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硒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的氧化-还原响应行为
天然甜菜碱——功能卓越的功能性因子

天然甜菜碱——功能卓越的功能性因子王迅【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08(000)C00【摘要】甜菜碱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和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
作为渗透压调节剂,甜菜碱能保护细胞、蛋白质和酶不受环境应激(如低水、高盐、或极端的温度)的影响。
作为甲基供体,甜菜碱能参与蛋氨酸循环——主要发生在人类的肝脏和肾脏中。
膳食中甲基基团的摄入不足导致许多主要途径的低甲基化,包括: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和S-腺苷甲硫氨酸浓度降低引起的肝蛋白(蛋氨酸)代谢紊乱;2)不充分的肝脂肪代谢,会导致脂肪变性(脂肪蓄积)和血浆脂质异常血症。
肝代谢的这种改变可能引起许多疾病,包括冠脉疾病、脑血管病、肝病及其它脉管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甜菜碱是一种对某些慢性病,例如脂肪肝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预防作用的重要的营养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脂肪肝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含甜菜碱的膳食摄入又不足。
因此,开发含有天然甜菜碱的产品有着广阔的前景。
天然甜菜碱产品为这一应用提供了可能。
【总页数】4页(P98-100,150)【作者】王迅【作者单位】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北京10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4.2【相关文献】1.天然功能性活性因子--棉籽糖2.天然甜菜碱——功能卓越的功能性因子3.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4.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5.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我国天然和功能配料行业的发展——天然提取物专业委员会、功能糖配料专业委员会和新资源食品配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提高菠萝蛋白酶活性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提高菠萝蛋白酶活性中的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24bde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b.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29181.2(22)申请日 2020.09.27(71)申请人 扬州大学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72)发明人 郭霞 蒋雨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代理人 邹伟红 刘海霞(51)Int.Cl.C12N 9/50(2006.01)(54)发明名称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提高菠萝蛋白酶活性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提高菠萝蛋白酶活性中的应用。
所述的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为3‑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或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本发明通过在含有菠萝蛋白酶的溶液中加入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提高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未改变环境因素对菠萝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也未改变菠萝蛋白酶的最适pH值、温度、离子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CN 112280765 A 2021.01.29C N 112280765A1.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提高菠萝蛋白酶活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n=10或14;n=10时,所述的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为3-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n=14时,所述的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为3-磺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应用方法为:在含有菠萝蛋白酶的溶液中加入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还加入底物酪蛋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调节含有菠萝蛋白酶的溶液的pH为6~10;调节含有菠萝蛋白酶的溶液的温度为2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调节含有菠萝蛋白酶的溶液的pH为8.0;调节含有菠萝蛋白酶的溶液的温度为40℃~60℃。
新型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新型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殷代印;姜婷婷【摘要】以十二烷基氯化苄、二甲醇胺及2-羟基-3-氯丙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羟基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N,N-二羟甲基-N-(对十二烷基苯亚甲基)丙铵基(2-羟基)丙磺基甜菜碱,并利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对新型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进行界面张力、吸附性能和乳化性能的评价,并对比其他两种类型表面活性剂,同时对目标产物的机理和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羟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NHSB)由于添加苯环与疏水性长链的结构能有效改善表面活性剂性能.在NHSB质量分数为0.43%时,可降低至超低界面张力10-3 mN/m.在一定的质量分数范围,其吸附量均小于2.1 mg/g,并且在乳化60 min后吸水率基本保持稳定,且吸水率在40%以下,具有相对较好的表面活性剂性能.最后通过室内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表明,该表面活性剂能提高采收率5.64%.%The new hydroxyl-sulfobetaines N, N-dimethyl-N-(p-dodecylbenzene methylen) propane ammonium (2-hydroxyl) propyl-sulfobetaine is synthesized with dodecyl benzyl chloride, dimethyl amine and sodium 2-hydroxy-3-chloropropanesulfate as the main materials and the target product is characterized by IR.The interfacial tension, adsorbability and emulsification property are evaluat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surfactants.Meanwhile, its mechanism and applicability a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erty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due to the addition benzene ring and hydrophobic structure in hydroxyl-sulfobetaines (NHSB).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0.43%,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can reach to 10-3 mN/m.In certain range of concentrations, theadsorption capacity of NHSB is always less than 2.1 mg/g.According to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the surfactant is below 40% after 60 minutes and then remains stable, which has a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of surfactant.At last, an indoor flooding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showing that the NHSB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by 5.64%.【期刊名称】《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30)002【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新型羟磺基甜菜碱;界面张力;乳化性;采收率;低渗透油藏【作者】殷代印;姜婷婷【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5;TQ31低渗透油藏具有地层能量低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其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并且存在贾敏效应严重和启动压力过高的现象,导致油水井之间难以形成有效驱动压差,使大量原油滞留在油层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1]。
还原响应性含硒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5 1 . 9 2 , 载 药率 为 9 . 0 1 。 药 物 释 放 和 细胞 毒 性 研 究 表 明 , 基 于 二 硒 键 的 纳 米 载 药胶 束 有 显 著 的 G s H 敏 感性 , 能 将 D 0X 快速 、 完全 地 释 放 出 来 , 对 肿 瘤 细胞 具 有精 确 的 选择 性 和 特 异 性 , 对 正 常 细胞 无 明 显毒 性 。
Abs t r a c t : We s y nt he s i z e d t he a mph i ph i l i c po l yme r mPEG— Se — Se — C1 6 by t h e e s t e r i f i c a t i o n of me t ho xy p ol y — e t hy l e ne g l yc ol ( mPEG)a nd 3, 3 一 di s e l a n e di y1 d i p r o p a no i c a c i d i n whi c h o ne e n d wa s mo di f i e d wi t h hy dr o ph ob i c 1 一 he x a d e c a no 1 . M or e o v e r 。 we pr e p a r e d DOX— l o a d e d na n omi c e l l e .The n w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t he s t r uc t u r e s of i nt e r — me di a t e a nd po l y me r b y Ra ma n s p e c t r um , FTI R, a nd H NM R.The a na l y s e s o f TEM , DLS, a n d CM C s h o we d
表面活性剂在电镀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电镀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是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与材料之一,也是绝大多数电镀添加剂不可缺少的组成之一。
在电镀的整个工艺过程中,如镀前处理的化学脱脂、酸洗除锈、电解脱脂、基体活化到电镀中单金属、合金电镀用的添加剂、镀后处理的防镀层变色剂、镀层保护膜乃至电镀废水处理,几乎都用到表面活性剂。
在液体和空气的界面上,液体表面的分子受到液体分子内部的引力大于受到空气分子的引力,由此造成液体表面上的收缩作用叫做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降低水和其他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从分子结构上一定是有非极性的亲油性基和极性的亲水基两部分不所组成的化合物。
降低表面张力即是表面活性。
极大部分表面活性剂是水溶性的、油溶性的只占极少数。
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能在水溶液中降低表面张力的那部分称为活性部分。
分子在水中离解后,活性部分呈各种离子状态或分子状态。
表面活性剂的活性部分是由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构成。
憎水基团通常含C8~C18的各种非极性碳-氢长链基团,它具有排水的作用,亲水基是极性基团(如羧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磷酸盐、有机胺盐、季铵盐、多元醇及聚氧乙烯长链等)他具有水分子相互吸引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与憎水基是构成界面吸附层、分子定向排列等现象。
表面活性剂能起到润滑、分散、乳化、渗透、增溶、发泡及洗涤等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电镀工业中应用及其广泛。
利用其乳化、润滑及增溶作用来提高镀件的除油效率及除油质量;利用其在金属和溶液界面上的定向排列及吸附作用,来改善镀层的结晶组织、提高阴极极化从而降低镀层的分散能力;利用其润滑作用,可防止析出的氢气在镀件表面滞留,从而防止镀层出现麻点及针孔。
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根据表面活性剂的用途可分为:润湿剂、乳化剂、发泡剂、洗涤剂及增溶剂等等。
但最常见和最方便的方法是按离子的类型分类,根据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凡能电离生成离子的叫做离子表面活性剂;凡不能电离生成离子的叫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感光材料中的新表面活性剂

感光材料中的新表面活性剂
孙志燕
【期刊名称】《感光材料》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本文阐述近几年来国外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和特性,以及不同结构在不同感光材料中的应用。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孙志燕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72.46
【相关文献】
1.新大潮新商机新挑战--谈国外感光材料公司的网上服务活动 [J], 王凤岐
2.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感光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J], 黄剑莉
3.感光材料中的表面活性剂 [J], 李路海;李宗石
4.内铵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感光材料中的应用 [J], 黄振国
5.电子自旋共振及其在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中的应用(三)电子自旋共振在表面活性剂体系一些特殊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J], 石硕;鲁润华;郝京诚;王淘淘;汪汉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提取苦瓜黄酮工艺

响应面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提取苦瓜黄酮工艺吴平;王成;王哲;黄菊【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18(000)002【摘要】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提取苦瓜黄酮工艺.选取了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浓度(g/L)、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mL/g)等对黄酮提取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进行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各个因素的最佳水平,进而运用Box-Behnken设计法建立中心组合实验.确定了苦瓜黄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0.20g/L、乙醇体积分数为82.9%、液料比为40.9∶1,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0.567%.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选的苦瓜黄酮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总页数】7页(P98-104)【作者】吴平;王成;王哲;黄菊【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徐州221111;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徐州221111;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徐州221111;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徐州2211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2.5;TS202.3【相关文献】1.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荞麦壳黄酮工艺 [J], 徐莉莉;刘静2.响应面优化表面活性剂-微波提取香椿黄酮工艺 [J], 李秀信;张军华;黄以超;郭文涛;赵鹏祥3.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黑果枸杞叶总黄酮工艺 [J], 段亚云;李建颖;程瑶;李金荣4.响应面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凤眼莲黄酮工艺及其不同部位黄酮抗氧化活性分析 [J], 郭莹;周颖;毕海丹;白雪;毛鸣杰;高蕾;车笑5.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提取金柚幼果总黄酮工艺 [J], 王琴; 罗洁莹; 柳建良; 刘袆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行为研究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微生物降解疏水性有机物的作用机制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微生物降解疏水性有机物的作用机制人类工业活动(如石油的开采、输送及石油化工生物分子。
其中亲脂基团主要包括烷基碳链和环烷基或芳香基碳环,亲水基团主要包括羧基、磷酰基和工业活动等)引起的土壤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v.drophobicorganic羟基。
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形态,它们可以分为六类:羟基化和交联化的脂肪酸(地衣酸)、糖脂、磷脂、脂compounds,HOCs,以下简称为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利用土或外源微生物并结合相关助剂使污染物直接降解而达到土壤的修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之一。
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助剂能够增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多糖、脂肽和脂蛋白以及细胞整体16j。
生物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按分子大小分成两类:诸如糖脂、磷脂、脂肽和脂肪酸等能够有效降低表面张力的低分子量分子和诸如脂多糖和脂蛋白等多聚物L7j。
主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源微生物见表1。
生物表面性而促进其降解过程。
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相对于化学表面活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物化性质和生物合成都有详细的研究和报道【8-13J。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介质中的聚集形态不一,一般情况下它们吸附于介质的固性剂有低毒性、可降解性和生态相容性、高效性和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因此不仅在石油开采和运输、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u’2J应用广泛,而且在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是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以往的研究液界面,或者以单分子形式溶解于介质水相中或在水相中形成胶团。
吸附在微生物细胞表面也是它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
它们在固液界面的三种主要吸附方式是:由静电吸引和非极性亲和引起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的锚定和铺展,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非极性基团在固相表面的聚集形成半胶团,以及主要考察了由于它的物理效应(如对污染物在土壤水相中的增溶作用b'4j、对污染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之问传质的影响bJ)而导致的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单层和双层膜。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甜菜碱型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日化和油田助剂。
当浓度升高到一定浓度会发生胶束结构的改变,由球状逐渐变为棒状,溶液可形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黏弹性结构。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生产厂家哪家好?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来为您解答!技术指标:性能与运用: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对原油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本品浓度为0.06wt%时形成的乳状液可保持稳定达24h以上,且地层吸附损失量小于1mg/g,可达到使用要求。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室内驱油试验结果表明水进行段塞后进行表面活性剂驱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0%以上。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在剪切速率为170s-1下,70℃时体系黏度仍高于40mPa·s;在温度80℃、剪切2h后其黏度仍高于25mPa·s,本体系具有良好的耐剪切性。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携砂性能测试表明该体系在砂比为30%甚至40%时均能达到较好的携砂效果。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破胶性能测试表明该体系在地层水或原油的存在下即可破胶,体系破胶后无残渣。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增设上海、广州两家办事处。
是以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酸及丙烯酰胺系列聚合物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化、石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油开采、水处理、农药助剂、水性涂料、金属加工液等多个领域。
我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系列、两性表面活性剂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系列、增稠剂系列产品以及其他产品。
同时,我司有经验丰富的配方师,研制各类有特色的应用配方;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竭诚负责售前/后服务,并能按照客户要求提供OEM代加工服务。
以客户为服务焦点,重合同,守信用竭诚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松香基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第2期
张佳瑜等. 新型松香基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167·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同时 具有复配性好、毒性低、刺激小、生物降解度高等 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化用品、化学化工、纳 米材料和生物技术等领域[6-7]。
本工作以松香衍生物脱氢枞酸为原料,合成 了新型松香基磺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 3-脱氢 枞酸基-丙基磺基甜菜碱(DE-3-N-S)。利用 1H NMR 确定了结构,同时通过溶解度、表面张力和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试研究了它的水溶性、表面活性 及油水界面张力。
[收稿日期]2019 - 08 - 10;[修改稿日期]2019 - 11 - 07。 [作பைடு நூலகம்简介]张佳瑜(1985—),女,江苏省无锡市人,硕士,实验师,电话 13382887528,电邮 yu729729@。联系人:裴晓梅, 电话 13382889266,电邮 pxmxiaomei@。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0307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21937)。
[Abstract]A new rosin-based sulfonyl betaine surfactant(DE-3-N-S) was prepared from dehydroabietic acid,an important derivative of natural rosin. The structure of DE-3-N-S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The water solubility,surface activity and the ability in reducing the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its solubility,surface tension and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3-N-S has strong aggregation and interfacial adsorption with solubility of 2.30 mmol/L,critical micellar concentration of 1.26 mmol/L and maximal adsorption of 2.51 μmol/m2. The lowest value of 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of DE-3-N-S/sodium alkylbenzene sulfonate mixed system with Daqing third class oil layer crude oil(with density of 0.845 g/cm3) is 0.000 3 mN/m. [Keywords]rosin;sulfobetaine;zwitterionic surfactant;oil-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
聚磺酸甜菜碱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抗蛋白吸附

聚磺酸甜菜碱功能化金纳米粒子的抗蛋白吸附邹胜;李军波;梁莉娟;蒋君婷;吴文澜【摘要】针对金纳米粒子(GNPs)在体内吸附蛋白质从而引起生物相容性的问题,通过两性离子聚合物表面修饰来提高金纳米粒子的抗蛋白吸附性能.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聚磺酸甜菜碱(PSBMA),并利用巯基与金之间的强耦合作用获得了PSBMA修饰的金纳米粒子PSBMA-@-GNPs.利用UV-vis光谱、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证实了PSBMA-@-GNPs的核-壳纳米结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蛋白模型,对比了GNPs、PEG-@-GNPs和PSBMA-@-GNPs 对BSA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表面PSBMA特殊的聚合物长链和两性离子结构,大大降低了GNPs的蛋白吸附.【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5页(P95-99)【关键词】聚磺酸甜菜碱;金纳米粒子;牛血清白蛋白;抗蛋白吸附【作者】邹胜;李军波;梁莉娟;蒋君婷;吴文澜【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0 引言纳米金作为贵金属无机纳米粒子载体中常见的一种,由于具有可控的尺寸和形态、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化学惰性、可供修饰的表面以及特殊的光学性能等优良性质[1-2],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生物成像与癌症治疗等领域。
然而,纳米金在体内应用时表面容易吸附蛋白质,导致纳米颗粒聚集和免疫响应等。
例如,应用于药物载体时,纳米颗粒在体内不稳定,发生聚集,并进一步被网状内皮系统或单核吞噬系统识别,从而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变短,降低了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载体到达病灶的概率。
芥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驱油适应性评价

技术研究
芥酸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驱油适应性评价
万志龙 李胜胜 张宁涛 胡峰 殷凌雪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100 摘要:本文主要对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及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作了驱油适应性评价,探究两种表面活性剂的 界面活性与乳化能力,发现两种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抗温耐盐性及良好的界面活性。 关键词:芥酸甜菜碱 驱油 耐温抗盐
⌧ ᑺ
图1 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浓度下与原油界面张力变化 㸼䴶⌏ᗻࠖϡৠ⌧ᑺϟϢॳ⊍⬠䴶ᓴব࣪
2.1.2 抗盐性
两种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不同Na+、Ca2+离子浓度下与原 油间界面张力变化见图2。对于两种表面活性剂,随Na+、 Ca2+离子浓度升高,其油水界面张力会发生一定的波动,
近年来,我国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主要是化学驱,而 复合驱又是化学驱中最具前景的应用方法 [1-3]。决定化学 驱(表面活性剂驱及其复合驱)成功的关键在于表面活性 剂性能[4]。目前广泛使用的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分别有各自的应用局限性已经难以满足未来高温高矿化 度油藏[5-6]。甜菜碱表面活性剂[CnH2n+1N+(CH3)2CH2COO-] 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中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其 具有内盐结构,该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在 较宽的pH范围内,甜菜碱都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 重新放入85℃水浴中,跟踪记录不同时间(2,4,6,8, 10,12h)乳化层v1和油层体积v,其乳化能力强弱以v1/ v 表示。
Evaluation on oil resplacement adaptability of erucic acid betain surfactant
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素

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素
崔艳红;黄现青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
【年(卷),期】2006(16)5
【摘要】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具有对环境无毒、生物降解性能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医药、石油等工业领域及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
该文对表面活性素的生产、结构、性质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4页(P91-94)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素;脂肽类化合物;应用
【作者】崔艳红;黄现青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系;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最新衣物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MES)[J], 永田聪;向山恒治
2.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Ⅻ)——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性能[J], 周雅文;熊敏;韩富;徐宝财
3.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进展 [J], 张腾;徐宝财;周雅文;程杰成;吴军政
4.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化学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蒽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J], 欧阳科;张甲耀;戚琪;陈玲;邓欢欢
5.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研究 [J], 牛明芬;李凤梅;韩晓日;郭书海;牛之欣;冷延慧;张春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聚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种基于超长链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耐 温耐剪切高性能压裂液。 低聚表面活性剂在日
化及油田开采等领域中开始崭露头角,人们迫切需
要研究低聚表面活性剂与 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复
配性能,从
其应用到实际配方之中。
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表面活
性剂,它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常见于多种配方设 计中[17],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文献进 报道。
基排列,存在静电吸引作用,因此二者之间的相互作
用较强。应用该理论
很好地解释Lopez-Diaz
等&19'的动态界面张力结果。McLachlan等口认,
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
协同作用较弱,几乎可视作理想混合体系。然,低
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
相互作用规律还不清楚,亟需系统性的研究) 之前的工作&中合 一系列具有
12-3-12
聚
、
、
)Ho等&7—9]研究表明,
性 基团
的低聚季@盐表面活性剂存在 聚
)宏
性 上 , 相比
表面活性剂, 低聚表面
活性剂表现
的
、 &10]
的油
性能[12]等。
性能、更强的乳化&9 '和
以 [11]
的
等[13]现,阳离子
2019年1月29日收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49-03)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乔富林(1990—),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博士%工程 师)E-mait: qiaofulin. ipp@ sinopec. com。
Wydro等[18]现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
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而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的甜菜碱的新发展

表面活性的甜菜碱的新发展
任春华
【期刊名称】《表面活性剂工业》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近期国内一此真有表面活性的甜菜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任春华
【作者单位】泸州天然气化工公司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23.31
【相关文献】
1.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J], 虞建业;殷鸿尧;袁玉峰;冯玉军;李太伟
2.羧基甜菜碱型两性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J], 王辉;史鸿鑫;项菊萍;武宏科;陈立军
3.羧基甜菜碱型两性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J], 王辉;史鸿鑫;项菊萍;武宏科;陈立军
4.表面活性的甜菜碱的新发展 [J], 任春华
5.连结基对甜菜碱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的影响 [J], 赖小娟;刘佩;田伟;汪洁;惠艳妮;贾友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