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旅游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5篇
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5篇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
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一)欢迎大家光临天后宫。
泉州天后官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当时庙字规模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枪神妈祖林氏默娘,是北来平安军(泉州府)节度辖下的莆田县湄洲岛之民女,生于来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父亲林帷悫,母亲王氏平生注意积德行善,乐于助人,年纪都在四十有余,虽生了一男五女,老是觉得单枝难以传宗接代,向观音菩萨祈求再生一男。
王氏不久便怀了孕,在降生之时,王氏见到一道光从西北面射人她房内,光辉耀眼夺目,香气四处飘荡,久久不散。
林默娘长大了,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务,矢志不嫁人,专心致志精研医理,为人消灾防病。
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排忧解难,还引导乡人避凶趋吉,有谁遇难,都乐意找她求助。
当时,莆田地区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尽办法施药抢救乡民,果然立愈。
乡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阳佳节,妈祖父兄驾舟渡北上,西风正急,途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在狂风怒涛中剧烈颠簸,妈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就这样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
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
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
立庙祭祀。
泉州天后官初建即以来微宗赐额“顺济”为庙名,即“济以顺风”之意。
宗元时代,泉州成为世界贸易港之一,元政府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于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下诏“制封泉州神女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5年)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镇守官重新其庙。
此后朝廷节遣内宦(太监)及给事中行人(对外使节)等官,出使琉球、爪哇、满刺加等国,率以到庙祭告祈祷为常,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顺济桥一带称浯江)启航,“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改宫号为“天妃宫”。
泉州旅游导游词(精选5篇)
泉州旅游导游词(精选5篇)泉州旅游篇1自从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以来,两岸之间的往来越发便捷,特别是现如今到泉州旅游、探亲的台湾同胞也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是初来泉州的客人,那么今天就让我当回小导游,带你一起去探寻泉州这座千年古城,网罗这里的美食美景吧!今天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就是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天下游客。
这里的奇石林间立、清泉石上流,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题。
特别是位于清源山南麓那高大的老君岩,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他雕于宋代,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
只见他慈眉善眼,炳焕生光,堪称石雕艺术的瑰宝。
知道吗?以前听老人们常说:“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
”哈哈,于是常有人攀爬到石像上,触摸老君鼻。
当然,现如今已没有游客肆意攀爬了,因为保护老君岩这样的文物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呀,已经是中午了。
走了这么久,你的肚子也一定饿瘪了吧!来,我带你去泉州西街的老字号——老记面线糊,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吧。
走入小店内,玻璃柜台上放着一小格一小格的配料,就像一个美食大家庭般,让我们目不暇接。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醋肉、卤大肠、海蛎、猪腰、鸭胗等,加好后在碗中加入面线糊(主角哦),然后撒上胡椒粉、葱末以及几滴白酒和卤汁,如果再配上一根香脆的油条,那便是一餐美味了。
说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呢?那就开始大快朵颐吧!那一口口的面线糊在嘴里“荡漾”着,散发出阵阵怡人的香味。
当你舀起一匙,你就会发现,面线糊晶莹剔透,糊里的面线如同针线般细小,却又清晰可见。
想想,它们是不是很像是连着我们海峡两岸故乡情谊的丝线呢?肚子填饱之后,我带您去泉州的西湖走走看看吧。
你看,湖面波光潋滟,公园里花团锦簇,一眼望去浮光荡漾的美景与湖后面宏伟的闽台缘博物馆、以及清源山那翠绿的山色相得益彰。
来吧,我带您去乘坐这里特有的古船泛舟畅游吧!迎着习习和畅的惠风,在优雅的轻音乐声中,古船徐徐缓行,划过波澜不兴的水面,绕过湖央两座突兀的孤屿。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通用5篇)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通⽤5篇)泉州开元寺导游词(通⽤5篇) 作为⼀名导游,有必要进⾏细致的导游词准备⼯作,导游词具有注重⼝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泉州开元寺导游词(通⽤5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1 我们车现在正往开元寺的⽅向开,⼤概还有5分钟的车程,在这我先给⼤家讲讲开元寺的来历! 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年,即公元686年!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莲花寺,后来在唐朝开元⼆⼗六年公元738年,唐⽞宗下令在各地发⽣战乱的地⽅建⼀座开元寺,变更名为开元寺!关于开元寺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原来开元寺是⼀个名叫黄守恭的⼤财主的桑园,有⼀天⼀名叫匡护的僧⼈前来索地求建寺庙,这个黄守恭是为虔诚的佛教徒,但是这么平⽩的将⼤⽚桑林捐赠出去呢却很舍不得,但不好推脱,于是假⾔待得桑林开莲花便捐地,匡护禅师笑笑⽽去。
第⼆天⼤早就来敲门告知桑林已经开莲花,黄不信,⼀起来到桑林,发现果然满园桑树枝头皆挂满莲花!便问和尚需要多⼤的地盖寺庙,匡护禅师说只要⼀袈裟⼤的地⾜矣!那黄守恭想这才要多⼤地,于是点头同意,不想匡护禅师将袈裟解下,扔到空中,顿时将整⽚桑林覆盖!黄守恭叹服佛法⽆边,将整⽚桑林捐出,建成如今这福建省最⼤的寺庙!好了,我们车已经到达,请⼤家带好随⾝贵重物品,等车停稳随我下车游览!因为正门正在修缮中,随我从边门进去!我们游览时间预计是⼀个⼩时,11点整准时这个门⼝集合,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 进⼊⼭门我们便能看到泉州市的地标建筑—东西塔,在泉州的旅游宣传中,东西塔是最常见的,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代表着泉州,⼤家随我⾛,我们现在看到这么有⼀堵墙,⼤家知道这是什么墙吗,有⼈说是麒麟壁,没错!但是你们知道上⾯的麒麟代表什么吗,⼤家看看这只麒麟⾝披铜钱,脚踩⽂笔,奇形怪状!其实这本是泉州城隍庙的影壁,原来是告诫以前的地⽅官,做官呢要是只爱⾦钱,践踏⽂法,必然会如同此兽四不像,⼤家看这麒麟连脖⼦都没了,就是说脑袋不保!在看看麒麟两边,这壁上有猴⼦在捅马蜂窝,代表封(蜂)侯,那边有⼈在拜⼤象寓意拜相,意思就是只要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就能封侯拜相,这是对古代官员的⼀种激励!好,我们现在来到东西塔的西塔下,这西塔名为仁寿塔,⾼44.6⽶,是仿⽊⽯结构,最早建于唐朝五代年间,本为⽊塔,但年久失修,后改为砖塔,但也不经海风侵袭,直到明代才改成今天的⽯塔,在明万历年间曾经历过⼀场⼋级地震⽽没受到破坏,不得不佩服古⼈的智慧!,在我们泉州有⼀种说法就是西塔是⿁塔,东塔是神塔,怎么说呢,其实西塔代表的是西⽅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当然只有死⼈才能去啊,⼤家看这塔的雕刻,底座是花草树⽊,代表极乐的众⽣平等,⼤家尤其注意看第三层的浮雕,就是那个猴尊者,我想这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原型了!在这个西塔对⾯200⽶之遥就是东塔,名⽈镇国,⾼48.24⽶,⼀会我们过去看看!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就已经来到了开元寺⼤殿门⼝,这⾥⼜称为拜亭,据说在当⽇⼤殿落成的时候天降紫云,于是⼨草不⽣,1992(飞碟探索)杂志曾把此列为UFO降临的疑似地点之⼀!其实此处之所以⼨草不⽣不过是因为信徒过多,踩得长不出⼩草!⼤家看⼤殿上⾯那四个字是什么,很多⼈都不认识那第三个字,那个字读法,这块牌匾读作桒莲法界,还记得我在车上给⼤家讲的故事吗,桑树开莲花!⾄于为什么第三个字读法,据考证这个字去掉三点⽔读⾘,据⼭海经记载,⾘是⼀种神兽,最公正⽆私,谁做了坏事它就⽤独⾓去顶他,古代的衙门就有供奉这种神兽,所以它代表着法!⼤家随我来看看这⼤殿的基座,⼤家看它雕刻的是什么?没有错,是埃及的狮⾝⼈⾯像,从这边就可以反应出当时泉州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宗教⽂化! 我们现在进⼊到⼤殿去参观,请有相机的朋友注意,在我们中国参观寺庙⼀般只拍建筑⽽不能拍佛像,所以请尊重寺庙的习惯!我们来到⼤殿,这中间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即⼤⽇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神祗!这旁边分别供奉的是依次为东⽅⾹积世界阿閦佛,南⽅欢喜世界的宝⽣佛,西⽅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莲花世界的成就佛,合称为五智如来,⼜称五⽅佛!这五尊⼤佛⾦光闪烁,⾐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艺精巧,令⼈叹绝。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著名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5篇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一)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
各位亲爱的团友们,大家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告诉我们:福祸是相对的,有所得必有所失。
所以大家既然已来到有着“海滨邹鲁”之称的泉州,就不要担心抱怨其它什么了,打开你们的心,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尽情地放松游览吧!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曾经盛行的璀璨文化遗迹,能否在今天的游览重温中,再次领略呢?好!各位亲爱的团友,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欲望,首先来游览这“秀出东南”的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风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占地面积达62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主峰海拔498米,清源山借仙而得名,那是什么神仙与它有着如此的身世之缘呢?这可要涉及到一个传说了喔!大家都知道“八仙过海”八仙中有个叫做铁拐李,对吧?传说啊,李铁拐云游至此,停在了山头上休息时,见有山下蓝海绿原|、山上苍松翠柏、曲径通幽之美景,这可把铁拐李乐得高举拐杖点地啊,极呼:妙哉、妙哉!可这拐杖呀,因用力太大深入底层数丈,冒出清泉喷射不止啊!于是因泉眼诸多,后人名为“泉山”,而泉州呢,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后又渐渐衍化为清源山了,又因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郊北部又称“北山”;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说到三台山大家也许就会联想到佛教名山——五台山了,同五台山一样,泉州清源山自唐代就有“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后逐步发展成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了。
好!各位团友!请跟随我的步伐哦!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这座别具特色的老君岩山门了,眼前的二级平台成曲尺形,是太极阴阳八卦变形图案,正前耸立的这块天然石头上镌刻着八个大篆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字呢?好,我读给大家听,“青牛西去,紫气东来”,说的呢是一个关于老子的典故喔!据记载,西周末年衰败,老子逐弃周隐居,骑着青牛,悠悠然,出函谷关,关令伊喜见有紫气东来,料定有圣人过关啊,果然是圣人老子,伊喜久仰老子大名,要求老子写点东西给他,方可过关,于是老子提笔作了传世之作——>。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通用5篇)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作为一名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泉州开元寺导游词(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1我们车现在正往开元寺的方向开,大概还有5分钟的车程,在这我先给大家讲讲开元寺的来历!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莲花寺,后来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在各地发生战乱的地方建一座开元寺,变更名为开元寺!关于开元寺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原来开元寺是一个名叫黄守恭的大财主的桑园,有一天一名叫匡护的僧人前来索地求建寺庙,这个黄守恭是为虔诚的佛教徒,但是这么平白的将大片桑林捐赠出去呢却很舍不得,但不好推脱,于是假言待得桑林开莲花便捐地,匡护禅师笑笑而去。
第二天大早就来敲门告知桑林已经开莲花,黄不信,一起来到桑林,发现果然满园桑树枝头皆挂满莲花!便问和尚需要多大的地盖寺庙,匡护禅师说只要一袈裟大的地足矣!那黄守恭想这才要多大地,于是点头同意,不想匡护禅师将袈裟解下,扔到空中,顿时将整片桑林覆盖!黄守恭叹服佛法无边,将整片桑林捐出,建成如今这福建省最大的寺庙!好了,我们车已经到达,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等车停稳随我下车游览!因为正门正在修缮中,随我从边门进去!我们游览时间预计是一个小时,11点整准时这个门口集合,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进入山门我们便能看到泉州市的地标建筑—东西塔,在泉州的旅游宣传中,东西塔是最常见的,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代表着泉州,大家随我走,我们现在看到这么有一堵墙,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墙吗,有人说是麒麟壁,没错!但是你们知道上面的麒麟代表什么吗,大家看看这只麒麟身披铜钱,脚踩文笔,奇形怪状!其实这本是泉州城隍庙的影壁,原来是告诫以前的地方官,做官呢要是只爱金钱,践踏文法,必然会如同此兽四不像,大家看这麒麟连脖子都没了,就是说脑袋不保!在看看麒麟两边,这壁上有猴子在捅马蜂窝,代表封(蜂)侯,那边有人在拜大象寓意拜相,意思就是只要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就能封侯拜相,这是对古代官员的一种激励!好,我们现在来到东西塔的西塔下,这西塔名为仁寿塔,高44.6米,是仿木石结构,最早建于唐朝五代年间,本为木塔,但年久失修,后改为砖塔,但也不经海风侵袭,直到明代才改成今天的石塔,在明万历年间曾经历过一场八级地震而没受到破坏,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我们泉州有一种说法就是西塔是鬼塔,东塔是神塔,怎么说呢,其实西塔代表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当然只有死人才能去啊,大家看这塔的雕刻,底座是花草树木,代表极乐的众生平等,大家尤其注意看第三层的浮雕,就是那个猴尊者,我想这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原型了!在这个西塔对面200米之遥就是东塔,名曰镇国,高48.24米,一会我们过去看看!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就已经来到了开元寺大殿门口,这里又称为拜亭,据说在当日大殿落成的时候天降紫云,于是寸草不生,1992(飞碟探索)杂志曾把此列为UFO降临的疑似地点之一!其实此处之所以寸草不生不过是因为信徒过多,踩得长不出小草!大家看大殿上面那四个字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认识那第三个字,那个字读法,这块牌匾读作桒莲法界,还记得我在车上给大家讲的故事吗,桑树开莲花!至于为什么第三个字读法,据考证这个字去掉三点水读豸,据山海经记载,豸是一种神兽,最公正无私,谁做了坏事它就用独角去顶他,古代的衙门就有供奉这种神兽,所以它代表着法!大家随我来看看这大殿的基座,大家看它雕刻的是什么?没有错,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从这边就可以反应出当时泉州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我们现在进入到大殿去参观,请有相机的朋友注意,在我们中国参观寺庙一般只拍建筑而不能拍佛像,所以请尊重寺庙的习惯!我们来到大殿,这中间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这旁边分别供奉的是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成就佛,合称为五智如来,又称五方佛!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
泉州导游词600字精选5篇
泉州导游词600字精选5篇福建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泉州导游词6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泉州导游词1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有“秀出东南”之美誉的清源山观光旅游。
我是春晖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他有多年的驾车经验,相信我们会有一段愉快而又舒适的旅程。
很高兴今天由我们来为大家服务,在这里我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是老君岩和清源山第一洞,希望大家玩得开心游的尽兴!整个景区是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 米,是泉州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家知道我们清源山为什么如此出名吗?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清源山也正是借仙而出名的。
传说当年铁拐李云游到此地的时候,看到这里的景色如此的美丽,乐得他举起了拐杖不停地点地,大呼:妙哉!妙哉!没想到用力过猛,铁杖深入地层数丈,突然就冒出一股清泉,喷射不止。
因此,当时第一个发现此泉的人,就把此山命名为“泉山”。
此城也因此得名“泉州”。
清源山景区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
好的,现在请大家随我往前走,先去参观--老君岩。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老君岩的山门,这座山门是以牌坊的形式建立的,高12.6米,宽21米。
而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还有这石构山门,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使人有种进入物外仙境的感觉。
泉州旅游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_1
泉州旅游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旅游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旅游景点导游词介绍(1)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古城,就叫做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古城座落在泉州市惠安县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
近年来,崇武半岛优雅的环境,渔村的民俗,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广泛兴趣;而半岛上这座巍峨的古城,更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和游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各位朋友一定也有同感吧?我们要想了解祟武古城,就必须追本溯源,从头讲起。
崇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临海,西连陆地,地势起自大雾山脉,婉蜒起伏,十分壮观。
它夹在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
往北与莆田的南日、湄州互为犄角;往南与晋江的永宁、祥芝互为犄角;东临台湾海峡。
近处海域遍布岛屿与礁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是个战略位置十分显著的国防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
据说宋朝时,这里就称为崇武乡守节里。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后,在这里设小兜巡检寨。
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动在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一倭寇突然登陆祥芝的蚶江,对泉州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
周德兴是个军事工程专家,他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五所。
惠安设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
祟武城为五城之一,隶属福建司永宁卫的一个千户所。
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垒成,城墙共长2457米,城基高5米,墙高7米,并设有两层跑马逍。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1)大家好!首先我欢迎各位来泉州参观、考察。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
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
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讲到这里也许各位来宾会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洛阳江畔的洛阳桥头。
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
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
泉州导游词最新范文
泉州导游词最新范文泉州导游词1大家好!首先我欢迎各位来泉州参观、考察。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
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_泉州导游词2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观安平桥。
安平桥是国家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位于晋江市的安海镇,安海古称安平,因此,此桥又称:“安平桥”,由于桥长有五华里(即二公里半)人们便称它为“五里桥”;位于安海镇西畔,俗称“西桥”。
安平桥全座石构,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梁式石桥,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重镇的海滩,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前后历经十三年告成,后经明清两代均有修缮,现为国家拨款依旧重修保留原状,闻名天下。
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酾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为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目前修缮后桥全长为2070米,桥面宽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铺架桥面,两侧设有栏杆。
桥板又阔又厚,最长者可达十余米,每间用板石七、八条,皆是坚实的花岗岩石。
而这些桥板石从哪里开采而来的,应该是泉州府附近的石窟,但需要用水运。
据说有私家族谱记载,这样的巨石,多是咫尺相望的金门岛开采海运而来的。
桥墩筑法,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赞。
此外,长桥的两旁,还置有形式古朴的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栏杆柱头还雕刻着维妙维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以夸张的手法,雕刻表现得非常别致,皆为南来的代表作。
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
最新有关泉州景点的导游词5篇
最新有关泉州景点的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有关泉州景点的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关泉州景点的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 ,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尊,历代摩崖石刻?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6洞天?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老君岩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林荫石径--老君造像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派非凡.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长地久 ,无限生机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 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 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 故籍为楚地苦县历乡曲仁里人 .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象我们常说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告诫人们祸福旦夕,都是相对的,不必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观点,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观围护,规模宏伟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颇为壮观,后来道观被焚毁,老君岩便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它的健在,足以证实誉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发达兴盛的.李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悠悠然由楚入闽 ,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国这一风水宝地吧?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观赏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85米,?.01米席地面?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生动逼真的造型,精美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的线条,质朴淳厚的,天人合一的意境,使这尊老君石像显得格外亲切可爱,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百看不厌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真可谓风过髯动,指能弹物 .严格他说,老君的耳朵和双膝似乎不合比例,双耳垂肩、膝大无比,但这夸张和变位却恰到好处地让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爱和赞叹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而睿智,满脸笑容,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人情味,一点也没有道貌岸然、威严凌厉的神仙架势.那襟怀坦荡,笑口常开的神情,让人感到可亲、可近.在民间,这尊老子石像还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 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 意思是说,谁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当然,只有小娃娃才会信以为真.其实清源山空气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寿了在亲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们将进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古朴自然的古寺即为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磷峋,别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这株已?00多年历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别之处?你看它树干东西分成两叉,正对寺庙大门,却又不遮佛眼,与寺庙形成一个很美的夹角,令人称奇.古松苍劲挺拔,虬曲盘旋,像一位慈善为怀的老者,张开双臂,迎接四方宾客,因此,无怪乎黄山的客人观摩了这棵古松后,赞叹它比黄山的迎客松还美,姿态更加热情大度从千手岩往上攀缓十多分钟,即到弥陀岩.弥陀岩可以说是清源山的精华之一,这里有流泉飞瀑、古树名木、庙宇石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巧夺天工.我们来看这一处泉窟观瀑 .瞧,清澈的泉水从五十米高的陡壁上泻落,在青石上飞珠溅玉,充满了诗情画意,把人间的凡尘俗念荡涤贻尽,历代文人骚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满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许、流膏等题刻仍熠熠生辉,为我们增加了观赏雅兴,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画中游的美妙感受在瀑布旁的这一株由古榕和重阳木合抱成一体,造型奇特的附生树,如情深意笃的天侣 ,故美其名曰: 天侣呈瑞 .看着它们如此亲密无间,如胶似漆,令人既惊叹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联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说它是陈三五娘留在故乡土地上的化身.因此,这里常有年轻的恋人,如意的夫妇相偎于此,留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纪念照.而仅隔几步之遥的这棵浓荫如盖的大树,相传?00多年前施琅将军的的部将从台湾带回故乡栽种的洋蒲桃 ,俗称莲雾 .每当收获季节,树上绿里透红,果实累累,形若斗笠,顶部尖、底部宽,吃起来清凉可口,别有风味再往上,过云台,穿一线天 ,便到了高筑云台之上的弥陀岩石室,弥陀岩是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364年),仿木结构,平面近方形,背依石壁,面?.6公尺,歇山顶,正脊中间置一葫芦,门上横额书阿弥陀佛 ,柱头及外檐用斗拱,岩内顶为叠涩方形藻井,石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一尊,?米,?米,造型端庄大方,面容丰满,慈祥和善,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据佛经上说,这是表示要满足信徒的愿望,接引众生往极乐世界的意思.难怪这么多善男信女,见了阿弥陀佛,都顶礼膜拜,虔诚备至右室右侧有一方石碑《元代重修记事石碑》,这一方石碑记载了弥陀岩石室石刻的重修过程,而最有价值的则是碑文中出现的多处简化字,是汉字简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寺前平台叫一啸台 ,台的左右各有3?米高?级实心佛塔一座.站在一啸台极目远眺,晋水横流,双塔凌空,红房碧野,景色妖娆,使人心旷神治,留连忘返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馆之美誉,这在母亲山--清源山体现得更为突出.前面我们参观了老君岩(道教),千手岩、弥陀岩(佛教),现在让我们一起登上碧霄岩(喇嘛教),去领略碧霄岩三世佛的风采吧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架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主司现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触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抚地,一手向上.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主管过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钵.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险要的地势,精湛的技术和迥异的形状,无不让每一个参观者啧啧称奇三世佛是13世纪以来藏传密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画塑记》上记载,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 ,是当时元朝信奉的主神.目前,这三世佛石刻经专家考证后认定为:我国发现的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0米处有一方石刻即记载三世佛刻?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名碑奇石,密荫幽涧,是碧霄岩的一大特点,以三世佛为中心,南侧有1991年所建的闽南民居风格的广钦法师塔院建筑群体;于其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个很大的南宋摩崖楷书石刻寿字,字体高3.5米,?.15米,誉称闽中第一大?寿?字旁边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则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数方石刻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顶峰,高处登临,眼界顿觉开阔.清源洞、南台岩这两个景点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抵达的最高峰,称之为山海大观 .清源洞作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积淀,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学术价值.清源洞又名纯阳洞、蜕仙岩 .《泉州府志》称: 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 .宋绍兴年间有裴姓道人在此蜕骨登仙,时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这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说的是裴道人为民除害,追杀残害生灵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蜕化.若问清源洞有多深?民间尚有清源洞通洛阳江的传说.洞前有裴仙祠、观音殿、文昌阁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辉映.还有一大批历史名人纷至沓来留下无数胜迹.有关泉州景点的导游词(2)泉州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后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在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在各地发生战乱的地方建一座开元寺,以年号为称,遂改现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该寺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为古代中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关于开元寺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原来开元寺是一个名叫黄守恭的大财主的桑园,有一天一名叫匡护的僧人前来索地求建寺庙,这个黄守恭是为虔诚的佛教徒,但是这么平白的将大片桑林捐赠出去呢却很舍不得,但不好推脱,于是假言待得桑林开莲花便捐地,匡护禅师笑笑而去.第二天大早就来敲门告知桑林已经开莲花,黄不信,一起来到桑林,发现果然满园桑树枝头皆挂满莲花!便问和尚需要多大的地盖寺庙,匡护禅师说只要一袈裟大的地足矣!那黄守恭想这才要多大地,于是点头同意,不想匡护禅师将袈裟解下,扔到空中,顿时将整片桑林覆盖!黄守恭叹服佛法无边,将整片桑林捐出,建成如今这福建省最大的寺庙!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看到这么有一堵墙,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墙吗,有人说是麒麟壁,没错!但是你们知道上面的麒麟代表什么吗,大家看看这只麒麟身披铜钱,脚踩文笔,奇形怪状!其实这本是泉州城隍庙的影壁,1974年的时候才移到开元寺进行保护的.以前的地方官上任的时候都要到城隍庙里参拜一下,而这面麒麟壁就是告诫以前的地方官,做官呢要是只爱金钱,践踏文法,必然会如同此兽四不像,大家看这麒麟连脖子都没了,就是说脑袋不保!在看看麒麟两边,这壁上有猴子在捅马蜂窝,代表封(蜂)侯,那边有人在拜大象寓意拜相,意思就是只要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就能封侯拜相,这是对古代官员的一种激励!好,我们现在来到东西塔的西塔下,这西塔名为仁寿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是仿木石结构,最早建于唐朝五代年间,是王审知由海运的方法,从福州运到泉州来建造的.本为木塔,但年久失修,后改为砖塔,但也不经海风侵袭,直到明代才改成今天的石塔.在明万历年间和东塔一起经历过一场八级地震而没受到破坏,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就已经来到了开元寺大殿门口,这里又称为拜亭,据说在当日大殿落成的时候天降紫云,于是寸草不生,1992(飞碟探索)杂志曾把此列为UFO 降临的疑似地点之一!其实此处之所以寸草不生不过是因为信徒过多,踩得长不出小草!大家看大殿上面那四个字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认识那第三个字,那个字读法,这块牌匾读作桒莲法界,还记得之前给大家讲的关于开元寺由来的故事吗,桑树开莲花!至于为什么第三个字读法,据考证这个字去掉三点水读豸,据山海经记载,豸是一种神兽,最公正无私,谁做了坏事它就用独角去顶他,古代的衙门就有供奉这种神兽,所以它代表着法!大家随我来看看这大殿的基座,大家看它雕刻的是什么?没有错,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从这边就可以反应出当时泉州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我们现在进入到大殿去参观,请有相机的朋友注意,在我们中国参观寺庙一般只拍建筑而不能拍佛像,所以请尊重寺庙的习惯!传说中呢,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所以,我们进入寺庙的时候呢,要注意,不要去踩踏门槛.我们来到大殿,这中间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祗!这旁边分别供奉的是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的成就佛,合称为五智如来,又称五方佛!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 :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在我们中国十分的罕见!出了大殿大家请跟我往左边走,大家看,这个刻着梅香的院子里面种的不是梅花,而是据说曾经当年开过莲花的桑树,咱且不论桑树是否真的能开莲花,但是这棵已经有1300多年树龄的老桑树确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桑树了!有人有疑问,这不是三棵桑树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 ,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 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是开元寺的甘露戒坛,据说原来这本来是一口甘露井,不管天气如何,即使大旱也依然是甘露不断,后来僧人在这井上建了戒坛,故取名甘露戒坛,这戒坛是和尚出家受戒的地方,相当我们现在学位颁发的地方,大家随我进去,大家看,里边最上面的那尊就是卢舍那佛,那面是一层层的保镖,依次下来分别是佛祖,观音,呵呵二仙,八大金刚,和64守护神主,这保镖级别都赶上国家主席了!从甘露戒坛后门出来,中轴线第三台阶是藏经阁,据说原来里面有闽王王审知御赐的金经和元朝高僧如照法师用自己鲜血所写的《法华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可惜历经劫难,现在据说只剩下残页了,但也是我国的瑰宝.现在我们看到是开元寺的东塔镇国塔.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历时十年才最后完工.镇国塔(东塔)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是石塔之王.整座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旁边的这块石碑是抗震史话碑,记录的是1604年的时候泉州湾10级的大地震,当时是天摇地动,地震波及了数省,但,东西双塔却只是部分构件坠落,其余的基本完好,可见其建筑设计堪称卓绝好了,开元寺讲解到这里,剩下的时间让大家自由参观,藏经阁的右边是檀越祠,供奉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黄守恭,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从甘露戒坛右边过去有泉州佛教博物馆和古船博物馆,有兴趣大家可以自行参观,我们十一点钟在刚才进来那个门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有关泉州景点的导游词(3)在泉州市区北郊的崇山峻岭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最为巍峨壮观 .它磅礴横地,迤逦东折,重峰叠峦,绵亘达数十里,就像一道青翠的屏障,拱卫着美丽的泉州城. 然而,要数清源山360个岩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则当推清源山南麓的老君岩为最.老君岩,原名仙岩,因为有老君造像,遂称为老君岩.它位于左峰罗山和武山之下,山不高而时见云雾缭绕,周围开旷辽阔,碧草如茵,风景十分宜人. 北宋的石雕工艺十分发达,老君石雕造像便是这种精湛技艺的集中表现,并以其高超的雕刻艺术名闻遐迩.虽历经沧桑,仍为千年不老人 ,是全国现存最在的道教石雕像. 老君是道教教主.这尊石像系道教庙观之物.宋代时,此地有北半殿和真君殿 ,还有元元洞及摩崖石刻,均早废不存. 老君造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据记载,它本来是一块天然岩石, 后经好事者略施雕琢而成.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又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髭、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 ,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逼真生动的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民间俗语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 ,但是真要摸到它的它却也不容易呀.中外艺术家把它视为东方石雕艺术珍品,莫怪四方游客慕名而来.该造像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在泉州市区西街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千年古刹,里边莲宫桂宇,焕彩流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荫,景色十分幽美,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开元寺. 寺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这里本是一个财主的大桑园. 传说有一天,他梦见一个和尚要在这块地上建佛寺,不便拒绝,就出了一个难题:必须让园中的桑树在三天内开出白化,方肯施舍,不料桑树果真开了白莲花,财主只好献地为寺,寺也因此得名为莲花寺 ,后又被雅称为桑莲法界 .该寺曾先后易名为兴都寺和龙寺.至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唐玄宗诏开下诸州县各建一寺以经胜,以后便改为开元寺 . 开元寺是本省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全寺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 结构雄伟壮观.寺外正面与西面,环立白栅栏,并植刺桐树.寺内中轴线上,殿堂相接,栋宇化奂.从山门对面的照墙上紫云屏开始,入山门即是天王殿,左右塑天王坐像各一尊,怒目挺腰,状极威猛.殿后紧连拜亭,作券棚歇山屋顶.其后则是一片宽敞的大石庭,叫拜庭 .拜庭两翼有长廊回炉,以及宋绍兴年间建的两座婆罗门教式的方形石塔. 石庭尽头,便是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 殿内有五尊安祥趺坐的大佛像 .其中间一尊释迦牟尼像,据说是唐玄宗的御赐佛像余者俗传依次为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尼佛,北方成就佛.相传建殿之日有紫云飘落盖地, 故又称紫云大殿.现存殿宇系明未崇祯年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出资修建的, 作重檐歇山式.殿内石柱和柱础,形式多样,柱及铺间炉斗作爷莲式,斗拱作法也很特殊.其屋架结构,则重梁叠栋,秀巧精致.最令游客神往的,是那斗拱间附雕的24尊美丽的飞天、乐会 ,这是国内古建筑罕见的艺术珍品.后殿还有各呈姿的18罗汉等. 大殿后面是甘露戒坛.坛始建于宁,现坛系明初重建,为重檐八角尖式.据记载,明未清初,全国佛教寺庙中保存下来的戒坛只有3处:北京戒台寺, 杭州昭庆寺和泉州开元寺.戒寺是佛教受戒之处,坛分5级,最高层中有代木雕的卢舍那佛从像;所祀佛像还有释尼佛、阿弥陀佛、千手千眼观音佛等,与一般寺院不同,佛像四周,菩萨侍立,金刚护卫;坛座还环列护三皈和护五戒诸神.神主牌位64座,气氛十分庄严.坛顶正中藻井结构复杂而又精巧,作如意斗拱;斗拱间也附刻有飞天、乐伎 ,均衣结飘带,翩若飞鸿,与大殿的飞天们拊翼高飞比较,另是一种独特风韵. 开元寺的另一珍贵文物,是人们所熟悉的东西塔,分别坐落在两在两廊的草坪上. 廊长旋日永,塔耸比云齐 .它们芳姿卓立,巍峨对峙,相距200米, 使整个寺院的布局显得格外宏敞壮观. 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都是木塔,。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
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Quanzhou tour guide words编订:JinTai College泉州导游词范文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泉州导游词范文2、篇章2:福建泉州洛阳桥文档3、篇章3:泉州东西塔、开元寺导游词文档4、篇章4:福建泉州崇武古城导游词文档篇章1:泉州导游词范文眼前这座黑压压的大岩石山叫宝盖山,你们看,它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为邻,看起来是不是显得特别孤单呢?所以,人们又叫它“大孤山“。
明朝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克晦在一首诗中这么说“乱嶂江边出,大孤山最孤”。
高踞山头的那座塔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姑嫂塔”。
它是一座用花岗岩建造的仿楼阁式的空心石塔。
塔共五层,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参观的泉州东西塔,东塔高48.27米,西塔高44.06米,虽然姑嫂塔还不足东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势,所以显得特别巍武。
姑嫂塔,又称“关锁塔”或“万寿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公元1131-1162年,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镇南疆而控东溟之势。
《泉州府志》上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可见,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为航标的。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
宋朝的吴自牧在《梦溪录》中说:“若欲船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
“为适应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处泉州港口的宝盖山上建造石塔,作为航标灯塔,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八闽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
泉州旅游导游词文档6篇
泉州旅游导游词文档6篇Quanzhou tour guide words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泉州旅游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福建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泉州旅游导游词文档2、篇章2:泉州旅游导游词文档3、篇章3:泉州旅游导游词文档4、篇章4:泉州老君岩导游词文档5、篇章5:泉州老君岩导游词文档6、篇章6:泉州老君岩导游词文档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参观旅游。
下面是带来的泉州旅游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章1:泉州旅游导游词文档久闻泉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起点、“世界宗教博览城”,还是国家首批颁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趁着春节长假,我们一家乘动车前往游览。
一下动车,我们就直奔清源山。
清源山是道教圣地,老君造像可谓是这座山的最大看点,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
只见他神态自若地端坐在我们的面前,背后和左右两边的一大片绿油油的斜坡是他的座椅;面部带着慈祥的微笑,让人觉得倍感亲切;眼睛里虽然不见瞳孔,但也隐藏着一种深邃的智慧;长而密的胡须自然地垂在胸前,嘴唇微微开起,像是有千言万语想向我们一一道来……“好一尊老君造像!”我默默赞叹道。
开元寺,是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
开元寺是建于唐朝年间的寺庙。
寺中古桑莲树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生机盎然,被列为世界之最。
寺中还矗立着唐朝东、西两座石塔。
我站在塔下,满塔的深棕色像是为石塔穿上了粗糙的布衣,却也衬托出塔蕴藏着的古典韵味;环绕石塔四周,塔边的一组组精致雕刻不禁让我耳目一新,赞叹连连。
关于泉州旅游导游词5篇.docx
关于泉州旅游导游词 5 篇游是游人引游客光游的解,是游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播文化知的工具,也是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搜集的关于泉州旅游游 5 篇,希望你有所帮助。
关于泉州旅游游 (1)久泉州是全国著名的“ ” 、古代“海上之路” 起点、“世界宗教博城”,是国家首批布的 24 个“ 史文化名城”之一。
趁着春假,我一家乘前往游。
一下,我就直奔清源山。
清源山是道教圣地,老君造像可是座山的最大看点,是中国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
只他神自若地端坐在我的面前,背后和左右两的一大片油油的斜坡是他的座椅; 面部着慈祥的微笑,人得倍感切 ; 眼睛里然不瞳孔,但也藏着一种深邃的智慧 ; 而密的胡自然地垂在胸前,嘴唇微微开起,像是有千言万想向我一一道来⋯⋯“好一尊老君造像 ! ”我默默道。
开元寺,是我的第二个目的地。
开元寺是建于唐朝年的寺。
寺中古桑千年桑,至今仍生机盎然,被列世界之最。
寺中矗立着唐朝、西两座石塔。
我站在塔下,塔的深棕色像是石塔穿上了粗糙的布衣,却也托出塔藏着的古典韵味 ; 石塔四周,塔的一精致雕刻不禁我耳目一新,。
听泉州也有西湖公园,我一下子来了趣。
步入园内,一片微波粼粼的湖水明亮了我的双眼,一悦耳的笑刺激着我的心。
站在刺桐上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
湖面上碧波粼粼,游船在湖上漂泊,清拂,一座碧的无心就像是白中的一青螺。
五六色装点着个美的大公园,人感到心神怡。
大野,台博物和泉州博物的身影在若若,几幢新的大楼我感到然一新。
最后一站就是关帝,个寺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儿的香火很旺。
关帝地泉州老街——涂街,里的房子都是的南建筑,古老之中也透着一股浓浓的淳朴之风。
不远处还完好地保存着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庙——清净寺,这也印正了“世界宗教博物馆” 的美誉。
一天的旅程就这样结束了。
当我们即将踏上返回厦门的动车,我有些恋恋不舍。
这一天,我们都在与历史打交道。
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这已经让我对历史有了粗浅的认识,并成为了我又一次难忘的旅程。
最新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5篇
最新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5篇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一)欢迎大家光临天后宫.泉州天后官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 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当时庙字规模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枪神妈祖林氏默娘,是北来平安军(泉州府)节度辖下的莆田县湄洲岛之民女,生于来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甘三日,父亲林帷悫,母亲王氏平生注意积德行善,乐于助人,年纪都在四十有余,虽生了一男五女,老是觉得单枝难以传宗接代,向观音菩萨祈求再生一男.王氏不久便怀了孕,在降生之时,王氏见到一道光从西北面射人她房内,光辉耀眼夺目,香气四处飘荡,久久不散.林默娘长大了,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务,矢志不嫁人,专心致志精研医理,为人消灾防病.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排忧解难,还引导乡人避凶趋吉,有谁遇难,都乐意找她求助.当时,莆田地区瘟疫大流行,林默娘想尽办法施药抢救乡民,果然立愈.乡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阳佳节,妈祖父兄驾舟渡北上,西风正急,途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在狂风怒涛中剧烈颠簸,妈祖敏感到父兄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就这样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 .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泉州天后官初建即以来微宗赐额顺济为庙名,即济以顺风之意.宗元时代,泉州成为世界贸易港之一,元政府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于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下诏制封泉州神女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 明永乐五年(公元1405年)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令福建镇守官重新其庙.此后朝廷节遣内宦(太监)及给事中行人(对外使节)等官,出使琉球、爪哇、满刺加等国,率以到庙祭告祈祷为常,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顺济桥一带称浯江)启航, 实仗神庥 ,归奏于朝鼎新之,改宫号为天妃宫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施琅征海,师次于此, 神涌潮济师、有助顺功 .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 ,后易宫名为天后宫 .康熙二十四年,钦差礼部郎中雅虎来宫致祭.雍正元年(1723年)御书匾额神昭海表 ,今悬挂于殿中,乾隆后历代有重修.现在建筑群还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模规格、年代早、而著称于世的古迹,1987年由国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山门马戏台因筑公路被拆毁,1990年3月由台湾鹿港天后宫暨诸委员捐资重建.今移清代晋江县学横星门为山门、面阔五开间,牌楼式造型,雕花漆绘木构斗拱,青石龙柱,两侧石雕麒麟,螭虎窗,屋顶重檐四坡面,屋脊反翘瓷雕八龙二鳄,角脊作成凤尾伸展而卷曲,线条柔和优美,整体结构华丽壮观.戏台连接于山门后檐,坐南朝北,木构藻井顶盖.雕脊画枋,小巧玲珑,具有泉州独特艺术风格.紧接山门两侧为东西厥建筑,所谓秦宫汉阙以示天后宫之尊.建筑为二层楼阁,面临通衢,两楼高耸,楼上分置钟鼓,楼下塑造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威武庄严. 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保留来代构件.正殿占地面积635.5平方米;筑于台基座,高出地面1米,采用花岗岩石砌筑的须弥座,束腰处浮雕鲤鱼化龙、雄狮、文房四宝八骏云火、仙家法器、鹤舞云中、宝盖莲花等图为二度空间报考艺术造型、雕刻刀法熟练,生动活泼,表现其神职至高无上与教属.殿内木梁骨架,立于圆形花岗岩石柱,柱头浮雕仰莲连珠斗,挑出斗拱承托梁架作九架粱,建筑结构比较特别,空间变化很丰富,门窗弯枋雀替,雕花精致细密,纹饰丰富多采既有几何图案,又有花卉水族,鸟兽人物,托木部位有凤凰戏牡丹,寿梁中作如意访心,表现女性神庙.殿内油漆用朱地画暖八仙之一的钟离及如意相间图案,其绿地雕彩西蕃莲及喜鹊登梅图案,有吉祥的象征,有的图案作异兽,寓意益寿 .殿内础浮雕,更是琳琅满目,八骏、八宝、傅古鸟龙及各种花卉,表现着水族鱼龙腾空翻浪,与百花争妍,这都是表现道教主题的图案,以福禄寿吉祥物作衬托,呈现仙家的非凡境界.殿顶筑九脊重檐四面落水的歇山式,正脊是天后殿至高点,两端五彩瓷型双龙戏珠,造型精美,光泽鲜艳,表现整个大脊龙的至高题材,四岔脊头组合凤凰图案,对应大脊成龙凤呈祥,背面作人物故事,配以龙凤、麒麟,玄武、双虎、体现了吉祥如意,庆贺长寿的象征,为闽南建筑艺术之一绝.东西两廊及两轩和寝殿,均由国家文物局立案拨出专款依!日复原修缮.东西两廊原置配神二十四司,现改为闽台关系史博物馆陈列室.寝殿又称后殿,地势比正殿高出1米多,两侧突出部位设为翼享,左右斋馆.整座殿字系明代大木构建筑,屋盖为两坡面的悬山楔,面阔七间,35.1米,进深19.8米,高8米许,木质梁架粗大古朴,大木柱置于浮雕仰莲瓣花岗岩的圆形石础之上,殿前檐柱保存一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估计是明代翻修时称置.柱上接木柱,刻有楹联神功护海国,水德配乾坤 .正面原有悬挂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书后德配天的横匾,目前正在修建中,属国家木构建筑之瑰宝.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上渊源关系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近期已举办闽台民间艺术展、泉州古今字书展、闽台民俗风情摄影展等展览.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二)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观安平桥.安平桥是国家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晋江市的安海镇,安海古称安平,因此,此桥又称: 安平桥 ,由于桥长有五华里(即二公里半)人们便称它为五里桥位于安海镇西畔,俗称西桥 .安平桥全座石构,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梁式石桥,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重镇的海滩,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前后历经十三年告成,后经明清两代均有修缮,现为国家拨款依旧重修保留原状,闻名天下.据《晋江县志》记载: 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为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目前修缮后桥全长为2070米,桥面宽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铺架桥面,两侧设有栏杆.桥板又阔又厚,长者可达十余米,每间用板石七、八条,皆是坚实的花岗岩石.而这些桥板石从哪里开采而来的,应该是泉州府附近的石窟,但需要用水运.据说有私家族谱记载,这样的巨石,多是咫尺相望的金门岛开采海运而来的.桥墩筑法,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为中古时代世界上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赞.此外,长桥的两旁,还置有形式古朴的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栏杆柱头还雕刻着维妙维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以夸张的手法,雕刻表现得非常别致,皆为南来的代表作.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 ,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两翼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丰满慈善.中亭二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这都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华.当时主持建桥的赵令衿筑成天下长桥而高兴地写下一首诗:为问安平道,驱本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乡;梅花迎我笑,书报小东君;有安平桥原有篆书丰碑,已废.据清人龚显增《亦囱脞牍》载: 丁丑由安平趋漳郡,道出西桥,见篆书丰碑,几立桥上碑题安平桥篆书三字,字径二尺,配搭匀整,气象崚嶒,旁款一行,正书云右迪功郎南安县尉陈大方立 ,刊者刘长岳,大方绍兴末任南安县尉.安平桥这一伟大的桥梁工程是继闻名天下的海内桥的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以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首创的筏型基础 ,而产生泉州府地之建桥热,成为泉州桥梁甲天下 .安平桥则以长度上被历代所赞誉,以卧龙、巨虹的壮丽称号,闻名海内外.在明代被泉州人称为学问通陈紫峰,有一天集诸文人周游安平桥,正遇聚雨,他们都在桥上闲聊长桥胜景,随即作对联: 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在桥头还有一座砖塔和观音堂,塔高达22米,为五层六角形空心建筑,南宋时所创建.为什么在南宋,晋江的一镇有这么多资财创建这么伟大的桥梁工程,据有关史料记载: 安海镇于府南六十里,古名湾海 ,宋初始改为安、曰安海市 ,西曰新市 ,东曰旧市 .海泊至,州遣吏攫税于此,号石开津 ,又据明代编号的《安海志》称,古时安海人善于漂洋过海发展海上贸易,宋元时期,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这都说明宋时安海海外通商之繁荣景况,安平桥之兴更是当时海外交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实物标志.同时也看出泉州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当代诗人郭沫若干年间特来安平桥参观,留下律诗一首.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踪全消;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謨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复台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条!由于时代久远,海港的变迁,海上的桥变成陆上的桥,如今国家拨出专款重修,恢复旧貌,我们一到长虹般的长桥,总要漫步观赏,为兴建泉州长桥功劳而赞叹!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三)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观九日山.九日山在泉州市区西郊南安境内丰州镇西面,距泉州市区约七公里,为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日山,一说因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该山历史悠久,自唐以来,文人墨客曾先后登临或隐居于此.山势叠叠奔腾,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悬崖,岩峣峥嵘,绿树掩映摇翠,山前晋江流水蜿蜒荡漾,真是溪流湾漾,峰峦映发,奥街明秀,隐为一区 ,风景优美,文物荟萃,成为泉州著名的游览区之一.山有东西北三峰,其形如钳.西峰因唐代名诗人秦系在此隐居,放称高士峰,或称西台.顶峰有五代石佛造像,称石佛山.石佛为五代陈洪进所倡刻,高 4.5米,宽1.5米,袒胸盘坐于莲座上,衣纹流畅对称,为泉州早的石雕造像,外筑石亭,以保护石像,全系石构,硬山式屋顶,面阔进深,均具一间,呈方形.东峰因唐代宰相姜公辅贬谪隶泉,寄迹山中,卒后葬此,故名姜相峰,或称东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称麒麟山.北峰连接东西两峰,叫北台,三峰环抱成一坞,曰白云坞.坞中白云出岫,碧谭幽间,出峡南注,为菩萨泉胜迹.山麓原有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28年)乃泉州早佛教寺院.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在此翻译金刚经,学习汉语,山上还留有翻经石古迹.山中古迹遍布,目前仅留八十余处,多数集中于西峰东坡和东峰南麓,珍贵的为宋元祈风石刻,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余处.因宋元时间,泉州海外交通相当发达,亚非人民每年往来于泉州很多.当时来泉州经营海外贸易的番舶,要靠风驾船.来泉的番舶要在春夏东南风而来,秋间则顺西北风而去.由于当时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视外宾的友好关系,每年番舶扬帆之际,泉州郡守和市舶(海关)有关官员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在通远王祠为番舶祈风,并刻石留记.来代石刻有十方记载有关海交职事和海交交渲活动情况, 有郡守倪思正甫,提舶全茂实腾,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 , 大守贰卿颜颐仲,祷回舶南风,遵齐曲也,提舶寺丞刘克逊俱祷焉 , 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 , 以遣舶祈风于延福寺,通远善刘广福王祠下,修故事也等.《泉州府志》记载神永春乐山山隐士也,居台峰,后仙去,著灵响,人饲之,呼嗡爹.唐咸通中,山僧欲建寺,求材乐山,遇一翁白须指其处,得杞、楠、梦许护送,一夕材乘涨下,众神之.作灵乐祠,名殿神色,宋封神通远王,赐额照事.嘉祐中,泉州大旱,宋蔡忠惠求雨辄应,奏加封善利王,寻加号广福,显济.北宋泉州已设市舶司,祈风是他的职责之一.九日山这些祈风石刻和祭祥神明之记载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绩,为宋时我国人民和亚非人民之间的和平友好的历史见证,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山中几乎无石不刻字.历代名人题刻甚多,从书法价值应首推蔡襄、苏才翁等人.山枯平坦宽敞,眺望万壑而来,晋江东去,令人心旷神怡.九日山林木滋蔚,山岩生色,风景迷人,旧称有三十六奇,如神远殿、灵乐祠、肉身佛、檀越林、石佛岩、菩萨泉、仙人桥、东峰道场、秦君亭、姜相台、天等岩、水陵堂、放生池、御书阁、墨妙堂、乱峰轩、聚秀阁、廓然亭、思古台、一眺石、钓台、翻经石、碧玉峡、水清凉石、自然嗓、白云堂、惠泉、翠光堂、晋朝松、无名木、醉石、百级石、砌石庭、石龟、石碾、石盆、石砚、皆为秦君遗物也. 泉州景点简介导游词(四)各位朋友、名城泉州历来书院林立、文风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现在请一起到这象征意义的孔庙观赏.泉州府孔庙位于市区中心、百源川池西畔.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现存大型宋代建筑之一,在全国上千座孔庙里是罕见的,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陈列有古代祭孔礼器、乐器及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是了解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珍贵实物资料.泉州府孔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孔庙的主要建筑泉州府孔庙,又称文庙.唐中叶于州治的衙城西(现泉州六中一带)建有鲁司寇庙(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即此为名),庙额系唐玄宗时贤相张九龄所书.北宋太平兴国初(976-981)移建今址.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建泮宫门.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按照左学右庙 (即东学西庙)建制,重建明伦堂、大成殿、东西两庑,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建棂星门.孔子有素王之称,历代由宣尼公晋封到文宣王 ,被树为百世文官表,历代帝王师 .孔庙建筑于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原有规模较大,庙门在今涂门街(原称通淮路或府学口),至洙泗桥及中菜市场,均属孔庙的进院落.大成门捏前为横星门、大成殿是孔庙的中心建筑.东有海滨邹鲁亭、夫子泉、明伦堂、育英门、教授署、尊经阁等;西有泮宫、杏坛,庙学范围内还有十几座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占地一百多庙.泮宫亦称圣贤门、在孔庙西南边、面临南大街,坐东朝西.宋时建筑已废,后改为水泥,仿木建筑,歇山顶二层楼阁式、面阔三开间、三层中间为通道,门楣横书泮宫二字.泮宫即学宫,周代诸侯的学校前有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泮水,诸侯的学校就称泮宫,意在伴水边建学宫而名.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学童考进县学为新进学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叫做入泮或游泮.泮官楼上撰有榴联: 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 .(二)戟门与露庭孔庙外面露庭东西各有一座石构朝门,原系木牌坊,后改为石构建筑.东朝门内写贤关 ,外写礼门西朝门内写圣域 ,外写义路 .露庭宽66米,深60米,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原来铺有石板三千条,暗喻孔子弟子三千多人.(三)棂星门棂星门亦称先师门,在露庭南面.相传棂星为天镇星,即天上文曲星.孔庙庙门以棂星命名,意谓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原棂星门建于南来嘉泰元年(1201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单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木结构.雕龙石柱,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屋脊上有六柱似芭蕉茎的绿色圆筒,称为六经筒.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民间暗藏六经于芭蕉茎内,得以流传.(四)大成门和全声、玉振门大成门是孔庙第二进院落的正中大门,在露庭北面,现存系清末建筑.单檐悬山顶,砖木结构.三开间,二进深,东西两端连接金声、玉振两旁门连成一体,宽61米,深10米.大成门与金声、玉振两门,系引申孔子思想集古代圣贤学说之大成.孟子说: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这是盛赞孔子德开天地、道冠古今 ,并与孔庙中心大成殿相呼应.大成门的两边有一对青石花鼓、屋檐下立有左右两尊避邪 ,明间有大型万字不断墙的砖砌壁饰.(五)泮池和月台泮池在大成门内大成殿拜庭前方,作半月形,南岸半圆,北岸平直,可通潮汐.中间纵贯一座石桥,桥长约20米,中稍拱突,石板横铺、护以栏杆.栏柱雕石像,象征太平景象.桥板七十二条,隐喻孔子七十二贤人.桥筑于元代,风格端重,人行桥上,有举止雍容之感.月台又叫露台、拜亭、在大成殿前面、泮池北面,是一高起一米的台式石建筑,为古代文武官员绅士祭孔时跪拜歌舞之地.两边原有两株百年古榕,宛如天然大盆景.月台须弥座保存着宋代的青石浮雕,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月台东西砌有石阶、台面原有围栏、后废.正南面原有雕龙石丹陛,后以石阶代之.(六)大成殿及两庑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祖孔子的正殿,始建于南宋初年,历代均有修葺.面阔七开间(41米),进深五间(24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四十八根白石柱承托.柱础为线雕覆盆式,与基石连成一块,正面有两根浮雕盘龙金柱和六根浮雕盘龙檐柱,造型优美生动,风格古朴.殿为重檐九脊,正脊两端雕饰两条跳跃的小龙,脊身有琉璃瓦件贴饰的飞禽走兽、花卉草木、色彩艳丽、富有闽南建筑艺术特点.殿的东西两侧东庑和西庑各18间,各长112米,宽10米,略低于正殿,木石走廊式建筑.原系供奉孔子弟子及后代圣贤的牌位,后为作为府学的斋房.殿内正中设大型木龛,宋代起供奉孔子泥塑造像.因恐造像不肖、亵渎圣容、自明嘉靖九年(1530年)起,改为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木牌位.后废.现在根据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白描孔子画像加彩放大仿画供奉,以供游人参观瞻拜.殿内东西两边对向置四木龛,供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孔子四大贤弟及传人的画像,称为四配.殿内东西两侧还没有两龛,分别供奉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朱熹等十二贤哲的画像,称为十二哲人.正厅上万悬挂有清代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 ,雍正皇帝御书生民未有嘉庆皇帝御书圣集大成等匾额,金碧辉煌,对孔子给予很高的评价.二、孔庙陈列的文物大成殿内陈列的文物约五百多件,分为祭孔的礼器、乐器、舞器(均清康熙年间仿古制而制造的)、孔孟儒家经典著作、泉州历代名人的遗著遗物三大部分.(一)礼器礼乐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后代统治阶级以之作为规定,其所制定的无数礼文,用以约束人际间的关系,称之礼治.孔子要求人们守礼时,则用乐来配合, 礼严肃形于外,乐和顺存于内 ,礼有乐配合,增强了教化作用.礼器是祭孔时用以装酒和食物的.前478年,孔子逝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命将其故居立庙,所藏系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之类.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 以太牢(猪、牛、羊各一)祭礼孔子 ,开创了历代帝王祭孔的先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朝迁始规定每年春秋二仲(二、八)月举行祭孔大典,即大祭 ,又称丁祭 ,并由皇帝颁定祭孔祀仪,包括祖典程序、祭奠规格、乐舞编制、主持官员、服饰、舞具和供品等.本殿所陈列的礼器有铜尊、铜壶、铜牺尊、铜盈、铜豆、铜爵、以及竹木祭器和木雕祭器等,工艺精致,风格迥殊.其中云雷尊为初献(次奠酒)楚酒之用;以表示神自天而降之意;象尊用于亚献(第二次奠酒),以表示大而有德之急;牺尊形如牛状,用于终献(后奠酒),表示以农立国,永不忘本之急.总称为三献礼 .其余各器均盛五谷、酱料、果品之用.(二)乐器与舞器祭孔乐舞同属古代礼仪形式的组成部分.为公元前500余年前流行于鲁国的《韶乐》.乐章以颂扬孔子功德为主要内容,自隋代至民国初期,基本沿袭一字一音的旋律.歌词四言八句: 大哉至圣,文教之宗.纪纲王化、丕变民风常祀有秩、备物有客.神其格思,是仰是崇.其格律是我国周代雅颂乐歌诗体的承袭.祭孔所使用的乐器有特磬、编钟、编磬、古瑟、笙、排萧、洞箫、龙笛、箎、敔、陶埙、以及各类鼓、即金、石、丝、竹、革、木、匏、土等古代八音之器.本殿陈列的有成套编钟和编磐.各种鼓乐,如楹鼓为全乐之纲首、每奏一句,以槌击之,足鼓应之,鞉鼓尾之,即三响三应三尾;另有一种听应鼓,每奏一曲之终,听特磬响毕即击之,应共四声,搏鼓声音不甚响,但其声柔和,击法与应鼓同;楹鼓在祭祀中击之,设于门外,有东西之分;鞉鼓在大成乐加击于楹鼓之前称之兆也.祭祀时,文武百官初到,要先击贲鼓〔也称大鼓〕三百六十声、以配镛钟(大钟). 殿内还陈列各种吹奏乐器,如陶制的埙和竹制的箎,都有六个出音孔.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柔优美、协调;洞萧的发音清幽,龙笛的音色清脆,均属于雅乐;笙簧乐器能奏和音,特别是排箫,亦称凤箫,有十六支音管,律名与编钟同.所有这些吹奏乐器合奏起来,相当幽雅柔和;拨弦乐器有古琴,形制与现代大致相同,弦面张弦七根,音域较宽,音色变化丰富,是古代伴奏相和歌和乐器之一.所有陈列的器乐部有实用价值.官廷演奏有一定的程序、要依指挥器麾,来统一乐音.麾是一根朱竿龙杖,卸麾下垂,绣有金色升降龙和五色彩云.祭祀时,麾举则乐奏,麾降则乐止.祭孔舞蹈形式分为文舞与武舞 ,作为附属礼仪形式.明代以来祭孔典礼固定为六项议程即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等,祖典中使用的乐舞依随释祭仪程,也固定六个乐章:一、迎神奏《昭平》之章;二、初献奏《宣平》之章;三、亚献奏《秩平》之章;四、终献奏《叙平》之章;五、撤撰奏《懿平》之章;六、送神奏《德平》之章.其思想内容上集中反映了一个德字,表现形式上突出地体现了一个礼字.舞蹈构思,承袭了孔子生前提倡的中和之乐的美学观.殿中两旁陈列着清代文武官员的礼服和文武舞蹈的道具.文舞于左,身着清代素服,手执签翟(奏板),配合音乐起舞,表现发扬蹈厉之急.武舞于右,手执干戚(武器),配合音乐起舞,以示武备之意.起舞用节指挥,左边配有古代的鼓击乐器杵.听举麾唱毕,击杵三声,以起壶上之音,曰乐统命于杵.右边配有敔,形如伏虎,每奏一曲之终,听悬鼓响毕,即用竹质的甑横扫捂背的龃龆三次,为止堂上之乐.舞蹈形式属于古代文德之舞 ,除个别时候取宫悬之乐和八佾之舞 (乐队排列四面,舞列八行,每行八人,位于中央),一般沿用轩悬之乐和六偕之舞 ,(乐。
泉州景点导游词(精选18篇)
泉州景点导游词泉州景点导游词(精选18篇)泉州景点导游词篇1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左右,呈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形态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
东、西塔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
原是五层木塔。
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
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
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10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
塔为框架式的结构。
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
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
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
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
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
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铜铎声叮咚,悦耳怡人。
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
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东塔已于1997年入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泉州景点导游词篇2大家好,欢迎到草庵摩尼教遗址参观。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迹。
泉州九日山导游词5篇
泉州九日山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九日山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九日山导游词(1)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观九日山。
九日山在泉州市区西郊南安境内丰州镇西面,距泉州市区约七公里,为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日山,一说因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
该山历史悠久,自唐以来,文人墨客曾先后登临或隐居于此。
山势叠叠奔腾,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悬崖,岩峣峥嵘,绿树掩映摇翠,山前晋江流水蜿蜒荡漾,真是“溪流湾漾,峰峦映发,奥街明秀,隐为一区“,风景优美,文物荟萃,成为泉州著名的游览区之一。
山有东西北三峰,其形如钳。
西峰因唐代名诗人秦系在此隐居,放称高士峰,或称西台。
顶峰有五代石佛造像,称石佛山。
石佛为五代陈洪进所倡刻,高4.5米,宽1.5米,袒胸盘坐于莲座上,衣纹流畅对称,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筑石亭,以保护石像,全系石构,硬山式屋顶,面阔进深,均具一间,呈方形。
东峰因唐代宰相姜公辅贬谪隶泉,寄迹山中,卒后葬此,故名姜相峰,或称东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称麒麟山。
北峰连接东西两峰,叫北台,三峰环抱成一坞,曰白云坞。
坞中白云出岫,碧谭幽间,出峡南注,为菩萨泉胜迹。
山麓原有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28年)乃泉州最早佛教寺院。
南朝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在此翻译金刚经,学习汉语,山上还留有翻经石古迹。
山中古迹遍布,目前仅留八十余处,多数集中于西峰东坡和东峰南麓,最珍贵的为宋元祈风石刻,包括明代摩崖石刻有七十余处。
因宋元时间,泉州海外交通相当发达,亚非人民每年往来于泉州很多。
当时来泉州经营海外贸易的番舶,要靠风驾船。
来泉的番舶要在春夏东南风而来,秋间则顺西北风而去。
由于当时泉州政府和人民重视外宾的友好关系,每年番舶扬帆之际,泉州郡守和市舶(海关)有关官员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在通远王祠为番舶祈风,并刻石留记。
2023年泉州景点导游词(精选7篇)
2023年泉州景点导游词(精选7篇)泉州景点导游词1各位朋友、名城泉州历来书院林立、文风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现在请一起到这象征意义的孔庙观赏。
泉州府孔庙位于市区中心、百源川池西畔。
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现存大型宋代建筑之一,在全国上千座孔庙里是罕见的,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
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陈列有古代祭孔礼器、乐器及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
是了解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珍贵实物资料。
泉州府孔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孔庙的主要建筑孔子有素王之称,历代由宣尼公晋封到文宣王,被树为百世文官表,历代帝王师。
孔庙建筑于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原有规模较大,庙门在今涂门街(原称通淮路或府学口),至洙泗桥及中菜市场,均属孔庙的第一进院落。
大成门捏前为横星门、大成殿是孔庙的中心建筑。
东有海滨邹鲁亭、夫子泉、明伦堂、育英门、教授署、尊经阁等;西有泮宫、杏坛,庙学范围内还有十几座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占地一百多庙。
泮宫亦称圣贤门、在孔庙西南边、面临南大街,坐东朝西。
宋时建筑已废,后改为水泥,仿木建筑,歇山顶二层楼阁式、面阔三开间、三层中间为通道,门楣横书泮宫二字。
泮宫即学宫,周代诸侯的学校前有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泮水,诸侯的学校就称泮宫,意在伴水边建学宫而名。
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学童考进县学为新进学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叫做入泮或游泮。
泮官楼上撰有榴联: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
(一)戟门与露庭孔庙外面露庭东西各有一座石构朝门,原系木牌坊,后改为石构建筑。
东朝门内写贤关,外写礼门西朝门内写圣域,外写义路。
露庭宽66米,深60米,面积约多平方米,原来铺有石板三千条,暗喻孔子弟子三千多人。
(二)棂星门棂星门亦称先师门,在露庭南面。
相传棂星为天镇星,即天上文曲星。
孔庙庙门以棂星命名,意谓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
原棂星门建于南来嘉泰元年(1201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单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木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旅游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旅游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古城,就叫做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古城座落在泉州市惠安县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
近年来,崇武半岛优雅的环境,渔村的民俗,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广泛兴趣;而半岛上这座巍峨的古城,更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和游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各位朋友一定也有同感吧?我们要想了解祟武古城,就必须追本溯源,从头讲起。
崇武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临海,西连陆地,地势起自大雾山脉,婉蜒起伏,十分壮观。
它夹在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
往北与莆田的南日、湄州互为犄角;往南与晋江的永宁、祥芝互为犄角;东临台湾海峡。
近处海域遍布岛屿与礁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是个战略位置十分显著的国防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
据说宋朝时,这里就称为崇武乡守节里。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县后,在这里设小兜巡检寨。
元朝初期改为小兜巡检司。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动在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一倭寇突然登陆祥芝的蚶江,对泉州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兴巡视东南沿海。
周德兴是个军事工程专家,他根据泉州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险要的特点,“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当年,泉州设永宁卫,管辖五个所,即福全、中左、金门、高浦、崇武五所。
惠安设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獭窟城、小岞城、黄崎城、峰尾城。
祟武城为五城之一,隶属福建司永宁卫的一个千户所。
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垒成,城墙共长2457米,城基高5米,墙高7米,并设有两层跑马逍。
墙上有墙碟1304个,箭窗1300个,窝铺26座。
四面设城门,内门每扇高3.2米,宽1.3米,前门每扇高2.6米,宽o.9米,东、西、北三座城门相似,各有城门两道,城门上各设烽火台一座,南城门外加设一照墙。
在城内莲花山制高点,还设有了望台。
四面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往城前的涵井,城内的十字大街相接四个城门,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城墙又加高1.3米。
这些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构成我国古代一套完整的战略防御工程体系。
明代守丞丁少鹤曾有诗句赞道:“孤城三而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
作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经在明代倭患其间首当其冲,屡遭进犯;亦曾失利陷城,铁马哀鸣。
几百年来,古城几代军民凭借天然的屏障和。
牢固的石城,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用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
这里的“护龙官”、“崇山官”、“崇报祠”、“元饲宫”、“十二爷官”等,都是古城军民为纪念抗倭牺牲的英雄而建造的。
祟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还有“百家姓,万人丁”之称(现尚有98姓氏),兵士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为捍卫古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史书记载,明朝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从大山登陆,烧杀抢掠。
崇武的千户张荣率领军民奋起抗倭,力战身死,终于保住古城,崇武城免却一场灾难。
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正月,倭寇偷袭崇武城,全城军民浴血奋战,由于孤立无援,粮尽城陷。
倭寇入城洗劫42天,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亲临崇武,指挥剿倭,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
十年倭乱平定后,崇武也成了东南沿海的重镇。
此外,崇武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曾目睹郑成功大军挥师东渡,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目睹崇武军民随人民解放军扬帆南征,解放祖国南大门厦门岛,目睹1956年周总理亲自指挥崇武海战,击沉击伤入侵的美蒋“永泰”、“永昌”号军舰。
古城的军民兵士骁勇善战,令人精神振作;而古成的文人雅士,深切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们对故园的热情讴歌,引起了后人的强烈共鸣。
在崇武城南郊峡道壁谷,盘石岩,峭壁间的“海门深处”石刻即为著名诗、书、画名家黄吾野所书。
黄吾野曾经“十年避乱别江湾”。
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倭患平定,黄吾野重返家园,他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咏唱了平倭后的太平景象:“海天南望战尘收,漠漠平沙罢唱筹,渔艇已鸣烟前橹,农人又住水边洲。
”明代布政使惠安人戴卓峰也曾在崇武的龙喉岩上摩刻一联:“嘘吸沧溟涵地脉,吐吞日月镇天池,”高度概括了崇武的雄浑气势,照见了先贤的万古英风。
今日的崇武城仍保存看宋、明、清历朝所修建的寺庙庵堂三十多座,主民宅也有数十处。
其中有宋代的“云峰庵”、“水潮庵”,有明代的“关帝庙”、“东岳庙”,也有敬奉海神妈祖娘娘的“天妃宫”,以及纪念当地有功人物的“灵安王庙”等,这些古建筑的保存,增添了古城古朴优雅的气息。
可以说,祟武古城不但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也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当您登上崇武古城的最高处,您可以望得见金沙碧水的“半月沉湾”和“西沙银蛇”天然海滨浴场,而海岩边维妙维肖的“神龟戏水”,多彩绚丽的海螺贝壳,孤岩兀立的“峰后险石”,以及那“白鹤升天”、“狮石照晚”、“玉碧传音”,更使人如临仙境。
每当大浪时分,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令人心荡神摇,而当那风平浪静的时刻,几星鸥鹭、三五帆点缀在画一般的海面上,更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造化。
据记载:“崇武大海中,春二、三月常蜃楼海市,如楼阁人马,千形万状,仿佛烟云之中,久之乃散”,这与山东蓬莱阁的海市蜃楼同为一种过折射的自然现象。
只因这种现象出现的机会很少,因而更加令人难以捉摸,更加引起人们的神往。
历史上,崇武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古城。
尤其是崇武与台湾仅一水之隔(海上距离97海里),两地舟楫往来不断,语言相通,风俗相似,地缘、血缘、文缘等关系十分密切。
崇武拥有丰富的山海资源,可是由于战争的因素,它曾被列为“海防前线”,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如今,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已被淹没在改革开放的大浪之中。
为了方便台湾渔轮前来停靠和台胞上岸旅游访亲,福建省政府早在1988年即把崇武列为全省沿海建设的重点区域。
至今,已先后建成全国首座对台贸易专用码头,并扩建了台轮避凤港以及红十字会教护站,台胞接待站等设施。
近两年来,对台贸易的条件更加成熟,昔日的前线已逐渐变成两岸交流和台商投资的热线,通航的条件也日趋具备。
崇武古城地灵人杰,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人们崇尚她固若金汤的城池,欣赏她风景如画的山水,更赞美她勤劳勇敢的人民。
在崇武城倘徉,您可以看得见闻名中外的惠安女: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裤筒,配之那精巧艳丽的头饰,可与蓝天白云相映衬,随大海波涛而起舞。
俚语称之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惠安女的奇特风情,给古城风光增添了几分魅力,然而惠安女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以勤劳贤惠页著称。
崇武一带的男子多出外谋生或出海打渔,因而惠安女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
她们开公路、修水利、洗衣服、补渔网、敬公婆,教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可称得上全能媳妇。
祟武古城还以“石雕之乡”而驰名。
几百年来,这里的石雕艺匠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洒下辛勤汗水,他们美化了环境,点缀了江山、创造了艺术。
雄姿英发的狮子、飞舞腾空的巨龙,玲珑剔透的香炉、形象逼真的影雕,包罗万有,姿态纷呈。
崇武古城,她是一座古朴雄壮的城,更是一座光辉灿烂的城,她永远耸立在东南沿海的疆土上,更耸立在古城人民的心中。
但愿祟武的古风新貌,使您悦目赏心,使您浮想联翩,使您回味无穷。
欢迎各位朋友再次光临祟武古城,谢谢大家。
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
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
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
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
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
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榕径午阴、偃松清风、塔无禽栖、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景。
元朝至元年间(1279-1294年)建七级佛塔。
明朝时,先后有原铺、道陵、智庄、得众、至昌、宗彬、慈灼等僧人驻锡承天寺,多有建树。
清朝初年又加以重修。
承天寺鼎盛时期,有殿宇四十余座,田产千顷,僧众一千七百多人。
全寺占地面积75亩,约五万平方米,清朝末年,承天寺衰败,颓垣碎瓦,凄凉满目。
后云果、转薄、转溥、瑞明诸法师共同发愿进行修葺,并增建寮房僧舍,寺院重兴,焕然一新。
民国初年,云果法师圆寂后,会泉法师继任住持。
会泉法师住持的七、八年间,也募款修建了寮房僧舍,开凿放生池,除自己主讲《楞严经》、《法华经》、《弥陀经》外,还延请国内佛学家前来讲演说法。
后会泉法师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不久到新加坡住持光明山普觉寺,转尘法师继任承天寺住持。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有弘一法师、性愿法师住寺讲经弘法,组织佛学研究会、念佛会、流通经书,创办养正院,培养僧徒。
弘一法师在承天寺养正院讲经时,曾写一横披:“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表达了一个佛教徒的爱国之心。
1982年,泉州市做出修复包括承天寺在内的一批历史胜迹的决定。
曾在承天寺卓锡、当时任新加坡光明山普觉寺住持的会泉法师弟子宏船法师及爱国华侨积极捐资,支持修复工作。
修复工作于1984年春动工,经过五年多紧张工作,第一期工程于1990年完工,并举行了开光典礼。
重建后的承天寺殿堂楼阁垂檐飞甍,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寺的中轴线全长300米,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东侧重建有禅堂、祖堂、龙王殿和僧舍等。
承天寺的山门面西,高悬“月台”两匾额,为硬山顶三开间建筑,传说历史上“月台”二字时竖时横,有“月台倒影”之奇。
寺内植有五株老榕树,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树之间。
这里高大的榕树从不越出墙外,有“榕不过墙”之奇观。
天王殿中供奉四大天王像。
殿前有一座青石砌成的石经幢,幢顶有一小石狮,传说嘴巴能吐青烟,称“狮子吐烟”。
石阶上嵌着一块长石条,一枝淡红色的梅花映现石上,传说有暗香浮动,称“梅石生香”。
弥勒殿前有宋朝石塔和石经幢。
左右钟、鼓楼对峙,为攒尖顶重檐建筑,楼顶藻井结构复杂,被称作“蜘蛛结纲”。
从钟楼、鼓楼始,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150米的长廊,连接着弥勒殿、大雄宝殿和法堂。
廊壁上塑有赭色脱胎浮雕高达二米多的二十四诸天像,别具一格,大雄宝殿前有两口放生池,池旁有两座飞来塔。
传说台湾一僧人手托此塔云游四方,一日双塔不翼而飞。
后这位僧人在承天寺发现了这封宝塔。
大雄宝殿为歇山顶重檐五开间建筑,雄伟庄严。
殿内供奉着三世佛、迦叶、阿难、护法诸天、十八罗汉、四大菩萨及开山祖师等塑像,都为这次重修时新塑,妙法庄严。