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估算。

(教材第15~18页)教学过程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主题图)生1:我知道了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我知道了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生: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与理解”,了解主题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生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就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9得多少。

生2: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3:把223看成220,把239看成230,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就比较容易算出220+230=450,应该是坐不下。

生4:223>220,239>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所以坐不下。

生5:223接近220,239接近240,这样220+240=460,所以坐不下。

生6:在计算223+239时,我们可以从223中拿出1,这样就可以看作222;把刚才拿出的1放在239中就成了240,这样222+240=462,说明六个年级是462人,比座位总数441多,所以坐不下这么多同学。

……只要学生讲解估算方法合乎情理就要给予肯定。

第10讲 估算及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人教版)

第10讲 估算及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人教版)

第10讲估算及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易错梳理+易错举例+易错题演练)【易错梳理】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因数中的多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中间要用“≈”连接。

2、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按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选择两个相关的条件,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4、估算时,一定要用“≈”连接。

5、估算带钱问题时,应估大不估小,以免带的钱不够,因些,乘法估算要联系实际进行。

6、解决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先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解答。

【易错举例】易错点1:估算时应用“≈”连接算式。

估算:312×5【错误答案】312×5=1500【错解分析】在估算时,由于估算值不是准确值,要用“~”连接算式,不能用“=”。

【正确解答】312×5≈1500易错点2: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注意要先求出单一量。

彭老师买了4个排球,一共花了80元,照这样计算,买6个排球要花多少元?【错误答案】80×6=480(元)答:买6个排球要花480元。

【错解分析】本题错在没有先求出单一量是多少,即买1个排球用多少钱,就进行直接计算了。

应该先用除法求出买一个排球需要多少钱,再乘上需要买的6个排球,就可以算出总共要花多少元钱。

【正确解答】80÷4×6=20×6=120(元)答:买6个排球要花120元。

【易错题演练】一、选择题1.①每名同学分得2本数学练习本,共500名同学,一共需要多少本练习本?②学校准备礼物,全校一共968名同学,要花多少钱买礼物?③文文家距学校400米,从家到学校7分钟能走到吗?上面三个问题最适合用()来解决。

A.口算,笔算,估算B.估算,笔算,口算C.口算,口算,估算D.笔算,估算,口算2.妈妈选礼物。

最贵的每件108元,最便宜的每件78元,妈妈要买3件,总价大约在()之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3年级上册:估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3年级上册:估算

估算课题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估算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估算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本节课的开始,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在学习新课时,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讨论探究,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灵活性,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小明的妈妈要买3本价格为48元的书。

你认为她带多少钱合适?2.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只需要估算出大概值不需要准确值。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1.同桌讨论:约带多少钱合适,得出:一本书大约50元,3本书大约150元,小明的妈妈大约带150元就行。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7。

1.读题,明确题意。

(1)从题中你了解哪些信息?(2)讨论:怎么列式子?2.根据题意估算这道题的得数。

你打算怎样估算呢?思考:能把29×8转化学过的口算乘法吗?方法一: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30×8=240(元)方法二:29×8≈29×10=290,板书:29×8≈30×8=240(元)29×8≈29×10=2903.比较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算出的得数最接近准确1.读题交流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9×8。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乘法估算 (2)ppt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乘法估算 (2)ppt课件
乘法估算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 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自主学习
• 20×4= • 50×4= • 300×4= • 200×7=
100×6= 4000×6= 600×6= 100×7=
300×7= 700×8= 90×8= 3000×2=
给数字找离得最近的邻居。

29
53
48
34

42
39
26
36

31
52
44
47Biblioteka 40•合作探究每张 个同学参 ____

29×8大约得多少?
250元够买门票。
因为29接近30, 30×8=240
所以29×8大约得240
29×8大约得240,可以用约等号 “≈”来表示。

读作:约等于
29×8 ≈ 240
29 我
读作:29乘以8约等于240
课堂小结
• 上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应尽可能用学过的知
解决。)
预习
•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 75页。
感谢下载!祝你生活愉快
Everybody likes to have a good time, but do you know that laughing is very good for your health?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laughing can help your body fight illness. Because of this, an Indian doctor opened the first laughter club in 1995.这 种 做 法 不 对 ,要 想实现 梦想, 必须努 力付出 ,认真 去做。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名师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名师教学教案

解决问题(1):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只需要估算出大概值。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學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

(板书课题)3.一: 232元<250元二:29×8≈240(元)30 约等号 240元<250元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课件出示敎材第70页例7主题图。

(一)阅读与理解 1.从图中获取数學信息 (1)三(1)的同學要参观航空展览,从图中,你知道每张票多少钱? 2.读题,明确题意。

(1)请读题,题中,三(1)班有几人参加?问题是什么?(2)这些信息可以这样表示:(二)分析与解答 ①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填表格,學习卡1(3分钟)②4人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2分钟)③展示汇报。

A:直接计算。

B:估算。

(讲解约等号:估算的得数不是准确值,不能用“=”连接,应该用“≈”连接,读作约等于。

) 板书:方法一: 232元<250元方法二:29×8≈240(元) 240元<250元 30 约等号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三)回顾与反思 比较、验算单价 (元) 人数 (人) 总价 (元)829?1. 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能用列表法表示题意。

2. (學习卡1)独立列式计算:29×8。

3.4人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2分钟)4.展示汇报: ①直接计算。

②估算。

听老师的讲解,认识约等号。

5.比较、验算 ①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容易?(简洁,方便,可以口算)②这个估算合不合理? 验算:想(有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三(1)班有29人参观,带250元①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容易?(估算更简洁,方便,可以口算)②这个估算合不合理? 验算:想(有30人买门票只需240元,所以29人买门票250元肯定够了。

)(四)尝试估大与估小 (學习卡2) 1.完成敎材第70页“想一想”。

第六单元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乘法估算解決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2. 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3.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法估算的概念。

例如:“如果一本故事书有300页,4本这样的书一共有多少页?”让学生尝试估算答案。

2. 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将数近似成整十、整百、整千等来简化计算。

例如:300可以近似成300的整十数,即300≈300。

3. 讲解乘法估算的技巧: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调整数的末尾数位来简化计算。

例如:300的末尾数位是0,可以将其调整为30,即300≈30。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24×36≈?”引导学生先将24和36进行近似,再进行乘法计算。

5. 例题讲解:以一道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一个篮子可以装3个苹果,5个篮子可以装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先进行乘法估算,再给出答案。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72×58≈?”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板书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 板书教材中的例题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举例子说明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掌握情况如何?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乘法估算问题,如涉及到小数、分数的乘法估算。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2)初步学会简单的估算,并能检验多位数相乘的积的最高位是否正确。

(3)培养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

(4)提高学生自主选择估算与精确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5)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估算。

【说教学重难点】(1)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

(2)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教学实录】一、引导自主提问,直面估算疑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估算。

估算,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但是我不知道同学们在学习估算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问题、困惑?或者说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这节课吴老师来和大家一起研究研究估算的问题。

凡是关于估算的问题都可以提,好不好?生:估算有什么用?(板书:什么用处?)生:为什么要学估算呢?(板书:为什么学习?)生:75是记做70还是80(板书:怎么样?)生:为什么估算的符号要弯弯曲曲的?(板书:≈?)生:什么是估算呢?(板书:什么是?)生:估算是什么人发明创造的?(板书:发明?)师:好了同学们。

短短的几分钟你们给吴老师的印象太好了。

说明你们特别愿意思考,而且会提问题。

你们今天呢,我们就带着你们提的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我们一起来研究估算,好不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唤醒生活经历,增强估算意识(屏幕出示青青和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的情景)师: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过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的经历吧?我们看看在这里青青遇到了什么问题。

他们选了五种商品(屏幕出示五种商品的价格:48元、16元、23元、69元、31元)妈妈的问题是:带200元钱够不够?(屏幕出示收银员正将商品价格输入计算机的画面)收银员的问题是:我怎么把这些数据输入到收音机中?我想让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更有意义?(屏幕出示题目)请大家独立思考,做出判断。

①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人教版三年级乘法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乘法估算
叫 一 路 向 北 ,我很 喜欢这 首歌, 而我上 学的路 也是一 路向北 ,所以 我就为 这篇文 章 取 名 为 一 路向北 了,拓 海是个 实现了 他自己 梦想的 人,我 想谁看 了他的 飘移都 会 兴 奋 , 而 现实中 的周杰 伦也是 一个成 功者, 我很喜 欢周杰 伦,因 为他是 一个才 华 横 溢 的 人 ,走上 了自己 想走的 道路, 而我是 一个彻 底的失 败者, 我有我 自己的 梦 想 , 可 是 我不能 把我的 脚步朝 向它的 方向, 在多年 前我就 已经屈 服了, 在我向 它 低 下 头 又 抬起头 的时候 我已经 找不到 它的方 向了。 我 是 一 个 生活在 南方小 城 的 孩 子 , 我向往 北方, 特别是 向往北 京,就 像崇拜 神的人 向往圣 地一样 ,都是 一 种 说 不 出 的感情 。 高 考 的 时 候考 得不好 ,这可 以说是 我的一 种无奈 ,我天 生 没 有 数 学 天份, 我可以 不学语 文而在 语文考 试的时 候考得 如鱼得 水,而 我再怎 么 努 力 也 学 不好数 学。小 时候我 很乖, 学习也 很好, 爸妈对 我寄予 了很大 的期望
, 而 现 在 我 觉得我 让
29×8大约 得多少?
250元够了。
2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240。
因为29接近30, 也就是把29人看 成30人来算
30×8=240

42×6≈ 240

因为42接近40,
40×6=240
估 算
397×3≈ 1200
因为397接近400,
400×3=1200
试一试:512×7≈ 3500
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
一般把多位数看成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数······ 然后运用乘法口诀一口就算出得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7乘法估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7乘法估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6单元 7乘法估算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7乘法估算”的教学内容。

主要围绕乘法的基本概念,通过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技巧,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如何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法估算。

2. 新课导入:介绍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教学视频和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4. 小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估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乘法估算2. 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3. 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布置一些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2. 家长签字:让学生将作业拿给家长签字,以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导入、实践操作、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简洁明了地讲解估算方法,避免复杂化。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方法。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乘法的估算例7(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乘法的估算例7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学年:2023-2024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1. 乘法估算的方法。

2. 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乘法估算吗?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将乘数分解成10的倍数,然后进行计算。

3. 通过例7,演示乘法估算的具体步骤。

例7:估算32×47的结果。

步骤1:将32分解成30和2,将47分解成40和7。

步骤2:计算30×40=1200,30×7=210,2×40=80,2×7=14。

步骤3:将步骤2的结果相加,得到1200 210 80 14=1504。

步骤4:比较估算结果1504和准确结果32×47=1504,说明估算方法正确。

4. 总结乘法估算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乘数分解方法,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估算的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乘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估算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将乘法估算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估算的定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估算的基本技巧。

通过例7的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乘法估算的步骤。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6单元 第7课时 乘法的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6单元  第7课时 乘法的估算

《乘法的估算》教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借助乘法计算解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乘法解决的?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教学例7。

(出示教材第70页例7情景图)师: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想知道带250元钱够不够,必须先知道29人买门票共需多少元。

也就是要先算出29×8得多少,然后和250元比较一下。

生:29×8我还没有学过,怎么办呢?师: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

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240。

板书:29×8≈30×8=240(元)生: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够买门票了。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完成第70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估算活动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

》教学案例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

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②选择算法。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第12讲 估算及解决实际问题(讲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人教版,含答案)

第12讲 估算及解决实际问题(讲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人教版,含答案)

第12讲估算及解决实际问题(讲义)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易错专项练(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把因数中的多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中间要用“≈”连接。

2.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按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选择两个相关的条件,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1.估算时,一定要用“≈”连接。

2.估算带钱问题时,应估大不估小,以免带的钱不够,因些,乘法估算要联系实际进行。

3.解决问题时,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先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解答。

【易错一】估一估,框内大约有()个字。

(标点符号不算)A.50 B.100 C.150【解题思路】由题可知,每一句诗句有7个字,题目、作者、诗句一共大约15句,根据乘法计算即可。

【完整解答】7×15=105(个)所以框内大约有100个字。

故答案为:B【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计算。

【易错二】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每张电影票售价是5元,共有191个学生,估算一下,用1000元购票,钱数够吗?【解题思路】把学生数看作整百数,再乘5,估算出购票钱数,再比较实际票钱与估算票钱及1000元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191<200191×5<200×5=1000(元),所以1000元够买票。

答:用1000元购票,钱数够。

【易错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掌握。

【易错三】(1)一本《科技生活》的价钱是《数学游戏》价钱的几倍?(2)王老师想买58本《童话世界》,带450元钱够吗?(3)李老师带了800元钱,买58本《数学游戏》后,还剩下多少元钱?【解题思路】(1)《科技生活》、《数学游戏》的价钱已知,用《科技生活》的价钱除以《数学游戏》的价钱即可。

(2)用《童话世界》的单价乘58,求出买58本《童话世界》需要的钱数,再与450元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精品课件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课堂练习: 1、请完成数学书第72页第4题估算。
12×5 ≈650 53×6≈300 77×8 ≈640 49×4≈200 61×7 ≈420 38×9 ≈360 121×3≈300 287×7≈2100 319流一下
3、学校组织三年级学生秋游,每辆车 限坐53人,共有8辆车,大约有多少个 座位?三年级共400人,够坐吗?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4、小组自助餐:各小组任选一题来讨论 你能提出用估算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激流勇进每位18元
过山车每位38元
赛马每位12元
水上乐园每位22元
课后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 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6.7乘法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乘法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乘法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6.7乘法的估算年级:三年级上册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6章,第7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乘法的估算。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估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估算问题,并正确进行估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如果每本书的重量是200克,那么5本书的总重量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估算答案。

2. 新课导入:介绍乘法估算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

3. 讲解与演示: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例如,估算25乘以3的结果,可以先估算25乘以3的十位数,即20乘以3等于60,然后再估算5乘以3等于15,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估算的结果为75。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讨论如何进行乘法估算。

例如,估算48乘以5的结果,可以先估算50乘以5等于250,然后再估算2乘以5等于10,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估算的结果为260。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估算1. 理解乘法估算的概念2.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3.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估算问题七、作业设计a. 23乘以4b. 57乘以4c. 36乘以4答案:a. 估算过程:先估算20乘以4等于80,再估算3乘以4等于12,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到估算的结果为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导学案
四子王旗第三小学范亮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培养估算意识,提高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估算的良好
习惯。

2.结合具体情景,在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且能够说明估算思路。

3.能够运用乘法估算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重点难点预测: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情景导入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就学过估算是不是?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估算。

教师板书:乘法估算。

看到板书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⑴怎么计算?
⑵为什么用估算?
⑶注意什么?
师板书:方法作用注意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课件复习
1.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31 29 18 87 52 99
师:依次说出它们的近似数接近哪个整十、整百?
生:30 30 20 90 50 100
师问:你是如何想的?
生:(接近)(四舍五入法)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及其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情景图:29个同学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一共有29人,门票每张8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组间小声讨论够还是不够?
生:列式29×8=
提出问题教师质疑:如果一共带了250元,够吗?
温馨提示:
⑴先独立思考带250元够不够?你是怎么想的?
⑵小组内讨论各自的办法。

⑶小组汇报结果
生汇报结果
生1:准确计算29×8=232再进行比较,结果发些250够买门票。

生2:把29看作30,计算30×8=240,所以29×8≈240. 240<250,所以250元够买门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教师追问:大家知道“≈”号表示什么吗?师强调:表示近似值、估算结果、接近准确结果,读作“约等于”。

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有的同学是用准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的,也有不少同学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的,现在我们暂时先不考虑判断结果的对错,只观察不同的方法,你们更喜欢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生:1.用准确计算的方法,比较准确。

2. 用估算的方法这样计算的时候比较简便。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想一想:如果92人去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呢?(出示课件)学生自主完成,组内汇报。

出现问题集体纠正。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很快唤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依据生活经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为主动探究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巩固练习
估一估,每道题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8×4≈41×6≈
99×7 ≈21×9≈
找几位同学上板板书,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小结:看来在估算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实际的情景,估算出的结果后还要考虑是否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像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都需要把数估大一些。

也有一些问题需估小一些,我们在估算之前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板书设计
乘法估算
2 9×8≈240 把29看成30 方法
30×8=240 作用
29×8<240 注意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估算。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接近于哪个整十、整百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让学生分析此题选择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不仅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的教学,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知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由于他们之前已经掌握数的估算方法,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估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还增加设计了应用估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反馈效果还不错。

相信,只要我一直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一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