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处理的翡翠和其他宝石的鉴别

合集下载

翡翠的鉴别方法水泡

翡翠的鉴别方法水泡

翡翠的鉴别方法水泡翡翠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因其独特的颜色和纹理而备受青睐。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人造和经过处理的翡翠,鉴别真正的翡翠变得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翡翠鉴别方法,帮助您辨别真伪。

1. 颜色:翡翠的颜色是其最重要的鉴别特征之一。

真正的翡翠通常呈现出深绿色、浅绿色或浓墨绿色。

如果颜色过于鲜艳或过于淡,可能是人造或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

此外,真正的翡翠通常具有独特的色带和色块,呈现出渐变或斑驳的效果。

2. 透明度:真正的翡翠通常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可以透过宝石看到内部的纹理和细节。

透明度有时被描述为“冰种”,指的是翡翠具有类似于冰块的透明效果。

然而,并非所有翡翠都具有完全透明的特征,一些具有石块或细微的不透明纹理也可能是真正的翡翠。

3. 光泽:真正的翡翠通常具有一种油润的光泽,被称为“玻璃光泽”。

这种光泽是由于翡翠的纤维结构和晶格结构导致的。

人造翡翠或经过处理的翡翠往往具有不同的光泽,如油光或蜡光。

另外,翡翠的光泽应该均匀一致,不应该有明显的斑点或补充物。

4. 硬度:翡翠具有相对较高的硬度,其硬度级别约为6.5至7。

您可以使用一把硬度更低的物品(如金属钥匙)尝试划伤翡翠的表面,如果没有留下明显的划痕,则表明翡翠硬度较高,可能是真正的宝石。

5. 水泡:水泡是一种特殊的翡翠鉴别方法,主要用于鉴别翡翠的透明度。

这个方法通常用于未经加工的翡翠。

将翡翠浸入半个橙子的果皮汁中,真正的翡翠会显示出类似于果皮汁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水泡出现。

而人造或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可能会显示出明显的水泡,或者颜色不同于果皮汁。

6. 纹理:真正的翡翠通常具有独特的纹理和细节。

这些纹理可能是纵向的、扭曲的、云状的或蜂窝状的。

人造或经过加工的翡翠可能具有相对均匀的纹理,没有明显的细节或纹理变化。

总之,鉴别真正的翡翠需要综合考虑其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纹理等特征。

使用水泡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之一,但需要搭配其他的方法来进行确认。

5 宝石改善之其它处理

5 宝石改善之其它处理
(3)裂隙内可能存在异形气泡,流动 痕迹。
(4)X光照相:填充物一般不透X光
,底片呈现清晰的暗色区域。
钻 石

优化处理
本章要点
1. 熟悉激光处理技术在宝石优化处理中的应用。 2. 掌握激光、高温高压处理工艺及鉴别特征。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激光处理?什么是“KM激光处 理”? 2. 什么是高温高压处理? 3. 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钻石呈现什么特征?
充填处理翡翠的鉴别
鉴定特征通常较明显,但切磨抛光工艺的改进,部分B货 翡翠可能在常规手段下很难鉴别。鉴定要多方面观察,应用 先进分析仪器,作准确可靠的鉴定结论。 (1)光泽 (2)酸蚀网纹 (3)充胶的溶蚀坑 (4)底色干净,没有杂质 (5)透明度与结构不相配 (6)晶粒界线不清 (7)敲击声沉闷 (8)紫外荧光 一般有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 (9)相对密度 绝大部分B货翡翠在二碘甲烷液中上浮 (10)酸滴试验(汗珠) 天然翡翠微孔隙具毛细作用。
由于充填前后的净度差别很大,难以估计原来 的净度等级,因此,国标规定不作4C分级。
充填处理钻石的鉴别特征
(1)闪光效应:暗域法:稍转动钻石 并达到背景变亮时,裂隙充填处呈现 黄橙-紫红色或蓝色-绿色的特征“闪 光效应”,色彩深浅不一,并沿裂隙 展布。 闪光现象在裂隙面不同位置可表 现不同的颜色。ຫໍສະໝຸດ (2)常带朦胧的蓝紫色调。
膨化 包在纱布内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热处理(7080℃) ,或者放在已经配置的溶液中产生空隙 使珍珠结构变得疏松。 脱水
脱水剂常用无水乙醇,纯甘油等
漂白
漂白液配方是各厂家严密封锁的商业机密。
已发表配方:双氧水+溶剂+表面活性剂+ 稳定剂等。 溶剂:有机溶剂(乙醇等)+蒸馏水→ 稀释双氧水浓度 增强双氧水渗透力 表面活性剂:降低漂白液表面张力, 驱散珍珠表面的气泡, 起均匀、快速湿润、乳化、分散、渗透等作用 采用洗发水及其他渗透剂和乳化剂等,用量约0.5-1%。 稳定剂(三乙醇胺):漂白进行,pH值降低。

宝石充填工艺及充填宝石鉴定探析

宝石充填工艺及充填宝石鉴定探析

宝石充填工艺及充填宝石鉴定探析宝石是大自然的精华,无论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还是祖母绿,都因其美丽和珍稀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市面上并非所有宝石都是天然形成的,一些宝石可能经过了加工和充填处理。

本文将探讨宝石充填工艺及充填宝石的鉴定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识别宝石。

我们来了解一下宝石充填工艺。

宝石充填是一种常见的宝石加工方法,通过在宝石的裂隙或气孔中注入某种物质,使其更加透明或改善其色彩和光泽。

宝石充填工艺主要应用于翡翠、祖母绿、蓝宝石等宝石上,可以提升宝石的整体质量和外观,使其更加吸引人。

宝石充填工艺的常见充填材料包括玻璃、树脂、油以及其他化学物质。

这些充填材料可以填补宝石内部的裂隙,使其变得更加透明和光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充填后的宝石并不会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填材料可能会受到气候、酸碱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脱落,从而影响宝石的外观和质量。

那么,如何识别充填宝石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充填宝石鉴定方法:1. 断口观察:观察宝石的断口,检查是否存在填充物或其痕迹。

在一些玻璃充填的宝石上,可以看到玻璃的残留,从而判断宝石是否经过了充填处理。

2. 专业检测:可以通过专业的gemology测试来鉴定宝石是否经过了充填处理。

这些测试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等仪器,检查宝石的内部结构和特征,以确定是否存在充填材料。

3. 重量和密度测定:充填后的宝石通常会比天然宝石更重,并且密度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测量宝石的重量和密度,可以初步判断宝石是否经过了充填处理。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宝石的光学性质、折射率以及色彩等特征来鉴定充填宝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充填宝石的鉴定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建议在购买宝石时选择正规的宝石店或有资质的宝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充填宝石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宝石加工产品,通过充填工艺可以改善宝石的外观和质量。

充填宝石并不具备天然宝石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如果消费者对宝石的质量和来源有所疑虑,建议进行专业的鉴定和咨询。

实物荧光反应对比图以鉴别注胶翡翠(抛砖引玉的基础版,顺带还有琥珀及红宝石)

实物荧光反应对比图以鉴别注胶翡翠(抛砖引玉的基础版,顺带还有琥珀及红宝石)

实物荧光反应对比图以鉴别注胶翡翠(抛砖引玉的基础版,顺带还有琥珀及红宝石)刚才在传统玉石版块那边看到一个鉴别南红注胶的帖子,那位富有实验精神的楼主把南红珠子丢进水里煮了,结果虽然显示颜色没变质感仍然油润,但是煮过头煮裂鸟……咳咳,发现还是有人不知道要用365nm紫外灯照射来鉴别这些传统石头包括翡翠有没有注胶啊,紫外灯会对胶水产生荧光反应,但是不会对大部分石头出现荧光反应(部分石头和琥珀除外,具下面楼的朋友提醒,现在高级的注胶也不会出现荧光了,所以这个帖子所列的反应是比较基础的,用于解释一下荧光反应),楼主手边刚好有些材料,上实物图让大家对比一下就知道了:1、首先是正常光照下的翡翠:2、下面两张图就是365nm紫外灯照射下的翡翠:很明显看出来啥是荧光反应了吧,中间那个最明显,整个都发出蓝绿色荧光,这是一个用翡翠粉混合胶水后压制而成的假翡翠。

而最左边那个,荧光反应没那么强,就是在局部有一丝丝的荧光反应,这个是用胶填充翡翠裂隙而形成的,属于优化填充过的翡翠,也就是B 货。

不过现在高级的填充材料也不会出现荧光了,坑爹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不过最右边那个是真石头无误,没有荧光反应。

放大一点来看更明显:看得很明显吧?以上方法也同时适用于南红、软玉、青金石、珊瑚等。

但是注意,鉴别翡翠的时候只能用来鉴别是否注胶,也就是鉴别ABC货,无法用来鉴别D货(也就是其他天然石仿冒的翡翠,马来玉、东陵石等常用于仿造翡翠的石头也是没有荧光反应的。

另外注意,用于鉴别青金石的时候,其实青金石里的方解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也是可以发出白色荧光反应的,但是光没有胶的强,胶发出的荧光反应呈青蓝色。

)下面顺带介绍一下琥珀的,大致介绍一下吧,琥珀种类多,金珀、蜜蜡、血珀、蓝珀、带皮的荧光反应都不完全一样,甚至产地都会有影响,而且仿琥珀的材料也多,不过至少人工树脂和仿琥珀塑料没有荧光反应或很弱很弱,所以我就只是说说优化过的琥珀,放放我手边的图大致对比一下:1、首先是正常光照下的琥珀,血珀是优化过的,颜色越深的优化程度越大,而金珀和蜜蜡没有优化:2、然后是紫外灯照射下的琥珀:看见了吧,琥珀跟翡翠不一样,真正的琥珀反而是有荧光的,而且还挺强,但是优化过的琥珀逐渐失去了荧光反应,优化程度越大荧光反应越弱甚至于消失。

《珠宝鉴定》课程教学大纲

《珠宝鉴定》课程教学大纲

《珠宝鉴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所占的学时、学分,实习课所占学时、学分。

《珠宝鉴定》课程总共172学时,理论54学时,实习118学时,集中实训2周(28学时),理论学时/实习学时=1:1.5。

该课程总学分为 10学分,实习学分为 6 学分。

二、实习配套教材《珠宝鉴定》张林、何志方、王茀锐(自编教材)《珠宝鉴定实习指导书》张林、何志方、王茀锐(自编教材)《宝石学鉴定实验教程》何雪梅、李玮编著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珠宝鉴定实习指导书》主编:张林副主编:何志方、王茀锐 2007年3月三、本实习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珠宝鉴定》课程是学习珠宝玉石鉴定的课程与方法,是珠宝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宝石鉴定是珠宝商贸的基础,学习珠宝鉴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任务与目的:1、掌握常规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应用、构造、操作的使用方法。

如放大镜、宝石显微镜、折射仪、电子天平与密度测定、偏光器、紫外荧光灯、二色镜、分光镜、查尔斯滤色镜、热导仪等;2、掌握贵重宝石,一般及少见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人工宝石的鉴定特征和鉴定方法,对合成宝石、优化处理宝石、易混淆宝石的鉴别应予以特别关注;3、珠宝鉴定课程使学生得到宝石鉴定师的初步训练,学完该课程后基本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宝玉石检验员资格,同时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宝玉石检验员(中级)水平,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珠宝玉石鉴定、珠宝营销、行业管理、首饰设计与制作等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

四、本实习课的基础理论《珠宝鉴定》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涉及结晶矿物学、物理光学与晶体光学、宝石学、宝石鉴定仪器学及宝石鉴定法等,该课程是珠宝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从事珠宝行业各项工作的基础与必备技能。

五、实习内容与基础要求1、宝石鉴定仪器实习(1)目的:掌握各类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内容:放大镜、宝石显微镜,电子天平、折射仪、分光镜、二色镜、查尔斯滤色镜、偏光仪、荧光灯、热导仪等。

怎么判断翡翠颜色是染色的?7步教你识破染色翡翠

怎么判断翡翠颜色是染色的?7步教你识破染色翡翠

怎么判断翡翠颜色是染色的?7步教你识破染色翡翠一:人眼观察人眼观察虽然可能准确性不那么高,但却是一种很直观便捷的方法。

如果用人眼观察翡翠的颜色,色调浮夸,很不自然的话,大概率这个翡翠是人工上色。

上色翡翠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般是颜色匀称的,但是颜色没有浓淡之分。

还有一种是颜色不太匀称的,但是一般都外浓里浅。

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高倍放大镜主要用来观察那种十分像真品的翡翠,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留意翡翠的填充颜色,在两种色调交汇的地方看色调是否自然,发现真色与假色在色彩方面的差别。

三:沸水浸泡沸水浸泡对于辨别上色翡翠也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对于那种用无机物原材料上色的翡翠,放到沸水里浸泡一定时间,水就会变色。

但这个方法并不是对所有上色翡翠都有效!上色翡翠怎么辨别2翡翠上色的辨别首先利用肉眼观察其颜色,天然翡翠具有高于染色翡翠的润泽度和透明度,而且水头十足,颜色饱满正常,而上色的润泽度和透明度都比较低,表面比较枯燥,颜色夸张,不自然;其次天然的翡翠在紫外线荧光灯的照耀下一般没有荧光反响,而被上色的翡翠在紫外灯光下,常有较明显的荧光;使用查氏滤色镜进行鉴别,辐照上色的翡翠,其绿色仅在表面,呈环带状或斑块状分布,这样的C货翡翠在查氏镜下呈紫赤色,而天然的不会。

1/利用肉眼观察其颜色,天然翡翠一般具有高于染色翡翠的润泽度和透明度,而且水头十足,颜色饱满正常,而上色翡翠润泽度和透明度都比较低,表面比较枯燥,而且颜色夸张,不自然天然翡翠一般具有高于上色翡翠的润泽度和透明度,而且水头十足,颜色饱满正常,而上色翡翠润泽度和透明度都比较低,表面比较枯燥,而且颜色是否夸张,是否反差大,不正,不自然。

颜色不夸张的C货有两种情况,一是色不均匀,但裂隙等组织疏松处存在堆积:二是色均匀,无色丝、色根,与真品差别是无色头色尾之分,也无浓淡之分,这样的为注入有色胶所致。

2/使用特定灯光照射鉴别,天然的翡翠,在紫外线荧光灯的照耀下一般没有荧光反响,而被上色的翡翠在紫外灯光下,常有较明显的荧光可用紫外线荧光灯:天然的翡翠,在紫外线荧光灯的照耀下一般没有荧光反响,而被上色的翡翠在紫外灯光下,常有较明显的荧光。

17.2024年云南省珠宝玉石、贵金属及其镶嵌饰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17.2024年云南省珠宝玉石、贵金属及其镶嵌饰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2024年云南省珠宝玉石、贵金属及其镶嵌饰品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境内组织开展的各类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抽查,其他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及针对特殊情况的监督抽查可参考本细则执行。

抽查的产品范围包括珠宝玉石饰品(含镶嵌饰类)、贵金属饰品。

本细则内容包括适用范围、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及异议处理等要求。

2产品分类3术语和定义3.1珠宝玉石: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珠宝玉石的统称,可简称宝石。

3.1.1天然珠宝玉石: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或有机物质等,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

3.1.2人工宝石:完成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做饰品的材料(单纯的金属材料除外),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

3.2贵金属:金、银和钳族金属的统称。

3.2.1贵金属合金:由贵金属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

4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4《钻石分级》DB53/68《珠宝玉石、贵金属饰品标签标识》GB11887《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及第1号修改单GB/T18043《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云南省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95号令)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5抽样5.1抽样方法5.Ll委托抽样:抽样人员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的抽样机构组成,抽样人员不得低于2人,并向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出示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监督抽查通知书、抽样人员身份证明。

同时还应当出示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复印件。

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如何鉴别

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如何鉴别

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如何鉴别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是一种经过人工处理的宝石,目的是提高其颜色和透明度。

本文将介绍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以及如何鉴别它们。

第一部分: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的背景知识高温高压处理是一种通过将翡翠暴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改变其颜色和透明度的技术。

这种处理过程可以模拟自然界中地壳下的高温高压条件,产生出与天然翡翠相似的宝石。

这种处理大多数发生在翡翠的产地,比如缅甸和中国。

第二部分: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的特征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测来识别。

1. 颜色的改变:高温高压处理通常会使翡翠的颜色更加饱满和均匀。

天然翡翠的颜色通常存在一些变化和斑斓,而处理过的翡翠的颜色更加均一,鲜艳。

2. 透明度的提高:处理过的翡翠的透明度通常会明显提高。

天然翡翠可能存在一些内部纹理和不透明的区域,而处理过的翡翠的内部通常更加透明。

3. 物理和化学特征的改变:高温高压处理还可能改变翡翠的物理和化学特征。

处理过的翡翠可能会在显微镜下显示出一些特殊的纹理和结构,可能会存在一些燧石包裹体等。

第三部分:如何鉴别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虽然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具有一些特征来帮助鉴别,但也有一些方法可以进一步确认它们的真实性。

1. 观察颜色和饱和度: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通常呈现出非常均匀的颜色和高度饱和度。

如果颜色非常均匀,并且没有任何变化或斑点,那么可能是经过处理的翡翠。

2. 检查内部纹理:处理过的翡翠通常会显示出一些特殊的纹理和结构。

使用显微镜检查翡翠的内部,如果发现显著的纹理和结构,那可能是经过处理的翡翠。

3. 寻找其他痕迹:使用放大镜检查翡翠是否存在一些燧石包裹体等特殊痕迹。

这些痕迹能够说明翡翠可能经过了高温高压处理。

4. 使用测试设备:专业的测试设备,如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等,可以进一步确认翡翠是否经过了高温高压处理。

这些设备可以检测翡翠中的特定元素和结构,从而确定其真实性。

总结:高温高压处理的翡翠是一种具有改变颜色和透明度的人工处理宝石。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宝玉石鉴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宝玉石鉴定所属系科:工艺美术系设计时间:2009.12 设计人:张骏批准人:周彬二、基本信息学分:4 课程类型: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核心专业周学时:2 总学时:36授课对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高职先修课:玉石材料学后续课:玉器制作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掌握结晶学、晶体光学、矿物学及其它地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显微镜等常用宝玉石检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2)知识目标:掌握国家珠宝玉石标准的内容和国内外各类珠宝证书的主要内容,掌握与珠宝首饰相关的专业英语常用词汇2、课程内容设计1、宝石鉴定仪器实习(1)目的:掌握各类宝石鉴定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内容:放大镜、宝石显微镜,电子天平、折射仪、分光镜、二色镜、查尔斯滤色镜、偏光仪、荧光灯、热导仪等。

(3)要求:①放大镜:放大观察a、玻璃猫眼的蜂巢构造b、染色翡翠的染色特征c、石英岩的粒状结构d、钻石内含物的观察等②宝石显微镜表面特征及内含物观察a、红蓝宝石的指纹包裹体,矿物包体,平直或六边形生长纹,双晶纹、裂理等;b、红宝石弧形生长纹、气泡、料渣;c、珍珠的“砂丘纹”(生长结构);d、翡翠(处理)的染色特征——丝网状绿;e、尖晶石的八面体小尖晶石矿物包体;f、橄榄石中的睡莲叶状包体、双影等;g、菱锰矿的鲕粒状结构。

③折射仪折射率、双折率的测定:尖晶石、石榴石、红、蓝宝石、蓝水晶、碧玺、磷灰石、翡翠等。

确定轴性和光性:紫晶、方柱石、堇青石、碧玺、橄榄石。

④电子天平密度测定: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碧玺、翡翠、水晶、玛瑙等。

⑤二色镜二色性观测:红宝石、碧玺、紫晶、方柱石等。

三色性观测:堇青石、坦桑石、红柱石、蓝晶石等。

⑥分光镜吸收光谱观测:a、红宝石或合成红宝石;b、红色尖晶石;c、锆石d、深蓝色合成尖晶石等。

⑦查尔斯滤色镜观察绿色水钙率铝榴石和绿色翡翠,蓝色黄玉和海蓝宝石,红宝石,红色尖晶石和红色石榴石等。

热处理的宝石及鉴别(以及翡翠、玉)

热处理的宝石及鉴别(以及翡翠、玉)

热处理的宝石及鉴别(以及翡翠、玉).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

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

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

热处理的宝石及鉴别(以及翡翠、玉)--PKM of Beautiful_ThingPKM ofBeautiful_Thing[转帖]徐光宪院士谈21世纪理论化学的挑战和机遇(报告提纲)- -| 回首页| 2005年索引 | --各类玉石的来源、成分及含义等超详细知识贴(ZT+整理热处理的宝石及鉴别(以及翡翠、玉)******************************************一、刚玉类宝石(红、蓝宝石)热处理法用的最多的是在刚玉中,刚玉也大部分需要热处理进行改善.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刚玉红、蓝宝石有90-95%是经过不同方法热处理的.因此在此分类详细介绍热处理法改变刚玉的颜色。

(1)热处理刚玉的改色机理1. 含铁离子刚玉从无色、浅黄绿色到黄色、橙色的互变在蓝宝石(Al2O3)中的铁,常以二价态Fe2+或三价态Fe3+存在。

在高温晶体生长的条件下,铁一般以Fe2+或FeO出现。

当这样一种Fe2+在取代刚玉中的Al3+时,为保持晶体电中性,每两个Fe2+的存在就会出现一个氧空位,这样可以产生几乎无色的刚玉晶体、或者略带一点绿色调。

其组成为:(1-x)Al2O3+2xFeO→Al2-2x Fe2x O3-x在高温下,气体中的氧可以通过扩散将Fe2+氧化成Fe3+4Fe2++O2→4Fe3++2O2-在刚玉蓝宝石中,这时没有氧空位了,相当于Al2O3中存在着Fe2O3杂质,电荷是平衡的,依Fe3+浓度的不同,宝石可以出现浅到中等的黄色。

若在还原气氛中加热,比如在H2或CO的条件下,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Fe2O3+ H2→2FeO+ H2O或Fe2O3+ CO→2FeO+ CO2如果更强烈的加热,Fe2O3可能会聚集形成多分子颗粒,从而产生更深的黄到褐的颜色。

宝石的优化处理

宝石的优化处理

一、宝石的优化处理1、优化处理解释:除切磨合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光学效应),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它是宝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的:就是使宝石又更高的商业价值优化: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方法处理:非传统,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常见方法优化方法: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染色(玉髓、玛瑙)处理方法:浸有色油、充填(玻璃充填、塑料充填或其他聚合物等硬质材料充填),浸蜡(绿松石),染色,辐照、激光、钻孔、覆膜、扩散、高温高压处理。

二、优化处理的方法优化处理方法多种,按照处理特点分为:1、加热处理2、辐照处理3、染色处理(给宝石加入外来染色剂,必要时辅助以淬火或酸蚀提高孔隙度4、充填处理5、表面处理6、其他:难以归纳如激光、剥皮(珍珠)1、热处理方法主要机理⑴改变致色杂质离子的价态⑵消除不稳定的色心色心事一种能产生颜色的晶格缺陷,能选择性吸收可见光的能量而产生的颜色。

无色托帕→辐照→黄褐色→加热→蓝色⑶脱水作用⑷蜕晶质结构的逆转⑸净化或老化→有机宝石⑹消除色带、诱生裂隙→焰溶合成红蓝宝石常有弯曲生长纹→高温处理可消除或减弱弯曲生长纹,有时与红宝石不易区分⑺消除丝状色和暗色核心2、加热的温度变化3、加热设备(1)烧杯、坩埚(2)烘箱(3)马弗炉、井式与管式(4)加热釜4、热处理的主要鉴别特征(1)宝石具有天然罕见的颜色,应引起怀疑(2)热处理的表面痕迹,在抛光引起多面腰棱(3)包体溶蚀、诱发的裂隙、色带模糊(4)吸收光谱变化(5)荧光液可能变化二、表面和体扩散处理Ti+Fe→蓝Gr→红Ni→黄适量Ti→星光Fe+Gr→橙→粉红2、体扩散处理也称铍扩散(Be)3、扩散处理的鉴别特征(1)颜色分布:仅在表面,形成与琢形相关的色带(2)表面特征:再次抛光形成的多面腰棱(3)颜色浓集在裂隙、腰棱(4)固体包体溶蚀等高温热处理的特征三、高温高压处理1.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工艺HPHT处理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处理IIa型,一种处理Ia型,但都选择褐色钻石为处理对象褐色钻石Ia→绿色IIa→无色2.HPHT处理钻石特征(1)表面和裂隙中的烧痕(2)环绕包体的裂隙(3)一些处理的无色钻石在正交偏光镜下显示强的异常消光四、辐照处理(1)镭辐照处理特点:a.颜色无法进入钻石内部,钻石的绿色仅在表层b.绿色是永久性的、不会褪色c.被处理的钻石在较长时间内有放射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回旋加速器处理(质子、a粒子、?核)特点:a.粒子带电(+),不能穿入钻石深部,颜色仅在钻石表面b.辐照产生的颜色为暗绿色,处理时间较长则为黑色c.经处理的钻石开始有放射性,但时间较短暂d.颜色是稳定的,长久不会褪色e.在500—900C加热,可以使绿色转变成黄色、橙色、或褐色(3)线性加速器(高能电子)特点:a.电子带电(—),但质量较a粒子小很多,因而处理钻石虽然不能穿透整个钻石,但深度可达2mm。

常见宝石 玉石的染色处理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常见宝石 玉石的染色处理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一、翡翠其价值主要取决于颜色,颜色越鲜艳、越浓郁价值就越高。

但大多数的翡翠原料都是白色或浅色的。

染色处理就是把这些原来无色或浅色的翡翠通过人为方法使颜料染入翡翠,以仿冒质好的翡翠。

染色的翡翠也称为C货。

(1)翡翠染色处理的工艺过程:翡翠染色工艺的细节是厂家不轻易透露的秘密,根据零星的资料记载,染色工艺的主要过程如下:1.选料:一般要挑选中粗结构,有一定孔隙度的翡翠作为原料,特别致密的翡翠不能染;并切磨成成品后,用稀酸洗去油污和表面杂质,再放在烤箱式炉子中烘干和加热,加热可以达到扩张孔隙的作用。

然后把翡翠浸泡到准备好的染料溶液中,加热烧煮以加快染料溶液浸入翡翠的速度。

2.染料:染料的种类很多,要挑选不易褪色,颜色与天然翡翠相似,又容易浸入翡翠内部的染料。

3.染色处理:翡翠在染料中一般要浸泡至少1~2周,上了色的翡翠再经烘干,染料就沉淀在翡翠孔隙,使翡翠产生颜色,最后进行蜡保护,使之不易再被水溶解,使颜色分布更柔和,同时提高玉件的光泽。

(2)染色处理翡翠的鉴别特征:1.染绿色翡翠:颜色沿缝隙分布:染绿色翡翠的绿色易浓集在小裂纹中,并沿着裂纹充填在裂纹附近的晶粒间隙中,呈丝网状分布。

而天然翡翠的裂纹和孔隙都是没有颜色的。

这些特征用10倍放大镜下观察最好,用显微镜观察时,也只能用低倍,以不超过20倍为宜。

可见光吸收光谱:尽管染色翡翠的颜色与天然的可以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呈色机制完全不同,天然翡翠的绿色是由于含铬硬玉所致,其有特征的吸收线,与绿色染料对可见光的吸收特征截然不同。

在分光镜下观察,染绿色翡翠在红光区内有一强的吸收窄带,而天然翡翠则是从红光区的末端开始有三条间隔排列的吸收线(690、660、630nm向短波方向强度递减的吸收窄带)。

尤是绿色特别鲜艳的翡翠如果观察不到铬吸收线,不管其它的吸收线是否存在,都可能不是天然的绿色。

早期的染绿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常常会变成橙红色调,但是,近期的染绿翡翠,因采用不同种类的染料,多不变色,故不可因为滤色镜下不变色而认为是天然的绿色。

珠宝玉石鉴定方法

珠宝玉石鉴定方法

内反射法
主要致色离子光谱特征
1、铬离子致色的宝石在红端有很多窄的吸收线, 693nm处有三条清晰的吸收线,在470nm 处有1—3条吸收线,在紫色、橙色区有灰色 吸收带。 2、合成红宝石不含铁,所以在470nm处无吸 收线。
红宝石光谱图
主要致色离子光谱特征
1、铁离子主要形成红、蓝、黄、绿等色, 谱线的清醒程度远远小于铬离子。在蓝 色区有三条铁的吸收线,在红、橙区有 吸收带。铁致色的宝石颜色通常较暗。 2、合成蓝宝石因钛致色,无铁的吸收线。
自然光
偏振光
偏振片
偏振光的产生
偏光镜的组成
1、普通偏光镜由光源、 下偏光片、上偏光片 组成。下偏光镜固定, 上偏光镜可以转动。 2、自然光通过下偏光 镜,既可产生片面偏 光,当与上偏光镜平 行时,亮度最大。当 与上偏光镜垂直时, 产生消光。
偏光镜结构示意图
上偏光镜
下偏光镜 光源
偏光镜的应用(1)
2、宝石折射率的测定 (折射仪)
折射仪可 以测定宝石的 折射率、双折 射率、轴性和 光性,可以确 定宝石的品 种.
折射仪的工作原理 折射仪的结构
4、分光镜
分光镜的原理 宝石中的致色元 素或结构缺陷对可见 光进行选择性吸收, 在可见光谱中会形成 固定的吸收波段,而 表现出亮度不同、位 臵各异的暗色吸收线 或吸收带,从而可确 定宝石的种类。
宝石放大镜的用途(2)
铁铝榴石的两组金 红石针状包体
锆石刻面棱的双影线
宝石放大镜的用途(3)
综合评判 进行按照国际标 准,对钻石净度分级、 切工分级等。
`
2、宝石显微镜
宝石显微镜的 结构 包括光源、 锁光圈、物镜、 物台、目镜、 升降旋钮、变 焦环、镜臂等。

充胶的翡翠怎么识别

充胶的翡翠怎么识别

充胶的翡翠怎么识别1. 简介翡翠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珠宝玉石,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常常会有一些充胶的翡翠出现,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充胶的翡翠,以帮助消费者避免购买到劣质产品。

2. 充胶的翡翠特征充胶的翡翠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色彩不自然:充胶的翡翠常常色彩过于饱和或者过于亮丽,与天然翡翠的颜色相比不够自然。

•看似无裂纹:充胶的翡翠表面通常光滑并且看似无裂纹,这是因为充胶会填充并掩盖原本的裂纹。

•透明度差:由于充胶的存在,充胶的翡翠通常透明度较差,无法达到天然翡翠的清晰透明程度。

•打磨痕迹明显:充胶的翡翠经过打磨后,常常会有明显的打磨痕迹,与真正的翡翠不同。

3. 使用观察法识别使用观察法可以帮助消费者初步识别充胶的翡翠。

3.1 观察颜色•自然鲜亮:天然翡翠的颜色通常鲜亮而饱满,具有天然的温润感。

如果翡翠的颜色过于艳丽或太过灰暗,可能是充胶的翡翠。

•颜色均匀:天然翡翠的颜色在各个区域应该是均匀一致的。

如果翡翠的颜色在不同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可能是充胶的翡翠。

3.2 观察纹理•自然纹理:天然翡翠的纹理通常细腻、均匀且有层次感。

如果翡翠的纹理看起来模糊或没有层次感,可能是充胶的翡翠。

•裂纹可见:天然翡翠通常会有一些细微的裂纹。

如果翡翠表面光滑并且看似无裂纹,可能是充胶的翡翠。

3.3 观察透明度•清晰透明:天然翡翠通常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内部的纹理和颜色。

如果翡翠透明度较差,可能是充胶的翡翠。

3.4 观察打磨痕迹•光滑细腻:天然翡翠经过打磨后,表面应该是光滑细腻的。

充胶的翡翠常常有明显的打磨痕迹,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触摸来识别。

4. 使用测试方法识别除了观察法,还可以使用一些测试方法辅助识别充胶的翡翠。

4.1 热针测试将一根加热后的针柄轻轻触碰翡翠的表面,如果翡翠冷却迅速并且没有明显的痕迹,可能是充胶的翡翠。

天然翡翠因为热传导较慢,所以在测试后会有明显的痕迹。

4.2 红外线测试使用红外线镜头对翡翠进行观察,充胶的翡翠往往会显示出不同于天然翡翠的热点。

注胶翡翠的鉴别方法

注胶翡翠的鉴别方法

注胶翡翠的鉴别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注胶翡翠。

注胶翡翠是指在翡翠表
面注入树脂或其他化学物质,以改变其颜色或增加光泽度的一种加
工手法。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掩盖翡翠本身的瑕疵,使其看起来更加
完美,但却损害了翡翠的纯正性。

因此,鉴别注胶翡翠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翡翠的颜色来进行初步鉴别。

真正的
翡翠颜色鲜艳而自然,不会显得过于艳丽或人工。

而注胶翡翠往往
会呈现出过于均匀、过于饱和的颜色,缺乏自然的纹理和色彩层次。

因此,仔细观察翡翠的颜色是鉴别的第一步。

接着,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来进行进一步的鉴别。

例如,
使用紫外线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注胶翡翠的痕迹。

在紫外线下,注
胶翡翠往往会显现出不自然的光泽和斑点,而真正的翡翠则会呈现
出自然的纹理和色彩。

此外,还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翡翠的内部
结构,真正的翡翠通透度高,而注胶翡翠则可能会出现气泡或其他
瑕疵。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翡翠的质地和手感。

真正的翡翠质地细腻,手感凉爽,而注胶翡翠则可能会因为注入了树脂而显得温热或粘腻。

因此,通过触摸翡翠来感受其质地和温度也是一种鉴别方法。

总之,鉴别注胶翡翠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从颜色、光泽、内部结构到质地和手感,都需要我们进行仔细观察和辨别。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正确鉴别注胶翡翠,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保护自己的权益。

注胶的翡翠怎么样才能看出来

注胶的翡翠怎么样才能看出来

注胶的翡翠怎么样才能看出来选购翡翠,我们是不会选注胶的翡翠,因为翡翠是不能注胶的,但翡翠可以起胶。

但是现在市面上有一些翡翠就是注胶翡翠,注胶翡翠不是天然的翡翠,那么选购的时候怎么鉴别是不是注胶翡翠呢?下面一起来看看鉴别注胶翡翠的方法。

注胶翡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手镯原料质地不好的情况下,用强酸把翡翠里的脏东西先溶解掉,然后再漂白,最后在间隙里面注胶处理,让手镯更加的通透。

翡翠注胶其鉴别特点一、表面光泽度稍显腊质二、内部结构相对松散,若上色时颜色在缝隙处三、敲击时声音不够清脆四、长期使用后颜色发暗。

注胶的翡翠没有真品的光泽和水头,看起来十分粗糙干燥,且绿色都是用绿色颜料沁入而成,看起来很死板。

以后这样的翡翠不能买,最好也不要佩戴。

佩戴翡翠一定要避免磕碰,以免损伤翡翠。

忌油汗,保持清洁,避免接触汗液、油烟、香水、洗洁精等。

清洁时用清水和白色软布擦拭即可。

翡翠注胶一般会用到以下两种:一,蜡,这是比较常见的注胶原料,同时也是翡翠起光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仅仅局限于做C货;二,环氧树脂,由于蜡本身的性质局限,所以很大部分注胶选择树脂注胶,一般在注胶的同时会更美观。

以上就是关注注胶翡翠的鉴别方法,大家在选购的时候要注意鉴别,不要购买到注胶的翡翠。

翡翠注胶怎么能看出来21/ 看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注胶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注胶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

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2/ 看结构,注胶的翡翠手镯由于会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所以会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注胶的翡翠手镯由于会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所以会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

如何区分翡翠等级

如何区分翡翠等级

在翡翠商贸中,翡翠A、B、C货的定义已取得共识;未经充填和加色处理的天然翡翠玉体称为A货。

如经过充填(如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处理的称为B货;B货的矿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颜色是天然的,但充填的胶老化后会影响颜色的明亮鲜艳程度、影响透明度、光泽等。

如经加色处理的称为C货,C货的矿物成分是天然翡翠的成分。

如同时存在充填和加色处理的称为B+C货。

翡翠B货的称呼可能是由“Bleached&polymerimpregnatedjadeite”(漂白和注胶硬玉)的字头而来。

C货的称呼可能是由“Caleredjadeite”(染色硬玉)的字头而来。

A、B、C货不是A级、B级、C级的“等级”之意,英文一般称Ajadeite,Bjadeite,Cjadeite;由于jadeite(硬玉)或jadeitite(硬玉岩)不等于翡翠(Feicui),现建议称Afeicui、Bfeicui、Cfeicui (A翡翠、B翡翠、C翡翠)。

1、翡翠组成矿物翡翠的组成矿物主要是单斜辉石簇中的硬玉,或含硬玉分子(NaAlSi206)较高的其他辉石类矿物(如硬玉、绿辉石等);翡翠的矿物成分被认为是高压低温变质作用的产物,并为翡翠的合成实验所证实。

如硬玉中的NaAl被Ca、Mg、Fe、Cr等大量代替,则超出硬玉成分的范围,而变成其他辉石(如硬玉、绿辉石、透辉石、霓石等)。

透辉石、霓石等构成的玉石也可称“辉石玉”,但不属于翡翠玉。

对于硬玉翡翠的鉴定,国家标准《GB/T16553―1966珠宝玉石鉴定》已作了较准确的规定。

但是,商贸中的翡翠比硬玉翡翠的范围要大。

由于翡翠是多晶集合体,确定是否翡翠及翡翠类别的矿物成分,较准确的方法是电子探针图像成分分析,但受仪器设备限制,且费用高;较快速方变的是微粉末油沁法测定,只要一台普通偏光显微镜及几瓶折射率沁油,所取的测样甚微,即便高档戒面也不影响其美观和价值。

2、翡翠的颜色翠绿色翡翠被视为珍品,并有“色高一分价十倍”之说。

宝石改善与人工合成

宝石改善与人工合成

天然宝石的人工改善(Nature gemstone enhancement)指人们运用某种技术方法和工艺处理来改变宝石的颜色,提高宝石的净度、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使天然宝石的外观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宝石美学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优化处理:指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现象)、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光的颜色变化表达方法——牛顿光谱、CIE颜色系统颜色三要素:色相、饱和度(色度)、明度(亮度)近代科学颜色理论:晶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能带理论、结构缺陷理论优化: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

如热处理红宝石、浸无色油祖母绿、玉髓玛瑙的染色处理等处理: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如染色处理翡翠、辐照处理钻石、表面扩散处理蓝宝石等。

热处理:将宝石放置在可控气氛和温度的加热设备中,添加不同的化合物和涂填物、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气氛条件、加热速率及恒温时间对宝石进行热处理,使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净度、光学效应等外观特征得到明显改善。

经热处理后,宝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它是一种将宝石的潜在美展示出来并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常见优化方法。

热处理技术的原理分为八类:1. 使宝石中致色元素改变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如珍珠、象牙、珊瑚、琥珀等2.使宝石原有的色心被破坏而引起颜色的变化3.使宝石中的杂质扩散或改变存在状态而改变颜色4.使一些含水的宝石发生脱水作用而引起颜色的变化5.使某些宝石发生结晶构型的变化6.使某些宝石发生重组、再生和净化而达到优化的目的7.消除宝石中的包裹体,提高宝石的透明度和净度8.温度骤变可能引起珠宝玉石内部产生裂纹热处理刚玉的鉴别特征:1.颜色不均匀,原色带的颜色、清晰度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2.固态包裹体有不同程度变化3.流体包裹侵入新胀裂的裂隙中4.表面特征:表面产生一些凸凹不平的麻坑。

二次抛光出现双角棱、多面角棱。

5.吸收光谱和荧光特征:黄色和蓝色蓝宝石在台式分光镜下观察,缺失450nm吸收带,某些热处理的蓝色蓝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显示弱的淡绿色或淡蓝色荧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填处理的翡翠及其他宝石的鉴别一、翡翠质地较差的天然翡翠饰品,在漂白后进行聚合物充填处理,达到翡翠饰品增色及改变质地的目的。

此类翡翠我们称为“B货”。

充填处理使翡翠的颜色变得鲜艳,质地也显得纯洁透明,经过处理后翡翠的亮度和耐久性都受到影响。

这种处理是用人工的方法使翡翠内在的美显露出来的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但有信誉的商人在销售时要予以说明,同样外观的A货与B货价值相差很大,B货要便宜的多。

而现如今人工方法越来越高明,B货肉眼观察几乎找不到破绽,在放大镜甚至在显微镜下观察,也需要有经验的鉴定师才能在结构上找出点毛病。

充填处理用的聚合物主要为环氧树脂类、塑料类,采用煮、压入方法进行。

充填处理的工艺方法充填处理是制作B货翡翠必然的一个环节,因为经过酸洗漂白及碱洗增隙后,翡翠的裂隙和孔隙增多,致密度下降,透明度变差,必须用树脂胶进行固结,以增加强度和透明度。

常用的树脂胶的种类有聚苯乙稀类树脂,邻苯二甲酸类树脂等,要求树脂为无色透明,流动性好,固结后有较大的强度。

做法是把酸洗碱洗后的原料烘干,放在密封的容器中抽真空,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后,在容器中灌入足够的胶使翡翠原料完全浸入胶中,然后还可以增加压力,使胶能够把所有空隙都充填到。

树脂产生的影响不只是增加强度和提高透明度。

树脂固结后,在孔隙中存留下来,并且使被酸洗和碱洗造成的结构特征留下来;同时处理后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B货翡翠含有天然翡翠所没有的树脂胶。

固结的胶的硬度比硬玉的硬度小,处理后翡翠的硬度差异更大,使抛光面上出现特征的龟裂纹状的表面特征。

充填处理翡翠的鉴别经过漂白注胶处理的B货翡翠,具有多种有鉴定意义特征,鉴定特征通常较明显,但通过现如今对切磨抛光工艺的改进,有一部分B货翡翠可能在常规手段下很难发现有意义的鉴定特征。

所以对翡翠的鉴定一定要多方面的观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积极应用先进的分析仪器,以期对翡翠的真伪作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1)光泽未经处理的天然翡翠具有玻璃光泽,而经过清洗充胶的B货翡翠,常呈现树脂光泽,反光量减少、光泽变弱。

(2)酸蚀网纹酸蚀网纹又称龟裂纹,是因为充填在翡翠B货的矿物颗粒间隙内的树脂胶的硬度较低,在切磨抛光时,低硬度的胶容易被抛磨,形成下凹的沟槽,形态象干土壤的网状裂纹,故又称为龟裂纹。

酸蚀网纹与翡翠正常的“桔皮效应”不同,桔皮效应是因集合体中不同颗粒晶体的硬度有所差别,较软的颗粒亦被磨蚀,形成下凹状,下凹的颗粒与周围较硬的颗粒的边界有一个圆滑过渡的斜坡。

而B货的龟裂纹则是沿着颗粒边界形成的下凹的小缝隙。

虽然翡翠B货也存在颗粒之间的硬度差异,并也会形成桔皮效应,但因为颗粒之间存在硬度更小的树脂胶,使得下凹与凸起的表面之间缺少斜坡状的过渡区,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时,翡翠B货可见细线状围绕着每一个晶体颗粒连通状的网纹。

(3)酸蚀裂隙特征翡翠B货中较大的裂隙内会充填有较多胶,在反射光下通过显微镜可见到呈油脂状(反光较弱)的平面,有时甚至可以观察到包裹在胶中的气泡,但是,具有呈腊状光泽的下凹弧面的裂隙,不一定就是充胶裂隙,因为,翡翠制品的上蜡工序也会使裂隙产生同样的现象。

酸蚀裂隙的边界常常呈裂隙壁上散落下来被胶包裹住的小角砾,裂隙常常还发育有毛发状的分支。

酸蚀裂隙的另一个特征是在表面上非常清楚的开放裂隙,延伸到内部的部分却不明显,也不会对光线的通过产生阻挡作用。

当裂隙较为平直时,甚至还可见到充填其间的透明状的树脂胶。

(4)充胶的溶蚀坑溶蚀坑也是翡翠B货的典型特征,是由于翡翠中含有某些局部富集的易受酸碱浸蚀的矿物,如铬铁矿、云母、钠长石等,在处理过程中被溶蚀形成较大的空洞,空洞中可填充大量的树脂胶,甚至还可观察到胶中封闭的气泡。

(5)底色干净,没有杂质由于经过了酸洗漂白,翡翠中所含的氧化物和其它易溶的杂质被溶解,黄底和脏底被清除,但浅绿和粉藕底色仍会存在,仔细观察翡翠白色的部分如果是B货则特别白,而绿色部分显得特别鲜纯,无黄灰色调的干扰。

观察时要用白光透射,如对着窗户观察,或者对着日光灯管观察。

但是,也有少量酸洗不彻底的和使用带黄色调树脂胶的翡翠B货,看不出这一特征。

天然翡翠在放大观察时常可见到小锈斑,小黑点杂质,特别是在微裂隙中总可以见到各种杂质充填其间。

(6)透明度与结构不相配翡翠的透明度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组成翡翠的矿物晶粒的透明度,如果这些矿物晶粒不透明,则翡翠也不透明,另一个因素是矿物晶粒之间是否透明,如果晶粒之间结合密切,对光线的漫反射和阻挡就小,透明度好。

所以,透明度好的翡翠,颗粒之间的界线也不明显。

这也证明天然翡翠的透明度好坏与翡翠的结构有关,结构粗松的翡翠的透明度不好。

但是,酸洗充填处理会破坏这种关系,使得结构粗松翡翠也出现透明度好的反常现象,这种现象可作为识别翡翠B货的一个特征,但要慎重对待,最好作为一种提示,不作为决定性的标志。

(7)晶粒界线不清翡翠B货由于晶粒之间充填了透明度高的树脂胶,弥合了晶粒之间的空隙,增强了光线的透射,故在观察翡翠B货的内部结构时,会发现晶粒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尤其是粒度粗的翡翠B货与天然的差异非常明显,用侧射光照射天然翡翠时,光的传播明显地受到翡翠的粒间边界或微裂隙的阻挡,而同样粗粒的翡翠B货则不然。

(8)敲击声沉闷测试翡翠手镯和挂件的敲声是非常便捷的一种方法,翡翠B货的敲击声多为沉闷嘶哑,不够清脆,与天然的不同。

这一测试要注意,不能用手持住玉件,最好把玉件用细线吊起,用另一块实心的玉件轻轻敲击。

天然翡翠如果有裂纹,或者质地疏松也会出现嘶哑和沉闷的敲击声,要加以注意。

这一方法对手镯最为有效。

(9)紫外荧光天然翡翠很少出现紫外荧光,但是,经酸洗充胶处理的翡翠B货一般都有弱到强的蓝白色荧光。

翡翠B货荧光的强弱与充填的树脂胶的种类有关,早期的翡翠B货有很强的蓝白色荧光,但90年代以后制作的翡翠B货已很少见有强荧光的现象。

依据紫外荧光最大的问题在于,经过上蜡的尤其是浸蜡的翡翠也具有弱到中等的蓝白色荧光,目前无法区分出树脂与蜡的荧光。

所以紫外荧光只能作为辅助性的鉴定方法。

(10)相对密度一般地说翡翠经过酸洗充胶之后,相对密度会明显的降低,尤其是所谓的经过B处理的翡翠,这些翡翠B货的相对密度会明显地小于3.33,在纯二碘甲烷的重液(相对密度值约3.33)中上浮。

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绝大部分的翡翠B货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上浮。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的天然翡翠,由于含有相对密度小的矿物,如绿辉石,纳长石等,也会在3.33的重液中上浮。

同时,还有少量酸洗处理轻,充填树脂不多,原生结构也比较致密的翡翠B货的相对密度与天然翡翠相似,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下沉或悬浮。

尽管如此,重液不失为一种便捷并且客观地鉴别翡翠B货的方法。

(11)酸滴试验酸滴试验是用来鉴别翡翠B货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在翡翠的表面滴上一小点盐酸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天然翡翠可在酸滴外缘出现汗珠,特别是汗珠会沿纹理成串出现,形成蛛网状,酸滴在天然翡翠表面上干涸较快,并会留下汗渍。

这一测试的原理是天然翡翠微细孔隙的毛细作用。

而酸洗充胶翡翠的毛细孔隙已以被树脂胶充填封闭,不会发生毛细作用。

酸滴干涸的速度也慢,无明显的污渍。

但酸洗未充胶的翡翠,由于孔隙大且多,也不会出现珠网状的水珠。

因此这一试验只能作为辅助测试。

(12)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有机溶剂溶解注入到翡翠里的胶(如环氧树脂),然后用液相色谱进行检验,这种方法准确度也很高,可以检验出注入的胶是什么有机物,但一般人们常用的方法是用有机溶剂溶下胶后,观察翡翠微细结构被破坏的情况,若破坏较大则认为是B货。

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也是人们在实践中常用来鉴别B货的,如用火烧。

利用加入胶是有机质的特点,用酒精灯火或蜡火灼烧宝石,若是B货所含的胶变黄,甚至烧成黑色焦状,而天然翡翠是耐高温的,加热到800℃也不变色。

所以对酒精灯或蜡火无反应。

另外由于目前还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用非有机材料作处理翡翠的充填胶结物。

有机材料均可用红外光谱加以识别。

因此,红外光谱仪能够准确并且灵敏地探测出翡翠样品中是否含有翡翠B 货特有的树脂胶。

且现在的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更小型化更便宜,成为鉴别翡翠最有效的一种实验设备。

二、钻石裂隙充填处理裂隙充填是以改善钻石净度为目的同时可增强有裂隙钻石稳定性的处理方法。

它的主要改善对象是具有开放性裂隙的钻石,不论钻石大小均可使用此法进行处理。

被处理的钻石多是P1以下的级别。

将高折射率的材料(如玻璃)充填到具有裂隙的钻石中,充填后裂隙可见度降低,外观净度会提高一到三级。

但它的处理效果不持久,加热、酸或超声波清洗时均可将其破坏。

而且充填的玻璃有时黄色调,会降低钻石的色级。

由于充填以后的净度与处理之前差异很大,而且不易估计原来的净度等级。

因此国标规定不对这种处理钻石作4C分级评价。

充填处理钻石的鉴别特征(1)闪光效应:可采用暗视域照明法,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当稍稍转动钻石并达到背景变亮的部位时,被充填裂隙呈现黄橙—紫红色或蓝色—绿色的特征“闪光效应”,色彩深浅不一,多为浅色,并沿裂隙展布。

这种闪光现象在裂隙面的不同位置可表现不同的颜色,并且随样品的转动,闪光颜色可以生改变。

与钻石刻面闪烁的火彩不同。

(2)经充填的钻石常常带有朦胧的蓝紫色调,在裂隙表面处的充填物的光泽和颜色同钻石相比仍有细微的差别。

(3)裂隙内可能存在异形气泡,流动痕迹。

有时可见充填物具有碎裂结构。

(4)可用标准X光照相来判定:填充的物质一般不透X光,在底片中呈现出清晰的暗色区域。

三、刚玉用塑料、玻璃、合成树脂等填充刚玉宝石可增强颜色掩盖裂隙。

尤其是红宝石,由于红宝石大部分存在裂隙,为了得到完美的红宝石,利用硬玻璃等物质与刚玉一同融熔,并使玻璃熔化在裂隙中。

然后经加工,抛光后充当优质刚玉宝石。

对于刚玉宝石填充物有:氧化铝、硬玻璃、硅酮,半液体状物质(该填充物对红、蓝宝石均可用)充填处理刚玉的鉴别特征(1)在放大镜下观察裂隙的模糊轮廓。

(2)如为塑料充填,用热针在可疑处接触根据发出的气味可鉴别。

(3)如用玻璃填充刚玉宝石中的裂纹,硬玻璃熔化温度700°C左右;折射率: 1.44—1.77;摩氏硬度:7。

玻璃的这些性质与天然刚玉是不同的,从上述条件可以大概判断出刚玉是否进行了充填处理。

检查这种处理方法对宝石鉴定者来说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

宝石的表面应有很好的漫射光,不一致的光泽表面,是充填处理最直接的标志之一,在日光或荧光下用10倍放大镜来检查。

填充裂隙或孔洞的玻璃的光泽低于宝石,,根据跨过玻璃和刚玉界线时光泽的改变可揭示出玻璃充填物。

如有必要可使用显微镜,大约用20到25倍的放大倍数,这样可以更仔细地观察这些特点。

当充填玻璃的熔点较高,处理的时间较长,玻璃的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侵蚀性,出现溶蚀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