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

合集下载

氨合成的催化剂

氨合成的催化剂

氨合成的催化剂引言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制造、化工合成等领域。

而氨合成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催化剂的选取。

本文将会全面介绍氨合成催化剂的种类、工作原理、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工业应用,以加深我们对氨合成催化剂的了解。

催化剂种类在氨合成过程中,常用的催化剂主要包括铁系催化剂、钌系催化剂和铑系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具有高效能、稳定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铁系催化剂铁系催化剂是氨合成过程中最常见的催化剂之一。

传统的铁系催化剂主要是以铁为主要成分,常配以适量的铝、钾等元素。

这类催化剂具有成本低、晶体结构稳定等优点,然而其催化活性相对较低,需要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反应。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铁基纳米催化剂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钌系催化剂钌系催化剂是氨合成中的另一类重要催化剂。

钌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常作为铁系催化剂的替代品使用。

研究表明,钌催化剂在较低温下即可实现氨合成反应,大大降低了能耗。

此外,钌系催化剂对反应物质的吸附性能和解离能力较强,可以促进氨合成反应的进行。

铑系催化剂铑系催化剂在氨合成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铑是一种包括铑金属和铑氧化物等在内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铑催化剂不仅可用于氨合成反应的催化剂,还可以在其他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铑系催化剂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催化剂在氨合成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催化剂可以提供活性位点,吸附反应物质并降低其解离能力,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另一方面,催化剂还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的速率。

具体而言,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会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过程。

在物理吸附中,反应物只是通过分子间的范德瓦尔斯力与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

而在化学吸附中,反应物会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中间体。

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交替作用,反应物逐步转化为产物。

催化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催化活性、化学稳定性、抗中毒性等。

DNCA

DNCA

统 2套 , 现有 生 产 能力 尿 素 l . 4 5万 ta 合 成 氨 9 /、
万 ta 副产 碳铵 35万 ta /、 . /。
20 0 0年 l 月 , 厂 将 Ol0 0合 成 塔 内件 更 1 我 0 换为 N l 0 C O 0三 轴 一径 式 。 为 保 证 内件 充分 发 0 挥其 生产 能力 , 择 了 山东 临朐 大 祥 精 细 化 工 有 选 限公 司生 产 的含 钴 、 温 高 活 性 的 D C 型催 化 低 NA 剂 , 过 1 半 多 时 间的 运行 , 们 认 为该 催 化 剂 通 年 我 质量 稳 定 , 果 理 想 在 2 0 效 0 2年 5月 中修 时更 换
温 ,0 17h后 渐 缩 小 为 l 0℃ , 、 7 8点 也采 取 同 样 措 施 由 8 6h的 3 l℃逐渐 缩 小为 12h后 的 l 3 0℃。 3 2 存 在 问题 的处理 .
( )充 分 利 用 电炉 功 率 维 持 床 层 温 度 , 炉 1 电 功率 在 升温 开始 后 的 4h内加 至满 负荷 , 并增 设 2

图 2 催化 剂层测温点分布
OO 6O×36 0 V:10 0 2 m3

氨冷器
0 0 240×810 F:10m 7 1 2 O 0 180×690 F:10m 7 0 2 O 0 100×65 8 F 0m 6 :4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催 化 剂的 升温 还原 方 案

11 .

8 0合成 工 段情 况 0
8 0 成 配套 设 备 0合 8 0合成 配 套设 备 见表 l 0 。
表 1 0 O 成 配 套 设 备 8O合

合成氨催化剂厂家名单文档

合成氨催化剂厂家名单文档

合成氨催化剂的供应商推荐名单如下:
(1)盘锦南方化学辽河催化剂有限公司的Amomax-10(亚铁基催化剂),联系人:王志。

电话: 0427-*******。

手机:138********
(2)临朐泰丰化工有限公司的TA201-2(含钴催化剂),联系人:刘学成。


话:0536-*******。

手机:133********。

(3)世德催化剂(南京)有限公司的Amax-110(即原来的A-110,磁铁基催化剂),联系人:黄有旺手机:136********
(4)郑州安泰科技有限公司的HA202W(含钴催化剂),联系人:仰华胄手
机:138********
(5)临朐大祥催化剂公司的DNCA型(含钴催化剂),联系人:张佃光手
机:138********。

请注意:
(1) 以上催化剂厂家,我方仅推荐上述提到的各自催化剂牌号。

(2) 在催化剂交货之前至少2个月的时候,业主务必记得通知我方进行催化剂采样事宜。

因为只有针对本项目,且经卡萨利催化剂测试通过的催化剂才能安装在卡萨利的内件里面,即卡萨利才提供性能保证。

(3) 催化剂的相关说明请参见卡萨利工艺包的催化剂规格书(5340-00-E-PSS-001)。

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
上海国际化建工程咨询公司
瑞士卡萨利中国代表处工程部
工艺一室主任兼项目经理。

探讨卡萨利氨合成工艺技术分析及应用

探讨卡萨利氨合成工艺技术分析及应用

探讨卡萨利氨合成工艺技术分析及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卡萨利氨合成工艺技术的应用。

研究过程中,以卡萨利氨合成技术优点为切入点,分析该技术氨净值较高、系统阻力小、结构简单,可提高氨合成效率及质量,以此为基础,结合卡萨利氨合成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研究应用工艺参数况,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卡萨利氨;氨合成工艺;合成回路;应用前言: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合成氨工艺作为重要技术,氨合成态势下能够制作硝酸与尿素,对化肥加工愈发重要。

而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通常会选用节能、高效的氨合成塔内件,利用卡萨利氨合成技术,将其用于大型合成氨装置上,其净化中应用液氮气、低温甲醇洗工艺,合成气较为纯净,可满足操作便捷、高效利用、可靠安全的要求。

一、卡萨利氨合成技术优点卡萨利合成塔作为瑞士卡萨利公司所研发的复合型氨合成塔,该塔上部催化床层是轴向流型,径向流型为下部催化剂床层,装有独特分布器,可确保95%气体能够沿径流流动,提高容器利用率,适宜低压氨合成技术。

具体优势如下:1.氨净值高。

卡萨连催化剂装填量大、无冷管效应,可提高容积利用率,特别是应用小颗粒催化剂,能够提高催化剂堆集密度,均匀分布床层气体,有助于进行氨合成反应[1]。

敞开床层顶部,使得气体能够在顶部为轴径向混合流动情况,改善径向塔内件床层顶部死角,利用该部分催化剂,提高径向塔利用率。

2.系统阻力小。

塔内由于无冷管,所以气体流通截面积较大,阻力较小,可减少循环气量,降低循环机消耗。

3.结构简单。

卡萨利合成塔结构较为简单,为分层式,自压连接上下层,拆卸与组装便捷,可长期使用。

设计独立分开催化剂筐,无需焊接或螺栓结构,使用迷宫式封面结构,便于组装拆卸。

现场组装内件即可填充催化剂,旧催化剂更换应用真空抽吸方式,检修安全、方便,有助于保护内件。

二、卡萨利氨合成技术分析1.工艺流程在卡萨利氨合成工艺中,新鲜原料气氢氮比控制为3:1,和来自中压氨分闪蒸气汇合,将其输入合成气压缩机低压缸,通过一、二段冷却与压缩后进入三段升压,之后和高压氨分循环气混合,循环段升压达到合成压力,将其输入热气气换热器,升温后气体进入至合成塔内。

DNCA(A207)型氨合成催化剂在卡萨利Φ2800合成塔中的运行情况

DNCA(A207)型氨合成催化剂在卡萨利Φ2800合成塔中的运行情况

卡萨利公司专用装填喷洒器ꎬ每个喷洒器每分钟
降至 215 ℃ ꎻ然后进入热气气换热器( 管程) ꎬ气
却水降至 40 ℃ ( 此时已有冷液氨产生) ꎻ再进入
最后依次通过一级氨冷器( 气体温度降至14 ℃ ) 、
部分气氨被冷凝成液体ꎬ在高压氨分中气、液进行
分离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冷气气换热器( 壳程) 进
行换热回收冷量ꎬ自身被加热到 35 ℃ ꎬ送入合成
与新鲜合成气汇合进入合成气压缩机低压段ꎻ而
液氨再经二级低压氨分降压至 2. 5 MPaꎻ产品液
氨被 送 至 库 区ꎬ 溶 解 在 液 氨 中 的 部 分 气 体
冷却离开第二床层的产品气ꎬ自身被加热ꎻ该换热
器出口的气体温度通过从 N3 管口进入合成塔的
旁路控制ꎻ同时ꎬ第二床层的进口温度也得到控
制ꎮ 通过 N3 管口进料气流经位于第一床层中央
的换热器管程ꎬ进料气通过冷却离开第一床层的
产品气ꎬ自身被加热至第一床层进口温度ꎻ第一床
层的进口温度通过从 N4 管口进入合成塔的旁路
的闪蒸汽(431 m / h、5. 6 MPa、 - 5. 2 ℃ ) 混合后

进入合成压缩机ꎬ被压缩至 13. 13 MPaꎬ与来自冷
层ꎮ 在离开第三床层之后ꎬ气体通过出口集气管
被送至合成塔出口 N2 管口ꎻ热交换器的热气出
口还有一路气体经开工加热炉燃料气加热后ꎬ进
入氨合成塔顶部 N5 管口ꎬ此路气体仅在氨合成
控制ꎻ气体先进入第一床层和上部床层ꎬ向内流
动ꎮ 离开第一床层之后ꎬ气体流经中间换热器的
壳程而被冷却ꎻ然后向内流经第二床层ꎬ并通过第
1 工艺流程
二中间换热器的壳程ꎻ最终气体向内流经第三床
1. 1 塔前循环气流程

氨合成催化剂评价选择

氨合成催化剂评价选择

氨合成催化剂评价选择氨合成催化剂是用于生产氨的重要催化剂。

由于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关键作用,催化剂的选择对氨合成反应的效率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氨合成催化剂,并对其评价指标进行比较,以便选择最适合的催化剂。

一、铁基氨合成催化剂铁基氨合成催化剂是最早被使用的催化剂之一,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其主要成分是赤铁矿,常与锆、铝等金属添加剂混合使用。

铁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高的产氨速率,但由于其催化剂表面容易被污染,导致催化剂寿命较短。

二、铁锰合金催化剂铁锰合金催化剂是一种常见的铁基氨合成催化剂。

它由铁、锰和其他金属元素构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铁锰合金催化剂在氨合成反应中可以降低催化剂的温度,提高氨的产率。

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抗污染性能,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三、钌基氨合成催化剂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钌基催化剂由钌和其他金属元素组成,具有高的结构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

钌基催化剂在氨合成反应中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以提高氨的产率和纯度。

然而,钌基催化剂的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推广。

四、负载型氨合成催化剂负载型氨合成催化剂是将催化剂负载在适合的载体上,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负载材料包括氧化铝、硅胶等。

负载型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抗积碳能力,可以提高氨的合成速率和选择性。

此外,负载型催化剂还能提高催化剂的寿命和循环使用率。

根据上述几种氨合成催化剂的特点,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催化剂。

如果注重催化剂的低成本和高反应速率,可以选择铁基氨合成催化剂。

如果追求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以考虑铁锰合金催化剂或钌基氨合成催化剂。

而对于对催化剂的寿命和抗污染性能有更高要求的应用,负载型氨合成催化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起来,氨合成催化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催化活性、稳定性、成本和抗污染性能等因素。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应用总结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应用总结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应用总结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年产18万t合成氨,30万t尿素的中型氮肥企业,现有2套合成装置,其中1#合成系统采用φ1 000mm塔,2#合成系统采用φ1 000mm塔串φ800mm塔,两塔均为对向流动单管并流内件。

1999年10月,1#合成系统使用3.3~4.7mmDNCA型催化剂16.35t,使用效果良好。

2000年5月和2001年5月,2#合成系统的φ800mm塔和φ1000mm塔也开始使用该催化剂。

从使用情况可以看出,DNCA 型催化剂具有易还原、还原温度低、出水快、产量高、低温活性好等特点。

现将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1 1#合成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1.1 工艺流程1#合成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压缩机六段新鲜气经压进阀控制进入滤油器,分离油水后进入补充气氨冷器,其出口气体与循环气氨冷器的出口气体汇合后进入冷交底部(冷交2入),气体中冷凝下来的液氨在冷交下部分离器分离后送往球罐。

分离液氨后的气体在冷交内上升至上部换热器管间,换热后气体升温至25~40℃,出冷交二出后分2路进入合成塔。

一路由塔顶主线进入;另一路由塔底副线进入。

主线气体沿内筒与外筒间环隙下行,带走内筒热量,控制塔壁温度小于100℃,一出气体温度约50℃,进入塔外热交换器(热交)沿内外筒环隙下行至底部,由内件环隙缺口进入换热器管间向上流动,由热交上部出口导出进入合成塔二入,经合成塔下部换热器的下部环形缺口进入换热器管间换热至300~320℃,出换热器进入中心管与不经换热器的副线冷气体会合后,沿中心管上行至触媒筐顶部分气盒。

此时,一部分气体进入上段触媒冷管导气管,下行进入冷管内,升温至400℃左右,再下行经出口导气管进入下段触媒层进行氨合成反应;另一部分气体沿导气管下行进入下段触媒层冷管,上行升温至400℃左右,经出口导气管进入上段触媒层进行氨合成反应。

两部分气体经过氨合成反应后相对流动至内件中部菱形集气盒汇合,沿中心管的外层套管下行进入下部换热器管内与管外冷气换热,温度由460℃~420℃降至270℃~320℃,由合成塔二出进入中锅回收合成反应热量,温度降至180℃~220℃左右,再进入水加热器进一步降温至110℃~165℃,出水加热器进入热交顶部三通侧面进入换热器管内下行与管间冷气换热后温度降至50℃~70℃,从下部二出进入水冷器,温度降至30℃左右后进入氨分离器,分离液氨后进入透平机进行加压。

氨合成工艺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

氨合成工艺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

氨合成工艺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氨气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在农业、医药、化肥和冶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氨合成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对反应效率和成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氨合成工艺中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并从常见催化剂种类、载体物质、促进剂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常见的氨合成催化剂种类氨合成催化剂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铁催化剂、铑催化剂和铑铁复合催化剂等。

铁催化剂是较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催化剂,其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加工、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其反应速度较慢,需要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

铑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催化效果更好,但价格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铑铁复合催化剂则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二、催化剂的载体物质选择催化剂的载体物质对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

常见的载体物质包括铝、硅和钛等。

铝是一种常用的载体,其表面活性较高,能够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用于反应。

硅作为载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毒性,能够增加催化剂的寿命。

钛载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氨合成反应。

不同的载体物质选择会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需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三、催化剂的促进剂添加促进剂的添加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促进剂有铈、稀土元素和钒等。

铈作为促进剂能够增加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提高其催化活性。

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够增加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位点,提高氨合成反应的效率。

钒促进剂可增加催化剂表面的氧负载物,提高催化剂对氨气的吸附能力,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促进剂的添加需要根据具体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四、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需要结合具体工艺和产品要求进行考虑。

首先,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规模,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种类和载体物质,考虑成本、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在凯洛格内件的应用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在凯洛格内件的应用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在凯洛格内件的应用张秀志【期刊名称】《小氮肥》【年(卷),期】2016(044)007【总页数】3页(P19-20,21)【作者】张秀志【作者单位】新疆中能万源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玛纳斯832200【正文语种】中文新疆中能万源化工有限公司是由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新疆玛纳斯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该公司一期“40·60”项目采用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等温变换工艺、大连理工大学的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工艺、浙江杭氧公司的液氮洗净化工艺、美国凯洛格公司的合成氨技术以及意大利斯纳姆公司的氨汽提法尿素工艺,于2015年8月开始调试运行,2015年9月顺利投产,并达到预期效果。

现将合成装置试车及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该装置采用凯洛格技术Φ 2 700 mm合成塔。

来自净化系统n(H2)/n(N2)约为3∶1、φ(CO+CO2)<5×10-6、压力为2.69 MPa、温度为25 ℃、流量为110 228 m3/h(标态)的新鲜合成气至合成气压缩机入口,与其循环段入口的346 607 m3/h(标态)循环气一起经合成气压缩机压缩至11.49 MPa、温度66 ℃,经合成塔进、出料换热器预热至230 ℃后,再分成3路进入合成塔:第1路约60%(体积分数,下同)的气体经过第1主线调节阀,通过合成塔壳体和催化剂筐环隙,再经过合成塔一级中间换热器与第1床层出口气体换热,以降低壳体温度和第2床层入口温度,该气体被加热至385 ℃;第2路约30%的气体经过第2主线调节阀,通过合成塔二级中间换热器换热,以降低第3床层入口温度,同时与主气流混合进入一级中间冷却器,预热后进入第1床层;第3路约10%的气体经零米副线调节阀至合成塔入口。

上述3路气体经混合后进入合成塔第1床层(有 50%以上的NH3在此合成)。

第1床层出口后的气体与第1主线调节阀、第2主线调节阀来的气体在合成塔一级中间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第2床层,第2床层出口的气体与第2主线调节阀来的气体在合成塔二级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第3床层A室,再进入第3床层B室;B室出口气体(442 ℃、压力11.06 MPa)进入工艺蒸汽过热器换热后,气体温度降至418 ℃,然后进入合成塔废热锅炉换热,并副产4.15 MPa的蒸汽,此时气体温度降至282 ℃。

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及工业应用

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及工业应用

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及工业应用
陈长新;魏新华
【期刊名称】《中氮肥》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介绍了NCA型氨合成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及抗毒性等性能,以及该催化剂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陈长新;魏新华
【作者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南化集团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13.247
【相关文献】
1.NCA型氨合成催化剂的性能研究和应用 [J], 林守如;张金龙;赵运秀
2.NCA型氨合成催化剂还原条件的研究 [J], 林守如
3.NCA-2型焦炉煤气净化分解催化剂的性能特点与工业应用 [J], 黄建明;王训坚;王富绩
4.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在JR型内件中的应用 [J], 李文革
5.NCA型低压氨合成催化剂性能研究 [J], 林守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是南化(集团)公司研究院和临朐大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和生产的一种新型低温低压高活性的氨合成催化剂,其性能已达到并部分超过英国ICI公司的ICI-74-1型氨合成催化剂。

该催化剂还原性能佳,低温易还原,还原温区约比A110系列催化剂低30℃左右,比A201型催化剂低20℃左右;活性高,在同样测定条件下,氨净值约比A110系列催化剂高10%-15%,比A201型高5%-10%,其耐热和抗毒性能与A110系列催化剂相当;同时对惰性气体和氢氮比变化适应性强,它不仅用于低压氨合成,而且适用于中高压合成,是目前国内理想的氨合成催化剂。

一、主要组成及物化性能
本产品执行企业标准Q/LYHG001-2002。

1、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并含有适量的钴、氧化铝、氧化钾和氧化钙等助剂。

2、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是一种黑色带磁性的不规则颗粒,具有金属光泽,堆密度约2.8~3.0kg/l。

3、催化剂粒度系列为:1.5~2.2mm(8~10目),2.2~3.3mm(6~8目),3.3~4.7mm(4~6目),4.7~6.7mm(3~4目),6.7~9.4mm(2~3目),9.4~13.0mm (1~2目),若用户需要特殊粒度,本厂可按要求进行加工。

4、DNCA型催化剂暴露在空气中时,易受潮而引起可溶性钾盐析出,造成活性下降,尤其是低温活性下降。

5、该催化剂需经纯净的氢氮混合气还原后才具有活性,还原温度自300~330℃开始,380~430℃大量出水,最高还原温度为475~490℃,还原后的催化剂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从而完全失去活性。

6、该催化剂正常操作温区为350~500℃,初期热点温度为440~460℃。

7、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汽、硫化物、磷化物、氯化物、油类等均为催化剂毒物,可引起催化剂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毒。

二、产品质量指标
1、耐热后活性
在实验室条件下,当催化剂粒度为1.0~1.4mm,装量2ml,压力15.0Mpa,空速3×104hr-1,温度425℃(在500℃耐热20h后)时,出口氨不小于14.2%。

2、强度
按美国ASTM标准方法,磨损粒度1.0~3.0mm,磨损率<3.0%。

三、装填方法和注意事项
1、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是用铁桶密封包装,由于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少量的催化剂棱角磨损,故在装填前应将催化剂过筛以除去粉末,过筛之后要立即装填,以免在空气中因暴露时间过长而受潮。

2、催化剂装填前,必须认真检查合成塔内件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密封部分要保证不泄漏,杂质要清理干净,准备好一切装填工具。

3、催化剂在装填时要注意松紧一致,力求均匀,各种粒度分层装填,正确的装填方法应该不断地将装填漏斗和布袋沿圆周运动,装入一定量催化剂以后要压实一次,以保证装填催化剂的重量和体积在控制范围之内,不允许倾倒在一点上或堆积成斜面,否则,小粒度催化剂留在中间而大颗粒滚到边上,而造成松紧不一致引起偏流,影响全塔的生产效率。

4、催化剂粒度大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塔型的工艺条件来确定由于小颗粒催化剂的内扩散影响较小,比表面积大,易还原且活性比大颗粒催化剂好,而相应的阻力较大。

因此,对于阻力允许且气体质量好的装置可尽量采用小颗粒产品,以提高合成塔的生产能力。

同时,本型号产品活性好,可适当放大所采用的粒度,以减少阻力。

总之,粒度选择关系到生产能力和能耗,厂家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慎重选择决定。

对于同一塔中颗粒大小的分配,考虑到合成塔进口气体氨浓度低,远离平衡,所以,上层可装填小颗粒催化剂,以充分利用催化剂的活性,而在合成塔底层反应速度大大减慢,内扩散影响较小,可适当考虑降低床层阻力而装填大颗粒的催化剂。

四、升温还原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必须还原成α-Fe之
后才具有催化活性,而催化剂活性的好坏不仅与催化剂本身的组成与制备过程有关,还与催化剂的还原有关。

对于同样的催化剂来说,还原过程控制的好坏,关系到该炉催化剂活性好坏与寿命长短。

还原反应按下式进行:
Fe3O4+4H2=3Fe+4H2O—142.8KJ
按此式计算的催化剂理论出水量约为催化剂本身重量的29%。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工艺操作要求控制如下:
1、温度: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开始还原出水温度约为300~330℃.大量出水温度380~430℃,还原主期温度控制在425~450℃,最高还原温度为475~490℃,还原末期在连续测水汽浓度低于0.2g/Nm3时,且催化剂床底层温度达460℃以上恒温一段时间,即可认为还原结束。

2、水汽浓度:升温过程结束中,合成塔出口水汽浓度是个重要的控制指标,由于DNCA型催化剂比较容易还原,因此出水快而猛,必须十分小心操作,具体控制初期和末期水汽浓度为 1.5g/Nm3以下,主期则可在
2.0g/Nm3以下。

3、空速:提高还原空速,对缩短还原时间,降低出口气中水汽含量,提高还原后催化剂活性是有利的,只要氨厂条件许可,尽可能提高还原空速,空速至少达8000~10000hr-1。

4、压力:压力的变化对催化剂的还原和还原后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十分明显,还原压力可控制在5.0~15.0Mpa,压力低便于催化剂还原温度的控制,提高压力可利用反应热来弥补电炉功率不足。

5、氢气含量:提高循环气中氢含量,对缩短还原时间是有利的,还原主期循环气中氢气含量达70%以上为宜。

6、氨制冷器温度:还原过程中不仅要求严格控制出口气中水汽浓度,而且还必须注意入口气中去浓度,当入口气中水汽浓度大于10ppm以上时,会明显影响催化剂还原和催化剂活性,因此还原主期要求氨冷温度控制在-15℃~-20℃。

7、催化剂升温还原结束后,应有一段轻负荷生产的时间,否则,还原结束后立即加负荷,会使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容易促使催化
剂衰老,影响使用寿命。

五、正常操作
1、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初期热点温度可控制在440~460℃,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热点温度适当提高,末期操作温度可达480~500℃。

2、操作要力求平稳。

合成气成分控制好。

微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或氧化物会导致催化剂暂时性中毒,硫化物、氯化物及磷化物等则导致永久性中毒,必须严格控制它们的含量。

3、DNCA型催化剂氢氮比使用范围 1.0~4.0,最佳氢氮比使用范围1.6~3.0,推荐入塔气氢氮比在1.8~2.6,在合成塔操作压力高的氨厂,入塔气氢氮比适当的提高一些。

4、由于DNCA型催化剂活性高,因此对惰性气体使用范围较宽,一般可在惰性气含量8~24%范围内使用。

六、停车与卸出
合成系统停车需对催化剂妥善处理,尤其要避免超温造成对催化剂和合成塔的危害。

在停车过程中对催化剂床层温度控制适当的降温速率是必要的。

对催化剂卸出塔外的操作要视催化剂是否重新使用而采取不同处理方案,当催化剂不再使用时,可以先降温,催化剂在控制状态下倒出,并用大量流动的水浸泡。

当催化剂要重复使用时可以采用钝化方法加以稳定化处理。

钝化后再将催化剂小心卸出,妥善保存备用,钝化后的催化剂必须重新还原后才具有活性。

七、维护和保养
1、储存及运输途中要防止受潮,避免摔碰滚撞。

2、严防产品与灰尘、油污或其它化学物品接触。

3、运输和验收时注意包装标志,保持完整清楚。

4、当催化剂中毒或其它原因,活性有所下降时,应先查找原因,不能随时提温。

既时为了消除含氧毒物的影响而需提高一下温度,也要慎重考虑,酌情处理。

5、因发生事故、合成系统开停车时,升降温和升降压均注意操作幅度不要过大,应严格按指标进行。

附表:
DNCA型氨合成催化剂小型厂升温还原方案
阶段温度℃
升温速
率℃/h 压力
Mpa
水汽浓
度g/m3
入塔
H2%
氨冷℃时间
阶段累计
升温常温~380 40±5 6.0 >68 0~-5 8 8
初期380~400 5~6 6.0 -1.5 ≥72 ≤-10 4 12
主前期400~460 1~2 6.0~7.0 1.5~2.0 ≥72 <-15 34 46
主后期460~480 1~2 7.0~8.0 1.5~2.0 ≥72 <-15 30 76
末期480~490 1~2 8.0~10.0 1.5~0.1 ≥70 <-10 20 96
轻负荷490~460±5 <-5 10~20 正常正常24
注:此升温还原方案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塔型、设备等配置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