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智能小车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开题报告(4)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开题报告(4)课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科研□教学□生产□其它□课程设计(论单片机智能循迹机器人小车文)题目一、课题目的及意义根据现代学校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需求。
依据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为参照。
智能寻迹机器人全新的设计模式,良好的电路设计,一体化的机电组合,智趣的系统开发,更是成为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总动源。
功能的组合多样,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制作出不同的机器人。
它为学校进行机器人竞赛和毕业项目设计建立了实物平台,是学校教师授课变得更轻松有趣。
同时也能改变学生学习模式和激发学习兴趣。
更是作为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工具。
良好的电路板设计,让学生制作变得方便容易,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制作成功率。
提高了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
二、研究现状根据现代学校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需求。
依据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为参照。
智能寻迹机器人全新的设计模式,良好的电路设计,一体化的机电组合,智趣的系统开发,更是成为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总动源。
智能寻迹机器人采用现在较为流行的8位单片机作为系统大脑。
以8051系列家族中的AT89S51/AT89S52为主芯片。
40脚的DIP封装使它拥有32个完全IO(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对这些端口加以信号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执行电路共同完成寻迹机器人。
P0.0,P0.1,P0.2,P0.3分别通过LG9110电机驱动来驱动电机1和电机2。
由电机的正转与反转来完成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遇障碍物绕行,避悬崖等基本动作。
在机器人前进时如果前方有障碍物,由红外发射管发射的红外信号被反射给红外接收管,红外接管将此信号经过P3.7传送入AT89S52中,主芯片通过内部的代码进行机器人的绕障碍物操作,同时主芯片将P3.7的信号状态通过P2.5的LED 指示灯显示出来。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开题报告
运动本设计的重点就是对智能小车的导航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和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允许知识边界的不确定性,模拟人类的处理过程来实现智能小车的导航控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结构和方法也是本设计的一个研究重点。结合智能小车的传感系统,提出混合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结构。详细介绍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分布式一致性数据融合方法,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目标识别任务的仿真实验,来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小车
毕业设计小组成员
序号
姓名
班级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信箱/QQ
1பைடு நூலகம்
2
3
4
选题背景、意义
智能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等的用途。电动智能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本次设计的简易电动智能车,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小车的检测和控制核心;采用反射型光电探测器进行寻迹操作,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道路上的障碍,从而把感应到的信号送给单片机,控制电动智能小车的自动避障,并能发出声光信息;随着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车系统将在未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所述智能车寻迹系统采用红外反射式光电管识别路径上的黑线,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寻迹。通过加长转臂的舵机驱动前轮转向,使用符合PI算法的控制器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为了使智能车快速、平稳地行驶,系统必须把路径识别、相应的转向伺服电机控制以及直流驱动电机控制准确地结合在一起。本设计结构简单,较容易实现,但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人性化,一定程度体现了智能化。
本设计初步拟定的技术含量有:自动循迹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制作,超声波故障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制作,小车行程测量模块的设计与制作,单片机小系统外围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等等。
基于单片机的wifi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3、掌握C#上位机和android APP的编写;
4、在keil软件下建立工程文件,编写程序的架构,调试分析;
5 、熟练使用PADS绘制原理图。
三、工作方法及措施
1、查阅资料分析该系统目前的控制方法,比较单片机控制和其他控制方式的优缺点;
2、通过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查询WIFI模块和openwrt的资料;
[5] 李维军等著.基于单片机用软件实现直流电机 PWM 调速系统.抚顺.113001.
[6]赵冬斌,易建强编著.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 孙建忠,刘凤春. 电机与拖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8] 艾永乐,付子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又快到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了,大家这个时候忙碌找工作,忙于考研,无暇做毕业设计,本团队可为大家提供帮助,诚信第一,价格最低,黑狼团队由在校学生组成,作为过来人最懂您的指导老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三年代做经验,可做电子类和计算机类。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STC89C52RC单片机对机器人进行控制。用手机作为控制端,通过手机连接公共路由以获得 WIFI 信号,同时车载路由 也连接公共路由以获得和手机相同的 IP 地址,实现手机和小车的连接,然后利用手机上的控 制软件以 WIFI 网络信号为载体发送相关信号,车载路由接收手机端发送来的相关信号并分析 转换成 TTL 电平信号,然后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到的电平信号处理、分析、计算,转 化成控制指令并发送给电机驱动模块以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左拐、右拐等功能。与此同时,小车上的摄像头也接收单片机的有关指令,以完成对路况的实时视频检测,同时将视频 画面反馈到手机屏幕上,从而可以探测前方的环境,实现遥控获取远程信息。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开题报告 黄伟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科研□教学□生产□其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LED旋转显示屏的设计与制作一、课题目的及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通信在通讯领域中起得作用越来越大。
它带给人快捷,准确的信息资源,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然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单片机的功劳。
单片机是一微型处理器,负责数据的接收、发送和处理工作。
本次设计的目的:LED显示屏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均由LED矩阵块组成。
图文显示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视频显示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图文、图像并茂,以实时、同步、清晰的信息传播方式播放各种信息,还可显示二维、三维动画、录像、电视、VCD节目以及现场实况。
LE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静如油画,动如电影,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
本次设计的意义: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公众场合发布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LED 显示屏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一市场形势,因而在 LED 显示屏的设计制造技术与应用水平上都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生产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产业,成为光电子行业的新兴产业领域。
LED 显示屏经历了从单色、双色图文显示屏,到图像显示屏的发展过程。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LED 显示屏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闪亮标志。
近年 LED 显示屏已广泛应用于室内、外需要进行服务内容和服务宗旨宣传的公众场所如银行、营业部、车站、机场、港口、体育场馆等信息的发布,政府机关政策、政令,各类市场行情信息的发部和宣传形成新的汉字编码。
而在使用时则需要先根据新的汉字编码组成语言,再由MCU 根据新编码提取相应的点阵进行汉字显示。
LED 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的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的设计1选题的背景、意义智能车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1]。
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2]。
这种汽车不需要人去驾驶,人只舒服地坐在车上享受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
因为这种汽车上装有相当于汽车的“眼睛”、“大脑”和“脚”的电视摄像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操纵系统之类的装置,这些装置都装有非常复杂的电脑程序,所以这种汽车能和人一样会“思考”、“判断”、“行走”,可以自动启动、加速、刹车,可以自动绕过地面障碍物。
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它的“大脑”能随机应变,自动选择最佳方案,指挥汽车正常、顺利地行驶。
当前,在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智能车以及在智能车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成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的研究和开发设计。
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 Nilssen和Charles Rosen[3]等人,在1966年至1972年中研制出了取名Shakey的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目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推理、规划和控制。
从此,移动机器人从无到有,数量不断增加,智能车作为移动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
智能车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适应性和提高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动化技术要求的不断加深,智能车已在许多工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发达国家,有些智能车已实现商品化。
由于成本低廉,环保,交通安全性高,慢慢地它已逐步渗入到工业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比如在智能运输系统ITS上、物流运输方面、军事领域方面、社会生活中。
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智能汽车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智能汽车设计开题报告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的智能汽车设计1设计的背景及目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工业水平和家庭平均汽车拥有数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全球的社会公害问题,同时也是汽车界工程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和智能汽车的研究,以期待解决汽车带来的交通问题。
智能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典型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的高科技和高新技术的结合体,涉及传感器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自动化智能的水平。
智能汽车的开发与研究受到国内外众多汽车制造商和研究机构的重视,是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
目前智能汽车的研究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感知系统与预警系统智能感知是利用各种传感器信息,应用数据融合方法获得对汽车车身、行驶的周围环境和驾驶员的状态等的感知,在必要时发出预警信息。
目前研究热点与难点在于视觉系统的设备开发、信息采集、处理及特征提取。
2)智能驾驶系统基于智能感知系统的信息,由核心控制单元应用智能控制算法如神经网络、模糊算法、遗传算法等进行决策。
策略应根据经验进行提取,并存于知识库中,同时,知识库应具有自学习能力,用于策略的不断丰富。
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是智能决策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是智能汽车技术的最高层次,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环境相对简单情况下的低速自动驾驶。
3)导航与定位系统作为导航与定位系统核心之一的GPS定位系统现已成功应用,其更高端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全天候、大范围、多车辆的实时动态定位、调度、监控,改进车辆运行管理,增强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提高车辆运行率和行车安全度。
2024年研究报告51单片机循迹小车开题报告的
一、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
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
可见其研究意义很大。
本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为了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汽车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要求,提出简易智能小车的构想,目的在于:通过独立设计并制作一辆具有简单智能化的简易小车,获得项目整体设计的能力,并掌握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的方法。
设计的智能电动小车应该能够具有自动寻迹、小灯显示等功能。
此项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逐步实现小车的导盲行走功能。
2)研究意义:1、加深课堂上的学习由于单片机教学例子有限,因此,单片机智能车能综合学生课堂上的知识来实践,使学习者更好的了解单片机的发展。
通过此次的单片机寻轨车制作,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初步体会单片机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成功完成项目的过程及困难,以此学会用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对实践中出现的不足与学习来补充教学上的盲点。
2、从理论转为实际运用智能汽车是一种高新技术密集的新型汽车,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器技术、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和机械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使汽车具有自动识别行驶道路、自动驾驶等先进功能.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智能车在野外、道路、现代物流及柔性制造系统中都有广泛运用,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和发展的热点。
二、研究内容1)系统设计:智能导盲小车采用后轮驱动,左右后轮各用一个直流减速电机驱动,通过调制后面两个轮子的转速从而达到控制转向的目的在车体前部分别装有左中右三或者两个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当小车左边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说明小车车头向右边偏移,这时主控芯片控制左轮电机减速,车体向左边修正同理当小车的右边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主控芯片控制右轮电机减速,车体向右边修正当黑线在车体的中间,中间的传感器一直检测到黑线,这样小车就会沿着黑线一直行走。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STE4
整体测试并完善
3.2 研究思路
01 明确本设计的整体结构组成
主要措施
02 下位机端代码的编写并测试
03 作为智能小车蓝牙控制端的手机 APP设计
04 蓝牙通信的建立
目录
Contents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目标
3
研究方案与思路
4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4.1关键技术
关键 技术
实践难点二
单片机端命令的接收与解析
谢谢
THANK FOR YOUR LISTENING
技术背景
智能小车是现代科研、工业、民用中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工具。无线通信 技术被大量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得原本设备间用于数据传输的 连接电缆变成了无线通道。以蓝牙技术为例,近年来蓝牙技术已经发展成 为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具有成本低、功耗小、抗干扰性好、建立连接灵 活等优点。
0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目标
3
研究方案与思路
4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2.1研究内容
1
安卓手机端遥控APP开发
2
C语言的运用
3
无线通信的选择与建立(蓝牙)
4
51单片机控制信号驱动电机运转
2.2研究预期目录
单片机 技术
无线控
蓝牙
制智能
小车
Androi d智能 终端
此时打开安卓手机的蓝牙, 搜索小车上的蓝牙芯片,进 行配对。对蓝牙配对成功后, 在手机端的界面上点击前进、 后退、左转、右转、停止等 按钮的时候,蓝牙模块能接 受手机端发送的ASCII码值, 并且能够通过串口相应的传 递给单片机,以此来相应的 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左 转、右转以及停止的操作。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摄像头
蜂鸣器电路
89C52
路由器模块 电脑控制终端
单 片 机
图2-1系统结构框 图
充当的,主要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2.1 智能小车的现状:
❖ 世界各国在智能微型车领域进行了很多研究,己经应用于各 个领域,在探测和军事领域使用特别多。智能小车发展很快 ,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现循 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近年来 ,我国也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单 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生活,生产上,单片 机无处不在。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可以广泛应用 于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实时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设备、 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驶,实现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
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等运动状态进行实
2时021控/5/2制7 。
4
1.1 智能小车的主要应用领域
a. 军事侦察与环境探测:现代战争对军事侦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军侦察的建设,采取各种有效 措施预防敌方的突然袭击,并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 研制多用途的侦察器材和探测设备,在车上装备摄像机、安 全激光测距仪、夜视装置和卫星全球定位仪等设备,通过光 缆操纵,完成侦察和监视敌情、情报收集、目标搜索和自主 巡逻等任务,进一步扩大侦察的范围,提高侦察的时效性和 准确性。
3. 方案设计:
1. 了解智能小车的 组成与控制原理; 2. 选择处理器和相
基于单片机智能避障小车开题报告
2、国外背景
美国开始组织实施智能车辆先导( intelligent vehicle ini2tiative,IV I)计划,欧洲提出公路安全行动计划( roadsafety action p rogram,RSAP),日本提出超级智能车辆系统。我国科技部则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车辆安全和辅助驾驶的研究。预计在2020年之前进入智能交通发展的成熟期,人、车、路之间可以形成稳定、和谐的智能型整体。为了使智能机器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业,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工业企业对智能机器系统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美国和加拿大,各主要大学都设有智能机器研究室,如麻省理工学院侧重于制造过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卡耐基—梅隆机器人研究所侧重于挖掘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而斯坦福大学则着重于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德国正研究开发“MOVE AND PLAY”机器人系统,使机器人操作就像人们操作录像机、开汽车一样。除了这些研究单位,各智能机器企业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发机器人等智能系统。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智能车辆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军事、民用、太空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设计对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实现一个基于路径规划处理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
无容置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开始重视起来,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各种大型的创新比赛,比如:亚洲广播电视联盟亚太地区机器人大赛(ABU ROBCON)、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众多重要竞赛都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兴趣与强化机电一体化的相关知识。但很现实的状况是,国内不论是在机械还是电气领域,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作为机电一体化学生,必须加倍努力,为逐步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并超过之而努力。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学生开题报告表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学生开题报告表一、 开题报告内容:(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 课题背景: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地过程中,制 造能代替人劳动的机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它可以按 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 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 的目标。
智能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智能小车集环 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 统,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目前,在企业生产技 术不断提高、对自动化技术要求不断加深的环境下智 能车辆以及在智能车辆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产品已经成 为自动化物流运输、柔性生产组织等系统的关键设备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智能车辆的研究和开发 设计。
2. 研究意义:智能小车,也就是轮式机器人,最适合在那些人 类无法工作的环境中工作,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无人驾 驶机动车,无人生产线,仓库,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在危险环境下,智能车非常适合在危险的环境中使用. 在这些险恶的环境下工作,人类必需采取严密的保护 措施。
而智能车可以进入或穿过这些危险区域进行维 护和探测工作,且不需要得到像对人一样的保护。
在(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
1954年美国BarrettElectronics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AGVS(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System )。
该系统只是一个运行在固定线路上的拖车式运货平台,但它却具有了智能车辆最基本得特征即无人驾驶。
早期研制AGVS勺目的是为了提高仓库运输的自动化水平,应用领域仅局限于仓库内的物品运输。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车辆的研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介绍设计项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下面是一个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示例:一、设计背景智能小车是一种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常被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配送、室内导航等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设计一款智能小车成为了一个有挑战性且有意义的毕业设计课题。
二、设计目的本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款能够实现实时感知、自主导航、避障和执行任务的智能小车。
通过该设计,旨在提升小车的智能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三、设计意义1. 应用领域广泛:智能小车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配送、室内导航等领域,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 技术研究前沿: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3. 教学应用价值:智能小车设计是一项集电子技术、控制技术、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教学应用价值。
四、设计方案本设计将采用以下技术进行智能小车的设计:1. 感知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实现小车对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障碍物检测。
2. 导航算法:借助激光雷达、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小车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
3. 控制系统:设计小车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运动控制以及与感知和导航系统的数据交互。
4. 任务执行:设计小车的任务执行系统,实现小车的物品搬运、路径跟踪等功能,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小车的复杂任务。
五、设计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周):查询相关文献,了解智能小车的发展状况和相关技术。
2. 第二阶段(第3-6周):设计小车的硬件平台,包括电机驱动、传感器安装和连接等。
3. 第三阶段(第7-10周):设计小车的感知系统,实现对环境的实时感知和障碍物检测。
4. 第四阶段(第11-14周):设计小车的导航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小车
学年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小车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control of the car姓名学号所在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日期学年论文(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课题类型:(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E—综合应用型(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BX等。
摘要课题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小车,要求实现小车的声控和避障两大功能。
设计以凌阳16位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应用超声波传感器。
语音处理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不仅包括语音的录制和播放,还涉及语音的压缩编码和解码,语音的识别等各种处理技术。
以往做这方面的设计,一般有两个途径:一种方案是单片机扩展设计,另一种就是借助于专门的语音处理芯片。
普通的单片机往往不能实现这么复杂的过程和算法,即使勉强实现也要加很多的外围器件。
专门的语音处理芯片也比较多,如ISD 系列、PM50 系列等,但是专门的语音处理芯片功能比较单一,想在语音之外的其他方面应用基本是不可能的。
SPCE061A 是一款16位μ'nSP结构的微控制器。
该芯片带有硬件乘法器,能够实现乘法运算、内积运算等复杂的运算。
它不仅运算能力强,而且处理速度快,单周期最高可以达到 49MHz。
SPCE061A 内嵌32K 字节的FLASH 程序存储器以及2K 的SRAM。
同时该SOC 芯片具有ADC 和DAC 功能,其MIC_ADC 通道带有AGC自动增益环节,能够很轻松的将语音信号采集到芯片内部,两路10位的电流输出型DAC,只要外接一个功放就可以完成声音的播放。
以上介绍的这些硬件资源使得该SPCE061A 能够单芯片实现语音处理功能。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
以超声波作为检测手段,必须产生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
超声传感器的核心是其塑料外套或者金属外套中的一块压电晶片。
stm32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stm32智能小车开题报告STM32智能小车开题报告一、引言智能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智能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避障、图像识别等功能。
本报告旨在介绍智能小车的设计目标、技术原理以及实施计划。
二、设计目标1. 自主导航:智能小车能够通过搭载传感器和算法,自主感知周围环境并规划最优路径,实现自主导航功能。
2. 避障功能:智能小车能够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等,及时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碰撞。
3. 图像识别:智能小车搭载摄像头,能够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识别,例如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
4. 远程控制:智能小车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遥控器或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远程操作。
三、技术原理1. STM32微控制器:STM32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具备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适合用于智能小车的控制。
2. 传感器:智能小车需要搭载多种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陀螺仪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
3. 路径规划算法:智能小车需要通过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确定最优路径,实现自主导航功能。
4. 图像处理算法:智能小车通过搭载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实现图像识别功能,例如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
5. 无线通信模块:智能小车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遥控器或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等。
四、实施计划1. 硬件搭建:首先需要搭建智能小车的硬件平台,包括选型STM32微控制器、传感器、摄像头、无线通信模块等,并进行连接和固定。
2. 软件开发:根据设计目标和技术原理,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工作。
包括编写STM32的控制程序、传感器数据的处理程序、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现、图像处理算法的编写等。
3.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确保各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
4. 测试与优化:对智能小车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智能小车的性能和稳定性。
基于61单片机语音智能小车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智能小车的设计题目来源 A 题目类型 2 导师姓名朱立忠学生姓名张丽班级学号1203060101 专业通信工程具体内容(课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方案、日程安排、参考文献)一、课题背景和意义语音处理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不仅包括语音的录制和播放,还涉及语音的压缩编码和解码,语音的识别等各种处理技术。
以往做这方面的设计,一般有两个途径:一种方案是单片机扩展设计,另一种就是借助于专门的语音处理芯片。
普通的单片机往往不能实现这么复杂的过程和算法,即使勉强实现也要加很多的外围器件。
专门的语音处理芯片也比较多,像ISD 系列、PM50 系列等,但是专门的语音处理芯片功能比较单一,想在语音之外的其他方面应用基本是不可能的。
SPCE061A 是凌阳科技推出的一款16位μ'nSP结构的微控制器。
该芯片带有硬件乘法器,能够实现乘法运算、内积运算等复杂的运算。
它不仅运算能力强,而且处理速度快,单周期最高可以达到49MHz。
SPCE061A 内嵌32K 字的FLASH 程序存储器以及2K 的SRAM。
同时该SOC芯片具有ADC和DAC功能,其MIC_ADC 通道带有AGC自动增益环节,能够很轻松的将语音信号采集到芯片内部,两路10位的电流输出型DAC,只要外接一个功放就可以完成声音的播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智能小车的研究已经从认知教育和试用阶段进入了研发阶段,但在语音智能小车的设计与研发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其表现为:(1)对国外已有的系统进行仿造。
(2)语音控制功能模块还不够成熟与完善。
(3)产品形式缺乏多样化,投入资金消耗量大。
填表说明:题目类型: 1、工程设计; 2、应用研究; 3、理论研究; 4、其它;(选1、2、3、4)。
题目来源: A、自拟课题; B、民用科研课题;C、国防科研课题;(选A、B、C)。
开题报告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字号。
基于单片机智能小车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来源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综述
4、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b 小车部分框图
4.1 遥控控制模块设计与论证
目前比较常用的遥控控制方式有两种,红外遥控控制系统和无线遥控控制系统。
方案一:选择红外遥控装置作为小车的遥控控制器。
红外遥控是通过遥控发射器内的编码芯片将按键信息调制成一串0和1的二进制代码,然后通过红外线发出,最后被红外接收装置接收进行解码,再运用单片机对解码后的码信息进行识别,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码信息进行不同的控制操作[9]。
方案二:选择无线电遥控装置作为小车的遥控控制器。
无线电遥控是利用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
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驱动其他各种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去完成各种操作。
红外遥控和无线遥控是对不同的载波来说的,红外遥控器是用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它的特点是有方向性中间不能被阻挡,在室内使用时大概在7m的范围内有效;无线遥控器是用无线电波来传送控制的信号的,它的特点是无方向性,可以不面对面控制,距离远,有效距离可达数十米甚至数公里。
5、研究基础
6、预期达到的目标及进度安排
7、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题来源
2、研究目的和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综述
4、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试验方案
b 小车部分框图
4.1 遥控控制模块设计与论证
目前比较常用的遥控控制方式有两种,红外遥控控制系统和无线遥控控制系统。
方案一:选择红外遥控装置作为小车的遥控控制器。
红外遥控是通过遥控发射器内的编码芯片将按键信息调制成一串0和1的二进制代码,然后通过红外线发出,最后被红外接收装置接收进行解码,再运用单片机对解码后的码信息进行识别,然后再根据不同的码信息进行不同的控制操作[9]。
方案二:选择无线电遥控装置作为小车的遥控控制器。
无线电遥控是利用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
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驱动其他各种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去完成各种操作。
红外遥控和无线遥控是对不同的载波来说的,红外遥控器是用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它的特点是有方向性中间不能被阻挡,在室内使用时大概在7m的范围内有效;无线遥控器是用无线电波来传送控制的信号的,它的特点是无方向性,可以不面对面控制,距离远,有效距离可达数十米甚至数公里。
5、研究基础
6、预期达到的目标及进度安排
7、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