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西药间的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中药和西药在合用时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

因为中药和西药的药理机制、药代动力学等存在差异,所以在使用中需注意其相互作用。

以下是对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简要介绍。

一、药理作用相关1.加强作用:某些中药可增强西药的药效。

例如,芒硝与青霉素合用,可以增强青霉素的抗菌效果;黄连可增强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红花、三七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增强其抗凝血作用。

2.减弱作用:某些中药可降低西药的药效。

如枳壳、儿茶酚胺等可减弱降压药的效果;柚子和柚子汁可能抑制某些药物酶的活性,使药物代谢减慢,从而导致药物浓度增加,增加副作用的风险等。

二、药代动力学相关1.影响吸收:某些中药可影响西药的吸收,从而影响其药效。

例如,金银花、半夏、蒲公英等可减缓或阻碍某些药物的吸收;黄芪、当归等可促进西药的吸收。

2.影响代谢:某些中药与西药的代谢途径相同,可影响其代谢,增加毒副作用。

例如,当归和桂枝可以促进肝药酶活性,从而促进对口服避孕药的降解代谢,降低避孕药的效果,从而容易导致意外怀孕。

3.影响排泄:某些中药可影响西药的排泄。

例如,蛇草叶可影响地塞米松的代谢,从而影响其药效;金银花抑制氨苯蝶啶的排泄,从而导致其毒性增加。

三、其他相关1.药物过敏:中药和西药在体内混用,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2.药物竞争:某些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竞争同一个受体位点,从而影响其疗效。

例如,白芍和海藻酸钠竞争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位点,对于半胱氨酸不耐受或对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其相互作用需要注意。

以上仅为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部分内容,因中药和西药成分的复杂性,实际使用中需遵循医嘱。

同时需要重视的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药物代谢能力不同,相互作用的出现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药物使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控。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中药和西药都是人们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治疗方式。

中药是中医传统药物的代表,具有悠久历史,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西药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产物,以其明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使用中,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常常出现,但其相互作用对药效、副作用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一、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类型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药理学作用、药动学作用和药代动力学作用等方面。

1. 药理学作用: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改变西药的药理作用。

例如,中药可以通过增强或抑制西药的生物转化酶活性,影响其药效。

同时,中药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与西药的靶点相互作用,增加或减少药物的作用。

2. 药动学作用:药动学作用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中药在体内可能会影响西药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从而改变西药的药效。

相反,西药也可以影响中药的代谢和排泄,影响中药在体内的浓度和药效。

3. 药代动力学作用:药代动力学作用主要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

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通过调节酶的活性,影响西药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从而改变其药效。

此外,中药中的成分也可能通过影响转运蛋白的活性,影响西药在体内的排泄。

二、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实例1. 中药增强西药的药效。

有些中药可以通过增加西药的吸收或改善生物利用度提高其药效。

例如,黄连与头孢类抗生素联用,可以增加头孢类抗生素在消化道的吸收,提高抗菌效果。

2. 中药减弱西药的药效。

与增强药效相反,一些中药也可以减弱西药的药效。

例如,某些中药中的鞣酸类成分可以与西药中的碱性物质结合,降低其吸收和利用度。

3. 中药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增加。

例如,一些中药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西药中的抗凝血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抗凝效果增强,易出现出血等副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上产生的作用包括:协同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拮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毒副作用五类。

一、协同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所追求的。

事实上,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是很显著的,呈现协同作用。

如:1.甘草和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用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灭活,使其在血中浓度升高。

2.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提高。

3.枳实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胆道感染可提高其抗菌效果,因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作用部位。

4.猪苓、泽泻和双氢克尿塞、速尿在利尿方面有协同作用。

5.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

6.蒲公英与TMP合用,可使疗效增强,对扁桃腺炎、气管炎效佳。

7.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已制成复方胃谷胺。

8.甘草与链霉素、碳酸钙治疗胃窦炎能增强疗效,已制成复方甘链片。

9.麻黄与青霉素在治疗细菌性肺炎时有协同作用。

10.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氯霉素可加强其治疗百日咳的痉咳的疗效。

11.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12.1%高锰酸钾加木芙蓉叶洗液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增强其疗效。

等等。

二、影响药物吸收和排泄中西药联用可以通过影响吸收和排泄这一重要环节,使药物在体内停留得时间改变,这样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对身体有利,可增强药物的治疗效用;另一种是对身体不利往往是降低药物的治疗效价,甚至使药物失效,应禁止联用。

如:1.黄芩、砂仁、木香、陈皮对肠管明显抑制,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 、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吸收,提高疗效。

2.茵陈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能增强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使其在胃肠道吸收增强。

3.硼砂碱化尿液,增强青霉素、磺胺类的排泌,使血浓度下降,但与四环素族、红霉素合用则使吸收增加,血浓度上升疗效增加。

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的探讨

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的探讨

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的探讨摘要】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很多疾病都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

在中西药合用或先后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相互作用,笔者在文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中药是我国的国粹,西药有较好的疗效。

近年来,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采取了中西药结合的方法。

在中西药合用的过程中,二者合理配伍,其有益的影响可以提高药效,促进疾病尽快恢复,二者不合理配伍则可能使药效减弱,甚至产生毒性。

笔者对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现阐述如下。

1、中西药合用可能产生的作用中西药合用过程中,其药理作用可能发生拮抗、协同及相加。

拮抗反应不仅会造成药效变化甚至减低,还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和毒性反应,诱发一些药源性疾病。

磺胺类药与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合用,酸性环境就会大大降低乙酸化磺胺的溶解度,引起结晶反应,出现结晶尿等不良化学反应;小儿咳喘灵与异烟肼合用,因异烟肼的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而储存于神经末梢的甲肾上腺素,会在麻黄碱的作用下被大量释放,引起运动失调、高血压危象等药源性疾病[1];协同作用对治疗能发挥较好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减少疗程,使患者尽快康复,协同作用是中西药合用治疗疾病追求的理想效果,尤其采取西药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合用中药不仅能拮抗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对抗肿瘤起到辅助作用。

部分中药和西药合用能够起到相加的作用,两者之一借助另一方面的功效增强自己的药效,或者取长补短。

2、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的影响2.1 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对代谢的影响可对代谢产生的影响的药物包括药酶抑制剂和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如西咪替丁、氯霉素等,会使与之配伍的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致使血药浓度增高,从而产生毒性。

药酶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巴比妥、英钠等,会加速与之配伍的药物的代谢速度,血药浓度达不到疗效标准,导致药效减弱。

2.2 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对药物吸收排泄的影响如会减慢胃蠕动和胃排空的含颠茄类生物碱的中药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就会增加洋地黄类强心甙的吸收量,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中毒反应。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及相互作用分析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及相互作用分析
0 01 8. 0
加快 , 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②减 少排泄 : 酸性 较强 的药物联用 , 可酸化体 液而使药物排泄减 少 , 增加药物的毒副作
用 。含有机酸成分 的 中药 , 如乌梅 、 山茱 萸、 陈皮 、 木瓜 、 川芎 、 青皮 、 山楂 、 女贞子 等与磺胺类 、 大环 内酯类药物 、 利福平 、 阿 司匹林等酸性 药物合用 时 , 因尿 液酸化 ,
160 辽宁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药房 10 1
的中药有大黄 、 虎杖 、 五倍子 、 榴皮 等 , 石
因此 , 中成 药牛 黄解 毒 片 ( ) 麻 仁 丸、 丸 、 摘 要 总结 中西药联合应 用的特点 , 对 七厘散等不宜 与红霉 索、 士的 宁、 利福 平
中西 药联 合 应 用 的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进 行 详
中的药物浓度 , 使耳 毒性增 加 , 成暂 时 造
性甚至永久性 耳聋 。故长 时间联 用应 进 行血药浓度监测。 影响代谢 : 中西成药配伍时会影响药
配伍 , 可导致协同作用 , 增加疗效 , 减轻毒
副作 用。研究表 明, 香连 丸与广谱抗菌增
效剂甲氧苄 啶联用 后 , 抗菌 活性 增 强 其
药物代谢 。因此 , 床 上应 尽 量 避 免联 临
用。
影响排泄 : ①增 加 排泄 : 碱性药 物 由 于与酸性 药物 发生相互作用 , 可大大加快 排泄速度 , 导致 药效 降低 , 至失去 治疗 甚
等 同用 , 因为鞣质 具有 吸附作用 , 这些 使
西药透过生物膜的吸收减少。 影 响药物在 胃肠道的稳定 : 中成药 中 含有某些重金属或金属离子 , 当与一些具

特 点 相 互 作
有还原性 的西药配伍使用时 , 会生成不溶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是指将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1. 相互增效作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增强西药的疗效。

例如,中草药黄芪中的甘草酸可以提高激素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加治疗效果。

2. 相互拮抗作用:中药中的成分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减弱西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保护肝脏健康。

3. 调节药物代谢酶活性: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影响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改变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 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进而调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增强药物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西药联用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产生风险。

因此,在联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间隔,监测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研究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研究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药和西药的使用也日益广泛。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中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人们更加明智地使用中药和西药。

一、中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中药和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中药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西药相互作用:1. 代谢酶作用: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影响人体的代谢酶系统,从而影响西药的代谢和清除。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抑制某些特定代谢酶的活性,导致西药的浓度升高,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的风险。

2. 肠道吸收作用:一些中药中的化合物可能影响肠道对西药的吸收。

例如,中草药中的益母草可以加快西药的吸收速度,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

3. 细胞的靶点作用:某些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西药共同作用于细胞的靶点,影响西药的药效。

这可能产生意外的药物效应,增加治疗风险。

二、使用中药和西药的建议为了确保中药和西药的正确使用和避免不良的相互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1. 请告知医生:在使用中药和西药之前,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中药、保健品和其他处方药。

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2. 避免自行混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尽量避免自行混用中药和西药。

如果您确实需要同时使用中药和西药,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选择正规品牌:购买和使用中药时,请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注意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成分。

4. 注意剂量调整:使用中药和西药时,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准确使用药物,并按照规定剂量使用。

避免任意更改剂量,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5. 密切观察反应:在使用中药和西药期间,密切观察身体的反应和不适感。

如有任何不良反应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总结起来,中药和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吃吗

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吃吗

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吃吗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使用,但需要谨慎选择和正确使用。

中药和西药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上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合理地结合使用可以达到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目的。

下面将从中药和西药的特点、相互作用、合理搭配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药和西药的特点不同。

中药以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物为原料,通过药材的煎煮、蒸馏提取等工艺制成。

中药疗效温和稳定,中医药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调理,多为较为温和的治疗方法。

而西药则是以化学物质合成的药物,作用机制相对明确,对一些急性和严重的疾病有快速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和毒性。

其次,中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

中药与西药之间在药理学上可能存在相互影响。

一方面,一些中药可能会与西药发生药代动力学上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可能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

另一方面,中药和西药的药物成分可能相互结合,产生新的药物化合物,可能改变药物的药效或副作用。

再次,合理搭配中药和西药是利用其优势,实现疗效的最大化。

在使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时,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病人的体质差异以及中药和西药的作用机理进行合理搭配。

一方面,可以使用中药辅助西药治疗,以减少西药的剂量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放化疗过程中,中药可以缓解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可以使用西药辅助中药治疗,以加快疗效、增强中药的药效。

例如,在感冒发烧时,中药可以缓解症状,西药可以抗菌和退热。

最后,合理的中西药搭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由于中药和西药的复杂性和潜在的相互作用,患者在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时应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的特点和中西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科学、合理的药品选择和用量调整,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评估。

总之,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使用,但需要慎重选择和正确使用。

合理搭配中药和西药可以发挥其疗效的互补作用,但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以确保治疗安全和疗效的最大化。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中西药联合用药,指的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西药相结合,共同用于疾病治疗的一种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既能充分发挥中药的卓越疗效,又能借助西药的先进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然而,中西药联合用药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谨慎使用。

接下来将分别从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1. 综合疗效更好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充分结合中药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相互增强,达到综合治疗效果。

中药以其温和、缓和的特点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同时西药又可以加快中药的吸收,提高疗效。

2. 病情治愈率提高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精准调配中西药配方,增加治愈率。

中药可以调理身体内部环境,西药可以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成功率。

3. 减少药物耐药性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患者对某一种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通过中西药的轮换使用,可以有效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导致的耐药问题,延长药效持久性,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弊1. 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概率,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交叉禁忌,不宜混合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药物相互抵消、增强等情况,影响疗效。

2. 个体差异中西药联合用药也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人群对中西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中西药联合用药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避免造成不良反应。

3. 专业技术要求高中西药联合用药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合理搭配药物,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如果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够或者患者自行搭配用药,可能会造成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危害。

综上所述,中西药联合用药有利有弊。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慎重选择中西药的搭配方式,合理调节剂量和疗程,确保疗效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时,也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守医嘱,注意药物的搭配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分析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分析

中西药的不合理联用分析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指的是同时或连续使用中药和西药,引起了
不良反应、药效降低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

以下分析其不合理之处。

1. 药物相互作用:中医和西医在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
等方面有差异,因此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
降低或者增强。

例如,中药黄芪和西药青霉素同时使用会降低青霉
素的效果、影响治疗效果;中药黄芪和西药硝苯地平联用会减弱硝
苯地平的降压效果,导致血压控制不理想。

2. 药效降低:中药和西药的使用时间、途径、劑量等也有差异,因此不合理的联用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

例如,中药黄芪和西药肾
上腺素同时使用会互相抵消,使治疗效果减弱,甚至反效果;中药
当归和西药维生素K抗凝药联用也可能降低维生素K的有效性,使
药物疗效减弱。

3. 不良反应:一些中草藥和西药在选择或使用方法不当时,可
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例如,当归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会增加胃肠道
出血的发生率;甘草与利福平联用可引起血压升高等。

4. 过度用药: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也可能导致药物过度使用。

中药多采用慢性服用的方法,而西药通常使用短程疗法,联用可能
增加病人对药物的依赖,况且对症治疗是更好的选择。

同时,西药
和中药对身体的副作用互异,过多的使用可能导致身体不可逆的损害。

总之,中西药并用需要慎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择药品、剂量、用法、用时等。

如果需要节约药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合理使用。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结 语
16 0 3 50吉林 省梨树 县第一人 民医院
中西药联用的正面作用 中西药联用 以增加疗效 : 临床上抗休 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 , 效果 不 明 显时 , 加用生脉注射液或参 附注射液可使 血压逐渐平稳 。如果 预先使 用生 脉 注射 液或参 附注射液 , 即使减量或停用某 些升 压的西药 , 血压也能维持稳定 。可见中药 制剂与西药升压 药合用 可加 强升 压作 用 或减少对西药 升压 药 的依 赖 。据 文献 报 道, 茵陈浸膏或其利胆有效成分对 羟基苯 乙酮可促进 灰黄 霉素的吸收 ; 枳实可提 高 胆道庆大霉素 的浓 度。这都 是利 用一 种 药物促进另 一种 药物 的吸收 而达 到提 高 治疗效果 的 目的。 中西药联用 可起 到互补作用 : 山茛菪 碱能改善微循环 、 提高心率 , 如与生脉散 、 丹参等联用 可活 血化瘀 、 改善血 循 环 、 提 高心率 、 改善心 肌 的缺血缺 氧 , 起到 相辅 相成 的作用 。扶正 固本 的 中药 对人 体 免 疫功能 的调节 和提 高有一定 的作用 , 少 不 临床和实验证 明, 这类药物对化疗或放疗 所致 的肾上 腺皮质 和髓 质功 能抑制 有 一 定 的保护作 用 , 能减 轻放疗 、 并 化疗 后 引 起 的消 化 道反 应 。如 动物 实 验 中, 贞 女 子、 枣皮 、 补骨脂 、 玄参 等能保护注射环磷 酰胺后引起 的 白细胞下 降 。利用 中药 的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 , 可提高西药的治疗效
中西 药联 用 的药 物 相互 作 用
孟秀丽 郑晓 东 炎、 泄泻时 , 同时给予服用维生 素 B 和 酶 . 制剂是非常不妥 的, 因为地榆 、 石榴 皮 、 五 倍子 、 虎杖 等 中药均 含有大 量 的鞣质 , 可 与维 生素 B 持久 结合 而排 出体 外 , . 使维 生素 B 失去应 有的作用 。牛黄解毒丸 中 . 含有石膏 , 四环素族 药物 分子结构 中含有 酰胺 基和多个 羟基 , 能与钙离子形成螯合 物降低其溶解度 , 响吸收。 中药洋金花 影 和西药 阿托品同时服用 , 洋金 花里含有阿 托品成 分 , 会超 过阿 托 品的安 全用 量 , 就 出现 中毒症状 。阿司匹林和鹿茸 、 甘草及 其复方制 剂同时服用 , 加消化性 溃疡发 增 生率 , 故两者不宜长 期合 用。 中西药相 互作用对药物分布 的影 响 : 中西药配伍 联用 可影 响药 物在体 内的分 布 , 而影 响疗效 ( 从 或增 强或减 弱 ) 或 产 , 生不 良反应 。例如理气中药枳实 , 能松弛 期 ; 中, 中剂量能抑制小 鼠肝药 酶而 其 大、 减 缓戊 巴 比妥的代谢 , 明显地延长小 鼠的 睡眠时间。西药痢特灵 、 优降宁 、 异烟肼 、 苯 乙肼 等对单胺 氧化酶有抑制作用 , 可使 去 甲肾上腺 素、 巴胺 、 多 5一羟色胺等单胺 类神经递质 不被破 坏 而在神 经末梢 中蓄 积 , 可 延 缓 巴 比妥 类 、 噻 嗪 类 及 口服 还 吩 降血糖 药的代 谢。 中药 麻黄 及含有 麻黄 的中成 药 ( 麻 杏石 甘 片 、 管炎 糖 浆 、 如 气 哮 喘冲剂 、 活络 丹 、 参再 造 丸 ) 大 人 或汤 剂( 如麻 黄汤 , 小 青龙汤等 ) 含的麻 大、 所 黄碱可使大 量贮存 于神 经末 梢 的单 胺类 神经递质 释放。因此 , 高血压病人应尽量 避免上述西药和 中药 的配伍联用 , 否则大 量单胺类递质 , 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 的大 量释放 , 可升 高血压 , 甚至 导致 高血 压危 象或脑 出血 。 破坏或 降低酶 的活性 : 含消化酶或酵 母酶 的中药 ( 如神 曲、 芽、 麦 豆蔻 等 ) 中 和 成药 ( 如保 和 丸、 翘解 毒 丸等 ) 宜与 银 不 酶类西药 ( 胃蛋 白酶 、 酶片 、 如 多 多酶 生、 淀粉酶 、 酶等)伍用 ,因后 者会破 坏 中 胰 药 中的酶 以及有益微生物 , 从而影响 中药 的药效 。反之 , 西药 的酶类药物 又不 宜与 含砷 、 、 钙 镁等金 属元素 的 中药 ( 如雄 黄、 石膏等 ) 和中成 药 ( 六 神 丸、 黄解 毒 如 牛 丸、 解毒 消炎 丸 等 ) 合用 ,因其 中金属 离 子可与酶结合 , 而使西药疗 效降低。 酸碱中和 : 具有 明显酸或碱偏性 的中 药和西药配伍应用 , 要考虑 到酸碱 中和反 应 会降低疗 效 。例如 酸 性 的 中药 ( 山 如 楂、 山茱 萸 、 梅 、 味 子 等 ) 中 成 药 乌 五 和 ( 如乌梅丸 、 山楂丸 、 味地黄丸 等 ) 与 六 若 碱 性西药 ( 如氨 茶碱 、 复方 氢 氧化 铝 、 碳 酸氢钠等 ) 同用 ; 碱性 中药 ( 或 如煅 龙骨 、 煅 牡蛎 、 硼砂 、 龙齿 等) 和中成药 ( 如痧 气 散、 行军散等 ) 与酸 性西 药 ( 阿斯 匹 若 如 林、 胃蛋 白酶 合 剂等 ) 合用 , 均会 由于 酸 碱 中和作用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而 生 成 有 毒 物 质 : 药 中 殊 砂( 汞) 含殊砂 的 中成 药 ( 含 或 如朱砂 安神 丸 、 六神丸 、 七厘 散、 紫雪丹 、 苏合香 、 冠 心苏合 丸等 ) 不能 与具 有 还原 性 的西 药( 如溴 化 钾 、 化钠 、 化 钾 、 化 钠 、 溴 碘 碘 硫 酸亚铁 、 硝 酸盐 类药 物 等 ) 用 , 亚 合 因 二 者相互作 用可 发生还 原反应 而 生成有 毒 的溴化汞 、 碘化汞和硫化汞等有毒 的物 质, 引起较严 重 的汞中毒 , 如药 源性肠 例 炎 而见赤痢样大 便等 。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药物配伍
•含有碱性成分的中草药导致的相互作用
含碱性成分的中草药 黄连(小檗碱,巴马亭,
药根碱)
业 执
7 YE Min
麻黄(麻黄碱,伪麻黄
碱,甲基麻黄碱)
继 师 药
酸性化学药 阿斯匹林 头孢类抗生素
育 教 续
吸收增加 血药浓度提高 疗效增强 副作用?
离子化程度提高 肾小管重吸收减少 血药浓度降低 疗效下降
业 执
继 师 药
育 教 续
sedatives and antidepressants immunosuppressants
(cyclosporine and tacrolimus)
DDT, 2007, 12: 664-673.
常见的与化学药发生相互作用的中草药
人参 银杏 丹参 贯叶连翘 当归 吴茱萸 松果菊 echinacea 水飞蓟 Silybum marianum (Milk Thistle)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icorice) 白芷Angelica dahurica (Baizhi)
业 执
12 YE Min
继 师 药
育 教 续
©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三、药效的协同与拮抗
业 执
继 师 药
育 教 续
增效作用
六神丸含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具有强心苷样作 用,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末梢,并直接作 用于心肌,引起心律紊乱 。 与地高辛in
继 师 药
育 教 续
黄芩、槐米、芫花、忍冬叶、陈皮、旋覆花等含有 大量黄酮类成分的中药不宜与氢氧化铝、三硅酸镁 、碳酸钙等含有铝、镁、钙的药物同服, 这些金属离 子可与黄酮生成络合物, 失去药物疗效。

中药材与西药配伍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

中药材与西药配伍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

中药材与西药配伍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中药材和西药的联合使用越来越常见。

然而,这种配伍并非总是安全无害的,有时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了解这些潜在的风险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中药材和西药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它们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

当两者配伍使用时,可能会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首先,在药物吸收方面,中药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酸碱度,改变西药的解离度,进而影响其吸收。

例如,含有鞣质的中药材(如五倍子、石榴皮等)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抗生素合用时,鞣质会与这些西药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减少西药的吸收,降低其疗效。

其次,在药物分布环节,一些中药材可能会影响西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改变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作用强度。

例如,当归、丹参等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会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位点,使某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西药(如华法林、地西泮等)游离浓度增加,从而增强其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药物代谢方面,中药材也可能对西药的代谢酶产生影响。

肝脏中的细胞色素 P450 酶系(CYP450)参与了许多西药的代谢过程。

某些中药材(如贯叶连翘、五味子等)可能会诱导或抑制 CYP450 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西药的代谢速度。

例如,贯叶连翘可诱导 CYP3A4 酶的活性,加速硝苯地平、环孢素等经 CYP3A4 代谢的西药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降低,疗效减弱;而五味子则可能抑制 CYP3A4 酶的活性,导致这些西药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药物排泄也是一个容易受到影响的环节。

一些中药材具有利尿作用,可能会加快西药的排泄,使其在体内停留时间缩短,药效降低。

例如,车前子、茯苓等中药材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会增加这些药物的排泄,影响其疗效。

除了上述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外,中药材与西药配伍还可能直接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中草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

中草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

中草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草药的治疗作用。

虽然中草药有着许多优点,但是在使用时也存在着风险。

与西药不同,中草药是复杂多样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

这些化学成分可能会与人体内的其他物质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效降低。

在使用中草药的同时,如果需要使用西药,则需要格外注意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草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草药的化学成分中草药是由多种不同草药混合而成的复杂药物。

每种中草药所含的化学成分都有所不同。

这些化学成分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如调节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细胞再生等等。

常见的中草药成分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物质•三萜内酯类物质•挥发油等这些化学成分可能与人体内的其他物质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

中草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草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草药中的化学成分与西药中的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影响西药的吸收、代谢或排泄,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1.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以滋补血液、调节内分泌、抗氧化等功效而被广泛使用。

然而,当归中的有效成分羟基香豆素可能与西药华法林相互作用。

羟基香豆素可能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并增加药物的毒性。

2. 人参人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增强免疫力、改善体力疲劳等。

不过,人参中含有的皂苷类化合物会影响西药地高辛的代谢。

地高辛是一种常用的心脏药物,会增加心脏收缩力并控制心律不齐。

皂苷类化合物可以干扰地高辛的代谢,导致药物积聚在体内,引起不良反应。

3. 金银花金银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然而,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会影响西药拉莫三国的代谢。

拉莫三国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可用于治疗癫痫和失眠。

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会干扰拉莫三国的代谢,导致药物积聚在体内并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中药与西药间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间的相互作用

中药与西药间的相互作用北京医院杨莉萍主任药师1692年,自从传教士洪约翰和刘应用一斤金鸡纳霜治好了康熙皇帝的疟疾,“神奇”的西药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线。

西药虽然神奇,在十七、十八世纪者两百年间,不论对皇帝还是百姓,西式医疗都只是病笃乱投医的奇方异术和权宜之计,并没有撼动中医在国人心中和生活中的唯一地位。

只是近百年来,随着西医的渗透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情况才日趋广泛。

自晚清著名的中西医贯通学家张锡纯创立石膏阿斯匹林汤(由石膏、阿司匹林组成,治疗温病周身壮热,心烦热而渴,苔白欲黄,其脉洪滑)、张山雷创外科用的〔樟丹油膏铅丹(Pb3O4)、氧化锌(ZnO)、樟冰、凡士林〕开始,中西药联合运用已近百年。

中西药合用的效果正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中西药联用,在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均十分普遍,在许多基层医院已成临床用药的常规。

据北京市中医院的统计,该院应用汤剂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用汤剂患者的13.63%;用中成药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占有中成药患者的24.7%;用西药为主并用中成药的患者,占用西药患者的57.34%。

许多地、市尤其县级和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比率则更高。

在以西医为主的各级医院,中西药合用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中成药的合用,临床上往往由西医大夫处方,仅仅根据说明书中的适应症,“放心大胆”的给病人用中成药。

究其原因,由于中药起效慢,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时,通常合用西药。

而且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安全,与西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有些病人求愈心切,看过中医又看西医,然后将所开回的药一并服用。

殊不知,中药成分复杂,与西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问题。

有些中西药合用可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有些中西药合用则可能加重毒副作用,降低药效。

其实,中成药里的中药成分与西药一样,也是要进入机体,通过血液到达组织各部位而起作用的。

这些中药成分在体内,如果遇到“不良”西药,也是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的。

药物的中药与中药药物的中药与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的中药与中药药物的中药与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药物的中药与中药药物的中药与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的中药与中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药中活性成分复杂,药效也较为温和,与西药相比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特别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一、中药的药理作用与西药的相互作用中药的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者减弱药效。

例如,中药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与西药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影响西药的代谢和药效。

二、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研究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

体外实验可以通过检测中药药物与中药在体外的相互作用情况,以及药物对细胞和动物器官的影响来评估相互作用的程度。

动物实验可以通过给小鼠或大鼠同时使用中药和中药药物来观察其相互作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机制。

临床试验是研究中药药物与中药相互作用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在药物联合使用时的反应,可以评估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

三、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机制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代谢酶等。

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这些过程,导致药物浓度的改变。

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效应,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效的增强或减弱。

药物代谢酶是药物代谢的重要环节,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来改变药物代谢过程。

四、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评估中药药物与中药的相互作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评估的内容包括相互作用的机制、影响程度以及应对措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 碱性中药 黄连、黄柏、麻黄、乌头、附子、延胡索 碱性中成药 元胡止痛片、香莲丸、黄连上清片 附子理中丸.祛风舒筋丸.虎骨木瓜丸.小活络丹(乌
头碱)
碱性中药
酶类西药
碱性中药 + 酶类西药→沉淀 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
碱性中药
碱性西药
碱性中药 +氨基苷类→增加耳毒性 氨基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
麻黄 + 降压药 ↓溶解度增加 ↓重吸收增加 ↓作用增加,毒性增加
麻黄
含麻黄的中成药 感冒软胶囊 连花清瘟胶囊 金花清感颗粒 防风通圣丸 通宣理肺口服液 鼻渊通窍颗粒 同仁大活络丸
地高辛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控制快速性心房颤动、扑动的心室率 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作用相加
麻黄 + 地高辛 ↓增加心肌收缩力 ↓增强强心药对心肌的毒性
酸性中药
酸性西药
乌梅汤+利福平→增加肾脏重吸收 加重其对肝脏的毒性
酸性中药 酸性西药
乌梅+碳酸氢钠→降低西药的疗效 乌梅降低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的作用
山楂 红霉素
• 果实含丰富的
• 有机酸:枸橼酸、山楂酸

酒石酸、
齐墩果酸
• 鞣质
• 维生素:维生素C 、维生素 B

胡萝卜素Biblioteka • 黄酮类: 槲皮素、金丝桃 苷
中西药之间不良的相互作用
杨莉萍 卫生部北京医院 药学部
中西药合用的历史
• 1692年-传教士-金鸡纳霜-康熙皇帝-疟疾 • 1697年-我国第一个接受西说之医家-王宏翰卒 • 西药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线 • 近百年来西医药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中西药合用的历史(续)
• 1872年:中国第一所中西医院成立 • 香港东华医院(分中西医两部分) • 190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 • 中西药合用始于晚清张锡纯-石膏阿斯匹林汤 • 1909~1914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 中西药联合运用只有一百多年
脂肪酸 草酸钙 葡萄糖
大黄 + 西药 ↓生成鞣酸盐沉淀物
↓失去活性
↓降低疗效
含鞣质中药 生物碱类、酶类、维生素类、铁剂、钙剂、抗生素
矿物性中药
含大量无机盐 含钙离子:石膏、海螵蛸、石决明、虎骨、煅龙
骨、 龙齿、煅牡蛎、蛤壳、瓦楞子; 含铜离子:自然铜; 含镁、铝离子:滑石; 含铁、镁离子:礞石; 含铁、镁、铝:磁石、代赭石; 含铁、镁、铝、钙:赤石脂,钟乳石等;
↓心率失常
含鞣质的中药
• 含鞣酸的中药 • 大黄、茶叶、诃子、虎杖、五倍子、山茱萸、石
榴皮、狗脊、儿茶、地榆、侧柏叶、仙鹤草、四 季青、金樱子 • 含鞣酸的中成药 • 护肝宁(虎杖) 、急支糖浆(四季青)、六味地黄丸( 山茱萸) • 七厘散(儿茶) • 含大黄:麻仁丸、清宁丸(侧柏叶)、牛黄解毒丸 、黄连上清丸、一清胶囊、牛黄清胃丸、大黄利
含钙中成药
• 牛黄解毒丸 • 牛黄清肺散 • 明目地黄丸 • 五海咳喘丸 • 红卫止血散 • 胃溃疡颗粒 • 满山红糖衣片
• 防风丸 • 珍珠丸 • 溃疡散 • 桃花散 • 胃痛片 • 胃宁片 • 清眩片
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
• 磷酸可待因 • 磷酸川芎嗪 • 磷酸克林霉素 • 磷酸氯化喳琳 • 磷酸依托泊苷
酸性中药及成分
酸性成分——大量的有机酸 维生素C、缬草酸、枸椽酸、苹果酸、酒石酸
酸性中药 山楂、乌梅、山茱萸、五味子、陈皮、青皮、木
瓜 酸性中成药 山楂丸、乌梅丸、保和丸、二至丸、参麦散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川芎茶调散、五味子
糖浆
酸性中药
酸性西药
山楂 + 阿斯匹林→增加出血危险 增加疗效、同时也增加毒副作用
中西药相互作用的问题
1. 中医2500年的历史 2. 传统中医大夫对中药-中药相互作用非常清楚 3. 现代西药100年的历史 4. 现代西医大夫对西药-西药相互作用比较清楚 5. 无论中医大夫还是西医大夫 6. 对中药-西药相互作用都知之甚少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 多种维生素
• 多糖类:蔗糖.果糖.三梨醇 糖
• 钙/磷/铁
• 味酸、甘,性温
• 入脾、胃、肝经
磺胺类抗生素,呈弱酸性 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增强, 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降低
山楂.乌梅.五味子.蒲公英 + 磺胺 ↓溶解度降低
↓析出结晶-肾脏 ↓结晶尿、血尿症状
碱性中药及成分
碱性成分:大量的生物碱 小蘗碱、麻黄碱、乌头碱、莨菪碱、延胡索甲/乙
碱性中药
酸性西药
碱性中药 +头孢类→降低抗菌活性 降低肾脏对头孢的重吸收
麻黄
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 麻黄碱:拟肾上腺素药 收缩血管 → 升压 兴奋中枢神经 增加汗腺.唾液腺分泌 缓解平滑肌痉挛 伪麻黄碱 利尿
降压药
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降压 0号 在碱性环境下溶解度增强, 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降低
含鞣质中药引起的相互作用
鞣质类中药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生物碱类、苷类、酶类、维生素类、铁剂、钙剂
、抗生素 结合生成鞣酸盐↓ 、氢键缔合物↓ 、金属螯合物↓
影响吸收,减低疗效
大黄 西药
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 蒽醌类(大黄酸) 大黄鞣酸
不宜与四环素族、红霉素、克林霉素、含 铁\钙\铝的西药、地高辛、利血平、咖啡、 茶碱、碳酸氢钠、消化酶、1/6等合用
中西药相互作用:药动学-药效学的相互影响 主要源于:中药西药各自的药性、与机体的交互作用
中西药的药性
西药的药性 理化性质
酸性碱性 水溶性脂溶性 氧化性还原性
中药的药性 五味——酸.咸.甘.辛.

酸味主要由于酸性成分 涩味主要由于鞣质成分 咸味主要由于盐类成分 甘味主要由于多糖成分 苦味主要由于碱性成分
中西药合用的现状
用在 在 药许 农 的多 村 常基 、 规层 城
医市 院均 已十 成分 临普 床遍
中西药合用的问题
• 中药成分复杂,与西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 合用绝不是中药疗效与西药疗效的简单叠加 • 不合适的联用 • 不能提高疗效 或 降低疗效 • 增加毒副作用 或 引起药源性疾病 • 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 多糖类
• 多种矿物质元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呈弱碱性 在碱性环境下抗菌能力增强, 在酸性环境中(<4)几乎完全失效
山楂.乌梅.五味子.蒲公英+红霉素+胃 酸
↓酸度增加 ↓红霉素分解 ↓影响其抗菌作用
乌梅 磺胺药
• 果实含丰富的
• 有机酸:枸橼酸、乙醇酸

苹果酸
、草酸、乳酸
• 挥发性成分
• 24种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