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合集下载

后置埋件习题

后置埋件习题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2、后置埋件习题一、填空题1.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的测力系统误差应不超过全量程的。

2.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位移测量误差应不超过。

3.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时,、、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

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计算,且不少于根。

4.采用分级加荷制度进行锚栓拉拔检验时以预计极限荷载的为一级。

5.已知化学植筋的钢筋直径为18mm,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应大于。

6.已知化学植筋的钢筋直径为25mm,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应大于。

7.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8.破坏后果很严重的、重要的锚固类型,其锚固连接安全等级为。

9.锚固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其锚固连接重要性系数为。

10.锚固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其锚固连接重要性系数为。

11.合金钢锚栓等级为4.8,抗拉强度标准值为400MPa,屈服强度标准值应该为。

12.已知合金钢锚栓等级为5.6,抗拉强度标准值为,屈服强度标准值应该为。

13.对于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的非结构构件,其锚固连接承载力分项系数为。

14.采用连续加荷方式进行锚固力现场检验时,其总加荷时间为。

15.进行非破坏性锚固承载力检验时,持荷时间为。

16.进行非破坏性锚固承载力检验时在持荷时间内荷载降低值不大于为合格判据之一。

17.锚栓弹性模量取。

18.做为后锚固基材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

19.后锚固设计采用方法。

20.地震作用下锚固承载力降低系数最大为,最小为。

21.随着基材混凝土强度降低,同种锚栓最小锚固深度应。

22.处于室外条件下的锚栓,应控制受力最大锚栓的温度应力变幅不大于。

23.4000根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其最少抽检数量为。

24.2000根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其最少抽检数量为。

25.直径为20mm的钢筋,采用化学植筋法锚固,锚固后该钢筋需要进行焊接操作,则该钢筋离开基面预留长度为。

26.当非破坏性为不合格时,应抽取不少于锚栓进行破坏性检验。

(整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编)

(整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编)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材料 (7)4.1 水泥与混凝土 (7)4.2 钢材 (8)4.3 焊接材料 (11)4.4 胶粘剂 (11)4.5 纤维材料 (13)4.6 水泥砂浆 (14)4.7 聚合物砂浆 (14)4.8 裂缝修补剂 (15)4.9 锚栓 (17)4.10 混凝土界面粘合剂 (18)5 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 (19)5.1 一般规定 (19)5.2 界面处理 (20)5.3 新增截面施工 (20)5.4 施工质量检验 (22)6 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工程 (24)6.1 一般规定 (24)6.2 卸载的实时控制 (24)6.3 混凝土局部剔除及界面处理 (25)6.4 置换混凝土施工 (26)6.5 施工质量检验 (27)7 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 (29)7.1 一般规定 (29)7.2 界面处理 (29)7.3 绕丝施工 (30)7.4 施工质量检验 (31)8 混凝土构件外加预应力工程 (33)8.1 一般规定 (33)8.2 制作与安装 (34)8.3 张拉施工 (35)8.4 施工质量检验 (38)9 外粘型钢工程 (40)9.1 一般规定 (40)9.2 型钢骨架制作 (40)9.3 界面处理 (41)9.4 型钢骨架安装及焊接 (42)9.5 注胶施工 (43)9.6 施工质量检验 (44)10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工程 (45)10.1 一般规定 (45)10.2 界面处理 (46)10.3 纤维材料粘贴施工 (47)10.4 施工质量检验 (48)11 粘贴钢板工程 (50)11.1 一般规定 (50)11.2 界面处理 (50)11.3 钢板粘贴施工 (52)11.4 施工质量检验 (53)12 外加钢丝绳网聚合砂浆围套工程 (55)12.1 一般工程 (55)12.2 界面处理 (55)12.3 钢丝绳网片安装 (56)12.4 聚合砂浆围套施工 (57)12.5 施工质量检验 (58)13 砌体构件外加钢筋网面层工程 (59)13.2 界面处理 (59)13.3 钢筋网面层施工 (60)13.4 施工质量检验 (61)14 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 (63)14.1 一般规定 (63)14.2 界面处理 (63)14.3 撑杆制作 (64)14.4 撑杆安装与张拉 (66)14.5 施工质量检验 (67)15 钢构件增大界面工程 (69)15.1 一般规定 (69)15.2 界面处理 (69)15.3 新增钢部件制作 (70)15.4 新增钢部件安装、接合施工 (72)15.5 施工质量检验 (74)16 钢构件焊缝连接补强工程 (76)16.1 一般规定 (76)16.2 焊区表面处理 (76)16.3 焊缝补强施工 (77)16.4 焊接质量检查 (78)17 钢结构裂纹修复工程 (79)17.1 一般规定 (79)17.2 焊缝补强施工及质量检验 (79)18 混凝土及砌体裂纹修复工程 (83)18.1 一般规定 (83)18.2 界面处理 (83)18.3 表面封闭法施工 (84)18.4 填充密封施工法 (86)18.5 注浆施工 (87)19 植筋工程 (90)19.1 一般规定 (90)19.2 界面处理 (91)19.3 植筋施工 (91)19.4 施工质量检验 (93)20 锚栓工程 (94)20.1 一般工程 (94)20.2 界面处理 (94)20.3 锚栓安装施工 (95)20.4 施工质量检验 (97)21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98)附录A 建筑结构加固子分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 (100)附录B 粘接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实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101)附录C 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107)附录D 粘接材料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112)附录E 粘接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15)附录F 富填料胶体、聚合物砂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118)附录G 高强聚合物砂浆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122)附录H 界面粘接剂粘结面剪切强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126)附录J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施工质量验收规定 (132)附录K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流动时间的测定方法 (136)附录L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流动时间道的测定方法(L型仪法) (139)附录M 粘接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141)附录N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46)附录P 钢筋阻锈剂应用规定 (151)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154)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植筋后锚固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植筋后锚固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植筋后锚固力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定锚固钢筋抗拔承载力。

2、范围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设计、施工与验收,不适用以砌体或轻混凝土为基材的锚固。

3、执行标准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4、仪器设备4.1加载设备ZP-10T锚杆拉拔仪、ZP-V3T微型拉拔仪、ZP-V1T微型拉拔仪4.2工作原理利用穿心千斤顶反力作用于混凝土基材,与千斤顶压力传感器相连的数字显示器记录加载情况并捕捉峰值。

4.3技术指标4.3.1设备的加荷能力应比预计的检验荷载值至少大20%,且不大于检验荷载的2.5倍,应能连续、平稳、速度可控地运行;4.3.2加荷设备应能按规定的速度加荷,测力系统整机误差不应超过全量程的2%;4.3.3设备的液压加荷系统持荷时间不超过5min时,其降荷值不应大于5%;4.3.4加荷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锚栓的轴线一致;4.3.5数字显示器应具有背景光功能、清零功能、峰值捕捉功能、读数保持功能、校准功能、电量不足提示功能;4.3.6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5、检测条件5.1检测时植筋龄期应大于化学植筋胶的固化时间,栽植钢筋的混凝土构件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构件表面应平整,对饰面层、浮浆应进行清除,必要时进行磨平处理。

5.2当由于现场检测条件限制,无法使用基座时,选用的千斤顶的内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考虑千斤顶反力作用于混凝土而约束其锥型破坏,并且混凝土挤压栽植钢筋,造成抗拔力提高的影响。

6、检测荷载的确定6.1检测荷载可以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有关栽植钢筋抗拔力要求文件进行确定,并且将相关要求文件附于检测报告中。

6.2当设计单位对栽植钢筋抗拔力无具体要求时,可以按照钢筋强度设计值确定检测拉拔力,即Nt b=fyAs(fy为钢筋强度设计值;As为钢筋截面面积)。

在做非破坏性试验时,检测荷载不应超过钢筋屈服强度。

若采用化学植筋胶结合力特征值作为检测拉拔力,且其结合力特征值小于钢筋设计强度时,该值应得到设计单位的认可。

作业指导书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按JGJ145-2013、GB50550-2010编制)

作业指导书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按JGJ145-2013、GB50550-2010编制)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1.适用范围本文用于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验收检验,不适用于以砌体、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检验。

2.引用标准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其锚固件检验要求与GB50367-2006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程》相同)3.基本规定3.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锚固件的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抽样检验(必检项);3.2后锚固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还应进行破坏性检验。

a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构件(所谓重要的锚固是指后接大梁、悬臂梁、桁架、网架以及大偏心受压柱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之锚固连接。

故定为一级。

—摘自规程4.3.3条文说明);b悬挑结构和构件;c对后锚固设计参数有疑问;d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怀疑。

GB50550-2010对破坏性检验范围的规定如下:3.3抽样规则(GB50550-2010与JGJ145-2013抽样规则相同,GB50550-2010表W.2.3内容与JGJ145-2013中表C.2.3也相同)3.3.1锚栓非破损抽样:a.锚固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部位基本相同部位的同类构件为一个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b.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数量应按规程表C.2.3(附后)抽取。

(生命线工程是指维系城镇与区域经济、社会功能的基础设施与工程系统。

主要包括: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电力系统、通讯系统、水利工程等工程系统。

--摘自GB/T24336-2009)。

规程表C.2.3检验批锚栓总数≤100 500 1000 2500 ≥5000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量20%且不少于5件10% 7% 4% 3%注:当锚栓总数介于两栏数量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量。

锚固承载力检测标准

锚固承载力检测标准

锚固承载力检测标准
锚固承载力检测标准如下:
1.锚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
程》JGJ 145-2013的有关规定。

2.锚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现场拉拔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的有关规定。

3.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6倍的
破坏拉拔力。

4.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采用具有相应量程的拉拔计进行测量,
拉拔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的有关规定。

5.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应乘以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

6.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
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进行加载,加载速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086-2013的规定。

7.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进行试件的选择和制作,试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

8.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
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进行结果评定,评定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

锚杆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

锚杆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

1 锚杆的基本概念
1.7注浆施工常分为一次常压注浆和二次高压 注浆两种注浆方式。一次常压注浆是将注浆管 插入距孔底一定距离(通常150mm)时开始直 至浆液从孔底流出直至从孔口流出的注浆方法。 二次高压注浆是通过预先绑在杆体上的二次注 浆管,在一次注浆形成的圆柱状注浆体的基础 上,对锚固段进行高压劈裂注浆,使浆液向周 围地层挤压渗透,形成直径较大的锚固体。二 次注浆距一次注浆的时间正常在24~48小时内 进行。
4 锚杆检测基本规定
4.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锚杆锚固段浆 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可进 行锚杆试验。 4.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锚固体灌 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锚杆试验。 4.3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4计量仪器(测力计、位移计、计时器等)应满足测 试要求的精度。 ⑴检测前应进行检查调试;⑵在检定有效期内;⑶环 境条件符合要求。
7 检测结果评定
7.3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⑴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应按锚杆 应按锚杆 总数的30%重新抽检,再有不合格时应全数检验。 重新抽检, 总数的 重新抽检 再有不合格时应全数检验。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岩层锚杆 岩层锚杆 试验结束后, 试验结束后,必须对锚杆试验现场的破坏情况进行详 尽的描述和拍摄照片。 尽的描述和拍摄照片。 ⑶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锚杆验收 锚杆验收 试验不合格时,应增加锚杆试件数量。 试验不合格时,应增加锚杆试件数量。增加的锚杆试 件应为不合格锚杆的3倍 对不合格的锚杆, 件应为不合格锚杆的 倍。对不合格的锚杆,在具有二 次高压注浆的条件下应进行注浆处理, 次高压注浆的条件下应进行注浆处理,然后再按验收 试验标准进行试验。 试验标准进行试验。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抗拉拔现场检测 教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抗拉拔现场检测  教程

锚栓破坏形式
• • • • 2.6 拔出破坏 拉力作用下锚栓整体从锚孔中被拉出的破坏形式。 2.7 穿出破坏 拉力作用下锚栓膨胀锥从套筒中被拉出而膨胀套仍留在锚 孔中的破坏形式。
机械锚栓整体拔出
机械锚栓穿出破坏
化学植筋破坏形式
• 2.8 胶筋界面破坏 • 化学植筋或粘结型锚栓受拉时,沿胶粘剂与钢筋界面之拔 出破坏形式。 • 2.9 胶混界面破坏 • 化学植筋受拉时,沿胶粘剂与混凝土孔壁界面之拔出破坏 形式。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6.5 检验结果评定 • 6.5.1 非破坏性检验荷载下,以混凝土基材无裂缝、锚 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且2min 持荷期间荷 载降低≤5%时为合格。当非破坏性检验为不合格时, 应另抽不少于3 个锚栓做破坏性检验判断。 • 6.5.2 对于破坏性检验,该批锚栓的极限抗拔力满足下 列规定为合格: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4.7 后锚固连接设计,应根据被连接结构类型、锚固连接受力性质 及锚栓类型的不同,对其破坏型态加以控制。对受拉、边缘受剪、 拉剪组合之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的锚固连接,应控 制为锚栓或植筋钢材破坏,不应控制为混凝土基材破坏; ( 锚栓或锚筋钢材破坏分拉断破坏、 剪坏及拉剪复合受力破坏(右图),主 要发生在锚固深度hef超过临界深度hcr时, 或混凝土强度较高,或锚固区钢筋密集, 或锚栓、锚筋材质强度较低或有效截面 偏小时。此种破坏,一般具有明显的塑 性变形,破坏荷载离散性较小。)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5.3 锚栓不得布置在混凝土的保护层中,有效锚固深 度 hef 不得包括装饰层或抹灰层。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辑版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辑版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6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工程7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8混凝土构件外加预应力工程9外粘或外包型钢工程10外粘纤维复合材工程11外粘钢板工程12钢丝绳网片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工程13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砂浆面层工程14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15钢构件增大截面程16钢构件焊缝补强程17钢结构裂纹修复程18混凝土及砌体裂缝修补程19植筋工程20锚栓工程21灌浆工程22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竣工验收附录A建筑结构加固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附录B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规定附录D加固材料、产品进场复验抽样规定附录E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F结构胶粘剂抗冲击剥离能力测定方法及评定准附录G结构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附录H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附录J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方法及评定准附录K结构胶粘剂初粘度测定方法附录L结构胶粘剂触变指数测定法附录M碳纤维织物中碳纤维K数快速判定方法附录N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附录P结构用聚合物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法附录Q结构加固用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抗折强度测定方法附录R聚合物砂浆及复合砂浆拉伸抗剪强度测定法附录S结构用界面胶(剂)剪切粘结强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T现场推定新增混凝土强度的取样规则与评定法附录U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V承重构件外加砂浆面层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的规定附录W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准附录X钢筋阻锈剂应用规定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1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1.1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锚固工程质量的现场检验。

1.2锚固工程质量应按其锚固件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抽样检验结果进行评定。

注:本附录的锚固件仅指种植带肋钢筋、全螺纹螺杆和锚栓。

1.3锚固件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分为非破损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选用时应符合本附录第1.4条和第1.5条的规定。

1.4对下列场合应采用破坏性检验方法对锚固质量进行检验:1重要结构构件;2悬挑结构、构件;3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怀疑;4仲裁性检验。

1.5当按本附录1.4第1款的规定,对重要结构构件锚固件锚固质量采用破坏性检验方法确有困难时,若该批锚固件的连接系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计算,可在征得业主和设计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用非破损抽样检验方法,但必须按表2.3确定抽样数量。

注:若该批锚固件已进行过破坏性试验,且不合格时,不得要求重做非破损检测。

1.6对一般结构构件,其锚固件锚固质量的现场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

1.7若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原位破坏性检验操作时,允许在工程施工的同时(不得后补),在被加固结构近旁,以专门浇筑的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块体为基材种植锚固件,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破坏性检验;但应事先征得设计和监理单位的书面同意,并在场见证试验。

本条规定不得引用于仲裁性检验。

2抽样规则2.1锚固质量现场检验抽样时,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部位基本相同的同类构件为一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2.2现场破坏性检验的抽样,应选择易修复和易补种的位置,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若锚固件为植筋,且种植的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仅取3件进行检验。

仲裁性检验的取样数量应加倍。

2.3现场非破损检验的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栓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1)对重要结构构件,应在检查该检验批锚栓外观质量合格的基础上,按表2.3规定的抽样数量,对该检验批的锚栓进行随机抽样。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 3 2 2 碳素钢和合金钢锚栓的性能等级应按所用钢材的抗 拉强度标准值fstk及屈强比fyk/fstk确定;相应的性能指标应 按表3 2 2采用
表3 2 2 碳素钢及合金钢锚栓的性能指标
性能等级
36 46 48 56 58 68 88
抗拉强度标准值 fstkMpa
300 400
500 600 800
• 9 4 3锚孔质量检查应包括下述内容:
• 1锚孔的位置 直径 孔深和垂直度;当采用预扩孔扩孔型 锚栓时;尚应检查扩孔部分的直径和深度;
提供的养生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 9 3 6 后锚固连接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说明书的 规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表9 3 6对要求


表9 3 6 锚固质量要求
锚栓种类
预紧力
扭矩控制式膨胀型锚栓 扭矩控制式扩孔型锚栓 位移控制式膨胀型锚栓
±15% ±15% ±15%
锚固深度 mm 0;+5 0;+5 0;+5
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6 1 受拉承载力计算
6 2受剪承载力计算
• 6 2 1锚固受剪承载力应按表6 2 1规定计算:
7 锚固抗震设计
• 7 0 1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锚固连接所用之锚栓;应选用化学 植筋和能防止膨胀片松弛的扩孔型锚栓或扭矩控制式膨胀 型锚栓;不应选用锥体与套筒分离的位移控制式膨胀型锚 栓
• 3 2 4 化学植筋的钢筋及螺杆;应采用HRB400级和 HRB335级带肋钢筋及Q235和Q345钢螺杆 钢筋的强度指 标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 采用
• 3 2 5 锚栓弹性模量可取2 0×105MPa

6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6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不适用于以砌体或轻混凝土为基材的锚固。

2、引用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3、仪器设备ZY-30型锚杠拉力仪钢直尺4、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基本规定4.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检验;4.2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

5、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试样选取5.1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取样。

5.2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的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

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

6、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设备6.1现场检测用仪器、设备,如拉拔仪、x-y记录仪、电子荷载位移测量仪等,应定期检定。

6.2加荷设备应能按规定的速度加荷,测力系统整机误差不应超过全量程的±2%。

6.3加荷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锚栓的轴线一致。

6.4位移测量记录仪宜能连续记录。

当不能连续记录荷载位移曲线时,可分阶段记录,在到达荷载峰值前,记录点应在10点以上。

位移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2mm。

6.5位移仪应保证能够测量出锚栓相对于基材表面的垂直位移,直至锚固破坏。

7、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7.1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D0应满足下列要求:化学植筋D0≧max(12d,250mm),膨胀型锚栓和扩孔型锚栓D0≧4h ef。

7.2锚栓拉拔检验可选用以下两种加荷制度:(1)连续加载,以匀速加载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总加荷时间为2~3min。

(2)分级加载,以预计极限载荷的10%为一级,逐级加荷,每级荷载保持1~2min,至设定荷载或锚固破坏。

7.3非破坏性检验,荷载检验值应取0.9A s f yk及0.8N RK,c计算之较小值。

N RK,c为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可按《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6.1节有关规定计算。

加固工程植筋锚栓拉拔检测方案

加固工程植筋锚栓拉拔检测方案

**项目加固工程
植筋、锚栓拉拔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地点:深圳市****
本工程项目原为工业厂区,共有8栋建筑物,2011年改造成大运文化园,现应建设单位要求,改造***项目,因使用功能已改变,按现行规范设计,部分构件承载力及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不包括4#楼)。

主要检测项目、规格、设计参数:
二、检测依据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的规定,本工程项目锚固件锚固质量的现场检验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

锚栓、植筋非破损检验抽样原则如下:
1、锚栓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1)对重要结构构件,应在检查该检验批锚栓外观质量合格的基础上,按表W.2.3规定的抽样数量,对该检验批的锚栓进行随机抽样。

表W.2.3 重要结构构件锚栓锚固质量非破损检验抽样表
注:当锚栓总数介于两栏数量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量
2)对于一般结构构件,可按重要结构构件抽样量的50%,且不少于5件进行随机抽样。

2、植筋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1)对于重要结构构件,应按其检验批植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进行随机抽样。

2)对于一般结构构件,应按1%,且比少于3件进行随机抽样。

三、检测数量1#楼:
2#楼
3#楼
5#楼:
6#楼:
7#楼:
四、意见。

2017年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考试(考核)大纲

2017年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考试(考核)大纲

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考试(考核)大纲1结构性能检测1.1考核参数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1.2理论知识要求1.2.1熟悉(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 23-2011;(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5)《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384-2016(6)《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7)《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8)抽样规则及抽样数量。

1.2.2掌握(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2)回弹法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和过程;(3)钻芯法计算混凝土强度值的方法和过程;(4)不同高径比的芯样强度与标准立方体强度换算关系。

(5)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的计算方法和精度要求;(6)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和雷达仪的检测结果验证。

1.3操作考核要求1.3.1熟悉(1)回弹仪的技术要求和适用范围;(2)碳化深度的检测方法。

(3)混凝土取芯机和压力机的操作方法;(4)混凝土芯样的加工方法。

(5)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和雷达仪的仪器构成;(6)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和雷达仪的校准、维护和保养;1.3.2掌握(1)回弹测区布置;(2)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步骤。

(3)钻芯的数量和位置的选择原则;(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步骤。

(5)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的试验步骤。

2建筑变形观测2.1考核参数水准高程测量;水平角、竖直角测量。

2.2理论知识要求2. 2.1熟悉(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2)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操作应用基本理论知识;(3)建筑变形测量中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等级适用范围;(4)建筑变形作业方法及技术设计与实施;(5)建筑变形限差分析和测量精度等级的确定。

JGJ145-2013中关于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2)

JGJ145-2013中关于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2)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结果评定
取值说明:
1.关于f y——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f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y、抗压强度设计值'
y
2.关于
s
k,R N
-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 ):
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s
yk
R A f N
s
k,,式中:yk
f
—机械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N/mm 2

s
A —机械锚栓应力截面面积(mm 2
)。

3.关于
k,*
R N
-混凝土破坏受检验锚固件极限抗拔力标准值(N ):现场检测时,检测哪根由设计提供该值,此值应在委托单中填写清楚。

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替换JGJ145-2004标准,标准的抽样规则及结果判定变动较大, 现将抽样及结果判定制作成表格的形式,让现场检测人员及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熟知掌握这些规定,避免锚栓及植筋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抽样数量规定。

后植筋锚固承载力检验值

后植筋锚固承载力检验值

后植筋锚固承载力检验值概述后植筋锚固承载力检验值是指在工程中使用后植筋进行锚固时所需进行的承载力检验。

后植筋锚固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用于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抗拉承载能力。

通过对后植筋锚固承载力的检验,可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后植筋锚固承载力检验的相关内容,包括检验方法、标准要求、实验步骤等。

同时,还将探讨后植筋锚固承载力检验的意义和应用范围,以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检验方法后植筋锚固承载力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两种。

1.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通过施加静态荷载来检验后植筋锚固的承载力。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确定试验样品的尺寸、后植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并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2.安装试样:将试样固定在试验设备上,并确保试样的稳定性。

3.施加荷载:逐渐施加荷载,并记录下相应的荷载值和位移值。

4.观察变形: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包括植筋的滑移、混凝土的开裂等。

5.达到极限荷载:当试样达到极限承载力或发生破坏时停止施加荷载。

6.记录结果:记录试验数据,并计算出后植筋锚固的承载力。

2. 动载试验动载试验是通过施加动态荷载来检验后植筋锚固的承载力。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确定试验样品的尺寸、后植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并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2.安装试样:将试样固定在试验设备上,并确保试样的稳定性。

3.施加荷载:施加动态荷载,并记录下相应的荷载值和位移值。

4.观察变形:观察试样的变形情况,包括植筋的滑移、混凝土的开裂等。

5.达到极限荷载:当试样达到极限承载力或发生破坏时停止施加荷载。

6.记录结果:记录试验数据,并计算出后植筋锚固的承载力。

标准要求后植筋锚固承载力的检验需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标准要求:1.GB/T 50367-2013《建筑结构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2.JGJ/T 101-2015《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JGJ/T 168-2016《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这些标准规定了后植筋锚固承载力检验的方法、试验样品的尺寸和布置方式、试验设备的要求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等。

JGJ145-2013中关于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2)

JGJ145-2013中关于混凝土后锚固拉拔新标准关于抽样及结果判定的汇总(2)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结果评定
取值说明:
1.关于f y——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4.2.3条: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y、抗压强度设计值'
y
f应按表4.2.3—1采用:
2. 关于
s
k,
R
N-锚栓钢材破坏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
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第6.1.2条规定:
s
yk
R
A
f
N=
s
k,
,式中:
yk
f—机械锚栓屈服强度标准值(N/mm2),取值来自本标准表3.2.3和表3.2.4。

s
A—机械锚栓应力截面面积(mm2)。

3.关于
k,*
R
N-混凝土破坏受检验锚固件极限抗拔力标准值(N):现场检测时,检测哪根由设计提供该值,此值应在委托单中填写清楚。

后锚固力拉拔实验

后锚固力拉拔实验

编号0250-2009 后锚固力实验作业指导书第(二)版第1次修订批准人:负责人:编制:批准时间:2009-11-25后锚固力实验作业指导书一、检测依据: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160-2004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两者均是后锚固力拉拔实验所要遵循的实验标准,我公司目前根据此标准进行了多次的后锚固力拉拔实验。

如:恒隆后锚固力拉拔实验、五联后锚固力拉拔实验等。

二、基本规定与检测比例:1、混凝土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检验。

2、锚栓抗拔承载力现场检验可分为非破坏性实验和破坏性实验。

对于一般结构及非结构构件,可采用非破坏性检验;对于重要结构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应采用破坏性检验。

一般情况下,我公司所做的大致分为工程件与试验件两种,如下图;图1 植在混凝土柱里的同等条件试验件图2 由埋件固定的工程试验件3、锚固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取随即抽样办法取样。

4、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

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本次实验所需要的试件、仪器。

在实验前准备好。

如:本次实验要做的是M12的锚栓承载力实验,则需要准备 12的螺纹杆、12的卡具一套以及M20型锚杆拉力计。

2、准确了解与熟记各种规格所要检测的拉力值,如下图:Q235 Q345 HRB335 HRB400 规格KN KN KN KN KN5.98 8.78 8.52 10.18 610.63 15.61 15.16 18.10 816.61 24.39 23.68 28.27 1023.92 35.12 34.10 40.72 1232.56 47.80 46.41 55.42 1442.52 62.43 60.62 72.38 1653.82 79.01 76.72 91.61 1866.44 97.55 94.72 113.10 2080.40 118.03 114.61 136.85 22103.82 152.42 148.00 176.71 25130.23 191.19 185.65 221.67 28170.10 249.72 242.48 289.53 3295.68 140.47 136.40 162.86 24170.10 249.72 242.48 289.53 32149.50 219.48 213.12 254.47 30215.28 316.05 306.89 366.44 36图3 各种规格的锚栓、植筋的承载力3、在进行拉拔工作的同时,记好实验数据、检测位置也是本次实验的关键。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课件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课件
()、()。
9、锚栓不能不得布置在混凝土的()、()。
10、有效锚固深度hef 不得包括()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小抽样 20%, 10 7% 4% 3%

且≥5件 %
2、一般构件,按重要构件抽样量50%,且 ≥5件
植筋锚固质量非破损检验: 1、重要结构构件,按其总数3%,且≥5件 2、一般结构构件,按其总数1%,且≥3件
检验设备
拉拔仪 定期检定、整机误差±2%、拉伸荷载与锚栓轴线
一致 对加固工程的锚固质量检验,要求设备的支承点与
h≥1.5hef 且h >100mm; 2. 对于化学植筋,h≥hef+2do 且h>100mm, 其中hef 为锚栓的埋置深度, d0为锚孔直径。
锚栓不得布置在混凝土的保护层中, 有效锚固深度hef 不得包括装饰层或 抹灰层
承重结构用锚栓,其公称直径 ≥12mm,锚固深度hef ≥60mm, 且≥砼保护层厚度
非破坏性检验的荷载检验值 1、对植筋,取1.15Nt 2、对锚栓,取1.3Nt Nt—锚固连接件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检验结果评定
非破坏性检验荷载下,以混凝土基材无裂 缝、锚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 且2min 持荷期间荷载降低≤5%时为合格。
当非破坏性检验为不合格时,应另抽不少 于3 个锚栓做破坏性检验判断。
装饰层
锚栓: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承重结构用锚栓,采用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 栓,或适应开裂砼性能的定型化学锚栓
*在考虑地震作用结构,严禁使用膨胀型锚栓作承重构 件的连接件。
钢筋: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光圆钢筋
锚固胶:环氧基锚固胶
锚固构造要求
混凝土基材的厚度: 1. 对于膨胀型锚栓和扩孔型锚栓,

--工程锚杆无损检测方案

--工程锚杆无损检测方案

××工程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工程新增电梯基础采用岩石锚杆基础,锚杆为全长粘结型,主筋规格为1C25,钻孔直径110mm,设计入岩5.0m,锚杆总数为2根。

2.检测依据《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3.检测目的利用声波反射法检测锚杆的杆体长度和锚固密实度,确定锚杆的工程质量。

4.工作方法与原理4.1工作方法锚杆工程质量检测以往多采用拉拔试验的方法检测锚杆施工质量,但拉拔试验不足以正确评定其质量,若不能将锚杆拔出,则难以判断锚杆的长度和锚固密实度。

锚杆锚固体系是由钢筋、水泥砂浆和基岩构成的,当出现砂浆灌注不饱满、空腔等质量问题时,钢筋与砂浆、砂浆与围岩之间就存在波波阻抗突变的界面,因此,采用声波反射波对锚杆锚固质量进行无损检测具备检测物理条件。

本次检测仪器为RSM-RBT锚杆无损检测仪。

4.2工作原理全长粘结砂浆锚杆的水泥砂浆的灌注密实与否,是锚杆能否按设计要求起作用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测试方法是用抗拔力来检验,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确定其施工质量。

试验证明,对于高强锚杆,当锚固长度达到锚杆直径的42倍时,握裹力不再随锚杆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仅用抗拔力来检验施工质量不完整。

采用声波反射法对锚杆的锚固质量进行无损检测和抗拔力试验有机地结合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锚杆的锚固质量进行很好地分析和评价,其原理如下:图1 锚杆体系模型示意图当工程的锚杆构件的尺寸为圆柱体且其直径d 远远小于其长度L 时,即L>>d ,则此锚杆可以作为弹性波中的一维杆件理论分析处理。

锚杆是钢筋与水泥砂浆胶结在一起,与周围围岩存在较大的弹性波波阻抗差异,因此,应用弹性波理论对锚杆进行无损检测,可以视锚杆为一维弹性杆件。

应力波在锚杆中传播时考虑粘滞性阻尼力的一维弹性波波动方程为:0122222=∂∂-∂∂-∂∂tu C t u SE x u γ (1) 式中,u 为截面的纵向位移;t x 、为空间、时间坐标;γ为锚杆周围介质的阻尼系数;E S 、分别表示锚杆的截面积及锚杆材料的弹性模量;C 为锚杆的纵波波速;ρE c =,ρ为锚杆材料的质量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选用的规范:《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2.后锚固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损检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还应进行破坏性检测:
(1)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构建;
(2)悬挑结构和构件;
(3)对后锚固设计参数有疑问;
(4)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怀疑。

3.抽样规则
3.1现场破坏性检验:
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锚固件为植筋且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验。

3.2现场非破坏性检测:
(1)锚栓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①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锚栓锚固质量非破损检验抽样表
②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重要结构构件抽样量的50%且不少以5件进
行检验;
③对于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
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2)植筋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①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
3%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②对于一般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
进行检验;
③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
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4. 加载方式
(1)非破坏性检测:
①连续加载时,应以均匀速率在2~3min时间内加载至设定的检验荷载,
并维持2min;
(2)破坏性检测:
①连续加载时,对锚栓应以均匀速率在2~3min时间内加荷至锚固破坏,
并维持2min;对植筋应以均匀速率在2~7min时间内加荷至锚固破坏。

5. 检验结果评定
非破损的检验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样在维荷期间,锚固件无滑移,基材混凝土无裂纹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出现,且加载装置的载荷示值在2min内无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过5%的检验荷载,应评定为合格;(2)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样全部合格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3)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试件不超过5%时,应另抽取3根试样进行破坏性检验,若检验结果全部合格,该检验批应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4)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试件超过5%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不合格,且不应重做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