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防雷的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关于高层建筑物安全防雷接地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关于高层建筑物安全防雷接地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关于高层建筑物安全防雷接地措施在城市中,高层建筑物已成为标志性的景观,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一系列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其中,防雷接地措施是高层建筑物安全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高层建筑物防雷接地措施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防雷接地。

什么是防雷接地?防雷接地是指通过合理的接地装置,将高层建筑物中的电荷安全地引入大地中,以达到消除和防范雷电危害的目的。

在整个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石材、钢结构等都可以被雷击,而接地是防范雷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如何进行合理的防雷接地?1.确定防雷接地的类型目前,主要的防雷接地类型有以下几种:•独立接地:将建筑物中不同电气系统的接地电位分离,各自独立接地。

•公共接地:将建筑物中不同电气系统的接地电位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共同接地。

•本体接地:将防雷接地装置与建筑物主体结构接地相融合,形成本体接地。

在选择接地类型时,需要考虑接地方式的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因素。

2.建立防雷接地装置高层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是保障防雷接地的基础,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建立。

通常,接地装置要分为楼面接地、钢筋混凝土接地和金属结构接地,以满足不同接地零件的需求。

3.防雷接地装置的检测和维护在建立接地装置后,需要对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这是为了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工作,避免因装置问题导致的雷击等危害。

4.注意事项在进行防雷接地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和规章,确保防雷接地符合安全要求;•高层建筑物上的接地装置要与建筑物主体安全连接,以避免产生一些新的安全隐患;•在进行防雷接地时,需要考虑设备安全、工作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物防雷接地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防范工作,它在减少雷电危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防雷接地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章进行,并注意施工中的各项细节,以确保可靠的防雷接地。

《安全防雷常识》课件

《安全防雷常识》课件

在雷电天气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无 线通讯设备,以免引雷。
户外防雷案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户外防雷案例主要介绍在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雷 电灾害,包括在空旷地带、山区等地方应注意的事项和应 对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在空旷地带、山区等地方停留,特 别是不要在树下避雨。
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防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避雷设施
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查 ,确保其完好有效。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确 保接地系统正常工作。
及时维修保养
一旦发现避雷设施出现故 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 修或更换。
PART 03
雷电预警与应急处理
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
根据雷电活动的趋势和可能造 成的危害程度,雷电预警信号 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雷电天气时,应尽快找到建筑物或汽车等有遮蔽物的地 方躲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携带雨衣、雨伞等防雨工具,避免因淋 雨而导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以免引 雷。
企业防雷案例
总结词:企业防雷案例主要介绍在企业中如何预防雷电 灾害,包括企业的防雷设施建设和员工安全培训等方面 的内容。 企业应定期检查防雷设施是否完好,如避雷针、避雷网 等是否牢固可靠。
静电感应
积雨云中的正负电荷积累 ,形成静电感应。
电场强度增加
云层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加 ,引发闪电。
雷电的危害
人员伤亡
通信干扰
雷电直接击中人体可导致瞬间休克或 死亡。

线路防雷的基本常识

线路防雷的基本常识

2 •线路防雷的基本常识2.1雷电的危害性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叫做大气过电压。

这种过电压危害相当大。

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接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基本形式。

雷电有下列危害:(1)雷电的机械效应一一击毁杆塔和建筑,伤害人畜。

(2)雷电的热效应一一烧毁导线、烧毁设备、造成火灾。

(3)电的电热效应——产生过电压,击穿电气绝缘、绝缘子闪络、开关跳闸、线路停电或引起火灾、人身伤亡等。

根据模拟试验和运行经验,平均高度为h米的线路将吸引宽度为5h的雷电击中线路,所以线路的等值受雷宽度为10h。

如果落雷密度丫-0。

015次/km2?雷电日,线路经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为T,则100公里长每年的落雷数:N=r ?10h/1000 x 100X T=Y?h?T 次/ 百公里?年若T=40雷电日/年,则每百公里线路平均落雷次数N=0.015 X 40X h=0.6h次/百公里?40雷电日例如,10kv线路,平均高度h=8m线路长度一般小于50公里,平均每年受雷击数:N=0.6 X 8X 50/100=2.4 次由此可见,配电线路若不采取防雷措施,是不能保证安全的2.2线路防雷中常用的几个概念(1)绕击、反击和感应雷线路受雷击后,绝缘子串二端电压升高,会引起绝缘子串闪络,根据雷击点位置不同,引起雷击闪络的原因,基本上有下列三种:①雷击线路附近的地面,在绝缘子二端产生电磁感应电压,通常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②雷击塔顶或塔头附近避雷线,雷电流通过杆塔入地,杆塔电位升高,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当雷击避雷线挡距中央时,地线电位升高,也可能引起导线、地线间的空气间隙s闪络。

这两种现在统称为反击。

它们都是原来接地的物体(杆塔、避雷器),受雷击后电位升高,反过来对原来是高电位的导线放电。

③雷绕过避雷线,击中相导线,这种由导线电位升高所引起的绝缘子串闪络称为绕击。

在高压线路中,绕击与反击之和就是线路总的雷击闪络次数。

绕击和反击时,雷电直接流过杆塔或导线。

夏季四防应知应会知识手册(9页)

夏季四防应知应会知识手册(9页)

夏季四防知识熨李四防知识夏季防雷电小常识由于近期雷雨频繁,特别是雷击、电击,导致我公司各部门电器、电脑、网络线路的损坏,虽未直接造成人员的身体伤害,但导致公司大量物质财产流失。

为了加强大家预防雷电的意识,最大限度的降低雷电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为了协同安全“四防〃工作的进展,谨把夏季防雷电的常识整理如下:1、人体防雷电雷电造成的灾难除经济损失外,还伤及到人的生命。

人在遭遇雷击时,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心脏骤停,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严重者可发生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在雷电多发的夏季,人们对防雷电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中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

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

假如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

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

2、计算机及其场地防雷电不少单位为防止计算机及其局域网遭雷击,便简单地在与外部线路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上安装避雷器,但由于静电感应雷、防电磁感应雷主要是通过供电线路破坏设备的,因此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雷保护首先是合理地加装电源避雷器,其次是加装信号线路和天馈线避雷器。

假如大楼信息系统的设备配置中有计算机中心机房、程控交换机房及机要设备机房,那么在总电源处要加装电源避雷器。

依照有关标准要求,必需在O区、1区、2区分别加装避雷器(O区、1区、2区是依照雷电出现的强度划分的)。

在各设备前端分别要加装串联型电源避雷器(多级集成型),以最大限度地拟制雷电感应的能量。

同时,计算机中心的MODEM、路由器、甚至HUB等都有线路出户,这些出户的线路都应视为雷电引入通道,都应加装信号避雷器。

防雷接地检查常识和要点

防雷接地检查常识和要点

防雷接地检查常识和要点防雷接地的测试方法1、你先找到防雷接地网的接地引线或等电位联接箱2、用接地电阻测测试仪测接地电阻(有两根测试桩0.4M的要插入泥土,一根距测试点20米,一根40米,所以测试点周围42米范围内要有泥土)3、接地电阻值越小越好,具体合格值当设计有要求时必需按设计要求规定,设计没要求时不能大于4欧。

防雷检测主要检测什么1、检测防雷装置的有效性,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的连通性。

2、接地系统的有效接地电阻,要求≤10Ω。

3、电源防雷系统的对地绝缘阻抗是否在允许值,接地系统是否牢靠,瞬时钳压数值是否有变化等。

4、信息系统信号防雷系统,对于连接的电阻是否属于参数允许值,瞬时钳压数值是否有变化,对地绝缘电阻的正常值等。

一般的防雷检测基本是有这些方面的,还要根据属地的地方性要求,毕竟高雷暴地区的要求会高一些。

防雷装置运行中的检查、维护项目及注意事项有哪些?防雷装置在运行中,要加强巡检,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并进行处理,严防防雷装置形同虚设或防雷性能下降。

具体检查项目如下:(1)防雷装置引雷部分、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三者之间连接良好。

(2)运行中应定期测试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

(2)避雷器应定期做好预防性试验。

(3)避雷针、避雷线及其接地线应无机械损伤和锈蚀现象。

(4)避雷器绝缘套管应完整,表面应无裂纹、无严重污染和绝缘剥落等现象。

(5)定期抄录放电记录器所指示的避雷器的动作次数。

(6)接地部分接地应良好。

此外,在每年的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护,并进行必要的电气预防性试验。

具体的试验项目(其中有关避雷器部分是以阀型避雷器为例)如下1)测量接地部分的接地电阻。

2)避雷器标称电流下的残压试验。

3)避雷器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4)避雷器密封试验等。

雷电灾害防范常识: 防雷主要措施

雷电灾害防范常识: 防雷主要措施

防雷主要措施根据不同雷电种类,各类防雷建筑物所应采取的主要防雷措施有直击雷防护、闪电感应防护、闪电电涌侵入防护、人身防雷。

1、直击雷防护p防护对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等均应设置防直击雷措施。

p主要措施:装设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接闪杆分独立接闪杆和附设接闪杆,独立接闪杆是离开建筑物单独装设的,接地装置应当单设。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装设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

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或接闪杆,或由其它组合成的接闪器。

2、闪电感应防护p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p闪电感应的防护主要有:静电感应防护、电磁感应防护。

(1)静电感应防护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应将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钢屋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与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可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单接接地装置。

(2)电磁感应防护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也应跨接。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在非腐蚀环境下,对于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可不跨接。

防电磁感应的接地装置也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3、闪电电涌侵入防护p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措施。

p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处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等电位连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在入户处的总配电箱内是否装设电涌保护器应根据具体情况按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的有关规定确定。

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常识

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常识

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常识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主要类型一、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

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

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二、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

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

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独立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

工作方式,如地线和零线分开,也可合为一引到用电系统(或设备)。

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

也有独立分开的方式,TN-S系统。

零地不能再合为一。

三、仪器仪表接地系统。

该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不能与防雷接地连接。

四、防静电接地,如油管等,每隔(弯头)35米就得有一处可靠接地(可系统也可独立),电阻小于30欧。

组成防雷接地装置部分概念:1)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

2)引下线: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3)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4)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

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5)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称。

6)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

7)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成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同时接地电阻也是恒量接地装置水平的标志。

防雷分类1)第一类:制造、储存火工品等,因火花引起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具有0区或20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

防雷避雷小常识

防雷避雷小常识

防雷避雷小常识户外避雷1、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等处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装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

2、如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按上一条要求,做好防雷击动作,并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如发卡等。

3、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的边缘。

4、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5、不要停留在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6、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或烟囱(山顶孤立的大树边尤其危险)。

在雷击发生时不要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

7、不要躲进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里。

在旷野,尽快找一处低地、洼地、沟渠蹲下;如果没有,则可就地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护膝,尽量降低身体凸出地面的高度,但不能躺下,因为暴露面越大,雷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8、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导体杆、锄头等。

9、应立即停止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10、避免开摩托车、骑自行车,更不能在雷雨中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11、人在汽车里要关好车门、车窗。

12、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应相互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13、高压电线遭雷击落地时,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觉,当心地面“跨步电压”的电击;逃离时的正确方法是双脚并拢,跳着离开危险地带。

14、身处空旷地带宜关闭手机,更不能拨打电话,也不要听mp3。

室内避雷1、要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

2、最好把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

3、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4、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

防雷的知识

防雷的知识

防雷的知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产生的能量巨大,对人类和物体都具有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雷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防雷的基本知识。

1. 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在大气中形成的一种电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雷鸣和闪电。

由于雷电释放的能量极大,它可以瞬间点燃可燃物,对建筑物、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2. 雷电的防护原理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布置接地系统,将雷击电流引入地下,以保护被防护物。

接地系统是防雷措施的核心,它能够将雷电的能量迅速分散和释放,降低雷击的威力。

3. 防雷设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防护对象和要求,防雷设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避雷针:避雷针是最常见的防雷设备,它通过尖端的形状和合理的高度,能够有效地吸引和接收雷电,将其引入地下。

-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周围的金属带,它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 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由金属导体组成的网状结构,它覆盖在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上,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引导雷电。

-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设施的核心,它通过埋设导体和深埋接地装置,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建筑物免受雷击。

4. 防雷设计与施工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防雷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被防护物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防雷设施的类型和布置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导电性。

5. 雷电预警系统除了防雷设施,雷电预警系统也是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电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它可以有效地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 雷电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雷电安全常识,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室外活动,不要站在高处或者接近高耸物体,不要在室外使用金属制品,如伞和铁制的遮阳棚等。

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_防雷电安全小常识

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_防雷电安全小常识

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_防雷电安全小常识防雷防电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防雷防电安全教育知识一、雷电预警信号如何分级及防御?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

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

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

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

(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

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

4、游乐场所立即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位于房顶、脚手架、塔吊等高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5、不要在树木、塔吊、变压器下及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应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并关好门窗。

6、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发现雷电时不要把农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

7、切断危险电源,远离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远离铁塔、烟囱、电线杆、旗杆、各种天线等高大物体,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下引线,远离铁丝网、水管、金属门窗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10kV配电线路防雷

10kV配电线路防雷

10kV配电线路防雷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和乡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高压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用电场所的重要任务。

而在电力系统中,防雷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雷电活跃的夏季,雷击给配电线路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

在10kV配电线路建设和维护中,防雷工作尤为重要。

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防雷: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合理的线路结构,避免穿越雷区和高危区域,减少雷击风险。

合理选址、线路架设、接地等设计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2. 地线设置:地线是10kV配电线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雷电击中的电荷导入地下,减少了对线路本身和设备的影响。

合理设置地线可以有效地降低线路的雷击风险。

3. 避雷器安装:避雷器是10kV配电线路防雷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合理设置避雷器,可以将雷击引入地线,保护线路和设备不受雷击的影响。

避雷器的选型和安装位置非常关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装。

4. 设备接地:10kV配电线路中的各种设备都需要接地,以确保在雷击时能够及时排除雷电,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合理的设备接地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1. 施工中的防雷措施:在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避免在雷电活跃时进行高空作业和金属焊接等易受雷击的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定期巡检维护: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线路中的缺陷和故障,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和抗雷击能力。

3. 防雷设备的检测维护:对于避雷器、接地装置等防雷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保证线路的防雷性能。

10kV配电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城市和乡村的电网来说,雷击对配电线路和设备的损坏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可能带来电网瘫痪和事故。

加强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不仅可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还能有效避免损失和事故的发生。

防雷击防触电的常识(一)

防雷击防触电的常识(一)

防雷击防触电的常识(一)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

可以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

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

一、防雷击1、雷电的形成和种类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就形成了带电荷的云层。

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荷。

另外,由于静电感应常使云层下面的建筑、树木等有异性电荷。

随着电荷的积累,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温度时,其间的电场超过25~30KV/cm,将发生激烈的放电,同时出现强烈的闪光。

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空气受热急剧膨胀,随之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与雷鸣。

雷电的大小和多少以及活动情况,与各个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及所处的纬度有关。

一般山地雷电比平原多,沿海地区比大陆腹地要多,建筑物越高,遭雷击的机会越多。

雷电可分四种:(1)直击雷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

(2)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运动速度大约为2m/s。

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

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

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

(4)雷电侵入波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

其传播速度为3&times108m/s。

雷电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例如,雷雨天,室内电气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

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

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

编号:AQ-CS-00632( 安全常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General knowledg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lectricity protection in summer夏季防雷防电安全常识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一、雷电预警信号如何分级及防御?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尽快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取消上述物品警报实效内的运输计划。

3、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取消警报实效内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计划。

4、处在户外且附近没有安全避护场所的人员应尽快返回,游乐场所尽快安排停运户外设施,并把游人安置到安全场所。

5、处在未经防雷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场所的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

(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雷应急措施。

2、安排人员密切监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场所,应急专业处置队伍集合待命;停止上述物品的运输,就近妥善处置。

3、停止户外的生产、旅游、体育、集会、商业等活动;不要在室外游泳和水面附近活动。

防雷击的安全知识

防雷击的安全知识

防雷击安全知识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安全是人们的资本,只有安全了我们才可以玩的安心,玩的尽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希望有所帮助!一、易发生雷击灾害的场所和行为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1.地势较高处的建筑物、山体。

2.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物体。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5.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篷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

6.铁轨、水管、煤气管、电力设备、拖拉机、摩托车等外露金属物体旁边。

7.孤立的烟囱或大树(山顶孤立的大树下尤其危险)。

8.空旷地带孤零零的棚屋、岗亭等。

雷雨天易引发雷击的行为1.大开门窗,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

3.使用带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拨打、接听电话。

4.在浴室用金属喷头洗澡。

5.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含有金属物件。

6.进行踢足球、攀登、钓鱼、游泳等户外活动。

二、施工现场防雷电安全注意事项施工人员的防雷电安全1.遇有雷雨天气,特别是当雷闪临近时,施工人员立即停止高空、吊装、电焊等可能带来雷电危险的作业,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钢结构内部,并逐步撤到下方。

施工人员切勿站立于建筑物、钢结构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如铁栅栏、金属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防止遭受直接雷击。

2.雷闪时不能在空旷的位置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各类通讯工具。

临时办公区、生活区建筑物内的.人员不要拨打或接听架空线缆引入的固定电话,尽量配备和使用具有免提功能的电话。

3.雷雨天气施工时,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施工人员不要肩扛金属材料和潮湿的木料在建筑物外围或建筑物顶部、高处行走。

4.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

5.外围人员雷雨时不要在孤立的大树、塔吊、高压输配电铁塔、高大的广告牌下行走或停留,防止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伤害。

6.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防雷常识及注意事项

防雷常识及注意事项

防雷常识及注意事项
防雷常识及注意事项如下:
1.了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由云与地面之间的静电放电产生的自然现象。

它的危害包括直接击中人体、引发火灾、损坏电子设备等。

2.避免在雷雨天气中外出:当天空中雷电活动频繁时,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不要停留在露天场所、高处或者水边。

3.寻找安全避雷地点:在室内时选择避雷设施完善的建筑物,避免在开放的空地、草地或树下躲避。

4.减少接触金属物:雷电容易通过金属导体传导,所以在雷雨天气中要尽量避免接触金属物品,比如电线、钢筋等。

5.避免使用电器设备:雷电可能会干扰电力系统,造成电器设备受损甚至损坏,因此在雷雨天气中要尽量避免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不要接触插座和电线。

6.不使用电话或电脑:雷电会通过电话线或网络线路传导,使用电话或电脑时容易受到雷电伤害,所以在雷雨天气中最好不要使用这些设备。

7.避免接触水源:雷电会通过导体传导,遇到水源时容易引发危险。

在雷雨天气中要避免接触水池、游泳池、水井等。

8.注意室内安全:在室内时,要确保门窗关闭好,避免雨水和雷电进入室内。

同时,要确保家中的避雷设施完好,并定期检查维护。

9.关注天气预报:在雷雨天气来临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
相应的防护措施。

10.尊重专业人士建议: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最好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确保自身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些基本的防雷常识和注意事项,但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安全。

在遇到雷雨天气时,请尽量选择安全避雷地点,远离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常识_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常识_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雷电安全常识_夏季防雷电安全知识夏天是雷雨频繁的季节,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哪些防雷电的安全常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小学生防雷电安全常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防雷电安全常识【1】1、打雷、闪电时,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要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应迅速躲入附近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

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2、在家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3、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的金属导线。

4、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5、雷暴天气最好不出门,若确需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6、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

7、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防雷电安全常识【2】防雷电保安康顺口溜人生命,泰山重,安全法则记心中,遭遇灾害和险情,得心应手度时空。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不要树下站,高大建筑别靠近,铁塔线杆远离点。

雷雨中,有危险,关闭手机放一边,洗澡别用太阳能,雷电袭击要避免。

郊野旷,别停留,露天野泳不要游,低洼之处把身藏,双腿并蹲地上休。

室内避,关门窗,防止火球屋里闖,切断电源于未然,我愿人人保安康。

防雷电安全常识【3】小学生需要了解哪些地方容易遭雷击一般来说,雷击容易发生在土壤电阻率较小和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的地方。

如何防止感应雷

如何防止感应雷

如何防止感应雷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

感应雷是电力系统上方有雷雨云时,线路中会感应出大量与雷雨云极性相反的电荷(称束缚电荷),当雷雨云对其它物体放电后,线路中的束缚电荷迅速向两端扩散,产生较高的过电压,对变电所及电气设备造成危害。

那么如何防止感应雷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如何防止感应雷:
1、引入线屏蔽。

通信线路、电力输电线等各种引入线要进行屏蔽,即将各种引入线穿入金属管,并把金属管良好接地。

2、安装三级避雷器。

对输电线一般都进行三级防雷。

首先在高压变压器的低压端安装三相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一级。

其次配电室与电子设备房间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并在电子设备的配电柜再安装一个三相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二级。

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单相电源避雷器。

而通信线路经屏蔽后一般安装一级避雷即可。

避雷器线间及对地绝缘电阻要≥2000MΩ。

3、通信线路与输电线间距。

架空通信电(光)缆线路与架空输电线路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应为1h(h为地面电杆高度);交越时,最小垂直净距为1.25~4m(1kV以下1.25m、1~10kV为2m、35~110kV为3m、154~220kV为4m)。

与高压输电线等平行的通信线路其架空电(光)缆或钢绞线地线导流量应大于输电线路上的跳闸电流或钢绞线导流量,并在平行传输段的始端和终端两点接地。

4、确保接地系统达标。

避雷装置与电子设备共用地线的接地电阻应≤1Ω;防雷保护接地电阻≤5~10Ω(土壤率≥100Ωm),杆路拉线接地电阻≤20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线路防雷的基本常识
2.1雷电的危害性
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叫做大气过电压。

这种过电压危害相当大。

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接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基本形式。

雷电有下列危害:
(1)雷电的机械效应——击毁杆塔和建筑,伤害人畜。

(2)雷电的热效应——烧毁导线、烧毁设备、造成火灾。

(3)电的电热效应——产生过电压,击穿电气绝缘、绝缘子闪络、开关跳闸、线路停电或引起火灾、人身伤亡等。

根据模拟试验和运行经验,平均高度为h米的线路将吸引宽度为5h的雷电击中线路,所以线路的等值受雷宽度为10h。

如果落雷密度Y-0。

015次/km²•雷电日,线路经过地区年平均雷电日为T,则100公里长每年的落雷数:
N=r•10h/1000×100×T=Y•h•T 次/百公里•年
若T=40雷电日/年,则每百公里线路平均落雷次数
N=0.015×40×h=0.6h次/百公里•40雷电日
例如,10kv线路,平均高度h=8m线路长度一般小于50公里,平均每年受雷击数:
N=0.6×8×50/100=2.4次
由此可见,配电线路若不采取防雷措施,是不能保证安全的
2.2线路防雷中常用的几个概念
(1)绕击、反击和感应雷
线路受雷击后,绝缘子串二端电压升高,会引起绝缘子串闪络,根据雷击点位置不同,引起雷击闪络的原因,基本上有下列三种:
①雷击线路附近的地面,在绝缘子二端产生电磁感应电压,通常称为感应雷过电压。

②雷击塔顶或塔头附近避雷线,雷电流通过杆塔入地,杆塔电位升高,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当雷击避雷线挡距中央时,地线电位升高,也可能引起导线、地线间的空气间隙s闪络。

这两种现在统称为反击。

它们都是原来接地的物体(杆塔、避雷器),受雷击后电位升高,反过来对原来是高电位的导线放电。

③雷绕过避雷线,击中相导线,这种由导线电位升高所引起的绝缘子串闪络称为绕击。

在高压线路中,绕击与反击之和就是线路总的雷击闪络次数。

绕击和反击时,雷电直接流过杆塔或导线。

因此,这时产生的过电压又称为直击雷过电压。

(2)绝缘子串的冲击闪络特性:
在雷的冲击作用下,绝缘子串可能产生冲击闪络,
绝缘子串的放电时间不同,其闪络路径也不同:tp>3μS 按最短空气隔离闪络:tp=1μS,放电沿绝缘子上瓷瓶:tp>1μS冲击放电紧贴瓷裙,沿每一瓷裙的上下表面串级闪络。

冲击闪络后,随后建立的工频短路电弧将沿冲击电弧路径发展,会在瓷裙上留下痕迹。

(3)耐雷水平
在雷冲击的作用下,绝缘子串是否闪络与雷电流的大小及防雷措施的好坏有关,因此可以引入一个叫“耐雷水平的”参景来表示。

我们把能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临界雷电流称为耐雷水平。

耐雷水平是判断输电线路耐雷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也称保护水平。

耐雷水平愈高、意味着线路防雷措施愈完善,绝缘子串冲击闪络
的概率愈小,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愈高,其重要性愈大,因而要求有较高的耐雷水平。

(4)雷击跳闸率
①建弧率
前面介绍了雷冲击时绝缘子串发生冲击闪络的过程,雷冲击电压过去后,弧道仍有一定程度的游离,在工频电压的作用下,将有短路电流流过闪络通道,形成工频电弧。

雷电压持续时间很短(100μS左右),绝缘子冲击闪络时间相应很短,继电保护来不及动作,所以仅有冲击闪络并不会引起开关跳闸只有当冲击闪络火花转变为稳定工频电弧,才会引起线路开关跳闸,因此一条线路的雷击跳闸数,不仅与耐雷水平有关,而且与冲击闪络之后弧道建立工频电弧的可能性、也就是建弧率有关,建弧率可用η表示:
η=建立稳定工频电弧的次数总的冲击闪络次数
建弧率的大小,主要与工频电压作用下弧道平均场强的大小有关,也和冲击闪络是发生在工频电压的哪一部分以及弧道的去游离情况有关,如果恰好在u=0发生雷击,随后就不会产生工频电弧,根据实验及运行经验,η主要与E有关、可按下式计算:
η=(4.5E0.75-14)×10-2
式中:E——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梯度(千伏有效值/米)
②雷击跳闸率
一条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与线路长度、雷电日的多少、以及防雷措施的好坏有关,为了分析比较二条线路防雷措施的好坏,引入雷击跳闸率n的概念:每百公里线路、40雷电日,由于雷击引起的开断数(重合成功也算一次),称为该线路的雷击跳闸率,简称跳闸率,跳闸率是衡量线路防雷性能好坏的综合指标,它可定性地用下式表示: n=N×P1×η式中,N——线路上的总落雷数 P1——是雷电流幅值等于或大于耐雷水平的概念
η——建弧率
NP1——表示会引起闪络的雷击数。

所以NP1η表示会引出开关跳闸的雷击次数,即跳闸率
2.3线路防雷的基本任务及措施
线路防雷的基本任务是采用技术上与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将雷击事故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为此,一般设有四道防线:
(1)不绕击——用避雷线或改用电缆等措施,尽量使雷不绕击到导线上
(2)绝缘子不闪络——用改善接地或加强绝缘等措施,使避雷线或杆塔受雷击后,绝缘子不闪络。

(3)不建立稳定工频电弧——即使绝缘子串闪络,也要它尽量不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开关不跳闸。

为此应减少绝缘子的工频电场强度或者电网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圈地的方式。

这样可使由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能够自动消除,不致引起相间短路和跳闸。

(4)不中断电力供应——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开关跳闸也不中断电力供应。

为此,可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双回路,环网供电等措施。

因此,在送电线路防雷中,允许有一小部分雷击引起线路绝缘子闪络,然后用减少建弧率以及自动重合闸的办法,把雷害引起的停电事故数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