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颖师弹琴》的音乐描写

合集下载

浅谈唐诗中的音乐描写

浅谈唐诗中的音乐描写

浅谈唐诗中的音乐描写我国的音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不仅古代乐师给我们记录一些美妙的音乐,诗人们也用文字记载了当时乐师们高超的演奏技艺。

唐诗的音乐描写在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三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些诗皆是摹写声音的至文。

做为历代传送的名篇《琵琶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音乐摹写相当真切动人,诗人是这样记述这次音乐演奏的:先写转轴、拨弦、调音,在这两三声中,虽然未成曲调,却已脉脉含情了。

在一弦一音中,都倾述着自己的情思。

她先弹一首《霓裳羽衣曲》,接着又弹了一首《绿腰》,大弦嘈嘈,沉着而雄壮,宛如一阵急雨;小弦切切,柔和而细促,恰似一阵私语,嘈嘈切切错杂着,就好像大珠小珠落入玉盘一样。

一会又像花下的莺语,婉转流去;一会儿又像冰下的泉水,幽咽难通,曲调是多么富于变化啊!渐渐地泉水冷涩,好像弦被折断了一样,声音凝住了。

但那是断若断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忽然,声音如银瓶咋破,水流喷泻,似铁骑突出,刀枪齐鸣。

音乐又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力度展开,进入高潮。

这时她忽然用拨子一划,四根弦一奇发出声响,好似猛烈撕开丝帛一样,乐曲就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了。

琵琶的演奏,抒发了艺人的复杂的感情。

诗人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述平生不得意”等诗句,就把诗中人物感情和乐曲联系起来,琵琶女年轻时曾风流一时,后来年长色衰,被人遗忘。

她一生饱经世间冷暖,深切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社会的黑暗。

她怨恨那种强欢卖笑的说话,对侮辱、摧残了自己身心的社会强烈不满,因此她把这种感情传于琴弦,使乐曲由婉转流畅到低沉难通,“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水冰下难。

”又由低下难通到异常缓慢,“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这种感情由悠悠的怨恨到压抑的激情,又到无声的抗议。

这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是无声的控诉,是苦涩的眼泪,她集聚了无穷的力量,压抑的“幽怨”一下子像破银瓶,突出重围,画作当心以画。

四根琴弦发出强烈的声音,这是从琵琶女心中迸发出的不平之声。

听颖师弹琴内容情感表现手法

听颖师弹琴内容情感表现手法

听颖师弹琴内容情感表现手法哎,韩愈写的《听颖师弹琴》那可太有意思了。

这诗里的内容啊,就像是把一场超级精彩的音乐会给咱描述出来了呢。

诗里描绘的琴音那是千变万化的。

一会儿像勇士赴敌场,那气势,就感觉有千军万马在奔腾,马蹄子“哒哒哒”的,好像就在眼前。

这时候啊,那情感就是一种激昂、振奋的,就好像自己也被拉到了战场上,热血沸腾的。

这表现手法可真绝,用勇士赴敌这么个画面,一下子就把琴音里那种充满力量、勇往直前的感觉给咱呈现出来了。

然后呢,琴音又一转,变得轻柔起来了,就像呢,小花朵在微风里轻轻摇曳。

这时候的情感啊,就变得特别的温柔、细腻。

就像你在春天的花园里,看着那些娇嫩的花儿,心里满是怜惜和喜爱。

诗人啊,他就特别聪明地用小花这个画面来表现琴音的轻柔,咱一读就好像能听到那轻柔的音符在耳边飘啊飘的。

再说说这里面的情感变化。

那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呢。

从那种激昂一下子就转到了轻柔,又从轻柔可能又会转到别的情绪上去。

这种情感的大起大落,就和咱的生活似的,有时候兴奋得不行,有时候又安静得像一潭湖水。

诗人把这种情感的变化通过对琴音的描写表现得特别到位,咱就感觉自己在跟着琴音一起喜怒哀乐。

而且啊,诗里对琴音的描写还特别有节奏感。

就像那琴音是有脚的,在诗人的笔下蹦蹦跳跳的。

该快的时候像一阵疾风,该慢的时候像蜗牛在爬。

这种节奏感也带动了咱们读诗的时候的情绪,让咱们的心也跟着琴音的节奏一起跳动。

总的来说呢,韩愈在《听颖师弹琴》里把琴音的内容、情感还有表现手法都玩得特别溜。

他用各种生动的画面,像勇士、小花之类的,把琴音的不同状态和带来的不同情感都展现出来了。

他让咱们这些没听过颖师弹琴的人,都能通过他的诗,在脑海里想象出一场超级精彩的音乐会呢。

这诗啊,就像是一个魔法盒,打开来里面全是琴音的奇妙世界,充满了惊喜和感动。

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好像也成了那个坐在颖师面前听琴的幸运儿了呢。

听颖师弹琴 句法

听颖师弹琴 句法

听颖师弹琴句法
《听颖师弹琴》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描写音乐的古诗,其句法特色如下:
1. 骈散结合:全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既有骈体文的工整对仗,如“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部分诗句又采用散文的自由流畅风格,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韵律。

2. 形象描绘:韩愈运用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琴音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如“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通过具象化的语言展现琴声的千变万化。

3. 情感表达:诗歌中的句法不仅描绘了音乐的变化,还表现了作者听琴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如“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通过句式的抑扬顿挫来映射情感的起伏波动。

4. 跳跃与连贯:虽然各句在内容上跳跃性强,但整体诗意却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性和连贯性,展现了诗人对颖师高超琴艺的赞美以及自己深深沉浸于音乐之中的情绪体验。

总结来说,《听颖师弹琴》的句法特点在于它能将音乐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诗,既体现了古诗的传统韵味,又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浅谈古诗文中的音乐描写

浅谈古诗文中的音乐描写

浅谈古诗文中的音乐描写音乐的魅力在于旋律,可是,旋律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比之其他事物更难描写。

在唐宋作品中,有一部分描写音乐的诗词比较有名,写法独特,各有千秋,作品以声、形、效果的多角度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运用比喻,对声音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以把陌生的旋律变为熟悉的声音,把抽象的声音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这一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用千山万壑中的阵阵松涛比喻琴声,写出了琴声的清越宏远,铿锵有力。

又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拢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

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得形象生动。

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

贴切的运用比喻,以声喻声,其声跃然纸上,使人闻其声,临其境。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通感”将将无形之声化为可见之物,让读者“眼见”其声,历历在目。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也有了重量。

比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玉碎凤凰叫”,以声写声。

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玉碎”状其声之清脆悦耳;“凤叫”,状其声之和缓悠扬。

《听颖师弹琴》(韩愈)评析

《听颖师弹琴》(韩愈)评析

《听颖师弹琴》(韩愈)评析原文:《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评析:唐诗中描摹音乐形象的作品不算多。

名篇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为以诗歌摹写音乐提供了范例,也为我国古代音乐和乐器演奏提供了可贵的研究资料。

白、李、韩三首摹写音乐的诗,所以历久而传诵不衰,是因为它们成功地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和感觉,准确地把握了音乐形象。

白诗,侧重于感情的抒发,因而着眼于演奏前的环境气氛的描绘与烘托,演奏中动作的摹写,以及曲终后的情态;李诗,意在追求一种瑰玮境界,因而着眼于演奏的艺术效果;而韩诗则是在“变化若雷霆,浩乎若河汉”的气势、节奏和健崛雄骜意境的追求,着眼于表现诗人跌宕起伏的自我感受,体现了韩诗奇崛的艺术风格。

颖师是个和尚,以弹琴著名。

唐宪宗元和年间在长安,他尝以弹琴求诗,李贺亦有《听颖师弹琴歌》。

韩愈一生辟佛,对和尚向无好感。

“唐僧见于《韩集》者七人,帷大颠、颖师免嘲侮。

……”(刘克庄《后村诗话》)这首诗对颖师与他的弹技自始至终是称颂的,与对别的和尚“以为戏笑之具”不同。

《听颖师弹琴》除后八句实写外,其余全是以连珠般的比喻来形容琴声,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首先入耳的是轻柔细碎、缠绵宛转之声,诗人用切切私语、卿卿我我、亲昵男女的轻声倾诉来形容。

“恩怨相尔汝”的恩怨,是偏义复词,实指恩爱,恩爱到用“你”、“我”相称。

古代江南一带流行一种叫“尔汝歌”的情歌,歌词每用此义。

正当沉醉在美妙和谐的琴声中时,音调突变:“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一下子把人引到一个金戈铁马、杀声连天的新奇境界。

可是,不久声音又变得悠扬起来,似白云飘浮于碧空,如柳絮漫天飞舞,使人神游四方,如醉如痴,继而,琴声又成了百鸟喧闹,从中分明听出好似有一只凤凰引颈长鸣,声音是那么清脆浏亮。

摹写声音至文韩愈《听颖师弹琴》及赏析

摹写声音至文韩愈《听颖师弹琴》及赏析

【导语】韩愈是唐代古⽂运动的倡导者,被后⼈尊为“唐宋⼋⼤家”之⾸,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

后⼈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章四⼤家”。

他提出的“⽂道合⼀”、“⽓盛⾔宜”、“务去陈⾔”、“⽂从字顺”等散⽂的写作理论,对后⼈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等。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韩愈《听颖师弹琴》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听颖师弹琴唐代:韩愈昵昵⼉⼥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赴敌场。

浮云柳絮⽆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不可上,失势⼀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未省听丝篁。

⾃闻颖师弹,起坐在⼀旁。

推⼿遽⽌之,湿⾐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以冰炭置我肠!译⽂犹如⼀对亲昵的⼩⼉⼥轻⾔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歌引吭,有勇⼠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根⽆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光翻浪,影影绰绰兀⽴在乔⽊上百凤朝凰。

峭壁悬崖压⼈来⼨步都攀援难上,⿊壑深渊崩⽯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惭愧呀我空有⽿朵⼀双,对⾳乐太外⾏不懂欣赏。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起强⼈坐令⼈低昂。

仓皇中我伸⼿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师傅好功夫实⾮寻常,别再把冰与⽕填我胸膛。

注释颖师:颖师是当时⼀位善于弹琴的和尚,他曾向⼏位诗⼈请求作诗表扬。

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当吾门,梵宫*眉棱尊”之句。

昵(nì)昵:亲热的样⼦。

⼀作“妮妮”。

尔汝:⾄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

这⾥表⽰亲近。

《世说新语•排调》:“晋武帝问孙皓:闻南⼈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尔汝歌》是古代江南⼀带民间流⾏的情歌,歌词每句⽤尔或汝相称,以⽰彼此亲昵。

划然:忽地⼀下。

轩昂:形容⾳乐⾼亢雄壮。

宋魏庆之《诗⼈⽟屑•陵阳论晚唐诗律卑浅》:“唐末⼈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诗则不可。

今⼈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可究。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分析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分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பைடு நூலகம்
李 凭 箜 篌 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 • • • • • • • • • • • •
思 考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充满浪漫主义色 彩。诗人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 的优美音乐的? 要点提示: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 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 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 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 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 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 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雨果
成语“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当人们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听到某种音乐时,会与这种音乐 也比喻音乐优美。 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这就是音乐的作用。
听蜀僧濬弹琴
[唐] 李白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他飘然而下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袅袅余音融入秋色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不 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 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 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 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 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南,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 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 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 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 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起千回百转的 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 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浅析《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的音乐描写

浅析《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的音乐描写

浅析《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摘要:本文分析了两首诗对音乐各具特色的描写:《听颖师弹琴》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写音乐,如比喻、联想、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再现了美妙的音乐,赞扬了琴师技艺的高超,风格自成特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量。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以意境的奇瑰取胜,体现其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诗中作者用了比喻、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夸张,超出于常情之外,真正体现出了他的浪漫主义、想若天外的艺术风格。

这两首诗各擅其妙,情味各一,实为音乐诗作之佳品。

关键词:《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音乐描写《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这两首诗都是唐代有名的诗作,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都相当成功,又各有特色和独到之处。

一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诗,对音乐的描写足见其手法之高妙,可以看出他既不为前辈诗人的框框所束缚,又不与同时代的诗人雷同。

在诗中,诗人用了多种手法写音乐,如用比喻、联想、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自成特色。

诗中,诗人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各种非常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极力摹写琴声的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如开始的“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把弹琴者初弹时的情景形容得真切而有情味,琴声的轻柔细碎仿佛也飘进读者的耳中。

接着,琴声突然发生了变化“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那昂扬杂沓的声音骤然使听者紧张起来,这两句不仅传神地写出了琴声的激昂,而且融进了听者的神态,真可谓一语胜千言。

接着琴声忽然变得悠扬,像柳絮在漫天飞扬,像浮云在长空飘荡,纵横变化,使人捉摸不定,听者的感情也随之悠忽飘荡。

正当听者沉醉于悠扬的琴声时,“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忽然间,琴声又随之变化,使人觉得在百鸟和鸣中,分明有一只凤凰在引吭高唱,声音无比嘹亮。

接下来琴声越来越高,就像爬山人在一分一寸地艰难向着顶峰攀登。

正在这琴声越尖越细、难以为继的时刻:“失势一落千丈强”,仿佛有人从顶巅失足跌下万丈深渊,使听者的心情也随之猛然一振,琴声越来越低,直至悠然而止。

这些描写,作者用了贴切比喻,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把琴声的变幻莫测展现在读者眼前,并且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量,使人产生了无穷联想,同时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琴师高超的技艺。

韩愈《听颖师弹琴》赏析–国学网

韩愈《听颖师弹琴》赏析–国学网

韩愈《听颖师弹琴》赏析–国学网韩愈《听颖师弹琴》赏析吴承明韩愈有篇《听颖师弹琴》,写了几段琴音,惟妙惟肖,苏轼说是写琴诗中最好的(《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六)。

惟其结语称:“推手剧止之”,“无以冰炭置我肠”。

殊不能解。

琴曲一般用正宫调,沉着和谐,不会有高分贝的噪音、嘈音,何以会听了难以忍受,以至“推手剧止之”呢?韩愈写颖师的琴音:“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其声柔细。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转调慷慨。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其音空旷自然。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段写琴的指法,抑扬顿挫,高低自如,有泛音、滑音,为琴之独长。

“失势”是韩愈想像,非必险境,如《平沙落雁》,即高空平落,极其自然。

李贺也有篇《听颖师弹琴歌》:“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桂花渚言其音落地清幽。

蜀国弦即琴,唐代琴以成都雷氏所制者最佳,今尚传其品。

双凤语,指两弦和鸣,古乐无和声,但有合鸣。

秋鸾离,状音之散落。

夜游天姥,叙其声凌空飘缈。

暗佩水玉,状音调清亮。

渡海蛾眉,写其声飞扬欲仙。

最后说:“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旅馆中的病客闻颖师琴声,霍然病愈,把药囊也丢掉了。

与韩愈的感觉完全相反。

琴音量较小,音程“埤”,意沉着。

嵇康《琴赋》说:“批把筝笛,间促而声高,……故使(听者)形躁而志越”;“琴瑟之体,间遼而音埤,……是以静听而心闲也。

”间指两个音位中的间隔,在琴就是弦上的徽,琴徽较宽。

“间遼故音埤,弦长故徽鸣。

”颖师所用的琴,据李贺说是“古琴大轸长八尺”(按汉制应为八尺一寸)属大琴,其弦长,有十三徽。

这种琴不会弹出尖噪之音。

(后来的小琴长三尺六寸五)然而,琴曲中多悲声。

今人所能知的最早琴曲有二,即《广陵散》和《胡笳十八拍》,均声悲。

《广陵散》是叙聂政为报父仇,刺杀韩王故事。

但曲中无铁声、杀声,只是悲凉。

听颖师弹琴读后感

听颖师弹琴读后感

听颖师弹琴读后感当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只有缥缈的琴音在耳边回荡。

每一个音符都如同一片花瓣,飘然而至,轻柔而优雅。

颖师的演奏技艺炉火纯青,琴音清澈悦耳,仿佛能够触及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之处。

颖师在演奏中展现出的高超技艺让人叹为观止,每一个琴弦都被她的手指轻轻拨动,发出如泉水般澄澈的声音。

她的演奏不仅是简单的弹奏乐曲,更是一种对心灵的启迪和疗愈。

当听到颖师的琴声时,人们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放空自己,感受那份从内心深处升腾而起的宁静和喜悦。

颖师弹琴的音乐作品,时而如潺潺流水,时而如山涧清风,时而如春雨细润,时而如夏日炎炎。

每一首曲子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中,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颖师的音乐不仅是一种听觉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净化,让人从繁杂的现实中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颖师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让人感受到古老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她的演奏技艺精湛,琴音悠扬动人,带有浓郁的中国风情。

每一个音符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让人仿佛能够看到古老的诗画,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积淀。

颖师用她的音乐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人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颖师弹琴的音乐作品也展现了她的音乐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她用她的音乐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人随着琴音的起伏情绪波动。

她的音乐作品富有情感和表现力,让人深深陶醉其中,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和魅力。

颖师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演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流露,让人能够从中感受到无尽的情感共鸣和疗愈。

颖师的音乐作品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神奇,让人陶醉于她的琴音之中。

她的音乐作品深深打动人心,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当人们被烦扰和忧虑所困扰时,只需闭上眼睛,聆听颖师的琴声,便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颖师的音乐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安慰,让人拥有无尽的力量和希望。

总的来说,颖师弹琴的音乐作品是一种美丽而动人的艺术表达,是一种对心灵的疗愈和安慰。

听颖师弹琴 诗歌鉴赏

听颖师弹琴 诗歌鉴赏

琴声如溪水般潺潺流淌,在寂静的夜晚,回荡在空旷的屋檐下。

那是颖师的琴音,如诗如画,引人入胜。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聆听着这美妙的旋律,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梦境。

颖师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如同山间的蝴蝶,翩翩起舞。

每一个音符都如诗行般流淌,如同星辰般闪烁。

琴声中充满了情感和故事,有时如涓涓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如狂风暴雨,激昂而热烈。

在颖师的指尖下,琴弦仿佛拥有了生命,它们跳跃、旋转、低吟、高歌,如同山涧中的溪水,穿过岩石,翻越山岭,最终汇入大海。

我被这琴声深深吸引,仿佛能看见那些诗行背后的故事,听见那些星辰下的低语。

我仿佛看到了山间的明月,看见了花开花落的季节,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怒哀乐。

颖师的琴声,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苦与乐,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

在这悠扬的琴声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这是一首诗,一首赞美音乐的诗;这是一首赞美生活的诗,赞美那些平凡而美好的瞬间。

听颖师弹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它让我明白,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表达,是心灵的交流。

颖师的琴声,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亲切;如同夏日的凉风,清新而宜人;如同秋天的落叶,凄美而动人;如同冬日的暖阳,温馨而感人。

它让我感受到了四季的更迭,感受到了生命的轮回。

听颖师弹琴,让我懂得了欣赏美,懂得了品味生活。

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美好的,都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呵护的。

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颖师的琴声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看到了自己的梦想。

我感到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更加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我感到自己变得更加宽容和豁达,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和接纳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我感到自己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的瞬间。

听颖师弹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成长。

它让我明白了音乐的魅力,让我明白了艺术的力量。

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品味生活。

《听颖师弹琴·韩愈》原文与赏析

《听颖师弹琴·韩愈》原文与赏析

《听颖师弹琴·韩愈》原文与赏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乐曲是稍纵即逝的东西,对它作生动形象的描绘是极不容易的。

但是,在唐诗这块万紫千红的园地里,描写音乐的名篇是很多的。

盛唐诗人李颀是最出色的一位,他有《琴歌》、《听董大弹笳兼寄语弄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栗歌》等。

他是这样来形容安万善的觱栗声的:“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飕,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黯;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此外,要算与韩愈同时代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最为有名了,他是这样形容琵琶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些作品完全运用形象思维,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对稍纵即逝的音乐作了如此细致人微的摹写,使千百年后读者仍能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具体的音乐形象,这需要多么高超的艺术手腕啊!颖师是一个什么人,从韩诗看不出来,恰巧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李贺也有一首《听颖师弹琴歌》,歌中有“竺僧前立当吾门”的句子,据此知道颖师是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

李贺这首歌对琴声也作了十分形象的刻划:“芙蓉落叶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水晶),渡海娥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诗人通过丰富的联想,连用芙蓉叶落、秋鸾离巢、越王夜游、水晶碰击、仙女牵鹿、周处斩蛟、张旭草书等一系列比喻、神话、典故,为我们塑造了恍惚迷离、变幻莫测而又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其秘密也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形象思维。

《听颖师弹琴》读后感(5篇材料)

《听颖师弹琴》读后感(5篇材料)

《听颖师弹琴》读后感(5篇材料)第一篇:《听颖师弹琴》读后感听颖师弹琴一、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

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

李贺<< 李凭箜篌引>>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

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

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

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二、一开头即紧扣“听弹琴”展现音乐境界。

前两句写琴声细柔宛转,仿佛小儿女切切私语,谈情说怨。

三、四句写琴声骤变昂扬,有如勇士冲锋陷阵,杀声震宇。

七、八句形容在一片和声泛音中主调高扬,怡似百鸟喧啾声中忽有凤凰朗吟。

九、十句摹写声调由高滑低,戛然而止,就像攀登险峰,在再也无法升高分寸的时候突然失足跌落,直跌到谷底。

以上十句,连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把飘忽多变的乐声转化为绘神绘色的视觉形象,并且准确地表现了乐曲蕴含的情境。

诗人在运用不同比喻时还善于配合相适应的语音,更强化了摹声传情的效果。

例如前两句比以儿女之情,十个宇除“相”字外,没有开口呼,语音轻柔细碎,与儿女私语的情境契合。

三、四句拟以英雄气概,便以开口呼“划”字领起,用洪声韵“昂”、“扬”作韵脚,中间也多用高亢的语音,恰切地传达出昂扬奋进的情境。

以下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既对复杂多变的琴声起恻面烘托作用,又含蓄地传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共呜,加强了全诗的抒情性。

韩愈《听颖师弹琴》审美赏析

韩愈《听颖师弹琴》审美赏析

韩愈《听颖师弹琴》审美赏析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中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优美。

颖师弹琴的技艺很高,名声也大。

韩愈听了颖师的弹琴后,就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这首《听颖师弹琴》。

全诗如下: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全诗分两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正面摹写琴音的美妙。

诗人写道:“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昵昵”即亲热的样子。

“尔汝”也就是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

这里表示亲近。

在《世说新语·排调》中说:“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尔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相称,以示彼此亲昵。

“划然”即忽地一下。

“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喧啾”即喧闹嘈杂。

“凤皇”即“凤凰”。

“跻攀”即攀登。

这里,诗人一开始没有说弹琴的人,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一下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在诗人笔下,颖师弹奏乐曲,其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窃窃私语,互诉衷肠。

突然,听到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就如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音乐声渐渐低沉下来,好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之后,慢慢平息。

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

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

唐代听琴诗中的诗乐联系初探--以《听颖师弹琴》为例

唐代听琴诗中的诗乐联系初探--以《听颖师弹琴》为例

唐代听琴诗中的诗乐联系初探--以《听颖师弹琴》为例卢薇【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zithern art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oetry has been more diversified writing material, many Listening zithern poems have appeared.From a formal point of view, the music Listening zithern poet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onal pattern, rhythm,rhyme;Contact Listening zithern poetry and music from a content point of view, mainly in the re-creation of the zithern music, readers re-creation of poetry and music aesthetic cycle.The closely integrated music and poetry the Listening zithern poetry great flavor, has a dual aesthetic value.% 随着唐代古琴艺术的发展,唐诗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写作素材,众多的听琴诗相继出现。

从形式上看,听琴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平仄、节奏、押韵等方面;从内容来看,听琴诗与音乐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诗人对古琴音乐的再创造、读者对诗歌再创造并进行音乐审美的循环过程。

音乐与诗歌的紧密结合使听琴诗别有韵味,具有双重审美价值。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3页(P49-50,54)【关键词】听琴诗;音乐性;诗乐联系【作者】卢薇【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重庆 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诗经•关雎》有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唐诗《听颖师弹琴》赏析

唐诗《听颖师弹琴》赏析

唐诗《听颖师弹琴》赏析
唐惠忠
【期刊名称】《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诗人开篇就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写琴声袅袅起音,轻柔细微,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问夹杂一些嗔怪之声,那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

正当诗人沉浸在充满柔情蜜意的缠绵的袅袅音乐声中,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

诗人又运用比喻和通感,把这激昂的声音比成勇猛的将士跃马挥戈冲入敌军阵营,奋勇搏杀,显得气势非凡。

【总页数】1页(P22)
【作者】唐惠忠
【作者单位】江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唐代听琴诗中的诗乐联系初探--以《听颖师弹琴》为例 [J], 卢薇
2.三首描写音乐的唐诗精品——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平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之比较 [J], 祝秀权;孙艳丽
3.也谈韩愈《听颖师弹琴》诗中所及乐器 [J], 石恩宇
4.也谈韩愈《听颖师弹琴》诗中所及乐器 [J], 石恩宇
5.闻听仙曲,心有灵犀——《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音乐描写赏析 [J], 李朝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412/ki.1001-8476.2016.24.043 《听颖师弹琴》是唐代著名诗人、作家韩愈的古体诗。 韩 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听颖师弹琴的整个 心理过程,把颖师弹琴的整个音乐形象以及音乐效果都展现 了出来,把音乐感人的力量凸显的淋漓尽致。 《听颖师弹琴》 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名篇之一,这首诗逼真的再现 了听觉艺术,并且还从新颖的视角用音乐意象拓展了音乐艺 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隐形的音乐变成了直观形象。 本文 就将对《听颖师弹琴》的音乐描写进行探析。 一、《听颖师弹琴》音乐描写的手法 韩愈在《听颖师弹琴》这首古体诗中使用了很多表现手 法,而且使用技巧非常高超,让这首描写音乐的古体诗跳出 了前辈诗人束缚的同时也超越了同辈诗人写诗的模式。 首先,《听颖师弹琴》这首古体诗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比喻 表现手法。 在这首古体诗中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 用非常贴切的比喻手法淋漓尽致的把琴声抑扬顿挫的变化 表现了出来,非常的贴切、生动。 例如在琴声刚开始诗人就写 出了“昵昵儿女情,恩怨相尔汝”这句诗,这句诗把当时弹琴 的情形真切而有感情的形容了出来,缓柔的琴声就像两个亲 昵的小儿女在一起轻言细语、卿卿我我叙说哀思一样。 但是 从接下来的两句诗中读者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琴声发生了变 化,即“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这时的琴声突然高亢起来 就像战场上引吭高歌挥剑杀敌的勇士一样。 这两句诗的比喻 手法用的比前两句还要精妙,不仅把激昂的琴声传神的描写 了出来,还形象的写出了听琴者的神态。 接下来的琴声变得 非常悠扬,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一样,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 感觉,也像漂浮在空中的白云,给人一种沉醉之感。 正当作者 沉醉在悠扬的琴声之中无法自拔时,琴声又突然间发生了变 化 ,作 者 在 白 鸟啾 鸣 中 突 然 间 听 出 了 凤 凰 嘹 亮 的 高 歌 ,作 者 在人们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百鸟朝凤图。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 我们能感受到琴师弹琴的声调越来越高,就像在悬崖峭壁上 攀援一样寸步难行。 正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琴声突然变得 很低, 仿佛刚才正在攀援峭壁的那个人跌落下了万丈深渊,
85
独特的审美意境,所以这首诗显得非常大胆和新颖。 在这首 诗中诗人使用了以下三种模式描写了诗中的音乐意象。 首 先,诗人在诗中使用了意象链接式来展现音乐意象。 这种链 接式的意象表现模式是以人为核心,用不断映出的人的意象 变化来展现琴声的变化,进而出现链接式的画面效果。 在这 首诗的开头并没有交代弹琴的人是谁, 弹琴的地点在哪里, 弹琴的时间是多少,而是推出了儿女、勇士、浮云等六个意象 来描写声音,这六个接踵而至的意象让人目不暇接,有一种 非常强烈的流动感,作者使用蒙太奇的手法用意象将情和景 交融在了一起。 在这首诗中儿女这个意象表现的是人世间的 温柔感情;勇士意象表现的是内心的刚强和血性;舒卷自如 的白云代表的则是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等等。 当诗人把 这些意象连接在一块时, 琴声也就与人的情感连接在了一 起,从中能够体会出更深的寓意。 其次,诗人在诗中使用了意 象跌宕式来展现音乐意象。 我们横向分析完诗中的意象之 后,我们再来纵向地分析一下,诗中的意象表现的是不同的 生活层面,有儿女柔情的场景,有勇士征战沙场的场景,有悠 远缥缈、空灵静谧的场景,也有白鸟朝凤的热闹场景,更有孤 凤失势的凄惨场面。 诗人把这些镜头叠加在了一起,从柔美 到豪放,从空灵到喧嚣,由柔到刚,由低到高,层层跌出,给人 一种跌宕起伏之感。 诗人对这首琴曲观察之细微,令人叹为 观止。 诗人还通过层次聚焦的方式层层的播放远近、高低的 意象,由近到远、由低到高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把读者拉进 了音乐的圣殿。 再次,诗人在诗中使用了意象实物式来展现 音乐意象。 这首诗中所使用的音乐意象都是实词和实物,用 这些可视的、可感的和可听的实词来描述意象,把意象的质 感明显地突出了出来。 这首诗的通篇没有一个字提到音乐, 诗中的小儿女、勇士、白云、白鸟、凤凰,所有这些都是实物描 写。 但是这些实物意象的背后渗透的是诗人个人的主观情 愫,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波动和生命流程。 诗人用实物意象把 无形的化成了有形,把抽象的情感化成了具像形象。
浅谈《听颖师弹琴》的音乐描写
王金哲 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 《听颖师弹琴》这首诗是专门描写音乐的,但是全诗没有一个词与音乐有关,诗人从新的视角使用音乐意象把 人们对音乐的抽象感受变成了直观感受,全诗还使用了生动贴切的比喻、联想和衬托手法,把诗人听音乐的整个心理 路程都展现了出来。 [关键词] 《听颖师弹琴》;音乐描写;韩愈
[作者简 介] 王 金哲 (1989-)男,汉族 ,陕西 西安 人,硕 士 ,西 安 音 乐 学 院 钢 琴系讲师。 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让听琴者的声音也随之猛然一惊, 弹琴的声调也越来越低, 一会便悠然而止。 以上这几句是诗人对琴声的描写,使用了 非常贴切的比喻,把琴声的变换莫测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展现 在了读者的面前,让读者产生了无穷的联想,把琴师精湛的 技艺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听颖师弹琴》这首古体诗中还 使用了侧面供托和联想的表现手法。 这首古体诗的下半部分 描述的是琴师高超的琴技但是作者却直言 “嗟余有两耳,未 省 听 丝 篁 ”,说 自 己 不 太 通 晓 乐 理 ,听 说 颖 师 要 弹 琴 ,就 坐 在 一旁倾听了。 所以说诗人并没有直接从乐理上分析颖师弹奏 的 曲 子 ,也 没 有 赞 扬 颖 师 的 弹 奏 技 法 ,而 是 直 接 描 述 了 自 己 听 过 音 乐 之 后 自 己 心 里 感 受 ,即 “推 手 遽 止 之 ,湿 衣 泪 滂 滂 ”。 诗人这种通过描写自己深刻的感受来赞扬颖师高超技艺的 侧面供托手法,比正面和直接赞扬的效果要好很多。 而且诗 人在赞扬琴师的高超技艺时还使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这一 点 体 现 在 最 后 一 句 上 ,即 “无 疑 冰 炭 置 我 肠 ”,诗 人 听 颖 师 弹 琴,自己感动的泪雨滂沱,好像自己的五脏六腑中既有冰块 又有炭火,自己置身以冰火两重天之中一样。 诗人这种异想 天开的比喻和联想简直是闻所未闻, 用在这里也非常的贴 切,让人不得不感叹诗人天马行空的想法。
《听颖师弹琴》这首描写音乐的古体诗的成功之处就在 于它精妙的音乐表现手法,诗人使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 喻把抽象的声音立体的再现了出来,让后人无不感叹诗人高 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听颖师弹琴》所描写的音乐意象 在唐代以诗写乐的现象非常多,但是韩愈从新颖的视角 用音乐意象拓展了音乐艺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用《听 颖师弹琴》这首诗再现了听觉艺术,并且还把隐形的音乐变 成了直观形象。 韩愈《听颖师弹琴》这首古体诗是用意象来表现音乐的, 但是我们不能迷恋于音乐描写的艺术魅力,还应该体会到音 乐意象所传递出来的作者独特感受和人生情感体验。 在这首 诗中诗人使用的一系列意象都是诗人借助比喻、联想、衬托 而展现出来的心像。 这首诗整篇没有一处是直接描写琴声 的 ,而 是 使用 想 象 把 每 一 个 意 象 都 串 联 了 起 来 ,以 此 产 生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