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元素(第二课时)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元素教案(2)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元素教案(2)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出示学习目标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每一格中所表示的内容(二)指导自学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了解其编排结构)(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一、元素符号活动1:[设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提示]阅读课本P73资料[归纳]书写规则:“二大一小”。
[点拨]1.由一个字母标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有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拓展]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符号,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分。
活动2:[集体朗读]课本P73表4-3元素符号和名称。
[竞赛]抢答:说出老师出示的写有元素名称的卡片的符号。
[交流]你所记忆元素符号的妙方。
活动3:[设问]元素符号有何意义?[举例说明]如“H”、“N”[归纳]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活动4:[讨论]怎样表示2个氢原子?n个氢原子?[小结]表示多个原子,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对应的数字。
[点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
二、元素周期襄简介活动5:[类比]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将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同样,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将它们按其内在的规律排列。
[设问]100多种元素按怎样规律排列?[投影]元素周期表[提示]特点:1.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即有7个周期、16个族。
2.元素是按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数值相等)递增排列。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某些元素在人体中富集情况示意图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 蛋白质 、糖类、油脂 、维生素 、无机盐、水 。 2.人体若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各种疾病。 如:缺乏Va 易得 夜盲症病; 缺乏 Vc 易得 坏血 病。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交流与讨论
1.你家里炒菜做饭用铁锅还是铝锅?用 什么锅较好?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C ) A.食用含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D.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 益的矿物质,是健康饮料
1.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缺乏时 会导致疾病,请你根据所知道的知识连线。 人体必需的元素 缺乏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物来源
铁
钙 碘 锌
佝偻病,骨质疏松
贫血 甲状腺肿大
加碘盐、海产品
海产品、瘦肉 牛奶、虾皮 肝脏、蛋、鱼
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自我检测
世界 上已 知元 素 (100 多种)
人体 中所 含元 素 (50 以无机 多种) 盐形式 存在的
共 11 种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检测反馈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内 容迅速完成1-7小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谢谢大家!
课时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几种元素的食物来源
元素种类 铁 锌 碘
钙 硒
食物来源 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海产品、加碘盐
课题3 《元素》 (第2课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第二课时)
元素
1、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简介
2、学会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相关的信息
3、了解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
三 、元素周期表
1869年2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发现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表中除 收入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外,还 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27个空位, 并大胆地预言了11种未知的新元素 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同时 根据它们的性质取了名字,如类铝、 类硼、类硅等,后来都得到了验证。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已知的100多种元素 按原子序数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所得的表。
6.下列物质中含是否含有氧分子 氧气、氯酸钾、二氧化碳、河水、液态空气、 蒸馏水 7.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H”表示______________ 氢元素或氢原子 "2H"表示 ______________ 二个氢原子 氧元素 组成的。一个水分 8.水是由_______ 氢元素 和_______ 子是由_______ 2个氢原子 和_______ 1个氧原子 构成的。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区别是( C ) A.原子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2.二氧化硫、氧化汞、氧气中都含有( D )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 3.氯酸钾中含有 ( C ) A.三个氧元素 B.三个氧分子 C.氧元素 D.三个氧原子
4.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 镁65mg、锌1.5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 的各成分是指 ( C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5.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 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B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四氧化三铁 D.三氧化二铁
课题2 元素(第二课时)
4、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分类 个横行, 18 个纵 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每一个纵 行叫做一个 族 (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 成一个 族 )。 8、用“=”“>”和“<”填空,正确表 示下列各数在原子中的关系。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 核外电子数
课本 P77 第1题、第2题
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 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1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H表示 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Fe表示 铁元素;一个铁原子
如何表示几个原子?
在元素符号前写上相应的系 数(不再具有宏观的意义)
例:H表示:氢元素(宏观)、一 个氢原子(微观)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A.一种化合物
C.化合物与单质的混合物 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B.一种单质
D.即可能是单质,也
3、二氧化碳由 氧元素、碳元素 组成 4、二氧化碳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 5、二氧化碳分子由 碳原子、氧原子 构成。 6、判断正误: (1)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说明氧化汞 中含有氧分子。( 错 ) (2)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的。( 错 ) (3)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 (错 )
注意:
要表示多个原子时,原子的数目应写在元素 符号的正前方如要表示两个镁原子,应写为 “2Mg”,但此时该符号就不再表示元素概 念了,不能说成两个Mg元素,因为元素只能 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例如:
“2H”表示: 两个氢原子 “3C”表示: 三个碳原子 “8Na”表示: 8个钠原子
练习: 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O : 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2H: 2个氢原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2、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重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方法】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学过程】一、预习自学探究新知认真阅读课本54页1-3自然段。
观察图3-10和3-11,3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问题一:原子中核外电子运动有的特点?电子在原子中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
问题二: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有的特点?排布,由里向外分别为一、二、三……七层。
问题三:怎样表示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义?怎样画原子的结构图?二、小组合作相互研讨观察课本第54页图3-12,4分钟后,完成下列问题:问题四: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①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个)。
②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排满第层个电子,再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个电子,再排第层.(先排层,后排层)问题五:各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结论:原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三、交流展示巩固知识四、反馈测评强化知识(1)、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比镁原子少1个质子的原子;2、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的原子;3、核电荷数为18的原子;(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则该元素是什么元素?(3)具有下列核电荷数的原子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11B、7C、18D、14五、归纳总结知识拓展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六、作业布置:第57页第1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核的结构,掌握质子、中子的组成和性质。
2.理解原子核的结合能概念,认识核反应中能量的释放与吸收。
3.能够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等。
4.学会使用粒子模型来表示原子核及其组成粒子,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直观认识原子核结构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原子核结合能的概念及其在核反应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原子核结构、结合能的概念及其在核反应中的作用。
3.使学生认识到原子结构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价值认识。
4.通过对核能利用的讨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子核结构模型,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原子核及其组成粒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在上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如原子核和电子等。本课时将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包括质子、中子以及原子核的结合能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验环节,我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案二课题3元素(第2课时)
教案二课题3元素(第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介绍讲解→学生活动→问题讨论→补充总结
→练习提高。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有关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资料和挂图。
2.学生用具: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资料及挂图,自制的硬纸片一些食品和药品的说明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2)教案
月日教学目标1、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3、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教学程序设计【过渡】请大家结合前面有关分子的知识与本节课有关元素的知识,共同来看下面的讨论。
【投影】展示“讨论”。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有不同意见者补充说明】【回答】上述两个反应,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元素并没有发生变化。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物质的构成可用原子表示,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用原子表示物质的构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质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呢?【板书】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学生思考】【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用原子时只能对应微观粒子,而用元素时只能对应宏观物质。
【投影】展示下列表格:元素与原子的比较【板书】二、元素符号【阅读】请大家阅读资料,了解元素符号的来源。
【学生阅读后,请学生简要陈述元素符号的来源】【总结强调】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一定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板书】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过渡】知道了元素符号的写法,还应该知道元素符号的读法。
【板书】2.读法【请同学们读出下列元素符号】() C H Cu Ca N S Na【强调】元素符号在渎的时候就应该渎成该元素的名称,而不能读成英文字母。
如,C读碳,S读硫,Cu读铜,等等。
探究三:元素周期表1、周期2、族课题2 元素(2)4.原子和元素的区别:二、元素符号1.表示:2.读法三: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
元素教案课程
元素教案课程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课题2 元素》教案第2课时小结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备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元素【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概念,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2、元素周期表的初步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涵义。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回顾:曾经使用过的表示元素的方法及不足之处。
教师讲述:现在国际上使用一套全新的方法来表示元素。
它是怎样规定的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75页表4-3教师提问:表中每种元素的符号有几个字母都是大写吗为什么有的元素符号有两个字母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教师讲解:(课件)国际上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
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加以区分。
如:氢:H 氦:He学生活动: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记忆元素符号。
教师活动:抽查记忆效果学生练习:(课件)判断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是否正确:CA ag Na mG钙银钠镁教师讲述:元素符号怎么读呢(课件)O--氧元素 H--氢元素学生练习: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氮、氯、硫、磷、锰、铜、He 、 F 、 Si 、K 、 Ag 、 Hg 、教师讲述:元素符号有什么含义呢(课件)元素符号: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元素的一个原子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学生思考:2个氮原子怎么表示2N能否表示氮气这种物质(课件):学生练习:(课件)请说出下列符号的含义:H: 2H: H2学生阅读:课本76页资料教师讲述:元素的分类(课件)。
教师讲述:自然界中100多种元素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规律呢?科学家经过研究元素的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发现了它们内在的规律,并把它们科学的排列起来,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下面我们学习元素周期表。
(课件)学生活动:阅读元素周期表。
3.3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
人体内的O、C、H、N、Ca、P、S、K、含量较高
还有Fe、Cu、Mn、Zn、Co、I等微量元素
元素缺乏症:
缺钙--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
缺锌--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甲状腺疾病。
元素过量的不良反应:
钙过量--白内障、动脉硬化
⑺氧化铜⑻⑼稀盐酸
⑽硫磺⑾过氧化氢⑿食盐水
㈠O2、S、Cu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㈡KMnO4、H2O、CO2、MgCl2、CuO、H2O2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设问)在以上六种化合物中那些含有氧元素?
含氧化合物:KMnO4、H2O、CO2、CuO、H2O2
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一样吗?
㈢氧化物: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地壳中:
O Si Al Fe Ca。。。。。
海水中:
O H Cl Na。。。。。。
人体中:
O C H N Ca。。。。
太阳中:
H He
空气中:
N O
地核中:Fe Ni
问题: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是
教学课题
3.3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二课时)
学情与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尽管其外表形形色色,变化无穷,但其内部是统一的,一切物质都含有相同的一些简单的组成成分,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元素。本节从物质组成成分,而不是物质构成实体的角度深化对物质的认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硒(Se)--微量可以防癌,过量则会致癌
九年级化学上册:4.2元素(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doc
课题2 元素(第二课时)教案课题分析:在仔细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内容标准的模块仔细分析,元素处于一级标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二级标题认识化学元素中,该主题旨在通过认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的学习,拉近学生学习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②能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④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⑤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体验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的学习过程;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会逐步地增强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②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教学材料教材,教辅,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元素》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写法:采用拉丁文一大二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元素符号的读法:3.元素符号的涵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记忆: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三.元素周期表简介1.周期:(电子层数)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2.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纵行共成一族)3.元素周期表的起始: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4.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元素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元素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1)、初中化学的特点之一是理解与记忆并重,本课题主要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去记忆24种常见的元素符号,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元素符号书写的规范化训练。
另外课后作业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加强对元素符号的记忆,同学间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及学生思维训练,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今后学好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2)、在元素周期表学习中,我还通过介绍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探科学、用科学的满腔热情。
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设计确实做到了“既让优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好” ,取得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由此我越发感觉到,课改的任重道远,他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反思,探讨。
课题2 原子的结构(2)
图中x的数值为 6 ,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个硫离子 2S2- 。
一、离子及其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一般由金属原子失电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一般由非金属原子得电子)
二、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Mg2+ 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三、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联系
不显电性
带正电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带负电
阴离子
一、离子及其分类
离子
带电荷 的原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H+ Na+
K+ Mg2+ Al3+
氢离子 钠离子 钾离子 镁离子 铝离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F-
Cl-
O2-
S2-
氟离子 氯离子 氧离子 硫离子
第3题图
第4题图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该粒子带2个
单位负电荷,它的化学符号是 O2- ;若该粒子
带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化学符号是 Mg2+ ; 若该粒子不显电性,它的化学符号是 Ne 。
自主讨论
原子和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阳 离 子
失电子 原 得电子 子
得电子 失电子
阴 离 子
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
D
容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 A、E
化学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A、E
感知中考
1.【2007】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则x的值为 11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 或“失”) 失 电子。若元素B的原子比A的原子多6个 电子,则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根据 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④ (填编
课题2元素第二课时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多数外国 人不认识 中文
道尔顿设计的 元素符号,不 便记忆和书写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 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二 元素符号
• 国际上,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 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
氢
氧 锌 氟 氯
H
O Zn F Cl
碳
硅 磷 硫 碘
C
Si P S I
钠
铝 镁 金 铋
Na
Al Mg Au Bi
铁
汞 钛 钨 锂
Fe
Hg Ti W Li
氦
氖 氩
He
Ne Ar
硼
溴 钾
B
Br K
钡
银 氮
Ba
Ag N
铜
铅 锡
Cu
Pb Sn
氙
Xe
钙
Ca
铂
Pt
锰
Mn
元素符号的记忆方法
• ①对比记忆法 • 第一组:金Au 银Ag 铝Al 氩Ar • 第二组:碳C 钙Ca 铜Cu 氯Cl • 第三组:镁Mg 汞Hg 银Ag • ②拼音记忆法 • 钠N
汞(Hg)是金属, 2 常温下为液态
非金属元素
周期 1
稀 111213141516 9 10 有 气 体 元 特殊:三个竖行 素
为一个族
3 4 5 67
8
6
7
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析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 = =
8
氧
O
16.00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初中化学3.3元素(第二课时)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元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主备教师日期2019.10.2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②能够掌握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③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②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所表示的意义。
难点: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实验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重点,用学生游戏以及有趣实验来突破难点。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实验用品:氦气、泡沫水、气球。
3.其他用品: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卡片。
三、教学过程
外国人:What're these? 【过渡】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
《元素》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课题3 元素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元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铁元素,铁锈中也含有铁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镁元素,对绿色植物而言,镁元素是不可缺少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元素.一、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注意: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②、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④、化学反响中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元素元素原子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 "石〞字旁 ,如碳、硫、磷、硅非金属元素液态非金属元素:"氵〞字旁,如溴气态非金属元素:"气〞字旁,如氢、氧、氮、氦、氖、氩、氟、氯5、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提问]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讨论]在发生化学反响S +O 2SO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结论]化学反响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小结]化学反响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提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小结][归纳]描述物质的几种方法:1.有的纯洁物由分子构成,有的由原子构成.2.纯洁物都由元素组成.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课堂练习]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很多,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物质包括在标准内,而另一种物质不包括在标准内.〔1〕标准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2〕标准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课题2 元素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为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②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④、化学反响中元素的种类不变.4.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5.化学反响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就前几节课来说,学生已经知道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核内所含质子数不同,因此,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下一个定义.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使学生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同种类的原子,然后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第二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知识回忆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推进新课一、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1.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C、S、P、K等.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Ca、Zn、Si等 .[分析]在国际上现在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来表示铜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 .[思考]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思考]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是否还能表示该元素?[小结]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 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具有微观意义) [练习]以下符号各表示什么意义?①2N ②3S ③nFe ④Ne答案:①2N表示2个氮原子②3S表示3个硫原子③nFe表示n个铁原子[思考]超市里的商品有成百上千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所有商品均分类、有序进行摆放,同样,物质世|界中的100余种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呢?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记忆:横是周期,纵是族〕4、元素周期表共有两种颜色,一种颜色表示的全部为金属,另一种颜色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非金属.5、每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 ,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也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名称的来源,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6、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①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②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 ,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的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板书设计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符号二、元素周期表1.每一格: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2.周期: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3.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8、9、10三个纵行为一族〕4.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布置作业77习题3、4、52.以下不能用来描述物质微观构成的是〔 D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 ,正确的选项是〔 D 〕第2课时[师]请大家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 ,填写下表 . [投影]分析课本实验2 -1、2 -3和2 -4 ,填写下表空白 .实验编号 反响前的物质 反响后生成的物质 反响的文字表达式教学反思: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用语 ,它是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是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 ,教学中采用陈述、复现的方法 ,效果较好 .[注:上表可由学生直接填写或学生口答 ,教师填写][讨论]上述三个反响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分组讨论 ,并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从生成物和反响物组成的角度分析 ,突出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特征)[可能的讨论结果]①反响物都是两种物质 .②反响物中都有氧气 .③生成物都只有一种物质 .④反响条件都是点燃 .⑤生成物都是反响前没出现过的 ,是新物质 .⑥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 .[评价]对于上述讨论 ,大家总结得很全面 ,可见大家思维比拟活泼 ,考虑问题比拟周全 ,这正是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 .[小结]从生成物和反响物组成的角度分析 ,上述三个反响都生成了反响前所没有的物质 ,即新物质 ,在化学上把这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也叫化学反响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反响的知识 .[板书]二、化学反响1.化学反响①定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也叫化学反响 .[提问]根据化学反响的概念 ,大家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都属于化学反响举的越多越好 .[答复]①煤炭燃烧②蜡烛燃烧③钢铁生锈④食物腐烂[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刚刚大家举的一些例子就是 .再如:木材制成纸张 ,用石油产品制成衣料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制成氨气 ,呼吸作用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就是生成新物质 .[板书]②本质特征:生成新物质 .[投影]判断以下变化是不是属于化学反响假设不是 ,说出它们与化学反响有什么不同 .①水结成冰②湿衣服晾干③酒精挥发④木材制成桌椅⑤铁铸成锅⑥瓷碗破碎[答复]都不是 .它们与化学反响不一样 ,在这些反响的过程中 ,都没有生成新物质 .①②③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在①中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冰 ,在②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 ,在③中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 .④⑤⑥都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讲解]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讲解]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应该看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物质 ,这也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板书]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讲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响的时候 .常常会表现出一些性质 .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 ,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等 .我们把这种性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响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讲解]其实 ,判断一种性质是不是化学性质和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是一致的 ,都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假设有新物质生成 ,那么此变化是化学变化 ,那么在此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 .[提问]在前面我们做过的磷、硫、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出现过哪些现象呢[答复]①生成气体(硫燃烧会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 .②放出热量(磷、硫、铝在燃烧的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③发光(铝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④火焰有颜色(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而在氧气中燃烧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小结]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通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 .如颜色改变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发光 ,放热等等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反响发生 .[提问]是不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就一定是化学反响呢[答复]甲:是 .乙:不是 .[教师]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举出实例来进行说明 .(学生讨论)[讨论结果]不一定是 ,如电灯通电发光 ,放热 ,但这个变化不是一个化学变化;气态氧变成液态氧 ,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但却是物理变化 .[师]大家答复得很正确 ,亦即上述伴随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反响发生 ,但发生上述现象的 ,不一定就是化学反响 .[讨论]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无物理变化[学生讨论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来分析][结果]蜡烛燃烧的过程中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 ,但因最|终生成了新物质 ,故该变化属化学变化 .结论是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有物理变化 .[板书]5.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设问过渡]我们知道 ,磷、硫、铝与氧气的反响都属于化学反响 ,分析它们的反响式 ,答复以下问题:(1)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看 ,这三个反响有什么共同点(2)从参加反响的反响物角度看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投影]硫 +氧气二氧化硫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铝 +氧气二氧化铝[生答复以下问题①]上述反响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 .[师]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反响叫化合反响 ,具体地讲 ,就是……[讲解并板书]6.化合反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别一种物质的反响 .[投影]判断以下反响是否为化合反响:(1)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2)锌 +盐酸→氯化锌 +氢气(3)碱式碳酸铜氧化铜 +二氧化碳 +水(4)氢氧化亚铁 +氧气 +水→氢氧化铁[答案:(1)(5)属化合反响 ,(2)(3)不是][请学生答复以下问题②]反响物中都有氧气参加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类反响叫做氧化反响 .[板书]7.氧化反响: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响 .[注意]强调概念中是 "氧〞而不是 "氧气〞 , "氧〞不等同于 "氧气〞 .随着知识的积累 ,大家会逐渐搞清楚 .[讲解]氧化反响生成的物质叫氧化物 ,如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氧化铝等都是氧化物 .[板书]①氧化反响生成的物质叫做氧化物 .[讲解]从这三个反响可见 ,氧气在氧化反响中能提供氧 ,我们说氧气具有氧化性 ,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板书]②氧气具有氧化性 ,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提问]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磷、硫、铝在氧气中燃烧[答复]因为它们燃烧比拟剧烈具有明显的现象 .[介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比拟剧烈的氧化反响 ,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响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和发光、放热 .有些氧化反响进行得很慢 .甚至|不容易被觉察 ,这样的氧化叫缓慢氧化 .[板书]8.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 ,不容易被觉察的氧化叫缓慢氧化 .[介绍]生活中有很多缓慢氧化的例子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在这些反响中 ,我们只能看到反响的结果 .并不能观察到它的过程 .[补充]缓慢氧化也具有非常有用的一面 ,缓慢氧化产生的热 ,有时可以加以利用 ,例如在农业生产上的高温堆肥等 .[提问]我们现在用到的、见到的各种物质都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吗[答复]不是 ,有的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 ,有的是科学家们研究、创造、创造出来的 .[讲解]化学反响对人类的生活和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化学反响既可以提炼出自然界原来存在的物质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如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 ,又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 ,来丰富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如塑料、化肥、合成纤维、纳米材料等 .总之 ,化学的开展促使了我们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学反响 ,知道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也理解了化学反响、氧化反响、缓慢氧化、氧化物等慨念 .[布置作业]习题5、6[课外作业]搜集身边所见到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缓慢氧化的例子 ,逐渐体会化学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二、化学反响1.化学反响①定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也叫化学反响 .②本质特征:生成新物质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响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6.化合反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响 .7.氧化反响: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响 .①氧化反响生成的物质叫氧化物 .②氧气具有氧化性 ,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8.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 ,不容易被觉察的氧化叫缓慢氧化 .考题回忆1.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 ,其中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2.以下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P2O5 C.MnO2 D. KClO33.以下化学反响属于氧化反响 ,但不属于化合反响的是 ( )A.碳 +氧气二氧化碳 B.酒精 +氧气二氧化碳 +水C. 氢气 +氧气水 D.一氧化碳 +氧气二氧化碳答案:1.C 2.D 3.B备课资料1.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在化学变化中会有物理性质的改变 .原因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通常伴随着物质的外形、状态等物理性质的改变 .如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Na2CO3·10H2O = = = =Na2CO3 +10H2O(块状) (粉末)(2)既有体积的改变又有热量放出的变化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 ,体积变小了 ,同时放出了热量 ,但由于无新物质生成 ,所以是物理变化 . 当然 ,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例如蜡烛的燃烧 ,燃烧过程中 .不断消耗蜡烛 ,其体积变小了 ,同时伴随着热量的放出 ,但因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即有新物质生成 ,所以是化学变化 .可见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关键在于牢牢抓住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 "酒精在燃烧〞 "酒精能燃烧〞 ,两句话只是一字之差 ,表示的意义却不一样 . "酒精在燃烧〞表示化学变化 , "酒精能燃烧〞表示的是酒精的一种化学性质 - -可燃性 .但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达 ,化学变化可反映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4)两种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不难辨 ,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那么不然 ,物质本身有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 ,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 ,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 ,物性化性是关键 .2.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可总结如下红热木炭 ,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 ,燃烧变旺 ,火焰蓝紫 ,美丽漂亮 ,生成气体 ,气味够 "呛〞 .燃磷入氧 ,现象难忘 ,浓厚白烟 ,冷却粉状 .铁丝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熔物 ,固态黑色 .3.一切物质都有三态变化吗一般的物质都有三态的变化 .如水随着温度的变化 ,液体水可凝结成固体的冰或蒸发成水蒸气 .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 ,当加压降温时可变成蓝色液体或雪状固体 .固态铁加热到1535℃时熔化成液态铁 .继续升温到2750℃时变成气态铁 ,反之 ,当降温时气态铁又化成液态再凝固成固态 .有些物质在一般条件下没有三态变化 .如片状固态碘 ,微热之后不变成液态碘而直接变成紫红色蒸汽(蒸汽假设是纯的为深蓝色 ,如杂有空气即为紫红色) .雪状固态二氧化碳 ,俗称干冰 ,常压下在-78℃时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 .物质升温时 ,由固态不经熔化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质降温时 ,由气态不经液化成液态而直接凝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但是易升华的物质只要条件发生变化 ,也可发生三态变化 .如碘在稍加压或对较多量碘晶体快速升温时 ,碘也可熔化成深紫色液体 .气态二氧化碳在20℃时 ,加压到5.7×106帕 ,也可液化为液态二氧化碳 .一般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强下都有气、液、固三种状态 ,但也有不少物质没有三态的变化 .例如:碳酸氢铵就只有固态 ,没有液态和气态 ,因为受热时很容易分解成氨、水和二氧化碳 .常见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铜、氯化铵等都是这样 .乙烯没有固态 ,因为在加压时乙烯还没有凝固就已经聚合成其他的物质如聚乙烯了 .许多固态有机物在加热时还没有熔化和气化就发生了化学反响变成其他物质 ,故只有固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4.元素的分类
[提问]元素分为哪几类?每一Biblioteka 元素它的名称各有什么相同的偏旁部首?
(金属都有“钅”(汞除外,汞是液态字旁),固态非金属都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都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都有“氵”字旁)
[小结并板书]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二类,非金属元素具体又可分为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其汉语名称的偏旁部首如下:金属→“钅”;固态非金属→“石”;液态非金属→“氵”;气态非金属→“气”
[转折]我们中国的方块字有它的造字规律,从偏旁部首上表现得就很明显。如:与“水”有关的都有“氵”,与“手”有关的都有“扌”。在元素名称中也有这种规律,从它们的偏旁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有“钅”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只有汞例外,通常状况下它是液态金属元素。
[提问]关于核电荷数我们学过什么等量关系?
[讲解]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此等量关系拓展得到如下等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板书]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问]元素周期表上有几种颜色?不同的颜色表示的元素有什么区别?
[讲解]可见元素周期表上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这也就是把元素分为两大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2.考查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性的联系?“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与这个规律有没有关系?(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开头为金属元素,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元素周期表”的名称与这一规律有关。)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课题2元素(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师]上节课我们布置作业,让大家根据P75表4-3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提问]从此表格,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回答]
1.知道一种元素,可以查出元素符号。
2.知道一种元素,还可以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说明]相对原子质量一般是不要求记忆的,做题时可查阅此表格或后面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有的题中会给出,但是元素符号却必须要记下来。大家可以寻找一些特殊方法来帮助记忆,如钠的元素符号为Na,相当于汉字拼音Na。总之,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把元素符号记下来。
[提问]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的一种符号,它有什么意义呢?
[板书]3.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思考]下列符号各有什么意义?
①2N②4H③3S
[说明]因为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当元素符号前有系数时,不能说表示几个元素,只能说表示几个原子。这时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他们从错误中学到正确的知识。
[提问]同学们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商品摆放有什么规律吗?
[设问]元素的排列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呢?
[讲解]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此,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2.如何理解“元素”这一概念?
(1)元素是表示物质宏观组成的一个概念,讨论某类物质组成时才应用元素来描述。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元素是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的概念,它只涉及原子的种类,而没有个数的意义,也就是说元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素只可谈种类不可谈数量,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不可说二氧化碳由碳、氧两个元素组成。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
(2)化学式前的数字,只表示分子的个数。
(3)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只表示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
(3)区别两种粒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最本质的依据是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否相同。例如氢原子和氢离子这两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而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的数字,其意义也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掌握,现将本章涉及的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归纳如下: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元素符号具有两个意义;它既可表示一种元素,又可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而且我们还知道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类,这从汉字的偏旁上就可看出。同时我们又认识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工具-元素周期表。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化学知识。学是为了用,今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关的信息我们就可以从周期表上获得。
[板书]4.元素周期表按颜色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
[提问]元素周期表上除了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外,还有什么?
[讲解]元素周期表上还标出了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5.元素周期表上标有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总结]由此可见根据元素周期表我们既可以查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还可以查出该元素的
[布置作业]1.用元素符号表示:
①2个磷原子______;②铜元素___________;③氮元素________;④n个硫原子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数为8、10、13、19、26、80、82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内质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板书设计
3.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4.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钅”字旁;固态非金属:“石”字旁;非金属元素:液态非金属“氵”字旁;气态非金属“气”字头
三、元素周期表
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讲解]元素周期表上的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因此共有7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板书]
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提问]观察元素周期表,每一个元素符号前都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讲解]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
[简介]许多化学家致力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尤其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元素周期表的完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被称为“一代科学功臣”。
[过渡]打开课本附录的元素周期表,我们来对它进行研究学习。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提问]元素周期表上共有几个横行和几个纵行?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元素周期表按颜色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
5.元素周期表上标有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备课资料
1.化学元素之最
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轻的气体是氢气;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最易燃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白磷;延展性最好的是金;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制造新型飞机最好的材料是钛;最易应用的超导元素是铌;第一个人工制得的元素是锝;海洋中储存量最大的放射性元素是铀;最昂贵的金属是锎,一克锎价值一千万美元,为同重量黄金价格的50多万倍。
教学内容
课堂随笔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于我们目前知识准备不足,尚不能完全掌握,但仍然可以从表上获得许多知识。
[活动与探究]
1.以邻座的同学为一小组,从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数为6、7、12、14、16、18、20、29、47的元素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每个同学查找几种元素,并互相订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