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董淑湛-第八章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西财《政治经济学》(董淑湛)教学资料包 教学检测 试题二
政治经济学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任何政治经济学都是具有鲜明( )A.科学性的科学B.阶级性的科学C.真理性的科学D.客观性的科学2.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称为( )A.生产资料B.生产要素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3.扩大再生产是指( )A.保持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B.超过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C.比原有规模缩小的再生产D.劳动人口不断增多的再生产4.价格的形成是以( )A.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B.货币发行量为基础C.竞争为基础D.价值为基础5.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6.市场配置资源的决策者是( )A.国家行政机构B.国民经济部门C.地方各级政府D.基层经济单位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能创造出大于( )A.使用价值的新价值B.商品价值的新价值C.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D.不变资本价值的新价值8.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商品流通B.剩余价值C.商品生产D.市场交换9.资本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0.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11.平均利润率是( )A.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C.年剩余价值总量和年预付可变资本总量的比率D.社会平均利润总量和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12.利息的本质是( )A.剩余价值的特殊化形式B.使用借贷资本获得的报酬C.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D.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13.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 )A.具体表现B.必要前提C.运行机制D.实现形式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A.彻底变革B.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C.无任何经济意义的微调D.自我调整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国际托拉斯C.国际辛迪加D.跨国公司16.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存在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 )A.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B.垄断的统治C.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D.竞争的存在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不发达和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C.成熟的或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D.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18.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 )A.与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相同B.居于主体地位C.非公有制经济的补充D.不占据绝对优势19.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差别应反映( )A.企业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B.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差别C.企业规模大小的差别D.不同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差别20.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剥削性质的收入( )A.都是合法的收入B.都是非法的收入C.绝大部分是非法收入D.通过合法经营取得的是合法收入2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 )A.过渡阶段B.权宜之计C.必由之路D.最终目的22.我国各个国有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好坏而带来的收益差别,在企业劳动者所获得的物质利益上应当( )A.不予反映B.部分反映C.全部反映D.酌情反映23.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以促进生产发展和( )A.建立分配体制为目的B.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C.实行经济核算为目的D.加强环境保护为目的24.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行为是( )A.物质生产单位发放工资B.物质生产单位留利C.物质生产单位向国家上缴税利D.国家财政预算拨款25.供需总量平衡和供需结构平衡是互相( )A.分离和无关的B.交织和混合的C.联系和制约的D.矛盾和对立的26.我国要把政府经济职能转到主要( )A.管理和监督市场微观主体的生产经营上来B.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C.运用行政和指令性计划手段调控社会经济上来D.制订和下达计划指标及检查指标完成情况上来27.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就是要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各部门内部,建立起最佳或最优的( )A.运行机制B.比例关系C.市场调节D.调控体系28.21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 )A.总体上实现小康生活的阶段B.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C.重要战略机遇期D.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期2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的主要关系是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 )A.企业改革的关系B.放开价格的关系C.自力更生的关系D.市场调节的关系30.对外贸易的基本职能是 ( )A.对外承包工程B.组织劳务输出C.经营进出口业务D.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4年度《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角色定位
01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02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
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4/3/23
03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3/23
6
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
01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 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 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02
社会形态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等。
中国将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
合作共赢。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33
27
05
CATALOGUE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与展望
2024/3/23
28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多极化趋势 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 冲击。
2024/3/23
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挑战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际治理体系改革呼声渐高。
03 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股份公司、垄断组织等
13
资本积累、集中和垄断过程剖析
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政治经济学》第14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货财 币政 政 策 财政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利率手段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准备率
货币政策的调节机制
国 家
货币 控制 供给 影响
量
利 率
投资 影响 和
消费
影响
总 供求
公开市 场业务
改变存款 准备金率
调整再 贴现率
货币政 策工具
道义劝告
经济政策调节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失 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产生
业
的失业。
的
种
类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
降而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 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
自然失业率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 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 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国家预算 国家税收 国债 财政补贴
税收
财 财政收入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
类型
政
策 财政支出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购买 和政府补
贴
2009年4月9日,日本执政党和日本政府已就一项新财政刺激 计划达成一致,该计划包括约15万亿日元(约1500亿美元)的新 开支。
A农产品价格制度 B公开市场业务 C国债 D利率
3、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特点是()
A对国民经济进行事无巨细的干预 B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控
C 主要以直接调控为主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 FAQ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 FAQ一、简述目前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是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的。
1、全民所有制的生产性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产品价值总和,扣除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等生产过资料的价值以后,剩余的部分就是该企业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国民收入,一般称为企业净产值。
2、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国有企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按承包的数额,按期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一部分以企业基金的形式,留归企业用于发展企业生产,举办集体福利和职工奖励;还有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作为职工的劳动收入。
3、在实行股份制的国有企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以税金的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一部分按公司章程规定提留生产经营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储备基金;一部分作为分红基金,由公司按股份投资比例进行分红;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作为职工的劳动收入。
4、城镇集体所有制生产性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这样的:一部分以税金形式上交国家,作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一部分以合作事业基金形式上交主管部门和集资单位,用于发展本部门和本集资单位的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事业;一部分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奖励职工等;还有一部分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个人,用于满足其生活需要。
5、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本上是实行家庭承包制。
农民承包集体土地发展农业生产所创造的产品,以承包户为单位进行初次分配。
承包户按期限按承包合同预先确定的国家税金和集体提留数额上缴给国家和集体。
剩余下的部分全部归自己所有。
在扣除当年耗费的生产资料消耗后便是承包户的净收入。
政治经济学国家调节宏观经济课件
第一节 国家的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
第二节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目标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一、政府的职能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一、政府的职能
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解决不了总量问题
贷条件和货币供给量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利率、公开市场业 务、再贴现手段、存款准备金手段。
收入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产业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调节产业结构采取的政策。
案例
1929年-1933年美国出现了大萧条。其主要表现是:一是产量 和物价大幅度下降。1929年中期,美国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 都在大幅度减少。从1929年到1934年,美国GDP是呈下降趋势的, 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期间下降 了24%。而消费价格指数在萧条期间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 G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二是股市爆跌。在1929年9月到 1932年6月期间,股市爆跌85%。股市崩溃只是大萧条的一个重要 表现。随后,证券市场终于走向下跌。经过9月份逐步下跌和10月 初局部上升之后,到10月末,证券市场陷入了混乱。10月24日,即 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额达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 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记录。三是畸高的失业率。大萧 条带来大量失业。1929-1933年,GNP下降近于30%,失业率从3 %升至25%。从1931年-1940年的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 其范围从1937年底的14.3%到1933年高达24%之间。现在国际上 通常将12%的失业率作为临界线,因而大萧条时期持续10年之久接 近20%的失业率确实称得上奇高的失业率
《国家的宏观调控》
发挥多媒体信息优势, 发挥多媒体信息优势,诱导学生自主 探究,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探究,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之五: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之五:说教学过程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 之五
突破重点: 突破重点:1 导入: 导入:
自编自演小品“如些119” 自编自演小品“如些
之五: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之五:说教学过程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 之五
归纳整理
让同学自己总结归纳本节课所 学的知识。 学的知识。
之五: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之五:说教学过程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 之五
反思 质疑
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请相互解答。 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请相互解答。
之五: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之五:说教学过程 国家的宏观能依靠市场调节: 如枪支、 如枪支、毒品等
既然市场失灵, 既然市场失灵,就要需要市场以 外的力量,----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 外的力量,----国家的宏观调控。
之五: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之五:说教学过程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 之五
突破重点: 突破重点:3
展示调查报告
调查猪肉价格上涨原因? 调查猪肉价格上涨原因?
引导同学们思考: 引导同学们思考:这表明了 经济常识什么道理? 经济常识什么道理?
之五: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之五:说教学过程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 之五
解决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这一知识点
实验探究
如何保持杠杆平衡? 如何保持杠杆平衡? 这给我们在管理市场经济中有何启示? 这给我们在管理市场经济中有何启示?
之五: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之五:说教学过程 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课 之五
《政治经济学》董淑湛-复习内容
期末试复习内容
政治经济学
• • • • • • • • • •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2.商品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3.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4.物质资料生产的相关内容 5.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6.价值形式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8.货币流通规律 9.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0.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 • • • • • •
2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22、资本的共性 2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2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25、有形磨损 26、生产成本 27、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对价值规律的影 响 • 28、流通费用的构成 • 29、借贷资本的来源 • 30、金融资本的形成
• • • •
3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3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 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34、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它们之间的 关系 • 35、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36、案例题:以下10个案例选1个。 • (1)P11 斯巴达克起义 (2)P35 江西奶农为何 宰杀奶牛 (3)P52 他们是资本家吗? (4)P66 企业并购并非灵丹妙药 (5)P89 海尔是“怎样 让石头漂起来”的 (6)P122 大公司的股份 (7) P140 微软垄断案 (8)P160过分强调平等会妨 碍效率 (9)P177 政府调控棉市 (10)P178 玻璃 行业如何走出亏损困境
2023高考政治经济学复习 题集附答案
2023高考政治经济学复习题集附答案2023高考政治经济学复习题集附答案1.(单选题)下列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的是:A. 控制市场供求关系B. 调整货币供应量C. 限制企业生产规模D. 管理个人财产答案:B. 调整货币供应量2.(单选题)“供给决定使用”是指:A. 生产者决定消费者的需求B. 资源的供给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使用C. 需求的变化影响了经济的供给D. 政府调控经济的使用答案:B. 资源的供给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使用3.(多选题)开展“大胆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经济改革实践,我国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A.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B.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C. 善于总结国外经验D. 保持改革稳定性E.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B.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D. 保持改革稳定性E.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判断题)宏观经济对个体经济的决定作用通常大于个体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答案:正确5.(单选题)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指:A. 政府通过调控实现资源的配置B.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交易行为C. 资金的流通决定产业的发展D. 产权的转让决定企业的规模答案:B.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交易行为6.(多选题)宏观经济利润分配的原则有()。
A. 劳动收入原则B. 资本收入原则C. 创新收入原则D. 红利收入原则E. 国有资产收益原则答案:A. 劳动收入原则B. 资本收入原则C. 创新收入原则7.(判断题)经济增长的总体经济因素不包括资本积累的速度。
答案:错误8.(单选题)企业采取自主决策和自负盈亏的决策机制,是指:A. 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B. 私营企业的经营机制C. 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答案:C. 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9.(单选题)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是指:A. 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B. 短期的经济循环变化C. 随机因素对经济的影响D. 周期性调控对经济的影响答案:B. 短期的经济循环变化10.(多选题)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政治经济学8-12章 课件
第三节 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 P228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市场 所构成的整体。 2、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的特征是:市场结构完整;市场 组织良好;市场统一;市场决定价格;市场保障健全;宏观 调控有效。 3、市场体系的作用: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 素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 体系。 第一,市场体系是企业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发达的市场体系更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必要条 件。
(四)公司的组织结构 1、股东会、 由股东组成,它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 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2、董事会 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和其他方面代表组成。 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全权负责公司经营,拥有支配法人财产 和任免经理的权力。 3、经理 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全 面领导,对董事会负责。 4、监事会 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 表组成。
二、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P203 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是因为市场经济是推动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 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 率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经 济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其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三,市场机制能激励创新
二、市场体系的机构
P229
(一)商品市场 1、商品市场的构成: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 市场 。P229-232 2、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直接交易、 零售市场、批发市场、拍卖市场、招标市场。P232 3、现代流通方式: 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 (二)生产要素市场 P234-238 金融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 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
政治经济学-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与基本原则 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
必要性: 1、企业无力承担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的职能。 2、社会成员个人和家庭无力承担基本生活的保障。 作用: 1、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安全网”的作用 2、能够更好地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3、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一、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主要有: 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2、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经济调节缺陷的需求。 3、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求。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 定物价、加快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谢谢!
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活劳动创 造的新价值。 社会总产品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后,剩下的就是社会净产品v+m,即国民收入。 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通过增加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来实现国民收入的增 长。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国民要素的增长 通过节约生产资料实现国民收入增长。
国民收入分配的途径: 主体是国家 1、国家预算 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 4、价格变动
二、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 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 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消费需求: 个人 社会 投资需求: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国外需求其运行
A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 发展
B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题库(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圣才出品】
第20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答: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总体的调节和控制。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稳定物价,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经济稳定增长、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生活改善、控制人口和实现协调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般要求。
2.国际收支平衡答: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国际收支中,各个组成项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官方储备资产变动项目等)借贷相等的情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编制的,总体上应该是平衡的;然而就其各个组成项目来看,则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
对这些组成项目来说,如果贷方大于借方,称为“顺差”,表示项目出现盈余;如果借方大于贷方,称为“逆差”,表示项目出现亏损;如果借方等于贷方,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
此外,在经常项目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不能相互抵消的情况下,一般需动用官方外汇储备来进行平衡。
3.社会总供给答: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由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构成的。
国内供给,即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不可分配的部分;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不可分配的部分是指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内的林业和畜牧业自然增长部分;国外供给,是指海关统计的进口总值。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是以本币为计量单位的,所以对进口值的计量,也应以本币为单位。
社会总供给可以用公式表述为: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4.社会总需求答: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支付能力条件下社会对生产出来的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总和。
政治经济学课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学课后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与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等。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与政治的相互作用。
一、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形式。
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控,而市场经济体制则注重市场自由竞争和供需关系的调节。
两种经济体制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经济体制。
二、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其中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投资活动;产业政策则是为了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和结果。
经济发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衡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就业率等。
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问题,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福利的提高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联系和交流的加深和扩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如国际贸易的增加、跨国公司的兴起等。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增加等。
我们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寻找平衡点,实现共同发展。
五、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指经济活动出现严重困难和问题的时期。
经济危机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等现象。
经济危机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金融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失调等。
政府在经济危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来应对危机,以保护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圣才出品】
第2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一、概念题1.宏观调控答: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等战略目标。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是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导向性作用,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保持国民经济平衡充分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主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有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2.财政政策答: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变动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以实现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即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工人失业增加,企业开工不足,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和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这时政府可以用调整税收和税率的办法,或者使需求者感到增加购买对自己有利,或者使供给者感到减少产量对自己有利。
一般来说,减税(或免税)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对消费者减税,消费者将会由此而拥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使消费需求增加,并进而又可刺激投资增加。
这样促进总需求上升,有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选择的税收政策则应该是相反的。
财政支出政策的内容包括:①根据财政收入的实际可能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总量;②根据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方向和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调整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重点;④确定财政支出的程序和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市场经济运 行的过程及其结果(即市场经济总量)则是宏观 调控的对象和客体;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 调、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是宏观调 控的目的;主要运用间接手段进行引导和调节是 宏观调控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实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其必要 性,主要原因如下: (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会从两个方面要求国家 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 。 1.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要求通过国家的 调控来保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协 调发展。 2.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要求通过国家 的调控来为经济发展创造各种基础条件。
(二)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 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的调节具有一些不可 避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解决不了总量问题 2.市场不能有效处理外部不经济问题 3.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4.市场无法自动地消除垄断 5.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6.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会 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财政政策的类型:
• 按照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施加的不同影响, 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 中性财政政策。 • 按照财政收支对社会总供求的不同影响,可分 为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
财政政策的工具:
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和国债,此外, 还包括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制度等。
(二)货币政策
第三节 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 政策与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
宏观调控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 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行为准则的总称,通 过各种调控手段的具体运用来体现。政府的宏观 调控政策是一个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社会经 济发展目标和经济状况,依据客观经济规律为指 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而制定的有关财政收 支行为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四)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 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 记录,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 外汇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及金融项目)总 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各种国际往来的收入 和支出基本平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品 进口与出口的平衡;二是资金流出与流入的平衡。
第四篇
国家宏观调控与国际 经济关系
第八章
国家对经济运行的 宏观调控
学习目标:
• 理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 掌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方式; • 掌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和手段; • 学会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解决现实宏 观经济问题。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含义
货币政策就是国家政府为实现预定的宏观经 济目标而制定和采取的关于货币供应和流通管理 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利用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 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 来抑制或扩张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 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均衡。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一)直接宏观调控
• 所谓直接宏观调控,就是指宏观调控主体直接 作用于宏观调控的对象,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即政府依靠所控制的经济资源或权力,对社会生产、 消费和分配等微观经济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 直接调控。 • 优点:速度较快,力度较大,约束力强,在短 时期内可以实现政府所期待的调节目标。 • 缺点:比较容易忽视微观主体的利益,使经济 主体丧失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调控对象的 自主决策能力受到限制,缺乏应有的活力。
(一)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 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这是 社会主义经济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 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一些的尽量快一 些;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综合平衡,重视比例协调, 讲求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 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三)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
1.国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职能的充 分发挥
2.对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职能的充 分发挥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和方式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 到的目的,它是实施和评价宏观调控工作的主要 依据,决定着宏观调控的内容和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 收支平衡。
(二)增加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社会 成员都能获得就业机会,在岗劳动者法定工作时 间内的工时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 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 就业机会。
(三)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指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从 总体上相对地稳定,不发生物价普遍的大起大落。 物价水平与社会再生产的稳定、人民生活质 量的好坏紧密相关。
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 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 上的现代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 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 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运用各种政 策手段,对全社会的经济运行活动从总量上和结 构上进行监督、调节和控制,为微观经济活动创 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以促进整个国民 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间接宏观调控
所谓间接宏观调控,是指宏观调控主体通过 经济杠杆的作用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并进 一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即国家采取指导性计 划的形式,经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以供求平衡 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通过调 节经济利益而对国民经济运行所进行的调控。
间接宏观调控的特点:
• 一是间接宏观调控所调控的是全社会的经济活 动 • 二是间接宏观调控是通过市场环节实现的调控。 • 三是间接宏观调控是通过调整经济参数来实现 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