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环境经济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Economics课程代码:学分: 2 学时:32适用对象:研究生经济学类专业先修课程:专业选修课考试方式:期末研究文章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进行介绍,指出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进行环境资源价值评估。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的治理的基本理论,学会环境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由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侧重借助多媒体手段(Powerpoint)教学,并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为学期课,按每学期16教学周、2课时/周计算,共32课时。
其中:讲授30课时,课堂讨论2课时。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本章重点:。
第一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第三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第二章资源环境经济系统(3)本章重点:。
第一节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第二节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第三节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第三章资源产权理论(4)本章重点:。
第一节一般产权理论第二节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第三节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第四节资源产权的初始分配第五节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配置第四章资源环境价值理论与评估方法(4)本章重点:。
第一节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概述第二节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和概念第三节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基本方法第四节TCM和CVM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第五节绿色GDP核算第五章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4)本章重点:。
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P6 第一章第二节2.1972年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3.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
4.代表作: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寂静的春天》;1960年,科斯,“社会成本问题”;1966年,鲍尔丁提出“太空船地球经济学”;1970年,美国联邦环保局成立。
5.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问题。
6.第一章专栏:1950年,挪威考古学家海耶达尔出版了《阿库—阿库》一书。
(复活节岛之谜)克鲁蒂拉和克尼斯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奠基人。
克鲁蒂拉侧重于公共投资的环境影响和自然资源价值的评估,代表作《自然资源保护的再思考》;克尼斯侧重于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研究,代表作《区域水质管理的经济学》。
7.P17 第一章第六节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8.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9.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10.右图图2-111.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12.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13.P29-32 第二章第四、五节通过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就可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14.市场失灵: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上述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扭曲,即市场失灵。
15.微观经济学认为,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4个:⑴存在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市场势力;⑵外部性;⑶公共物品;⑷不完全信息。
16.导致市场失灵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
17.要使政府干预有效,需要两个条件:⑴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⑵政府干预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实施干预花费的成本。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电力大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电力大学第一章测试1.通过法律或所有权的界定,具有明确的所有者的资源是()。
参考答案:专有资源2.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参考答案: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经济政策3.目前,虽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但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不大。
()参考答案:错4.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可更新资源。
()参考答案:错5.管理环境的政策手段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参考答案:null第二章测试1.如果一个买者对一辆新车的支付意愿是20000美元,而他实际以18000美元买到了这辆车,他的消费者剩余是( )。
参考答案:2000美元2.消费者剩余等于( )。
参考答案:支付意愿减去市场价格3.供给规律说明()。
参考答案: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4.需求规律说明()。
参考答案: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5.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参考答案: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6.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决策信息不全;决策判断失误;利益集团的影响;体制障碍7.下面哪一项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参考答案: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存在能影响商品价格的市场势力;外部性8.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参考答案:城市广场;国防;海洋第三章测试1.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参考答案: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2.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参考答案: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3.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参考答案:生产契约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参考答案:选项均正确5.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及影响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直接 投资快速增加,各国经济相互 依赖性增强,跨国化、国际化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跨 国公司得到了新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⑴ 产品出口 ⑵ 设立海外分销机构 ⑶ 建立海外装配生产企业 ⑷ 建立海外完整生产设施和具有法 人地位的子公司 ⑸ 在海外设置研发机构 ⑹ 把海外子公司纳入总公司的全球 经营网络。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三、全球经济形成多极格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 国联系加强,但同时竞争加剧,在国 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彼此消长。整体 上看,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 东亚和东南亚崛起。当前已经形成美 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 世界经济格局。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泛 (一)地域范围 经济全球化所涉及范围几乎囊括了世界 上所有的国家以及国家内部的所有地区。 (二)产业范围 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领域来看,不论是 高技术、高科技的信息产业和机械制造业, 还是相对来说传统的、低技术的农业等, 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二、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
(一)制造业生产与贸易 1 、制造业生产 全球制造业生产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 转移趋势明显。 2 、制造业贸易 制造业贸易也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国家转移的趋势。 二战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 界生产增长的速度。劳务、货币、金融、技 术、信息等世界市场都发展起来,构成了完 整的发达的世界商品贸易网络。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规律规则原理)【圣才出品】
3.规律与规则
表 10-2 规律与规则的区别和联系
3 / 31
圣才电子书
4.规律规则原理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事物的发展是由其背后的规律决定的,但其最终发展方向可能与期望相符,也可能与期
望相反,这就取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类行为所遵守的规则是否顺应了相应的规律。
智力行为为界可以分成以下两组:
a.自然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行为规律是自然规律,属于非智力行为规律;
b.人类智力行为规律包括技术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以及环境规律,它们依次
是人类技术行为、经济行为、社会行为规律,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指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规律既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章 规律规则原理
1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规律
规则Biblioteka 规律规则原理概述 规律与规则
规律规则原理
环境基准与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技术政策
规 环境技术规则
律
规
则
原 理
环境社会规则
环境标准 环境伦理 环境法律 环境管理
环境经济战略
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水平的限值。 (2)应用 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构成的环境标
准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基础,可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工作指南和监督 依据。
①空气方面 a.美国 1970 年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对常见的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 合物、一氧化碳及臭氧六种污染物,都有第一标准和第二标准两种规定。第一标准是为保护 公共卫生,第二标准是为保护公共福利。 b.苏联在 1951 年颁布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标准,这个浓度应对 人不产生直接或间接危害,不损害工作能力和不影响情绪,同时对植物、局部气候、大气透 明度等也不产生有害影响。 ②水方面 最早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是饮用水质量标准。1971 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国际饮用水标 准,苏联 1973 年规定了生活用水中 400 多种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日本把江、河按 不同用途分级规定水质标准。 ③土壤方面 各国环境质量标准产生于自身的环境保护现状和技术经济条件,各国所制定的土壤环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知识点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3、我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4、主要表现:东中西不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5、解决措施:大力实施西部发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6、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7、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8、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习题与答案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各国相继指定了污染控制为主的法规,要求工矿企业在限定时间内达到环境标准,美国把这种环境管理模式称为__________模式。
答案:命令-控制
3.1948年到1963年,美国先后颁布了《》、《》等法律文件,标志着污染控制工作全面开展。
问答题
1.简述现阶段基于末端控制的传统管理模式遇到的的挑战。
参考答案:
①废弃物排出后的净化、处理技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常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只解决工艺中产生并受法律约束的第一代污染物,而忽视了废弃物处理中或处理后产生的第二代污染问题。对于一些微量污染物的去除,需要投人相当量的新物料和能耗。在生产这些物料过程中又将产生新的污染,而且其资源消耗大大超过实际产生的效益。
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习题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___________。
A.材料替代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参考答案:C
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答案:资源产品污染排放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6.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中的第二阶段确定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__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
答案:三同步三统一
7.国务院还颁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排放者实行收费,
答案:水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
4.鉴于基于末端控制的环境刮泥模式的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国家将__________的重点转向以_________为主,提出了___________的概念和相关政策。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
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30年,我国在 全国的生产力发展的布局上,采取了 “均衡配置、均衡发展”的原则,即 希望通过工业在全国各地区“遍地开 花”“星罗棋布”,来迅速缩小国内 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空间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一,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 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 空间差异
第三,区位粘性的存在决定着 地区的经济稳定性
第二,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 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内生力 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 差异
第四,产业集聚带来集聚租金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模型也就是中心—外围模型,类似于米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发展模型
城市模型涉及的是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城市模型以冯·杜能的“孤立 国”为起点,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四周为农业腹地
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 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内部经济地理的影响。国际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即使越过国界,特定产业同样会向特有的国家集聚,形成专业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空间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模型
在空间经济学模型中,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决定均衡稳定性。正是这两种 力量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
市场接近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
这是引起区域分异的力量,也就是导致现代 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称 之为聚集力,或者向心力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梯度转移理论
➢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美国学者雷蒙德·弗农在20世纪 60年代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或 产业的发展是有生命周期的,将经历创新、发展、 成熟到衰退整个过程。
《经济法概论》第十章 自然资源法与环境保护法
第十章自然资源法与环境保护法1、下面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B、土地C、地热D、铁答案:D2、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定的总称是指()A、自然资源B、自然资源法C、环境保护法D、矿产资源法答案:B3、资源自然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矿藏、水流、海域等归国家所有,体现了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中的()A、综合利用和多目标开发的原则B、统一规划和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C、重要自然资源公有原则D、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答案:C5、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重要自然资源公有B、综合利用和多目标开发C、统一规划和因时因地制宜D、损害担责E、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答案:ABCE6、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包括()A、重要自然资源公有原则B、综合利用和多目标开发原则C、统一规划和因地因时制宜原则D、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E、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答案:ABCDE7、我国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有。
答案:1、重要自然资源公有原则。
2、综合利用和多目标开发原则3、统一规划和因地因时制宜原则4、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5、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原则。
8、《物权法》规定,海域属于()所有A、国家B、集体C、私有D、国家或集体答案:A9、自然资源流转的原则是()A、促进流转和有限流转B、促进流转和无限流转C、开放流转和有限流转D、促进流转和开放流转答案:A10、自然资源流转的法律形式表现为()A、转让B、交易C、合同D、开发答案:B11、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征收自然资源税二是收取()A、自然环保费B、资源资源费C、自然利用费D、资源消耗非答案:B12、下列自然资源,既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的是()A、矿藏B、水流C、海域D、滩涂答案:D13、在下列各种自然资源中,专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土地B、森林C、矿产资源D、草原答案:C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草原B、土地C、矿藏D、森林答案:C15、根据我国自然资源许可制度,采矿许可证属于()A、资源开发许可证C、资源交易许可证D、资源进出口许可证答案:A16、根据我国自然资源许可制度,土地使用证属于()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交易许可证D、资源进出口许可证答案:B17、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许可证属于()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养殖许可证D、资源交易进出口许可证答案:D18、捕捞许可证属于()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养殖许可证D、资源交易进出口许可证答案:A19、下列选项中,专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A、森林、草原B、矿藏、森林C、矿藏、水流D、荒地、滩涂答案:C20、下列自然资源,既可以属于集体所有,也可以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矿藏B、森林C、海域D、水流答案:B21、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得由集体所有的是()A、水流B、土地C、草原D、滩涂答案:A22、依据我国自然资源许可制度,养殖许可证属于()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交易许可证C、资源出口许可证答案:D23、从实施管理的范围的角度,自然资源许可证可分为()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管理许可C、资源利用许可证D、资源交易进出口许可证E、资源回收许可证答案:ACD24、简述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笔记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笔记1.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啊,就像是一场神秘的探险之旅呢!我一翻开这章,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满是宝藏的山洞。
这章讲的是经济增长的理论。
你想啊,经济增长就好比是一个人在成长,从一个小不点慢慢变成一个强壮的大人。
比如说咱中国,几十年前还比较穷呢,现在就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这就是经济增长的魅力啊。
2. 这章里提到的生产函数可有意思啦。
就像做饭一样,你得有食材(生产要素),还得有个菜谱(生产技术),这样才能做出美味的饭菜(产出)。
生产函数就是描述这个过程的魔法公式。
如果一家工厂,有很多先进的机器(资本),熟练的工人(劳动力),再加上好的管理方法(技术),那生产出来的产品肯定多呀,就像大厨有了好食材和好厨艺,能做出一桌子好菜一样。
3. 储蓄和投资在经济增长里的角色那可不能小瞧喽。
储蓄就像是把粮食储存起来,留着以后用。
投资呢,就好比是用这些储存的粮食去开垦新的土地或者买更好的种子。
我和我同学聊天的时候,他说他把每个月的零花钱存一部分起来,以后想买个电脑搞点小创作,这就是储蓄。
然后他爸妈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投资开了个小店,这就是投资啦,对经济增长就有推动作用呢。
4.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这章的一个重点。
人口就像是一个大花园里的花朵,花朵多了,花园就热闹了。
但有时候花朵太多,土壤里的养分不够(资源有限),那花朵就长不好了。
在一些国家,人口增长得特别快,结果教育、医疗资源就很紧张,就像一个小房间里挤了太多人,大家都不舒服。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又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像一个球队没有足够的球员,怎么能打好比赛呢?5. 技术进步简直就是经济增长的超级引擎啊!技术进步就像给汽车换上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一下子跑得更快了。
你看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让全世界的信息都能快速传播,做生意都方便多了。
以前我爷爷那辈,通信基本靠写信,慢得很。
现在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视频通话,还能在网上购物,这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可大了。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基本理论、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基本理论,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学会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并能较系统地参加本课程的学习。
三、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基本方法、绿色GDP核算、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环境税、循环经济、土地资源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环境经济。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相关内容,将理论内容与相关时事热点文件相联系,学会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分析现实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案例教学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2.重、难点提示(1)经济学观点的环境反思;(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资源环境经济系统(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2)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2.重、难点提示资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资源产权理论(5学时)1.教学内容(1)一般产权理论(2)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3)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4)资源产权的基本分配(5)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配置2.重、难点提示(1)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2)资源产权制度基本模式;(3)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
第十章_环境经济调控(上)
1
环 境 经 济 学
调控篇
第十章 环境经济调控
第一节 环境经济调控的原则
环境经济手段
根据调控手段的作用方式
政府通过影响经济当事人的成本和
收益,引导他们做出有利于环境决策的
政策手段。
环境经济调控
根据如何改变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的经济根源
环境经济调控就是通过改变环境物 品的配置状态以及外部性的内在化,以
从效率角度出发, 产权的划归应该最小化 (负)外部性对社会所 造成的损失。这样,在 有关方面达不成协议而 只好维持现状时,社会 所遭受的损失最小。
小 结
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由于它们所带来
的外部收益或成本不能被市场价格体现出来,所以最终 的市场产出将偏离社会有效水平,导致了市场的无效率 或低效率。这就是第六章中所提到的市场失灵。显然, 外部性所带来的市场失灵应该得到纠正,以使社会的资 源配置达到或接近于帕累托效率。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 关系,而是由于物的存在及其 关于它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 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 的本质是规定人与人之间行为 关系的准则。
状态转换原理—— 属于共有态的环境资源需要通过政府引导最大限度地进入市场态或公共态
向市场态转换 向公共态转换
限制物品使用
向市场态转换
实现该物品可持续的需求与供给 将不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外
向公共态转换
对于那些无法进入市场态的环境物品, 我们也应该尽量使其调离共有的状态,通过 政府来进行配臵。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征税 获得资金,然后通过预算进行政府购买,使 其转换为公共态物品。
假设造纸厂拥有向河中排放废水的产权……
造纸厂利润 无过滤,无处理厂 无过滤,有处理厂 有过滤,无处理厂 5000 5000 3000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_各章重点
第一章1.环境经济学:这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门经济学的分支。
2.库式曲线:3.环境经济学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建立的。
4.环境的四种功能分别是,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废弃物的接受者、舒适的提供者、生命支持系统。
5.画图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损害之间有哪三种关系,并说明每种关系的含义。
ACDEF: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适用于发达国家、实行先污染后治理。
ACG:不可持续发展曲线。
经济发展—环境恶化;退化超过阈值时,仍不采取保护措施,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经济发展也恢复到零点。
ABEF: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就采取预防性措施保护环境,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真正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对环境库式曲线的评价。
①客观上鼓励先污染,后治理,代价惨重。
②许多国家要达到$1200-2000这一水平所用时间太长。
③发展过程中有些环境代价可以避免。
④有些环境破坏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⑤国内环境可能改善,但问题也许转嫁到了国外。
7.为什么说环境经济学本质是经济学?①所有损害环境的行为都有经济上的驱动力,不消除这种驱动力,环境保护将不可能是有效的。
②一切较为普遍的,或长期存在的环境损害通常都有经济制度上的原因,这是有关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
③与环保有关的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等,是环境保护的技术和工程不可或缺的。
第二章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差的情况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则称此时的资源配置已处于帕累托最优。
3.帕累托改进:对于一种既定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变,改变的结果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差。
这种重新配置就是帕累托改进。
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环境经济学(Environmental Economics)(三)修读对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三)总学时与学分:36学时(2.0学分)(四)考核方式:考试(五)相关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管理、经济学原理(六)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本课程教学内容分十章,主要包括:绪论;微观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系统;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经济评价概述;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环境经济政策与手段;环境与贸易。
既包括了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也反映了环境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基本掌握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分析当前的环境问题。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解决各类环境经济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老师讲述、学生讨论,课后布置作业,学生结合实际做调查研究并写出报告在课堂交流的方式。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的,由马中主编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由沈满洪主编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五、理论教学内容(分章节编写,包括主要讲授内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练习等)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第三节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领域教学时数:4学时重点与难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发展趋势思考题或练习题:1、简述环境经济学的实际运用方向和发展趋势。
2、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3、简述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基本理论。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第四节个别需求和总体需求第五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第六节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教学时数:5学时重点与难点:需求、供给和均衡,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公共物品,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思考题或练习题:1、如何理解市场的涵义?简述各种不同类型市场的特点及其效率?2、什么叫需求?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谈谈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之间的关系。
环境经济学教案及习题库
环境经济学教案及习题库第一部分 课程综述一、课程设置学时与开设学期环境经济学计划学时54学时,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
二、课程设置目的环境经济学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门 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环境 经济学理论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环境经济学为其他相关学科(如 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法学、环境监察、环境评价)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要求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科目。
通过本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掌握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
四、相关课程的衔接1、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为《政治经济学》、《环境科学基础》等。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各专业相关的专业课,例如《环境管理学》、《企业 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法学》、《环境监察》、《环境评价》等。
五、课程学习要求1、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环境经济问题。
六、考核方式考核包括三部分:(1)理论知识考核:理论教学采取闭卷考核方式、占总成 绩的70%;(2)应用能力考核: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或报告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占20%;(3)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占总成绩的10%。
七、授课计划分配表章 课时 说明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经济学基础知识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三章、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6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四章、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五章、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六章、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 6 安排1学时综合能力训练第七章、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 5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八章、绿色GDP 3 安排0.5学时案例分析第九章、循环经济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十章、环境经济政策 5 安排1学时讨论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投资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十二章、排污收费 5 安排1学时综合能力训练 第十三章、排污权交易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环境经济学教案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应该达到如下要求: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理解环 境问题实质是个经济问题,掌握环境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主 要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8
第十章环境经济
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
(1)初级产业对环境的大量消耗 (2) 向环境介质中排放各种废弃物 2、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时空错位。 甲地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在乙地体现。 今日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在未来体现。 3、许多地区,人们的行为决策极大地受制于贫困问题。 4、环境对于经济系统来讲,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对环 境的利用只构成经济活动的外部成本。 5、经济发展要以保护环境为条件,保护环境也离不开经 济发展。
•
发电厂和受害者之间的交易成本非常
之高,交易无法进行,市场也就不能形成。
• 现状:水费的收取体现了一种思想。
第十章环境经济
• 四、环境保护经济核算
• 1、环境经济价值核算——取决于功能
• (1)直接使用价值。
•
森林、木材、家具、药品。
• (2)间接价值。
•
养分循环、水源涵养、吸收CO2等(
生态价值)
核算)
• (3)、乐趣和欢愉的丧失
• 举例:大气污染的损失
• (1)对人体健康
• (2)农业及畜牧业
• (3)洗涤清扫费用
•
第十章环境经济
• 水污染的损失: • (1)污灌对农业损失 • (2)渔业损失 • (3)工业缺水损失 • (4)人体健康 • 酸雨的损失: • (1)农作物 • (2)森林 •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8
第十章环境经济
部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
第十章环境经济
•北京城市绿化
• 城市道路两旁的绿 地,无论是谁投资建成, 任何一个人都能从中得 到好处。而没有一个人 为此付费。
第十章环境经济
• 道路上汽车造成的尾气污染,带来的危 害是每一个人必须承受的,你也无法从任何 地方得到补偿
•笼罩着美国曼哈顿的光化学烟雾
第十章环境经济
第十章环境经济
• 3、外部效应内部化——市场机制。
•
建立公共资源市场,这些资源受市场
规则约束,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才有
尽可能减少其利用公共资源要素的成本支出
。只有外部效应内部化,才有可能建立根治
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
• 但难以形成外部效应内部化,原因如下:
•
(1)理论认识不足。稀缺资源,花一
•
采用费用——效益法计算。即根据采
用人工方法达到同等功效所需投资作为其价
值的估计值。
• (3)选择价值。
第十章环境经济
•
未来直接和间接的用途,如果一片森林
在长期用于城市开发,它就无法在将来进行某
种用途的选择了。
• 2、环境破坏的经济核算(估算法)
• (1)、人类健康的损害(治疗费用)
• (2)、经济生产率的下降(可按各种指标
第十章环境经济
• 由于大气不属于任何人,它已经成为化 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的排放场所
第十章环境经济
•
2、环境问题存在外部不经济性。(外
部效应)
•
外部性:某个微观单位的经济活动对
其他微观单位产生的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价格
机制反映出来。不同于打破玻璃杯,照价赔
。其中,对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
部经济性。如:鲜花;对受影响者不利的外
•
公共资源为什么难以形成市场除产权
清晰外,交易成本过高是重要原因。
第十章环境经济
•
如发电厂产生空气污染事件中,产权
明晰,规定发电厂必须出钱购买空气资源的
使用权。如果对其他单位的危害仅支付一定
量的货币就可以了。
•
但实际受害人和企业受害程度不一样
,要求不同,要计算赔偿量难以统计,务必
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处理这些事。
第十章环境经济
• 三、环境经济学的一些理论
•
1、产权界定问题
•
环境问题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没有物
主,或者虽有物主,但只有有限的“拥有权”
,许多全球资源就属于这种问题,如大气层、
海洋及许多的森林和山地等。由于缺乏所有权
,于是导致了对他们的忽视或过度使用。例如
,由于大气不属于任何人,它已经成为化石燃
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场所。
定的成本,才能取得才算。资本、劳动力和
土地属于;空气、水不属于稀缺资源,没有
纳入市场体系。
•
第十章环境经济
• (3)交易成本过高。
•
什么是交易成本?
•
双方交易除以实际价格交易外,还需
支付如市场信息、谈判履约等成本。如农民
把菜拿到市场去买,交易成本为0;如果农
民与某公司谈判在某地,需到某地的路费、
住宿费等构成交易成本,则交易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