的只有C 项;A项对民主制度无法构成威胁;B项是雅典公民的共性主张;D项也不会使统治者成为雅典政治的独裁者。

19.P1 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19.A[解析] 本题以绘画内容切入考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考查考生史料分析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物的内心的作品”,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特色。

现实主义绘画侧重于表达现实生活,不是内心世界;印象画派侧重于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现代主义画派表达的是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20.C[解析] 本题考查对法国政治体制的认识,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强调1877年的政体是对1789年反封建革命的继承与发展,这只能是法国政治制度内容的表现。

A项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已经废除;B项是英国的政体,也与1789年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无关;D项最早出现于十月革命后。

21.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1.B[解析] 本题考查对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认识,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进化论的理解,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的革命,也是思想界的革命。

生物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说,所以才有宗教人士反对进化论的说法的出现。

A、C两项都没有否定上帝的作用,都是否定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D项与宗教没有内在关系。

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22.A[解析] 本题以领导人讲话为切入点,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考查考生对史料有效信息解读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显示,领导人把出售粮食和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的做法予以否定,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内容,强调允许出售粮食,所以答案为A项。

B项时间是1928年,材料没有体现集体所有制内容;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是被否定的内容。

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3.D[解析] 本题以杜鲁门的一则咨文切入考查对“冷战”的理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核心信息的分析,“保卫性措施”侧重于军事,所以答案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约,答案为D项。

A项是国际政治组织,最初是美苏较量的舞台;B项是欧洲人发展经济、维护欧洲利益的经济举措;C项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抗北约的军事组织。

38.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8.[解析] 本题以《白银资本》切入考查13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问题,考查考生提取史料有效信息,分析、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可以轻松得出中国与印度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开始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欧洲的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活动等相关内容分析。

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欧洲与中国贸易地位的变化,然后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国与欧洲两个方面比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差异,分析变化原因。

第(3)问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第三次科技革命下世界经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区域组织、亚洲经济发展等角度说明即可。

[答案] (1)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