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方案案例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系统化教学设计方案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初中数学课程为例,设计一套系统化教学方案。
二、教学设计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教学设计方案内容1. 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进度,选取以下内容:(1)有理数(2)代数式(3)方程与不等式(4)函数(5)几何初步知识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案。
2)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
(2)课堂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3)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3)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作业。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评价:通过教师观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引言: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的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帮助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技能层次和情感层次。
认知层次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理解相关概念;技能层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情感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选择教学内容: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和学科需求。
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编排,选取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融入社会实践和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设计教学策略:在系统化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等。
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如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可以包括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作品展示等。
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演讲、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
四、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评价,通过试卷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设计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化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个教学设计的实例。
《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引言: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以整体性、系统性为特征的教学设计方法。
它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本文将介绍系统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原则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定义: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有序、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它包括了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
系统化教学设计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教学活动之间的关联和衔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原则:1. 教学目标明确:系统化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2. 相关性和衔接性:教学活动之间应具有相关性和衔接性。
教学活动应在逻辑上有序地连接起来,前后呼应,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设计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4. 学生参与和合作:系统化教学设计提倡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步骤:1. 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以便引导后续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2. 设计教学活动: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具有相互关联和衔接的特点,以帮助学生有序地获取知识。
3. 教学实施:在教学设计的第三步,教师应按照设计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评估学习成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测试、作品展示等形式,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系统设计
1.概述: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化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结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
(乌美娜,1995)2.特征: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应用系统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必须关注教学中的任务或问题,是一个完成任务或问题解决的过程。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
环境和条件,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斯金纳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4. 程序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为具有联系的小步子,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因人而宜自定步调,学生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降低错误率5.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原则1)规定目标:将教学期望明确表示为学生所能显现的行为,—可观测的反应;2)经常检查: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复习和修正,保证能够适当地形成预期的行为;3)小步子和低错误率:将学习材料设计成一系列小单元,使单元间的难度变化比较小,达到较低的错误率;4)自定步调: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5)显式反应与即时反馈:课程中通常包含频繁的交互活动,尽多地要求学生作出明显反应;当学生作出反应时应立即给予反馈;6. 认知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懂得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得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发生联系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的知识元认知策略:关于如何“学会学习”的高级认知策略,包括检查、督察、规划、预测等认知活动。
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活动。
肯普模式以教为主(行为)史密斯雷根以教为主(认知)需要是当前结果和期望结果之间的差距。
考夫曼(Kaufman R);需要是人们对“应该是什么”这个概念的信息里体验。
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读书笔记《系统化教学设计》(theytematicdeignofintruction)(第六版)是教学设计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我所读的版本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皮连生等人翻译的中文版本。
本书以系统观为线索,贯穿于教学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将学习者、教师、教学材料、学习情境及管理者等用基于系统观的设计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
下面首先对本书的内容进行回顾,然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作一些分析和反思。
教学过程的产生过程教学过程,或者说教的过程,传统上认为包括教师、学习者和教材。
要学的内容在教材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向学习者“教”这些内容。
教学可以解释为从书中提取出内容,灌输到学习者的脑子里,灌输的方式是使学习者为了考试能够从脑袋中检索出这些信息。
在这个模型下,改进教学就是改进教师(如要求教师学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将知识转换给学习者的方法)。
较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每个成分(如教师、学习者、教材和学习环境)对于成功的学习都很关键。
这种认识通常叫做系统观,即提倡采用系统化方法设计教学。
什么是系统什么是教学系统这与教学有什么关系?首先,教学过程本身也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导致学习。
这个系统的组成有学习者、教员、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这些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实现目标。
例如,老师在安静的课堂上讲解课本上的例题,指导学生,为了判断学习是否发生,就要进行考试,考试是教学系统的自动调温器,如果学习者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就必须修改系统使之更加有效,以便产生出期望的教学结果。
什么是教学系统化思想运用教学系统化思想,就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组成成分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就象空调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样,为了达到期望的输出,必须有效地合作。
显然教学系统不仅要有机制评价系统产生学习的有效性,还要有机制在学习失败时进行修改。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讨论还只是局限于这个过程的交互环节,即老师和学习者在一起的时间,希望会产生学习。
系统化教学设计chapt8
第八章开发教学策略目标能说出选择教学传输系统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会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块(分配到每堂课)能说出教学策略的五个基本成分,说明每种成分要做的基本考虑能为指定的学习者和教学目标开发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前活动、内容呈现、学习者参与活动、考核方式和增强活动能开发与学习者成熟度和能力水平以及学习结果类型一致的教学策略会为教学策略的学习成分选择合适的学习分组和媒体背景正如本章章名所示,这一章主要讨论设计师如何决定教学该怎样向学习者呈现。
“教学策略”一词意指各种教与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独自阅读、个案研究、讲座、计算机模拟、工作表、小组协作项目等等,这些都是微观教学策略。
设计师在做这类决策之前,还必须要有宏观策略(即从向学习者引入某个专题,到最后学习者掌握目标为止的整体策略)。
为了区分微观策略和宏观策略,我们可以看看典型的教科书格式。
如果你的手边正好有本教科书,不妨打开,看一看这本书的结构是如何方便学习者学习的。
典型的教科书,特别是针对成年人的,一般都有引言、内容主体、参考文献和索引。
有的还有复习题,放在各章的最后,也有的在教师手册上提供考试题。
一般来说,教科书主要作为信息源,教学策略是由读者或教师生成的,并且常常是教师在完成有关学习的所有工作:确定教学目标、编写课程计划、出考卷、激励学习者、呈现教学内容、管理教学、批阅考卷。
一组精心设计的教学材料,包含了一个好教师在教学习者时可能用到的各种策略和过程。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有必要开发一个教学策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我们有关促进学习过程的所有知识。
在过去的75年里,教育心理学家对于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行了很多研究,你可能阅读过这方面的文章,也许会觉得很深奥,脱离现实学习环境。
但是,心理学家已经成功地确定了学习过程的几个重要成分,只要有这些成分出现,就总是能促进学习。
动机、预备从属技能、练习和反馈是其中的三个成分。
三、四十年前,对教学设计最初方法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行为主义的一些观点后来被关于学习的认知方法所修改,相应地也修改和扩大了教学设计过程,最近,建构主义又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批判,提出了新的方法。
系统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1)看课
系统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1)看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2)分析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3)确定具体课时的教学内容(4)分析学生现有的学习情况(5)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6)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包括教具、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学环节等的设计)(7)设计教学评价(包括课堂检测、课后检测、单元检测等的设计)如《元素》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元素”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的教学内容。
教材将“元素”安排于此,是为了让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原子的构成”起到复习和扩展的作用,并对后面学习的“化学式与化合价”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4、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元素的概念难点元素与分子、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对比探究、合作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构成原子内部的奥秘,现有三种氢原子(投影图片),你能说出这三种氢原子的异同吗?(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等于1,中子数分别有0、1、2)很好!这三种质子数都等于1的氢原子给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好呢?(板书课题课题2 元素)什么叫元素?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元素与分子、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又是什么?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的元素谁多谁少?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上述问题。
[教学环节2] 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元素间的本质区别刚才说的三种质子数都等于1的氢原子给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板书一.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现在请大家对照屏幕齐声朗读元素的概念。
《系统化教学设计》评介实用一份
《系统化教学设计》评介实用一份《系统化教学设计》评介 1读者可能发现,每章的结构类似(第一章除外,它介绍了整个教学设计模型),这个结构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概念,掌握教学设计过程。
每章对模型成分的描述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目标:每章都会罗列出主要的教学目标,说明学生在学完这章之后,应该要记住什么,会做什么,表述相对概括。
背景:每章的背景知识部分都会简要介绍与该章内容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如关于该模型成分的研究发展情况,是什么促使了与该模型成分相关过程的开发。
概念:这部分既有与每个模型成分有关的重要概念定义,也有关于“如何做"的描述,说明了如何执行与特定成分相关的过程。
在有些章节,概念和过程可能分散在该章的几个地方,而不是只出现在"概念"部分,这使得读者可以更彻底地学习详细的过程。
示例:每章中都有例子解释每个模型成分相关的过程是如何应用的,我们使用了不同种类的例子,是希望引发读者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
总结:这部分内容专为那些在学习这些章节时正在开发教学材料的人而写,总结了每章讨论的概念和过程,按照这种方式呈现材料,也是为了说明模型中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练习和答案:我们还提供了一连串的练习,要求读者在各种情况下运用每章所学的内容。
书后有答案,读者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了本章的原理,并可以根据答案改正错误。
书中用来解释过程的例子尽量简单,读者并不需要学习与例子相关的内容就能理解这个过程,这一点很重要。
阅读:每章后面都罗列了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些建议阅读文献,指引读者如何找到这些文献。
这些文献更深入地阐述了每章的某些内容。
2.读后感该书阐述的核心思想是:教学本身是一个由学习者、教师、教学材料以及学习环境等成分构成的系统,教学过程本身也可视为一个旨在引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坚持系统观,充分重视教学系统中所有成分所起重要作用,充分重视这些成分之间的`有效互动。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
下⾯是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式影响学习者的⼀系列事件,⽽教学设计是⼀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加涅,1992)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系统⽅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解决它们的⽅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肯普,1994)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系统⽅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史密斯、雷根,1999)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门科学,⽽教学设计是建⽴在教学科学这⼀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教学的⽬的是使学⽣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 (梅瑞尔,1996)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家庭的⼀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原理及应⽤来满⾜⼈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策划的过程。
”(帕顿,1989)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系统⽅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标,建⽴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案、试⾏解决⽅案、评价试⾏结果和对⽅案进⾏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系统⽅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标(或教学⽬的)、教学条件、教学⽅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教学设计如何理解碎片化、模块化、系统化
教学设计:如何理解碎片化、模块化、系统化我们在听专家讲解在线课程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碎片化,系统化,模块化等名称,具体到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并进行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三种叫法的定义:碎片化本意为完整的东西被破成诸多零块。
对于我们一门课程而言,被拆分成诸多知识点,这就是将课程进行碎片化设计。
模块化将碎片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相对独立,可以跟别的模块通过接口衔接。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将多个知识点的组合称为一个模块,知识点之间通过上下文衔接,也可以通过作业、练习等衔接。
系统化系统相对于模块更为复杂,系统则表示整个课程的设计,这里需要有机地将之前设计的模块拼装在一起。
系统是否完整,需要进行整体测试来验证,这就是课程的考核要求。
如何实现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相对于在线课程而言,系统化设计需要按照“整体论”的观点进行教学设计。
这部分包括:▪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对应教学目标的考核要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教学设计系统化这是一个“闭环系统”,课程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明确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学习之后的收获。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也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
考核要求更需要与教学目标一致。
基于教学目标的模块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可大可小,在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时我们通常会定义“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上海交通大学之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探究、能够建设、人格养成。
今年更新为: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够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样,专业培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分为知识、能力、情意。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模式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在设计中按周划分,每周一个系列,包括若干个知识点(通常3-5个知识点)及相关的教学活动与考核要求。
而这一周的教学内容就更具体,我们可以在设计之初明确每周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 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 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 大的应用意义。他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信 息加工的学习模式(见图1)。
图1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系统化教学设计》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二 学习阶段及教学事件
加涅认为,每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 成八个阶段(见图2)。图2左边是 学习阶段,其中方框上面是该阶段 的名称,里面是该阶段内部的主要 学习过程;右边则是教学事件。这 样,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环接一 环,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把这些内 部过程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 起来了。
《系统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
《系统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
• 主要介绍以下人物:
加涅、瑞格鲁斯、梅瑞尔、乔纳森、坦尼森
《系统化教学设计》 罗伯特·米尔斯·加涅 (Robert Mills Gagne)
加涅的主要著作有: 《学习的条件》(1962) 《知识的获得》(1962) 《教学设计的原理》(1969) 《学习对个体发展的贡献》 (1970) 《教学方法的学习基础》(1976) 《记忆结构与学习结果》(1978) 《学习结果及其作用》(1984) 《教学的学习基础》(1988)等
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概述
• 乔纳森在《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吗?》 一文中曾绘出的二维学习理论— — 用来说明各种不同教学方式 或学习方式所赖以支撑的不同学 习理论与认识论。
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
是一种激进建构主义,并带有强烈主观主义色彩
• 1)在“主体和客体对知识建构中的作用”问题上,乔纳森更强调主体的能动 作用。
什么是系统教学设计
什么是系统教学设计系统教学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原理和教学目标,有组织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设计和安排的过程。
它是一种科学的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系统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系统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确定是系统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师通过分析课程要求、学生需求和教学环境等因素,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能够引导学生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综合发展。
其次,教学内容选择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各种资源中选择相关的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前置知识和认知能力,将内容组织成合理的学习单元。
再次,教学方法设计是系统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示范、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适应个体差异的学习机会。
最后,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的监测和反馈。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
系统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体验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多元化评价等。
以学生为中心是指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教学设计的中心。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驱动,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教学的原则。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认知风格等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体验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提倡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情景模拟和研究探索等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模型进行教学
活动的规划、实施和评估。
它包括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环节,以达到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中,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明确了教学
的目的和意义。
在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中,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应该清晰地表达出来。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内
容应该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连贯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再次是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效果。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评价也是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既是对学
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学设计模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的来说,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是教学设计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系
统性、连贯性和实效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设计模型的灵活应用将有助于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综合教学设计,它将教学和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某种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将教学或学习目标转化成系统的抽象概念,再进一步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形成教材与教法结合的整体,用于实现教育目标。
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清晰明确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有系统化教学设计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以及实施系统化教学设计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例如,必须要明确的是,学生经过该课的学习能够掌握什么知识,能够做到什么能力,能够达到什么成果。
第二步,确定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确定思维方法体现在系统课中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步骤,如思维导图、问题解决流程、推理和讨论等;学习方法体现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如单元测试、模块学习、问答等。
第三步,确定教学过程和时间安排。
确定教学内容及其实施时顺序,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授课日程,分配课堂控制,以及检查学习成果等,是系统教学设计的第三步。
第四步,确定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
系统教学设计要确定教学资源,如图书、电影、教材等;或者以学生自己为资源,如开展研究调查等;还要考虑教学设备等。
第五步,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各种复杂的管理技能、组织技巧和激发手段;教学手段可以包含各种形式的设备、媒介和辅助教学资源。
第六步,确定评价方法。
系统教学设计要确定评价方式及标准,以及评价内容,包括考试、小组作品、工作展示等。
总的来说,教师要根据评价数据。
系统化教学设计chapt7
第七章开发评测量表目标z能说明标准参照评测的目的z能说明教学设计师会如何使用入门技能测试、前测和后测z能说出开发标准参照评测的四类质量评判原则,并列出每一类原则下要做的考虑z对于给定的各种教学目标,会写出满足所有四类原则的标准参照客观题z能为产品开发、现场表演和态度评估编写说明,开发评价学习者工作的评分标准z能评估教学目的、从属技能、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绩效目标和标准参照考试题的一致性背景成绩测验目前在美国正处于学校改革运动的前沿。
一个新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测(learner-centered assessment),充斥着各种学校改革的文献,贝瑞(1998)将其定义为能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评测方法。
在这个模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测任务,就像学习事件一样,鼓励学习者参与自我评价,承担起对自己学习质量的责任。
以学生为中心评测的定义与传统的标准参照考试的定义是一致的,后者是系统化设计所产生的教学的核心组成。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测一定是标准参照的(即与教学目的和由教学目的派生的绩效目标集直接相关),标准参照考试因为不仅能评价学习者的进步,而且还能评价教学的质量,因此非常重要。
标准参照考试的结果准确地告诉了教师每个教学目标学习者能够做到多好,也告诉了设计师教学的哪些部分不错,哪些部分还需要修改。
此外,标准参照考试还能让学习者通过运用已建立的评判标准来评价他们自己的工作而反思自己的表现,这样的反思能促使学习者最终成为能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质量负责任的人。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在教学设计过程的这个阶段就要设计考试题,而不是在教学开发完成之后。
主要原因是考试题必须与绩效目标一一对应。
教学目标中所要求的行为必须与考试题中的行为或要求完成的任务中的行为相匹配。
同样地,这些发给学习者的考试题也会对教学策略的开发产生影响。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讨论设计师如何构造不同类型的评测量表。
我们之所以用“评测”一词而不是“考试”,是因为一提“考试”,往往联想到纸笔、多项选择题等等,而“评测”内涵则更广些,包括各种可以让学习者证明他们是否掌握了新技能的活动。
7分钟了解教学系统化设计
7分钟了解教学系统化设计迪克与凯⾥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系统化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该模型深受加涅和布⾥格斯观点的影响,是侧重⾏为主义并系统化思考的教学设计⼯具,是⼀个从确定⽬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的系统化完整流程,强调从学⽣学习⾓度思考,收集过程信息,从⽽以迭代设计、改进教学。
本帖简要介绍此模型的步骤,期待⽼师们能在花7分钟左右时间阅读后,来了解ISD。
上图中的ISD虽然看似步骤繁琐,但细看之下,其实是从⼤家都⽐较熟悉的模型衍⽣出来的,其阶段步骤原型为ADDIE模型,主要阶段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1]。
因其系统化的特点,所以特别适⽤于基于课程建设的教学设计——例如:(1)课程开发(建设)团队或教师,可⼀边建课,同时⼀边完成教学设计(2)⼀门新课的任课教师(3)MOOC或SOPC的建课教师同时也能⼴泛的适⽤于各种教学设计。
其步骤与要点如下:评价需求,确定⽬的学⽣学习结束后能做什么?(1)态度有什么转变或正向态度有什么样的增强(2)知识有什么积累(3)产⽣了什么新的技能进⾏教学分析(1)学⽣学习开始前应具备什么⼊门技能(包括态度、技能和知识)(2)要实现预设⽬的,学⽣需要⼀步⼀步做什么(3)⼊门技能和教学技能之间的差距以及关系是什么分析学⽣和环境(1)学⽣现有技能、偏好与态度是什么样的:包括⼊门技能、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式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业能⼒⽔平、学习爱好、对所在学校的态度、以及群体特征(2)教学环境及应⽤技能环境的特点,包括场地、设施设备、学习条件、实践条件等,要考虑学⽣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会更好编写绩效⽬标(1)基于教学分析和⼊门技能编写绩效⽬标(2)清晰地描述学⽣要学习的技能、在什么情况下实施技能和相应的成功标准(3)绩效⽬标应对应并详细描述学习结束能够产出的结果物是什么开发评价⽅案(1)基于所编写的绩效⽬标来开发评价⽅案(2)测量学⽣对⽬标中所描述的⾏为和成功标准的达成情况(3)评价要与⽬标中所描述⾏为的种类⼀⼀对应,并可根据⽬标制订对应的Rubric(评分量规)(4)为实现每⼀个⽬标,应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应⽤。
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巧
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巧在教育领域中,教学设计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艺术。
它涉及到规划、组织和评估教学过程,以达到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而,要设计一堂优质的课程并不容易,需要教师熟悉一些系统化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他们的教学活动。
首先,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应该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基础。
学习目标是指教师期望学生在本节课程中达到的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态度。
教师应该清楚地定义这些目标,并确保它们与课程大纲和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的学习。
第二,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总体方法或方案,而教学方法则是指具体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需要合理组织课堂活动和教学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践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科书、课件和实验器材等。
这些材料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四,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评估和反馈。
教学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而反馈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指导和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评估,如作业、考试和课堂表现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过程。
教师应该定期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以及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通过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和技巧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迪克&凯里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教学过程的产生过程教学过程,或者说教的过程,传统上认为包括教师、学习者和教材。
要学的内容在教材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向学习者“教”这些内容。
教学可以解释为从书中提取出内容,灌输到学习者的脑子里,灌输的方式是使学习者为了考试能够从脑袋中检索出这些信息。
在这个模型下,改进教学就是改进教师(如要求教师学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将知识转换给学习者的方法)。
较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每个成分(如教师、学习者、教材和学习环境)对于成功的学习都很关键。
这种认识通常叫做系统观,即提倡采用系统化方法设计教学。
什么是系统下面我们先考虑什么是系统,然后考虑什么是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这个词现在用得越来越多,说的是我们的所作与他人所为是相关的。
一个系统从技术上来说是相关部分的集合,大家一起工作共同完成某个既定目标。
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输入输出建立联系,整个系统使用反馈来决定是否达到了目标。
如果没有,就要修改系统直至目标达到。
最容易理解的系统是人工系统而非自然系统。
例如,家里有一个冷暖空调系统,不同的组件一起工作,或制冷或加热,自动调温器就是反馈机制,温度计持续地检查温度,通知系统现在是冷还是热,当达到了既定的温度,系统就会自动关闭。
什么是教学系统这与教学有什么关系?首先,教学过程本身也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导致学习。
这个系统的组成有学习者、教员、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这些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实现目标。
例如,老师在安静的课堂上讲解课本上的例题,指导学生,为了判断学习是否发生,就要进行考试,考试是教学系统的自动调温器,如果学习者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就必须修改系统使之更加有效,以便产生出期望的教学结果。
什么是教学系统化思想运用教学系统化思想,就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组成成分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就象空调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样,为了达到期望的输出,必须有效地合作。
显然教学系统不仅要有机制评价系统产生学习的有效性,还要有机制在学习失败时进行修改。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讨论还只是局限于这个过程的交互环节,即老师和学习者在一起的时间,希望会产生学习。
但是备课过程呢?教员如何决定要做什么,何时做?毫不奇怪,一个具有系统观的人会将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和修改视为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更广的系统观角度,各种资源是备课的输入,输出是某种产品,或者是产品和实施过程的结合。
最后的结果用来判断系统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如何改变?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模型这本书就是要介绍一种用于教学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化方法模型。
它不象空调,不是物理设备,而是过程系统,我们要描述一系列的步骤,每个步骤都会从前一步骤接受输入,并对下一步骤产生输出,所有组成一起工作,以帮助用户产生有效的教学。
这个模型还包括一个评价成分,用以判断什么地方出错了,如何改进。
虽然我们的模型叫做系统化方法模型,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对于教学设计,不存在唯一的系统化方法模型。
有许多模型都贴着系统化方法的标签,有着几乎同样的基本组成。
本书所介绍的系统化模型不算复杂,但是也囊括了其它模型的主要成分。
这些设计模型以及它们描述的过程统称为教学系统开发(ISD,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velopment)。
典型的ISD主要阶段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我们的模型没有强调第一阶段:分析阶段。
在教学创建之前,确实有必要了解对教学的需求,如组织中有什么问题需要通过使用新技能解决,组织通过运用新技能将会抓住哪些机遇等等。
这一步对于教学过程的成功十分重要,有一些很好的书(参见Kaufman,1991,Rossett,1999)介绍了绩效分析和需求评估。
我们在第二章会对分析过程作一简单介绍,为模型的后续部分做一铺垫。
注意在本书中“教学设计”一词包含了ISD 的所有过程,“设计”既是这个过程的统称,也是模型中一个子过程的名字。
当我们使用“教学设计”一词时,我们指的是整个ISD过程。
以后对此不再赘述。
当你开始使用教学设计过程时,这些词的含义会很清楚的自现。
迪克模型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模型基于有关学习过程的多年研究成果,每个模型成分也都有相关研究证明其有效性。
这个模型将众多教育环境下的许多概念集成在一个框架之中,譬如,你肯定听说过行为目标,可能自己还写过,对于“标准化考试”和“教学策略”应该也不陌生,这个模型可以说明这些术语以及与这些术语相关的过程是如何彼此关联的,这些过程如何能用以产生有效的教学。
我们模型中的教学策略模块,说明了设计者如何根据分析所得到的要教什么的信息,来形成向学习者教学的计划。
这块内容原先深受罗伯特·加涅工作的影响,特别是他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一书。
加涅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早期的工作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是对学习者在老师设置的刺激环境中适当反应的强化。
如果学习者学会了,那么他们在某个给定的环境下就能够表现出期望的行为。
加涅的《学习的条件》第一版还揉进了认知主义的信息处理学习观,这个观点认为大多数行为是很复杂的,主要受人的内在心理过程控制,而不是外部的刺激和强化。
教学可以被视为是有组织的,所提供的信息和活动能够指导、支持和促进学习者内在心理过程。
学习在学习者将新的信息融入记忆时发生,这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后续版本(1970,1977,1984)中进一步发展了教与学的认知观点。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最新分支,对许多教学设计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建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扩展,其核心思想是:学习是个性化产物,由每个学习者通过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而产生。
当个体对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物理和精神的世界构建了新的解释时,就表明学习发生了。
因为建构主义观点的学习与个人体验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创建适当的学习环境,有时候叫做问题情景,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实际操作。
读者会发现本书不仅采用了行为主义的一些观点,也采纳了认知和建构主义的思想,只要它们与所讨论的学习者类型、学习输出、学习情景和应用环境合适。
迪克&凯里模型采用了折衷方法,综合引用这三个在过去50年里最主流的理论。
关于怎么看待这个教学设计模型究竟基于哪个学习理论,我还想多说两句。
当你往下读各章的时候,你会发现“行为”一词在不同的场合频繁出现,因为留心到该词重复率很高,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本书主要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这是一个错误的推断,其原因可能是混淆了称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被行为心理学家用来研究学习的工具。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某个响应的概率改变,但是只能通过观察行为得出概率的变化(如学习),行为主义者所使用的工具(如行为观察法)也是所有研究学习的心理学家都采用的方法,所以本书才会多次出现“行为”一词,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本书是以早期的古典条件行为主义或后来的操作条件模型作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主要理论基础。
教材使用说明这里所介绍的模型,不仅基于理论和研究,也基于广泛地应用和实践。
我们建议刚刚开始教学设计的新手,按照本章所介绍的模型步骤和顺序进行教学设计,因为这样做的学习者都获得了成功。
另外,我们也承认,在特定的环境,随着设计经验的增长,可能需要改变模型,或不按顺序执行。
我们期待着对模型中各个构成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在下面一节中,我们象提供菜谱一样给出通用系统化方法:你先做这个,再做那个,当你在厨房里使用菜谱做菜时,你会赋予它具体的内容,当你运用这个模型开发你自己的教学时,也是这样:你选择需要教的专题,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选择自己的学习者,等等。
你对模型的看法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
总之,你用你自己的厨房,你自己的厨具,你自己的个人感觉做了一道独特的菜。
本章开头所示的模型在后续章节中还要详细介绍,这个模型包括十个相连的方框,从倒数第二个方框有带箭头的虚线与前面所有的方框相连,表示反馈信息。
这些方框代表着教学设计师所采用的过程和技术,教学设计师就是用这些过程和技术完成教学的设计、开发、评价和修改。
下面先依次简要地介绍各步骤的内容,在后续章节中还会详细展开。
第一章§1§2§3系统化方法模型的构成系统化方法最适合哪种教学传递系统?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包括教学的计划、开发、实施和评价。
选择教学的传递方式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在有些情况下,教员讲课最合适,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多种媒体方式都可以用。
近期产生的教学设计似乎都会包含计算机。
在每种情况下,系统化方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可以帮助确定要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如何评判教学是否有效。
本书所介绍的开发教学策略的过程是一个通用的过程。
它既可以用于印刷材料的开发,也可以用于其它任何媒体材料的开发。
印刷材料因为成本低,好携带,至今仍广受青睐。
视频或多媒体材料的开发者,也可以根据教学策略陈述来创建故事板、屏幕显示、及超链交互顺序流程图。
采用系统化方法可以防止设计师在完成要教什么、如何教的分析之前就开始为媒体而设计教学,众多研究揭示应该是分析过程、教学策略,而不是传递方式,决定教学的成功。
系统化方法是一个通用的计划过程,保证了为任何传递系统开发的教学产品都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能够有效地达到所期望的学习结果。
运用系统化方法是否意味着所有教学都是个别化教学?基于前面关于印刷模块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块的讨论,读者可能会认为系统化设计的教学就是个别化教学,可惜这种推论是错误的。
为讨论之便,我们假设个别化教学指的是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步调(这可以算是个别化教学的最低要求)。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印刷模块或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块确实可以按这种方式被使用,所以系统化方法可以用来设计个别化教学。
但是,它也可以被用来设计小组教学——如果我们将小组教学视为个别化教学相对的教学形式的话。
正如前面所说的,系统化方法可以用来开发各种教师引导的以及小组交互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活动正是产生所期望学习结果的条件。
读者必须要仔细区分设计教学的过程与传递教学的过程。
系统化方法基本上是一个设计过程,而教员、教学模块、计算机和电视机是传递机制,这些传递机制可以同时被一个或多个学习者使用。
设计过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确定教学要怎样传递才最有效果。
系统化方法运用于教学设计的受益者是每个学习者。
在开始教学之前,需要仔细研究学习者要学的是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就是要集中教要学的技能,并在最佳学习条件下呈现,评测学习者也是测定其是否掌握了目标中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评测结果可用于修改教学,使得教学对后继的学习者更加有效。
按照这个过程,设计者必须关心学习者的需求和技能,以及有效教学创建过程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