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_图文.

合集下载

第二节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第二节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图10-18 压控振荡器的数学模 型
图10-19 锁相环路的相位模型
图10-20(a)和(b)所示为这两种集成锁 相环路的组成框图。
图10-20 模拟集成锁相环路的原理框图 (b) L562
图10-21 锁相倍频电路的框图
图10-22 锁相混频器的框图
图10-23 锁相环调频器
图10-24 锁相环鉴频器

图10-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 组成
图10-3 具有AGC电路的接收机框图 (a) 超外差收音机框图 (b)电视接收机框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10-4 晶体管|yfe|—IE特性
图10-5 反向AGC电路
图10-6 平均值型AGC电路
图10-7 峰值型AGC电路
图10-8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 框图
图10-9 超外差接收机AFC系统
图10-10 自动频率微调电路的组成
图10-13 基本锁相环路的框图
图10-14 鉴相器的电路模型 (a) 鉴相器框图 (b) 鉴相器的数学模型
图10-15 环路滤波器 (a) 简单RC滤波器 (b) 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 (c) 有源比例积分滤波器
图10-16 环路滤波器的数学模 型
图10-17 压控振荡器的特性曲 线
第十章 反馈控制电路

第一节 概述 为了提高通信和电子系统的性能指标, 或者实现某些特定的要求,必须采用自 动控制方式。利用反馈实现对电子系统 自身的控制的电路称为反馈控制电路。
图10-1 反馈控制电路的组成框 图
第二节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接收机的重要辅助电路之 一,它的作用是使接收机输出电平保持一定范 围。 接收机的输出电平取决于输入信号电平以及接 收机的增益。若接收机的增益恒定不变,则信 号太强时会造成接收机饱和或阻塞,而信号太 弱时又可能被丢失。因此希望接收机的增益随 接收信号的强弱而变化,信号强时增益低,信 号弱时增益高,这样就需要使用自动增益控制 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AGC)

自动增益控制(AGC)

任务一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任务引入在调幅接收机接收电台信号时,由于各发射台功率有大有小,发射台离接收机的距离远近不一,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的多径效应和衰落等原因,使接收天线上感生的有用信号强度相差非常悬殊,而且往往有很大的起伏变化(约为~倍),有可能在接收微弱信号时造成某些电路(例如检波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丢失信号,而在接收强信号时造成放大电路的阻塞(非线性失真)。

为此在接收设备中几乎无例外的都必须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来压缩有用信号强度的变化范围。

任务分析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作用是能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压的大小,自动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使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无线电接收设备中的重要电路,用来保证接收幅度的稳定。

它一般由电平检测器(峰值检波电路)、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控制电压产生器和可控增益放大器组成。

其中可控增益放大器是实现增益控制的关键。

相关知识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的工作原理1.AGC的作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自动保持输出信号幅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的一种自动控制电路。

2.AGC的组成框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如图3-5-2所示。

图3-5-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由图可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看成由反馈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两部分组成,其中反馈控制器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控制电压产生器组成,被控对象是可控增益放大器。

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就是AGC电路的输入信号,其输出信号,其增益为增益受控制电压的控制,控制电压是由电压比较器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控制电压产生器变换后得到的,增益可写成或,它是误差电压(或控制电压)的函数。

也可以直接用误差电压控制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3.AGC各单元电路的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1)电平检测器电平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出输出信号的电平值,通常由振幅检波器实现,它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电平成线性关系,其输出电压为。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系统 采用这种延迟AGC分段控制,自动调节中放和高放的增 益,可以提高信噪比。例如,电视机接收强弱不同的电视信 号时,采用延迟AGC可使检波电路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度保持 稳定。
第8章 反馈控制系统
8.2.3 实现AGC的方法 实现AGC的方法很多, 这里仅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 改变发射极电流IE 这是在分立元件电路组成的接收机中常用的实现AGC的
第8章 反馈控制系统
8.1 概 述
在电子电路中,为提高系统的性能,广泛采用具有自动 调节作用的控制电路,如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自动频 率控制(AFC)电路和自动相位控制(APC)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系统
在具有自动调节作用的控制电路中,最常用反馈控制电 路,其电路组成如图8-1所示。其中Xi为系统的输入量,也就 是反馈控制电路的比较标准量;Xo为系统输出量。根据工作 的实际需要,每个反馈控制电路的Xi和Xo之间都具有确定的 关系,例如满足Xi=g(Xo)。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这一关系一 旦受到破坏,反馈控制电路能够检测出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偏 离程度,并产生相应的误差量Xe控制被控对象对输出量Xo进 行调整,使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接近或恢复到预定的 关系Xi=g(Xo)。
第8章 反馈控制系统 2. 延迟式AGC电路 如图8-4所示为电视机采用的峰值延迟式AGC控制框图。
图8-4 电视机AGC控制框图
第8章 反馈控制系统
在电视接收机中,通常由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和IC内 的中放构成集成宽带放大器,中放通常由三级双差分放大电 路组成。AGC电路由AGC检波和AGC放大电路组成。AGC 检波采用峰值AGC检波电路,先将视频信号中的同步脉冲切 割出来加以放大,然后对同步脉冲进行平均值检波。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一、控制的原理框图
二、电视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1、工作原理:
V1、V2构成差分射级输出器,实现隔离作用;V3、V4构成差分放大器,提高共模抑制比;V5是V3、V4的多发射级恒流源,稳定直流工作点。
三级中放总增益为80dB,均可自动增益控制。
控制过程:当AGC不起控时信号最弱,则V6饱和导通,V5发射级电流最大,等效为V3、V4的发射级电阻最小,则V3、V4的增益最大;当AGC起控时,V6退出饱和,V5发射级电流减小,负反馈作在深度饱和状态,V7工作在中饱和状态,V8因V9、V10恒流源的分流作用工作在浅饱和状态。
当信号最弱时,UAGC很高,增益在最大状态
当信号增强时,UAGC减小,V8首先进入放大状态,然后是V7,最后才是V6。
当信号最强时,UAGC很小,V8、V7、V6、都在截止状态,增益在最小状态。
自动增益(AGC)电路
在放大电路的应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要求增益会自动调节的电路。
自动增益电路的目的:无论信号的强弱、天气的变化和距离的远近,输出端输出的信号都能保证在稳定的状态。
应用在目标检测(机器人技术)、自动跟踪(军事领域)和稳定输出(电视机)
控制方式:在保证输出的信号稳定的前提下,应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信噪比——所以控制方式是后级逐渐向前级控制。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前言在通信、导航、遥测遥控系统中,由于受发射功率大小、收发距离远近、电波传播衰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变化范围很大,信号最强时与最弱时可相差几十分贝。

如果接收机增益不变,则信号太强时会造成接收机饱和或阻塞,而信号太弱时又可能被丢失。

因此,必须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使接收机的增益随输入信号的强弱而变化。

这是接收机中几乎不可缺少的辅助电路。

在发射机中或其他电子设备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工作原理1.电路组成与框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变化很大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使输入信号幅值基本恒定或仅在小范围内变化的一种电路,其组成方框图如下: 输入信号振幅为,输出信号振幅为,可控放大器增益为,即其是控制信号的函数,则有:= ()2.比较过程在AGC电路里,比较参量是信号电平,所以采用电压比较器。

网络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和直流放大器组成。

反馈网络检测出信号振幅电平(平均电平或峰值电平),滤去不需要的较高频率分量,然后进行适当放大后与恒定的参考电平比较,产生一个误差信号。

控制信号发生器在这里可看作是一个比例环节,增益为k 。

若减小而使减小时,环路产生的控制信号将使增益1增大,从而使趋于增大。

若增大而使增大时,环路产生的控制信号将使减小,从而使趋于减小。

无论何种情况,通过环路反馈不断地循环反馈,都应该使输出信号振幅保持基本不变或仅在较小范围内变化。

,.滤波器的作用环路中的低通滤波器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发射机功率变化,距离远近变化,电波传播衰落等引起信号强度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所以整个环路应具有低通传输特性,这样才能保证仅对信号电平的缓慢变化有控制作用。

尤其当输入为调幅信号时,为了使调幅波的有用幅值变化不会被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控制作用所抵消(此现象称为反调制),必须恰当的选择环路的频率响应特性,使对高于某一频率的调制信号的变化无响应,而仅对低于这一频率的缓慢变化才有控制作用。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举例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举例

图1所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为了便于读懂,做了适当化简。

一、了解用途
图1所示电路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之中。

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当其幅值由于某种原因产生变化时,增益产生
相应变化,使得输出电压幅值基本不变。

二、化整为零
以模拟集成电路为核心器件分解图1所示电路,可以看出,每一部分都是一种基本电路。

第一部分是模拟
乘法器。

第二部分是由A1、R1、R2和R8构成的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其输出为整个电路的输出。

第三部分是由A2、R3、R4,D1和D2构成的精密整流电路。

第四部分是由A3、R5和C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

第五部分是由A4、
R6和R7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

A4的输出电压UO4作为模拟乘法器的输入,与输入电压UI相乘,因此电路引入了
反馈,是一个闭环系统。

三、分析功能
四、综观整体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各部分电路的关系,图1所示电路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

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设输入电压UI幅值增大,则输出电压UO的幅值随之增大,UO3(UO3正比于输出电压UO)必然增大,导致
(UREF—UO3)减小,从而使UO幅值减小:若UI幅值减小,则各部分的变化与上述过程相反。

在参数选择合适的
件下,在—定的频率范围内,通过电路增益的自动调节,对于不同幅值的正弦波UI,UO的幅值可基本不变。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_图文.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_图文.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课题名称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二:摘要及关键词1、摘要: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变化的情况;另外,在其他应用中,如监控系统中的多个相同传感器返回的信号中,频谱结构和动态范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现象。

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丢失数据。

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本实验在介绍了AGC电路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方法,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

2、关键词:驱动缓冲可变衰减自动增益控制电压跟随器反馈三: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输入信号0.5~50mVrms;输出信号:0.5~1.5Vrms;信号带宽:100~5KHz;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2、提高要求: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Ω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探究要求: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范围的AGC电路;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架1、设计思路①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

如下图,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

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和大阻值电阻R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

为防止R2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

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DetetorVGAInput Output反馈式AGC由短路三极管构成的衰减器电路②对正电流的I所有可用值(一般都小于晶体管的最大额定设计电流),晶体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小于它的基极-发射极阈值电压,于是晶体管工作在有效状态。

自动增益控制(AGC)

自动增益控制(AGC)
图3-5-6 FET - 关系曲线
(2)改变放大器的负载
由于放大器的增益与负载 有关,调节 也可以实现对放大器增益的控制。例如广播收音机中常采用变阻二极管(或称阻尼二极管)作为混频级或中频放大级集电极LC回路的一部分,随着外加控制电压的增加,使阻尼二极管从反向偏置逐渐变为正向偏置,导极二极管动态电导增大从而使回路有效 值降低,促使放大器增益显著降低。图3-5-7为收音机电路采用阻尼二极管的AGC电路, 为阻尼二极管。
一般广播收音机的AGC动态范围指标为:输入信号强度变化26dB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不超过5dB。在高级通信用接收机中,输入信号强度变化60dB时,输出电压变化不应超过6dB,输入信号在10μV以下时,AGC不起作用。黑白电视机输出电平变化为±1.5dB时,甲级机要求输入电平变化不小于60dB,乙级机要求输入电平变化不小于40dB。
对接收机中AGC的要求是:在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超过某一值后,输出信号儿乎不再随输入信号的增大而增大。
图3-5-10是以MC1350作为小信号选频放大器并带有AGC的电路图, 为陶瓷滤波器(中心频率为4.5 ),选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通过耦合电容连接到输出插孔J3。同时,输出信号通过检波二极管 进入AGC反馈电路。 、 为检波负载,这是一个简单的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运算放大器 为直流放大器,其作用是提高控制灵敏度。检波负载的时间常数 应远大于调制信号(音频)的一个周期,以便滤除调制信号,避免失真。这样,控制电压是正比于载波幅度的。时间常数过大也不好,它将跟不上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图3-5-8 改变电流分配比的增益控制电电路
当放大器工作频率较高时,对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往往不通过直接改变放大器增益的
方法来实现,而是改变接在放大级之间或接在放大器输出端由二极管和电阻网络构成的电控衰减器来控制增益,这样可使放大器本身工作在理想放大状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失真。

1-自动增益控制算法及其实现

1-自动增益控制算法及其实现

自动增益控制算法(AGC)及其实现传统模拟放大电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输出信号作为反馈控制量对前向放大电路的增益进行动态调整,简称AGC。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过程中,其性能直接影响信号处理的质量。

实现自动增益的方法较多,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模拟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或数字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具有成本低、易实现的优点,有利于信号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完全能够代替传统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本设计要求利用DSP 实验系统实现AGC功能,使得当输入信号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基本保持一个恒定值,达到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

1.实验目的掌握DSP集成开发环境CCS的使用和调试方法;掌握DSP片上资源和片外资源访问的基本方法;学习A/D、D/A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掌握利用DSP进行信号采集以及信号回放的方法。

掌握DSP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以及编程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技术指标及设计要求基本部分:编程实现:当输入不同幅度的正弦信号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可以稳定在一个基本固定的范围内。

发挥部分:输入一段音频信号,并实现这段音频信号幅度的实时自动增益控制,即当输入信号幅度大时自动减小其幅度,而当输入信号幅度小时增大其幅度。

当输入信号过大时,能够自动降低A/D 转换器增益,防止A/D 转换器过载的发生。

3. 设计思路用DSP对输入信号进行ADC采样,确定输入信号的峰值。

根据输出信号的保持幅度与输入信号的峰值的关系来调节自动控制增益来保持输出信号平稳,并将AGC处理后的信号经过DAC 输出。

在此过程中,DSP处理器必须监测A/D转换器的输入电平,防止A/D 转换器过载的发生。

如果在A/D转换器的采样数据中持续接收到了一些强信号,就必须降低A/D 转换器增益防止A /D转换器过载。

下图为对增益调整的流程。

首先由DSP对输入信号的幅值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幅值AGC-IN,然后将幅值和预定的自动增益控制值AGC-CFOO相乘的结果和已经设定的门槛值AGC-MAX进行比较,若没有超出门槛值,就说明输出信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必调整自动增益值,将音频数据和预定的自动增益值相乘的结果AGC-OUT作为输出信号;若幅值和预定的自动增益控制值相乘的结果超出了已经设定的门槛值,就说明输入信号的幅度过大,需要调整自动增益控制值,将自动增益控制值调小后和幅值继续相乘,直到达到输出的要求才准许将输入信号和调整后的自动增益控制值相乘得到的值作为输出信号。

自动增益控制(AGC)

自动增益控制(AGC)

任务一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任务引入在调幅接收机接收电台信号时,由于各发射台功率有大有小,发射台离接收机的距离远近不一,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的多径效应和衰落等原因,使接收天线上感生的有用信号强度相差非常悬殊,而且往往有很大的起伏变化(约为~倍),有可能在接收微弱信号时造成某些电路(例如检波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丢失信号,而在接收强信号时造成放大电路的阻塞(非线性失真)。

为此在接收设备中几乎无例外的都必须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来压缩有用信号强度的变化范围。

任务分析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作用是能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压的大小,自动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使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无线电接收设备中的重要电路,用来保证接收幅度的稳定。

它一般由电平检测器(峰值检波电路)、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控制电压产生器和可控增益放大器组成。

其中可控增益放大器是实现增益控制的关键。

相关知识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的工作原理1.AGC的作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自动保持输出信号幅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的一种自动控制电路。

2.AGC的组成框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如图3-5-2所示。

图3-5-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由图可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看成由反馈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两部分组成,其中反馈控制器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控制电压产生器组成,被控对象是可控增益放大器。

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就是AGC电路的输入信号,其输出信号,其增益为增益受控制电压的控制,控制电压是由电压比较器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控制电压产生器变换后得到的,增益可写成或,它是误差电压(或控制电压)的函数。

也可以直接用误差电压控制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3.AGC各单元电路的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1)电平检测器电平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出输出信号的电平值,通常由振幅检波器实现,它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电平成线性关系,其输出电压为。

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器实现方案

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器实现方案
void d_vout()
{
if(adval>vref_t)
dac_code++;
else
dac_code--;
D=4096/dac_code/10;//占空比
}
//DAC控制函数
void dac_spi(uint dac_code)
{
uchar n;
sync=0;
sclk=1;
for(n=0;n<16;n++)
void start_ad()
{
adwr=1;
_nop_();
adwr=0;
_nop_();
adwr=1;
}
//AD读取函数
uchar get_ad()
{
P1=0xff;
adrd=1;
_nop_();
adrd=0;
_nop_();
adval=P1;
adrd=1;
return adval;
}
//CODE处理函数
{
sclk=1;
dac_code=dac_code<<1;
sdin=CY;
sclk=0;
}
sdin=1;
sync=1;
sclk=0;
delayus(10);
}
//主函数
void main()
{
uchar ad_n;
T0_init();
vref_s=0.5;
dac_code=0x0029;
pwm=0;
——得到输出电压幅值后,将adval与设定电压幅值相比较(vref_t为转化后的值,与adval直接比较),若adval>vref_t,说明输出电压幅值应该减小,增益应该减小,相应dac_code应该增大——dac_code++;反之,dac_code--。同时通过增益计算占空比。

自动增益控制(AGC)

自动增益控制(AGC)

任务一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任务引入在调幅接收机接收电台信号时,由于各发射台功率有大有小,发射台离接收机得距离远近不一,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得多径效应与衰落等原因,使接收天线上感生得有用信号强度相差非常悬殊,而且往往有很大得起伏变化(约为~倍),有可能在接收微弱信号时造成某些电路(例如检波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丢失信号,而在接收强信号时造成放大电路得阻塞(非线性失真)。

为此在接收设备中几乎无例外得都必须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来压缩有用信号强度得变化范围.任务分析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得作用就是能根据输入信号得电压得大小,自动调整放大器得增益,使得放大器得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就是无线电接收设备中得重要电路,用来保证接收幅度得稳定.它一般由电平检测器(峰值检波电路)、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控制电压产生器与可控增益放大器组成.其中可控增益放大器就是实现增益控制得关键.相关知识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得工作原理1.AGC得作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得作用,就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得情况下,自动保持输出信号幅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得一种自动控制电路.2.AGC得组成框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得组成框图如图3-5-2所示。

图3-5—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得组成框图由图可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瞧成由反馈控制器与(控制)对象两部分组成,其中反馈控制器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与控制电压产生器组成,被控对象就是可控增益放大器。

可控增益放大器得输入信号就就是AGC电路得输入信号,其输出信号,其增益为增益受控制电压得控制,控制电压就是由电压比较器产生得误差电压经控制电压产生器变换后得到得,增益可写成或,它就是误差电压(或控制电压)得函数.也可以直接用误差电压控制可控增益放大器得增益。

3.AGC各单元电路得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1)电平检测器电平检测器得功能就是检测出输出信号得电平值,通常由振幅检波器实现,它得输出与输入信号电平成线性关系,其输出电压为。

二 自动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PPT

二 自动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PPT
二 自动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 5.1.1 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一 . 反馈控制电路的概念
反馈 控制电路
在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中,为了提 高它们的性能指标或实现某些高性能 要求,广泛采用各种类型的控制电路。
这些控制电路大都是利用反馈的原 理实现对自身的调节与控制,因此统 称为反馈控制电路。
利用β~IE曲线的上升部分(ab段)或下降部分 (bc段)都可实现增益控制,前者称为反向自动增益
控制(简称反向AGC),后者称为正向自动增益控制(简 称正向AGC)。
在反向AGC(ab段)中,IE必须随着|±UAGC|的增大而 减小,才能使β下降,增益降低,因此起始工作点应 选择在曲线上升部分的b点,其控制过程可表示为:
Uim↑→Uom↑→|±UAGC|↑→IE↓→β↓→| yfe |↓→|Auo|↓→Uom↓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在正向AGC(bc段)中,IE必须随着|±UAGC|的增大 而增大,才能使β下降,增益降低,因此起始工作点 应选择在β值较大处(b点),其控制过程可表示为:
Uim↑→Uom↑→|±UAGC|↑→IE↑→β↓→| yfe |↓→|Auo|↓→Uom↓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 5.1.2 自动增益控制(AGC) 一 . 概念、功能及应用
(一) . 概念
(二) . 必要性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 12.2 自动增益控制(AGC) 一 . 概念、功能及应用
(二) . 必要性
(三) . 功能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二 . 自动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

高性能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高性能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脚) 电位升高时 , 三极管 T 趋 向截 止 , R 的 R, T y 集 电极 电流 减小 , 致使 上的 电位 增高,
时 , 益 变 化 范 围 为 9 B~ 5 d ( ) 增 d 1 B; 2 5脚 与 7
脚短接 时. 益 变 化 范 围 为 1 d 增 1B~ +3 d 1 B;
9~ 0 13 V 5 mA 0 2
O5B d
增 箍挖制精鹰
( u5 V≤ ≤ 十 5 0.V】
圉1 电路原理 圉
( 下转第 2 页) 5
() 3 5脚 与7脚之间接 一电阻时 , 可使 增益 变化
范围进 行 平移 , 例如 5脚 与 7脚 间 接 2 1 k .5 Q
电阻 时, 益变化 范 围为 0 B 0 B 增 d ~4 d 。
共 E要技术指标 如下 :
峰 值输 人 电 压 啼值输出I 乜压 L≥ 5o 1 o ,) ( 输 出 路 电 溘 输 出 m 抗 ( 1MHz ,≤ 0 )
}, 9 5 19 .
菖 3 预 放 增 益 及 基 准 电压 设 置
沾 毕大学出 咂
收 稿 日期 :9 8 0 l 9 2一o 8
( 韩松 林
鳊 发)
( 第2 上接 6页 ) D 0 A 6 3的 增 益减 小 ; 之 , 反 当输 出电位降 低 时, 极 管 T 趋 向导 通, R 集 三 T 2 电极 电 流 增 加 , 使 致
用可 控增 益放 大器 ( AⅨj3 配 以适 当的外 围 电 O)
三、 自动增 益控制 ( AGC 电路工作 原理 ) 图 1 采 用 A 6 3和 利 异 反 馈控 制技 术 是 D0 I 实现 的 自动增 益 控 制 电路 。A 6 3的 4脚 偏 D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一:课题名称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二:摘要及关键词
1、摘要:
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
变化的情况;另外,在其他应用中,如监控系统中的多个相同传感器返
回的信号中,频谱结构和动态范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
现象。

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
丢失数据。

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
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本实验在介绍了AGC电路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方法,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

2、关键词:
驱动缓冲可变衰减自动增益控制电压跟随器反馈
三: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
输入信号0.5~50mVrms;
输出信号:0.5~1.5Vrms;
信号带宽:100~5KHz;
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
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2、提高要求:
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
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Ω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探究要求:
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范围的AGC电路;
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架
1、设计思路
①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
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

如下图,可变分压
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


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
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和大阻值电阻R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
路晶体管注入电流。

为防止R2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

R2的
阻值必须远大于R1.
Detetor
VGA
Input Output
反馈式AGC
由短路三极管构成的衰减器电路
②对正电流的I所有可用值(一般都小于晶体管的最大额定设计电流),晶体管Q1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小于它的基极-发射极阈值电压,于是晶体管工作在有效状态。

短路晶体管的V-I特性曲线非常类似与PN二极管,符合肖特基方程,除了稍高的直流电压值外,即器件电压的变化与直流电流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③输入信号VIN驱动输入缓冲极Q1,中间互补级联放大电路Q2、Q3提供大部分电压增益,通过负反馈网络回到放大级的输入端。

R4构成可变衰减器的固定电阻,Q6构成衰减器的可变电阻部分,D1、D2构成一个倍压整流器。

它从输出级Q4提取信号的一部分并为Q5生成控制电压,这种构置可以容纳非对称信号波形的两极性的大峰值振幅。

电阻R15决定AGC的开始时间(若与C6组合的R15过小,则使反馈传输函数产生极点,导致不稳定),电阻R17决定AGC的释放时间。

R14是1KΩ电阻,将发射极输出跟随器Q4与信号输出端隔离开。

2、总体结构框图
五: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
1、9V稳压源电路
2、信号缓冲输入级电路
3、直流耦合互补级联电路(提供大部分增益):
4、信号输出级电路(射极跟随器Q4):
5、倍压整流(D1、D2与电容C6构成)与反馈电路:
6、总体电路设计
该电路主要由输入前级、中间直流互补级联放级、倍压整流电路、反馈网络组成。

其中反馈网络跨在直流互补耦合级联放大级的前端与输出级的前端之间,使信号自动衰减为一定的值(小幅波动),实现自动增益控制。

六、所实现功能说明
1、基本功能:
输入的信号范围在0.5~50mVrms时,经过输入缓冲级,直流耦合互补级
联放大信号(提供大部分增益),经过射极跟随器,接输出端同时引反馈
回去到放大级前端,反馈由具有倍压整流作用的D1、D2和可变衰减器,
对不同的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大小不一样,使经输入缓冲级放大电路放大
的信号与反馈信号叠加,叠加后的信号幅度在很小的范围波动,再经过放
大,使输出电压0.5~1.5Vrms,信号带宽满足覆盖100Hz~5KHz的要求,
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

2、直流电源:Vcc=9V
3、主要测试数据:
4、测量方法:
(1)输入端接输入信号,电压有效值0.5~50mV,频率在100Hz~5KHz,为得到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下的增益数据,采取单变量法测试,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入输出的信号电压的有效值,计算增益;
(2)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保持输入电压有效值0.5mV,改变信号频率从100Hz变化到5KHz(为
取得更多的数据,可以每次增大500Hz,多测数据),测量记录如上表
格所示;
(3)由测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增益,同时可见,再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大幅波动时,输出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很小幅度波动,即可认为输入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不变,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4)为了解反馈网络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可以在反馈输出
端接示波器通道来观察测量反馈输出信号,亦可把反馈引回的线去掉,
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没有反馈时的输出信号,记录测量的数据,分析可以
看出反馈网络在该电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该电路称为反馈式
AGC的原因。

(5)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缓冲级(该实验中注释为Q1)的集电极输出波形,记录测量数据;把反馈去掉,同样观察测量Q1集电极的波形,对比可见,有反馈的时候Q1的集电极输出信号幅值基本为2mV,而无反馈的时候,Q1的集电极输出信号幅值为伏级上的,比有反馈的时候大的多,可见自动衰减的负反馈信号与经缓冲级放大的信号叠加,使信号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值。

(6)测量倍压整流电路(D1、D2构成)的输出信号波形,增进对倍压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七、故障及问题分析
做PCB板时,由于刚开始对于软件不熟悉,所以走了不少弯路。

首先,将原理图画好后,运行总是出错,最后发现是未将原理图放入工程,其次将原件导入PCB板时,没有画禁布线区,并且未放置焊盘,导致无法布线。

后经调整,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了PCB板。

首先,连接电路用了较长时间。

第一次连接完毕,发现地线和电源线接的太乱,并且导线过多。

第二次连接完成后,却无法得到预期的输出波形,而是在电源接通后会出现方波,检查电路并未发现错误,于是又进行了第三次连接,但还是未得到预期效果,经过检查,应对各级参数进行对比发现R13忘记接地,改正过后得到了满意的波形。

八、总结和结论
1、本实验综合性较强,考察了理论分析与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让我们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模电的认识。

2、本实验采用了反馈式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主要由输入缓冲级、直流耦合互补级联、信号输出级、倍压整流与反馈几个部分组成。

倍压整流与反馈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3、由于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比较复杂,我们在实验中应该学会部分分析的方法。

当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不符合预期时,要根据实际的输出与理论分析的输出之间的差距来分析故障发生在哪里,这样可使我们缩小排查的范围,提高实验效率,同时加深理解了电路每一部分的具体功能。

4、在连接电路之前,应该先设计好具体的电路布局,使得整体清晰美观,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5、输出的信号电压基本为 1.35Vrms,以很小幅度波动,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输出信号带宽为50Hz~225KHz,覆盖要求的频率宽度,可以处理很宽频带的信号,说明该电路对信号处理能力强,但同时带来一个问题,通频带宽,选择性差。

6、该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输入信号范围为0.5~50mVrms输出信号为0.5~
1.5Vrms信号带宽:100~5KHz,适合应用于低频段小信号处理的系统中。

九、PROTEL绘制的原理图
1、PROTEL绘制的AGC电路原理图:
该电路主要有几部分组成:
输入前级、中间直流互补级联放大级、倍压整流电路、反馈网络、输出级。

其中反馈网络跨在直流互补耦合级联放大级的前端与输出级的前端之
间,使信号自动衰减为一定的值,实现自动增益控制。

2、用PROTEL生成的PCB板
3、9V稳压源电路原理图:
4、9V稳压源生成PCB板
5、实物效果
一十、所用元器件及测试仪表清单1、元器件清单
2、测试仪器清单
(1)信号发生器;
(2)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万用表;
(5)直流稳压电源;
十一、参考文献
[1]《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教程》北京邮电大学电路实验中心
[2]《Protel DXP 电子设计使用教程》袁鹏平付刚罗开玉化学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