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大行管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
简答题题库
马全力2014年12月整理
20.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1)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政策;(3分)
(2)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市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2分)
(3)通过经济立法执法等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2分)
(4)扩大政府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3分)
(5)优化政府本身的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的法制化和高效化。

(2分)
21.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3分)
(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分)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3分)
(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3分)
22.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1)暴力方式(武力);(2分)
(2)压力方式(操纵);(1分)
(3)命令方式(权威);(2分)
(4)规范方式(契约);(2分)
(5)说服方式(灌输);(1分)
(6)奖酬方式(激励);(2分)
(7)处罚方式(遏制)。

(2分)
2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3分)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分)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3分)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分)
21.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4分)
(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4分)
(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4分)
22.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3分)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分)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3分)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3分)
20.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权威性;(2分)
(2)支配性;(3分)
(3)强制性;(3分)
(4)扩张性;(2分)
(5)排他性。

(2分)
21.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3分)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分)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3分)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3分)
22.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由“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3分)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3分)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3分)
22、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力量”,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也是一种行动计划。

它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二是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三是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所有的意识形态都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批评现实社会,从而说明自己观点的道义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提出一个理想社会的目标,并唤起人们为这个理想目标去行动。

20.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分)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21.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政治色彩浓厚;(3分)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分)
(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3分)
(4)治理方法单一。

(3分)
22.政治自由主义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2分)(2)自由原则;(2分)(3)理性原则;(1分)(4)平等原则;(2分)(5)宽容原则;(2分)(6)同意原则;(2分)
(7)宪政主义原则。

(1分)
20.法治原则包括哪些内容?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分)(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2分)(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3分)(5)司法独立。

21.政治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答:(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3分)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分)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3分)(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3分)
22.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1)游说;(2分)(2)决策咨询;(2分)
(3)社交活动;(2分)(4)支持竞选;(2分)
(5)主导舆论;(2分)(6)非常规方式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

(2分)
20.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答:(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3分)(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分)(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2分)(4)政府的执行危机;(2分) (5)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2分)21.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
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
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3分)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分)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3分)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分)
22.政府具有哪些特性?
答:(1)阶级性;(3分)(2)公共性,(3分)(3)权威性;(2分)(4)有机组织性;(2分)(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20.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1)经济市场化;(3分)(2)文化世俗化;(3分)(3)政治文明化;(3分)(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21.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3分)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分)(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3分)(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分)
22.政治自由主义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答:(1)个人主义原则;(2分)(2)自由原则;(2分)
(3)理性原则;(1分)(4)平等原则;(2分)(5)宽容原则;(2分)(6)同意原则;(2分)(7)宪政主义原则。

1.法治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分)(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2分)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3分)
(5)司法独立。

(3分)
2.政治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答:(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3分)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分)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3分)
(4)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3分)
3.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1)游说;(2分)(2)决策咨询;(2分)(3)社交活动;(2分)(4)支持竞选;(2分)(5)主导舆论;(2分)
(6)非常规方式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

(2分)
1.政党具有哪些特征?
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3分)(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分)(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3分)(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3分)2.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1)经济市场化;(3分)(2)文化世俗化;(3分)
(3)政治文明化;(3分)(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3分)
3.政治参与具有哪些特征?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3分)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分)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3分)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分)
1.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由“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3分)(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申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3分)(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良主”;(3分)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3分)
2.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政治色彩浓厚;(3分)(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分)(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3分) (4)治理方法单一。

(3分) .
3.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1)权威性;(2分)(2)支配性;(3分)(3)强制性;(3分)(4)扩张性;(2分) ’(5)排他性。

(2分) 1.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1)权威性;(2分) (2)支配性;(3分)(3)强制性;(3分)(4)扩张性;(2分)(5)排他性;(2分)
2.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1)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这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3分)
‘(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拳源,这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分)
(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3分)
(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3分)
3.理想主义政治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

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4分)
(2)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4分)
(3)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

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4分)
1.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3分)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分)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3分)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
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分)
2.政治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答:(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3分)
(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分)
(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3分)
(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3分)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哪些内容?
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3分)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分)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3分)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分)
1.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3分)(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分)(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3分)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2.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
答:(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4分)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4分)
(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4分)
3.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
答:(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3分)
(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分)
(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3分)
(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3分)
1.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政治色彩浓厚;(3分)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分)(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3分)
(4)治理方法单一。

(3分)
2.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3分)
(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分)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3分)
(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3分)
3.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权威性;(3分)(2)支配性;(2分)(3)强制性;(3分)(4)扩张性;(2分)(5)排他性。

(2分)
1、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2、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分别是什么?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儒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法家的这种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霸道”。

3、儒家学说如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答:(1)儒家学说以孔孟为代表,儒家思想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汉武帝时,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董仲舒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揉合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3)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4、为什么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的成果主要都是关于“治国之道”的学说?
答: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

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

因此,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哪些结构性特点?
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6、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哪些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答:(1)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2)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

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

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

(5)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

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

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

(6)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

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

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

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

(7)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

(8)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

(9)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

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10)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

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

(11)“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

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7、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的难题是什么?
答:(1)数据问题: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

但是究竟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性”数据仍然是一个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政治学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人性、人类社会以及国家角色等假说和信念的基础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

除数据统计分析之外,政治科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摆脱隐性价值;
(3)价值中立问题: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倡导“价值中立”而著称。

然而,在政治领域,绝对公正客观和科学中立的研究几乎不可能。

8、怎样认识政治研究中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观念的差异?
答:(1)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人性和公共权力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2)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

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

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基于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

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3)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

人是自私的动物,自利自爱、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性。

人原本就不是天使,今后也别指望会变好。

能做到彼此不伤害就谢天谢地了。

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认为公共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上加霜。

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

这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9、西方现代政治研究的主流理论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转变过程?
答:(1)西方现代政治研究的主流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君权主义向民权主义的转变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