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应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应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应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沈阳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项目: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专业班级:法学1201班 姓名:孙琳煊学号:120601128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倪天宇成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警告。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人类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传统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的真正贡献,不在于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茉系,而在于揭示了消解人与环境之间悖论的契机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走出人与环境的悖论所造成的怪圈,必须诉诸于人的现实活动,亦即实践。这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也优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只能诉诸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之间异化关系的彻底扬弃,只有通过历史的无限发展才能完成。而历史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现。因此,人与环境矛盾的最后克服,只能诉诸于实践及其发展。所谓“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说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人化、人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人化的彻底完成,亦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己化关系被最终超越,从而使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不再表现为两种互为外在的而且相互否定和矛盾的规定,而是完全变成两种互为内在的同一个过程。 当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规定。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对的,也是相生的,在“相对”的阶段中,人改变环境,让环境来顺应人,或人被环境改造,一旦度过相对的阶段,人与环境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凭借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早期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人道关注,到中晚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学考察和哲学反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其深层原因,探索了其解决途径,并展望了人与自然真正统一的未来美好社会,形成了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建构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理论。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反思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从外延上来说,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人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就前一方面而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就后一方面而言,“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机器对人的奴役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社会)的异化的解决,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与环境水污染协调 一:环境的含义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和作用 所谓“环境”,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外界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二:以水污染为例来分析污染和危害 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积聚体。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王俊娥 【摘要】: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围绕在人们身边的自然因素的总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需要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当人类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然环境,人类就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很多疾病便是因为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而爆发,人类的疾病也会随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自然疫源性疾病水污染肺癌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所制约。如果在人类的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毫无节制,自然环境将会给人类带灾难,其中就包括疾病。每年人类死亡人数很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死于疾病,而且很多疾病都是由自然环境的所引起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综合地作用人体,在某些条件下可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在另一些条件下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即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转移,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上述平衡状态,一旦破坏,即可产生对机体不良影响甚至发生疾病和死亡。

自然疫源性疾病常指某些自然环境为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传播创造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通过媒介节肢动物或宿主脊椎动物等而受到病原体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的主要宿主有兽类、鸟类、家畜、家禽等,媒介主要有蚊、蜱、螨类等。目前全球一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几乎均属于自然疫源传染病。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水平逐渐提高,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十几年来,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整体水平下降。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病例1859295例,死亡39028例,发病比例由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预防控制和免疫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从自然疫源性疾病单个病种的流行趋势来看,HFRS、乙脑、疟疾、钩体病等曾是“强势”传染病的疫情有大幅度的回落,截止到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68.79%、-68.60%、-40.59%和-97.85%,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而布病、狂犬病和登革热等在20世纪曾得到有效控制,但在21世纪之初有所上升,至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为2403.58%、56.36%和15.74%,形势不容乐观;而处于法定传染病之首的鼠疫,其疫情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流行趋势的发展,其疫情也呈现上升趋势,鼠间疫情相当严重,新疫源县不断出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中图选修6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课标解读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2.通过分析三个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原因。 3.通过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及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新课导入建议 通过展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各个图片中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思想行为方式,导入新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流程设计 ①看教材P4~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6~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6图1-1-4的解读,讲解研析“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总结方法规律。 ↓ 步骤7: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第2、3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6: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对教材P7思考和P8思考的分析,讲解研析“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步骤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1、4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 步骤8: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地球环境与人的关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因此,在环境有限地自循环过程中,人类无限制地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无疑打破了这一平衡。不管是在现有环境中谋求发展,还是抛弃旧的寻求新的环境,人类究竟能走多远? 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 1.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 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变化。然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2和O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CO2浓度的10倍。到16亿年前,随着含氧大气圈的形成,大气CO2的浓度逐渐下降到今天的水平。一定浓度CO2的存在,对地表温度的调节至为重要。因为CO2和某些气体具有能让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通过而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增温的效应,即所谓“温室效应”,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若无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有关计算推断地球的年平均温度应为-18℃,而不是现在的13~15℃。就是说,天然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上升了31~33℃。综上所述,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保持这种平衡乃是维护生物圈所必须,破坏这种平衡就是破坏生命的基础。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2.人类与水圈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它包括江河湖海中一切淡水、咸水、土壤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以及南北两极冰帽和各大陆高山冰川中的冰,还包括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和水滴。大气中的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颗智慧星球,水是一个关键因素。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如今地球表面的70%以上覆盖着水,大多数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也达2/3以上。研究还发现,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为9g/L,与30亿年前的海水是相同的。静脉点滴用的生理盐水为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与原始海水一致。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现代人的身体内仍然流动着几十亿年前的海洋水。在自然界的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更高,有些甚至高达95%。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进化都离不开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处处与水紧密联系,从生活、娱乐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无一不体现出水的重要性。 3.人类与土壤圈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和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地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存在。即使在岩石出露或流沙覆盖的地方,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因此,各种土壤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断续分布的圈层,覆盖于岩石圈之上,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在炎热湿润的

人与环境的关系

外国语学院耿雨栋200930850506 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地关系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出现的环境 问题和人类的对策。 2、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环境伦理观的概念。 4、通过对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课前预习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 在各个阶段人类与环境分别表现出什么关系? 3.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传统的伦理观观念是什么? 2.环境伦理观的观点是什么?

制作:李莉审核:阎志波教师寄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2015.3.4 【课堂探究学案】 【探究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分类(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天然环境: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草甸、 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工环境①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如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 ②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 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例1、人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它的生物环境。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B.通常所说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C.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D.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 2.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一组是() A.土地、岩石、矿物 B.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 C.阳光、水、大气 D.丘陵缓坡、人工草场、水产养殖场 【探究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发展阶段 例2、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完成3—4题。 3.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4.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A.采猎文明时期开始B.农业文明时期开始 C.工业社会开始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探究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作文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作文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作文需要怎么写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作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作文1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我却要说:“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自己。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功颂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被环境淘汰。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改变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绚丽辉煌的彩虹,方可以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力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作文2 曾经有科学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一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 [摘要] 由于现代经济的增长过度重视GDP的增长,并依靠市场体制导致外部性问题的产生,从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为了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必须解决产生外部性问题的产权问题,并通过合理的税收来调节。此外,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体制及社会各种力量的博弈,为了解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还必须完善社会体制。 [关键词]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外部性产权制度 从古至今,人类依赖地球生活,从地球上索取空气,水,事物得以生存,又从地球上索取资源得以发展。人类的过度索取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有人提出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与环境保持和谐,而不是一味地索取,毕竟,资源还是与耗竭的一天。那么,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环境是人类的朋友还是仆人呢? 环境问题的出现 在人类诞生的初期,人们通过原始的狩猎和采集方式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由于这时人口数量很少,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极低,因而人类活动对自然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这个时期人以最原始的形态与自然和谐共存。 到农牧渔业时代,人类对自然规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有了一些在小范围内改造自然的活动和能力,由于这时世界人口数量不大,社会生产能力不高,所以这个时期的人类活动虽然会对自然界产生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所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局地性的,人类仍以比较原始的形态与自然处于基本和谐状态,但和谐关系在逐步松弛。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人口的数量和人群的消费水平也空前地提高,随之,资源的消耗、废弃物的排放大大增加,从而大规模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状态。达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程度.自此,环境问题才被人们认识,开始引起人类社会的普遍重视。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在经济行为中,它既包括生产的外部性,也包括消费的外部性。例如,工矿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行为,居民在使用助动车或汽车的过程中排出的尾气,对他人和周围的环境均有负面影响。为有效碱少和控制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就应当使得外部成本内在化。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将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交易人数的众多等原因,使得科斯定理难以适用于现实。为此,就需要政府采取管制、征税等公共政策来应付外部性问题。然而,与“市场失灵”一样,也往往存在“政府失灵”现象,从而使得外部性问题难以有效得以克服。在经济学中,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物品。私人物品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其有资源是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自然垒断物品是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的物

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答案

第一章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答案 A型题 1. B 2. C 3. A 4. E 5. A 6. C 7. B 8. C 9. E 10.A 11.A 12.C 13.D 14.B 15.C 16.C 17.C 18.D 19.D 20.A 21.A 22.B 23.D 24.A 25.B 26.C 27.D 28.B 29.C 30.E 31.A 32.B 33.C

35.D 36.B 37.D 38.B 39.D 40.C 41.E 42.C 43.C 44.C 45.B 46.D 47.C 48.A 49.D 50.C 51.D 52.D 53.C 54.A 55.A 56.E 57.B 58.C 59.A 60.A 61.C 62.A 63.E 64.B 65.D 66.E 67.C 68.A

70.A 71.D 72.B 73.A 74.C 75.E 76.D 77.B 78.D 79.A B型题 1. B 2.D 3.C 4.B 5.C 6.A 7.B 8.D 9.B 10.D 11.E 12.B 13.A 14.A 15.C 16.D 17.A 18. B 19.D 20.C C型题 1. E 2. C 3. D 4. B 5. B 6. A X型题 1.ABCDE 2.ABCD 3.ABDE 4.ACDE 5.ABDE 6.ABCDE 7.ABCDE 8.ABCD 9.ABDE 10.ABCE 11.ACE

12.ABCDE 13.ABCE 14.ABC 15.ABCD 16.ABCD 17.ACD 18.ACD 19.ABCE 20.ACD 21.ABD 名词解释 1.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2.次生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3.一次污染物:污染物排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基本未发生改变的称为一次污染物。 4.二次污染物:污染物排入环境后在环境中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下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5.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大致包括一定深度的地壳、海洋及地表大气。 6.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7.生态平衡:一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界四大要素组成的整体。 8.半数致死剂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作用大小的重要参数。 9.最大无作用剂量:毒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受试对象接触,用现代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测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浅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这些都是人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 然而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城市化、农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森林减少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到灭顶之灾。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至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某市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处处可见嬉水的孩童和淘米洗菜的妇女,但是近年,由于溪上游的木兰糖厂等工厂不重视环保和对污水的正确处理,任意地排放废水废渣,致使木兰溪水质变坏,鱼虾绝迹。望着溪面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和死鸡,死鸭,还有谁敢下河游泳,用河水洗衣作饭呢?河两岸的农民因用了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使庄稼减产……。农民曾多次要求县里主管部门解决污染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拖了下来。 木兰溪中的泡沫及牲畜尸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溪中绝迹的鱼虾何日再归来? 这是为什么呢?有这么几点主要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2、环境污染; 3、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破坏环境; 人口迅猛增加:人口增加后,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吃饭的需求,这样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最直接的威胁。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有相当数量的物种在人类尚未察觉的情况下便已悄然灭绝。环境也就被破坏了。

论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论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 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

浅谈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之对立

浅谈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之对立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 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