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常见典故拾萃

合集下载

中医药典故

中医药典故

中医药典故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法、精准的临床诊断、神奇的疗效傲立于中国医药史的重要位置。

其中,不仅有大量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案例,更有一些令人着迷的药物故事。

这些故事汇集成为中医药典故,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传说故事是关于一位古代名医孙思邈的传奇故事。

孙思邈在中医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的另一番指示是:“你离开我之前,必须要认真学习中医药,只有学习,才能在医术上有所成就。

”孙思邈的学术成就和其他杰出的贡献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一个传说故事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故事。

李世民被誉为“唐太宗”,在中医药史上他也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

据传说,有一天,他突发病痛,国医无能为力。

此时,一位陌生人不顾一切来到宫中,给他制定了一套中医疗法,他照做了一晃身体就痊愈了。

此后,唐朝开始对中医药文化的促进,使中医药在中国享有政治和社会地位。

中医药典故不仅包括这两个传说中的故事,还有许多普通的历史事件和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都成为中国中医药史上的不朽经典。

比如《神农本草经》,它是中国中医药第一部综合性药物学著作,收录了许多原料药、药品,其内容规模之大、信息量之大,可谓是中国中医药文献的瑰宝,对研究中医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他驰名古代的中医药典故,如《伤寒论》、《黄帝内经》等,都为中国中医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中医药典故中还包含了一系列的关于中医药的正统理论和实践,如“五脏六腑”、“八纲五经”、“少阴太阳”、“辨体诊病”等等。

中医药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它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建立起了自己特有的诊断理论和疗法,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医学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和独特的魅力。

中医药典故的精华,不仅仅是传奇故事,被称为“国色”的中国中医药,还深藏着一系列关于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宝贵经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中医药发展。

传世佳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中医典故

传世佳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中医典故

传世佳作伤寒杂病论中的中医典故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中医学著名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撰。

在这本医学要籍中,除了详尽地记载了伤寒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外,还穿插了许多中医典故,这些典故既注重了医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融入了东方古代文化的哲理。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中医典故,以展示伤寒杂病论的独特魅力。

典故一:甘石下巴。

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一个名为“辨巴证治法”的篇章,其中讲述了一位患者的病情。

这位患者患有巴秧(夜盗汗)的症状,而张仲景采用了甘石汤的治疗方案。

甘石汤中的主要成分是甘草和石膏,通过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功效来治疗夜盗汗。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中医治疗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剂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起到精准的疗效。

典故二:钟剂家人。

在伤寒杂病论的另一篇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钟剂家人的故事。

这个家人患有中暑的病症,情况十分危急。

而张仲景通过使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成功地挽救了这位钟剂家人的生命。

茵陈蒿汤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草药方剂,在中医中常被用于治疗中暑和急性感染等疾病。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应对紧急情况时,中医的经方草药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有效地拯救病人的生命。

典故三:蟾石诊脉。

伤寒杂病论中还有一则关于蟾石的医疗典故。

蟾石是一种古代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痰饮、咳嗽等症状。

在这个典故中,一位不学医术的人用蟾石触碰病人的手脉,竟能准确地判断出病人的病情。

这个故事让人们认识到,中医诊断的准确性与技术不仅仅取决于专业医生的经验,也与古代医疗工具的精妙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典故四:火罐针。

伤寒杂病论中还有一段关于火罐针的典故。

火罐针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一般用于风湿病和寒痹症等。

据记载,这项治疗技术最初是由汉代的医学家张仁良发明的。

火罐针通过圈针刺破患者的皮肤,然后将火罐吸附在刺破处,利用罐内的真空效应来吸附患处的病原体或病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古代的中医治疗中,火罐针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上,这里再次强调了中医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与广泛性。

几个著名的中医典故

几个著名的中医典故

中医典故
岐黄
相传黄帝和他的臣于岐伯都会治病,黄帝曾与岐伯伦医而作《内经》,他们被认为是医家之祖,后来便以“岐黄”为中医学术的代称。

中医学又称岐黄之术,岐,是岐伯,黄,是黄帝,被尊之为中医的鼻祖。

据载,黄帝本姓公孙,因为生于姬水,故又姓姬,还因成长于轩辕之丘,故又号轩辕氏。

他为人精明强悍,当上了部族首领,他励精图治,振兴文化。

传说他命令大挠作甲子,仓颉作六书,伶伦作律名,隶首定算数,并咨岐伯作《内经》,创医药之方。

《内经》是目前所知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医书,为中医群经之首,迄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

岐伯是医生,又是黄帝的大臣,他精通医理和药物,创立经方。

因《内经》的写作是以黄帝与岐伯相互问答和对话方式叙述的,所以后人又称《内经》为《黄帝内经》。

这就是后人称中医事业为岐黄事业,亦即术源岐黄之由来。

悬壶
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载,东汉方士费长房见“市中有老弱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内”。

这里说的是卖药,但因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称颂医生“悬壶济世”。

青襄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交给看守的狱吏。

华佗死后,靠青囊使一部分医术保存、流
传了下来,因而“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惟叔婶,青囊传世有儿孙”,即用此典。

杏林
三国时医生董奉,隐居江西庐山。

他为人治病不取酬金,只要求:重病者治好后在山上植杏树5株,轻病者治好后植杏树一株。

数年后,“愈人无数,得杏树10余万株,蔚然成林”。

后来,遂以“杏林”代称中医界。

【最新】常见的医药历史典故-范文word版 (2页)

【最新】常见的医药历史典故-范文word版 (2页)

【最新】常见的医药历史典故-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常见的医药历史典故导语:典故又称之为“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

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医药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见的医药典故收录如下: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

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

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橘井:以喻良药之典。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

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

”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

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青囊: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

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后遂将青囊喻医书。

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仁术、仁寿:喻指医术。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

”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

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

《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

”《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

”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

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

《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

”《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

”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

《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

医药典故精选

医药典故精选

医药典故精选医药典故精选杯弓蛇影秦朝年间,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有个叫何解元的人,有一次他到朋友赵修武家里赴宴饮酒,喝了数杯酒后,忽然发现杯底有条小蛇,他把酒喝干以后又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但是他回家后常认为自己吞了小蛇,天长日久地就觉得心中疼痛,而且总感到小蛇在腹中逐渐地长大,在不断地啃咬自己的五脏。

他的病也日益沉重。

转年又依旧到赵修武家赴宴,这次他非常小心刚拿起酒杯,又见酒杯里有小蛇,于是放下酒杯仔细观看,原来是赵家的房梁上悬挂着一张弓,这张弓的影子映射到酒杯底,如同小蛇一般。

从此他就解除了心中的疑团,心痛病好了。

他的病是由于怀疑而引起的情志疾患。

葫芦—中医行医的招牌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里,身上都背着个葫芦。

葫芦作为行医的招牌,据传这还有个来历呢!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凡吃过他的药的病人,立即见效,药到病除。

费长房看了以后,就想拜老翁为师。

于是待人散后尾随跟踪,见老翁跳进一家酒店墙上挂的葫芦内,心想这老翁决不是等闭之辈,更增加他拜师的决心。

于是,他便在酒店挂葫芦处备好一桌上等的酒席,恭候老翁出来,不多时,老翁便从葫芦内跳出来。

费长房立即磕头跪拜,认师求教,老翁见费长房诚心求学,便收他为徙,将自己的医术传授于他,后来费长房便成为当时的一代名医。

他为了纪念老翁,行医时总将葫芦背在身上。

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也因此把葫芦当作医生的标记。

其实,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味甘淡性平,有利水通淋之功,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腹满等证。

每次15-30克,水煎服,也可配入复方中应用。

葫芦子还可治疗牙痛及牙龈肿痛,配煎水含漱即可见效。

以毒攻毒--免疫思想的由来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

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

然而,有趣的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竟是醉心于炼丹的道教徙。

中医药诗词典故

中医药诗词典故

中医药诗词典故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医药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医药典籍丰富多样,其中许多诗词典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医学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中医药的诗词典故。

首先要说的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典故。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记载了我国古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

有一首著名的医学诗词:“勿使寒温病,非其所主也;唯使二九病,此其所主也。

病从寒温本;本养者强,不养者寒。

”这首诗词意在告诫人们在寒冷天气时要避免受凉,以免引发寒邪而患病。

这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其次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首诗:“芝、兰及桂,尽设深林;黄精、甘草,盛于幽谷。

五肝蠡、二羽俱来,灯却星星串照耀。

”这首诗描绘了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显示了孙思邈对中药材的深刻了解和对中医药传统的推崇。

再者是《本草纲目》中的一首诗:“草木省识,良由草木有情,春夏秋冬,无不祗适。

如是则病之知趣,药之知归,胃知病之始,脏知病之终,脏胃之外则型之是非,色之长短也。

死则五气之终灭,生则四时之谐调。

”这首诗阐述了草木有情、有味、有色、有气,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应的医药理论。

这也体现了中医药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另一首《伤寒杂病论》中的诗:“寒厥衰叠痰凝结,神机中坏切宜调。

”寒厥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是因为体内阳气虚弱,外来寒邪侵袭导致的病理现象。

这首诗呼吁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体现了中医药注重及时调理的治疗原则。

最后要提到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以其对中药材的广泛研究和深厚医学知识著称,他的医学著作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有一首诗:“鸡头白耳蒿,野外绵绵如缕少。

根进羽毛似葱花,气凉乌日头,种子紫白偏。

”这首诗描绘了鸡头白耳蒿这种草药的形态特征,李时珍借此展示了对中草药材质地、气味等特征的深入研究。

中医药诗词典故不仅反映了中医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也展现了中医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特点。

古今中外的医学故事

古今中外的医学故事

古今中外的医学故事一、中国古代的“刮骨疗毒”咱先说说中国古代关羽的故事。

关羽那可是三国时期的大英雄啊,勇猛无比。

有一次,他在战斗中胳膊被毒箭射中了。

这毒可厉害着呢,一般人估计就直接瘫了。

但是关羽可不是一般人,他继续奋勇杀敌。

后来找了神医华佗来给他治疗。

华佗看了看说:“君侯啊,这毒深入骨头了,得把肉切开,刮去骨头上的毒才行。

”关羽一听,那是面不改色啊,还一边下棋一边让华佗动手。

华佗就拿出他的手术刀,开始在关羽的胳膊上“动手术”。

只见他把肉切开,然后在骨头上刮啊刮的,那声音听起来都让人觉得疼得慌。

可关羽呢,就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淡定地下棋,周围的人都看呆了。

这关羽的勇气和华佗的医术那可都是相当厉害,这个故事也一直流传下来,成了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告诉人们有时候治病就得有这种不怕疼、勇往直前的劲儿。

二、西方古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在西方古代呢,有个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叫希波克拉底。

他可是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就相当于中国古代医学里的扁鹊、华佗那种级别的人物。

希波克拉底啊,他不仅医术高超,还特别注重医德。

他提出了一个叫“希波克拉底誓言”的东西。

这个誓言就像是医生的行为准则。

大概的意思就是,医生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病人治病,不能伤害病人,要保守病人的秘密之类的。

就像现在的医生,不能随便把病人的隐私到处说,得保护好病人。

有一个小故事就很能体现他的这种精神。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是个穷人,病得很重。

其他医生都不愿意给他治,觉得治了也没钱赚。

但是希波克拉底不一样,他把这个病人接到自己的诊所,悉心照料,用自己的药和知识,慢慢地把病人的病给治好了。

他这种不看钱,只看病人健康的做法,就是因为他坚守自己的誓言。

而且这个誓言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全世界的医生呢。

三、现代的青霉素发现。

再说说现代医学的故事。

青霉素的发现那可真是一个神奇又偶然的事情。

有一个叫弗莱明的科学家,他的实验室那叫一个乱啊,到处都是培养皿。

有一次,他出去度假了一段时间。

传世经典千金方中的中医典故

传世经典千金方中的中医典故

传世经典千金方中的中医典故在传世经典千金方中的中医典故中医作为中国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它所蕴含的智慧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使得中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传世经典千金方中,记录了许多经典的中医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具有医学价值,更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介绍其中几个中医典故,来探讨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我们来讲述《伤寒杂病论》中的典故。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

其中记载了很多中医治疗伤寒与其他杂病的方剂和经验。

典故中讲述了一个名叫张仲景的医生,在救治患者时使用了一种名为葛根的草药,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葛根可以用于解热、祛湿等症状,成为中医治疗伤寒和其他疾病的常用药材。

其次,我们来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典故。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典籍中最早的一本,被誉为中医的圣书。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理论。

在典故中,黄帝与众多医家进行讨论,提出了“因时制宜”的医学原则。

这意味着医生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法。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从而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再次,我们来看看《本草纲目》中的典故。

《本草纲目》是明代名医李时中所著,是中医药学领域里一部有关草药分类和性味归经的重要典籍。

其中的典故告诉我们一段关于石斛的故事。

相传有一位草药学家,通过长年观察发现石斛可以滋养肺胃、清热生津。

他将这个发现应用于患有肺病的人身上,结果患者逐渐康复。

这个典故说明了中医药学的观察和实践方法,通过对草药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其药性,并将其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

最后,我们来谈谈《针灸甲乙经》中的典故。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中医针灸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它详细描述了针灸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在典故中,经验丰富的针灸师曾治愈一位官员的重症疾病,而后来又因为贪功冒功被词讼,失去了自由。

中医药诗词典故

中医药诗词典故

中医药诗词典故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医学智慧。

在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中,诗词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诗词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词的形式,传达了中医药的理论、方法和医德。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则关于中医药的诗词典故,探讨中医药诗词在文化传承和医学实践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黄帝内经》的诗词传世《黄帝内经》是中医药领域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医药的“圣典”,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对于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均收录了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方面的哲理和治疗方法,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黄帝曰:愿闻人之生,慈瞀之始”之句,表达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这句诗词通过“慈瞀”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展示了中医药对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伤寒杂病论》中的诗词启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史上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由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在《伤寒杂病论》的文中,张仲景用诗词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各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展示了他对于中医药理论的精湛理解和医术造诣。

《伤寒杂病论·金匮真言论》中有“命短不足岁,原发病轻”之句,表达了治病应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的原则。

张仲景通过这句诗词告诫临床医师要及时抓住疾病的蛛丝马迹,不可等到病情加重再匆忙治疗。

这句诗词体现了张仲景医者仁心、慎重治疗的医德风范,对后人医者具有启示作用。

三、《本草纲目》中的诗词情怀《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中草药学经典,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纂完成,是中国古代药物学领域的权威著作。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运用诗词的形式对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等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形象地描绘了这些珍贵的中草药在医疗中的应用和作用。

和中医药有关的历史典故

和中医药有关的历史典故

和中医药有关的历史典故1. 中医药的起源1.1 传说黄帝时代的医药故事•传说黄帝时代,医药起源于神农氏。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第一位农耕和医药文化的始祖。

他亲身尝试着各种植物,发现了许多草药的药用特性。

•神农氏创造了许多医药的典籍,将草药的使用记录下来。

这些典籍被后人称为《神农本草经》,成为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基石。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药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开始形成奠基性的理论体系。

干将、蓝颜等著名医师纷纷涌现,他们对医学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了各自的临床理论。

•《黄帝内经》诞生于战国时期,成为后来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

其中包括了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2. 中医药的流传2.1 外国文化交流对中医药的影响•古代丝绸之路的建立,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播。

其中,中医药的精华传到了欧洲,对西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针灸疗法传入了欧洲并逐渐得到了发展。

•葡萄牙人将中国传统草药带到了巴西,对当地草药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巴西草药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2.2 中医药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随着现代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中医药的知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得更加广泛。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开设课程等方式,加强中医药的推广与传承。

•目前,中医药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定医学专业。

3. 中医药的典故故事3.1 白居易的《千金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所著的《千金方》是一部集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于一体的书籍。

其中收录了许多神奇的药方和中医药知识。

•《千金方》的流传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李时中的《骨董局中局》•《骨董局中局》是中国作家李时中所著的一部中医药推理小说。

小说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推理,展现了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独特魅力。

•《骨董局中局》的出版引发了人们对中医药的重新关注,对中医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常见的中医典故(精选6篇)

常见的中医典故(精选6篇)

常见的中医典故(精选6篇)篇1:常见的中医典故常见的中医典故汇总《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

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

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青囊: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

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后遂将青囊喻医书。

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橘井:以喻良药之典。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

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

”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

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仁术、仁寿:喻指医术。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

”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

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

《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

”《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

”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

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

《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

”《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

”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

《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

亦此意也。

”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

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中医典故

中医典故

岐黄之术(qí huáng zhī shù )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

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

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

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

悬壶济世传说世有壶翁(约公元2世纪),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

“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

不二价,治病皆愈。

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

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

”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

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多有其神话故事。

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

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

壶公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或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今仍有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

不难知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药葫芦只不过是一只盛药的“药壶”。

或曰一种行医、卖药的“招幌”而已。

不过,医家挂药葫芦还有深意:一是向世人表明其“悬壶济世”之宏愿:二是看重葫芦之实用价值。

仔细推究起来,用葫芦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

因为它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潮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

从历代史籍中得知,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背着葫芦,如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时就必挂一个药葫芦。

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医治很多疾病。

[1]杏林春暖三国时候,吴国侯官(今福建长乐市)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医生,传说有“仙术”。

他“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

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

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蔚然成林。

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不须报奉(不用告诉董奉本人),但将一器(容器)谷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

中医著名典故8则

中医著名典故8则

中医著名典故8则1.防微杜渐《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部份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

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权。

司徒丁鸿见到这种情况,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

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

任何事情,在开始萌芽时容易制止,等到其发展壮大后再去消除,则十分困难。

”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

窦宪兄弟情知罪责难逃,便都自杀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

在医学上,防微杜渐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中医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

《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会变得比较棘手。

《内经》还生动地比喻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中医把一个医生是否能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当作判断这个医生医技是否高明的标准,提出“上工治末病”。

上工,即高明的医生。

这个成语故事启示我们:隐患要及时清除,以免酿生更大祸端;疾病应及早治疗,以免给机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2.病入膏肓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

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

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

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

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中医中药文化典故

中医中药文化典故

中医中药文化典故中医中药文化典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历史,而且还记录了古代医学人物的经验和智慧。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一部重要医学经典,它被誉为中医的“圣经”。

这部经典讲述了中医养生、治病等方面的内容,被誉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源头。

《黄帝内经》中的典故涉及到中药的分类、品质与用途等重要方面,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所述的“草木之菀,非食而饱,非衣而温”的描述,就是指西番莲或魔芋等植物的块茎,以及《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的“食谷为养,食菜为益,食果为助,食肉为劳”的说法,就是指中草药对人体养生的不同作用。

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中撰写的一部药物学经典,它收集了当时所有的医学知识和用药经验。

这部巨著被誉为中药学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本草学的代表作之一。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草本、矿物、动物的性质、功效、剂量等方面信息,并提出了中医理论中的“药物归经”、“方剂辨证”等重要思想。

例如,他在本书中提到了以蛇为主要成分的蛇药,认为蛇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动物,在对体内的病原体起到很好的杀菌或抑制作用的同时,还能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唐代名医张仲景的代表作,它阐述了许多中药的药性和药效,并给出了许多方剂的配伍原则。

这部经典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参考书,对于中药的种类、功效、配伍以及用法用量都有详尽的介绍。

例如,他提出了伤寒论和温病论两种疾病的分类,其中伤寒论主要针对寒邪所致的疾病,而温病论则是针对热邪所致的疾病。

在治疗这些疾病时,中草药的选用、熬煮和服用方法都不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四、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它也是记录中医中药文化典故的重要资料源之一。

《史记》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于草药配方和药性的描述,包括著名情节“吕布斩华雄”后,逃入草木之中,吃到了野芝麻和黄连草,就生命无忧、体力充沛等等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在古代战争中的实用价值和重要作用。

医书常见典故拾萃

医书常见典故拾萃

亦此意也 。 后遂以“ ” 三折肱” “ 、 九折臂 ” 以喻 良医。以此命名者 , 如明 代吴承吴《 折肱漫录》 。 和缓 : 喻指 良医。医和 、 医缓 , 为春秋时秦 国两个名医 , 后人常并称之 为“ 和缓” 。如晋挚虞 《 疾愈赋》 日: 讲和缓之 “ 余论 , 寻越人 之遗 方。 故以和缓 喻 良医。以此命名者 , ” 如清代全子久 《 和缓 医风 》 。 春脚 : 喻指医者 。五代王仁《 开元天宝遗事 , 有脚 阳春》 : 宋骡爱民恤 物 , 云 “ 朝野 归美 , 时人成谓 璩为有脚 阳春 。言
[] 5 郑筱萸. 巾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 试行 ) S] 北京 : [ . 中国医药
科 技 Ⅲ版 社 ,0 2 14—17 2 0 :1 1.
[] 6 王满城 , 陈孟恒.t松岩 集 [ . M] 石家 庄: 河北 人 民出版社 ,9 0 18 :
5 9.
药 合用 , 调畅 气机 , 气 降则 诸症 除 ; 逆 桃 、 丹皮 活 【 l i L
GR E D多属 于 中 医 “ 杂 ”“ 酸 ” 胸 痹 ” 范 的作 用 。从 临 床观 察 的 结 果看 , 论 是 总有 效 率 、 嘈 吞 “ 之 无 症 畴 , 因患者 饮 食 过 于肥 腻 , 及 脾 胃 , 怀 不 畅 , 多 伤 情 肝 状缓 解 时 间 、 症状 积 分 等方 面 , 疗 组 与对 照组 无 统 治
达生理 , 应无治老方。 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 以正的《 ” 青囊杂纂 》 清代赵濂的《 、 青囊秘效方》 。
折肱 : 喻指 良医。《 左传 ・ 定公三十年》 “ 目: 三折肱知 为良医。 《 ” 楚辞 - 九章》 : 九折臂而成 医兮 , 日 “ 吾至今乃知其 信然。 朱熹集注 : 人九折臂 , 历方 药 , ” “ 更 乃成 良医 , 故吾于今 , 乃知作忠造怨之语 , 为诚然也 。《 左传》 三折肱为 良医。 日:

中医十大典故

中医十大典故

中医十大典故悬壶的由来东汉时,集市中有一老翁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

他在门前悬挂着一大空壶,待到集市散去,总是跳入壶中,集市上的人均没看见过,只有管理市场的小官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

费长房感到非常惊奇,便带着好酒好菜前去拜望老翁。

老翁约费长房第二天再来,并邀同入壶中。

只见壶中装饰如宫廷般华丽庄严,美酒佳肴充盛满桌,二人畅饮尽兴而出。

后来费长房拜老翁为师,并随之隐居山中,终于把老翁的医道方术继承下来,在民间为广大群众疗病去痛。

因而,后世医生开业,均以“悬壶”誉之。

杏林的由来三国时期吴国的民间医生董奉,到南昌的庐山定居。

他住在山上而不种地,每日为人治病,分文不取。

如果重病治好了,让患者载五棵杏树;轻病治愈了就载一棵杏树。

这样连续好多年,所种的杏树已有十万余棵,郁郁葱葱,茂密成林。

后来杏子大量成熟,董奉就在杏林里打一粮仓,告诉人们,有买杏子的人,只要把容器的谷物倒入粮仓,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即可。

虫二笔记公众号提示这样董奉每年用杏子换的谷子,随后又用来救济周围贫苦的百姓和来庐山旅游断了盘费的人,深得人们赞誉。

橘井的由来西汉时期,桂阳人苏耽,人称苏仙,为人虔诚,品德高尚,孝敬父母。

据刘向《列仙传》记载,苏耽受命为天仙,天上的仪仗队降落苏宅迎接。

苏仙在辞别母亲,超脱凡间时,告知母亲:“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能疗。

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壹枚,饮之即愈。

”后来果如其言,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

这样在传统医学史上就有了“龙蟠橘井”、“橘井泉香”的典故。

这就是“橘井泉香”典故的由来。

自古用之代指良医。

“大夫”、“郎中”的由来“医生”一词,始见于《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

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

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

“大夫”、“郎中”是我国古代的官名,但更多的人熟知的这两个词是对医生的称谓。

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

大夫本是官名。

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

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3 级。

中医药文化的典故

中医药文化的典故

虎守杏林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

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董奉治病。

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

”老虎点头走了。

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

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

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

再世华佗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

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

《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

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青囊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

《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曰:‘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

’吴至金城,取又藏之。

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

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曰:‘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

’”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苍生大医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

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生命。

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工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

”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

中医典故

中医典故

中医典故--病入膏肓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

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

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

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

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

这句话进一步引申时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古代宫廷医学轶闻故事12则

古代宫廷医学轶闻故事12则

古代宫廷医学轶闻故事“病入膏肓”的来源“病入膏育”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

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至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

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

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

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

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

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缇萦救父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

她怕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

住在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

汉文帝即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

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办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

”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的法令。

齐国都城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

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出了名。

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

没有多久,辞官,当起医生来了。

西汉文帝四年,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

古代学医采草药冶病救人等故事

古代学医采草药冶病救人等故事

古代学医采草药冶病救人等故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古代学医采草药冶病救人等故事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古代学医采草药冶病救人等故事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代医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充满了各种医学传承、医术传奇和医道故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书常见典故拾萃
xx:
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

《神仙传·董奉》云:
“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

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

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长乐县古槐乡青山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

少年学医,信奉道教。

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

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

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

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

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杜燮病危,垂死已3日。

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

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

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董奉住杜燮府中,后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

董奉利用气功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

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

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橘井:
以喻良药之典。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
“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

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

”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

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苏仙公,汉代桂阳人氏。

不知其名姓,相传于汉文帝时得道升仙。

他幼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以仁孝闻名乡。

青囊:
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

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

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

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
“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

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仁术、xx:
xx指医术。

《xx·xx上》xx:
“无伤也,是乃仁术。

”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

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

《论语·雍也》:
“知者乐,仁者寿。

”《汉书·董仲舒传》:
“尧舜行德则民仁寿。

”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

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
xx指良医。

《xx·定公三十年》曰:
“三折肱知为良医。

”《xx·九章》曰: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

”朱熹集注:
“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

《左传》曰:
三折肱为良医。

亦此意也。

”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

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xx、窥垣:
喻指医术高明。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
“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曰:
“xx。

”乃出其怀中药予xx: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

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和缓:
喻指良医。

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

如晋挚虞《疾愈赋》曰:
“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

”故以和缓喻良医。

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缓医风》。

理瀹yuè:
代指医药。

《xx·xx意问》xx:
“子华子居北苓,北宫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于医。

xx曰:
‘医者理也,理者意也。

药者瀹也,瀹者养也。

’”以此命名者有,吴师机改《外治医说》为《理瀹骈文》,其自跋云:
“《外治医说》刊既成,时贤皆云不甚解。

其欲得吾之说者,则取其方而已。

予知说之不行也,而要围垦遂弃。

爰改名骈方,借《子华子》‘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句,摘理瀹二字以题其篇。

”◎煮:
~茗。

◎浸渍。

◎疏导(河道)
悬壶:
喻指行医。

《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载: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

市中有老翁,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

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
‘子明日可更来。

长房旦日复诣翁,乃与俱入壶中。

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

’”后随翁去,学仙未竟,“遂能医疗众病,鞭挞百鬼。

”唐代陈子昂《感遇》诗: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后世称行医为“悬壶”。

“玉壶”、“一壶”、“壶中”者,皆本义于此。

以此命名者有韦宙《玉壶备急方》,清代杨风庭的《一壶天》、清代李晴川的《痘疹壶中天》。

春脚:
喻指医者。

五代王仁《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云:
“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

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此以医者喻以有脚之春,可予病者以春阳也。

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孟文瑞《春脚集》。

珠尘:
为传说中的仙药。

晋·王嘉《拾遗记·虞舜》云:
“(凭霄雀)常游丹海之际,时来苍梧之野,衔青砂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

其珠轻细,风吹如尘起,名曰珠尘……仙人方迴《游南岳七言赞》曰:
珠尘圆洁轻且明,有道服者得长生。

”此言“珠尘”为轻细如尘的青砂珠,为传说中的仙药,服之可以长生。

以此为书名者为清代吴省三的《艺海珠尘》。

“医生”、“大夫”、“xx”
1、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

“医生”一词,始见于《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

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之称。

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

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2、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

大夫本是官名。

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

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3级。

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

清代文官阶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称大夫。

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

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

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dài,而不读dà。

3、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

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4、坐堂医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

坐堂医源于汉。

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

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

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在习惯上,大夫和郎中略有区别。

一般设馆医人的医生,称为大夫。

草药店或流动行医的医生,称为郎中。

所以现在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由此看来,“医生(大夫)”与“郎中”的区别有点像“商”与“贾”的区别。

所谓“行商坐贾”,走动的就衍生出了所谓的“商贩”的概念,而在医学界也有“江湖郎中”的说法,异曲同工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