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与相关穴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 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 大肠辰时胃,巳脾心午未小肠,膀胱申时酉 时肾,戌时包络亥三焦
各条经络的最佳养生时间。
通过这张图我们 可以明白人体气 血流注于各个脏 器的时间,就能 明白如何来做到 科学养生、合理 保健、调理人体 的穴位。
四 肢 部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是指 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 分寸用以量取腧穴的方法, 也称“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手指比量法”。临床常 用的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有三 种。
手指同身寸比量法
中指同身寸示意图
拇指同身寸示意图
横指同身寸示意图
腧穴的定位方法
• 4.简便取穴法 即简便易行的腧穴源自文库位方 法,如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尽端处取列缺 ;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取百会等。
来(中府),⑥向下沿着上臂内侧, 行于手少阴经和手
厥阴经的前面,⑦下行到肘窝中,
⑧沿着前臂内侧桡侧前缘,⑨ 进入寸口,⑩经过鱼际,11、
沿着鱼际边缘,12、出拇指内侧端
(少商)
肺经腧穴(共11穴,左右22穴)
1、中府 (LU1) 肺募穴 定位: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简易取穴法:云门直下1寸处是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 锁骨上神经中间支与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和 胸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搏分布。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穴举例:配意舍治胸满噎(《百症赋》);配阳交治喉痹;配定喘、内关治哮 喘;配少冲治心痛、胸痛(《针灸资生经》);配间使、合谷治面肿、腹肿 (《千金要方》)。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折量寸
12 3 3 9 9 9 8 5 8 3 9 12 18 13 14 16
度量法
直寸 直寸 直寸 横寸 横寸 直寸 直寸 直寸 横寸 横寸 直寸 直寸 直寸 直寸 直寸 直寸
说明
用于量头部的纵向距离 用于量头前部的横向距离 用于量头后部的横向距离
头 面 部
躯 干 部
用于量胸部的纵向距离 用于量上腹部的纵向距离 用于量下腹部的纵向距离 用于量胸腹部的横向距离 用于量背腰部的横向距离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同上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 用于足三阳经穴的骨度分寸 同上
11.少商(LUll) 井穴 [定位] 在拇指桡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穴区内有桡神经浅支、指掌侧固有神经背 支(属正中神经)和拇主要动脉分布。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中风昏迷,中暑,呕吐,癫狂,高 热,小儿惊风。 [配穴举例] 配天突、合谷治咽喉肿痛(《针灸大成》);配劳宫治呕 吐,配大陵治咳逆气喘(<千金要方>).配翳风治痄腮(<针灸学>). [*作] 直刺0.1寸,或向腕平刺0.2~0.3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大肠经功能
• • • • 一、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病。 二、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咳嗽,头面疾 病、面神经炎、面瘫、牙痛、耳鸣、耳聋、麦 粒肿、三叉神经痛,颈椎病、皮肤瘙痒、荨麻 疹等等。
大肠经
①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②沿食指内 (桡)侧向上,通过第1、2掌骨之间(合 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 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③沿前臂前缘, ④至肘外侧,⑤再沿上臂外侧前缘, ⑥上走肩端(肩鹘),⑦沿肩峰前缘,⑧ 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 处”(大椎,属督脉),向下进入缺盆 (锁骨上窝部),⑩联络肺脏,11,通过 横膈,12,属于大肠; 13.缺盆部支脉: 上走颈部,14.通过面颊,15.进入下齿 龈,16.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 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于鼻孔两侧 (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四)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 食指端 手阳明大肠经 鼻翼旁 足阳明胃经 足大趾端 足太阴脾经 心中
手少阴心经
小指端
手太阳小肠经
目内眦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小趾端
足少阴肾经
胸中 无名指端 手少阳三焦经 肺中 目外眦 足大趾 足厥阴肝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少阳胆经
腧穴的定位方法
•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以人体解剖学的 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 法,也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4.合谷 (LI4) 原穴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中点桡侧。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1骨间背侧肌、拇收肌;穴区内有桡神经浅支、 尺神经深支和手背静脉网、掌背动脉及食指桡侧动脉分布。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喁斜,耳聋,痄腮, 咽喉肿痛,热病,多汗,无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小儿惊风,半身不 遂,瘾疹,疟疾。 [配穴举例] 配内庭、阳白、浮白、三间治牙痛,配丰隆、解溪、风池治头风 眩晕,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合谷、曲池、公孙针后加灸大椎治疟疾(《针灸大 成》);配太冲(双)称四关穴,有镇痛、定搐、熄风之功,治小儿惊风、口眼喁 斜;配内庭、行间、迎香、上星治鼻衄(《急症针灸治疗学》)。 [*作] 直刺0.5-1.0寸;可灸。
经络穴位的概念概述
一、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 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同路系 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什么是穴位?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 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十二经络
•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 少阴心经) •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 阳膀胱经) •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 阴肾经)
9.太渊(LU9)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穴区内有前 臂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桡动脉和桡静脉本干通过,并有正中神经肌支和 骨间后神经(桡神经分支)分布。 [主治]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 [配穴举例] 配神门治唾血振寒,呕血上气,配经渠治臂内廉痛(《 千金要方》);配列缺治咳嗽风痰(《玉龙赋》);配鱼际治咽干(《针灸 大成》);配神门、行间、太冲、鱼际治呕血(《针灸资生经》)。 [*作]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
大肠经养生
•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至早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 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 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 一觉醒来,排便是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
大肠经养生
•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渣" • 按摩天枢,是每个便秘患者都应该掌握的“排便” 良方。 • 方法:仰卧,在肚脐两边两横指处,慢慢向下 压,力道由轻到重,持续2分钟后慢慢抬起(但不 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注意两侧都 要按摩。如此坚持一周左右,便可起到很好的 通便效果。
•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而言:手三阴 经起于胸中,从胸走向手,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起于 手指,从手走向头,交于足三阳经;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 ,从头走向足,交于足三阴经;足三阴经起于足趾,从足 走向腹、胸,交于手三阴经。
•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 交接。②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手 足阴经在胸部交接。如此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的循环径路
肺经养生
• 呼吸系统疾病,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 炎、咳嗽、哮喘、咳血、胸痛;
• 五官病,急慢性扁桃腺炎,急慢性咽炎、鼻 炎、反复感冒、流鼻血。 • 其他:肺经经过之处的肌肉关节疼痛疾病。
肺经
①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②回
绕过来沿着胃上口,③通过横 膈,④属于肺脏,⑤从
肺系(肺与喉咙连系的部位)横行出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三)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 手足三阴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 的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 ”关系。即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 经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 包经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 肺经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 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 经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 为表里。
•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上下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机体平衡
经络的生理功能
•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 1.说明病理变化 – 2.指导疾病的诊断 – 3.指导疾病的治疗 – 4.预防疾病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 十二经脉 – (一)名称与分布规律 –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 (三)表里关系 – (四)流注次序 • 奇经八脉
腧穴的定位方法
• 2.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 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 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无论男女 、老幼、高矮、胖瘦,均可按此标准在其 自身测量。
人体各部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起止点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 眉间至前发际 大椎穴至后发际 两额角之间 耳后两乳突之间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两乳头之间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肘横纹至腕横纹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髁上缘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高点 臀横纹至腘横纹 腘横纹至外踝高点
大肠经腧穴(共20穴,左右40穴)
1.商阳 (LI1) 井穴 [定位] 在食指桡侧端,指甲角旁0.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穴区内有指掌侧固有神经指背侧支和指背侧动 静脉网分布。 [主治]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穴举例] 配太溪治寒证(《百症赋》);配合谷、阳谷、阳溪、侠溪、 厉兑、劳宫、腕骨治热病汗不出(《针灸大成》);配巨醪、上关、承光、络却 等穴治青盲无所见(《千金要方》)。 [*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肺经
• 手太阴肺经寅时(凌晨3点至5点)寅时睡得熟, 色红精气足; 肺经旺。“肺朝百脉。”肝在 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 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 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 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肺经养生
• 患有咳嗽、气喘的人要多按摩太渊穴 • 寅时肺经当令。此刻肺经最为活跃,也最易 受伤。若遇内外邪侵袭,就会导致宣肃失常。 肺失宣肃易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此刻可 刺激太渊穴,太渊为肺经原穴,有补肺气、 强壮肺脏的效果,从而起到很好的理肺舒气 效果。
十二经络穴位养生
学习经络的意义
• 《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记有;经脉者,所 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 《灵枢· 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 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灵枢· 经别》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 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 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 《医学入门》说: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 手便错。
20.迎香 (LI20)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穴区内有眶下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颊支、 颧支和面动脉分布。 [主治] 鼻塞,鼻衄,鼻息肉,口喎,面痒,胆道蛔虫。 [配穴举例] 配合谷治面肿痒,配上星、五处、禾髎治鼻塞不闻香臭(《针灸大 成》);迎香透四白治胆道蛔虫,配合谷、上星、行间治鼻衄(《急症针灸治疗 学》)。 [*作] 直刺或向上斜刺0.3-0.5寸;不宜灸。
(一)十二经脉名称与分布规律
阴经 (属脏) 阳经 (属腑)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太阴肺经 手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太阴脾经 足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阳阴胃经 上肢 前缘 中线 后缘 前缘 下肢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中线
后缘
(二)十二经脉走向与交接规律
中医六大法与经络
• 中医六大法之:砭法 • 中医六大法之:针法 • 中医六大法之:灸法 • 中医六大法之:按跷 • 中医六大法之:汤药 • 中医六大法之:导引
了解人体经络- 日之中循行运转规 律,把握生命中的 每一刻,从呼吸做 起,以经络为据, 洞悉太极之理,尊 阴阳之纲纪,诸十 二经脉者,皆系于 生气之原,气者生 之本也,时者生之 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