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衰落走向再生_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工业遗产建筑是城市发展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些建筑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提供了一个机会,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用途。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保护方法。

首先,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问题。

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土地的稀缺和有限性。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工业遗产建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这些建筑往往位于市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的需求。

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再利用与更新,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避免进一步的土地开发和开荒,从而保护土地和环境。

其次,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这些建筑依托于历史和传统,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它们蕴含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城市的重要象征和见证者。

因此,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再利用与更新,可以突出城市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例如,将一座废弃的工厂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吸引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精英入驻,为城市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和创新力量。

第三,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建筑的改造和更新,可以打造新的商业区、商业园区或商业综合体,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入驻,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与此同时,这种再利用和更新也可以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将一座废弃的仓库改造成时尚购物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品牌入驻,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也有助于保护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这些建筑承载着过去时代的记忆和故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物。

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可以保留其历史的痕迹和韵味,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历史和进程。

同时,通过对这些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研究

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研究

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这些老旧工业遗产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快速发展,许多老旧工业遗产正面临着废弃和衰败的命运。

因此,对于如何保护、改造和再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这些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是展现城市发展演变的重要窗口。

保护和利用这些遗产,不仅可以传承历史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应注重保留遗产的原貌和历史特征,尽量保持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其次,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和社会利益。

对于城市而言,将废弃的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办公区、艺术中心、创意产业园等,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活力,也能够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而对于社会而言,改造后的工业遗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将老旧的纺织厂改造为创意设计工坊,既能够传承纺织文化,又能够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另外,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改造过程中,应当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充分考虑到工艺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可以将老旧工业遗产的建筑材料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绿色建筑的原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总之,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经济利益、社会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下,我们才能够实现对老旧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尊重每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推动老旧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利用

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利用

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利用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旧区改造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工业建筑的遗产改造和再利用主要指的是对已经废弃的工业区进行重新翻新和修复,经过改造和更新,对于建筑结构进行调整,实现循环利用资源。

下文对于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和利用价值进行分析,论述具体改造和利用策略,期待促进城市改造、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共同发展。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引言:随着国家建设行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需求的驱动之下,城市的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遗产保护、资源利用工作十分紧迫。

由于工业建筑本身风格独特,加上材料和结构等方面存在研究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工业建筑逐渐成为地标物,在城市更新过程当中,侧重于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改造和重新利用,深挖工业建筑遗产的各类价值,寻找再利用方向十分重要。

一、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标准分析对于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不能盲目将其进行摧毁或者拆除,也不可以完全保留废弃工厂,在城市更新过程当中,要保证建筑工程更新的有序性,将与未来城市发展需求不适应的部分去除,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工业建筑遗产是为从事工业活动建造,此类结构可以作为城市景观,兼具物质、非物质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涵盖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的建筑,还包括工业厂房、矿场、工厂等,也包括仓库货栈、交通枢纽、基础设施,还包括和社会活动相关的场所。

工业建筑如果本身材料使用、结构设计、样式特点、建筑风格存在历史研究价值,或者建筑所处地段具备历史意义、地标价值,建筑品质相对较高,建筑结构、空间具有改造开发利用潜力,即可以在改造过程即可以予以保留[1]。

二、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价值梳理过程具备重新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种类相对较多,包括创意产业园、博物馆,旅游区、超市、特色商业街、主题展馆等,并非所有建筑形式都适合改造和重新利用,在此之前,需要专业人员对于工业建筑的价值进行分析,选择符合其价值模式改造方式,让建筑遗产能够得到重新改造和再利用。

阐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阐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阐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0 引言随着工业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工业衰退,逆工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纷纷开始重视和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起步较晚,各城市都面临着工业遗产和城市发展的矛盾。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转型。

大量老工业区更新、搬迁,留下的土地以及废弃建筑、设备等如何处理是一个必然的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曾经为城市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的大量工业遗存,并高效利用城市中这些珍贵的建设用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工业遗产的含义关于工业遗产的定义,多数学者一致认可工业遗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工业遗产是新材料、新能源、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遗产。

我国主要是19世纪后半叶至今的作坊、车间、仓库、等不可移动文物;工具、器具、机械设备等可移动文物以及涉及企业历史的记录档案。

广义的工业遗产没有时间限制,可包括史前时期加工生产石器工具的遗址。

本文所述特指狭义意义上的工业遗产。

2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例研究2.1 国外实例2.1.1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改建自1985年关闭的炼钢厂,其特点在于彻底的公共性,极有创造性的被改造为公共运动设施与儿童活动场地,常年免费的对人民开放。

在景观建筑专业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掀起了将后工业用地改造为城市公园的热潮。

公园内满是一种荒芜感,杂草和白桦树苗从混凝土及矿仓墙体的裂缝中挣扎的生长出来;保留下的工业建筑与设施锈迹斑斑。

设计师彼得拉茨认为应整旧如旧。

设计要素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具有“沙漠中的绿洲”的氛围。

2.1.2贝尔茜村百年前巴黎近郊的贝尔茜村还是个闻名的葡萄酒中转站,当储酒技术新突破后这个村从此衰败。

70年代末巴黎开始东部城市更新,对部分旧储酒库进行拆除、改建。

99年被法国建筑师协会重新规划改造为贝尔茜公园。

由仓库改成的小展览馆和苗圃为游人展示了古朴的田园文化,仓库在保留原有旧貌的基础上被改为特色店铺、咖啡馆和餐厅。

2024年浅谈工业建筑遗产的重生

2024年浅谈工业建筑遗产的重生

2024年浅谈工业建筑遗产的重生工业建筑遗产是历史与现代交汇的见证,它们不仅承载着工业发展的烙印,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让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遗产价值再认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远不止于它们的物理形态和历史意义。

它们还代表了特定时期的工业技术、社会发展和审美观念。

重新认识这些遗产的价值,是它们得以重生的第一步。

这不仅包括对建筑本身的历史、技术、美学价值的评估,还要考虑到它们在社区、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价值。

二、保护策略与规划保护工业建筑遗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和规划。

这包括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原则和保护目标,以及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

在保护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遗产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确保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功能更新与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重生不仅仅是保护,更重要的是实现其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

这要求我们在保留遗产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置换和空间改造,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将废弃的厂房改造成创意产业园、艺术空间或者文化活动中心等,都是功能更新与再利用的成功案例。

四、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是实现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现代建筑材料、节能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手段,可以提升遗产的能效和环保性能,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技术创新也可以为遗产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和参与。

五、社区参与与文化传承工业建筑遗产的重生需要社区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对遗产的认知和期望,激发他们参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遗产的重生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可以传承和弘扬工业建筑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

六、国际视野与交流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工业建筑遗产的重生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合作的精神。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与变革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与变革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与变革工业遗产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只是留存着,甚至成为了一些城市“城市废墟”的代表。

但在当今时代,人们开始关注这些老旧厂房和设施的再利用,逐渐发掘了其深远的价值,都市升级和环保意识的浓厚,使得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成为了一种趋势和方向。

在过去,工业遗产是城市的耻辱,是老旧城区的脏乱差、危险区域。

但现在,人们的视角发生了转变,从“它是”到“它可以”,发现工业遗产不仅可以成为城市漫步的背景,还可以成为城市魅力的资源。

从文化与艺术到科技与创意,工业遗产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此,再利用工业遗产也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而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又分为很多种情况。

接下来将从文化、科技和商业等角度入手,阐述这些再利用的不同方向和意义。

一、文化从文化角度来看,工业遗产是一种城市历史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底片下的城市人文记忆。

无论是城市某个阶段的工业技术,还是当地的发展历程,这些都反映在工业遗产身上,成为历史风貌的一部分。

因此,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成为了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

例如,旧的纺织厂房改造成文化中心、市民广场或者画廊,通过文艺表演、展览和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市民和游客更多地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影响力。

二、科技从科技角度来看,工业遗产典型地承载着城市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

它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尝试、挑战和创新,是科技文化传承和表现的历史见证。

因此,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成为了城市高科技领域发展的重要一环。

例如,工业厂房、烟囱,可以作为科技创意公园或者科技展览馆,让人们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此外,政府也可以兴建一些科技园区,以工业遗产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创新创业和科技产业发展兼顾商业和文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

三、商业从商业角度来看,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可以为城市创造商业实惠。

比如工业遗产可以改造成商品集市,通过高品质多元化的体验,把市场、周边商业、历史与文化和餐饮等融为一体,吸引了无数的商业目光,从而周围商业也得以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浅谈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策略

浅谈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策略

策略2023-11-06CATALOGUE 目录•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背景和意义•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案例分析•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前景展望和发展建议01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背景和意义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背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城市更新过程中,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工业时代的结束与转型随着工业时代的结束,许多工业设施不再被需要,导致大量的工业遗产闲置。

工业遗产是工业时代的珍贵文化遗产,改造与再利用有助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通过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可以促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促进城市更新通过改造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促进经济发展。

创造经济价值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02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国际趋势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将其作为文化、经济和社区发展的重要资源。

中国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实践中国也开始积极探索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一些城市出现了成功的案例,如上海的杨树浦发电厂改造成的工业遗址公园。

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现状社会认知不足一些人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对改造与再利用的意义了解不够,导致一些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被忽略或破坏。

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和策略一些地方的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和策略,导致改造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可能破坏原有的工业遗产价值。

资金不足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修复、维护、运营等费用,资金不足往往成为项目推进的瓶颈。

法律法规不完善关于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一些开发者可能利用法律漏洞进行不当开发,破坏了工业遗产的原有风貌和价值。

工业遗址建筑的再利用

工业遗址建筑的再利用

工业遗址建筑的再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许多过去的工业基地已经逐渐废弃或者被迫关闭。

这些建筑物通常被认为是过时的,不必要的或者在许多情况下,不受欢迎的存在。

然而,工业遗址建筑应该被视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可以通过再利用的方式为城市提供历史价值和经济效益。

工业遗址建筑通常是巨大的建筑结构,其历史悠久,具有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些著名的工业遗址建筑,如曼彻斯特的科技博物馆或者柏林的波茨坦广场,成为城市中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吸引着游客们前来参观。

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和工艺技巧,温故知新,增进对历史的认识。

此外,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工业遗址建筑的再利用可能会产生重要的经济效益。

将这些建筑改造成纪念馆、博物馆、艺术空间、创意中心或者其他各种文化和社会用途,都可以带来巨大的回报。

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谷基于历史和独特的体验,推动市区区域的发展和商业运作,形成产业链条的多层次延伸和衍生效益。

例如,洛杉矶的The Brewery,曾经是一个酿酒厂,现在已经改造成一个由艺术家、音乐家和设计师等多种职业人员组成的艺术社区。

当地居民和游客都可以在这里享受到艺术和文化活动。

在巴黎,著名的法兰西铝业公司总部,现在已经成为一家时尚的文化和设计中心,吸引着业内人士前来参与各种活动和展览。

当然,将遗址改造成公共艺术和文化场所,并不总是完美无缺的,会存在一些可持续性和伦理上的问题。

当遗址被一直重复利用或者改建,就可能大大缩小了其遗产价值和原始实质。

此外,还存在当一些受价值保护的遗址被拆除或改建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保护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关键原则和政策,不得损害其原始性和功能价值。

总之,工业遗址建筑的再利用是一项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

当我们正确利用这些结构,并避免对它们进行损害,我们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同时,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的历史所留给我们的财富。

(完整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完整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

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

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

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

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

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工业遗产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一、德国鲁尔区。

1. 背景。

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以煤炭和钢铁产业闻名。

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里的传统工业走向衰落,城市面临着经济衰退、环境污染、人口流失等一大堆头疼的问题。

2. 更新措施。

产业转型:把以前的煤矿和钢铁厂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

比如说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它现在是一个集艺术、设计、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地方。

旧厂房变成了时尚的工作室、艺术展览厅,还有创意餐厅。

那些巨大的钢铁架构不再是冰冷的工业设施,而是充满艺术感的背景墙。

这里还保留了一些煤矿设施,做成工业遗产博物馆,游客可以坐着小火车下到矿井里去体验以前矿工的生活,这可太酷了。

环境治理:鲁尔区以前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河流也被污染得不成样子。

在更新过程中,他们大力治理环境,清理河道,种树造林。

现在的鲁尔区,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以前的工业废墟变成了美丽的公园。

像杜伊斯堡北部景观公园,以前是钢铁厂,现在是一个有湖泊、草地、树林的大公园,那些废旧的高炉就像巨大的雕塑一样立在公园里,孩子们在旁边的草坪上玩耍,这种对比真的很有趣。

3. 效果。

鲁尔区通过这些更新措施,成功地从一个衰落的工业区转型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区域。

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和创意人才,经济也开始复苏,旅游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

二、上海杨浦滨江。

1. 背景。

上海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众多的老厂房、码头和仓库。

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工业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功能,而且还占据着宝贵的滨江地段。

2. 更新措施。

保留与再利用:他们没有把这些老建筑一股脑儿拆掉,而是保留了那些有特色的厂房和仓库的外立面,在内部进行改造。

比如杨树浦水厂,这可是个百年老厂,它的英式建筑风格特别漂亮。

现在水厂还在正常运营,同时它的一部分空间被改造成了工业文明展示馆,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上海的供水历史。

还有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以前是十七棉纺织厂,现在变成了时尚的购物中心和秀场。

工业遗产建筑的翻新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建筑的翻新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建筑的翻新与再利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旧工业遗产建筑被拆除或废弃。

然而,在这些似乎无用之地,人们逐渐发现了宝藏的存在。

这些工业遗产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正在经历一次翻新与再利用的浪潮。

工业遗产建筑翻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历史,更在于将这些建筑赋予新的功能和生命力。

这些建筑物曾经承载着城市的工业产能,见证了一个时代繁盛的往昔。

而如今,它们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城市文化和艺术的新载体。

比如,曾经的煤矿厂房,经过改建后成为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展览馆,为当地创造了艺术氛围。

再比如,废弃的造纸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改建成为酒店或商业空间,为城市带来新的商机。

翻新工业遗产建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首先,要选择哪些建筑值得被翻新并再利用。

有些建筑物因为建筑风格或历史价值的独特性而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比如古老的纺织厂和制造厂房。

其次,在翻新过程中,需要尊重原有的建筑结构和特点,充分体现其独特的历史韵味。

同时,也要结合当代的建筑标准和功能需求进行适当的改造。

最后,翻新后的建筑要在保留历史痕迹的同时,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和便利性的期望,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工业遗产建筑的翻新与再利用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翻新后的工业遗产建筑成为了城市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光者。

这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城市塑造了新的形象。

其次,翻新后的建筑物成为了城市文化和艺术的新场所。

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才纷纷聚集于此,创作出了大量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这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翻新后的工业遗产建筑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然而,工业遗产建筑的翻新与再利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一些工业遗产建筑的护理和维修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翻新后的建筑物也需要适应当代的环境要求,如供暖、通风和隔音等。

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3) 极端对比 在厂房的改造中,保留还是改造原 4) 衬托主体空间 空间永远是一对矛盾。在具有不同空间 这种模式既是表现力最强的一种方 需求的建筑类型使用工业空间时1),将 法,也是最不经济的一种做法。高大空 完整保留的工业空间与完全改造的空间 间的超常尺度在作为工业空间使用时并 并置起来,二者在使用上得到互补,在 不突出,改造后必须在一系列设计手法 空间效果上又能相互映衬,从而加强各 中被精心刻画与凸显。 自的空间优势。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 从工业遗产到工业建筑遗产 对比欧洲工业遗产时间:按照工业发展阶段划分
风力,水力,畜 力
蒸汽化
电 气 化
电 子 化
信 息 化
• 与欧洲工业发展不同,中国的工业发展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发展起来的,与中国 近代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虽然 在世界工 业遗产的舞台上价值并不突出,但毕竟记录了那段 不平凡的 历史。中国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划分成3 个阶段。
案例 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改造
• 保护建筑遗产,但并不代表建筑与功能相忽略, 利用工业遗产建筑也是对建筑生命的复活 • 1865 创意产业园是南京规模较大、较为成功的工 业建筑改造群。该园区最早曾经是清朝晚期洋务 运动时两江总督李鸿章所创建的金陵制造局。该 地区自创建以来至今,已经连续运作了近150 年, 留下了各个时期发展的痕迹,是中国近代机器制 造业发展历程的一个浓缩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
旧工业建筑的产生
旧工业建筑是指由于 种种原因, 失去原 有生产功能, 被废 弃或闲置的工业建 筑。它们多建造于 19世纪至20 世纪, 物质状态相对完整, 既包括具有一定历 史意义或文化价值 的旧工业建筑, 也 包括大量现存的普 通旧工业建筑。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措施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措施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措施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措施!嗯,原来啊,很多以前的工厂和厂房,虽然现在不做工了,可是它们还是很有价值的。

老师说,有些地方就把这些旧厂房变成了博物馆,嗯,大家可以去参观,了解以前人们是怎么工作的呢。

哇,真好!
有的工厂被改成了商场,嗯,里面有好多好多商店,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呢,嘻嘻。

还有一些工厂变成了创意园区,很多画家、设计师都去那里工作了呢,他们在那里画画,做手工艺品,好像变得很热闹哦。

我觉得这样的地方特别好,因为它们既能保存历史,又能变得更加有用,让更多的人去参观,去工作,去玩,真是太有意思啦!
以后我也想去这样的地方看看,看看那些曾经的工厂是怎么变得不一样的,真的是太神奇了呢!
—— 1 —1 —。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许多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工业建筑被逐渐弃用和废弃。

这些工业建筑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后工业时代的重要象征之一。

保护和再利用这些工业建筑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后工业时代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工业建筑作为我国工业历史的见证,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文化价值和艺术元素。

首先,它们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体现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其次,这些工业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特色,代表了工业时代的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再次,这些工业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和空间结构,为城市增添了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三、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对策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我国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具体措施。

为了推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制订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指导方针,并加大经费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2. 完善保护体系建立完整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包括建立综合性的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团队,做好遗产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监测工作。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业建筑遗产数据库,系统地整理和保存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3. 强化修缮与维护对于历史悠久、建筑结构稳定的工业建筑,应加强修缮与维护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修缮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元素和建筑风貌,进行适度的改造和更新,以提升工业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4.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工业遗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工业建筑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可以举办展览、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四、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策略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视工业建筑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潜力,鼓励在这些建筑中发展文化创意企业和艺术工作室,打造创意产业园区。

《2024年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范文

《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我国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这些工业建筑不仅承载着国家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也是我国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着被忽视、被破坏的困境。

因此,如何保护与再利用这些工业建筑遗产,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期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后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工业建筑遗产后工业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建筑遗产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这些遗产主要分布在老工业基地、传统制造业集中地等地区,包括厂房、仓库、烟囱、铁轨等多样化的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记忆和历史文化价值。

三、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工业建筑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遗产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其次,工业建筑遗产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是研究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资料。

最后,保护工业建筑遗产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保护意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许多工业建筑遗产被随意拆除或改造,失去了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五、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针对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本文提出以下策略: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为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提高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工业建筑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工业建筑遗存是指历史悠久、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物,如工厂、仓库、码头等。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许多老旧的工业建筑面临拆除或废弃的命运,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历史资源,也对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城市记忆造成了破坏。

保护和再利用工业建筑遗存成为当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可以延续历史文化。

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历史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保护和再利用工业建筑遗存可以保留历史的痕迹和城市的文化记忆,使人们能够了解和感受工业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城市的文化。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很多工业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结构,经过适当的改造和利用,可以成为现代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功能空间。

将老旧的工厂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将废弃的码头改造成滨水公园,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这种资源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还可以减少对新土地的开发和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往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保护和再利用工业建筑遗存可以实现城市的生态和社会功能的多元化。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可以使工业建筑遗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利用工业建筑遗存进行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利益。

保护和再利用工业建筑遗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利益。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调研和评估工业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注重保护和再利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还需要广泛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方利益共识,确保保护和再利用的效果和可行性。

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

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改 善城市环境和质量,提高人们
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02
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分析
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
国内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逐渐重视,一些老旧工业建筑被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博物馆、艺术中 心等,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艺术区等。同时,一些工业遗址被保护下来,如大连的“旅顺口区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老铁山近代建筑群”等。
工业遗产再利用对于城市更新和产业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城市经
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目前,工业遗产再利用在国内外城市 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许多优秀 的案例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可借
鉴的经验。
然而,工业遗产再利用也面临着一些 挑战和问题,如资金缺乏、政策支持 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需要加强
相关研究和政策支持。
将工业遗址或建筑改造为城市更新 项目,如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公 园等,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 质量。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意义
保护文化遗产
工业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再利用 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满 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
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为城市经 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强调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建议的重要性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经验对于指导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现有案例的分 析和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未来发展中,需要注重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多元化,避免简单的复制和移植,探 索更加灵活和创新的发展模式。
同时,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 件。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

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建筑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老旧工业建筑面临着拆除和改建的命运。

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历史的积淀,而且会对城市的文化底蕴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如何保护工业建筑遗存,让其重新焕发生命力,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工业建筑的价值所在。

工业建筑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是社会发展的见证。

它们一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技、工艺和社会学价值。

例如,古老的钢铁厂、纺织厂、轮胎厂等,不仅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工业文明的永恒见证。

通过保护这些工业建筑,可以让人们深刻理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并感受到历史对未来的启示。

然而,仅仅保护工业建筑不足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重要的是要将其重新利用起来。

通过改建、重构或更新,可以将工业建筑重新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实现重生。

例如,人们可以将老旧的工业厂房改成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或创客空间;将废弃的钢铁厂改建成文化艺术中心或展览馆;将废弃的码头改造成商业休闲区或综合文化娱乐中心。

通过这些操作,可以实现工业建筑遗产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工业建筑原有的历史和文化风貌。

改建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城市的文化底蕴,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应该保持建筑外观和结构的原貌,保留历史文物和标志性元素,同时注重在功能和内饰设计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这样可以在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同时,让其兼具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和时尚性。

总之,工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工业建筑的价值所在,通过改建再利用的方式,让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同时,为了保护工业建筑原有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我们应该注重对其进行综合保护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让工业建筑遗产真正的得以保存,永久流传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7)10-0044-03从衰落走向再生!!!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董 茜摘 要 对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定义、价值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是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之路。

关键词 旧工业建筑;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 -87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董 茜(1977!),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规划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及理论、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与设计。

收稿日期 2007-03-23 修回日期 2007-07-02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本身也进行着不断的新陈代谢。

旧工业建筑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失去原有生产功能,已被废弃或闲置的工业建筑。

它们多建造于19世纪至20世纪,物质状态相对完整,既包括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或文化价值的旧工业建筑,也包括大量现存的普通旧工业建筑。

城市近代旧工业建筑既具有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建筑体量大、拆除或新建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又具有实用的设计理念和工业美学价值特点,因而它的转变和重生对城市将有重要影响。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1.国际组织对工业遗产的界定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店铺以及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和交通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还包括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或者教育活动场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工业遗产的界定是:工业遗产不仅包括磨房和工厂,而且包含由新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与工程意义上的成就,如工业市镇、运河、铁路、桥梁以及运输和动力工程的其它物质载体。

2.再利用释意再利用是从古建筑保护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与传统的古建筑保护的概念既有差别又有联系。

依据∀建筑、设计、工程与施工百科全书#的定义,再利用是在建筑领域由于要创造一种新的使用机能,或者是由于重新组构一栋建筑或构造物,以一种满足新需求的新形式将其原有机能重新延续的行为。

有时候再利用也会被人称作建筑适应性利用。

建筑再利用使得我们可以捕捉建筑过去的价值,对其利用并将其转化成未来的新活力。

建筑再利用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建筑师发现、捕捉一栋现存建筑所具价值及赋与其新生命的能力。

从建造这个基本角度来看,人类建造和使用建总第147期城市问题2007年第10期筑只有两种基本方式:新建和再利用。

新建就是在不利用其他原有建筑所含物质内容(结构、材料、设备等)的前提下,用全新的材料在全新的基地上进行的建造活动;而再利用则是对原有建筑的再次开发利用,它是在原有建筑非全部拆除的前提下,全部或部分利用原有建筑物质与历史文化内容的一种开发方式。

二工业遗产的价值尽管部分工业遗产已经完全丧失了最初的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但其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六点。

历史价值:对认识工业活动、或某种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社会价值: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因而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科技价值:它们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在工厂(场)、建筑和构筑物的规划设计、工具和机器的设计和建造工艺方面具有美学价值;独特性价值:在选址、工场布局、机械和安装,以及城镇等工业景观、档案及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习惯等非物质遗产方面,具有内在的独特性;稀缺性价值:工艺、场地类型和景观等濒临消失,使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需备加关注,那些早期建设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业景观更是如此。

三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1.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历程2006年4月17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江苏省文物局、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暨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展&,在古朴典雅的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做了题为∀保护工业遗产:思考与探索#的主题报告。

论坛围绕%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工业遗产&,探讨我国长期以来所忽视的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审视中国工业遗产保存的现状,研究未来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和举措。

展览则精选大量珍贵的机器设备实物和档案、图片资料等展品,采用新颖先进的展示技术和手段,再现了无锡工业的辉煌历史,成为人们了解无锡工业发展乃至无锡城市历史的生动窗口。

与会学者们认真讨论并通过了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将起到宪章作用的∀无锡建议#。

至此,我国拉开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序幕。

中国开埠之后,国外资本工业兴建的近代工厂、洋务派官员以及民间资本家兴办的中国民族工业、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都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有着诸多的历史和故事,它们构成了中国工业遗产的主体。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在整个农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包括四大发明,都曾为起始于英国而蔓延到全世界的工业革命及早期的工业活动产生起过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的作坊、资源开采、冶炼方式、包括运河在内的运输设施等都是工业遗产的构成部分(图1)[1]。

图1钱塘江大桥全景由此可见,工业遗产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工业遗产包括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加工业、采矿业等年代相对久远的遗址,也有人认为应包括一些史前时期的成规模的石器遗址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矿冶遗址等;狭义工业遗产指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以采用钢铁等新材料、煤炭和石油等新能源,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工业革命后的工业遗存。

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向各省区市文物和文化部门发出∀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随后一些城市逐渐认识到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

近年来,在一些古窑、冶炼遗址、古酿酒窑池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的同时(图2)[2],又有一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当代工业史迹被列进保护名单,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文保单位中,就有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中东铁路建筑群、南通大生纱厂等经典工业遗产。

我国在工业遗产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总体图2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而言,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水平不高,人们了解不多,由此形成了一个潜在的价值空间。

从中外对比来看,荷兰在1986年开始调查和整理1850年到1945年间的产业遗产基础资料;法国也是从1986年开始制定搜集文献史料及建档的长期计划;日本则是在1980年代末期就开始关心%文化财产&中属于生产设施方面的工厂与建筑保存,并着手进行全面的普查。

目前,欧洲的世界遗产名录上不仅有教堂等古老建筑,而且包括了工业文明遗迹,其中仅采矿区就有3个,分别位于比利时、德国和瑞典。

而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多是考古遗址、宗教神庙、帝王墓葬和皇家园林等。

这凸显出中国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旧城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量的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

以上海为例,根据1997年∀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海今后城市更新的重点是中心城市66.2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置换,至2010年,中心城区内保留和发展三分之一无污染的城市型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三分之一的工厂就地改为第三产业用地,三分之一的工厂通过置换向近郊或远郊的工业集中点转移。

其中著名工业遗产!!!南京晨光机械厂(场地为原金陵制造局)和下关电厂等地段都面临着紧迫的保护和改造任务。

北京的情况也类似而且情况更为严重,不但工业遗产已经从北京三环路以内绝迹,就是一般的古迹,也大受影响,已被彻底拆除的数量相当惊人。

2.存在的问题工业遗产是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业遗产保护是文物保护的应有之义。

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对待工业遗产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我国各地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存在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工业或迁离城市,或%关、停、并、转&,留下了很多工业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

我国历来比较重视农业社会时期留下的遗产,如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却未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多认为近代工业污染严重、技术落后,应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关于工业遗产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就不甚清楚,对工业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业遗产也就难以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详远而略近&的观念使不少工业遗产首当其冲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四结语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保护和彰显一个城市的底蕴和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工业遗产保护意义重大,可以借鉴国外许多经验。

比如,要摆正工业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要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之中,在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时注重增加工业遗产保护内容,逐步形成完善、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

因地制宜,将有重要价值的工业旧址、废弃的厂房加以合理利用,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博物馆、文化中心等。

保护工业遗产如同保护古代文化遗产一样紧要和迫切。

具体说来,首先要结合各地实际,拟定相关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估和认定体系。

要认识到保护工业遗产的相关依据,与一般文物古迹保护的标准有所不同。

其次,要摸清工业遗产(下转第79页)究,陌生是因为我们在提出大力建设%宜居城市&的时候还不能对它取得一致的认识。

对%宜居城市&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术界对%宜居城市&认识的不尽相同,也会导致实践界行动的偏差。

譬如,上海市政府从%菜篮子&工程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问题入手打造%宜居城市&,河南省漯河市把城市园林绿化看作是创造%宜居城市&的主体工作。

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宜居城市&建设,学术界还需要对%宜居城市&的概念及其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

∋Abstract(Th 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st udies on the con cepti on of livab l e c ity,and even su mm arizes and sorts them fro m d ifferen t v i ews.It contends that the conception o f li vable c ity is dyna m ic and comprehensi ve,and can be expla i ned i n b road and narrow senses.And it also po i nts out that w ha teve r from t he po i nt o f v i ew of so ft env iron m ent and ha rd env iron m ent or fro m natura l env i ron m ent and hu m an env i ron m ent,the deve l op m ent o f the concepti on of livab le c ity should be o riented on the i dea o f hu m an cen tered and har m onious soc i ety constructi on.∋K ey word s( li vable c ity;concepti on study;su mm ar iza ti on参考文献[1]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北京要建设什么样的宜居城市.前线,2007(1):36-38[2]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城市发展研究,2005(4):33-36[3]赵菲.北京:你离宜居有多远.今日国土.2005(3):21[4]马武定.关于%宜居城市&的一些思考.规划师,2007(3):9-11[5]王东.增强城市实力,建设宜居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8-30[6]张文忠等.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3[7]郑拴虎.我们的城市%宜居&吗?北京观察,2006(6):14-15[8][14]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3):54-58[9]宁越敏,查志强.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城市规划,1999(6):15-20[10][13]王明浩等.关于创建宜居中小城市的探讨.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16[11]邢久强.如何建设宜居北京.前线,2005(8):39-43[12]李扬.%宜居&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词.新华日报,2005-03-20[15]雅典宪章.城市规划网.http://www.up l /articl e/_conten ts/2006/03/5-191.s h t m l[16][19]王娅.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宜居城市&!!!专家谈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当务之急.北京日报,2005-08-15[17]董山峰.品味%宜居北京&.光明日报,2005-03-03[18]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张银太)(上接第46页)底数,认定遗产价值,了解保存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