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评析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皮亚杰的对偶故事

案例——皮亚杰的对偶故事

对偶故事发事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

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对偶故事: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 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 个杯子都撞碎了。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

1.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2.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 为什么?

通过被试的反应,测试结果多数孩子认为打碎15 个杯子的孩子更不好。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对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次此概括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 1 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 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 2 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 4 、5 岁~8 、9 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而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

第3 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始自9~10 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而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按皮亚杰的观察研究,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地步,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因此,对一般儿童来说,自律阶段大约跟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上)同时出现。

【案例评析】

约翰和亨利谁是好孩子?——谈幼儿道德品质教育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幼儿教师的首要责任是教会幼儿做人,而培养幼儿做人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教师要了解幼儿道德发展的过程,理解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道德判断标准与成人的区别,才能避免对幼儿进行错误的评价,引导幼儿判断是非,使幼儿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是非观、按照社会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上述案例中,我们先从行为的动机和结果两方面对约翰和亨利进行比较:

•行为的动机:约翰不知道门后面有杯子,因此他没有打碎杯子的不良动机,即他不是故意打碎杯子;亨利是因为妈妈不在家时要偷吃果酱,才打碎杯子。如果根据成人的判断标准,虽然约翰和亨利都不是故意打碎杯子,但亨利的动机是不好的,是要批评的。

•行为的结果:约翰打碎了15 个杯子,亨利打碎了 1 个杯子。约翰造成的损失显然比亨利严重。如果按照行为结果的糟糕程度,显然约翰应该更内疚。

成人在道德判断时既能够看到行为的结果,也能考虑行为的动机,会根据两方面进行评价,而从测试结果中我们能够看到,幼儿的道德判断标准显然与成人不同。

幼儿道德判断的特点:

1 ,幼儿过多地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做道德判断。

2 ,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出现脱节的现象。

3 ,婴儿已经具有初步的道德规范的认识,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利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些知识是形象的具体的,其内部各种知识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4 ,幼儿的道德标准是受到成人的标准控制的。

幼儿处于前道德阶段,道德判断存在片面性,同时也会受到成人标准的控制,如果成人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通常是行为结果或动机的某一方面,则幼儿倾向于依据这一个方面进行判断;如果成人可二者兼顾,则幼儿二者兼顾的情况也会更多些。同时,幼儿对一件事好坏的判断也多是依赖成人或榜样的判断,而较少有自己的判断,如问幼儿“小明这件事做得不对,为什么?”幼儿经常回答:“老师/ 妈妈说这么做不对”或“嘟嘟熊是好孩子,它也不会这么做。”等。

了解了幼儿道德发展的过程及特点,教师就要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道德教育。幼儿道德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在真实的情景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感性经验。幼儿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一、帮助幼儿思考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日常生活里存在形形色色的道德问题,例如,午餐时,老师让值日生发小勺,因为有不一样的勺子,有些幼儿会把这把勺子发给自己的好朋友,但同时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在监督它的行为,在这种监督的背后,幼儿领悟了公平的原则。饭后,老师便带幼儿观察保育员老师整理餐具,拖地等;孩子亲眼看到老师擦桌子、一遍遍地拖地,非常辛苦。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仍脏东西的道理。还有如何公平的分配游戏材料,如何合理的解决争吵等。老师紧紧抓住这些渗透的机会,随时了解和掌握幼儿行为习惯,不失时机地开展随机教育,幼儿在试图解决这些矛盾时,必然要调动自己原有的道德规则,在发现规则之间的冲突或逻辑关系时,逐步形成自己的规则体系,使外在的规则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内容。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组织讨论

学习是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组织幼儿讨论他们生活中碰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幼儿认知上的冲突,有着特殊的作用,它能使幼儿对道德规则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幼儿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幼儿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幼儿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幼儿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