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体介绍 (横版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摄影/摄像九个模块编写共9 册。

1.教材结构。

绘画共 7课,18课时。绘画本来是美术学科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门类相当繁多且应用十分广泛的模块,为了适应高中学生的选修实际情况,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进行慎重的精选与合理的编排。

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前一节讲绘画的含义及特征和绘画的种类这两方面,先了解绘画的范围和它的普遍特征;后一节从内容、形式和深层意蕴三方面分析绘画的内在要素。这一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

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力图结合作品分析,对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成就,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绘画艺术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学画中国画》:是中国画的实习作业课,本课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较多,共需完成4幅作业,建议从中选择完成2幅作业。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比较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语言。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和中国绘画作品对比着进行欣赏与研究。

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 ----线描写生》:(1)对中西方绘画(主要是素描)中的线描造型作了介绍和分析;(2)对线描写生的实践活动作了提示和安排,学生可从静物、景物和人物写生中选择两项进行练习。本课最后编排的“拓展内容----自由想象”,是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艺术个性而作的尝试,可以作为选修教材使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教材总体介绍刘冬辉摘自:《天涯论文网》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认真实施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加以具体化,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课程模式得到创造性的体现,既遵循又有探索,因此,开拓性、探索性是本教材的首要特点。

----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美术兴趣与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少而精,每个模块之间既协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统一的体系下各有特点。

----以生动和趣味导入,浅显易懂与深入精到结合,力争深入浅出。以实践为主,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好理论、活动及实践的关系。

----纵向上,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脉相承,既衔接又有区别,体现一体化和阶段化的结合。横向上,与历史、文学、音乐、社会相联系,讲求学科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二、教材体系结构和体例结构

(一)目标与结构特点

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摄影/摄像九个模块编写,共9册。作为一套完整的教材,在课程与教材的性质上应是统一的,即定性为文化修养课程,体例统一、教学理念统一。

1.以学生为本。内容选择以学生生活及需要为出发点,方式方法也力求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2.教学互动。改变以往单纯讲授、满堂灌的模式,提倡给学生以表达的空间。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在作业设计中,强调学生动脑、动手。

3.以提高审美能力、鉴别能力为重要目标。无论是欣赏还是表现、设计、手工,都作为审美活动,培养“眼力”,提高“品位”。

4.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在欣赏模块,也有资料查询、信息处理、考察参观、讨论表达、艺术实践等环节与活动。但在内容选择与教学系统设计上,充分发挥不同模块的功能作用。如欣赏系列,重在欣赏评述,理论学习与体验为主;绘画、雕塑系列和工艺、设计系列,以实际训练和创作为主,强调动手和表现;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和书法、篆刻等系列,在具体训练与表现为主的前提下,理论与欣赏兼而有之。

(二)体系特点

本套教材在体系上,尽可能与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相衔接。因此,在体系建构上,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体系的价值取向,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学科范畴结合。这一体系在于淡化专业体系,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当然,由于是美术课程,还要以美术的范畴来构建。其实质是非美术专业的美术教育体系。在内容选择上,突出作为一种修养必备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并非掌握专业或学科的技能,只是作为理解美术文化的一种载体。如山水画的临摹与表现,其目的不是掌握山水画技法,而是为了通过训练,对山水画乃至中国画产生感性认识,

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即使是实用倾向很强的书法,要想通过 36课时掌握书法篆刻艺术,并达到一定艺术水平,也是不可能的。书写训练的目的,也在于提高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进行艺术体验。

(三)体例呈现方式特点

本套教材努力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立足改革,使教材真正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功能与面貌。九个模块教材体例有所差异。鉴赏优秀作品以介绍为主,也力求突出学生的活动、学生的表达。教学内容也有拓展。工艺、设计与绘画、雕塑教材以富有趣味的内容与清晰的示范,设置了一个个生动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参与实践、表现。书法、篆刻、电脑绘画 /电脑设计、摄影/摄像教材,欣赏和表现结合、图文并茂、脑手并用,使教材呈现出观赏性与实用性统一的面貌。真正达到体例服从目标、服从教学需要的目的。

三、各册教材结构和特点

(一)《美术鉴赏》

1.教材结构。

( 1)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选择各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该门类的特点。

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的著录做起。

工艺美术课程所涉及的玉器、彩陶、瓷器、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