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安全形势与海洋安全战略.doc
我国海洋战略的目标是

我国海洋战略的目标是我国海洋战略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保海洋安全,实现海洋强国的建设。
首先,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大片海域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海洋管辖权。
因此,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首要任务之一。
通过加强海上巡逻和监测能力,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海洋合作,维护我国在南海、东海等海域的合法权益,确保我们的海洋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海洋战略的目标之一。
中国是一个东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的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海洋产业包含了渔业、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多个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将加大对海洋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在海洋科技、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突破,促进海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目标。
海洋生态环境是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海洋环境受到了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的影响。
因此,我国海洋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加强污染治理,规范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行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最后,保障海洋安全也是我国海洋战略的目标。
海洋安全包含了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法治和海上航行自由等多个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对海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我国将加大海洋警察力量的建设,提高海洋救助和灾害应对能力,确保国家海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我国海洋战略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保海洋安全。
通过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将逐步实现海洋强国的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海洋安全形势

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国联系的纽带,是友好交往和国际安全合作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是重要的利益交织点,海洋安全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焦点。
受当今时代潮流、世界力量消长、大国战略调整等全球因素影响,我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海洋安全形势,如何构建有效的海洋安全体系,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海洋利益持续拓展期、国际海洋秩序深入发展期和海洋利益磨合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妥善处理海洋问题关系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战略机遇期,任务艰巨,使命重大。
我国在海洋上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南海的120多万平方公里。
除了在北部湾南口和越南达成协定,解决了北部湾的划界。
在海洋上,从北到南,从黄海、东海到南海,我国目前在海洋上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压力。
具体有:第一,海域被瓜分。
传统的海域,比如黄海,我们传统渔场被瓜分。
第二,岛礁被占领。
如南海的岛礁被占领。
比如东海的苏岩礁,南海则更多。
第三,资源被掠夺。
特别是南海地区,1986年后越南凭借从南海攫取的油气资源一举成为石油出口国。
包括现在的钓鱼岛争端也是如此,据探测,由于钓鱼岛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且是良好渔场,所以背后包含着资源的掠夺。
第四,安全受到了威胁。
周边国家从海洋挤压中国,包括调整军事部署和把先进作战兵器投放到我国对面,比如在关岛和冲绳岛。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近海海上安全形势严峻,海洋安全对国家的影响会越来越来大,尤其对国家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深。
过去这几年在海洋方面,我国无论是南海和东海的近海海上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和复杂。
“只能说我们是海洋大国,而不是海洋强国”,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这也说明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十八大报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章节提出,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中国海洋安全汇总

有关国家在南海大肆驱捕中国作业渔船、挤压 我们的活动空间,以达到主权造势的目的。从20 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南军警在北部湾和南沙共 抓扣中国渔船70余艘次,抓扣中国渔民250余名, 驱赶中国渔船300余艘次。菲律宾海军在南沙共对 中国渔船实施登船检查50余次,抓扣中国渔民10 余人。马来西亚海军也在南沙驱赶中国50余艘作 业渔船。
海洋国土
《 联合国 海 洋 法 公 约》规定海洋国土是沿海
国家和群岛国主权管辖范 围内的全部海域。它包括 内海、领海、毗连区、专 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管辖 海域的海床和底土及领海 上空。
何为海权?
“海权”一词最早为修昔底德首创
“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 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 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是国家 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采取的措施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战略内涵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原 则和目标任务
服从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总战略,坚持 海洋经济和海洋安全同步建设的原则。
建设海洋强国应遵循以下战略原则:可持续 发展原则、陆海一体化原则、 质量效益原则、健 康协调发展原则、海洋科技先行原则、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原则,经济建设与安全同步原则。
南海争端 现状:域内小国纷蚕食 域外大国齐介入
中国的海洋权 益受到严重侵 犯:
一是岛屿被侵占 二是海洋资源被 掠夺 三是我渔民生命 财产受到严重威 胁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
岛屿被侵占
◆东沙群岛完全被 台湾军队 控制; ◆西沙群岛完全由我军管辖; ◆除黄岩岛由菲律宾侵占外, 中沙群岛其余岛礁也由我军 管辖。 ◆南沙群岛情况复杂,处于 被瓜分状态,自然也成了南 海问题的焦点,也成了国际 关注的热点问题。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及其对策作者:张智文来源:《世纪桥》2016年第10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建设海洋强国要求我国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方面要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同时要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
我国的战略对策主要有:加强国防建设,构建新型海洋强国等。
关键词:海洋;安全;形势;对策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84-02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希望。
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洋权益为基础的。
国内外的历史都证明:“向海则兴,背海则衰”的道理。
一、海洋的战略地位及作用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海洋成了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家争夺的战略安全空间。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竞相制定了逐鹿海洋的发展战略,试图从海洋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不仅美国和日本等传统的海洋大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纷纷制定国家级海洋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一战略,说明海洋安全建设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因此,我国要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解决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钓鱼岛争端和南海问题),以保障实施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安全环境,从而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
如果失去钓鱼岛,我国不仅要丢失大片的管辖海域和巨大的海洋资源,而且我国的战略安全空间将被大大压缩,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就完全暴露在美日的监控之下,十分危险,我国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难度就更大了。
同时会形成多米诺骨牌的负面效应,刺激南海周边国家进一步采取冒险措施,危害我国南海主权,不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海洋安全威胁及应对策略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海洋安全威胁及应对策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对中国海洋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海洋安全视角主要关注军事安全和传统安全威胁,但在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也越来越成为海洋安全的主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海洋环境污染、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海洋灾害和海盗活动等。
海洋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海洋安全威胁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海水污染、油污、垃圾等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资源过度开发也是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了许多海洋生物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海洋灾害和海盗活动也给中国海洋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面对这些海洋安全威胁,中国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中国需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推动企业和个人摒弃过度消费和排放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中国需要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渔业资源开发规划,控制渔业捕捞量,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
中国还应该加强海洋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提高海洋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置海洋灾害。
中国需要加强海洋执法合作,加强与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采取联合巡航和联合执法等措施,共同应对海盗活动和其他跨国海洋安全威胁。
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中国还应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科研。
发展海洋经济可以增加海洋资源的价值,减少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同时也可以提高海洋科技水平,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还可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应对海洋安全挑战。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着诸多威胁,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应对策略。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与管理、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海洋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中国可以有效地提高海洋安全防范和处置能力,确保海洋安全稳定。
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及战略

中国海洋安全问题及战略中国是个陆地大国,又是个海洋大国。
从拥有海洋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
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
海洋是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大量食物、矿物、能源都取之于海。
海上运输是对外贸易的主渠道,而外贸是支持我们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海洋也是我国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平台。
海洋安全战略研究的任务主要在于为维护国家海洋安全,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的海洋生存空间提供战略思路。
由于中国在海洋安全方面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来源于中国海洋空间所处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因此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应主要着眼于处理好中美、中日、中国与南海周边东盟国家的关系。
在总体的战略层面,首先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冷战后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其次需要把中国的海洋安全战略纳入国家的大战略之中,并与国家大战略相适应、相配合。
具体而言,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是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妥善处理与日本的领海纠纷,维护中国海洋权益是当前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当务之急;从战略全局出发,妥善处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是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突出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
因此,中国应该制定明确的海洋安全战略。
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
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东海大陆架是我国陆地的自然延伸,因此,面积77万平方公里的海区中应归我管辖的为54万平方公里,但是日本却提出中日两国是共架国,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我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洋领土的国家,海洋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海洋管理和保障海洋安全。
首先,我国海洋安全形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海洋灾害频发、海上交通安全等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
同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海水污染、海岸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
此外,海洋灾害频发,如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对海洋安全造成了威胁,海上交通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不断深化和海洋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海洋科技的进步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灾害防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海洋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为了应对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海洋管理,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和监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其次,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科技水平,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海洋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共同应对全球海洋安全挑战。
总之,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既面临着挑战,也蕴藏着机遇。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海洋管理,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我国海洋安全,实现海洋强国梦想。
希望全社会能够高度重视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共同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

等途径寻求和平解决。
其他海域争端
03
在黄海、东海等海域也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需要与相关国家加
强沟通和协商。
海上通道安全保障问题探讨
重要海上通道安全
保障我国海上能源、贸易等重要通道的安全畅通,对于国家经济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恐怖主义与海盗活动
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维护海上安全秩序 。
跨国合作与地区稳定性评估
跨国海洋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海洋领 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性海洋问题。
地区海洋安全机制
建立健全地区海洋安全合 作机制,提高地区海洋安 全治理水平。
海洋法与国际规则
遵守国际海洋法和相关规 则,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 国际海洋秩序。
03
国内外因素对我国海洋安 全影响
国际法规变化及应对策略
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依赖
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矿 产、海水利用等。
海洋经济贡献
海洋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海洋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之一。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海 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积极开展海洋领域的民间交流活 动,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04
应对策略与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涉海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为海洋治理提 供有力法律保障。
加强海洋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海洋执法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海 违法行为。
海洋安全范围
我国海洋形势

海洋是全球化经济的动脉和纽带,中国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海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牵扯到海洋本身的 资源占有,因此推动海洋的发展必然是经济发展 的结果,海洋国土的安全至关重要。
三、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三)军事安全方面
“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 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一 句话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的 重要性,创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现状和 捍卫海洋权益的方略
目 录
• • • • • • 一、关于海洋问题 二、《联合国海洋公约》 三、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四、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 五、我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的原因 六、维护我国海洋国土权益的策略
一、关于海洋问题
• 得海权者兴,失海权者亡; 得海洋者盛,失海 洋者衰。这是历史揭示的一个鲜明的真理。 •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 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沿海岛屿,但目 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 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 动荡频繁。
二、《联合国海洋公约》
3、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 对大陆架享有主权权利。这一权利是专属的,即: 如果沿海国不勘探大陆架或开发其自然资源,任 何人未经沿海国明示同意,均不得从事这种活动。 而且,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也不取决于有效或 象征性的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 4、规定公海自由,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二、《联合国海洋公约》
世界上海洋国家占全球国家总数的一半以上, 而且大多数国家彼此相邻或相向,沿海国家的利 益往往与其相邻或相向国家的利益交织在一起。 矛盾的焦点是主权的获得或享有以及相应资 源的占有或分享。随着更多的国家批准加入《公 约》,海洋权益面临一次全面再分配,海洋权益 的斗争将越来越复杂。全世界有300多处海域出现 划界纠纷,有争议的岛屿达1000多个。世界局部 战争和武装冲突次数就达181起,其中80%与海洋 有关。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随着国际海洋形势的变化,中国海洋安全战略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国际海洋秩序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各种海洋安全挑战,保障国家海洋利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建设海洋强国。
本文将从国际海洋形势背景、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和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国际海洋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争夺愈发激烈,国际海洋秩序和规则面临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海洋形势不断复杂化。
全球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海上交通安全面临挑战。
一些国家甚至在南海、东海等地区进行挑衅性行为,严重影响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海洋污染、资源过度开采、海洋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海洋的健康发展,海洋环境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国际海洋法律体系不完善。
国际海洋法律体系虽然在UNCLOS等国际公约的约束下,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原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争议和漏洞,一些国家不尊重国际法,以及一些国际法的适用也存在争议。
受到国际力量对比、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海洋安全格局发生了变化。
一些国家利用海洋力量加强其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使得海洋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在国际海洋形势的变化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了一系列挑战。
海洋权益保障挑战。
中国拥有辽阔的海洋权益,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
但是在南海、东海等地区,中国的海洋权益受到一些国家的侵犯,使得中国面临海洋权益保障的挑战。
海上交通安全挑战。
中国依赖海洋运输和海外贸易,海上交通安全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海域存在海盗活动和航行安全隐患,使得中国在海上交通安全方面面临挑战。
海洋环境安全挑战。
中国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了影响,海洋环境安全成为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国家海洋利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建设海洋强国。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个国家的全球性地位,都是随着这个国家海权的兴衰而变化的。
一个国家对海权控制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真实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家海洋安全问题主要有:岛屿主权的、海域化分和海洋权益的维护。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问题复杂多变。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
这300 万平方公里的宽广海域为我国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是在尊重“历史性水域”的基础上,根据新出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合理、公正、公平的适当调整,以此来解决同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出现的争端,进而维护新海洋法所赋予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最终保持亚太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中国海防面临着周边海上力量的威胁。
中国周边强大海上军事力量的存在及其军备竞赛,一方面增加了相关国家的危机感,并增大了相关国家爆发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对地区整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对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弧形区域形成了战略挤压,从而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海防安全。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我国拥有领海海域38 万平方公里,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在这片海域中,这些岛屿分布广泛、相互毗邻,形成了近50 多个列岛、群岛,是天然的海上屏障,对我国国防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几年以来,在我国海域内出现了岛礁被他国侵占、海域被分割、所属海域内海洋资源被掠夺等等极其严重的形势,而这种局势在我国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的争端中表现的最为激烈。
现在世界范围中有很多中国军事威胁论,“强大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会转化为国防实力”,现在所有人都在享受现实的“中国股”飞涨的利益,没有强大的海防,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洋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迅速崛起。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海洋安全威胁及应对策略

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海洋安全威胁及应对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海洋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海洋安全视角主要关注军事领域的威胁和挑战,而非传统安全视角则强调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灾害防范等方面的安全威胁及其应对策略。
一、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1. 海洋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海岸线附近的海域经常受到工业排放、城市污水、船舶排放等污染物的侵害,导致海洋环境恶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渔业资源受到损害。
2. 海洋资源过度开发:中国临海省份众多,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一些海洋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稀缺和减少。
3. 海洋灾害频发:台风、海啸、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常给中国海洋带来严重的破坏,成为中国海洋安全的一大威胁。
4. 海洋渔业纠纷:中国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但在东海、南海等地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渔业纠纷,这些纠纷往往会导致海上冲突,对中国的海洋安全带来威胁。
5. 海洋走私和非法移民:中国的海域经常受到毒品走私、武器走私、非法移民等问题的困扰,这些活动不仅威胁中国的海洋安全,还可能导致社会治安的恶化。
二、应对策略1. 健全海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加强海洋监测和预警:加强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力量,提高对海洋灾害的预警和监测能力,确保在海洋灾害来临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3.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污染、资源开发、灾害防范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建立海洋安全的国际规则和机制。
4. 开展海洋法治建设:加强海洋领土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法治建设,依法维护我国在海洋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上的合法权益。
5. 强化海洋执法和监管:加强海上执法力量建设,打击海洋非法活动,维护海上安全秩序。
中国海洋安全

形 势 与 政 策
WPS GO
中国海洋安全
什么是
海洋国土
我国的海 洋安全形
势
我国采取 的措施
什么是海洋国土?
维护海权的重要性
人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
“蓝色星球”
资源的宝库 未来的粮仓 能量的源泉 水资源的宝库 国际贸易的桥梁和纽带
地球总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表面积是1.49亿平方公里,海洋面积 3.61亿平方公里,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的一个基本组 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 的以来海洋。
渔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有关国家在南海大肆驱捕中国作业渔船、挤压 我们的活动空间,以达到主权造势的目的。从20 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南军警在北部湾和南沙共 抓扣中国渔船70余艘次,抓扣中国渔民250余名, 驱赶中国渔船300余艘次。菲律宾海军在南沙共对 中国渔船实施登船检查50余次,抓扣中国渔民10 余人。马来西亚海军也在南沙驱赶中国50余艘作 业渔船。
我国采取的措施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战略内涵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原 则和目标任务
服从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总战略,坚持 海洋经济和海洋安全同步建设的原则。 建设海洋强国应遵循以下战略原则:可持续 发展原则、陆海一体化原则、 质量效益原则、健 康协调发展原则、海洋科技先行原则、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原则,经济建设与安全同步原则。
南海争端
岛屿被侵占 在南海总 面积205万平方公 里中,中国实际 控 制 岛 礁 不 到 10 个,实际控制的 面 积国 与 200 多 家 域 外 公司,每年盗采 油气资源 5000 余 万吨,相当于 大 庆油田 盛时年产 量。
浅析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

浅析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一、领土争端和海上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在南海和东海等地海域面临着领土争端和安全威胁。
南海争端已经持续了多年,有些国家在南海岛礁上修建军事设施,其间还包括有多国在南海岛屿上的海上运动,这些都导致南海的稳定和安全受到了影响。
另外,在东海,中国与日本之间也存在领土争端。
日本向钓鱼岛借口国有化,实施争夺行动,在钓鱼岛周围的海域派遣舰船和飞机,同时对中国进行航海和侦察活动,造成了安全威胁。
二、海上恐怖袭击和海盗活动由于海上交通量大,海域广阔,海运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使得海上恐怖袭击与海盗活动不断上升。
在某些地区,海盗经常发生,不但为商船带来损失,还妨碍了海上交通的畅通,严重影响了东南亚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环境问题海上污染、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环境问题都会对海洋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国长年累月的工业废品排放和海洋活动,导致海洋环境恶化。
如大量的塑料垃圾影响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全球变暖、海面升高等影响。
四、情报侵袭与网络攻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和情报侵袭主要是针对一些重要的目标和敏感信息网络,这些网络控制了我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重要资料。
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不仅是我们国家在海洋安全领域面临的一项极其危险的威胁,而且其威力还在不断增大。
总之,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的长期稳定将取决于国际和本国的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权威、保障海洋发展安全,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水平。
浅谈中国海洋安全

浅谈新形势下的中国海洋安全内容提要:从太空中遥望我们可爱的家园,映入眼帘的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
地球,这个太阳系中唯一蕴育着生命的星球,她的表面71%被海洋覆盖。
这足以看出,海洋对地球上生命体的重要性。
当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将人类生存的陆地弄得不堪重荷之时,众多的目光投向了包裹着陆地的海洋。
那浩淼的蔚蓝色正展示着它特有的魅力,它拥有的矿物资源、海洋食物资源是陆地的千余倍,它所提供的水产品至少能养活300亿人口。
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
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
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也就成了每个主权国家,特别是临海国家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中国海洋现状海洋形势海洋安全一、中国当前海洋权益现状提到海洋权益,不得不说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从1958年起到1993 年11 月16 日,《公约》共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0 个国家的批准,一年后,即1994 年11 月16 日,《公约》正式生效。
《公约》一经发布,又引起了各国关于海洋划界争端的高潮,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邻或相近,各沿海利益交织在一起,新规定的出现,似乎又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海洋权益的斗争越来越复杂。
对我国而言,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领海和毗连区有了国际法上的依据和保证,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拓展了我国的管辖区域。
但是,随着《公约》的正式生效,我国的周边国家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顾历史事实和海洋法的具体实施细则,都纷纷把200 海里划入专属经济区,因此就产生了大范围的重复水线,使我国的许多海域和岛屿无可争议的历史主权面对不少新的争议。
我国的四大海洋(黄海、渤海、东海、南海),除内海渤海外,其他三大海洋均与其周边国家存在争端问题。
(1)黄海,周边有南韩、北朝鲜,它们在海洋划界问题上与我国存在争议,而韩国在美国的撑腰下与我国及朝鲜矛盾重重。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长远利益。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首先,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而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了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给海洋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其次,我国海洋安全还面临着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的维护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南海、东海等海域的主权和权益受到了一些国家的侵犯和挑衅,需要我国加强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捍卫,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和国家利益。
此外,海洋灾害和海上安全问题也是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
海洋灾害如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给我国海洋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而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恐怖主义、海盗等问题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
针对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种种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绿色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坚定维护我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加强海洋法治建设,维护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
同时,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提高海上安全意识,加强海上安全管理,确保海上交通安全和海上秩序稳定。
总之,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只有加强海洋法治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我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应对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和国家利益。
当今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研究 doc

当今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研究 doc
随着中国的发展,其周边海洋安全形势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缘政治因素加剧
在当前区域安全形势中,地缘政治因素成为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些国家积极地使用地缘政治手段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强对相邻海域的主权主张,加剧了区域竞争。
此外,一些国家也在海上建立军事基地,增加军事存在,加剧了相邻国家之间的军事摩擦。
二、争端问题凸显
中国周边海洋存在大量的争端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
在这些争端中,有些问题已经成为激化矛盾的主要因素。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之间的争端日益加深,这些国家在南海岛屿以及周边海域的主权主张十分强烈,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三、非传统安全威胁加重
除了传统的安全威胁之外,中国周边海洋还面临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如海盗、恐怖主义等。
海盗活动,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给中国相关的商业贸易活动带来极大的威胁。
此外,地区内的恐怖主义活动也引起了中国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四、自然灾害频发
除了人为因素之外,中国周边海洋还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
周期性的海啸、台风等灾害不仅给海岸城市带来破坏,而且还可能对渔船和其他海上活动带来极大的威胁和危险。
长期以来,中国对海上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建设一直相对滞后,这也成为了其周边海洋安全形势中的一个短板。
总之,当前中国周边海洋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也需要中国政府及相关国家同一协助与合作来应对这些问题。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及问题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及问题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问题。
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
从这三方面来看,中国海洋国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
但其中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韩黄海划界问题,在这一带,中韩之间存在约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中日钓鱼岛问题,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及其涉及海域和大陆架的争议。
南沙群岛问题,南海海域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面临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等国的侵占。
岛链封锁,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两条岛链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韩黄海苏岩礁、中日东海钓鱼岛、中国与东盟的南沙群岛主权之争,使我国岛礁和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最近的东京都捐款购买钓鱼岛事件,韩国重判我渔民事件,以及近来持续一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
充分说明我国的海洋周边安全环境已经十分紧张。
近年来,尽管南海周边邻国虽一再表示“不采取使问题复杂化”的行动,但从未停止对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南沙海洋权益的侵犯,日本更是牢牢盯着东海资源,并加速发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等技术。
总体而言,中国的海岛及海洋权益正遭受严重威胁,中国的海上安全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近海防御”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海洋军力发展的需要,南海海域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划界争端和岛礁的主权归属争议;经济全球化以后,海上通道的开辟和航路的安全等都是“近海防御”战略无法解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近海防御”战略使得我国海军装备发展过于迟缓,导致周遍国家一再挑战中国的战略底线。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近年来,国际海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一方面,海上安全风险日益增加,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有组织行为在海上频繁发生,使得海上交通安全受到威胁,海洋资源保护难度增加。
另一方面,国际海洋合作日益加强,各国普遍看重海洋合作,环保、渔业、海上交通、科学研究、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构建和谐、稳定的海洋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
国际社会热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加强区域间航运、通信等海上联系,将有利于加强海洋国家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二、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海洋主权和权益遭遇了新的挑战。
在南海问题上,一些国家对中国主张的九段线有不同的认识,声称在南海周边岛礁上进行各种活动,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军事部署等,这对中国的主权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东海问题上,日本的“国有化”钓鱼岛,导致中日关系紧张,中国和日本的海警船不断在钓鱼岛附近进行巡航,有时还发生意外撞击事件。
此外,菲律宾、越南等少数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致使南海局势日趋复杂化。
为了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中国政府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海洋安全战略。
首先是加强海洋监管,重点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监管、海上防范非法活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
其次,是加快完善海洋法律体系。
中国政府已经对海洋权益、海洋法律、海洋科技等领域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完善和修改,为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再次,是加强海洋力量建设,以海军、海警、渔政、海事等部门力量为依托,加强海洋安全监控和应急协调能力。
最后,则是积极推进海洋合作,以解决海洋争端、推动海洋科技进步、促进海上发展。
总之,中国作为海洋国家,发挥着重要的海洋力量,对海洋安全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当前,中国海洋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有着重要的机遇,因此,仅仅加强海上安全监管还不够,还需要积极探索各种合作机制和方法,为维护区域和平、稳定、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与海洋安全战略
燕山国贸1102 学号201117100075 姓名徐斐然
中国领土争端问题是外交方面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陆地和海洋大国,周边环境复杂,中国与邻国的陆地和海上领土争端,大多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仍悬而未决。
但中国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友好谈判,和平解决同中国的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争端,积极参与各种形势的地区安全对话和合作,努力维护有利于亚洲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中国,还有如何解决岛屿主权归属争端和海洋划界问题,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今年以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复杂多变的局面,特别是海洋安全形势更是扑朔迷离,以美国为首的各种军事演习在我国周边海域呈现出“扎堆”现象,使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
在东海,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56万平方公里,日本与我重叠的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钓鱼岛之争对于中日海域的划界关系重大。
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渔民被扣留,中国版图上划得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早已名存实亡。
几乎全部海洋邻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海洋国土和权益提出无理要求,涉及1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尤其在2009年的一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似乎进入一个“多事之春”,中国领海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那些不存在争议的海洋收益中,如何保证安全甚至主权完整始终是中国挥之不去的难题
中日关系逐年好转,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又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日方达成“战略互惠”关系是中日关系的战略选择和共同努力方向的共识。
中日东海争端却未因两国关系的改善而有丝毫缓解。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的主权矛盾明显上升,双边摩擦日益增多,围绕海洋油气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是目前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在中日大陆架划界问题上一直坚持“自然延伸”和公平原则,主张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应该一直延伸至冲绳海槽。
这是有国际法上的明确依据的,而日本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却缺乏法理依据。
南海范围北起台湾,南至马来西亚和文莱,西起越南,东至菲律宾。
这片3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归我国管辖的有210万平方公里,但与多国存在划界矛盾。
周边一些国家先后发表声明,单方面宣布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肆意分割属我管辖的海域。
针对南海这块“风水宝地”,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宣称对我国南沙群岛拥有领土主权。
目前,南沙群岛除大陆控制的9个岛礁和我国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南沙诸岛中的最大的岛,林遵收回)外,共有41个岛礁被其他国家所侵占。
目前,我国南海已经形成“六国七方”的各国占领格局,而且这种分割和控制还有蔓延的趋势。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的产生原因有三方面1、历史原因二战后形成的波茨坦-雅尔塔体系是现今世界政治关系的基础也是东亚大多数国家领土及领海边界的划定依据。
我国与周边国家疆界的划定也是以这个体系中的一系列公告作为法律依据的。
根据波茨坦公告中国应当收回自1895年后所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
因此东海的台湾以及钓鱼岛群岛南海的西沙、南沙都是属于中国的领土。
但是由于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封锁围堵共产主义中国的需要长期霸占钓鱼岛后转让给日本埋下今日的东海
争端的伏笔。
而后又鼓动东南亚国家敌视中国促使其侵占中国在南海的岛礁。
而日本则希望通过继续占领二战时所掠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来突破雅尔塔体系摆脱战败国阴影。
2、周边国家对资源的觊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周边国家借国际海洋法的名义瓜分我国大陆架以及经济区甚至公然岛屿也就不足为奇了。
3、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也是现阶段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白热化的原因。
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因此对海洋并不重视。
由于不断的国内政治斗争在我国宣布领海后并没有有效的行使主权。
因此南海的诸多岛屿被东南亚国家偷偷占领
如何解决争端有以下战略
一提高海洋意识提高海洋意识提高海洋意识提高海洋意识,,,,制定科学的海洋战略制定科学的海洋战略制定科学的海洋战略制定科学的海洋战略。
面对当前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无疑是当前最紧迫的工作。
至于如何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媒体全面关注和深入报道东海和南海争端,引导国人对我国海战略的思考,提高国人的海洋意识;二是利用学校等教育机构宣传和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对于我国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详细介绍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历史和现状,加深学生对我国海洋安全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发展,提高学生们的海洋意识;三、国家应整合和加强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加强对有争议海域的维权执法力度,并加强立法和行政管理使我国在相关海域的执法有法可依;四是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制定全面的海洋资源开发计划,大力支持和保护国内企业对我国东海、南海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开发保护我国渔民在相关海域的海洋产业。
二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着力解决国内矛盾着力解决国内矛盾着力解决国内矛盾着力解决国内矛盾,,,,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向来都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条件。
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全面提高低收人者的收入水平,藏富于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差距,缓解因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降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三是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政治改革,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四是要强力推进反腐败工作,加强反腐败立法,提高民族的向心力。
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面对我国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我国主权,我国应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武止战。
一是要加强军事思想研究,探讨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战法,使我军形成完整的、先进的军事思想;二是加快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究开发,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武器的装备水平。
三是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尤其要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的远洋作战能力、远程机动能力和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
四四四四....完善和调整外交政策完善和调整外交政策完善和调整外交政策完善和调整外交政策,,,,分而化之分而化之分而化之分而化之,,,,各个击破各个击破各个击破各个击破面对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的趋向,我国应制定系统的处理办法,以外交为前导,以军事为后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易到难不断化解周边国家在南海、东海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各个击破。
应避免周边各国形成同盟对抗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等无关国家插手南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